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合集下载

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

先后邀请了许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举行系列专题讲座、报告会,组织教育思想观念的大学习、大讨论。

在此基础上,我校在1999年对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总体规划,确立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以培养“基础扎实、口径较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立足点,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本科主干基础课建设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建立课程资源合理配制和开发利用、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课程,并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省部级以上的优秀(示范)课程,推动我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明确四个层面的课程建设要求根据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我校确定了一般课程、主干基础课、重点课程与精品课程四个不同层面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1)一般课程建设:进一步修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制课程目录和课程简介等教学基本文件;吸收有关的新的研究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选用适当的教材;有完整的教案;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估制度。

(2)主干基础课建设:①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各具特色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

②一套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体现改革精神、严格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③一套适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④一套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⑤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优化、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⑥一套严格科学的课程考核办法。

⑦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和完备的教学档案。

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体系。

(3)重点课程建设:在主干基础课建设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教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对人才培养起至关重要作用,学生受益面大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重点课程要以校级优秀课程为目标,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策略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策略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策略探析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并未完整而有效建立起来的状况,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树立明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整体规划和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行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立强有力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从而整体地推进通识教育。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策略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树立准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目前,由于受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并未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和认同,学校管理层未予大力支持和保障,通识教育进展比较缓慢。

大多数地方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只是停留在专业以外开设更多的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一点知识面和兴趣的层次上,缺乏明确的通识教育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识教育难以体现大学教育的品位和层次。

因此,树立明确、清晰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地方本科院校顺利推行和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作为大学一种共同的、核心、综合的非工具性、非职业性的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远大目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有人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第二层次,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层次,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以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相比,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养成,更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几点思考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几点思考

2 0 1 7 0 1 )
【 摘 要 】 通识 教 育 着眼 于培 养 全 面发展 的人 , 而 当前 通 识 教 育 中 , 存 在 着 课 程 目标 定 位 不 明 确 、 思 想 认 识 不
到住 、 课 程 质 量不 高 , 开设 不 平衡 、 师 资力 量 薄弱 、 课 程 研 究 不足 等 问题 。针 对上 述 问题 , 积 极 推 进 通 识 教 育
而 选修 相关 的课 程 。 其 次是某 些课 程 质量 不高 . 难 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另 一 方 面 , 教 师认 识 不到 位 。
通 识 教 育是 指 面 向 不 同学 科 背 景 学 生 开展 的 . 使 每个 受 过 高 等教 育 的 学 生 , 不 仅 具 有 科 学 文 化 知
眼界 , 增长见 识 . 了解 所 学 专 业 以 外 的知 识 。 但 是 在 实
考 资料不 健 全 ; 在 教学 管理 制度 上 , 缺 乏 相 应 的 制 度 措施 , 如 开课 条件 、 上课 要求 、 考 核办 法等 。
( 二 ) 课程 质 量普遍 不 高 , 开 设 不 平 衡
安 徽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o n a I Co l l e a e o f Po l i c e Of f i c e r s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几点思考
许 松
( 上海政法 学院, 上海
“ 知识 ” 这 一 层 面上 , 对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的 培 养 目标 和
用 型人 才 ” 的人 才培养 定 位 , 通 识 教 育 的 目的 即 为 促
进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 不 仅 为 其 学 习 其 他 相 关 科 目 打 好基础 , 增强 学生 的人 文 素养 和科 学 素养 , 还 要 为 学 生 适 应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的社 会 ,构 建 良好 的 适 应 平 台 , 总之 是培 养完 整 意义 上 的人 。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育思想 洋溢 着一 种 人 文情 怀 , 并 不 否认 知 识 爆 它
炸年代 里科 学知 识 的 重要 性 , 主 张 在学 校 教 育 但
中更 多地渗 透 人 文精 神 。 因此 , 学 的通 识 教 育 大 应 注重 人文 教育 , 侧 重 开设 人 文 社科 类 科 目作 应 为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培 养人 文精 神 , 育 完 美 人 以 孕 格 。有 学者 在考 察 美 国 大学 通 识 教 育之 后认 为 , “ 国大学本 科通 识 教育 事 实上 是 以人 文 社 会科 美 学 为重 心 , 即使纯 理 工 学 院 的通 识 教 育也 包 含 相 当大 比例 的人文 社会 科 学 课程 ” 。这一 点 对 于 J 我 国地 方本 科高校 具有 很好 的借鉴 意义 。
把 各个学 习 、 研究领 域分 割开 来 , 学生 进入某 一 让
二 、 方 本 科 高 校 实 施 通 识 教 育 地 面 临 的 问题
( ) 一 对通 识教 育理 念的本 质存在 误读
个 领域 的学 习 而 放 弃 其 他 领 域 知 识 的 学 习 。然 而, 学科 分殊 化 的同时 , 的经 验世 界和 生活世 界 人 却 是统 整 的 、 一体 的 , 它并 非按 照学科 的划分 整齐
划 一地呈 现 在人 的眼前 , 人所 经验 的世界 、 面对 的
1 没有 正确看待 通识 教育 的作用 。 随着 行业 . 和职业 的分 化和 定位 , 等教 育 的 专业 化 是 必 然 高 趋 势 , 合 了社 会 发展 的需 要 。这 也就 决 定 了在 符 大 学里 , 学科 和专 业 是 教 师赖 以存 在 和体 现 其 自
间 的各种 限制 , 拓新 知 识 的学 习 与研 究 问题 的 开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作者:胡卓玮周雪敏罗瑞长刘添娇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3期通识教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从学者引进西方大学经验、初步进行理论介绍,到90年代的广泛提倡、探索,再到21世纪初国内高校纷纷仿效西方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尝试,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近几年来,紧跟国内外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基于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过程1.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十五”期间,学校开始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

“十一五”时期,学校基于办学定位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大学的目标,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和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经广泛调研论证,学校开始确定了“素质、综合、交叉、开放” 的通识教育理念。

“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理念关键词,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科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

“综合”“交叉”主要指课程性质、内容,倡导综合性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助学生形成多元知识结构。

“开放”指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要视野开阔,面向国内外,兼收并蓄地促进学生发展。

“素质”是核心和目标,“综合”和“交叉”是实现手段,“开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

2010年,学校确定了大类培养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1+3”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年级全部实行通识教育,第二年后转向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需要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体现。

学校由此确定了通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

确定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原则:有效促进本科生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知识系统性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思想视野的拓展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作者:曲海舟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01期一、通识教育课程(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以美国高等学校实行选修制为起因,以“七艺”(文法、辩证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

此后,美国哈佛大学新增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学科,逐渐发展形成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其通识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日臻完盖。

在我国,通识教育通常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方式出现,是针对大学过分专业化而提出的,是对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通识教育目的而设置的课程的总和,通常指专业教育课程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学者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大部分: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

正式课程分为包括政治道德、写作、计算机、体育与保健等的基础技能类课程及以提升学生精神品质、完善学生人格建构、平衡学生知识结构为目的,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的核心课程;非正式课程则包括社会调查、实践、校园文化、校风校训、校园环境等内容。

李曼丽等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另一部分为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7个领域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三)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广博的知识面和宏阔的视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使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通识性。

“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强调‘识’与‘通’,即见识与智慧的通性,强调人的智慧及其对人类文化的统摄。

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着重于通识教育内在价值的实现,发展全方位的人格教育”。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
K 0l 0 Z) Y2 1 5
作 者 简 介 : 宗 珍 (9 5 ) 女 , 庆 巫 山人 , 士 , 庆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通 识 教 育部 副 教 授 。 要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蒋 17 一 , 重 硕 重 主 究。

1 2・ 1
台 由公 民素养 课 程模 块 、 知 素养 课 程 模 块 和生 存 认
( ) 二 通识 课程 设置与 培养 目标 不统一
对 未来 的教师进 行通 识教育 , 他们文 理兼 备 。 备 使 具
多 元 的知 识结 构与 能力结 构 。 二 。 师必须 具备健 其 教
通 识教育 的 主要 目标 是提 升学 生的知 识文化 素 养, 开发 学生 的思 维 能力 。 宽 学生 的 眼界 , 拓 陶冶 学 生高 尚的情操 。 造学生 健全 的人格 。 塑 对通 识教育 目
第2 5卷 第 4期 21 0 2年 7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qn u ainColg o r a f o g igEd c t l e C o e
V0.5 1 No4 2 .
J l,0 2 uy 2 1
地方师范本科 院校通识 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
通 过调查 某地方 师 范本科 院校发 现 .该地方 只 有 一所 院校 设 置 了专 门通 识 教 育 管 理 的实 体 性 机 构, 其组 建 的 目的 。 一是 构建 “ + + ” 型人 才 培养 12 1新 模 式 。 中“ ” 一 年集 中通 识 教育 , 是缓 解 多校 其 1为 二
满 活力 的高 素质专业 化 队伍 。作为高 等教 育重 要组 ”
成 部 分 的师范 本 科 院校 。 培养 的毕业 生 大部 分 将 所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念相脱节 : 有些 课程 内容 过 于浅显 , 仅仅 停 留于 某些专业 课 程 的简单 介 绍 和延 伸 , 无法 凝 聚 升
华为专业 能力 ; 有些课 程 内容 过 于专 业 , 达 无法 到大众化 的通识 目标 ; 些课 程 内容 比较 陈 旧 , 有
6—0 l [ 收稿 日期 ] 2 1 0 0—0
17 , 湖南岳 阳人 , 湖南商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 育心理学. 教 [ 者 简 介 ] 李波 (9 4一) 女, 作 58
的现状及对策
没有反映科 学 技 术 的最 新 发 展 动态 , 有 反 映 没
的思 考
边缘 学科 、 科学前 沿知 识 与科研 的最新 成果 , 没 有 反映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对 学 科 知 识 的 最 新 需
( ) 一 明确 课 程 目标 定 位 , 强对 课 程地 位 增
与作用 的认 识
各地 方 高校要提 高认 识 , 变思 想 , 转 明确通 求, 无法 满 足学 生 成 长 的需 求 。在课 程 教 学 方 法上 , 任课 教 师 往往 采 用 陈 旧 的灌 输 式 教学 方 识 教育选 修课 的性质 定位 和 功能作 用 。把 通识 法, 使通识 教 育选 修 课 堂 丧 失 了其 应 有 的 吸 引 教 育选修 课纳 入地方 高校 发展 战 略和 教学 规划 力 。在 教材 方 面 , 于通 识 教 育 选修 课 具 有 较 之 中 , 改变对通 识教 育选 修 课认 识 不足 、 由 彻底 重 强 的时效性 , 师 必 须及 时更 新 教 学 内容 。而 视不 够 的状况 , 教 提高关 注 度 和重视 度 , 根 据通 并 设 通识 教 育 选 修 课 因具 有 “ 际 整 合 ” “ 学 识 教育选 修 课 的 自身 特点 , 立 专 项建 设 基 金 科 或 跨

浅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

浅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

浅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陈哲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探讨,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对于浙江大学而言,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是个关乎浙江大学未来百年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应动摇。

浙江大学应该坚持不懈地将通识教育做精、做深、做实,这是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大学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浙江大学校歌一开场,就表达了“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的意思。

自从2008年7月求是学院成立以来,浙江大学本科生的低年级阶段大类培养模式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历程。

在谈到大类培养时,我们不妨深入思考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搞大类培养?大类培养到底有何优势?大类培养的目的是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使得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个人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大学教育,二者不可分割。

考虑到通识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多大学在积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而另外一部分教育专家则认为专业化、职业化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因为当今社会对人才和专业的需求越来越细化,专业细分的趋势非常明显,仅靠广博而不深入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即使在美国,大部分学校也是以专业教育、培养专才来保持竞争力。

只有少数顶尖的大学才是以通识教育为主。

中美两国人力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两国对大学培养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首先,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大学毕业生供应充沛,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中,本科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中国大学的足够重视。

此外,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为主阶段,对理工科、医科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充沛。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精品文档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精品文档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学制、系科、课程规划与设置等方面日趋完善,同时得到建构和发展的,还有通识教育传统。

1.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传统中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度虽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模式,但通识教育的思想却并非肇始于西方。

在文明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方面,“强调广博的知识教育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是中西方文化演进的共通之处。

[1] 我国传统儒家学派以“六经”为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在西方,通识教育传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四艺”,以及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以“七艺”为基本科目的自由教育传统。

虽然“六艺”和“七艺”学科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出现反映出,无论何种文明都在尽力保存、延续和发展其认为重要的东西。

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虽然移植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引入西学课程;但仍然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并逐渐构建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

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北京师范大学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京师优级学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通识教育传统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

依照林杰教授的划分,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构建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学预科制度时期(1912 年前)、高师教育模式转变与师范大学改制时期(1912 年-1921 年)、师范大学时期的学分制与自由选修制(1922 年-1928 年)、大学课程整理及共同必修科的加强(1928 年-1949 年)、全校公共选修课的重构(1980 年-2000 年)、通识教育模式的当今探索(2000年至今)”。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本文将就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和意义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各种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通识教育还能够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要全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2. 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使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讲座、研讨、阅读、实践、参观等多种形式,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 评价方式要科学合理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应该科学合理,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5. 教师队伍要优化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要优化,既要有专业背景和学术造诣,也要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2 — 0 1 1 0 — 0 3
通 识教 育 理念 自 2 0 世纪 9 O 年代 引 入 我 国高校 以来 , 引起 了高等 教育 理论 界 的关 注 。随着 对通 识教 育 的研究 逐
渐深入 , 其意义与重要性越来越被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所
认 识 。通 识教 育成 为我 国高校 人才 培养模 式 改革 过程 中 的
热 门话题 。一些 高水 平 的大学 近年 来 积极 推行 通 识 教育 , 并在 通识 教育 理论 与实践 中取 得 了一些 成绩 。 我 国地 方本 科主要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 的高级应用型
地 方本科 高校专 业教 育 与通识 教 育 的平衡 , 并就 地 方本 科 通识 教 育课 程体 系的 构成 、 课 程教 学管理 、 教 学 方 法改 革等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关键 词 : 地 方本科 ; 通 识 2 . 3
四、 制订 完善 的毕 业 实 习计 划
核是闭卷考试形式 , 考题 、 答案和考试 日期统一由 口腔 医 学院决定 , 考卷直接寄到各个 医学院。理论考试不及格的
直接 补考 。 临床 技 能考 核是 学 院根据 制定 临床 技 能考 核项 目和 评分 制度 , 实 习医 院的 口腔 临 床实 习大 纲 要求 和 培训 项 目, 研 究 出考 核方 法 , 各 科 室成 立 3 人 组成 的考核 小 组 ,
对 每一 个 学生 逐 一进 行 临床 技 能 考核 ,独 立评 分 , 3 人 的 平均 分作 为 该生 的临床技 能 考核 成绩 。 考核 不及 格 者延 长 实习时间后再考核。实习结束返校后 , 所有实 习基地 医院 实 习生 将参 加 临床技 能 考核 , 以便 于 掌握 学 生在 各 教学 医 院实 习状 况 ,考 核结 果 作 为对 教 学 医 院 进 行评 估 依 据 之 学 校将 各 实 习医 院实 习生 的考 核成 绩 进 行汇 总 整理 ,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学生热衷于选修和 自身就业密切相关 的实用型课程 ,
如经济管理、 第二外语 、 社交礼仪等 ; 而政治学 、 哲学、 文学 名著鉴赏等选修课却不太受欢迎, 而且出勤率也较低。大 学生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上的价值取向明显反映出学习的 功利性, 违背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 , 不利于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 , 国 16 90年的大学 与美 90~17
地 方 本科 院 校 实 施 通 识 教 育 的 现状分析 与改进策略
罗三桂
( 州大 学 教 务 处 ,广 东 广 州 5 0 0 ) 广 1 0 6
摘 要: 以地 方本科 院校 为视 角对 通识教 育进 行探 讨 , 望 引起人 们 对地 方本科 院校 实施 通识 期
教 育予 以更 多的 关注与研 究。文章在 分析 地 方本 科 院校 实施 通 识教 育现 状 的 基础 上 , 明晰通 识 从
联教育理论与管理模式的结果。改革开放使得我们逐步
而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经济收入又与科研成果息息相关 , 因
收 稿 日期 : 1—5 3 2 0 0 —0 0 作 者 简 介 : j 挂 ( 9 6) 男 , 西 古 安 人 , 州 大 学 研 究 员 , 育 学 博 士 , 事 高等 教 育 管理 研 究 罗 三 16 一 , 江 广 教 从
科 院 校 实 施 通 识 教 育提 出改 进 策 略 , 、
关键词 : 方本科 院校 ;通识教 育 ;管理 机 构 ; 程 体 系 ; 师 水平 地 课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2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13 4 2 1 ) 8 0 6 —4 17 —9 X( 0 0 0 —0 10
教育有些“ 不合时宜” 。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所 有 专 业
重点说明如下 : 课程开设类别齐全 , 开设要求规范 , 可满足所有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可根据不 同的对象进行选择 ; 同时多种类别课程设有不同级别要求 , 可由专业根
据专业特点及要求选择设置 , 亦可由学生根据 自身的学业能力 自主选择 , 高级别要求课程学分可用来转
识 教 育课 程教 学 。 2 通 识教 育课 程体 系的基 本框 架 ( . 见表 1 )
表 1 苏州大学通识 教育课程体 系的基本框架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政治 品德类 课程描述 面 向对象 含“ 想道德修养 与法 律基础 ” “ 思 、 马克 思主 义基本 原理 ” “ 、 中国 近现 代史纲
程, 而真正具有价值和特色的课程却较少学生选择。师生的这种认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地位 较低 , 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和对大学生的培养中未发挥其本应发挥的作用 ,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 量低 , 课程价值无法体现。
3 对通识教育课程体 系缺乏科 学的架构 . 当前 , 地方本科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系统 的
迫整 改甚 或淘 汰 , 证 了学校通识 教育 师资 队伍 的高 素质 。 保
新课程的开设 、 课程计划的调整等等由教务处统一负责 , 各学院( 不可随意安排 ; 部) 课程教学采用 教学班而非传统意义的行政班 , 选课方案 由教务处制定并实时优化 , 各学院( 具体落实 , 部) 保证选课 、 补选 、 退选工作 的顺利开展; 课程考核采取多元方式 , 鼓励教师在教学 中运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和考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于欧洲 , 形成于美国, 并伴随着美 国大学的发展而发展 。2 世纪 9 O O年代 中期以 来,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推动下 , 我国很多高校 日益重视通识教育 , 部分重点高校着力推进通识教育并取 得了较大进展。但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 , 总体而言 ,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还不甚成熟 , 特别是地方性本 科高校虽已认识其重要性 , 但仍处在朦胧阶段。笔者 旨在对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问题一:课程设置雷同,缺乏特色
某些院校通识选修课程设置雷同、内容模糊,难以体现各学院的特色。

导致学生缺乏
选择的舞台,难以为个体化提供服务。

应该通过各学院的协作,提供多种不同内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倾向选择课程。

问题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某些学院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对此,学校
应该建立一个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教学管理规范,推行教师培训和课程评估制度,
加强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问题三:学生参与度低
某些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程的参与度较低,缺少了补充和扩展专业知识的作用。

因此,
学校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对策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应该根据各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特色课程体系,推出多样化的通识选修课程。

通过构建精品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结合,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

对策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对策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校园交流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辟线上线下互动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的实践中,需要通过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管
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课程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以广州大学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以广州大学为例
发展路 径。
自由 申报 课 程 一 学 校 审 核 , 定 选 课 目录 确

发布 学 生 选 课 通 知 一学 生 选 课 一 选 课 人
注 入 发 展 动 力 和 长 效 激 励 机 制 , 州 大 学 广 采 取 的 发 展 对 策 是 以 增 量 建 设 带 动 存 量 改
数达到一定基数就同意开设。 间, 其 由于 在
程 内 涵
项 工 作 , 《 死 学 》 《 市 理 想 与 实践 》 对 生 、城 等 致 教 师 申报 时 的 随 意 性 很 大 , 程 的 集 成 课
3 门课 程 以 教 研 立 项 的 方 式 进 行 培 育 , 2 立 度 与 整 体 性 差 , 值 导 向 不 明确 , 目 无 价 有 地方 本科 院校 在推进 通识教 育时 , 面 项 项 目资 助0. 万 ~2 5 元 的 建 设 经 费 , 钢 。 程 开 设 前 虽 设 有 专 家 评审 环 节 , 5 .万 课 由于 临 的 首 要 瓶 颈 是 课 程 资源 短 缺 , 因 在 于 课 酬上 浮 3 %, 教 学理 念 、 学 目标 、 学 遴 选 对 象 总 体 质 量 不 高 , 选 余地 有 限 , 原 0 在 教 教 筛 使 学 校 发 展 基 础 薄 弱 , 业 教 师 的 参 与 度 不 内容 、 学 手 段和 方 法 等 方 面 提 出 明 确 的 得 最 终 开 出 的 课 程 纷 乱 无 章 , 个 “ 杂 专 教 像 大 高 , 干 教 师 多 数 只 是 在 工 作 量 不 足 时 将 改 革 目标 和 建设 任务 , 过 打 造 精 品 , 主 通 以点 烩 ” 此 外 , 程 稳 定 性 也 差 , 。 课 因人 设 课 、 因 通识课 程作为填 补工作量 的替代选 择 , 潜 带 面 , 进 教学 质 量 的 整 体 提 升 。 过 两 年 无 人而 停 课 的 问 题 突 出 。 推 通 为此 , 校 修 订 在 学 心 研 究 并 坚 持 稳 定 开 设 的 甚 少 。 识 教 育 多 的 建 设 , 少 数课 程 进 程 滞 后 外 , 通 除 大部 分 2 1 年 版 人 才培 养 方 案 时 , 格 准入 条 件 , 02 严 定位 为 专 业教 育 补 充 , 被认 为 是 额 外 的 , 次 课 程 教 学 质 量 明 显 改 善 , 好 地 达 到 了 初 从 源 头 强 化 课程 整 合 , 较 通过 编制 课 程 目录 , 要的 , 有 可 无 的 。 州 大 学 在推 行 通 识 教 步 建 设 目标 。 中 , 些 课 程 紧 密 联 系社 会 对 课 程 体 系 的 领 域 划 分 、 个 领 域 具 体 开 可 广 其 有 每 育 之 初 也 深 受 课 源 不 足 问题 的 困 扰 , 了 为 现实“ 点” 热 问题 , 亲和 力去 感 染 学生 , 用 激 设 哪 些 课 程 , 门 课 程 的 教 学 目标 和 教 学 每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

140可以通过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设置综合跨学科的调适教育课程,限制教学班规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有效的教学支持系统等措施进行改进。

一直以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使人成长为“人”,人才培养也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

随着“双一流”目标的提出,各高校愈发重视人才培养这一环节,在此过程中由于通识教育注重多重学习能力训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多元化国际视野开阔等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纷纷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然而当前这类课程实施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在2001年对全国2000家用人单位随机抽取的一份访谈式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在该单位工作的综合素养总体评价并不高。

特别是在以创新能力为公因子的特殊能力评价中,最不理想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

此后,在江西省范围内也开展了为期两年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素养评价的调查,在其研究中发现,用人单位在实际评价中对本科毕业生“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设计”的满意度均低于其他各项,“沟通协调”能力在雇主期待和实际评价中也达到极大的负位差。

同样是在关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胜任力的调查中,也显向都是要落实到课程改革这样的具体核心的问题上,如何设置合理、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成为当前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当前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分析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而尝试对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1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困境:被轻视的“课程点心”20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由于人类知识的一体性,通识教育课程应当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有利于加强社会公民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度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但纵观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目前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被理解。

一方面,高校将其视为对原来专业教育式培养目标的修补、填充。

构建地方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地方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刘 当远
( 江林 学 院 教 务 处 , 州 浙 杭 30 1 ) 102

要 :实施通识教 育 , 可以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 , 高育人质 量 , 实施 本科教 学质量 工程 的重要途 径。实 提 是
施通识教育的核 心是提供 充足 的高质量通识课程 , 构建科 学合理 的通识教 育课程体 系。 关 键 词 : 识 教 育 ; 程 体 系 ; 建 通 课 构
c to st r v s n o d q a e h g a in i hep o i i fa e u t ih— q ai o e c ri uum,b i ce t c a d r t n ls se o e ea du a i n o u lt c l u rc l y u l a s in i n ai a y t m fg n r le c t d i f o o
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又是选 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节点。


通 识 教 育 的 基本 概念

般认 为 ,通 识教育 ” “ 的起 源可追 溯至古 希腊 的“ 自
育》 就 明确指 出通 识 教育 的 目的在 于培养 “ , 完整 的人 ” 、 “ 健全 的人” 和“自由社会 中的健全 公 民”, 并进 一步 指出 ,
实施 方法。从此 , 通识 教育成为 美国高等教 育的主要 特征 之一 , 并对世界各 国的大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迄 今为止, 人们对 “ 通识教育” 内涵还没有一 个公认 的 的、 规范 性 的表 述。“ 哈佛 报 告 ” 《自由社 会 中 的通 识 教
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成为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关健 , 而通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6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 报

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工具 素质 课程 ’
集 中培训 ” 学模 式 , 足 于在大 学一 年 级集 中突 教 立
破 外 语 工 具 关 口 , 用 6 % 以上 的 有 效 学 分 课 时 . 使 O
外 语 和 网络 信 息两 门课程 是 提高 学 生熟 练 掌 辅 以相对 集 中 的业余 学 习 ,实行 相对 封 闭 的外语
院 根据 地 方 经 济 社会 发 展 需 要 和 学 生 就业 需 求 , 外语 培训 ” 式 , 模 即本 科 学生 在一 年级 完 成基 础 外 大学 英语 课 程教 学要 围绕 应用 型人 才 培养 目标 ,以学 生就 业 出 口为 导 语 学 习任 务 ,达 到教 育部 《
向 ,在 借鉴 吸收 国 内外 知名 大学 以及 美 国州立 大 求》 试 行 ) ( 规定 的基 础 阶段 要求 , 学生 在专 业 课 使
握 外语 能 力 和利 用 网络资 源 自主 学 习能 力 的两 个 能力 训练 式教 学 ,以提 高学 生外 语水 平 与应 用 能
基本工 具 , 是进 入专 业学 习的必 备条 件 , 是 学 力 为 目的 。 既 也 以外语 培训 与 强化 训练 为 基本 形 式 , 以 生终身 使 用 的重要 技 能 。在经 济全 球 化及 人 才需 能在 大学 二年 级 直接接 受 外 国教 师讲 授课 程 和熟
第 3 卷 第 5期 1
VO . lNo 5 13 .
临 沂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I 0F L NYI NORM AI UNI RS TY , VE I
20 0 9年 l 0月
0c. 0 9 t2 0
基 于就 业 需 求导 向的地 方本 科 院校 课 程体 系构 建 与 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 的影响 , 使得通识教育模式的实行多流于形式 ,
没有达到其教育 目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通识 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 , 对其建设 的不完善成
了阻碍 通识 教育 顺 利 进 行 的 主要 因素 , 因此 有 必 要 对地 方性 本科 院校 通识 教育课 程体 系 建设 中的 突 出问题 进 行分 析 , 探 讨 优 化 通 识 教育 课 程 体 并 系建设 的途 径 。 二 、 方性 本 科 院校 通 识 教 育 课程 体 系建 设 地
厚 的专业 知识 和熟 练 的专业 技 能 , 同时 能够 全 面
是造就全面发展 的人的惟一方法。 【J 92 由此可见 , 9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全面 的教育, 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大学作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 , 肩
了解人类总体知识 的状况 , 对不同学科 的理念有 所 认识 , 具有 独立思 考 、 值判 断和终身 学 习的能 价
相结合 , 它不仅 是提 高社会生 产 的一 种方 法 , 而且
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开始 被一些综合性大学 接受并试行 。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 与大学的教育使命完全相契合 , 目பைடு நூலகம்就是培养 其 全面发展的人 , 即具备远大眼光、 通融识见、 博雅 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 , 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具有深
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的要求 , 与专业课程之间 缺乏有机 的结合 , 教学质量和水平较低 , 教学资源 匮乏 , 学方 式陈 旧。另外 , 教 院校 仍更 重视 专业课
程建设 , 不愿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到规划和实施通 识教育课程上来 , 即使在开设的通识课程中, 也重
视 专业化 和应 用性课 程 , 程设 置 比例 失调 。 课 ( ) 三 通识 教 育激励机 制缺 失


通识教 育 的重要性
质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的文 件如 1 8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的若 9 年《 9 干意见》 19 年《 、 9 9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等也相继 出台, 通
人类社会化过程 中要 不断接受教育与培养 , 具备各种素质 和能力 , 以求得全面发展。马克思
9 1
本领 过硬 的高素 质专 门人才 和拔 尖创新人才 。 ” 可 以说 , 以培 养 全 面 发 展 的人 才 为 目标 的 通 识 教育 模式 在实 行 的过 程 中取得 了一 系 列成 果 , 但 出现 了很 多 问题 , 其是在 地 方性本 科 院校 中 , 尤 由于缺 乏 同类 院校 的改革 经验 和依然 受 到专业 主
在 总结前 人经 验 和理 论 的基础 上 , 出了科 学 的 提
全面发展 观, 认为“ 即作 为主体 的人在各个方面 的全面发展 。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
充分、 自由的发展 ,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的全面发 展 , 格 、 力、 力 、 造 力 的 全 面 发 展 等 人 智 体 创 等” 【j 。1马克 思 还 指 出 “ 来 教 育 对 所 有 已满 一 未 定年龄 的儿童来说 , 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
为重, 改革教学 内容、 方法和评价制度 , 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 ” 展规划纲要(00— 00年) 2 1 22 中指 出: 提高人才 “ 培养质量 ,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 心地位 ,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 、 品德优 良、 知识丰富 、
见, 缺少社会责任感 , 这就偏离了教育的使命。改
革开放 以后 , 在不断总结教育 的经验教训并借鉴 国外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 和成果的大背景下, 素
收稿 日期 :0 1 1 - 5 2 1 - 2 1
作者简 介 : 于福君 (9 5 , , 17 -) 男 辽宁辽阳人 , 山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鞍
第1 期
于福君等 :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地和主渠道的通识教 育课程体 系建设 在推行 的过程 中也 遇到 了种种 问题 , 给其 顺利 实施造 成 了困境 。本 文在分析地方本科 院校 实行通识教育课 程体 系建设 中存 在的 突出问题 的基 础上 , 对高校通识教 育课程 体 系建设的优化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通识教育 ; 教育理念 ; 途径 中图分类号 :6 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篇 号:0 82 4 (0 2 0 -0 00 10 - 1 2 1 ) 109 - 4 4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A sa oma nvr ̄ o ra nh nN r l i s o U e
201 02。 4(1): 0—9 2- 1 9 3
地方本科院校通 识教育课程体 系建设的实践
于福 君 王 立 娟
( 山师范 学院 高等教育研 究所, 鞍 辽宁 鞍 山 14 0 ) 10 7 摘 要: 在教育改革 实施过程 中, 通识教 育的重要性 引起 了高等教 育界 的普遍 关注 , 而作为通识 教育主 阵
负着重要的使命 , 其理念决定着大学培养人才 的
目 标和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后 , 仿效前苏联实 行专业化教育模式 ,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 了当时经 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 但在专业化教育模式 下, 着重强调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 , 忽略了 素质教育和价值理性 , 从而造成 了学生 的片面发 展, 虽然掌握了专业知识 , 却缺乏创造力和卓识远
力 , 够 理性 地处 理 问题 , 有 高远 的人 生 目标 , 能 具
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 有高品位 的生活质量 和价值追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
的一 项重要要 求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民经济 和社 会发 展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纲要 中 指 出 : 遵 循 教 “ 育规 律 和学 生身 心发展 规律 , 坚持德 育 为先 、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