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往事依依导学案2篇 (2)
第6课《往事依依》教案(苏教版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1)
第6课《往事依依》教案(苏
教版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⑴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庄留平
学习任务:
1、能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养成读书的好适应。
2、能让学生能运用积存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的情形
3、能通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爱好。
学习重点:
能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养成读书的好适应。
课前预备:
1、学习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大意。
2、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3、反复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能讲出文章美在哪里。
教学设计:
第
入
第四块:。
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学案苏教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学案苏教版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写的几件事,理出思路,明白学生时代应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道理。
能对自己所欣赏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品味优美的语言。
仿照的写法,摹写人物的情态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深厚感情;品味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课时一、走近文本,自主学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徜徉浩淼阴晴雨晦雕镂镌刻谆谆教导.生词解释走投无路:美不胜收:绚丽:眼花缭乱:心旷神怡:油然而生:谆谆教导: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文中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那几件往事?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结构中所缺内容。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往——有身历其境之妙——热爱自然事回忆——领略祖国风物之美——依往事听讲课——使“我”深受感动——依——使“我”铭刻在心——收束全文:往事依依,催“我”奋进三、研读文本,合作探究作者写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对这些事的叙述中,你最喜欢哪一段的叙述?为什么?四、盘点收获,学后感言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秦都中学师生交流案六往事依依年级:七年级课型:精读课课时:2课时执笔:韩云生审核:备课组时间:XX-9-22班级:姓名: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写的几件事,理出思路,明白学生时代应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道理。
能对自己所欣赏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品味优美的语言。
仿照的写法,摹写人物的情态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深厚感情;品味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课时一、走近文本,自主学习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宋•朱熹《春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宋•卢梅坡《雪梅》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往事依依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往事依依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往事依依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往事依依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它具有浓郁的怀旧情感,展现了作者的真挚感情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仅为学习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是让学习者体会到人生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珍贵。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篇文章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呢?一、教材分析1. 本文类型属于散文,文体上有个人化和抒情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文学风格;2. 文章的作者是茅盾,他以他亲身体验的事实来说明了他对儿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3. 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即“山里的课堂、水边的游戏、淳朴的生活”;4.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借用比喻、调动想象等等。
二、教学设计1. 导入课堂学习者们肯定对“往事依依”这篇文章会感到好奇,那么就可以首先让他们看看文章的标题,并询问他们对此有些什么想法和感受。
然后,你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发挥,开设一个小研究讨论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于标题的不同解释,从而引导他们进入该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2. 整体阅读在整体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方式划分出文章的基本结构,让学习者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并简要介绍文章的写作特点,让学习者具有初步的了解。
接着,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发一些知识点、生僻词汇等辅助材料,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分段阅读在分段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可以归纳并总结出段落内的关键理念,然后相互分享,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文本的解析能力。
4. 课堂互动在文学教育时,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在学生们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进行挖掘和争论,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可以安排一些相关演示或文献资料、图片或实物等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展示出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往事依依》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往事依依》导学案内容预览:往事依依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先把握结构,后整体感受内容,2.重点品位、体会叙述与描写真切、生动的表达效果,总结学习借鉴。
3.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深化学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学习重点1、重点:着力品位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养主体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
2、难点:主体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内容,引导生尝试对比阅读。
三、学法指导采用“活动式”学习法。
用重点词语对应寻找活动,快速把握整体结构;用“听-读-思-议”四步活动,整体感受内容;用“做”,“演”的体验活动辅助重点把握与难点化解。
教法设计:活动探究式四、预习导学1、课前预习①读准音,学会利用工具书。
②读顺文,尤其是引用的古诗词。
③读懂义,指文章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
2.开课导语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文学便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印象。
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于漪老师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五、活动过程。
1、正音活动下列加点字该怎么读?(投影显示,学生认读后注上拼音)倘佯浩淼素娥婵娟雕镂镌刻心旷神怡绚丽芳菲慷慨谆谆教诲2、听读活动①文题是“往事依依”,哪些是写往事的?写了哪些往事?请边听边划出语,将课文作结构划分。
②你在预习时已对文中叙述描写的内容寄托的感情,已有初步感受,请再听听老师的诵读,进一步加深感受。
3、思考活动①学生活动要求: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老师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听读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②教师学法辅导:启发学生用视读法浏览重要段落,结合问题,作好批注。
4、交流活动①关于结构切份明确:第1自然段,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2-6自然段回忆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
第7自然段,收束全文,往事依依,催我奋进。
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学案苏教版_1【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学案苏教版一、说教材《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篇课文。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通过回忆年少读书时的几件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二、说学情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无论是年龄、经历还是生活和情感体验,都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诚,学习本篇具有很好地欣赏性、可读性和感染教育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在往事的依依回忆中,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珍惜美好年华。
三、说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了解内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有感情朗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并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深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诵读指导法、谈话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为了突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我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圈点勾画法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7《往事依依》导学案 苏教版
往事依依【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课文写得很生动很形象,我认真读了()遍。
2.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读准下面的字词。
3.课文中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把这几个字写正确。
4.摘抄课文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春:夏:秋:冬:5 除课本上的诗句外,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各写一句古诗。
春:夏:秋:冬:【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标题中的“依依”如何理解?(2)作者回忆了几件往事?这些往事有何相同点?(3)这些往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考: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举例谈谈。
3.再读课文,谈谈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 ,为什么?【拓展部分】(学习程序:展示、点评、总结8分钟)牵挂周子①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天空飘着细雨,我回老家去,父亲说头痛得厉害。
我吓坏了,忙用摩托车带他去医院,并且一路上默默祈祷……但愿这只是一个梦,父亲肯定不会有事!②之所以会做这个梦,是因为父亲当时刚下岗在家,A_________。
那几日,小弟要结婚,家中正在装修房子。
父亲平日就爱喝两口,加上心中不舒畅和麻烦事,B_________也是在所难免。
而父亲的高血压,又每每让我放心不下。
③醒来后,仍然C_________。
把梦中的事告诉妻子,妻笑我心也太小了,会有什么事?话虽这么说,还是D_________。
早饭后,马上往家中打了个电话,正是父亲接的,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支吾了几句,放下电话,心里格外轻松。
④事后想是否如妻所说,自己的心未免太小太细了呢?整日牵挂这,牵挂那的,是否太女人气了呢?转念一想,不觉哑然失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小又有何妨?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让你牵挂,或者知道有人在牵挂着自己,不同样是一种幸福吗?⑤我想起去年春节前的一件事。
往事依依导学案 2
《往事依依》导学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明确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文中的古诗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3、学习、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描写的看画、读书、听课等场面。
(难点)自主学习1、加点字词注音徜徉..铭.刻..浩淼.婵.娟逃窜.雕镂.镌.刻谆谆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子并在括号中订正走头无路()美不盛收()眼花撩乱()五采纷呈()合作探究1、《往事依依》中“依依”的意思是。
试分析本文开头段的作用。
2、本文共有个自然段,作者共回忆了件事,分别是这几件事。
作者通过写这几件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质疑点拨1、作者回忆往事,为什么都与读书(画)有关?2、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反思课外阅读最美的读书声①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
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
②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
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
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
③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
④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
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
学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
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⑤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
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
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
往事依依导学案 (2)
课题《六、往事依依》导学案教学目标1、摘录文章精彩语句,积累语言。
2、使学生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增长知识,陶冶心境,丰富情感,提高修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有感而发、由事入理、抒发感悟的写作思路。
学法在朗读中,摘录文章精彩语句,积累语言。
使学生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增长知识,陶冶心境,丰富情感,提高修养。
课时安排2课时指导教学环节安排个性修改预习要点:1、掌握基础:初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标注读音,弄懂词义。
(1)、给下列生字注音:于漪()浩淼()徜徉()骚人()白鹭()黄鹂()雕镂()素娥()婵娟()徜徉()镌刻()谆谆()教导()雕镂()雨晦()(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附答案)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淼,形容水大。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身历:亲身经历。
重(chóng)读:重新读,再一次读。
雕镂:雕刻。
雨晦:风雨如晦。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绚(xuàn)丽:灿烂美丽。
镌:雕刻。
心旷神怡(yí):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旷,心情开阔。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解读课题:理解题目中“依依”一词的含义,深刻理解题目。
3、书声朗朗: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整体感知:找一找文中共回忆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妙词佳句,反复朗读品味。
6、课外阅读:搜索古诗中还有哪些描写四季景色的美妙诗句,积累语言。
课堂研讨: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哪几件依依往事?通过对这几件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内容,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
往事依依导学案
《往事依依》导学案课题往事依依课型精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
2、体会文章的情感,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预习一.学法指导如何品味文章语言内涵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认真默读课文,感受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句子引发你的联想,哪些句子引发你的共鸣,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举例:(词或句子)用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这段写得好,使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注意:1、抓住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动词、形容词。
2、抓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相关链接1、《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千家诗》实际只有122家。
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
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千家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现在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与欣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2、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móu)。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三.知识预习1、“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往事依依导学案
往事依依【学习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4、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品味精彩语言。
【课时】拟2—3课时【作者简介】于漪,1929年生,现年76岁,江苏镇江人。
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老师。
作为中国特级老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关于语文在根底教育的重要性,她这样作比方:根底教育是“树〞,语文是“根〞。
她寄语语文教学:“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
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
〞于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教育文丛 ?、?于漪文集?、?追求综合效应?、?语文教学谈艺录?、?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学海探珠?、?作文讲评五十例?、?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教苑耕耘录?、?于漪文体教学教案选?、?于漪教案选?、?明清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等是10余种。
她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开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理论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她的语文教育观概括为五句话: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培养学生语文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展多种才能训练,开拓视野,课外延伸。
往事依依导学案及答案
往事依依导学案及答案一、导学案1. 问题引入:回顾人生,你是否曾有许多美好的往事,让你依依不舍?2. 学习目标:通过本导学案,了解往事依依的含义,梳理相关知识点,提高对往事依依这一主题的理解。
3. 学习重点:掌握往事依依的内涵及表达方式。
4. 学习难点:如何在文章中巧妙运用往事依依这一主题。
5. 学习方法:阅读理解、写作训练。
二、知识梳理1. 往事依依的含义:往事依依,指对过往的美好时光或经历感到依依不舍、留恋。
2. 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感怀的文字来表达对往事的留恋之情,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情感氛围。
三、答案往事依依,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常常会遇到的情感体验。
回首往事,或是与挚友相聚的欢笑,或是青涩的初恋时光,种种美好往事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念念不忘。
小时候的玩伴,曾与我们一同奔跑、嬉笑,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仿佛就在昨日。
每当偶然翻开旧照,看见当年稚嫩的笑脸,心头不由得涌起一阵暖意,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定格。
这种深深的依依之情,是时光如梭里的珍贵礼物。
青春的时光里,我们也曾为了梦想奋斗拼搏,为了爱情倾注真情。
那些年轻的懵懂,那段执着追梦的岁月,如今看来仿佛是一场美丽的梦境。
即便岁月已经抹去了青涩的痕迹,但那份对往事的依依之情却依然鲜活。
生活中的美好往事,是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是岁月的痕迹中的花朵。
而往事依依,也成为我们情感世界中独特的符号,让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不忘初心,感恩过往。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我们或许很少停下脚步,回眸过往。
然而,往事依依,就像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勿忘初心,珍惜眼前。
让我们怀揣着那份依依之情,继续前行,不负今生。
通过对往事依依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我们或许能更加珍惜眼前人、眼前事,把握当下,活出精彩的人生。
愿往事依依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转角,都能深深感受到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
因为,往事依依,不仅是对过往的感恩,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信心。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上《7往事依依》word教案 (2).doc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 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 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五、作业
1、熟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 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
(2)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一)读《水浒传》 (二)读《千家诗》
第六课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精度探究 ,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 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
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 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往事依依》课型:新授主备:_王娟__ 审核:_李军荣使用时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选材的精当。
2、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及要求: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徜徉浩淼绚丽雨晦镌刻雕镂婵娟
感慨万端谆谆教导搜索枯肠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三、导入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
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四、预习展示
1、展示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
2、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搜集)
五、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
(1)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
(2)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2复述四件事:
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
全班交流。
3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
六、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
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七、课堂检测
1、在自己的经历中,是否有些书籍对你的成长产生了一些影响?是哪些书籍?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作者的经历,对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迪?
八、学后记:
九、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2、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1、过渡: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
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生朗读课文第1段)
2、阅读思考: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学生畅言)(借此体会作者提倡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用意)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1)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
(2)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
2、体会描写方法:
(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
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
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
(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
(2)全班齐读,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可借鉴之处。
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四、课堂检测
1、训练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
2、写作后选3-5位朗读所写内容,全班点评。
五、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课后作业
1、将文中优美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点评
2、制订一份初一读书计划,按计划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七、学后记
八、教后记
附板书设计:
六、往事依依
于漪
引出回忆看读品听登
↓选材精当山水千国北
回忆往事 ========> 水浒家文 =======> 固
│语言优美画传诗课楼
↓前后照应蕴含哲理
篇末点题————————-—————————→特点?)
《往事依依》学案
编制人李兴审核人李振仁费正和编制时间:2009-9-14
用时40 班级姓名第小组
一.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读准、理解、运用下列词语: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徜徉浩淼津津有味素娥婵娟骚人雕镂油然而生镌刻谆谆心旷神怡悲歌2.,领会课文内容。
领悟作者对少时观画、读书、听课、登楼所倾注的情感。
3.掌握文中引用诗句的基本意思。
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的文采。
二.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通过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几件
事而激起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精彩的语句。
三.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
1929年2月出生。
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曾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和杨浦中学任语文教师,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
1965年参加中
国共产党,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
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
《作文讲评五十例》《于漪教案选》《于漪文体教案选》《学海探珠》等。
她主编了《中学语文
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书,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部。
2. 写作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初中版)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该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编入课本时,作者对部分文字作了改动。
3.积累《千家诗》中歌咏祖国的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和其他精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