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0 虽有嘉肴《礼记》(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 虽有嘉肴》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第20课虽有嘉肴》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教然后/知困C. 然后/能自强也D. 不知/其善也【答案】B【解析】A.节奏划分正确;B.错误;句意为: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故断句为:教/然后知困.C.节奏划分正确;D.节奏划分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二、其他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______ 自强.______ 兑.命______ 学.学半______。
【答案】jiāyáo;qiǎng;yuè;xiào【解析】兑命yuè兑通说,《兑命》是《尚书》中的一篇,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第一个“学”的意思是“教”所以读“xiào”.答案:jiā yáo qiǎng yuèxiào注意“强”的声调是三声,“兑”是多音字,但是在《尚书》中读yuè,“学学半”第一个“学”的意思是“教”所以读“xiào”.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答案】(1)句意为:即使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故断句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句意为: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第 1 页故断句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句意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断句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1)不知/其旨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三、文言文阅读4.阅读《虽有嘉肴》,回答各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礼记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虽有嘉肴《礼记》课前自学读一读,记住以下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一、“虽有佳(jiā)肴(Yáo)”,“虽”,连词,尽管。
“佳肴”,美味的鱼肉。
“佳”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
二、“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五、“是故”,连词。
因此;因此。
六、“困”,不通,明白得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八、“自强(qiǎng)”,意思是自己尽力。
“强”,极力,尽力。
九、“故”,连词,因此。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相互增进,教他人,也能增加自己的学问。
1一、兑(yuè)命。
1二、“学(xiào)学半”,意思是教育他人,能学习一半。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说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那么和方式,教育进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同窗之间的关系。
知识积存:学习进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课堂活动(一)、积存知识一、给以下红字注音: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二、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说明以下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3、通假字《兑.命》曰4、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今义:(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今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4)、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五、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2)、不知其善.也()六、一词多义学.学半:学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其不知其.旨也:7、翻译句子(1)教学相长(2)学学半。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20课 虽有嘉肴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20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20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20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0课虽有嘉肴一、双基积累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佳)肴.()(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然后能自强..也(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佳)肴(虽然)B。
不知其.善也(代指“道理”)C。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教然后/知困C.然后/能自强也D.不知/其善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虽有嘉(佳)肴》,完成5~7题。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教然后知困.()(4)虽有至.道(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2)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7.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答: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乙】《虽有嘉(佳)肴》(正文略)【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 虽有嘉肴》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0课虽有嘉肴》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教然后/知困C. 然后/能自强也D. 不知/其善也【答案】B【解析】A.节奏划分正确;B.错误;句意为: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故断句为:教/然后知困.C.节奏划分正确;D.节奏划分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二、其他第1页/共15页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______ 自强.______ 兑.命______ 学.学半______。
【答案】jiāyáo;qiǎng;yuè;xiào【解析】兑命yuè兑通说,《兑命》是《尚书》中的一篇,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第一个“学”的意思是“教”所以读“xiào”.答案:jiā yáo qiǎng yuèxiào注意“强”的声调是三声,“兑”是多音字,但是在《尚书》中读yuè,“学学半”第一个“学”的意思是“教”所以读“xiào”.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答案】(1)句意为:即使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故断句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句意为: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故断句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句意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断句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1)不知/其旨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三、文言文阅读4.阅读《虽有嘉肴》,回答各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0 虽有嘉肴《礼记》(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阅读文言文《李生论善学》,完成题。
(14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②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③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⑥炯戒⑦。
”【注】:①或:有人。
②悉:全,都。
③还:通“旋”,掉转身。
④盍:何。
⑤迨:等到。
⑥昭:展示。
⑦炯戒:明显的警戒。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①或谓君不善学②王生不说③王生益愠④余不敏⑵与所给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其友李生问之A.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C.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答案】(1)①说;②同“悦”,愉快,高兴;③恼恨、怨恨;④聪明(2)D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答案】君∕但识之∕而不思之【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
“君”是主语,应停顿,“而”表转折,所以前后的语意要停顿。
即应为“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凡是老师说的话,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2)略【解析】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0 虽有嘉肴《礼记》(讲)(提升版,
【学习要点】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课堂探讨☆要点一: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探究活动】本文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教师释疑】文言文句子节奏的确定方法有五个: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
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讨论明确】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课堂提升】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 àng)然——形容钟声。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①先自度其足()②反归取之()③恐人闻之()④遽掩其耳()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以椎毁之A.反归取之B.项为之强C.试之以足D.物外之趣【答案】⑴①量长短②同“返”,返回③听到④立即⑵D【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而且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
如本题中,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度,量长短;②反:同“返”,返回。
(完整版)《虽有嘉肴》练习附答案
《虽有嘉肴》练习(含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请划三处(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请划两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相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⑩.然后能自反..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其.此之谓乎()4.古今异义。
虽.有嘉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三、把握文章论证思路本文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四、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五、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虽有佳肴》练习参考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学记》或(《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22课《虽有嘉肴》练习(教师版)
第22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答案】(1)学记 儒 戴圣2.理解性默写(7分)(1)《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和困惑之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2)《虽有嘉肴》中,强调躬身自省,奋发图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3)《虽有嘉肴》中,揭示教和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道理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学相长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 (2)教学相长.长:____________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____________ (5) 教然后知困.困:____________ 【答案】(1)味美 (2)促进 (3)自我勉励 (4)困惑4.下列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D.“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答案】D5.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课文选自《礼记》,该书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课文开头从“嘉肴”写起,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由吃饭引申到学习,使论证浅显易懂。
C.课文最后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阐述教与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课文是一篇精当的议论文,朗读时应以平调为主,语速宜舒缓。
【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62分)(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610题。
(17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虽有嘉肴》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0《虽有嘉肴》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B.然后能自强.也(qiǎng)C.教学相长.也(zhǎng)D.《兑.命》曰(duì)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然后能自反..也()(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填空。
《礼记》,又名《________》,儒家经典著作,是______(朝代)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_______编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6.根据语境,用原文内容填空。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深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有删改)注:①寻:不久。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能手执.鞍桥()(2)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虽有嘉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课前探究】1.读准下面这些字的音。
嘉肴..()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2.作品链接《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等。
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积累下面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2)弗.食(3)不知其旨.也(4)不知其善.也(5)然后能自强..(6)虽有至.道(7)教学相长.(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9)教然后知困.(10)然后能自反..也(11)然后能自强.(12)学.学半(13)其.此之谓乎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预习交流】小组相互检查课前探究内容【互助提升】(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2.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3. 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 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二)深层探究1.本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课《虽有嘉肴》
目录
• 课程导入 • 《虽有嘉肴》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与意义 • 写作技巧与特色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课后作业与拓展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虽有嘉肴》是《礼记》中的一 篇,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篇经
典之作。
该文主要论述了礼的重要性,强 调了礼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
语言风格探讨
01
02
03
平实自然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无华 丽辞藻,却能深入浅出地 阐述道理,给人以深刻启 示。
言简意赅
文章用词简练,语言精炼, 寥寥数语便能表达出深刻 的道理,令人叹服。
含蓄蕴藉
文章表达含蓄,不直接点 明主旨,而是通过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暗示,给 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作技巧总结
1 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写作技巧与特色
修辞手法分析
比喻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嘉肴弗 食不知其旨”,将美食比作高深的道理, 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
对偶
文章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更加优美。
排比
文章开头连续运用多个“弗之……不 知其……”句式,形成排比,增强语势 ,使文章气势磅礴。
06 课后作业与拓展
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
撰写课程心得
要求学生总结课程学习体会,反思学习过程 中的收获和不足。
拓展阅读推荐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 深入了解相关主题。
小组讨论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 会,促进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虽有嘉肴(练习4)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 《虽有佳肴》巩固练习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2、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学然后知不足()..()4、是故5、教然后知困.()6、然后能自反.也()7、然后能自强..也()8、学.学半()9、教学相长.也()(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填空。
1、《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朝代)(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系统性的论文。
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因材施教”“”等。
二、能力提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不知其.旨也()(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兑.命》()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三、拓展迁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
念:想着。
典:主。
)1、解释带点的词意思:10分不知道..古之王者()教学为先...()是故()其.()此之谓.乎()2、翻译:(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念终始典于学。
参考答案一、(一)1、即使2、甘美3、最好的道理4、所以5、不通,理解不了6、反省7、自我勉励8、教人9、增长(或促进)(二)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0 虽有嘉肴《礼记》(讲)(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要点】1.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观点。
【自主学习】1.掌握生词读音。
嘉肴.()弗.食()旨.()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嘉肴:旨:至道:是故:困:自反: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反馈矫正】1.掌握生词读音。
嘉肴.(yáo)弗.食(fú)旨.(zhǐ)自强.(qiăng)教学相长.(zhă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2.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嘉肴:美味的菜。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是故:所以。
困:不通,不了。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通假字,通“悦”,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课堂探讨☆要点一: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
【探究活动】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
【教师释疑】《礼记》的地位,内容等【讨论明确】《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十三经之一。
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课堂提升】关于课文的表述错误的是()A.《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一首科学诗。
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B.《绿色蝈蝈》是一篇科普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 虽有佳肴 新人教版
古文朗读
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
翻译即使
(1)虽有嘉 肴
用鱼、(肉味做道的)菜甘。美 好处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吃3好),,品虽美尝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最)好是的故道学理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因此
不通,理解
不了。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 “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用“佳肴”作喻,由浅入深, 引出要论证的道理。)
合作探究
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 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 2、借助y工uè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xiào
• 虽 ( ) 旨 ( ) 至道 (
)
• 善( 即使 ) 困 (
甘美 ) 是故(最好的道)理 自强
(
好处
) 自不反通(,理解不了
)
所以
• 故曰:教自学我相勉励长 (
反省自己)
• 《兑命》曰:“学学半。”其教此和之学谓互乎相促!进
•
。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佳肴
——《礼记》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C
• A.瞬间(shùn)
痴想(zhī)
• 嶙峋(līn xún)
庸(yōng)碌
• B.厄运(è) 雏形(chú)
• 玷污(zhān)
蹂躏(róu lìn)
• C.伫立(zhù)
盘虬(qi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虽有嘉肴(练习3)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一、基础知识.虽有至.道古义儒家之道,今义是道理教学相长.古义今义5.译句:二、整体感知1.课文先以“”与“”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正因为是体验道的最好途径,所以才有了教和学的作用“”“”以及学和教的效果“”“”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3.(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4.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其意思是三、问答题1.说说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2.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4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积累:写两个出自《礼记》的成语:《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四十九篇。
1)礼尚往来拼音:lǐshàng wǎng lái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孤陋寡闻拼音:gūlòu guǎwén释义:陋:浅陋;寡:少。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瑕不掩瑜拼音:xiábùyǎn yú释义: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20 虽有嘉肴》优质课课件_19
小 结
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
家庭作业
1、背诵这篇文 章。
2、完成相应的 练习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给下列红字注音: 佳肴( jiā yáo) 自强( qiǎng ) 兑命(yuè ) 学学半( xiào ) 弗食( fú ) 教学相长( zhǎng )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意。
注意特殊词的意义。
一、通假字
《兑命》曰
字词归纳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 相傅说。
二、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四、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 教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副词,表示推测 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虽有佳肴
——《礼记》
学习目标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 重点文言词. 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学记》。《学记》 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 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与《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
三读课文, 根据课下注释,疏 通文意。
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 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 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 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 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 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 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 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20虽有嘉肴礼记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人生思考第20课虽有嘉肴(30分 30分钟)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3)然后能自强.也()(4)其.此之谓乎()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分一处)(2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其此之谓乎4.本文的中心句是:(2分)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4分)二、文言文阅读(16分)【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人不学,不知道..()(2)弗.食,不知其旨也()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1)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分)(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分)3.【甲】【乙】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
(4分)【甲】【乙】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礼记-虽有佳肴》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虽有佳肴》理解性默写1、“,,”说明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2、用佳肴类比的语句是:,,。
3、《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后能让人知道自身的不足。
4、强调要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5、强调不足之后才能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6、“,,”从反面指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
7、“,,”说明即使有美味不去品尝最终也不会知道它的味道。
8、进行实践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的结论。
9、“,。
,,,”指出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10、“,”强调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更严格要求自我的道理。
《虽有佳肴》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说明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2、用佳肴类比的语句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佳肴》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说明学习和教学后能让人知道自身的不足。
4、强调要自我勉励的句子是: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强调不足之后才能自我反思的句子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6、“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从反面指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
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说明即使有美味不去品尝最终也不会知道它的味道。
8、进行实践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结论。
9、“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出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1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强调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更严格要求自我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言文《李生论善学》,完成题。
(14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②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③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⑥炯戒⑦。
”
【注】:①或:有人。
②悉:全,都。
③还:通“旋”,掉转身。
④盍:何。
⑤迨:等到。
⑥昭:展示。
⑦炯戒:明显的警戒。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
①或谓君不善学②王生不说
③王生益愠④余不敏
⑵与所给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其友李生问之
A.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
C.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答案】(1)①说;②同“悦”,愉快,高兴;③恼恨、怨恨;④聪明(2)D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答案】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
“君”是主语,应停顿,“而”表转折,所以前后的语意要停顿。
即应为“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凡是老师说的话,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2)略
【解析】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是”“回清倒影”等。
“是”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代词用法,在此句中应译为“这”,“回清倒影”中的“回”和“倒”都要解释为动词用法,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4.结合课文,说说李生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可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2分)
【答案】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等(答对一点即给1分);启发: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
(意思达到即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