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教授7月26日演讲
许小年:企业家唯一重要的工作是创新
许小年:企业家唯一重要的工作是创新2013年07月28日 05:11 中国网我有话说(231人参与)没有人可以永久地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创新,持续地创新,以走在竞争对手前面。
人类在过去300年间所创造的财富、积累的知识,超过了此前七八千年的总和。
是因为在17世纪时人类突然变得比以前聪明了?当然不是。
原因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制度变革,让人类走入创新的时代。
政府不要染指创新许多人常误以为发明即创新,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第一个作出了区分:发明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创新是新技术、新知识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对人类经济影响至深、至大的不是发明,而是创新。
互联网是美国军方在二战时发明的,但直到1965年美国政府解密,互联网技术民用,才迎来了互联网新时代。
中国人智商非常高,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诸多发明,却没有一样创新。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写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西班牙人到拉美运回黄金(1333.70,4.90,0.37%)白银(19.94,-0.21,-1.04%),郑和下西洋却运回了两头长得像麒麟的长颈鹿。
中国古代没有用亏损和破产来惩罚墨守成规者的激励机制,而后者像一架无情的机器,如果你停止创新,甚至步伐慢一些,就会被淘汰。
创新不仅跟政府无关,也跟国情无关,激励机制的缺乏决定了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创新的环境。
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是自由思想的结晶,而且是一种偶然的结晶,它不是计划出来的,是不可预测的,是企业家在市场上不断摸索,经过了许多失败,走过了许多弯路之后才偶尔发现的。
成功是因为运气好;而运气掌握在上帝手里,我们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
高失败率决定了必须用利润、市场、收入、金钱、地位来回报勇于创新者。
任何计划的思维、任何确定性的方向指引都与创新精神格格不入。
许小年的讲话
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与重振2010-12-06 14:03:4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与重振”。
现在社会上有两股浪潮,各种媒体上都有过广泛的报道,一个是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另一个是海外移民。
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员子女,有成功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子女。
这两股浪潮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企业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我想先做一个定义上的说明,这里讲的“企业家”是指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虽有大量的优秀管理者,但那里没有企业家。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也以个人的名誉和资产赢取成功的收益。
在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仅有管理者而没有企业家。
当我们看到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衰落时,必然要问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强势政府的兴起是当前企业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和民众,而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
近年来改革停滞不前,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之下,政府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
不仅国有企业挟政策、法律、资金、资源、意识形态的优势,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政府各部门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越来越频繁。
政府干预的突出的案例就是房地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所有已知的行政干预手段都用上了。
政府对经济、市场活动的干预增加了企业负担,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预期的稳定,提高了未来不确定性。
在经营环境恶化,盈利机会减少之际,相当数量的企业家放弃了实业,逐步转向了投资,在企业界形成了移民之外的第二个趋势。
在我的学生群体中,我发现当前的两大趋势,第一是办海外护照,第二是做投资,不做实业了,经营实业越来越困难。
社会地位的悄然变化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家从令人羡慕的市场经济弄潮变成了天下不均的抱怨对象。
许小年燕山讲座迟到的衰退全程记录
许小年:很高兴来到燕山大讲堂。
我非常赞同燕山大讲堂的传统,我们在大学的讲堂,首先坚持批判性,第二是建设性,第三是开放性,第四就是独立性,知识分子一定要独立,否则没有任何价值,我希望燕山大讲堂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觉得批判这个词很有贬义,在英文中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它对现有的结论、现有的观念永远持批判的态度、怀疑的态度,只有这种态度才能推动学术的发展、才能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所以我觉得批判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衰退来得异常猛烈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迟到的衰退"。
目前我们国家经济的情况有多严重? 应该说非常严重。
我最近跑了两趟南方,去了一些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像广东的东莞、中山,我看到企业减产、停产甚至是关门,大量的工人被解雇, 因为政府不让工厂解雇工人,于是就叫"停薪休假",今年民工返乡潮也提前到来。
外贸出口负增长、发电量负增长、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迅速下降,9-11月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也是负的。
经济下滑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我在内,我感觉到了衰退的到来,但是没有想到来得如此猛烈, 这也促使我们每一个经济学家的思考,中国经济到底怎么回事、世界经济到底怎么回事?上半年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防通货膨胀,为了把过快的增长速度降下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政策180度大转弯,所有的政策工具都用来保证经济较快增长。
通胀的危险几乎在几个礼拜之间消失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通缩、经济衰退、物价的下跌,失业的上升。
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台了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上信奉凯恩斯主义国家的行列,凯恩斯主义能不能应用在今天的中国呢?这个稍后我会讲到。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难道都是因为金融海啸?都是因为外部原因吗?答案不是这样的,想要理解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经济学家许小年:痛苦转型的传统行业有大量投资机会
经济学家许小年:痛苦转型的传统行业有大量投资机会其他亿欧亿欧2016-04-12 10:47[ 亿欧导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①经济下行,遍地都是机会;a)投资回报更高;b)更专注于创新;②勿盲目跟风,要学会独立思考。
a)投资领域集中,是跟风的结果;b)不听信舆论,要独立的分析;c)商业要看本质。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基石资本客户年会上发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题演讲,许小年认为:①经济下行,遍地都是机会;a)熊市反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b)经济下行有助于企业更专注于创新;②勿盲目跟风,中国企业家要学会独立思考;a)投资领域集中,是跟风的结果;b)舆论鼓吹的潮流,不完全可信,要扎实、独立的分析;c)互联网思维的“去中介化”并不是万能,商业一定要看本质。
以下为许小年教授的演讲(部分):经济下行,遍地都是机会现在的形势,并不意味着我们企业没有投资机会,现在遍地都有机会,投资机会比以前还好。
我非常钦佩投资界的圣人巴菲特,他就是喜欢熊市,因为牛市资产价值太高,他喜欢的股票,总是在熊市时大量购买,他重视的是投资回报的高低。
所以看来没有机会的时候可能蕴藏了巨大的机会。
虽然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里挣扎,但是必须要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起码有了基本的产权保护,已经有了《物权法》,反观计划经济条件下,产权是没有保护的。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市场资源配置和民营企业起码有了半壁江山,在就业方面,民营企业远远的超过了半壁江山,创造了80%的就业机会,GDP 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税收也最高也到过50%,这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的成就。
就在有限的产权保护下,就在这半壁江山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现在因为经济下行,实际上是一个好的时机。
经济上行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赚钱,没有人想到创新,没有人想着研发投资,只有少数企业去想去做。
华为几十年研发投入,从来没有松懈过,才造就它今天的市场地位——不是全国市场地位,而是世界市场地位。
许小年:金融危机根源不在华尔街贪婪
许小年:金融危机根源不在华尔街贪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现在民众指责华尔街的贪婪,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这场危机。
但这场危机的根源并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联储超发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其反映出的更深问题,则是全球化的经济与本地化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巨大矛盾。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风波尚未平息,最近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的风潮又袭。
很多人认为,是华尔街的贪婪导致金融危机。
许小年则指出,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华尔街充当的只是替罪羊的角色,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才是危机真正的罪魁祸首。
许小年称,从2001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里,美国基准利率长期偏低,利率过低的结果就是货币超发,市场上流动性泛滥。
从2001年开始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提高到接近10%,银行信贷供应过度,制造了美国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这就是次级按揭支持下的房地产泡沫。
而美国之所以能保持长期低利率,这是因为美国经济中没有通货膨胀,经济长期呈高增长低通胀状态。
而这一状态的出现则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有关,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的产品使得美国CPI越来越多地拥有中国成分。
许小年总结称,这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出现的新问题,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没有看到这一点。
“现指责华尔街贪婪,华尔街什么时候不贪婪,什么时候不想炒作,什么时候不想投机了呢?”华尔街当然有它的问题,但不是首犯,是从犯,首犯是美联储。
危机之后回头来反思,许小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所做的“从金融危机看金融研究”的演讲中指出,这场危机反映全球化的经济和本地化的货币政策之间的深刻矛盾。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使用,它的发行影响着全球经济,但是它的发行者只考虑美国一个国家的经济。
由此看,在全球化的时代,货币政策的操作不能再本地化了。
对于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借鉴意义,许小年认为,我们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全球化的经济背景,努力实现谨慎且符合实际的要求。
另外,正确分析政府监管与市场化的成本和收益,理性对待金融创新,这都是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许小年教授的发言-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做一次交流。
我今天讲的是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这个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家都比较关注的。
虽然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它的余波好像是渐行渐远,但金融危机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困扰着我们的经济。
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经过了这次金融危机,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它的经济经过了深刻的调整,所以现在美国的经济正在走出谷底,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在金融危机的这几年中间,我们是采取了错误的政策,结果是浪费了一次金融危机,错过了一次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我们现在正在尝到苦果。
当欧美经济逐渐恢复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整个的发展趋势正好是另外一个方向,是逐渐的下滑。
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我今天在这里讲的结构,结构是关键词。
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说引起的,那么这个结构失衡引起的话,你不可能用输血、输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必须要用结构的调整来修正过去的结构失衡。
欧美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由于它比较市场化,所以它进行了深刻的调整,它在逐渐的走出谷底。
大家已经看到了,美国的股市是向好的,美国的失业率正在下降,原因是什么?原因跟政府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跟奥巴马政府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跟美联储的救市活动也没有多大关系,原因是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市场在自发的进行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到位之后,经济就要恢复。
我们国家正好相反,我们拒绝结构调整,我们害怕结构调整带来的短期痛苦,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拖延、推迟结构调整,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现在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非常尴尬的境地。
再往下走下去,松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已经没有多大的执行空间,通货膨胀就会无法收拾。
所以我们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银行一直在紧缩货币、紧缩银根,企业逐渐的感到紧缩银根带来的寒冷,企业的贷款逐渐困难。
再往下走,高速度的发展中国经济,单纯的靠宏观政策已经不行了,退也不想往下退,我们可以看到货币政策的紧缩,虽然在不断的进行,但是我认为它的幅度和频率都不够,不足以扭转社会上的和市场上的通货膨胀的预期。
许小年
许小年: 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许小年: 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许小年: 尊敬的各位来宾,早上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一些看法。
在我开始讲之前,我希望跟媒体界的朋友打一个招呼,报道是可以的,但是希望准确报道。
许小年: 很抱歉,我今天讲的和我们上海证券的主题有一些出入,我讲的可能不太合适宜。
我把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称为是“倒冬暖”,我们现在都喜欢说“倒春寒”,我感觉是“倒冬暖”,目前短暂的复苏只不过是春天刚刚开始的回暖,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
许小年: 我讲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判断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首先要把这次经济危机来龙去脉搞清楚,只有分析了这次的经济危机的成因,我们才能够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我们都喜欢听结论,不喜欢分析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我们就看不清楚中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未来复苏的方式。
所以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许小年: 第二部分是因为经济的“倒冬暖”为什么一季度的数据只是在“冬天”过程的一个回暖。
第三部分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所以它的复苏也应该是全球性的。
中国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率先反弹。
正好相反,我感到率先反弹的有可能是美国经济。
原因在于,西方经济自2007年中,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而我们这里的调整,只进行了一小部分,由于政府的政策,被延缓甚至被阻止。
所以调整进行的越缓慢,复苏到来就会越迟。
西方我们看到,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现在还没有见底。
最后是结论。
许小年: 我们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这次全球的衰退和战后的历次危机也罢、衰退也罢,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1980年代,我们曾经在拉美看到过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在1990年代我们在东亚看到过亚洲金融危机,所以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陌生的,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衰退,在战后的历史上我们也多次见过,但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次的不一样,不仅在于它的深度和范围,而且在于它的性质,在于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后,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许小年演讲谈企业创新:聚焦业务定位少跨界,干别人干不了的
许小年演讲谈企业创新:聚焦业务定位少跨界,干别人干不了的近两年,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甚至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
企业毕竟怎么做,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才能面对挑战照旧处之泰然?闻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近日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基本结束,经济和企业处于后工业化时代。
“在后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资源整合,而是创新力量。
”那么,企业毕竟应当如何创新呢?许小年给出了三点建议:1、聚焦定位。
由于人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聚焦在特定领域中,才能形成技术上的积累,从而取得突破。
2、差异化的错位竞争。
过去企业的想法是“别人能干什么,我也能干”,现在要换个思路了,“别人不能干的我也能干”。
3、高度关注技术。
在诸多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
以下是许小年演讲的内容精编:01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经过40多年的进展,大约在2023年前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性转型期,工业化基本结束,经济和企业处于后工业化时代。
在这个阶段,资本积累速度明显放缓,投资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引擎,曾经的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衰减乃至失效。
在产能普遍过剩的状况下,刺激投资的政策失去意义,徒然增加没有任何效益的闲置产能而已。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基本饱和,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愁卖,增量市场快速消逝,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扩张产能实现自己的进展。
以机动车为例,2023年起,全国的机动车销售量已经变为了负增长,并且从那以后连续三年都是负增长。
而在2023年之前的工业化阶段,机动车销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在那个时候,只要生产线的车组装好了,开出去就能卖掉,车厂无论怎样经营都能盈利。
增量消逝后,企业面对特别激烈的存量市场争夺,不得不从竞争对手那里虎口夺食,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在市场普遍饱和的状况下,如何摆脱逆境?企业要么开拓新的市场,要么在现有市场上抢夺更大份额。
许小年教授7月26日演讲
中国经济地真正“敌人”浮出水面月日,许小年教授应邀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地演讲.许小年教授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我们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地结构性扭曲地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地任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地商业机会.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地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下是演讲全文: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地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地一两年里地宏观数据,经济地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地全是,但电力地指标、运输货运量地增长率和企业地层面等各方面地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地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地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地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地困境?衰退地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地经济景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地冲击之下,中国地经济有个断崖式地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地,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地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地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地困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是我们推出了“万亿”地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地调整机会.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地困难比年还要大.年“万亿”执行地结果,使本来已严重地结构失衡更加地恶化,这表现在很多地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然而政府地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地产能、落后地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地内在地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地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地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前两天见了一家民营钢铁厂,他们告诉我现在全国钢铁地生产能力大概在亿亿吨,而全国地消费只有亿亿吨,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钢价不会反弹,各家都在产能地压力下,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低价销售地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地救济在活着,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它们不倒地话,那些效益高地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因为价格被压地太低了.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地一个代表,我们用新地产能泡沫去掩盖旧地产能泡沫,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资本市场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实体经济中,表现为过剩产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驱动,当出现过剩产能地时候,企业不敢投资了,依赖投资地增长就掉下来了,这是结构性扭曲持续到今天地一个必然结果.出路在哪里?去产能化.如果不把过剩地产能消除掉,价格起不来,企业经营会很困难,经济就会长期地在低位运行.所以去产能化是当前最紧迫地任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和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地去杠杆化所面临地挑战是一样地.欧美发生金融危机地原因是过度借债,杠杆过高,把家庭和金融机构压垮了.要想经济恢复,必须把过高地杠杆率降下去.美国去杠杆化从年到去年年才基本结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股市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地去杠杆化没有认真地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地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年,而美国地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地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地表现大相径庭地主要原因所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地过剩产能,对应地是银行地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地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地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如果说股场外配资是个问题地话,那么和金融体系与政府体系中地坏账相比,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股配资总共有两、三万亿吧?我们金融体系地贷款余额是多万亿,坏账率如果是,那么就是七、八万亿,而且有可能还不止.政府融资平台在执行万亿过程中积累地债务,现在官方估计就有万亿,这才是中国经济地大隐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股市场是政府制造地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地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地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地坏账,实体经济中地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地过剩产能是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地过程和去产能地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年年总是要地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地心理准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去产能和去杠杆地过程中,企业地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地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地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地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地下行和经济地调整,在调整地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地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地机会非常之多.我刚才说地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地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地好机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是现在购并地障碍在于地方政府地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地购并,不要阻碍企业地倒闭.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地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地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地企业.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地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地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地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政府和经济学家地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地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地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地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地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地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地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地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地定价地能力来改进它地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地好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些市场份额比较集中地企业下一个要做地就是研发,推动升级换代.在行业分散地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没有做研发地力量.中国各行各业地一个特点就是太分散了,分散到了没有几家领军地企业能够做创新式地研发,所以市场集中度一定要提高,世界各国全都是这么走过来地.在上一世纪,汽车工业刚刚开始发展地时候,美国有多家汽车公司,中国现在有多家,太分散了,分散到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分散到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大规模地研发投入.在市场力量地驱动下,几十年间美国地多家汽车公司最后变成了家.中国工业地发展,也会走同样地道路,不断地集中,只有集中才有规模效益,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够地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们上千家地汽车公司,要通过购并、通过行业重组来提高市场地集中度.再比如零售业,中国地全年地零售额是多万亿,我们最大地零售公司不算京东,一年地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多亿,但是不赚钱,赚钱地是民营地,最大地也不过亿.而沃尔玛地年销售额是亿美元,和中国地亿人民币怎么比啊?我们地传统行业过于分散,效率太低.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地时期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中型地,小型地企业也赚钱,经济一慢下来,问题就暴露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济衰退地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地经济景气过去几十年中,各位也许都很成功,但并不一定优秀,各位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谁是真正地优秀企业家,在今后两三年才能表现出来.哪些是好企业,哪些是平庸地企业,哪些是低效地企业,要在下行中才能看出来.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地电商在几年地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地第一大零售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地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地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地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地效率太低.我说地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地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亿人民币地销售额,和中国万亿地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地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地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地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地企业.在整合地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地来说,机会是非常多地,我要有钱地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地是我没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地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地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地标准,顶多、,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地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们要做地,就是用新地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地效率.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地,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地销售额大概跌了,利润整个行业跌了,而他地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地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地自动化程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巨大地挑战产品地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地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地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地活儿?劳动力市场地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地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地东西,一点一点地改进产品,一点一点地改进技术,这方面地空间是非常大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又比如钢价地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地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地成本还是高地,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地来自利用余热、余气地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地效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地,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地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地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地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地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地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不否认互联网是一个很有效地工具,但是互联网地作用是什么?必须要有自己地思考.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更为快捷地传递信息地手段,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地不对称.信息地不对称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互联网地作用是提高信息地传播速度和传播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地应用因此主要是在交易环节而不是在生产环节.至于生产环节效率地提高,我们仍然要靠传统地研发,在这个领域中,互联网帮不了你什么忙,能帮忙地是在交易环节上.目前我们所看到地,互联网用地最多地就是营销,减少交易中介,缩短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新产品和新技术地开发和研究,还得走传统地老路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微观层面上政策地变化,监管地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地市场机会.。
许小年 重回改革开放之路 演讲实录
“2011(第三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5月29日在大连召开。
以下为演讲实录:许小年: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到这里来和大家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做一个交流。
快要吃饭了,我快一点讲。
我讲的题目是“重回改革开放之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促使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遭遇了融资的困难,因此破产,我们似乎回到典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两难的困境当中,不紧缩银根通胀抬头,渡过了最困难的2009年和最为复杂的2010年之后,我们进入了最为纠结的2011年。
当前的通货膨胀毫无疑问是过去两年间货币超发的结果,GDP增长仅为9.3%,两者相差19个百分点,换言之用一句不是十分严格的话来讲,货币超发接近20%。
2010年,广义货币又增加了20%,而GDP增长仅仅是10.3%,两者相差一半,如此多超发的货币,迟早要体现在价格上,不是商品价格就是资产价格,或者两者同时上涨。
所以通胀偏激异常,不过是混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托辞。
为了避免出现恶性通胀,我们应该下决心,继续紧缩银根,更多的使用利率、汇率等价格手段,辅之以存款准备金的手段,将超发的货币收回来,毕竟超发货币带来的繁荣是暂时的,与其坐等滞胀的到来,不如抑制通胀于初发之时。
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中,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就像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若想控制通胀,必须牺牲增长。
实际上,两权之际是存在的,但是这个两权之际并不存在于凯斯经济学框架之内,我们关注的重点从传播的需求分析转向供给,从投资消费,出口需求,专项供给出于短缺状态的部门,在供给仍然短缺的这些部门,我们可以找到投资和就业的机会,凡是价格高涨,必然是供不应求,以金融业为例,眼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说明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严重不足,这不是因为或者说主要不是因为银根紧缩了和资金缺乏,而是中间渠道不畅通,如果我们说当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收缩而造成的,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没有资金问题或者说资本上没有资金问题。
许小年:真正的悲剧还没有上演
许小年:真正的悲剧还没有上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真正的悲剧还没有上演希腊“破产”了,没事,还有欧洲诸国可以救援;欧洲“破产”了,没事,还有美国可以救援;美国“破产”了,没事,还有中国可以救援;中国“破产”了,没事,我们还有上帝。
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在这一条传导链上,中国处在最后一环;但也可能感到绝望,因为俺们一旦“出事”,只有上帝能够拯救。
2008年至今,刚刚好三个年头,2009年全面复苏,2010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2011年美债面临爆顶,2012年不用猜,你知道我在预言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一定是“结局”?过去三年的“努力”都只是“垂死”前的挣扎?早在2009年,我曾经预见到这一天的来临。
不是因为我可以未卜先知,而是根据历史“经验”的推导《“知易行难”注定是货币政策毕竟困境》一文中这样表述,“有限的历史告诉我们凯恩斯牌机车只善于高速行驶如果你不够油坚持到高速公路下口而想减速,后果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许多。
除此以外,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不要被经济暂时好转的迹象所迷惑。
不要认为自己会比1936年美国、1977年的日本更聪明好运。
”无知者无畏,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历史会告诉他们,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奇迹。
今天,希腊也好,欧洲诸国也罢,包括美国在内,他们的凯恩斯牌机车邮箱已经报警(堆积如山的债务消耗了所有动力)。
至于中国,压根就没有“油量提示”这块仪表盘。
经过三年的高速行驶,邮箱空空,哪怕“空中加油”也只能缓一时,而无法救一世。
这一幕恍如当年美国、日本的政客们所遭遇的悲剧在一年紧跟一年的巨额开支之后,日本的“管理者们”对于大幅增长的财政赤字皱起了眉头,开始选择快速缩减开支。
1936年罗斯福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无论是从执政者的角度,还是一般民众,都不会反对削减债务,这个决策看上去仍然是“既合情又合理的做法”。
可是,缩支和增税行为一旦开始,经济恍如被戳破的气球,好势头顿时烟消云散。
许小年演讲:创新不在于新,甚至可以很旧
许小年演讲:创新不在于新,甚至可以很旧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到这里来,感觉受到了文化的冲击。
我发现,我大概是到场人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至少属于年龄最大的一个群体。
这样的氛围令我感觉既新鲜又新奇,所以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感受,希望与大家进行分享。
创业不在于未来,而在于眼前今天的主题是展望未来。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代表的也许是过去,是眼前的现在,而在座这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朋友,我想他们能够代表未来。
用流行的词汇表达,我想跟大家share(分享)的就是,为了使你们所展望的未来变成现实,所以,不可以忽视你们眼前的现实。
为什么说,年轻人能够代表未来呢?因为他们是当前创业的主体。
但是,创新也好,创业也罢,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所以,未来也一定要从脚下开始,再一步一步向未来延伸。
也就是说,你尽可以展望前方的目标,但是不应该忽视脚下的道路。
否则,你不但可能会摔跟头,而且很有可能达不到你所想象的那样辉煌的未来。
就目前的创业或者创新而言,我们所看到的大多还只是一个口号。
在这些口号的感召下,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可以讲出一些新的名词,谈出一些符合潮流的概念。
比如,当前,人人大谈工业4.0,但是,工业4.0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工业4.0是智能化时代,而它的前身,分别是机械化和动力化的工业1.0时代、自动化的工业2.0时代,信息化的工业3.0时代。
每一化、每一个版本的工业技术都是以前一个技术为基础的。
所以,如果没有蒸汽机、电动机,没有工业1.0,你根本无法想象自动化的2.0。
同样,如果没有自动化,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化。
而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是以大数据和信息集成为基础的,所以,如果不做好3.0,4.0也一样无从谈起。
所以,当“工业4.0”这个概念来到中国的时候,我特地花了一些时间到企业去做调查,调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知道什么是工业2.0或者3.0,更不知道什么是工业1.0,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可能直接进入到工业4.0呢?还有很多企业正处于从2.0向3.0跨越的阶段,并且这个跨越还远远没有完成,根本档具备迈进4.0的基础。
许小年演讲:经济学与市场的逻辑
许小年演讲:经济学与市场的逻辑许小年是中国经济学家,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今天作者给大家分享一篇许小年的精彩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小年演讲:经济学与市场的逻辑经济学研究什么?我们现在讨论的经济政策是不是有那么重要,我想用一下维迎刚才在这里给大家展示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非常说明问题。
我没有看到过GDP的曲线,但是我看到过全球人口,芝加哥沃格教授做的,都是一个意思,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我们所知的人类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财富创造和全球人口长期停滞不前,刚才维迎讲了,99%的时间,财富的创造、人的生活水平,全球人口长期停滞不前,它发展的轨迹基本是一条很平坦的斜线,斜率很小。
但从16、17世纪开始,转折点出现在这样一段时间,晚一点的话是17世纪,第二次农业革命,到了18、19世纪时,我们都知道这是工业革命。
你大致可以把人类历史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财富的创造长期停滞不前,生活水平和财富积累、全球人口长期停滞不前,要是从猿人的头盖骨开始算起,这样的历史有几百万年时间,如果是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从埃及计算起,大概是7000多年,在漫长的7000多年时间中,财富的增长沿着这样一条曲线上去。
到了17、18世纪之后,这是人类文明史的第二个阶段,财富飞速增长,它的运行轨迹和第一个阶段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把第一个阶段看成略微上斜的一条线性,在第二个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财富的创造是指数的上升。
经济学研究什么?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经济学大部分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叫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它研究的不是为什么人类在17、18世纪时出现了增长转折点,为什么在经历第二次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财富指数型上升的势头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为什么?所以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凯恩斯说,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稳定性。
许小年:权势文化导致中国企业家精神衰落
的 责 任 ,而 非 发 自 内 心 的 自觉 行 为 。 我 造 部 门 将 萎 缩 , 价 值 创 造 速 度 将 下 降 。 们 在 社 会 上 看 到 裸 捐 者 寥 寥 无 几 , 日益 流行的则是 ‘ 官 ’” 裸 。
而 且 , 以 违 法 方 式 进 行 财 富 再 分 配 , 民
众 自然 会 质 疑 政 府 立 法 和 执 法 的 公 正 性 , 动 摇 人 们 对 社 会 公 平 的 信 心 。 等 到 民 怨
企 业 家 精 神 衰 落 将 导 致 创 新 力 衰 退
“ 业 家 精 神 在 衰 落 , 而 权 势 文 化 企
却在 兴 起 ,这 种 趋 势 令 人 担 忧 。 许 小 年 ” 说 ,“ 记 得 大 概 1 我 0年 前 , 在 做 调 查 的
长 ,对 一 个 民族 意 味 着 什 么 ? 许 小 年 说 , 意 味着 创 新 能 力 的 衰退 和 社 会 的 动荡 。
增 长 模 式 的 转 变 指 日可 待 , 中 国将 续 写
令 人 羡 慕 的 ‘ 场 经济 弄 潮 儿 ’ 市 ,变 成 了
‘ 成 分 配 不 均 的 被 抱 怨 对 象 ’ 当 仇 富 造 。 心 理 取 代 了 财 富 尊 重 ,企 业 家 自 然 也 丧 失 了精 神 动 力 , 回馈 社 会 变 成 了压 力 下
j 向记 者 表 达了 对 中 国企 业 家 精 神 的 担忧 。 前
强 势 政 府 导 致 企 业 家 精 神 衰 落
谈 到 企 业 家精 神 , 先 要 定 义 一 下 “ 业 家 ” 首 企 。
能够 在 前景 不 明朗 的情 况下 ,组织 资 源开 发和提
供 社 会 所 需 要 的 产 品 和 服 务 ;他 们 以 个 人 的 声 誉
对话许小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
《对话》许小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员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人认为这场危机的根源是过度的投机,有人认为罪魁祸首是人性的贪婪。
还有人认为是美国的金融创新导致了这场危机的发生。
那么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他担任过世界银行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带您追根溯源,为您解读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
许小年:华尔街这次金融危机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每一次金融危机都离不开银行信贷,这几乎是现代金融危机的一个规律了。
在投资者的资金进入的时候,往往后边都有银行信贷的支持,而且信贷本身好像它制造了一种投资机会,由于信贷进入之后,过去投资的这些资产价格果然就涨上去了,所以信贷不光是为投资和投机活动推波助澜,而且信贷本身甚至可以创造看上去像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机会一样。
市场上金融机构也罢、投资也罢,或者是企业也罢,突然发现了新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在2000年之前,市场上的热点就是科技公司,资金大量涌入到科技公司,这一次市场上发现了新的投资机会,看上去是投资机会,就是次级按揭,房地产。
发现了新的投资机会之后,厂商与投资者进入市场,这样的投资机会有一些踉实体经济根本没有关系,也可以在人们的眼中成为投资机会,比如说大家熟知的郁金香热,郁金香这个花可以成为投资的对象,从而变成投机的对象。
厂商和投资者觉得这是非常有希望的,一个未来的投资领域,所以资金的纷纷进入。
许小年:资金不断的流入形成了虚假的繁荣,误使企业和投资者认为这是真正的投资机会,为什么企业和投资者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就是泡沫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在金融学中,我们叫做泡沫的自我实现。
什么叫泡沫的自我实现?就是投资者预期价格要上涨,比如说科技股它的价格要上涨,比如说郁金香花价格要上涨,比如说房地产价格要上涨,在预期的支配下,市场参与者纷纷地买入,而这种买入的行动果然就把价格推上去了,这种推上去的价格强化了前面的价格上涨的预期,强化了这种预期,于是就形成一种我们讲的叫做正循环,预期和价格之间你拉我推不断地上涨,所以泡沫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泡沫的自我实现,预期的自我实现。
企业转型中的明灯—许小年教授
企业转型中的明灯——许小年教授今年很走运,认识几位智者,真正的老师、引领者。
在今天这个巨大的变革中,在国家、企业、个人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迷茫中,他们的智慧就像灯塔一般,照亮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今天介绍第一位,国宝级的大师——许小年教授。
先自我介绍,本人李永安,湖南永州宁远人,深圳市澳来福科技和深圳市玖道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澳来福中央供氧系统和玖道空气净化器,为都市中的人们提供森林般的新鲜空气,平时也做些投资。
虽是产品很好,却没有做强,投资很长也没有做大,人好像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努力,但是仍然在黑暗中摸索。
2014年5月21日下午2点,深圳圣廷苑酒店三楼锦绣厅,许小年,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出现在我们面前,“解读两会后中国经济政策和民企发展”,我原以为他是一位比较激进、高傲、不近人情的学者,没有想到面前的他是如此谦卑(绝对装不出来),如此平静(像一位修禅的老道),如此平易近人,但是他的眼神明显透出一般人少有的明亮的光芒,似乎能穿透时空,识别因果。
他的报告两个小时,回答提问半个小时,现摘录核心如下:1、当前的经济形势;2、个人对经济政策的分析;3、当前情况企业如何转型一、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形势明显放缓,原因如下:1、产能过剩、投资乏力2、消费不振3、全球经济危机,外国需求减退不能短期扭转的原因:1、投资疲软是因为产能过剩,过剩产能没有消除前,投资很难恢复2、消费依赖收入的支持,过去几十年,居民的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二、个人对当前政策的分析1、强总微刺激的原因①4万亿强刺激的后果,产能过剩、浪费、贪污腐败,更严重的是打乱了企业的预期,阻碍了经济结构性的调整。
②政府也没有4万亿的资源了。
③本届政府把经济增长寄托在新的改革红利上。
2、分析目前为止的一些改革措施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①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是方法上还值得商榷。
许小年给企业家的一个忠告
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你们将无法避免面对经济的上上下下,也无法避免一定会面临风风雨雨。
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坚持把自己的企业作好,少听一点天气预报。
归根结底要把自己的企业作好,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在经济向上时作好,最关键是在冬天要活下去。
最可怕的是,春天到了,你不在了。
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家理解周期性衰退不一样。
周期性衰退,跟冬天到了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是结构性衰退,是内部得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
结构性失衡失衡为何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衰退?首先要解释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衰退,哪些方面失衡了。
1、需求方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失衡消费不足,首先我不认为是需求疲软造成的。
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就象很多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表面现象,内部有炎症才是实质。
目前政府和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占到了50%,而消费拉动只是占到35%? ?至于为何会需求不足,我认为核心原因在于目前“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总结:国富而民穷是也)2、投资导致产生增长超过国内购买力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大多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产品该卖给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大量过剩产能,现在企业就自然的投资需求不足。
企业不敢投资,表现为生产产能指数连续十几个月下降,钢铁、煤炭、水泥等都在下降,在这些都在下降时,谁敢投资?回想09年,也是如此。
当时政府感觉到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足,那就由政府来投资,当时是大量投基础性行业。
但是现在更糟,连基础性投资都面临过剩,连政府都不知道去哪里投资。
目前中国的投资/GDP比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未来该怎么办?在目前的投资过剩情况下,只能充分吸收过去的过剩产能后,国家经济才能轻装上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的真正“敌人”浮出水面7月26日,许小年教授应邀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许小年教授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我们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的结构性扭曲的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
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商业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
以下是演讲全文: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
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
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
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
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
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
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年还要大。
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
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
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前两天见了一家民营钢铁厂,他们告诉我现在全国钢铁的生产能力大概在11亿-12亿吨,而全国的消费只有6亿-7亿吨,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30%-40%。
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钢价不会反弹,各家都在产能的压力下,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
低价销售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在活着,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
它们不倒的话,那些效益高的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因为价格被压的太低了。
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用新的产能泡沫去掩盖旧的产能泡沫,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
资本市场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实体经济中,表现为过剩产能。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驱动,当出现过剩产能的时候,企业不敢投资了,依赖投资的增长就掉下来了,这是结构性扭曲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
出路在哪里?去产能化。
如果不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价格起不来,企业经营会很困难,经济就会长期的在低位运行。
所以去产能化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这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的去杠杆化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
欧美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过度借债,杠杆过高,把家庭和金融机构压垮了。
要想经济恢复,必须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去。
美国去杠杆化从2008年到去年2014年才基本结束。
中国股市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的展开。
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2008、2009年,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
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
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
实体经济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
如果说A股场外配资是个问题的话,那么和金融体系与政府体系中的坏账相比,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A股配资总共有两、三万亿吧?我们金融体系的贷款余额是80多万亿,坏账率如果是10%,那么就是七、八万亿,而且有可能还不止。
政府融资平台在执行4万亿过程中积累的债务,现在官方估计就有20万亿,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
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
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的坏账,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
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以上。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总是要的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
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
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
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
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
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
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
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
我刚才说的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
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的购并,不要阻碍企业的倒闭。
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
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
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
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
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
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
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
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
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这些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企业下一个要做的就是研发,推动升级换代。
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没有做研发的力量。
中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分散了,分散到了没有几家领军的企业能够做创新式的研发,所以市场集中度一定要提高,世界各国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在上一世纪,汽车工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美国有200多家汽车公司,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太分散了,分散到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分散到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几十年间美国的200多家汽车公司最后变成了3家。
中国工业的发展,也会走同样的道路,不断地集中,只有集中才有规模效益,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我们上千家的汽车公司,要通过购并、通过行业重组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
再比如零售业,中国的全年的零售额是20多万亿,我们最大的零售公司不算京东,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1000多亿,但是不赚钱,赚钱的是民营的,最大的也不过500亿。
而沃尔玛的年销售额是4800亿美元,和中国的500亿人民币怎么比啊?我们的传统行业过于分散,效率太低。
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中型的,小型的企业也赚钱,经济一慢下来,问题就暴露了。
经济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过去几十年中,各位也许都很成功,但并不一定优秀,各位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谁是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后两三年才能表现出来。
哪些是好企业,哪些是平庸的企业,哪些是低效的企业,要在下行中才能看出来。
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
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
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
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要有钱的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的是我没钱。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
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
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
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
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改进产品,一点一点的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
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
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
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
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