麦肯锡-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麦肯锡+中国富裕阶层消费研究报告

麦肯锡+中国富裕阶层消费研究报告
4 为了研究需要,文中提及的中国普通富裕消费者指的是家庭年收入在96000元到250000元之间 城市居民。中国主流消费者指的是家庭年收入超过7200元人民币的城市居民。
8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进 行,内容包括:
· 对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沈 阳及石狮)的富裕消费者进行 两小时的家庭访问以及两小时 的陪同购物,以了解他们的生 活形态、态度及需求,为后续 的定量调研提供方向和思路
3.依据消费需求细分 中国富裕消费者十分 重要
中国富裕消费者不仅有别于外国 富裕消费者以及中国那些较不富 裕的消费者,即使他们内部也在 消费态度和行为上有所不同。依 据消费需求,我们对中国富裕消 费者群体进行了细分。我们的细 分不仅明确而有可操作性,还具 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报告对相关 内容也有阐述。.
3 本调研是麦肯锡“解读中国”(Insights China by McKinsey)“中国消费者年度调研”系列的补充。中 国消费者年度调研始于2005年,对不同收入阶层、年龄、城市和地区的60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 研,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2009年的调研正在进行中,该调研覆盖了中 国58个城市中的15000名消费者。
的水平。此外,我们发现四分 之三的“新增”富裕消费者将来 自目前的一级城市之外的地方。 (图2)。
图 贰
⭹㏎㤙䈓⳷⤝㩰⭥䁾鼻
2015㛋䐱⺛⭥⶜䊄㼜Ⳳ䎀ㅌ䊻㚥㾊⧨㬱㈴䓂ᷠ
⶜䊄コ㵆᷍➺㶓黃
1.6 0.5 (31%) 0.5 (34%) 0.6 (35%)
2008
0.7 䄜゗*⧨㬱
0.9 ⱟ゗⧨㬱
䄜゗⧨㬱 ⱟ゗⧨㬱 㡅㰝⧨㬱
商家必须以最快的方式适应中国 富裕消费者增加的速度。现在的 富裕消费者中大约有一半是在过 去的四年内开始获得财富,而且 将在未来五至六年内成为富裕消 费者的那些人中的大部分现在还 并不富裕。当市场中呈现出这样 的爆炸式增长时,消费习惯也正

麦肯锡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麦肯锡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在通货膨胀和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人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有哪些特点?中国市场下一轮增长源泉究竟在哪里?企业又该如何抢得制胜先机?日前,麦肯锡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解答。

中国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消费社会。

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然而,中国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比欧美各国低了很多。

中国政府已经有所反应。

在“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这对广大的消费品企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从2005年起,麦肯锡每年开展一次大型中国消费者调查。

我们访谈了60多个城市的近5万名消费者,其收入、年龄、地区、所属城市集群和城市层级都不相同。

他们代表了中国80%的GDP、90%的可支配收入以及50%的总人口。

与往年的报告一样,麦肯锡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是对中国城镇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该报告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调研结果。

首先是中国消费者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

其次是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点以及不同品类和区域的增长差异。

再次是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消费品企业,报告也提出了六大建议。

主要调查结果如下:∙尽管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中国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仍然信心十足;∙消费取舍行为大幅减少;∙初次购买对消费增长的重要性减弱;∙中国消费者接受陌生产品的速度很快,这是新兴品类消费增长的源泉;∙品牌高依赖度和低忠诚度并存;∙互联网尚未成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来源;∙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可信度有了大幅跃升;∙情感因素日益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富裕人群对品牌的选择。

一路高涨的消费信心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比去年更乐观。

最新网络消费心理简析

最新网络消费心理简析

网络消费心理简析网络消费心理简析摘要:本文指出如今网络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并就人们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网络消费的具体营销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引起人们对网络消费的注意,并促使工商界人士采取相应的策略,网络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心理营销策略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这种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相对于传统购物来说,网购有众多优势:优惠是最大的诱惑,其次是免去了出门选购的麻烦,方便、快捷,可选范围大,可比性强,这也是当前很多消费者选择网购来代替传统购物的主要原因。

人们在网上选购各种商品,缴纳各种费用,甚至是网上订购车票。

一、人们选择网络消费的原因及心理动机首先,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消费的先决条件。

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消费对大家来说不再陌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 0 0 9 年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 0 0 8 年1 2 月3 1 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 . 9 8 亿人,普及率达到2 2 .6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增长数量带动了网上消费的发展。

其次,消费者的“求实”心理,是绝大多数人网上消费的直接内驱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和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的明显放缓,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求实心理”现象越来越明显。

所谓的“求实”消费心理就是指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不再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购物需求,而是更加看重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实用性等等。

这种消费心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智之上的消费心理,也是求实的消费心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都会持有这种求实的购物心理。

而网上购物一般价格优惠、商品款式多样齐全,这成为人们网上购物的重要动机。

第三,网站选择与方便便捷的理智动机。

人们采购商品的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去逛实体店,比如大型商场、综合超市等,另外就是去网上购物,网上购物,没有地域、国界和时间限制的,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时间获得自己所想要的商品。

中 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 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消费者市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多样性。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行为、需求和趋势,我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中国消费者在购物时更注重产品的价格和实用性。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品牌。

他们愿意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同时,对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商品,而是希望通过购买独特的产品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环保意识也逐渐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表现更加关注。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渠道的多元化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方式。

线上购物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选择、便捷的购物体验和优惠的价格,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渠道。

据统计,中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各类电商平台层出不穷。

但线下购物并未因此被淘汰。

实体店通过提供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服务和即时购买的优势,依然吸引着大量消费者。

尤其是在购买一些高价值、需要亲身体验的商品时,如家电、服装等,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实体店进行选购。

此外,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也迅速崛起。

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获取商品信息,并进行购买。

这种基于社交关系和互动的购物方式,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信任度。

三、消费结构的升级在消费结构方面,中国消费者在食品、服装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比例逐渐下降,而在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的支出不断增加。

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不断提高。

教育消费成为热门领域,家长们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包括课外辅导、兴趣培养等。

医疗保健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愿意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进行消费。

2024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大题(共12题)一、材料1:“农民工希望的未来”有些人打牌输的连饭都吃不起据调查,20-30%的农民工都感到极为寂寞,低收入和文化不高限制了他们,赌钱、喝酒等成为寻求刺激,排遣寂寞的方式。

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希望的未来我们这儿有人还没有合同,心里总不踏实,保险什么的也比不上城里人。

我们都寻思,老家学校还是不行,孩子要能来城里的学校就好了。

可户口太难弄,孩子上学很麻烦。

30%以上面临无合同用工、拖欠工资等问题《中国经济报告》调查26.2的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保44.5%农民工期望提高老家学校教学质量41.6%农民工期望子女能在务工地公办学校上学材料2: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呈现出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的“不同步性”、成本的“高价化”、结果的“半市民化”等现实特征。

【答案】扬州拖砖工群体的主要包括拖砖工群体及其子女群体,生存状态如下:一、身份上:与在老家相比,由于户口等限制,生活在异地并不能享用同等的社会保障。

二、权力保障:受到交警的歧视,在上新牌照之前,外地牌照的农用车通行受限,只能绕行农村地域,经常被罚款且罚款金额大;三、社会生活:1、居无定所,因民房拆迁而常被驱赶,居住的环境差;2、生活节俭,不乱花钱,逢年过节用于改善生活的开销支出大,家庭经济压力大;3、收入并不足以保证在扬州的扎根,社会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部分人客观上已经无法回到农村。

四、社会心理:1、缺少安全感,缺少归属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在扬州并无牵挂。

社会关系网简单,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少,工作、生活没有目标,处于迷茫状态;3、家里的寄托和期望给他们一定的心理压力,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家人状况,并注重面子;4、城市的优秀资源使得农民工子女渴望留在城市。

二、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麦肯锡2009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第一部分(中文版)

麦肯锡2009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第一部分(中文版)

14
价值,以期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占 据一席之地。
5. 更精明地购物
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们开 始通过亲自访问店铺和在网上 进行研究来更加谨慎地购物。 从2008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1季 度,互联网的使用总量增加了 39%,而访问产品评价网站的消 费者增加了50%以上。在某些类 别,变化更为明显。电子消费 品评价网站的独特访问者在2009 年第1季度比2008年第1季度多了 2倍多—每月有超过2000万3。
前,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零 售销售额在5年中以每年20%到 30%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危机 后,总体经济增长放缓,增长 率从2007年第4季度的16%减少 到2008年第4季度的5%。消费者 在家庭用品、个人护理产品、 食品和饮料方面的购买频率下 降,在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 下降,而且推迟了大件商品的 购买。
示图1:经济危机时期 中国消费者行为趋势
㬟㵝1ᷛ㈎イ㯆㵬⡔㈑㻣䐱⺛㼜Ⳳ䎀⭥㤘㬧
䑘䄋⭥㤘㬧 1 㼜Ⳳ䋗⧅
㈎イ㯆㵬⭥ 䇑㼍
⳦⿛
⹹ポ⭥Ⱅ⥍
ƒ 2009㼜Ⳳ䋗⧅㤘䇻㠞⿛᷍⪴2007-2008㛋㠻ヅ24%⭥㯏㠞㻣ㅖ ƒ 㬔㠘巛䅜㑰⭥⹛㕓㠖㔫㦵㤘䇻㠞⿛ᷜ㼁⡩䐏㻣᷍コ㵆巛⷗㦬鹿㏎
⥛㠘㏁⢑⭥⹛㕓㠖㔫⨗㻷㑬㻣⮙
2
㼜Ⳳ䎀⧪㭍Ⱙ⭥ 㳂ⷀ
解读中国2009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9
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消费者 行为趋势的影响
我们发现2005到2008年间出现 了五大消费者行为趋势:
1. 消费稳定增长
2. 消费者成熟度的提高
和居住在深圳等出口依赖型地 区的消费者受到的打击尤为严 重。2008年下半年,大件商品 和非必要性商品的销售大幅 下降。
Jul 2008
㡜⧖㼛㬼䋗⧅ 䄲㬼Ⳡ㸾㘇〞䋗⧅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在通货膨胀和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人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有哪些特点?中国市场下一轮增长源泉究竟在哪里?企业又该如何抢得制胜先机?日前,麦肯锡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解答。

2011年11月• 安宏宇马思默刘文娟李丽华来源:《麦肯锡季刊》中国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消费社会。

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然而,中国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比欧美各国低了很多。

中国政府已经有所反应。

在“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这对广大的消费品企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从2005年起,麦肯锡每年开展一次大型中国消费者调查。

我们访谈了60多个城市的近5万名消费者,其收入、年龄、地区、所属城市集群和城市层级都不相同。

他们代表了中国80%的GDP、90%的可支配收入以及50%的总人口。

与往年的报告一样,麦肯锡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是对中国城镇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该报告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调研结果。

首先是中国消费者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

其次是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点以及不同品类和区域的增长差异。

再次是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消费品企业,报告也提出了六大建议。

主要调查结果如下:•尽管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中国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仍然信心十足;•消费取舍行为大幅减少;•初次购买对消费增长的重要性减弱;•中国消费者接受陌生产品的速度很快,这是新兴品类消费增长的源泉;•品牌高依赖度和低忠诚度并存;•互联网尚未成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来源;•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可信度有了大幅跃升;•情感因素日益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富裕人群对品牌的选择。

一路高涨的消费信心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比去年更乐观。

《2011中国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揭示消费新趋势

《2011中国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揭示消费新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日益增加。

国内消费人群正在产生着新的分化。

一系列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以及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对中国的消费产生积极推动。

"拉动内需"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制高点,对中国消费市场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前,中国综合广告与媒体服务商昌荣传播对外发布了《2011中国消费趋势研究报告》,结合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人群变化,揭示2011年中国消费新变化,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提供战略参考。

消费群体分化:四大消费阶层,两大消费群体报告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消费人群正在出现新的分化,逐渐形成了新富消费、大众消费两大消费群体和富豪、新兴富裕阶层、工薪阶层/白领、新一代农民四大消费阶层。

新富消费群体(富豪、新兴富裕阶层)正在从追求"身份识别"到追求"生活品质"转变。

他们是中国庞大的奢侈品市场和高端日用品市场的消费主力,也是潮流的引导者。

专注自身体验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并消费了大多数的定制消费,如定制家居、私人医疗和保健等。

由于财力雄厚,高通胀对他们的消费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大众消费群体(工薪阶层/白领、新一代农民)追求价值最大化。

他们对商品真正价值(产品功能、种类和性价比)的追求超越对品牌的追求。

消费趋于理性。

大众市场本身是中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而且有很大的需求未被满足,一旦释放,将成为未来内需拉动的主力军。

70后、80后将成未来十年黄金消费群体随着70、80后在年龄和事业上的进阶,目前已经成长为市场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

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拥有者,对社会发展产生强大有力的影响;80后"婴儿潮"一代在2005年-2015年进入结婚高峰期。

70后和80后都具有爱冒险、追求时尚、爱购物、消费主义和接轨全球化的特征,在服装、移动电话、电脑等产品的拥有量上远远高于50后和60后。

中国消费分析报告2011

中国消费分析报告2011

2011年中国消费分析报告2011年4月目录一、经济周期与消费周期的国际比较 (4)1、国际比较:各国消费周期与经济周期 (4)2、经济转型、城市化、人口红利共促消费升级 (6)(1)经济结构转型以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为立足点 (6)(2)未来十年高速城市化仍将持续 (7)(3)人口红利与第三次消费高峰到来 (8)二、中国消费与国际消费的比较 (9)1、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各国消费升级趋势 (9)2、消费倾向的国际比较:决定消费意愿的因素分析 (11)三、中国消费黄金十年 (12)1、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看齐 (13)2、城市消费向发达国家看齐 (13)3、中西部消费向东部地区看齐 (15)4、新兴商业业态和消费模式的崛起 (17)四、温和通胀利好消费 (20)1、通货膨胀推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20)2、通胀利于超市同店销售增速(SSS)和毛利率的提升 (21)3、纺织服装行业消化通胀压力能力强 (22)4、食品饮料行业受益于通胀 (24)五、未来5-10年各消费行业展望 (25)1、商业零售:行业空间大,供应链整合与区域整合加速 (25)2、供应链整合胜出者得天下 (26)3、商业零售将出现区域性胜出者 (27)4、旅游:到2020年前CAGR有望达15.39 % (28)5、纺织服饰:“十二五”期间增速预计将达15%-20% (30)(1)“十二五”规划助推服饰增长 (31)6、医药:到2020年前CAGR预计达17% (33)7、食品饮料:食品安全是焦点,白酒是高成长的代表 (36)8、轻工制造:内销市场空间巨大 (38)。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13篇)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13篇)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13篇)调查报告是通过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的有关某一问题的资料和见解,它可以反映真实的情况。

麦肯锡中国数据顾客调查研究报告

麦肯锡中国数据顾客调查研究报告

麦肯锡中国数据顾客调查研究报告依据全世界企业咨询管理企业麦肯锡公司最新发布的XX年数字中国顾客调查研究报告,汇报强调了五大发展趋势,在其中强调,线下推广实体线零售店向“展示中心”的转型发展,由于如今顾客一般全是线上下门店开展较为,但最后挑选线上上选购。

麦肯锡公司2020年的调研遮盖了乡村地域,数据调查报告,虽然互联网技术在三四线城市和乡村覆盖率较低,但这种地域的绝大多数顾客和大城市顾客一样全是活跃性的网上购物客户,并且她们更享有网上购物。

麦肯锡公司此次调查采访了超出6000名互联网客户,遮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及其众多乡村地域总共约 6.三亿的客户,对其数据和意向开展了深层次的调研和发掘。

此次调查关键对于6种数据个人行为开展剖析,一是通信和挪动;二是社交媒体,像手机微信,像微博都是有遮盖;三是游戏;四是视频在线;五是网络技术,六是o2o。

这一份名叫《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对选择和变化日益强烈的渴望》注重了下列五个发展趋势:第一社交媒体商务接待展现强悍提高发展趋势中国是全世界最喜爱社交媒体的我国之一。

大家见到大家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時间,花在社交网络的时间78分鐘,英国是67分鐘。

大家依靠亲朋好友强烈推荐的总数占有率类似有50%,英国类似40%,并且这两个发展趋势如今看来,是在更迅速的发展趋势之中。

到2020年很有可能要把“之一”除掉,中国是全世界最喜爱社交媒体的一个国家。

大家见到社交网络从单纯性的沟通交流作用慢慢演化出crm和买东西的作用。

社交媒体在我国市场在渐渐地持续的迅速演化的全过程之中。

数据调查报告,社交媒体大大的推动了顾客应用网上购物,网上购物的時间在大幅度提升,收看网上视频,访问新闻报道也全是发生大幅的提升。

此外,XX年,千余商家将我国时兴的直接销售模式移殖到移动应用平台上,根据创建半私秘的50-100人构成的微信聊天群,向盆友和好友市场销售从无公害蔬菜到全新服装等各种产品。

XX年,这一发展趋势仍将再次,大量店家能够依靠我国巨大的社交媒体客户人口数量打造出数码版的销售互联网,依靠用户评价和强烈推荐,市场销售大量的产品(如护肤品、保健医疗和保险理财产品)。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根据最新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
1. 消费者支出增长: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支出水平不断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2. 品牌忠诚度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所提高。

他们更愿意购买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品牌,而且对品牌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也在增加。

3. 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高端产品和体验。

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而不仅仅是价格。

4. 线上购物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

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5. 重视个人健康:消费者对个人健康和健康产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他们更愿意花费金钱在健康食品、保健品和保健服务上。

6. 关注环境友好产品: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他们更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对环保品牌更有好感。

总的来说,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品牌、健康和环境友
好。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

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第1篇:消费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行为作为一个过程,通常经历六个阶段:形成消费需要当人们因意识到自己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心理紧张时,一定的需要便形成了。

不同阶段对窗帘轨道有不同的需求:1.单身人士,多为租房或和家人居住,窗帘和轨道一般都是现有的2.新婚人士,新屋入伙,有窗帘轨道需求3.有孩子的人士,儿童房的装修,有窗帘轨道的需求4.孩子长大出外工作的空巢夫妇,想拥有温馨的居室,有窗帘轨道的需求其他需求:看到朋友家漂亮的窗帘轨道,也想拥有的人士;家里有已经损坏窗帘轨道的人士产生购买动机消费需要一旦形成,便会推动个体去寻求相应的满足,当必须通过购买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个体的购买动机便随之产生。

了解商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有身边的朋友介绍,通过淘宝上面的搜索、广告、活动等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信息:1.品牌,包括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实力I.消费者的选择:创新的力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II.建立一个值得信任的品牌2.产品,产品的设计、材质、工艺、性价比3.服务,挑选几家店卖的比较火的产品评论对比和计算,对卖家服务好产生成交的占50%以上4.优惠活动,同上的方法,有优惠和有赠品促成的成交占35%以上5.运输,邮费的问题,运输过程中所造成损坏的问题进行商品选择在此阶段,消费者将已了解到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对不同品牌的商品作相互比较,以便作出最后的选择。

(货比三家)发生购买行为消费者作出商品选择决定后,一般很快就着手购买。

购买过程是买家与卖家相互交往的过程。

评价所购商品购买行为发生之后,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都有一个自己的认知主要目标客户的指向:信息来源于淘宝数据频道从以上数据分析,关注和购买此类产品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女性,年龄在25~40,职业是白领,消费层级集中在中档产品第2篇:中国消费者报告2015中国消费者报告-新常态下赢得中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IFB进口食品专区-全国糖酒会· 2015-07-02 09:21资料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版权归于原作者贝恩公司已经连续第四年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合作,跟踪调查四万户中国大陆家庭的真实购物行为。

麦肯锡消费升级报告

麦肯锡消费升级报告

成败就在被“取舍”之间——抓住中国市场消费取舍的机遇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但素来务实的中国消费者并非一味消费升级,大多有取有舍。

营销商必须学会应对消费取舍带来的挑战,巧妙利用由此产生的机遇。

2011年5月• 盛颐安吴宜蒨李丽华本文包括:第 1 页o图表1:过去一年里,将近3/4的消费者有消费升级经历,50%有取有舍。

第 2 页o图表2:所有收入水平和年龄段的消费者都在升级消费。

o图表3:消费取舍行为背后的7大动因。

o附文:发现并捕捉“取舍型”消费商机的具体步骤•作者简介•致函编辑(3)李红在苏州一家物流公司当经理。

过去五年中,33岁的她晋升了三次,税后收入与五年前相比也翻了一倍。

丈夫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夫妻俩2010年的总收入为12万元(约18,200美元),已达到苏州上层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

随着收入的提高,李红和家人过得挺滋润,外出就餐的次数多了,她偶尔还做做美容护理。

但在生活开支上,她仍然精打细算:每个月收入的35%存起来,攒钱买她想要的房子,和备医疗开支之需;就算偶尔奢侈买个大件商品,她也会在其他地方缩减开支,以求平衡。

例如,2011年初,李红在做了三个月的调查之后,用近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一部手提电脑。

为了平衡这项开支,她“砍”了外出就餐和做美容的次数。

李红在很多日常商品上缩减开支,“换”来了买电脑的预算,并继续维持高储蓄率。

中国有很多像李红这样的人。

数百万其他中国消费者都采取了类似的“消费取舍”策略。

这也是麦肯锡201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1得到的最为有趣的结论之一。

近75%的受访者指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至少在一个消费品类中增加了开支;而他们中的2/3承认,自己在其他消费类别中缩减开销,来平衡那项新增开支(图表1)。

他们有“取”有“舍”,与李红的做法完全相同。

“取舍型”消费行为在各个收入层和年龄阶层都存在(图表2)。

事实上,中国人尽管越来越富裕,但仍然很节俭、务实和谨慎。

2011年消费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1年消费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1年消费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的发展也变得格外重要。

消费市场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2011年消费市场的情况,并就消费市场的政策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

2011年,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多变,充满变数。

据联合国统计,在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家庭收入提高了8.2%,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1%,占GDP的比例有所提升,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均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也是影响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1年,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了消费的发展。

凭借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社会消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费投资增量占全国实际使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带动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

居民对各种高端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高科技消费购买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线上购物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此外,2011年消费市场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数字化的发展,消费者的选择性也大大增强,信息的便捷性也提升了消费者的决策能力;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消费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了解产品,并在线上进行消费。

在消费市场运作中,政府应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使消费市场更加有效稳定地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投资对消费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丰富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改善收入分配,落实收入型转移支付,为低收入者提供更有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期提高消费市场的发展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时刻关注消费市场的变化,制定和完善消费保护政策。

从消费者的安全来讲,政府应建立工商质量检测体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消费者的知情权角度出发,政府应加强商品的质量宣传,是消费者有质量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
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在通货膨胀和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人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有哪些特点?中国市场下一轮增长源泉究竟在哪里?企业又该如何抢得制胜先机?日前,麦肯锡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新力量》,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解答。

中国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消费社会。

十年之后,中国的个人消费总额将翻一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然而,中国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比欧美各国低了很多。

中国政府已经有所反应。

在“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这对广大的消费品企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从2005年起,麦肯锡每年开展一次大型中国消费者调查。

我们访谈了60多个城市的近5万名消费者,其收入、年龄、地区、所属城市集群和城市层级都不相同。

他们代表了中国80%的GDP、90%的可支配收入以及50%的总人口。

与往年的报告一样,麦肯锡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是对中国城镇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该报告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调研结果。

首先是中国消费者当下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

其次是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点以及不同品类和区域的增长差异。

再次是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消费品企业,报告也提出了六大建议。

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尽管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中国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仍然信心十足;
∙消费取舍行为大幅减少;
∙初次购买对消费增长的重要性减弱;
∙中国消费者接受陌生产品的速度很快,这是新兴品类消费增长的源泉;
∙品牌高依赖度和低忠诚度并存;
∙互联网尚未成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来源;
∙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可信度有了大幅跃升;
∙情感因素日益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富裕人群对品牌的选择、
一路高涨的消费信心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比去年更乐观。

这种信心支撑着他们的购买行为。

58%的被访者预计其收入下一年会增长。

这个比例在2010年仅为39%。

美国是34%,英国仅为22% ∙其次,增加开支的消费者与去年持平。

他们或买得更多,或买得更频,又或是买得更贵。

平均而言,约50%的被访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主因。

35%的人坦言消费升级即购买了更贵的商品,这比去年的
26%有所上升。

60%的被访者是购买数量或次数的增多。

∙最后,今年只有5%的消费者增加开支因为初次购买某种产品,这比去年20%大幅下降。

这表明许多品类在中国市场日趋成熟。

∙捕捉消费增长新源泉
∙十年前,吸引新消费者是推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动因。

如今,初次购买的重要性正在削弱,除了昂贵的大宗产品(如小汽车)或者是小众商品(比如香体液)。

从地理区域看,某些品类的渗透率在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已经很高,但在欠发达地区仍有着十分广大的未来消费群。

鉴于市场增长源泉的复杂性,本报告将从消费者能否买得起、能否买得到、是否热衷该产品等三个角度阐述。

∙能否买得起
∙对于许多存在了10年以上的品类而言,依靠初次购买促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

比如家用电器、个人护理产品、食品和饮料以及服装,已经渗透到超过50%的城镇家庭中。

2006至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手机销售额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而此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

如今,97%的城镇家庭已经拥有了手机。

因此,企业必须要说服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同类产品、增加购买频率或数量,或是购买更贵的产品。

∙能否买得到
∙毋庸置疑,销售网点分布广泛的企业往往能够迅速在不同地区吸引到消费者。

康师傅是中国最成功的食品饮料生产商之一,它下属有500多个销售企业以及100多个物流仓库。

这帮助康师傅有效将其品牌的知名度转化成消费者实际的购买行为—78%听说过康师傅茶饮料产品的被访者曾经购买过。

而同类竞争者这个转化率一般在45%至65%之间。

∙是否适应消费者
∙迎合中国人口味,改良产品性能以适应消费者也是一个好办法。

经验显示,中国消费者能够快速接受他们以前并不熟悉的产品,这为新兴品类的增长提供了可能。

增加适用场合也是有效方式。

以前,中国人买巧克力大多是送礼。

玛氏公司的德芙巧克力是中国首个外国巧克力品牌,它以“宠爱自己”
为营销定位,鼓励消费者自己购买巧克力。

如今,德芙成为中国巧克力市场的领先品牌。

此外,改良产品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而非强求他们改变。

四年前,百事公司推出了纯果乐果缤纷—混合型果汁饮品。

如今,88%的消费者听说过,38%买过。

纯果乐果缤纷是百事上海研发中心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推出的新产品。

∙与众不同的中国消费市场
∙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持续上升。

一方面,基本功能,如耐用性、舒适性和口感等在中国的重要性远高于发达市场。

另一方面,在不多花钱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使用的便捷性及优质服务等精细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高依赖度和低忠诚度。

他们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价格或渠道,认为品牌产品比非品牌产品更安全、质量更高或更为可靠。

但是,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热爱并未转化品牌的忠诚度。

他们习惯于在多个品牌中选择,日常购买的品牌数目也在增加。

示例12揭示了中国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之间游移,即使是在购买牙刷、碳酸饮料等这些在发达市场中品牌忠诚度较高的品类时也一样。

例如,一半的被访者既喝可口可乐也喝百事可乐,63%的被访者表示他们会经常光顾麦当劳和肯德基。

∙六大建议为消费品企业支招
∙一、区域扩张。

∙许多跨国企业至今仍只盯住少数几个大城市。

但生活在约700个三、四线城市的居民贡献了60%的中国城镇消费总额。

因此,企业应尽早、尽快向三、四线城市扩张。

当然,企业也应考虑扩张方式:先谋站稳脚跟,再图扩张。

麦肯锡的CLUSTER MAP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的配置。

∙二、因地制宜的增长策略。

∙奉行全国统一的营销战略是行不通的。

只有了解特定产品在具体地区的增长潜力和背后的动因,企业才能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战略,实现销售增长的最大化。

如果产品市场渗透率高且价格较低,那么企业就应说服人们购买更多产品或升级消费。

营销方式和店内执行也需要因地制宜。

由于三线、四线城市的传统通路盛行,商品促销比服务质量对当地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因此营销方式可能与一线城市有很大不同。

∙三、细分市场的品牌战略。

∙随着消费者的辨识能力越来越强,单一大品牌如何满足广大细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面向特定消费群体的企业必须要能强调产品与众不同的先进功能或与之建立情感联系,才能挽留消费者。

∙四、注重高性价比而非打价格仗。

∙即使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单纯降低价格也很难满足中国消费者。

强调物有所值而非单纯低价更受欢迎。

例如,费列罗的健达巧克力通过宣传其富含营养牛奶、适合儿童食用且形状新奇好玩来体现物有所值。

∙五、营销工具现代化。

∙传统大众媒体尽管成本高,但至今仍至关重要,互联网尚未能取代它。

店内促销活动、店内广告等多种其他媒体渠道的可信度也正在上升。

同时,相对企业主动出击,消费者更信任其他用户的意见。

这就是说,企业必须认识到网络社交平台的影响力。

∙六、发展电子商务。

∙线上销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企业可以选择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借助其他互联网销售平台。

企业必须确保消费者线下或线上的购物体验是一致的,消费者网上购物看重的是购物便利性和价格透明度。

他们仍喜欢到实体店试用产品并了解促销信息。

∙很明显,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消费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无法完全赢得他们,而且还会错失市场机遇。

而且,变化如此之快,过去适用的战略未来不一定还能继续适用。

只有具备灵活适应能力及创新技能的企业才有可能与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保持一致步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