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

合集下载

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问题思考(华中建筑2010.06)

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问题思考(华中建筑2010.06)
其次,在保护方法上采用多元化措施。根据 近现代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保存状况,采 用全面保护、部分保护、局部保护和风貌保护 等不同的保护方式,变“死保”为“活保”。
最后,在利用展示上,通过绿化、拆违、设 立标牌等方式,增加了近代建筑的公共性、开 放性、可达性和活力。
可以看出:“三年行动计划”对民国建筑的 保护从保护范围、保护思想、保护模式上都取 得了一定的突破。使得保护行动具有了更好的 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4 几点建议
4.1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法制的实施力度
建立严格完整的法律约束体系,严惩损毁民 国建筑的各种行为和个人;从政策上引导和培养 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对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教 育和宣传;对法律条文中奖惩的规定要明确,可 操作性强;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 管理权限,减少重叠。
4.2 积极探索民国旅游等开发模式
在我国,历史建筑和风貌地区的保护实行都 是由政府部门单向控制和管理的,这样一种自上 而下的管理制度,公众在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不 高;对大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缺少专门的 对策,加之历史建筑维护和修缮费用高,又缺少 政府的资金支持,使得保护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 操作性不强。最后,历史建筑虽有规划,以及房 产和文物部门的多方管理,但由于相互之间管理 职责不明确,也导致保护工作的监管乏力。
3.2 保护资金严重短缺
2008年12月23日下午一场大火让位于江南 水泥厂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内一幢核心建筑——俗 称小黄楼的“凹”型办公楼损失惨重。而就在 2007年,江南水泥厂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内一幢 过去的外籍厂长别墅,因多年来无人管理、破败 不堪,也曾被一场大火烧毁。根据《南京市重要 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的规 定:重要建筑和风貌区内建筑的维护、修缮费用 由所有人承担,对维护、修缮费用确有困难的, 可以向所在区、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贴。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重要近代建筑和风貌地区而 言,虽然有保护要求,却很少能得到实质上的资 金资助。而民国建筑的维修成本又比较高,因 此,大多数民国建筑的使用者,则采取了只用不 修的态度,消极对待应当承担的维修和管理义 务。如今,在“谁使用,谁保护”的原则下,民 国建筑保护的资金缺口该怎么解决,已经成为一 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南京民国建筑调查报告

南京民国建筑调查报告

民国建筑调查报告民国建筑调查报告民国春秋2012-01-30 12:04:06作者:年安新华:?中国名城?发布者:民国阅读次数:0繁體中文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建立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

民国定都,从1912年算起是38年,从1927年算起是23年,其中有8年迁都。

正是在这二三十年时间里,留下了900多万平方米有特色的建筑,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不下200座,使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博物馆〞。

“汉唐建筑看,明清建筑看,民国建筑看〞,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民国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现在使用较多的近现代建筑这个概念,是对民国建筑概念的拓展,向上延伸至清代晚期(19世纪中叶),向下延伸至中华人民国建立以后的初期(一般为1950年代,也有主延至1970年代者),其主体仍然是民国建筑。

一般而言,使用近现代建筑这个概念是恰当的。

考虑到的特殊情况,使用民国建筑这个概念那么更有意义。

民国建筑溯源1912年1月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为国都,的城市建立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从民国八年(1919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0年间,总共进展了大小深浅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7次。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古力治制订?首都方案?。

?首都方案?于1929年12月完成,容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功能分区(中央政治区、行政区、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商业区)、道路系统、市政工程等。

实施较早的是道路系统中的大道,目的是配合先生遗体奉安大典。

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行政建筑、纪念建筑、文教建筑、公共建筑、里弄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另有外国人兴建的XX、教育、公益建筑,还有一批外国使领馆建筑。

这一大批民国建筑,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一是陵园地区。

包括陵、植物园、行健亭、音乐台、光华亭、仰止亭、流徽榭、藏经楼、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今陵7号)、石屋、永慕庐、永丰社、孝经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谭延闿墓、航空烈士公墓、天文台、中央体育场以及蒋介石、汪精卫、科、学良、林森、果夫、立夫、何应钦、唐生智、冯玉祥等100多位国民党党政军高级官员的公馆、别墅。

南京文化遗产景点

南京文化遗产景点

南京文化遗产景点——历史的印迹与现代的融合一、引言南京,这座拥有近2500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景点见证了南京的辉煌过去,同时也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典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京的文化遗产景点,带领读者领略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南京文化遗产概览南京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古遗址、寺庙、园林等。

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南京古城墙南京古城墙是明朝时期的城墙,也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超过35公里,高度达14-26米,厚度约5-30米。

古城墙见证了南京的沧桑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的杰出代表。

2. 中山陵中山陵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

陵墓建筑气势磅礴,富有民族特色。

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3. 夫子庙与秦淮风光带夫子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夫子庙建筑群古朴典雅,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河畔风光旖旎,古迹众多。

夫子庙与秦淮风光带共同构成了南京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

4. 鸡鸣寺与玄武湖公园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位于鸡笼山东麓。

寺庙建筑古朴庄重,香火旺盛。

玄武湖公园位于鸡鸣寺附近,是中国最大的城内湖泊之一。

公园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色优美。

两者共同展现了南京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5.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秦淮河畔,是南京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传统民居街区之一。

街区内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特色小吃等,展现了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这里是游客体验南京传统文化的绝佳去处。

6. 明孝陵与梅花山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王皇后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

陵墓建筑气势磅礴,石刻精美。

梅花山位于明孝陵附近,因梅花盛开而得名。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
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是 2 0 0 1 年7 月, 国民
都说建筑是凝 固的历史 , 是时代 的缩影 。南京 城里林林 总总的民国建筑 ,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 ,
政府 旧址以建筑群的形式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
护单位。这个建筑群包含 了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 ( 国民党中央党部) , 国民政府行政院、 交通部 、 外交 部、 考试 院、 最高法院 , 国民党 中央监察委员会 , 国
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流逝的历史。 尽管民国 年间的风云人物 已经成为往事烟云, 但他们 的后代 不论在哪里 , 都有强烈的怀旧情结 , 都有叶落归根 的愿望。而南京作为昔 E t 民国的首都 , 是他们的祖 辈、 父辈甚至是他们 自身曾经学习、 生活、 工作过 的
南京解放后 , 各级政府及各个部 门对民国时期
遗留的建筑给予 了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 , 特别是具 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大型建筑都得到了妥善 的保护 与管理 , 如 中山陵、 总统府 、 金陵大学 、 金 陵女子大
说 服力 。
2 . 南京 民国建筑是增强 民族凝聚力的一座桥

学、 颐和路高级住宅 区等 , 其 中有许多已被列为不
中图分类号: K 8 7 9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4 ) 0 1 — 0 0 6 8 — 0 3
1 9 1 2 年元旦 , 中华 民国成立 , 民族民主革命先
建设。1 9 2 9 年l 2 月3 1日, 《 首都计划》 正式公布 ,
化、 民 国文化 , 其 中民 国文化 的核心 就是 民 国建筑 。近年 来 , 保 护历 史文 化遗 产被 人们 所 重视 , 政府 部 门对 此 也采 取 了很 多有效措施 。这些历 史文化遗 产建 筑形 式 多样 , 具有 一定 的历 史文化 价值 和 艺术科 学价 值 。

浅议南京民国建筑的现状与保护

浅议南京民国建筑的现状与保护

浅议南京民国建筑的现状与保护作者:曾新强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4期摘要:民国建筑是20世纪前期产生的优秀文化遗产。

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其民国建筑规模庞大,分布密集。

因而,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了解整个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

此外,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的探讨,能为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69-02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民国。

民国建筑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序幕。

截至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在前后长达三十八年的时间里,南京、上海、广州、北京、天津、重庆、宁波等大中城市,相继建成一大批民国建筑,这些民国建筑种类齐全,风格多样,体现了不同城市的不同功能定位和不同文化个性。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自然而然成为了民国建筑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其民国建筑规模庞大,分布密集,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遍布全城的优秀建筑作品,凝结了民国时期众多学贯中西的建筑大师的智慧和汗水。

吕彦直、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等建筑大师均在南京留下了辉煌的代表作。

南京的民国建筑,无论从数量上和现存面积上,还是从种类上和品位上来讲,在同时期的建筑中都是出类拔萃的。

南京民国建筑与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西式民国建筑不同,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由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亲手设计的。

即使少数由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建筑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的校舍,即是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完成的杰作;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北大楼,则出自美国建筑师司迈尔之手,这座大楼是中西方建筑思想糅合的经典之作。

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是一座展示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今日的古城南京,遍布全城的民国建筑则是一道悠久华美的人文景观。

南京民国名人故居的现状与保护研究

南京民国名人故居的现状与保护研究

南京民国名人故居的现状与保护研究摘要:南京民国名人故居是特殊的景观和文化遗产。

系统考证、实测了南京现存的民国名人故居,并分类评价其景观特质。

在此基础上,依据南京的城市特征与名人故居的各自现状,提出保护和开发的方向及不足,探讨景观、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名人故居;现状;保护1引言南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六朝古都,历史遗迹甚多,名人故居的保护一向都处在尴尬的位置,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名人故居。

尽管2006年南京市人大审议了《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条例》,准备用立法的形式保护民国建筑,但是名人故居的开发和利用依然没有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南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军政要人、艺术巨匠、外籍名士。

南京的名人故居达100多处,最具代表力和影响力的有甘熙故居、洪秀全天王府、徐达王府、孙中山故居等。

城市名人的出现,体现着一座城市在特殊历史时期注入的特殊力量,影响和推动着整个历史的进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名人也让这座城市更生动,更具活力。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随着一批批留洋学子的归来,随着各界进步人士的推动,民国时期的建筑出现了不同的风格。

不仅有中国传统建筑,还有中西结合的建筑群,甚至仿美、仿日、仿英、仿欧等花园洋房,各种碰撞、各种辉煌,一座座都点缀着这个城市。

南京民国名人故居,是一个时代的总结,是一个时代的真实体现,是现代建筑大师们在中西文化融合下创造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体现着那个时代的辉煌。

名人故居虽然只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但当我们走进深宅旧院,却可以感受到城市发展的脉络,时代进步的历程,文明前进的脚步。

我们有责任保护民国故居,使其散发出无限的迷人风采。

2南京民国名人故居的现状2.1民国名人故居现状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都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和骄傲。

然而也许就是因为文化古迹甚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就像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培养。

论南京民国建筑

论南京民国建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通达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30041班13004134曹震2013年11月封存的记忆——南京民国建筑的探究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民国建筑就是保护的重点,然而在众多的民国建筑中当属南京的民国建筑最为众多。

南京民国建筑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也记载着南京的曲折历史,更是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寻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地位,分析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探究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等。

从这些方面得出结论,加深对南京民国建筑的理解。

关键词:南京民国建筑;历史地位;保护;开发利用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地位南京作为民国首都期间,曾兴建了数量众多、流派纷呈的议会党政类、纪念类、文化教育科研类、宗教类、使领馆类、经融邮政公用类、官邸别墅类、工业交通类等建筑面积近900万平方米。

这批优秀的民国建筑,在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作为上世纪初全国的首都,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计划》,可以说是中国政府首次自己主持的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规划。

据考证,其中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规划、市政工程等。

这些都说明,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历史地位。

其次南京是中国建筑是活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世纪20、30年代一批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聚集到南京,他们有的自己拥有事务所,有的为政府规划,有的在大学任教,在南京近代建筑的探索、实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今日的南京,无论是城市布局、接到设计,还是社会风俗、人文教育,都继承了许多民国时期的东西。

由此可见,民国建筑在对历史的传承上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对于南京城里一大批珍贵的历史遗产,多年来虽也曾注意保护和利用,但是由于过去对历史认识的偏颇及财力的限制,受到的破坏触目惊心。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策略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策略
3.3合理地利用非遗,将其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来。……………………………………… 4
结论 …………………………………………………………………………………… 5
致谢 …………………………………………………………………………………… 5
参考文献………………………………………………………………………………5
一、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1、保护机构与法律法规的设置情况
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南京市设置了三种保护方式,一是由文化馆主要负责,二是由文化局直接去管理,三是由文化局指派专人到地方去指导工作,负责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且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这一法规,来保护南京市的非遗。高淳区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了干部的年底考核,秦淮区也制定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护条例》,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活动场所、经费支持等细则纳入了该保护条例中。
17年3月,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南京市开始施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由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制定,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条例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严格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类保护的原则,注重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鼓励和支持公民和其他组织通过收藏、展示、捐赠、资助、志愿服务以及设立保护基金、开发文化产品等方
2.传承基地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南京市为保护非遗,前后共建造了各类保护基地29个,其中南京云锦传承基地被文化部列为国际生产性保护基地,南京金箔锻造技艺被列为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素来便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据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工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这种耗时长,并且不能批量生产的工艺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所以,为其设置专门的保护基地是必须需要的,否则这一精美的工艺品,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南京金箔也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此处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南京金箔在现如今许多的古寺庙、古建筑里都有它的存在。古时人们除将它贴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外,历史上人们更多地将金箔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将金线和蚕丝织成的绫锦称为织金,这也是现如今南京云锦的一种。旧时老艺人将金箔业分为五行,分别为拍叶、装沾、打箔、出起、切箔。经过前人的总结,当代南京金箔业将金箔锻制过程归纳为十二道工序,经过这一神奇微妙的过程,使金块变为了薄如蝉翼的金箔,这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是中国民间工艺的一绝。或许只有那时候的人们才能够创造出这样精美鲜活的工艺品吧,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就算不能创造,但是这些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也不能将之丢失,一定要继承发扬下去。所以,设置专门的保护基地,这是一项对于非议来说有效的保护措举。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作者:叶雅慧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大富有特色的文化,即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民国建筑。

近年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人们所重视,政府部门对此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科学价值。

本文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浅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关键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现状;价值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68-0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便拉开了序幕。

作为民国之都,南京的民国建筑是无与伦比的。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1929年底制定公布了《首都计划》,开始进行南京的城市规划。

我国第一代从欧美留学回国的建筑师,按照这一计划设计建造了民国建筑。

在民国30年左右的时间里,南京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造型独特,流派纷呈。

此时的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从刻意模仿到洋为中用。

南京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轨迹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并通过传教、办学堂、开医院、建工厂等形式强行宣传欧美之风。

历史时代的变迁和西方国家新鲜事物的大量涌入,使国内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促使国内建筑由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转型。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在1918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中指出南京的重要性。

但由于民国初期还处于动荡的时候,南京的建筑仍多数采用传统的民族风格,少部分建筑则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的风格。

《江苏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分析—以南京明孝陵为例2800字》

《江苏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分析—以南京明孝陵为例2800字》

江苏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南京明孝陵为例目录一、基本概况 (1)二、赏析评价 (2)1.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2)2.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2)3.交通较为便利 (2)三、开发与保护现状 (3)1.没有很好的突出文化内涵 (3)2.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单一且缺乏特色 (3)3.难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的需求 (3)四、开发保护优化建议 (4)1.保护为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4)2.加强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5)3.加快发展,促进旅游景区的转型 (5)随着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渐趋深入,江苏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渐趋成熟,在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开发过度,保护不足等诸多挑战,如何解开这一症结,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调整发展战略,更能实现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概况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

2006年12月,明孝陵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孝陵毗邻中山陵,与中山陵一样同属南京中山风景区。

明孝陵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明代历史遗存,更是研究明史的重要遗产地,同时也是明清皇家陵墓建造的典范。

而近年来对明孝陵的旅游开发不断趋于成熟,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社会效益。

二、赏析评价1.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众所周知,明孝陵有及其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南京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为了深入挖掘这座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丰富价值,对其进行了深入科学研究,这对于保护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南京明孝陵自“申遗”成功以来,相关管理部门就采用多种先进的高科技系统,建立起了准确、科学、动态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

同时也为景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模式。

南京市政府保护明孝陵陵区,实施拆建还绿、退耕还林,使景区新增绿地大大增加,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80%,这极大改善了明孝陵及其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

2.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明孝陵景区的水电覆盖范围做到了基本全覆盖,可以充分的保证景区的水电供应。

浅析南京市民国文化资源的现状及整合

浅析南京市民国文化资源的现状及整合

浅析南京市民国文化资源的现状及整合宜,实事求是,实现民国文化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资源整合首先,应挖掘民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应该对南京的民国文化遗迹深人挖掘整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

即以目前尚存的遗迹为载体,探究其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使之不仅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更能成为溶进南京城市血液中因素。

南京作为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沉的历史积淀,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不够清晰,目前在各旅行社中仍不见民国特色旅游线路面世。

第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特色旅游规划。

在南京发展“民国特色旅游”,应该首先进行“特色旅游”专线规划,在规划中强调历史性建筑艺术性与娱乐休闲活动的有机结合即将景观与史实、名人活动结合起来将景观与民国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将景观与旅游活动中的休闲、娱乐结合起来。

尤其将景观与历史事实、名人活动结合起来,是牵动“民国文化旅游”专线的灵魂,概因再平淡的景观,只要有历史名人在此有相应的活动,便会赋予了其活力。

如位于鸡笼山北极阁上的宋子文公馆东北数十米的一座古典式双层建筑,因是当年蒋介石囚禁张学良的地方囚张柳,而成为人们频频造访的对象,而汤山别墅亦因蒋介石夫妇常在此沐浴更衣而为人瞩目。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

尤其应重视通过新闻媒介、影视传播、网络信息的方式,面向更广阔的范围宣传南京独一无二的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其现状、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情况。

第五,配以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

发展民国文化,不能忽视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尤其要发展特色民国文化旅游产品,如民国美食即是一种。

南京有金陵厨王为张学良将军所治嘉宴一“少帅宴”中的金陵烤鸭、麒麟鲡鱼、蜜汁山药、菊蟹盒等名菜,于右任亲笔书写店招的清真马祥兴菜馆的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松鼠鱼四大名菜应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和保护。

改革开放尤其新世纪以来的十三年,南京虽然对民国建筑做了一系列保护规划和对策研究,但部分民国建筑没有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随着城市的地断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民国建筑在道路拓宽或旧城改造中被拆除,有的民国建筑或建筑片区被随意搭建,失去了原有风貌。

南京优秀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南京优秀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南京优秀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曾是中华民国首都,民国建筑比比皆是。

民国建筑,作为凝固的历史音符、时代印记,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对自己的故乡或第二故乡的这些音符和印记,应该有个基本的了解。

南京,闪光的东西固然很多。

但就遗迹来说,六朝的遗迹只剩下陵墓石刻、石头城等寥寥几个;明朝也只剩下南京城墙、明孝陵、功臣墓、故宫遗址、个别寺院等几个大的;而南京民国建筑,是我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这一重要时期的历史见证。

数量众多、流派纷呈的南京民国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传统建筑向新建筑形式过渡的重要标志。

南京民国建筑已成为我市一份得天独厚的宝贵遗产,是我市历史文脉传承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保护、利用好民国建筑,可以展示南京近现代建筑的瑰宝;可以凸现南京旅游的靓点;可以成为推动海峡两岸祖国统一进程的纽带。

保护得越好,越证明共产党人的伟大;相反,保护得越差,越显得我们无能。

所以,其价值,“是一张未填数额的支票”,其数额要由南京人自己来填写。

一、民国建筑概述(一)基本数量与面积南京民国建筑的资源非常丰富,总数在3000处以上。

让我们先追溯一段历史。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着手建设和修缮了一部分民国建筑。

1927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建都南京,美国迅即与中华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就在双方建交的1928年,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即墨菲)飘然来到南京,受委托与吕彦直等一起主持制定南京的城市规划。

一年后,墨菲等人写出了《首都计划》。

随即,以颐和路为中心的上层住宅区开始建设。

接着,1933年的市政当局,计划新建4个高尚住宅区,分布在山西路—颐和路一带,以及中山北路以西省机械局附近,中山东路两侧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师大),制定了《南京新住宅区建筑章程》。

公馆区以颐和路为中心,有十多条道路纵横交错,环绕四周。

这个建筑热潮,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前夕。

据1937年5月南京市工务局统计,以颐和路为中心的官邸别墅区的花园洋房,共建房1700处,总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平均每户 400平方米,平均密度为20%,庭院绿化面积达65%,水电、电讯、道路设施齐全。

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问题思考

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问题思考
到规 划主 管部 门和 有 关专 家学 者 的高 度重 视和 关 注 。近 些年 来对 南京 民 国建 的 保护 B璺 形 成 7从 点 到线 到面 的全 面 保护 行为 ,从 对单 体
存质 量较好 的民 目建筑 有8 0 处 ,10 余 幢。 0多 0 5 作为 南京城 市形象 的名片 ,是南 京城 市文化 的重
2 南 京 房 田 毫筑 保 护 与利 用 现 状 历史 建筑 的价值 层面是 多方面 的 .对历史 建
筑的保护 是随 着人们 对保 护工作在 观念和 认识 上 的提高 而发展 的。 自 0 2 世纪 8 年 代开 始 ,南 京就开 始 对 民目 0 建筑做 7 一 系列研 究 ,并 在9 年代开 始 保护 规 0
要组 成部 分。
ct c a a lrt o a j g ym k go i h c e i i s f n n B a i y r sc N i n
co lsonoffe co Tin 0f h d bulig ncu i h ndto e ol i n t d an e it d xsi ng pr oblm t spa e hi perwi mQk l l e 0 su t dyo te t eg o l e pot t d b n h sr at yf r h r ec onan ow i t m a e a an a f h o k dv t ge o em h … t W at gies m es gg  ̄ so te p o em s v o u eson n h r bl Lw i t l l
李妍芬
刘 正 平
L i Lu i
Y ne a fn Z en pig h g n
作 为 国务 院批 准 的第 一批 国 家级 历史 文 化 名 城 ,南 京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丰富 的 历史 文化 遗存 和独 具特 色 的城 市风 貌。 作 为中 国近 现代 建筑 最集 中 的展 示地 ,南 京 近现代 建 筑的 发展

浅析国家文物古建筑保护——以南京明清文人故居为例

浅析国家文物古建筑保护——以南京明清文人故居为例

1引言如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国家文物古建筑的消极影响也不断增加,其保护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古建筑破坏情况严重,再加上年代久远、自然损毁、法制不完善、管理缺位等原因,现在文物古建筑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本文以南京明清文人故居为例,了解文物古建筑现在保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更为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2南京明清文人故居保护现状中国在文化古迹保护上起步较晚,20世纪中国才开始出现相关的专著和规定。

一直以来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保护理念、工作机制上存在较多缺陷,导致大量的历史建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遭到肆意破坏。

如今受到破坏的古建筑逐渐引起政府和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历史建筑。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南京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明清文人故居由于有法律保护,保护状况普遍良好,但许多还未列入保护名单的故居情况着实糟糕。

其中,保护较好的故居约占总数的40%,主要是纪念馆、博物馆等。

调查数据显示,南京市目前仅有11处历史名人故居对外开放。

其中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的有3处,如:赛珍珠旧居、杨廷宝住宅、魏源故居;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有8处,如:甘熙宅第、拉贝故居等。

保护状况一般的有15%左右,也就是说,剩下的45%的文人故居的保护状况堪忧。

一方面,由于老城长期发展的惯性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保护的名人故居大多数不够保护维修和利用发展的开支,经费不足,且管理机构不确定,缺乏适用的管理办法。

许多问题导致文人故居还在继续消失,许多故居已经徒具虚名,有的仅是在上面挂块牌子,写明某某故居,其实早就变成了大杂院;有的只修缮厅廊门窗,原有的文化氛围荡然无存;更有的故居恢复的毫无历史感,修复如同新建,实在是无味至极。

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殷高巷14号的刘芝田故居。

刘芝田在光绪年间购得此处房产时,房屋多达百【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京明清文人故居保护情况研究(项目编号:2016AX10001Q )。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代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富有创新精神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思想。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民国建筑正在受到环境污染、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的危害,其中不少早已失去原有的风貌和价值。

因此,对于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民国建筑的价值民国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它们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承载着人们的感情和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的产物。

民国建筑的建筑风格独特、设计精良、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

其中,不少建筑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经典代表,如上海市的金茂大厦、南京市的中华门、香港岛的中银大厦等。

保护民国建筑,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城市发展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民国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民国建筑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保护它们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其三,民国建筑多分布在城市中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体现;其四,保护民国建筑是推进社会绿色发展和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可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节能减排、维护城市和谐,满足人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要。

目前,我国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相对滞后,许多民国建筑较少得到维修和修缮,导致建筑物自然老化、结构失稳、外观破损等损害情况。

另一方面,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建筑物文化价值未能全面认识和重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建筑维修修缮难度大、资金缺乏等问题。

保护民国建筑的利用,需要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相配合、文化资金和政策扶持相保障的原则。

具体包括:(一)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推广,落实民国建筑保护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让民国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建筑风格、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都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密不可分。

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利用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国建筑的文化价值。

一、民国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民国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动荡和变迁密切相关。

从建筑风格上看,民国建筑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元素,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历史价值上,民国建筑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向往和奋斗。

在艺术特色上,民国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保护和利用民国建筑不仅是对于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民国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遗失的危机。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大量的民国建筑被拆除或改造成了新的建筑,使得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意义大大丧失。

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管理不善,许多民国建筑已经出现了老化和损坏的现象,其维修和保养工作亟待加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标准和规范,一些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导致其文化价值无法得以凸显。

当前民国建筑保护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相关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民国建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

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建立统一的民国建筑保护标准和规范,为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应当加大对于民众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于民国建筑的保护意识和文化价值的认识。

加强相关教育工作,培养更多具备文化保护意识的专业人才。

3. 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发展需求,很多民国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危险,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国建筑,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国建筑的保护意义1.历史见证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民国建筑见证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

这些建筑不仅是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居所或办公场所,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见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保护民国建筑有助于保持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

2.文化传承民国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建筑手法和装饰艺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民国建筑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城市记忆民国建筑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

这些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情感和记忆。

保护好这些民国建筑,有利于弘扬城市文化,增强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二、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更新换代,许多民国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危险。

一方面,由于民国建筑多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较大,如果用于改建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些开发商和政府部门倾向于将这些建筑拆除作为新建项目的筹集资金。

民国建筑年代久远,维护成本高,部分民国建筑存在老化、损坏和危险的问题,因而需要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修缮和保养。

民国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功能布局与现代化建筑要求有一定差异,这也成为一些民国建筑选择改建或翻新的原因。

当前关于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于保护民国建筑的意识不足,对于旧建筑的理解和价值认知不够,以及受利益驱使的拆迁改造现象严重等。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和建议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和建议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和建议发布时间:2008-07-10 作者:文史办关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和建议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在朱晓进、俞明副主席带领下,对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

民盟南京市委、民进南京市委、农工党南京市委、致公党南京市委、九三学社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参加了视察活动。

现将视察所得报告如下:一、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近年来,南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一)以经费投入为标志的政府重视经费投入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物质保证。

这几年,公共财政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二)以协调配合为标志的部门共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

这些年,相关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明显提高。

规划部门在规划制订、项目审批方面,发改部门在项目立项方面,建设、财政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公安部门在防范打击方面,与文物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国土、园林、旅游等部门及区县政府积极支持。

政府各部门之间逐步形成共识,为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以舆论监督为标志的社会关注社会公众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建议、提案、调研、视察等方式,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通过建言献策,广大市民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等渠道,积极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不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许多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的防范与制止,都是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推动、批评、监督分不开的。

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实基础。

经过以政府为主导、公众为主体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出现新的亮点。

明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城墙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明城墙周边环境整治获国家“最佳人居环境奖”;云锦制造工艺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山陵的环境整治与建设,长江路文化一条街的建设,1912街区在民国建筑利用方面的探索,晨光1865产业园在工业遗产利用方面的探索,白鹭洲公园的改造,石头城遗址公园的建设,龙江宝船遗址公园的建设,南捕厅历史街区的建设,江宁织造府遗址的建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设,阅江楼的建设,浡泥国王墓的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江宁上坊东吴早期大墓的保护等,获得社会各方面的一致肯定;三项考古成果列入全国年度考古十大新发现,三项考古成果进入年度提名;南京民俗馆的“金陵风韵”展,南京市博物馆的“龙虎系列”展(包括反映南京历史文化的“龙蟠虎踞”展、反映今日南京的“龙腾虎跃”展、反映南京地下文物的“藏龙卧虎”展、反映馆藏精品的“龙吟虎啸”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生命进化史”展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独具特色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利用好民国建筑,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

一、民国建筑的历史价值民国时期是中国建筑的转型期,建筑风格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形成了独特的现代风格。

民国建筑是这个时期建筑风格的代表,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材料选用等都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

民国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建筑形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保护好民国建筑,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碰撞。

民国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与独特风格,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与人们的思想情感。

除了代表建筑风格的特征外,民国建筑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通过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转型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保护利用好民国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民国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好它们,可以增强城市文化自信,提高城市软实力。

其次,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可以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景观。

再者,民国建筑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为城市带来文化经济效益。

最后,保护利用好民国建筑,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向生态、环保、节能、低碳、高效等方向转变。

为了保护利用好民国建筑,需要有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民国建筑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监管力度。

其次,需要做好民国建筑的普查、评估和分类,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再者,需要积极探索民国建筑的利用模式,包括转换功能、开展文化活动、开发旅游资源等。

最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文化教育,增强公众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保护利用民国建筑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为例看文化遗产的价值作者:叶雅慧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大富有特色的文化,即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民国建筑。

近年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人们所重视,政府部门对此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科学价值。

本文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浅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关键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现状;价值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68-0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便拉开了序幕。

作为民国之都,南京的民国建筑是无与伦比的。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1929年底制定公布了《首都计划》,开始进行南京的城市规划。

我国第一代从欧美留学回国的建筑师,按照这一计划设计建造了民国建筑。

在民国30年左右的时间里,南京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造型独特,流派纷呈。

此时的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从刻意模仿到洋为中用。

南京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轨迹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并通过传教、办学堂、开医院、建工厂等形式强行宣传欧美之风。

历史时代的变迁和西方国家新鲜事物的大量涌入,使国内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促使国内建筑由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转型。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在1918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中指出南京的重要性。

但由于民国初期还处于动荡的时候,南京的建筑仍多数采用传统的民族风格,少部分建筑则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的风格。

因此,建筑学家将此时的建筑风格称作为“洋风”时期。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着手进行城市建设。

1929年12月31日,《首都计划》正式公布,其内容包括人口预测、功能分区、交通计划、市政工程、城市管理等方面。

其中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以紫金山南麓为中央政治区,傅厚岗一带为市级行政区,长江两岸为工业区,主干道两侧和明故宫、新街口一带为商业区,鼓楼一带为文教区,山西路一带为新住宅区。

①《首都计划》颁布后,南京开始了近十年的建筑鼎盛期,并开始逐渐具备现代城市的规模。

当时的建筑师们汲取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材料,探索出新的建筑形式。

这个时期,民国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建筑风格多样,被建筑学家称为“自立”时期。

日伪统治南京的八年时间里,南京的经济和建设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在1938—1945年这八年间,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这一时期,日伪占领者基本上都是利用原有的旧建筑或对旧建筑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造。

即使是偶有建树,要么是出于宗教需要,要么是出于粉饰太平的目的。

如1940—1941年在和平公园建造的还都纪念塔则是为了纪念汪伪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5年,日本投降,饱经沧桑的南京城呈现出了百废待兴的景象。

机关、学校、工厂企业陆续返回,这一时期又涌现了一批民国建筑。

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加上财力枯竭,因此无力也无心投入经济建设,刚刚复苏的南京的城市建设也只能昙花一现。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现状南京解放后,各级政府及各个部门对民国时期遗留的建筑给予了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特别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大型建筑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管理,如中山陵、总统府、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颐和路高级住宅区等,其中有许多已被列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是2001年7月,国民政府旧址以建筑群的形式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这个建筑群包含了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行政院、交通部、外交部、考试院、最高法院,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美龄宫等九处不同风格的近代建筑。

同时,中山陵园内的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墓、廖仲恺墓、国民革命阵亡烈士墓等也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而在此之前,中山陵、总统府(以太平天国天王府的名义)、梅园新村等已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被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以及有关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则更多。

②从总体上看,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三、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指该建筑遗产作为与过去某一重要事件、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线索与物证,它能够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一个群体的文化史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史的相关信息。

因此,建筑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物,其历史价值是最明显的,可以提供信息给人们,讲述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揭示现在的来源。

1.南京民国建筑是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的鲜活教材南京民国建筑中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是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形象、直观、生动的教材。

这些都能激发下一代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以文教类建筑为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文教机构曾是民国时期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当年从这些高等学府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等。

例如江泽民总书记就曾在金陵大学求学,吴贻芳博士便是金陵女子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英。

同时,这些高等学府又是民国时期多次学生运动的策源地或中心。

现如今,当带领着学生去这些美丽的校园参观,对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比单纯的课堂或书本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2.南京民国建筑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座桥梁都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时代的缩影。

南京城里林林总总的民国建筑,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流逝的历史。

尽管民国年间的风云人物已经成为往事烟云,但他们的后代不论在哪里,都有强烈的怀旧情结,都有叶落归根的愿望。

而南京作为昔日民国的首都,是他们的祖辈、父辈甚至是他们自身曾经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对于他们具有非比寻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以一首《乡愁》名闻海峡两岸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解放前曾经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并曾就读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民国历史的物质载体,也是启发民族意识、唤醒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对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说,一座座民国建筑不仅能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而且能加强他们回归祖国的信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指某一建筑遗产的设计构造、建筑情调给人们精神上或是情绪上的感染,或是它所展示的特殊的设计、风格、艺术上的进步和高水准的技艺。

因而历史遗产展现出的不管是内在还是外部供人观赏的,都是存在美感的。

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上。

这一时期的南京民国建筑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融入了诸多西方的设计元素。

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都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租界内建筑不同,南京民国建筑规格更高,建筑种类更多。

建筑的形式、色彩、材料等都是无所不用,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最高的艺术成就。

同时,南京的民国建筑将南北方建筑特色、古典现代建筑特色相融合,构成其特有的兼容中外、融汇南北的建筑风格,成为南京的城市标志。

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六种: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西方折衷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又称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派建筑(又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

(三)南京民国建筑的科学价值科学价值指这些建筑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这种科学性在于其具有的真实性是独特的。

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风格种类较多,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建筑思想,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追求、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科技的变化。

这些民国建筑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四)南京民国建筑的经济价值對历史建筑遗产采用保护和利用结合的方式,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不仅使历史建筑遗产融入当代生活,在更新利用中得以维护和保护,而且能在开发经营中以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卖点,将这些资源变成产业经济的优势,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功地吸引了众多游客。

南京最有名的两处旅游景点就是中山陵和总统府,皆是民国建筑的典型作品。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瞻仰伟人陵墓。

而南京也以其特有的城市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

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会带动其他的产业的兴旺。

如南京1912街区是以总统府为背景,将其周围的建筑进行规划整合,打造了一个具有民国风情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街区。

(五)南京民国建筑的情感价值历史遗产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种文化方面的自豪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又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形象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

如果在其他地区也具有相似文化,则会促进地区间的相互对话和理解。

南京的民国建筑拥有中国民众的集体记忆,拥有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

南京民国建筑可以成为沟通海峡两岸的纽带,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些建筑面前,台湾同胞,尤其是曾经在南京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

他们看到以前的建筑如今还在,且保存完好,心中便会燃起故乡的感情。

四、结语2002年10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文物建筑定义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代表性建筑。

文物建筑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其价值不同:历史学家可能更在乎其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建筑学家可能更在乎建筑科技水平;艺术家可能更在乎建筑给予人的一种美感和享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文物建筑都具有普遍的文物价值。

因此,不论是以南京的民国建筑为代表的近现代文物建筑还是以往各朝代的历史文物建筑,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华。

正确地认识、合理地保护、适度地利用各时代的文物建筑,对于凸显我国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①杨新华,卢海鸣,黄继东.南京——民国建筑的博物馆[J].钟山风雨,2003②黄继东.开展民国建筑旅游,丰富南京文化旅游内涵[J].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参考文献:〔1〕刘先觉.中国近代建筑总揽﹒南京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杨新华,卢海鸣.南京民国独领风骚的民国建筑[M].北京:中华民居,2011.〔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卢海鸣,杨新华.南京民国建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严为洁,姚亦峰.南京民国城市风貌调查及其保护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 〔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7〕叶皓.南京民国建筑的故事[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8〕刘先觉.中山陵等民国建筑的特色[J].文化长廊,2008.〔9〕齐康,杨志疆.南京1912民国文化街区[J].建筑与文化,2008.〔10〕潘谷西.南京的建筑[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11〕谈鸿仪.南京建筑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12〕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首都计划,1929.〔13〕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14〕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城市规划,2001.(责任编辑姜黎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