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2013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册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图形、初步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包括数数、数的顺序、加减法等。
2.认识图形:包括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图形的拼组等。
3.平面几何初步:包括认识角、直线的相关知识等。
4.综合与实践:结合上述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同时,借助实物、模型、教具等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资源与材料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教学软件等。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教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评估与反馈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册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途径,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013年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2013年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介绍及指导思想从教材的总体内容来说与实验版相比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实验结果等各个因素将"位置"单元内容简化并移至一年级上册2.将原一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移至此单元并合并原来一年级下册的大部分内容新增了丰富的内容3.移走原来"认识时间"的单元(至二年级上册)4."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是原本就在本册的内容只不过在内容上都有所变化比如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丰富等完善原来教学跨度比较大的地方等等其中尤以"统计"这一单元的变化最大下面将按单元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教材编排情况希望能为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直观感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变化及变化原因在陶老师做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时也提到了这部分内容的变化之所以这样变化原因有三个一是在实验中老师们觉得合并编排一上认识的图形太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同时由于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心理特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容易混淆;二是一下原来的这一单元"图形的拼组"在教学时内容不好把握深不深浅不浅的所以我们在修订时对于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由于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而生活中容易找到与几何体(也就是立体图形)相似的实物(因为物体的存在大量表现为几何体的形式)但却难以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儿童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即容易掌握和发现形体或物体的明显的外部特征而常常忽略形体或物体的主要部分、局部和细微部分难以掌握形体的定义这与儿童的观察力是密切相关的如儿童说皮球、车轮是圆形的;积木、盒子是正方形的日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是"圆的""方的"没有严格区分清平面与立体)可见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因此我们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教材呈现:安排了3个例题1.例题1教学5种平面图形★增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将原来一下例1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内容移到三上"四边形"单元中增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放在三上的教学时也比较尴尬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平行"的知识也不能提到平行四边形平行的特征只能是初步认识一下;二是在这里认识平行四边形后就可以介绍一些关于数学背景知识(七巧板)的内容同时可以大大丰富图形拼组的内容移走原来的例1就可以非常准确的把教学内容定义在"初步认识"这一程度上方便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只要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图形中辨认出给定名称的图形( 即图形名称与图形之间能够建立联系) 就可以了能简单的、用朴素的语言说清楚判断的理由就可以了不需要严格的、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辨别图形★编排层次同认识立体图形的编排大致相同(除平行四边形外基本与一上教材相同)从学生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入让学生借助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如何引入?(建议可以用美术课上用的那些石膏模型)再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5类(既要关注分类结果更要关注分类的过程和分类的理由因为学生对分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对这些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抽象出5种平面图形分别进行认识(给出5种图形的名称)随后"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上面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再一次辨认图形巩固几种平面图形的表象同时建立起课堂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做一做"第2题安排了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借助立体图形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过程中继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这种活动素材在实际教学时老师可以加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比如有的老师仿照原来一上立体图形认识部分的做一做第2题设计了"猜一猜是什么平面图形"的活动既避免了简单的辨认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渗透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头脑中平面图形的表象具体可参见《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11期"认识图形"课案及评析★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几点:(1)与立体图形的认识相同老师们应该注意通过画、说、涂、拼、剪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2)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比较低还不能进行严密的逻辑证明所以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拔高要求(3)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素材(主题图练习第6、7、8题)让学生去体验、去区分2.例题2:平面图形的拼组(除多了平行四边形、删掉小棒摆外其余与一下例2同)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的探索组合图形的认识等)、积累一些感性的经验注意:这里只让学生直观地、用朴素的语言说出拼出来的图形是什么平面图形就可以了不要求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严格的证明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3.例题3: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使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对七巧板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七巧板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说七巧板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玩具而且制作也非常简单(只要用一张较厚的纸照七巧板的图样剪成7块就可以了)从历史上来说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之一而且具有丰富的价值(清朝王其沅著有《七巧八分书》共8册收集了大量的七巧板拼成的图样;很早就传入欧洲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有一本桑下客著的《七巧新谱》欧美人把七巧板叫做"唐图"tangram在一些著作中常常提到近代数学家把七巧板作为组合分析中的数学问题来研究美国计算机专家道许还设计了一个"解决七巧板问题的探索程序"近代的两位几何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副七巧板只能拼出13种凸多边形国外教材、ipad上等等都有利用七巧板为素材的习题或者游戏)因此教材在例题之后在"你知道吗"版块里介绍了七巧板对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4.练习★总体上练习的变化这次修订我们对练习的编排下了很大的功夫针对实验中老师们提出的练习量少的反馈我们对练习进行了调整按课时来说基本上每课时最少3题最多5题同时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我们按课时来编排练习题层次很清楚老师们翻翻教材就能看出来此外我们丰富了练习的形式尽量使练习不重复同时做好铺垫及相关知识的渗透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本单元练习的第6、7、8题★本单元练习的编排情况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限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三个小小节编排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变化及变化原因这一单元最大的变化就是减缓了坡度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直接由"十几减9"过渡到"十几减几"在实验中显得跳跃性过大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短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鉴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必要途径和要求我们在修订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十几减几"分为"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两部分编排以减缓坡度增加练习时间这种结构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结构(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是相对应的形成了结构上的节奏美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二)教材呈现(6个例题)从总体来说这一单元计算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想加算减"的方法1.十几减9(例1)(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将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整合主题图中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2)从卖气球这个小情境引出15-9后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仍利用圆片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算理的理解)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2.十几减8、7、6(例2、例3)例2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十几减8例3由"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13-7、13-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7、6仍然呈现两种算法: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想加计算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适当突出了想加算减的方法3.十几减5、4、3、2(例4)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并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中有明显的体现4.解决问题(例5、例6)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2个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一些新的数量关系、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1)例5●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上来说"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解决问题重在理解图意(或问题)例5则侧重于检测步骤--"解答正确吗"并呈现了检测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看看没来的人数与已经来的人数的和是不是要来的人数●教材借助了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并且有多余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使学生体会到:当信息比较多时可以通过画图表示出信息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来解决(2)例6●教材借助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应用所学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通过操作表示信息的方法帮助理解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5.整理和复习这套教材我们在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与原来的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相比我们在具体编排上增强了整理性: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整理好的表让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先把所学的减法算式写在卡片上进行整理再根据整理结果回答一些问题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经历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既巩固了所学的计算又能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体验和感受)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三)教学建议: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准2011版》P53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这个目标不是轻易而举就能达到了需要老师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有计划、有效的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方面老师都有经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教学内容分类与统计(整理、记录数据)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一)变化及变化原因这一单元我们原来的标题是"统计"后来根据审查的意见改为了"分类与整理"1.变化原因为了使大家了解我们现在这样编排的原因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在原来的义务教材中分类的内容是安排在"准备课"中的并且只是安排了按单一标准分类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安排我查了一些资料《大纲》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将分类、排序和比多少作为学生学习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了准备课中2011版的《课程标准》则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并以P81例17体现了分类是如何作为整理数据的知识基础的其实我觉得不管怎么说都能体现分类的重要作用: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上面的介绍以及在实验中老师们对于教学"分类"的目的的困惑我们在修订教材中对"分类"的教学做了如下变化2.变化:分类与统计紧密结合实验教材把"分类"作为准备性知识单独编排为一个单元修订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强调在分类基础上收集、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这样做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二)教材呈现(: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计数)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1.例1: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教材说明由于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修订时遵循了这一原则让学生体现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这一单元也是如此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让学生根据小精灵的问题"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按给定标准对气球进行分类计数作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呈现了3种分类计数的方法:直接操作分类后点数出结果;边数边画出象形统计图;用图、数字结合按多少排序记录分类结果再根据分类计数的结果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最后通过"还可以怎样分"让学生体会我们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计数: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教学建议:(1)通过小男孩以及小精灵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2)由于学生在分类后要记录表达自己分类的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简洁、有效地表达自己分类的结果感受数学的简洁美2.例2:自己选定标准分类计数安排的思路也是从实际问题引入"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避免了因为讲分类而单纯的分类让学生自己选定标准分类计数最后把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不同最后再通过问题"还可以怎样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三)教学建议:要注意在教学时体现准备性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整理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经验和兴趣还不是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无表头)或统计量因此要注意教学的度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分两段编排: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具体结构如下: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100以内数的认识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数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因为它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十进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一)数的认识1.例1(数数)因此与20以内数的认识相比100以内数数的难度增加了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数单位"十""百"(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数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计数单位"十"的认识主要是在这一单元完成的)为此我们安排了例1并且不再单独编排例题(实验教材中的例2)教学拐弯数而是重视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数数的难点同时在教学10个十是100的同时强调了99添1是100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100这样做既可以使实际教学的过程更为顺畅也更能让学生在直观的支持下充分体会"满十进一的位值制思想"理解数的本质这里还有一点儿细节上的改变(1)如数数中出现的都是汉字的数没有出现阿拉伯数字这是因为还没有教学认读100以内的数不要求学生能够认读从而理顺了例题之间的关系例2中也是这样处理的(2)以20为基础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数多种数量是100的物体(如花生、方木块、小棒)使学生一方面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0里有10个10同时充分感受100究竟有多少2.例2例2教学数的组成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增加了整十数组成的内容更加突出了计数单位"十"加强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形式是:数-摆小棒-组成;组成-摆小棒-组成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3.例3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40、27、33、100)它是实验教材例4、例5和例6的合并教材在编排上从记录数"三种颜色的纽扣的数量分别有多少、一共有多少"的结果引入重视了读数、写数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写数上写数的方法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学生已经有所体会教材继续按同样的思路编排具体地来说:10以内写数是一个数对应着一个数字;11~20各数的写数就不同了这点陶老师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即需要按位值制来写数--按位值制记数就要认识数位11~20各数的认识中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写数就是把计数的结果(几个十几个一)按照数位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教材就是这样体现写数这一过程的100以内数的写数继续在此基础上教学"个位""十位""百位"】因此100以内读数、写数的编排与20以内写数的编排相同:把小棒数数的结果先用计数器(是数位的具体化)表示出来再对照数位写数并通过33中两个3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与10以内读、写数11~20以内读写数进行对比从方法的角度予以体会●在上面介绍的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还注意安排了许多丰富学生数数经验、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并注意突出计数单位"十"如主题图、P35第2题、P38第1题、P38第2题、P40第9、10题●在实际教学时和6~10的加减法中的"你知道吗"衔接可以继续介绍埃及的象形数字介绍到百让学生通过与我们现在写数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数位、位值制思想的好处4.例4例4教学数的顺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将发现规律的内容渗透在其中并增加了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3)小题和做一做但是由于在第七单元才正式教学找规律的内容这里并没有用"规律"这一名词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下这也是修订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正式教学找规律之前或之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或增加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有所发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5.例5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与实验教材相比更体现了清晰的层次:借助直观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数;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位数同时适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比较的法则这是较实验教材完善的一点6.例6例6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是实验教材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课标》精神安排的例题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数感很有帮助在修订的时候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完善如:修改情境图使之更符合实际;改变了数据使之更利于学生判断;实验教材是红金鱼与黑金鱼比、黑金鱼与花金鱼比不利于学生的表达和判断;修订教材则都是把红球、黄球和蓝球比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与判断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学生可以直接借助直观判断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比较直接推理)给学生留出自由比较的空间7.例7:问题解决例7是我们新增加的问题解决的内容在修订教材中我们大大丰富了问题解决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各个领域这是我们在认数部分安排的解决问题这个例题在强调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的同时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利用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实际操作(或画图)当然学生可能还有其他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二小学的张瑞,首先感谢区教育局给我这个机会来做这个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不是什么专家,今天在这里也只是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想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下面我就来说说关于本册教学的一些想法。
本册教材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别为: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九单元统计。
综合与实践领域:第十单元总复习,第45页的摆一摆,想一想、第86页的小小商店;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本册教材的重点放在了数与代数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地位:20以内退位减同20以内进位加一样,在全套教材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以后学习一切计算的基础。
例如在以后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甚至是乘除法时,如果20以内退位减同20以内进位加不够熟练,将直接影响到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2、内容与编排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两个大的学习内容一个是口算,另一个是用数学。
用数学在口算的两个内容“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中已经包含渗透了。
教材的设计是很有层次性的,从整体上说是按照“从生活中的素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一做——练习巩固”,从细节上说,例如第12页的做一做,第1小题让学生仿照例题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以实物操作来加强表象。
第2小题要求用圈实物图的方式,帮助计算,比上一题抽象了一步,是用实物图来加强表象。
第3小题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直接算得数,脱离实物和图形利用表象来支持思维,充分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3、算理、算法多样化计算十几减几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主要的方法是“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材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和几何形状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编排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长度单位、图形和几何等。
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物操作、图示讲解和游戏互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材还配有丰富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五、评价与反馈本册教材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等。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材还设有“复习”单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师用书与资源本册教材配备了教师用书,包括教学建议、课程计划和答案等内容,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七、实践活动与拓展本册教材注重实践活动与拓展,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拓展数学知识面。
同时,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八、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
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还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九、课时安排与进度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与进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013年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介绍及指导思想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与教材解读一、学段目标本学段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二、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析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
所谓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实用则是要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和总复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其特征。
2.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4,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5,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6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会比较大小。
7.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8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通过观察实验和猜测,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iu10.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本册教材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五、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一、本册教材基本结构,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是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1. 教材简介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编写的,适用于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材结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分为10个单元,具体包括:1. Unit 1:认识数字0~1002. Unit 2:20以内的加减法3. Unit 3:认识人民币4. Unit 4:认识时间5. Unit 5:几何图形6. Unit 6:100以内的加减法7. Unit 7:简单的测量8. Unit 8:有趣的排列组合9. Unit 9:数据处理与分析10. Unit 10:综合应用每个单元都包含若干课时,每课时设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活动、课后练习等环节。
3. 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购物、时间、测量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循序渐进: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组织内容,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
3. 培养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材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评价体系完善:教材配备丰富的课后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4.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故事、操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3. 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知识点分布概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知识点分布广泛而均衡,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空间与图形、数据初步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安排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如直观教学、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式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数学问题。
三、练习与活动设计教材中的练习与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也有拓展提高的挑战性题目。
这些练习和活动的设计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练习,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能力培养重点本教材的培养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与其他学科关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数学问题中融入生活情境、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等。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六、教材风格与特色本教材在风格上注重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同时,教材在特色上突出了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通过丰富的插图、有趣的故事、互动性强的练习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素质教育体现本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素质教育的体现。
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在知识点分布、教学方法与技巧、练习与活动设计、能力培养重点、与其他学科关联、教材风格与特色以及素质教育体现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8个教学单元,包括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一)、找规律和总复等。
其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设计特点有三个方面。
首先,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研究了认识图形(一)即立体图形,并知道对图形的认识应从形状和特征上进行区分和辨别,这样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建立认知。
其次,本册教材在细节上进行了加工与完善,例如每个单元的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衔接与整合,循序渐进,逐步组合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同时,在例题的呈现上,先是十几减9,然后是十几减8、7、6,再是十几减5、4、3、2,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的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研究惯和接受水平。
最后,本册教材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衔接,加强了研究的准备性,体现在了练题的选题上,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有对后面知识的铺垫。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思维与情感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特征,并对这些图形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同时也能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意思。
思维与情感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惯和情感态度,如积极乐观、认真负责等。
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策略。
其中,重点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比较大小及加减法的计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编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编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第二部分是用相同的平面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第三部分是解决用七巧板拼组指定的图形的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先通过直观地感受,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使学生整体感知这五种图形的形状,再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材安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探索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研究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做了准备。
可以说,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
教学建议一、课时分配认识图形(二) …………………………………………………………………………..4课时二、教学指导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层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2013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2013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高陵希望小学陈雪晴徐永红一、说教材编排意图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二、说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总体目(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拼组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 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计算3、用数学4、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三、教学内容结构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一)教学内容结构"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联系上学期的进位加法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在学生探究和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想加法算减法新加入筛选信息的例题其他与往年一致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数数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2.数的组成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3.计算会计算整十加减一位数4.培养估算意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使用学的(筛选信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3.小括号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的能力●"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七单元:找规律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七单元:找规律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四、教材处理1、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1)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2)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3)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4)在问题的设计上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2、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1)课堂调节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2)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3)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4)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3、学生评价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1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与教材解读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这本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解说,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家长了解教材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使用这本教材提供指导。
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世界。
本教材涵盖了数的认识、计算、几何图形、生活数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和计算是本教材的重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
这些内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
2、难点:几何图形和钟表的学习是本教材的难点。
几何图形的学习涉及到图形的识别和特征的描述,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全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钟表的学习涉及到时间的读取和转换,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材特色1、活动设计:本教材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2、联系生活:本教材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通过购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3、启发思维:本教材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鼓励他们总结规律。
四、教学建议1、注重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多元化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2013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以内数的认识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以内的数,会读写以内的数,掌握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角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以内数的认识,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口算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高陵希望小学陈雪晴徐永红一、说教材编排意图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
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说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总体目(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拼组。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 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计算。
3、用数学。
4、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三、教学内容结构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一)教学内容结构"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联系上学期的进位加法,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
在学生探究和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想加法算减法。
新加入筛选信息的例题,其他与往年一致。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数数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数的组成,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3.计算,会计算整十加减一位数。
4.培养估算意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使用学的(筛选信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3.小括号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七单元:找规律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
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七单元:找规律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
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教材处理1、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1)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2)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
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
(3)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
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4)在问题的设计上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2、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1)课堂调节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
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2)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3)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
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4)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3、学生评价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