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习ppt

合集下载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的总章程,是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宪法是一种法律形式,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法律。

●宪法是一种政治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依据。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依据,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都无效。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不容易被修改或废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共识。

●宪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

●宪法具有最强烈的权威性,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二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该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1年六次修改。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坚持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基本制度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生、行使和制约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和准绳。

●宪法是国家主权和人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性、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指导性等特征。

●最高性: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规范,其他任何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必须服从和符合宪法。

●根本性:宪法是一国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

●全面性:宪法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领域。

●稳定性:宪法不是随意变更的,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条件,以保证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指导性:宪法具有指导作用,对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等活动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二部正式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正式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正式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0年六次修正而成。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共分为四章,分别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民族区域自治、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
者。
平等性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公民不得享有超越宪 法和法律的特权。
制约性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制约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 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同时,公
民在履行义务时也应受到相应的保护和尊重。
04 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划分
CHAPTER
国家机构体系概述
国家机构定义
监督程序
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包括启动监督程序、进行 调查核实、作出监督决定 等步骤。
案例分析:成功保障宪法实施案例
案例一
案例三
某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进行执法检 查,发现市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存在违 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保障了公民 的合法财产权。
某市监察机关对一名涉嫌贪污受贿的 公职人员进行调查,查清了其违法事 实并依法予以处理,维护了宪法的权 威和尊严。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 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参与国 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勇于监督国家机关
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的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和公
正司法。
展望未来,共同推进依法治国
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保障 宪法的有效实施。
02 宪法历史与发展
CHAPTER
世界各国宪法起源与演进
01
02
03
04
英国宪法
起源于中世纪的“大宪章”, 经过长期演变,形成包含众多
宪法性法律的宪法体系。
美国宪法
1787年制定,是世界上第一 部成文宪法,具法
以《人权宣言》为基础,历经 多次修订,强调公民权利与自
由。
各类国家机构职权范围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总依据,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总保障。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性、根本性、稳定性、全面性和指导性等特征。

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制订或颁布一部新的宪法。

宪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和人民意志,反映国家根本利益和人民共同愿望,体现国家主权和人民民主。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对现行宪法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或补充。

宪法的修改必须遵循宪法精神和原则,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宪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实施是指按照宪法规定,实现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保障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宪法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和执行宪法,建立健全宪法实施机制。

●宪法的监督:宪法的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检查和纠正违反或不执行宪法的行为,保证宪法得到有效执行。

宪法的监督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宪法监督,建立健全宪法监督制度。

四、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于1988年、1993年、1 999年、2004年、2018年分别进行了五次修改。

五、学习和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精神是指体现在一部具体宪法中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观和基本原则,是一部宪法的灵魂和核心。

●学习和弘扬宪法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牢记宪法精神,遵守宪法规定,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纲要》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根本法:指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是一部具有最高效力、最高权威、最高稳定性的法律。

第1章 宪法概述 《宪法》PPT课件

第1章  宪法概述  《宪法》PPT课件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内容上,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 根本性的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程序上,对宪法有特殊的要求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 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1)集中反映了取得胜利的阶级意志 2)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决定影响者宪
法的具体内容
3)随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变化而变化
3.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 律化的基本形式
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 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1931年的《中国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年的《五五宪章》 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2.民族资产阶级宪法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 要求群主立宪
2)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政府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人民共和国宪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1949年《共同纲领》 1954—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 则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1.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 整相关社会关系中应遵循的最 基本的准则
三、我国关于宪法实施 保障的规定
➢1.明确规定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
➢2.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程序
➢3.明确规定对宪法的实施负责监督 和解释的机关
➢4.明确规定加强立法,保障宪法原 则的全面实施
2.宪法实施保障的意义
1)理论上,宪法是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至尊性和权威性。
2)实践上,民主是宪法产生 的政治基础,宪法是民主制 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保障。
二、外国关于宪法实施 保障的规定

宪法学习ppt课件

宪法学习ppt课件
准和经验。
法治原则
法律的至上性
01
宪法规定,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
律的权威性得到了保障。
法律的公平公正
02
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得到了保障

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03
宪法规定,公民有权获得政府的公开信息,政府的决策和执行
过程也应当透明和可预测。
联邦制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 由,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宗教自由等,这些权 利的行使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
保障。
人权的法律保障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 由的法律保障措施,包括司法独 立、公正审判等,这些措施有助
于实现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的国际标准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自由时,不仅考虑了国内实际 情况,还借鉴了国际上的人权标
联邦制的基本特点
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它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各 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行使自己的权力。
联邦制的权力分配
在联邦制下,各地方政府拥有一定 的权力,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权力,这些权力的行使有助于实现 地方自治。
联邦制的协调机制
在联邦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之间需要协调合作,以实现国家的 统一和发展。
宪法。
中世纪宪法
中世纪欧洲封建国家的宪法, 如英国的《大宪章》、法国的 《三级会议条例》等。
近代宪法
近代欧洲和美洲国家的宪法,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 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等。
现当代宪法
现当代各国的宪法,如中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日

学宪法 讲宪法课件PPT

学宪法 讲宪法课件PPT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18年
2004年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1988年——“私营经济写入宪法 首次确定法律地位”;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改革进入新纪元”;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法治成为国家意志”; 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彰显以人为本、民生至上”; 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国家标志等国家
生活中根本问题
第四个问题:何为权利、义 务?法律为什么要确定以权
力与义务的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 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 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 秩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第五个问题:实施的保障
——法院、军队、警察
军队
法院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宪法明确规定: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第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部分
学法/知法/讲法
四 我国宪法的发展
三 宪法的性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 (四)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二、政权组织形式
▫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三、国家结构形式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四)特别行政区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四)国务院 ▫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目录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宪法要求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七)人民法院 ▫ (八)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三、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三)责任制原则 ▫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 (五)精简和效率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五)依照法律纳税 ▫ (六)其他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 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 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 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 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际主义、共产 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 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 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 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 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 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 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 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 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

•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 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 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 产。 •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 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 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 给予补偿。
• 第十九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 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 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 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 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 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 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推广全国 通用的普通话。 •
宪法总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 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 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 坏社会主义制度。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 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 理社会事务。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 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 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 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 为。

•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 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 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 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 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 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 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 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