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标准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1、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A Ⅰ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 Ⅱ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 Ⅱ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产物中有H2OD Ⅲ中溶液颜色变浅,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答案:D解析:蔗糖遇到浓硫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以水的比例脱除,表现脱水性,不是吸水性,故A错误;a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中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无水硫酸铜变蓝,可以用来检验水,但品红溶液和溴水中都有水,不确定使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否由反应分解产生,故C错误;Ⅲ中溶液颜色变浅,是因为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反应完全,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2、下图为实验室制备氯气并且验证氯气性质的改装实验(试纸均是湿润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MnCl2+2KC1+8H2O+5Cl2↑B.最终看到pH试纸的现象是试纸变红C.球形干燥管中装入金属钠的目的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对其进行加热后产生白色的固体D.实验后,可通过注射器加入浓氨水处理残留在U形管中的氯气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即产生氯气,A正确;氯气溶于水形成有漂白性的次氯酸,pH试纸最终会被漂白,B错误;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得到氯化钠白色固体,C正确;氯气可以与氨水反应而被除去,D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C.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答案:C解析: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HCl)和浓硫酸(干燥氯气),A正确;通入干燥空气,稀释生成的Cl2O,从而降低爆炸危险,B正确;装置⑤中液氨作制冷剂,使Cl2O冷凝成液态,所以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及过量的Cl2,C错误;因为橡胶管是有机物,Cl2O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D正确。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非选择必考题标准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非选择必考题标准练(四)满分:58分1.(14分)碱式碳酸钴[Co x(OH)y(CO3)2]可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称取3.65 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③加热甲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④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将甲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和CO2全部赶入乙、丙装置中。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D(填字母)连接在活塞K前(或甲装置前)(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乙装置的质量/g 丙装置的装置/g加热前80.00 62.00加热后80.36 62.88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3(OH)4(CO3)2。
(5)有人认为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两次实验也可以确定碱式碳酸钴的组成。
实验Ⅰ: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Y形管a处,加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于Y形管b处,量气管中盛放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而不用蒸馏水,其原因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降低CO2的溶解度,然后通过将b向a倾斜,使稀硫酸流入a中(填操作)引发反应,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假如实验条件是在室温下)。
实验Ⅱ:将实验Ⅰ中反应后的液体和足量的锌粒分别放置在另一个Y形管的a、b中,量气管中盛装蒸馏水,此时引发反应的方式与实验Ⅰ不同(填“相同”“不同”或“可相同也可不同”),然后测定产生H2的体积(假设实验条件是在室温下)。
两次实验结束时,读数前,先恢复至室温,再调节量气管两侧液面持平,然后平视读数;下列操作有可能会使y的值偏大的是B(填字母)。
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题型专练)-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全析(解析版)
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则一.多选题1.研究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之后,对此实验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实验前通过垫块已经平衡了阻力,且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由静止释放小车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砂和砂桶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车和砝码增加的动能B.砂和砂桶的动量变化等于对应过程中其所受重力的冲量C.小车和砝码增加的动量等于对应过程中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冲量D.小车和砝码增加的动能等于对应过程中细绳对小车拉力所做的功【答案】ACD【解析】A、将小车(含车上砝码)和砂(含砂桶)当成一个系统,在小车(含车上砝码)运动过程中,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要做负功,即小车运动过程除重力外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系统机械减小,所以砂和砂桶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车和砝码增加的动能,故A正确;B、以砂和砂桶为研究对象,受到自身的重力以及绳子的拉力,根据动量定理得到:砂和砂桶的动量变化等于对应过程中其所受重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所产生的冲量,故B错误;CD、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和砝码所受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根据动量定理得到:小车和砝码增加的动量等于对应过程中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冲量;根据动能定理得到:小车和砝码增加的动能等于对应过程中细绳对小车拉力所做的功,故CD正确;故选:ACD。
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正要打开夹子时的情况.某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其说法正确的有()A.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C.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D.释放小车前打点计时器应向左移动以靠近小车【答案】ABC【解析】A、木板水平放置,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故A正确。
B、如果细线不保持水平,那么小车的合力就不等于绳子的拉力。
小车的合力就不能正确测量,故B正确。
C、电火花和电磁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故C正确。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这样便于小车运动一段过程,从而能准确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减小误差,故不能移动打点计时器,只能向右移动小车。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四版)
实验一阳离子第一组(银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第一组阳离子为什么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会发生什么后果?答:在系统分析中,为了防止易水解离子的水解生成沉淀而进入第一组,所以沉淀第一组阳离子时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一组以后的大部分阳离子将生成沉淀,这样就不到分离的目的。
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HCl时,未生成沉淀,是否表示第一组阳离子都不存在?答:向未知试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时,未生成沉淀,只能说明Ag+,Hg22+不存在,而不能说明Pb2+不存在,因为当试液中Pb2+的浓度小于1mg•ml-1,或温度较高时,Pb2+将不在第一组沉淀,而进入第二组。
3.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将产生哪些后果?答: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时,酸度太小,第二组易水解的阳离子将水解进入第一组,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另外具有氧化性阳离子将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降低不能鉴出。
实验二阳离子第二组(铜锡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本组硫化物时,在调节酸度上发生了偏高或偏低现象,将会引起哪些后果?答:沉淀本组硫化物,若酸度偏低时,第三组阳离子Zn2+将生成ZnS 沉淀进入第二组。
若酸度偏高时,本组的Cd2+不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进入第三组。
2.在本实验中为沉淀硫化物而调节酸度时,为什么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答:因As(III)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6 mol·L-1HCl酸度下,Cd2+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2 mol·L-1HCl酸度下。
因此为了使本组离子完全生成硫化物沉淀而与第三组阳离子分离,所以在调节酸度时,先调至0.6 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
3.以TAA代替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为什么可以不加H2O2和NH4I?答:以TAA代替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因TAA在90℃及酸性溶液中,可在沉淀时间内将As(V)还原为As(III),故不需另加NH4I。
试验员备考练习题四
试验员备考练习题四一、单顶选择題1.釆用80um实验筛(实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4)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称取25.00g水泥样品,筛余时测得筛余物童量为l.3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A)。
A.S.6%B.SA%C.5.2%D.5.0%2.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C )o3.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4.1MPa,3.9MPa 和 4.3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B )。
A.4.0MPaB.4.1MPAC.4.2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童做试验4.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3200N,3400N 和 3100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B )。
A.7.5MPaB.7.6MPaC.7.7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5.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65.0kN,64.0kN, 64.0kN, 53.0kN, 66.0kM和68.0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C )。
A.39.6MPaB.40.1MPa C40.9MPa D.该组结果作废,应童做试验6.水泥强度试条的养护池水温应控制在(A )。
A.20 士 l℃B.25± 1℃C.20 ± 2℃D.25±2℃7.粒化高炉矿渣摻加量大于20%且小于等于50%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B )。
AP.P B.P.S.A C.P.S D.P.S.B8.下列强度等级水泥中,属于早强型水泥的有(C )。
A.32.5B.42.5C.52.5RD.52.59.进行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时,试验加荷的速率为(A )。
A.50Ns± 10N/sB.80Ns+10N/sC.2400N/s± 200 N/sD.2500N/s± 250 N/s10.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时,净浆拌合完毕后进行沉入深度的测量应在(A )内完成。
化学实验练习题
化学实验练习题一、基础实验题1. 如何制备二氧化碳?•答案: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CH3COOH → NaCH3COO + H2O + CO2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硫酸铜中是否有水分?•答案:将硫酸铜加热至熔点,若出现绿色气体,说明硫酸铜中含有水分。
实验方程式为:CuSO4·5H2O → CuSO4 + 5H2O↑3.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盐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答案:将食盐与酚酞溶液混合,若出现红色,说明食盐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H₂O + C₂H₅OH → Na⁺ + H⁺ + 2C₂H₅O⁻ + CO₂↑二、中等难度实验题1. 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答案:将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即可生成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程式为:NaCl + H₂SO₄ → NaHSO₄ + HC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柠檬酸中的氧化剂?•答案:将柠檬酸与硫酸铁混合,在加入硫酸氢二钾,若出现紫色,说明柠檬酸中含有氧化剂。
实验方程式为:C6H8O7 + 2FeSO4 + 3KHSO4 → Fe2(SO4)3 + 3K2SO4 +K3Fe(C6H5O7)2 + 3H2SO43. 如何用化学方法制备氧气?•答案: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钴中加热,即可制备氧气。
实验方程式为:2CO3O4 + O2 → 8CO2 + 4O2三、高难度实验题1.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番茄酱中的酸度?•答案:使用滴定法,加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番茄酱颜色变化,当颜色由红变成黄色时,表明瓶装番茄酱中酸的占比已经被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终点记为pH8.1。
实验方程式为:利用钠氢化物标准溶液与选择性指示剂来测定弱酸的浓度,KOH标准溶液为碱滴定液,溶液通过测定放出的热量来了解热反应进行的情况,溶液可能会产生的气体在量上需满足,气体少于0.05压,钠氢化物溶液不得超过2mol/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水中的铜离子?•答案:使用草酸铵法,加入已知浓度的草酸铵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当颜色从蓝色变为淡黄色时,表明水中的铜离子已被草酸铵完全还原,终点记为pH8.1。
练习四(小数除以小数)
下列算式, 下列算式,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 立。 4.2○0.5=2.1 ○ 4.2○0.5=4.7 ○ 4.2○0.5=8.4 ○ 4.2○0.5=3决这个问题 你 的诀窍是什么? 的诀窍是什么
下列算式, 下列算式,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 立。 81○0.5=40.5 ○ 81○1.5=54 ○ 81○0.5=162 81○1.5=82.5 ○ ○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数学
富阳市实验小学虎山校区五年级组
下列算式你认为能简算吗? 下列算式你认为能简算吗 0.76×70.75 × 4.65÷(4.65×2.5) ÷ × 9÷0.125 ÷ 6.4×0.25 × 6.4÷0.25 ÷ 1.458÷1.25÷8 ÷ ÷
12.5÷0.25+87.5÷0.25 ÷ + ÷ 4.5÷0.3+4.5÷1.5 ÷ + ÷
一支铺路队正在铺一段公路。 一支铺路队正在铺一段公路。上 午工作3.5小时 铺路164.9米; 小时, 午工作 小时,铺路 米 下午工作4.5小时 铺了206.7米。 小时, 下午工作 小时,铺了 米 上午铺路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速 度快? 度快?
小明从家门口打的去少年宫,出 小明从家门口打的去少年宫 出 租车起步价6元 起步路程 千米,超 起步路程4千米 租车起步价 元,起步路程 千米 超 出部分每增加1千米付 千米付1.2元 出发 出部分每增加 千米付 元.出发 后行驶了一段路程,小明付给的哥 后行驶了一段路程 小明付给的哥 9.6元,请问小明家到少年宫有多少 元 请问小明家到少年宫有多少 路程? 路程
面粉厂用14吨小麦加工成 面粉厂用 吨小麦加工成12.1 吨小麦加工成 吨面粉,平均 吨小麦可以加工 平均1吨小麦可以加工 吨面粉,平均加工 平均 平均加工1吨面粉需要 吨面粉 平均加工 吨面粉需要 成多少吨面粉? 成多少吨面粉 多少吨小麦? 多少吨小麦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四)(含解析)
B 2△△ 非选择题标准练(四)1.(6 分)C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已知烃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 g·L -1,B 是比 A 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
请回答:(1)有机物 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催化剂(2)生成 C 的反应为 CO +H 2 ――→ C(已配平),则向装有新制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 3~5滴 C 溶液,并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A 的加聚产物可以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B .CH 3OH 可与金属钠反应C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D 中混有的少量 BD .B 可以通过乙醇连续氧化得到解析:烃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 g·L -1,其摩尔质量为 1.25 g ·L -1×22.4 L ·mol-1=28 g·mol -1,故 A 为 CH 2===CH , 是比 A 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则 B 为 CH 3CH 2COOH ,进一步可推知 D 为 CH 3CH 2COOCH 3,C 为 HCHO 。
(1)CH 2===CH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
(2)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OH +CH 3CH 2COOH 浓硫酸CH 3CH 2COOCH 3+H 2O 。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分类专练必会题型4:离子鉴别(解析版)
必会题型4:离子鉴别(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辽宁本溪·九年级一模)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A.Ba(OH)2溶液B.锌粒C.Na2CO3溶液D.酚酞溶液【标准答案】A【精准解析】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盐酸和硫酸钡,因此要想检验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则应排除盐酸的影响,因此而锌粒、碳酸钠溶液和酚酞溶液都能与盐酸反应,故这三种试剂不符合题意;验证硫酸是否过量应该检测硫酸根离子,因此应选用氢氧化钡溶液。
故选A。
2.(2021·江苏句容·九年级二模)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2(SO4)3、NaOH、KC1、Ba(NO3)B.MgSO4、NaOH、BaCl2、NaClC.Na2SO4、BaCI2、K2CO3、NaCl D.BaCl2、CuCl2、NaOH、NaCl【标准答案】A【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精准解析】A、Fe2(SO4)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2(SO4)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Fe2(SO4)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钾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能鉴别;B、MgSO4溶液与NaOH、Ba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C、BaCl2溶液与Na2SO4、K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D、CuCl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试卷题目
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室用具。
(3分)
答案:
- 试管
- 烧杯
- 酒精灯
2. 请解释一个物体如何漂浮在水面上。
(5分)
答案: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物体的密度可以由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
漂浮的原因是水对物体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请描述一个简单的水循环过程。
(6分)
答案: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
上的水变热而蒸发成水蒸气。
蒸发后的水蒸气升到大气中,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遇到高处的山脉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
降落到地面的水被植物吸收,或者形
成小溪、河流、湖泊等水体。
之后,水蒸气再次从水体蒸发,继续
循环。
答案
1. 试管、烧杯、酒精灯
2.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浮
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蒸气蒸发成云,云
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最后降落到
地面形成水体,再次蒸发继续循环。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 溶解度的影响。
(2)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5 ℃时,K sp ()AgCl =1.8×10-10。
(3)提出猜想。
猜想a :较高温度的AgCl 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S ()45 ℃>S ()35 ℃>S ()25 ℃。
(4)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 ℃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Cl -=________mol ·L -1。
实验结果为A 3>A 2>A 1。
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3)中的猜想a 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 成立。
结合信息,猜想b 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
(6)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 ,在实验1~3的基础上321(7)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 也成立。
猜想b 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5)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6)45 ℃Ⅱ45 ℃(7)A3>B2>B1AgCl=c(Ag+)×c(Cl-),根据沉淀溶解平解析:(5)25 ℃时,K sp()Cl-=衡可知,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所以有c() AgCl= 1.8×10-10=1.34×10-5mol·L-1。
实验1~3中,不K sp()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二)专练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类综合实验题
专练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类综合实验题
①物质组成与性质的探究与验证;②物质定量检验 命题 方案设计与评价;③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探究与评 角度 价。 实验设计与探究类综合题的解题策略是“化整为零 ”,把一道实验综合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相 互关联的小实验,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操作步骤, 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联系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解题 解析时应注意:①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简单易 策略 行;②实验顺序是否要科学,是否减少了副反应的 发生和避免实验步骤间的干扰;③实验现象是否直 观,实验操作是否简便,现象是否明显;④实验结 结论准确可靠。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4-8章)
第四章传统心理物理学一、概念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差别阈限法、数量估计法、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幂定律二、选择1.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2. 与阈限的操作定义不符的阈限测量方法是()。
A 极限法B 平均差误法C 恒定刺激法D 以上都不是3. 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布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A.好B.中等C.差D.等于零4.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三类反应会导致()误差。
A 期望误差B 习惯误差C 猜测误差D 时间误差5. 智力量表与温度量表一样,属于()。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6.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的方法之一。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7. 宋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B.数量估计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三、填空1. 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2.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为()。
3.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
4. 极限法实验后半部分测得的阈限值小于前半部分且差别显著,表明存在()误差。
5. 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用于估计阈限值的常用简便方法是()。
6.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两类反应测得的阈限称为()差别阈限。
7. 相对而言,比较能够引起被试兴趣,减少枯燥感的阈限测定法是();而实验效率较高的方法是()。
8.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概率的有()。
9. 量表的属性包括差别、()、()和()。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共4题
一、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对装片进行观察。
实验器材
洋葱鳞片叶、胶头滴管、清水、碘液(用碘酒代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二、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要求
1、观察大豆、玉米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2、熟练处理和解剖种子,按照正确的程序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
浸泡过一天的大豆和玉米的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碘液(用碘酒代替)、解剖针。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三、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试题说明
1、熟练制作徒手切片。
2、对切片进行观察。
是要器材
鲜嫩的油菜叶片、双面刀片(每组2片;两片并齐,一侧用胶布黏牢,中间放半截刀片,两端粘牢)、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吸水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四、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要求:
1、会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实验器材: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解剖针、吸水纸、胶头滴管、清水、番茄、纱布、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实验一:发现磁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针和一块磁铁。
2. 将针靠近磁铁的一端。
3. 观察针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针靠近磁铁时,针会被吸引住,证明针具有磁性。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针的磁性。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步骤:1. 取一杯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水受热时,温度逐渐升高,水开始发生沸腾。
沸腾是指水中的液体变成气体并产生大量气泡的过程。
实验三:观察冰的融化速度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冰和一小碗。
2. 将冰放入小碗中。
3. 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冰受到室温的影响时,温度逐渐升高,冰开始融化。
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实验四:观察种子发芽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和一小盆土壤。
2. 将种子撒在土壤上。
3. 保持土壤湿润,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水分和养分时,会开始发芽生长。
这是种子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实验五:观察鸟嘴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实验步骤:1. 观察几种不同的鸟嘴形状。
2. 根据鸟嘴的形状推测其食物种类。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形状的鸟嘴适合吃不同类型的食物。
例如,细长的鸟嘴适合吃昆虫,粗壮的鸟嘴适合吃种子或果实。
实验六:观察物体的重量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2. 使用天平将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表现。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实验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碳酸钠•过滤纸•蓝色石蕊试剂•滴管•针筒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将100毫升盐酸倒入瓶中。
2.使用滴管,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蓝色石蕊试剂。
3.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蓝色石蕊试剂滴加到盐酸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盐酸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盐酸溶液发生了变化,在试管中产生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是因为盐酸是一种强酸,蓝色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当酸碱中和反应发生时,酸中和碱的质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
这个过程中,酸碱溶液的特征颜色会发生改变,同时产生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刺激我们的嗅觉来观察。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纯铜片•锌片•铁片•铅片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向瓶中加入100毫升盐酸。
2.将纯铜片放入盛有盐酸的瓶中,并观察变化。
3.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用锌片、铁片和铅片分别与盐酸反应,并观察变化。
4.记录每次反应的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纯铜片:反应发生后,铜片表面出现了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锌片:反应发生后,锌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铁片:反应发生后,铁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铅片:反应发生后,铅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金属与酸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对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较活泼的金属(如铜、锌、铁)会更容易与酸反应,产生更多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而容易与酸反应的金属(如铅)则产生较少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小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金属与酸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这些实验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珍珠泉练习题
【导语】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学理,都要学好语⽂。
因为语⽂天⽣重要。
不会说话,不会写⽂章,⾏之不远,存之不久”。
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理科界的前辈都让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平时学习中只重视数理化加英语⽽忽略了我们最为重要的语⽂呢?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翻书填空。
1.读《珍珠泉》,根据课⽂内容填空。
我们村⼦前⾯的⼩⼭包,远远看去真像⼀个绿⾊的________。
2.读《珍珠泉》,根据课⽂内容填空。
那绿得没有⼀点⼉________的蕨草,那________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________的花环。
⽔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________似的。
3.读《珍珠泉》,根据课⽂内容填空。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从潭底冒出来的⽔泡了。
开始,⽔泡很⼩,________着越升越⾼,越来越________,最后在⽔⾯________了,在________中消失了。
4.读《珍珠泉》,根据课⽂内容填空。
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________⼀束束⾦光,照在________上,照在正升起的________上,⼀直照到________青褐⾊的⽯头上。
⽔⾯和潭底,________的光斑和________的光斑________着;⽔泡________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________的光,________的光……多像⼀串串彩⾊的________啊!5.读《珍珠泉》,根据课⽂内容填空。
挑着满满的⼀担⽔,⾛在林中的⽯板上,我泼洒了多少________啊!⼆、多⾳字组词。
6.多⾳字组词。
晃huǎng________ ⼲gān________ 挑tiāo________ 难nàn________huàng________ gàn________ tiǎo________ nán________三、组词7.组词编________ 斑________ 洒________ 泼________ 绽________ 错________骗________ 班________ 晒________ 拨________ 淀________ 惜________四、把下⾯的句⼦补充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标准练(四)
22.(5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1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2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 =50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1、图2中弹簧的长度L 1、L 2如下表所示:
图1 图2
已知重力加速度g =9.8 m/s 2,要求尽可能多地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弹簧甲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 答案 49 能
解析 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每增加1个钩码,弹簧甲的平均伸长量约为1.00cm ,则弹簧甲
的劲度系数k =F Δx =mg Δx =50×10-
3
×9.8N
1.00×10-
2m
=49N/m. 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题图2进行探究.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增加1个钩码,弹簧的平均伸长量约为0.32cm ,由mg =F 甲+F 乙=k 甲Δx 甲+k 乙Δx 乙,可知弹簧乙的劲度系数能够计算.
23.(10分)(2017·山东淄博市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可以测电阻又可以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3甲所示,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电源E (电动势为6V ,内阻约为1Ω) 定值电阻R 0(阻值约为5Ω)
电流表A(量程30mA ,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B(量程1A ,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C(量程6V ,内阻约为5kΩ) 电压表D(量程3V ,内阻约为3kΩ) 滑动变阻器F (阻值0~20Ω)
滑动变阻器G (阻值0~500Ω)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3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 (2)该同学操作正确无误,用U 1、U 2、I 分别表示电表、
、
的读数,其数据如下表所
示:
根据表中数据求得定值电阻R 0=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其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选填“>”“<”或“=”);该同学同时利用上表测得的数据求得电动势和内阻,由误差分析可知,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
(3)该同学进一步利用了一个辅助电源E ′,采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测量过程中,调节R 后再调节R 1,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测得多组数据.这样,电源的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 答案 (1)B F (2)4.8 < < (3)=
解析 (1)电源电动势为6V ,保护电阻约为5Ω,则电流约为:I =E R 0+r =61+5A =1A ,故为
了能准确测量,电流表应选择B ;因电源内电阻较小,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阻值较小的F ; (2)由电路图可知,U 2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示数为R 0中的电流,由图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成正比,则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U 2
I ≈4.8Ω;由于采用了电流表
外接法,故测量出的电流偏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如果用来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由于采用相对电源的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而使电流表示数偏小,则测出的电动势偏小;
(3)由于电压表支路中电流为零,故电压表不再分流,则此时电流表测出的电流为干路电流,电压表示数为路端电压,因此测量结果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