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oc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lg2=0.30一、选择题(共48分)1.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

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 :甲 = 乙3.25℃、101kPa下:①2Na(s)+12O2(g) = Na2O(s) △H= -414kJmol-1②2Na(s)+O2(g) = Na2O2(s) △H= -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 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 25℃、101kPa下:Na2O2(s)+2Na(s) = 2Na2O(s) △H= -317kJmol-14.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NO2的体积分数:C>A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若p2>p1,则化学平衡常数K A>K C5. 室温下,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A.10:1 B.5:1 C.1:1 D.1:106. 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

【KS5U解析】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2.用水稀释0.1mol/L的醋酸溶液,其中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有( )①n(H+)②c(H+)③c(H+)/c(CH3COOH)④c(CH3COOH)/c(H+)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lo﹣1﹣1411.0kJ•mlo ﹣1和﹣1366.8kJ•mlo﹣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ol﹣1C.﹣330kJ•mol﹣1D.+330kJ•mol﹣14.已知:2X+Y⇌2Z,反应中ω(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v正>v逆B.正反应的△H<0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 a=v bD.T<T1时,ω增大的原因是升温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5.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 kJ•mol﹣1(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aq)△H=﹣Q2 kJ•mol﹣1(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6.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7.已知:2H2(g)+O2(g)=2H2O(g)△H13H2(g)+Fe2O3(s)=2Fe(s)+3H2O(g)△H22Fe(s)+O2(g)=Fe2O3(s)△H32Al(s)+O2(g)=Al2O3(s)△H42Al(s)+Fe2O3(s)=A12O3(s)+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3>0 B.△H5<0,△H4<△H3C.△H1=△H2+△H3D.△H3=△H4+△H58.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C.溶液中的增大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混合液pH=79.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10.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 (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A.B.C.D.1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mol•L﹣113.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 (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退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233222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I2=CI﹣+CIO﹣+2CO2+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D.向NaClO溶液通入足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15.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16.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已知NO、N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16g甲烷和该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2、CO2、H2O(g)放出1042.8kJ的热量,则△H1是( )A.﹣867kJ•mol﹣1B.﹣574kJ•mol﹣1C.﹣691.2kJ•mol﹣1D.﹣925.6kJ•mol﹣1二、填空题(每空2分,第21题第(1)、(2)题每空3分),共52分)17.今有①盐酸、②醋酸、③硫酸三种稀溶液,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a.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b.若取等质量Zn分别跟这三种溶液反应,使Zn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2)若三种酸溶液中的c(H+)相等.a.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b.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18.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t2):(1)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__________mol•L﹣1•min﹣1(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 (CO2)=__________mol.(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H2O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4)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g)、H2O(g)、CO2(g)、H2(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0mol、2.00mol、1.20mol、1.20mol,则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正、逆、不).19.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0 (Ⅰ)2NO(g)+Cl2(g)⇌2ClNO(g)K2△H<0 (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 ﹣1•min﹣1,则平衡后n(Cl2)=__________ mol,NO的转化率а1=__________.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__________а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已知室温时,0.1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的pH=__________;(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__;(3)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__倍.21.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H=__________ kJ(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_(填编号).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③有利于减少积炭④有利于CO2资源利用.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 ﹣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B、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D、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解答】解: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S>0;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H >0;故A正确;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当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S>0,反应是吸热反应,△H>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因此低温下碳酸盐分解是非自发进行的,故C错误;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H﹣T△S<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理解自发进行的因素是由焓变和熵变温度共同决定,题目较简单.2.用水稀释0.1mol/L的醋酸溶液,其中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有( )①n(H+)②c(H+)③c(H+)/c(CH3COOH)④c(CH3COOH)/c(H+)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c(CH3COOH)减小,但溶液中c(H+)减小,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溶液中c(OH﹣)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①则醋酸电离分子个数增大,所以溶液中n(H+)增大,故正确;②虽然促进醋酸电离,但程度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c(H+)减小,故错误;③促进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n(H+)增大、n(CH3COOH)减小,二者在同一溶液中,所以体积相同,所以c(H+)/c(CH3COOH)增大,故正确;④根据③知,c(CH3COOH)/c(H+)减小,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②,注意:加水稀释虽然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c(H+)减小、c(OH﹣)增大,为易错点.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lo﹣1﹣1411.0kJ•mlo ﹣1和﹣1366.8kJ•mlo﹣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ol﹣1C.﹣330kJ•mol﹣1D.+330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写出各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运用盖斯定律求出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解答】解:有题意可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H2(g)+O2(g)=H2O(l)△H=﹣285.8 kJ/mol;C2H4(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C2H5OH(1)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③C2H5OH(l)+3O2(g)=3H2O(l)+2CO2(g)△H=﹣1366.8kJ/mol;利用盖斯定律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H=(﹣1411.0kJ/mol)﹣(﹣1366.8kJ/mol)=﹣44.2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4.已知:2X+Y⇌2Z,反应中ω(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v正>v逆B.正反应的△H<0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 a=v bD.T<T1时,ω增大的原因是升温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产物的产率也最高,由此可以判断0﹣T1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以后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根据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来解决.【解答】解: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产物Z的生成率最大,物质的量分数最大,所以T1时刻,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T1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v正=v逆,故A错误;B、当温度高于T1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是吸热的,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H<0,故B正确;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点温度高于a点,所以b的速率高于a点的速率,即v a<v b,故C错误;D、0﹣T1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反应开始向右不断进行,生成的Z的量越来越大,所以ω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化学平衡受温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5.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 kJ•mol﹣1(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aq)△H=﹣Q2 kJ•mol﹣1(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 (l)△H′>0;根据盖斯定律确定△H′与Q1、Q2的关系.【解答】解:已知①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②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③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根据盖斯定律:方程③=方程①+方程②,所以△H′=Q1+(﹣Q2)>0,即Q1>Q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恒容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7.已知:2H2(g)+O2(g)=2H2O(g)△H13H2(g)+Fe2O3(s)=2Fe(s)+3H2O(g)△H22Fe(s)+O2(g)=Fe2O3(s)△H32Al(s)+O2(g)=Al2O3(s)△H42Al(s)+Fe2O3(s)=A12O3(s)+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3>0 B.△H5<0,△H4<△H3C.△H1=△H2+△H3D.△H3=△H4+△H5【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B、根据盖斯定律和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来分析;C、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D、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均为负值,故A错误;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5<0;而2Fe(s)+O2(g)=Fe2O3(s)△H3 ③,2Al (s)+O2(g)=Al2O3(s)△H4④,将④﹣③可得:2Al(s)+Fe2O3(s)=A12O3(s)+2Fe(s)△H5=△H4﹣△H3<0时,故△H4<△H3,故B正确;C、已知:3H2(g)+Fe2O3(s)=2Fe(s)+3H2O(g)△H2 ②、2Fe(s)+O2(g)=Fe2O3(s)△H3③,将(②+③)×可得:2H2(g)+O2(g)=2H2O(g)△H1=(△H2+△H3),故C错误;D、已知:2Fe(s)+O2(g)=Fe2O3(s)△H3 ③,2Al(s)+O2(g)=Al2O3(s)△H4④,将④﹣③可得:2Al(s)+Fe2O3(s)=A12O3(s)+2Fe(s)故有:△H5=△H4﹣△H3,即:△H3=△H5﹣△H4,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和盖斯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8.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C.溶液中的增大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混合液pH=7【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氨水浓度;B.稀释氨水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C.氨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D.根据酸、碱的物质的量大小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解答】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pH=11的氨水中c(OH﹣)=10﹣3mol/L,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氨水浓度,所以氨水浓度大于10﹣3mol/L,故A错误;B.稀释氨水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一水合氨浓度都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氨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铵根离子个数增大,一水合氨分子个数减小,所以溶液中的增大,故C正确;D.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所以混合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9.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考点】真题集萃;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CO(g)+H2S(g)⇌COS(g)+H2(g)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列方程计算;D.根据C中的计算数据计算CO的平衡转化率.【解答】解: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B错误;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CO(g)+H2S(g)⇌COS(g)+H2(g)起始(mol):10 n 0 0变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D.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理解掌握三段式均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10.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 (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转化率=进行计算;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m=2,故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故B正确;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X(g)+2Y(g)⇌3Z(g)开始(mol) 1 2 0转化(mol) a 2a 3a平衡(mol)(1﹣a)(2﹣2a)3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即(1﹣a):(2﹣2a):3a=30%:60%:10%,所以a=0.1,则参加反应的△n(X)=0.1mol、△n (Y)=0.2mol,转化率=,X的转化率==10%,Y的转化率==10%,所以X和Y的转化率之比为1:1,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投入Z后,设Z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3bmol,X(g)+2Y(g)⇌3Z(g)第一次平衡(mol):0.9 1.8 0.3加入1molZ:0.9 1.8 1.3转化:b 2b 3b第二次平衡(mol):(0.9+b)(1.8+2b)(1.3﹣3b)各物质含量不变,所以(0.9+b):(1.8+2b):(1.3﹣3b)=30%:60%:10%=3:6:1,b=0.3,n(Z)=(1.3﹣0.9)mol=0.4mol,Z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为2015年高考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盐类水解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难点是D选项计算,题目难度中等.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A.B.C.D.【考点】真题集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由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可知,乙酸的K a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可知,乙酸的K a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由图可知,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电离度,则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即乙的曲线在上方,可排除A、C;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则曲线甲、乙均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可排除D,显然只有B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把握Ka与酸性的关系、弱酸的电离度与浓度的关系及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mol•L﹣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利用极值转化;A.可根据反应转化关系和平衡浓度计算初始浓度关系;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起始量相同,平衡量相同,转化率相同;D.根据可逆不能完全转化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设X转化的浓度为x,初始:c1 c2 c3转化:x 3x 2x平衡:0.1moL/L 0.3mol/L 0.08mol/L所以c1:c2=(x+0.1moL/L):(3x+0.3mol/L)=1:3,故A错误;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故B错误;C.反应前后X、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C错误;D.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逆反应分析进行,则c1>0,如反应向正反应分析进行,则c1<0.14mol•L﹣1,故有0<c1<0.14mol•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13.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 (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退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则v正,v退均减小,又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B、由图可知,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设开始加入的二氧化碳为1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C、由图可知,T℃时,反应达平衡后CO和CO2的体积分数都为50%即为平衡状态;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据此计算;【解答】解:A、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则v正,v退均减小,又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设开始加入的二氧化碳为1mol,转化了xmol,开始 1 0转化x 2x平衡;1﹣x 2x所以×100%=40%,解得x=0.25mol,则CO2的转化率为×100%=25%,故B正确;C、由图可知,T℃时,反应达平衡后CO和CO2的体积分数都为50%即为平衡状态,所以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925℃时,CO的体积分数为96%,则CO2的体积分数都为4%,所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3.0P,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备运用信息与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3222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I2=CI﹣+CIO﹣+2CO2+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D.向NaClO溶液通入足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依据电离常数分析可知酸性为H2CO3>HClO>HCO3﹣,依据酸性强弱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产物;A、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水,次氯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水中的元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次氯酸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物为次氯酸;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D、向NaClO溶液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解答】解:依据电离常数分析可知酸性为H2CO3>HClO>HCO3﹣,酸性强的可以反应得到酸性弱的,据此分析判断;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碳酸钠过量,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次氯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CO32﹣+Cl2+H2O=Cl﹣+ClO﹣+2HCO3﹣,故A错误;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水中的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次氯酸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物为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l2=Cl﹣+HClO+CO2↑,故B错误;。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C.PM2.5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D.天津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2.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的半径最小;X和W同主族;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Q<WB.ZX3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X、Z、Q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D.X2Q2、Y2X6两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4.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C.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 AB.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0.1N A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 AD.常温下,1 mol Fe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 A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3OH﹣+H+═Mg(OH)2↓+H2O 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2Al+6H+═3H2↑+2Al3+C.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7.已知:C(s)+H2O(g)=CO(g)+H2(g)△H=+130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其中H﹣H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和462kJ•mol﹣1,则O=O键的键能为( ) A.496 kJ•mol﹣1B.248 kJ•mol﹣1C.428 kJ•mol﹣1D.284 kJ•mol﹣1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A.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B.提取海带中的碘C.检验火柴燃烧产生的SO2D.证明非金属性:Cl>C>Si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的c(H+)与pH=11的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相等B.中和0.1 mol•L﹣1醋酸与中和0.01 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同C.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中c(O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10.在T℃时,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2S⇌HS﹣+H+、HS﹣⇌H++S2﹣,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下列选项一定正确的是( )A.c(S2﹣)增大 B.c(HS﹣)减小C.不变D.c(H2S)减小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是因为氢氟键很稳定B.N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负化合价只有﹣3价C.硅和锗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ν正<ν逆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13.可逆反应aA(s)+2B(g)⇌2C(g)+D(g),其中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C.a可以为任意正整数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2与水的反应)( )A.a端上升,b端下降B.a端下降,b端上升C.U形管中液面无变化D.无法判断15.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3molY(g)发生反应达到平衡:X(g)+m Y(g)═3Z(g),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3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3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16.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c(OH﹣)乙C.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可能显酸性D.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不相同二、填空题(共52分)17.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1)25℃时,某FeCl3溶液的pH=2,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总c(OH﹣)=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l3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__________.(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在NaHSO4溶液中c(H+)__________c(OH﹣)+c(SO42﹣)(填“>”、“=”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__7.(3)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4)某温度下纯水的c(H+)=1.0×10﹣6 mol•L﹣1,在此温度下,将pH=8的Ba(OH)2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pH=7,则Ba(OH)2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18.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3)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9.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已知:只升高温度,2的含量减小,则该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__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e.c(NO):c(NO2):c(O2)=2:1:2f.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g.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20.(14分)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___.A.c(H+)B.c(H+)/c(CH3COOH)C.c(H+)•c(OH﹣)D.c(OH﹣)/c(H+)(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3)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_________ V(乙)(填“>”、“<”或“=”).4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A.HCO3﹣B.CO32﹣C.ClO﹣D.CH3COO﹣(5)常温下,取甲溶液稀释100倍,其pH=__________;取99mL甲溶液与1mL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恢复至常温时其pH=__________.21.北京时间8月12日晚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发生剧烈爆炸,共有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爆炸威力更高,相当于21吨TNT或者4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涉事的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别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金属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等多个种类.已知:氰化氢(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氢氰酸(HCN)、碳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HCN,Ka=6.2×10﹣10mol•L﹣1;H2CO3,Ka1=4.4×10﹣7mol•L﹣1,Ka2=4.7×10﹣11mol•L﹣1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各题:(1)乙酸乙酯,易燃,室温下,44g乙酸乙酯完全燃烧放出1122.1kJ热量,请写出乙酸乙酯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2)助燃剂硝酸钠,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分解产生一种气体助长火势,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3)易燃固体金属钠,禁止用水枪喷水灭火,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4)在氰化钠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泡沫灭火剂灭火,否则有易爆性物质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5)大量次氯酸钠用于“破氰”(氰化钠)反应,生成无害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C.PM2.5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D.天津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分析】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反应自发进行时,△G<O,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与熵变都有关系;B.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C.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D.储存危险品中有钠钾等.【解答】解:A.多数放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G<O,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B.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故B正确;C.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会造成空气污染,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故C正确;D.储存危险品中有钠钾等,钠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爆炸,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发反应、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以及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确保人身安全、降低国家财产损失.2.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的半径最小;X和W同主族;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Q<WB.ZX3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X、Z、Q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D.X2Q2、Y2X6两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的半径最小,则X为H元素;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数为6,故Y为C元素;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Q为O元素。X和W同主族,W原子序数大于氧,故W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碳而小于氧,所以Z 是N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的半径最小,则X为H元素;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数为6,故Y为C元素;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Q为O 元素。X和W同主族,W原子序数大于氧,故W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碳而小于氧,所以Z是N元素.A.C和O属于同一周期,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碳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所以原子半径:Q<Y<W,故A错误;B.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氨气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B正确;C.X、Z、Q可组成硝酸铵、硝酸等,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硝酸是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H2O2、C2H62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8,化学键种类都是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A.【点评】考查元素周期律、微粒半径比较等,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半径比较规律与基础知识掌握.【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分离胶体和溶液用渗析的方法;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不同;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D.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解答】解:A.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用渗析的方法分离,不是过滤,故A错误;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用加热的方法除杂,与溶解度无关,故C错误;D.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与沸点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原理.4.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C.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吉布斯自由能△G=△H﹣T△S来判断,△G<0 能反应自发进行,△G>0不能反应自发进行.【解答】解:△H>0,△S>0,低温下,△G=△H﹣T△S>0,不能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下,△G=△H﹣T△S<0,能反应自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吉布斯自由能的运用,难度不大,需要掌握△G<0 能反应自发进行,△G>0不能反应自发进行.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 AB.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0.1N A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 AD.常温下,1 mol Fe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B、溶液体积不明确;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钝化.【解答】解:A、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故1mol铁失去3mol电子即3N A个,故A正确;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故硫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0.46N A个,故C错误;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钝化,反应程度很小,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 A个,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3OH﹣+H+═Mg(OH)2↓+H2O 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2Al+6H+═3H2↑+2Al3+ C.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先是发生盐酸和氢氧化钡之间的中和反应;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是酸或是碱溶液;C、铁离子、硝酸均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据此回答;D、高锰酸钾可以和浓盐酸之间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解答】解:A、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先是发生盐酸和氢氧化钡之间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钡剩余就不会出现沉淀,故A错误;B、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是酸或是碱溶液,加入铝粉会发生金属铝和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反应,故B错误;C、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铁离子、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故C正确;D、高锰酸钾可以和浓盐酸之间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识,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是重点,难度中等.7.已知:C(s)+H2O(g)=CO(g)+H2(g)△H=+130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其中H﹣H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和462kJ•mol﹣1,则O=O键的键能为( ) A.496 kJ•mol﹣1B.248 kJ•mol﹣1C.428 kJ•mol﹣1D.284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设O=O键的键能为xkJ•mol﹣1,已知①C(s)+H2O(g)═CO(g)+H2(g)△H=+130kJ•mol﹣1,②2C(s)+O2(g)═2CO(g)△H=﹣220kJ•mol﹣1①×2﹣②得:2H2O(g)═O2(g)+2H2(g)△H=480kJ•mol﹣1,△H=4×462﹣x﹣2×436=480kJ•mol﹣1,解得x=496 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A.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B.提取海带中的碘C.检验火柴燃烧产生的SO2D.证明非金属性:Cl>C>Si【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测定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需要测定时间和收集气体体积;B.海带中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而干扰实验,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解答】解:A.测定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需要测定时间和收集气体体积,有测定体积的仪器和测定时间的仪器,所以可以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B.海带中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应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碘单质,再萃取、分液,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图中试管中的导管长短应互换,故C错误;D.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HCl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干扰实验,且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水化物,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高频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涉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氧化还原、碘的提纯等,注意实验原理和实验细节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的c(H+)与pH=11的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相等B.中和0.1 mol•L﹣1醋酸与中和0.01 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同C.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中c(O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A.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中c(H+)=10﹣pH mol/L,pH=11的氨水中的c(OH ﹣)=mol/L;B.中和不同浓度的醋酸时,所需NaOH物质的量与醋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C.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生成氯化钠和氨气;D.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有关.【解答】解:A.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中c(H+)=10﹣pH mol/L=10﹣3 mol/L,pH=11的氨水中的c(OH﹣)=mol/L=10﹣3 mol/L,故A正确;B.中和不同浓度的醋酸时,所需NaOH物质的量与醋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10mL 0.1mol•L ﹣1醋酸与100mL 0.01mol•L﹣1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都是0.001mol,所以中和时需要NaOH 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错误;C.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生成氯化钠和氨气,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故C错误;D.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有关,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温度没有变化,所以仍为饱和溶液,溶液中c(OH﹣)不变,导电能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pH的有关计算、溶液的导电性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饱和溶液浓度的因素.10.在T℃时,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2S⇌HS﹣+H+、HS﹣⇌H++S2﹣,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下列选项一定正确的是( )A.c(S2﹣)增大 B.c(HS﹣)减小C.不变D.c(H2S)减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若使溶液的pH减小,即氢离子浓度增大,升温、增大硫化氢浓度或加入盐酸,溶液的pH都会减小,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据此分析.【解答】解:A、增大硫化氢浓度或加入盐酸,溶液的pH都会减小,增大硫化氢浓度时,c (S2﹣)增大,加入盐酸时,c(S2﹣)减小,故A错误;B、增大硫化氢浓度时c(HS﹣)增大,故B错误;C、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其值不变,故C正确;D、加入盐酸时,c(H2S)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和溶液的pH变化,注意从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是因为氢氟键很稳定B.N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负化合价只有﹣3价C.硅和锗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B.N最外层有5个电子,最低负化合价为﹣3价;C.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氟键很稳定,说明HF热稳定性强,故A错误;B.N最外层有5个电子,最低负化合价为﹣3价,还可能含有其它负化合价,如N2H4中N 元素为﹣2价,故B错误;C.硅和锗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K+>Ca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难度不大,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只考虑最低负化合价.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ν正<ν逆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CO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B、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CO2)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C、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CO的浓度;D、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判断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解答】解: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CO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故A正确;B、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CO2)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则一定有υ(正)<υ(逆),故B正确;C、平衡状态A与C相比,C点温度高,已知△H>0,升高温度平衡正移,CO浓度减小,所以A点CO浓度大,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故K1<K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注意曲线的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13.可逆反应aA(s)+2B(g)⇌2C(g)+D(g),其中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

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

2015-2016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联考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2013年12月2日凌晨,搭载嫦娥三号的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其玉兔号月球车的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确保月球车有剩余电力在月球的白天“自主醒来”,重新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迎接阳光。

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使用5000天。

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电力B.核能C.太阳能D.氢能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1B.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114.6kJmol-1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D.在101Kpa时,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或不变C.ΔH0、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ΔH0、Δ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4、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大理石玻璃氯化钾高氯酸干冰B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氯气C明矾硅酸盐水泥苛性钠亚硫酸熟石灰D冰醋酸漂白粉BaSO4氟化氢氨气5、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烧碱溶液B.降低温度C.加入少量冰醋酸D.加水6、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人:胡建平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第一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放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相同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前者放出热量多 D.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 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 5、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 的能量(kJ) N≡N为942、O=O为500、N—N为 154,则断裂1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 6、已知H2(g)+Br2(l)=2HBr(g); △H=-72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Br2(g)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7.符合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当X,Y,Z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存在焓变ΔH=ΔH1+ΔH2。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化学试卷 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化学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入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18gD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

24L CCl4中含有C﹣Cl 0.4 N AD.标准状况下,0。

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2.对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②⑧B.①⑥C.②④D.③⑧3.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H2+20H﹣﹣2e﹣═2H20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C.该电池供应2 mol水蒸气,同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D.放电时负极有C02生成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5.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6.甲醛(CH2O)、乙酸(C2H4O2)和丙醛(C3H6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7% B.28% C.54% D.无法计算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2C+SiO22CO↑+Si,所以非金属性C>SiB.由Na2CO3+SiO2CO2↑+Na2SiO3可知硅酸的酸性大于碳酸C.用SiO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通入CO2D.由H2S+CuSO4═CuS↓+H2SO4可知,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二、填空题(共58分)8.(14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 中放有乙醇(含180)、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含有酚酞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0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48分)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B .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平衡后,给体系加压(压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所以反应速率加快C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都能引发化学反应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 2的速率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将NO 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C .pH=a+1,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10倍B .物质的量浓度c (甲)=10c (乙)C .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 (乙)>10V (甲)D .甲中的c (OH ﹣)为乙中的c (OH ﹣)的10倍A .为了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B .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C .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Ⅲ>Ⅱ>Ⅰ>Ⅳ5.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 (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H>0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6.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是()A.该温度高于25℃B.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D.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 mol/L7.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8.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例2:1的是()A.硫酸铵固体中n(NH4+)与n(SO42﹣)B.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C.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酸式滴定管和25mL酸式滴定管内所盛溶液的体积D.硫酸铵溶液中,c(NH4+)与c(SO42﹣)9.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①②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10.欲使0.1mol•L﹣1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饱和石灰水C.通入HCl气体 D.加入NaOH固体11.常温下,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0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a=10,则X、Y都是弱碱1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分别为增大和减小B.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 A和2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C.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13.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时,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恰好中和后,所得溶液的pH等于7B.25℃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7C.25℃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乙酸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14.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B.用图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C.用图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15.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min)B.从曲线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20min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C.从曲线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时,增加了0.1mol氨气D.在25min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②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减小③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④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⑤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的pH=8.0⑥若1mL pH=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A.①⑥B.①②C.③④⑥ D.⑤⑥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是(填(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3)判断反应③△H0;△S0(填“>”、“<”或“=”)(4)在500℃、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某时刻H2、CO2、CH3OH、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2mol、10mol、10mol,此时v(正)v(逆)(填“>”、“<”或“=”)(5)一定温度下,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 变化曲线Ⅰ如图2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6)用于汽车净化的一个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 下(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原因是.已知:在298K、100kPa 下该反应的△H=﹣113.0kJ•mol﹣1,△S=﹣145.3J•mol﹣1•K﹣1.18.常温下,pH=10的强碱AOH和pH=4的酸H2B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生成的盐化学式为.AOH与H2B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19.有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试回答:(用“<”、“>”或“=”表示)①若三种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1,其c(H+)依次为a mol•L﹣1,b mol•L﹣1,c mol•L ﹣1,其由大到小顺序为;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是V1L、V2L、V3L,其大小关系为.②若三种溶液的pH都为2,分别取10mL上述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此时三种溶液的pH1、pH2、pH3之间的关系为.20.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NaHCO3;②NH4HCO3;③BaSO4;④HF;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⑨HCl;⑩NaOH.(1)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 溶液反应的是.(2)NaHCO3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3)常温时有四种溶液:Ⅰ.pH=4的CH3COOH溶液;Ⅱ.pH=4的HCl溶液;Ⅲ.pH=10的NaOH溶液;Ⅳ.pH=10的CH3COONa溶液.(已知常温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75×10﹣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A.Ⅱ、Ⅲ溶液分别与10g铝粉充分反应,生成H2的量Ⅲ一定更多B.Ⅰ与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CH3COO﹣)为原溶液浓度的C.将Ⅰ和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一定小于7D.四种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的pH:Ⅲ>Ⅳ>Ⅰ>Ⅱ(4)常温时某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而相同pH的Al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b mol/L(已知a,b均为小于14的正整数),则a和b之间满足的关系为,(用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表示).(5)用浓度为0.1mol•L﹣1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以下操作会使结果偏低的(填序号).①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②酸式滴定管读数是滴前仰视滴后俯视③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混有碳酸钠④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2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22.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酚酞作指示剂.(1)盛装0.2000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式滴定管.(2)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终点的判断.(3)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⑥滴定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则会使所测碱的浓度值.影响”、“偏高”或“偏低”).23.在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2)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②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48分)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B.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平衡后,给体系加压(压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所以反应速率加快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都能引发化学反应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分析】A.△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B.给体系加压(压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要有一定的取向;D.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反应.【解答】解:A.△H>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时,△S必须大于0,故A正确;B.给体系加压(压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C错误;D.浓硫酸与铁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A.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C.【分析】平衡移动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解答】解:A .存在平衡2NO 2⇌N 2O 4,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气体颜色加深,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A 不选;B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 2O ⇌H ++OH ﹣,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水的离子积中增大,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 不选;C .过氧化氢分解,加入的二氧化锰起催化剂的作用,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 选;D .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 ⇌NH 4++OH ﹣,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故0.1mol/L 的氨水稀释10倍,pH 变化小于1个单位,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 不选;故选C .3.常温下甲、乙两醋酸溶液,测得甲的pH=a ,乙的pH=a+1,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10倍B .物质的量浓度c (甲)=10c (乙)C .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 (乙)>10V (甲)D .甲中的c (OH ﹣)为乙中的c (OH ﹣)的10倍【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常温下,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 .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mol/L ,B 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所以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故A 错误;B .如果醋酸的电离程度相等,则物质的量浓度c (甲)=10c (乙),实际上乙的电离程度大于甲,所以c (甲)>10c (乙),故B 错误;C .因为c (甲)>10c (乙),所以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 (乙)>10V (甲),故C 正确;D .通过A 知,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mol/L ,B 溶液中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甲中的c (OH ﹣)为乙中的c (OH ﹣)的0.1倍,故D 错误;故选C .A.为了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B.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C.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Ⅲ>Ⅱ>Ⅰ>Ⅳ【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要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有硫酸铜不同,其余条件都相同;B.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慢;C.硫酸浓度不同会导致其反应速率不同;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解答】解:A.要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有硫酸铜不同,其余条件都相同,所以必须控制t=35,故A错误;B.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慢,故B 错误;C.硫酸浓度不同会导致其反应速率不同,所以可以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III、IV温度相同且都能形成原电池,且IV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面积大于III导致反应速率IV>III,故D错误;故选C.5.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 (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H>0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推导判断;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 的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据此判断;D.根据恒温恒容下,引起压强增大的条件变化情况解答.【解答】解:A.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故A错误;B.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故B正确;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 的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C错误;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 的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6.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是()A.该温度高于25℃B.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D.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 mol/L【考点】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分析】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B.蒸馏水显中性,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显碱性;C.硫酸氢钠电离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D.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解答】解:A.由于水的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故pH=6时,温度高于25℃,故A正确;B.蒸馏水显中性,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硫酸氢钠电离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故C正确;D.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c(H+)=c(OH﹣)==1×10﹣10mol•L﹣1,故D正确,故选B.7.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考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由图可知abc为等温线;B、由b点计算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C、b点到a点,氢离子浓度变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据此解答即可;D、稀释不会引起水的离子积的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到b,故A错误;B、b点c(H+)=c(OH﹣)=1.0×10﹣7,故K W=1.0×10﹣7×1.0×10﹣7=1.0×10﹣14,故B错误;C、加入FeCl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b到a),符合图象变化趋势,故C正确;D、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温度不变,K不变,故不能利用稀释使其形成此变化,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例2:1的是()A.硫酸铵固体中n(NH4+)与n(SO42﹣)B.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C.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酸式滴定管和25mL酸式滴定管内所盛溶液的体积D.硫酸铵溶液中,c(NH4+)与c(SO42﹣)【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分析】A、根据硫酸铵的构成判断;B、0.01mol/L的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大于0.02mol/L 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C、酸式滴定管最大刻度以下无刻度,但有溶液;D、硫酸铵中,铵根离子可以过发生水解反应.【解答】解:A.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可知固体中n(NH4+)与n(SO42﹣)为2:1,故A正确;B.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不同,电离程度不同,0.01mol/L的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大于0.02mol/L 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两溶液中的c(H+)之比小于2:1,故B错误;C.酸式滴定管最大刻度以下无刻度,但有溶液,故C错误;D.硫酸铵中,铵根离子可以过发生水解反应,c(NH4+)与c(SO42﹣)应小于2:1,故D 错误.故选A.9.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①②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不完全的,酸的溶解性及酸的通性无法确定酸电离的程度,而比较酸的浓度与酸电离c(H+)可判断酸的电离程度.【解答】解:①常温下碱性溶液中PH>7,NaF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呈碱性,说明NaF 发生了水解,HF是弱酸,故①正确;②导电性强弱主要与离子浓度有关,不能说明HF是弱酸,故②错误;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与HF是弱酸无关,故③错误;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说明HF部分电离是弱酸,故④正确;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说明HF的酸性比碳酸的强,不能说明HF是弱酸,故⑤错误;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与HF的酸性无关,故⑥错误;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HF水溶液显酸性,不能说明HF是弱酸,故⑦错误;故选D.10.欲使0.1mol•L﹣1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饱和石灰水C.通入HCl气体 D.加入NaOH固体【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碳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能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且存在电离平衡,HCO3﹣⇌H++CO32﹣,只要加入的物质和氢离子、碳酸根离子都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可.【解答】解:A.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H+)、c(HCO3﹣)增大,故A错误;B.Ca(OH)2+NaHCO3=CaCO3↓+H2O+NaOH,所以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后,碳酸氢根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都减小,溶液由弱碱性变为强碱性,所以氢离子浓度也减小,故B正确;C.HCl+NaHCO3=NaCl+H2O+CO2↑,所以通入氯化氢气体后,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减小,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通入氯化氢后溶液碱性减弱,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故C错误;D.NaHCO3+NaOH=Na2CO3+H2O,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减小,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11.常温下,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0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a=10,则X、Y都是弱碱【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常温下,将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0mL,分别稀释至100mL,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导致稀释后溶液中c(OH﹣)大于原来,所以稀释过程中碱越弱,溶液pH变化越小,根据图知,碱性X>Y,A.碱性不同,导致pH相同的不同碱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同;B.相同温度下pH越大碱性越强;C.pH=11的X、Y两种碱,c(X)<c(Y),相同体积、相同pH的X、Y用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消耗酸体积越大;D.若a=10,X溶液体积增大一倍,(OH﹣)为原来,说明X为强碱,Y溶液中,(OH﹣)大于原来,说明为弱碱.【解答】解:常温下,将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0mL,分别稀释至100mL,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导致稀释后溶液中c(OH﹣)大于原来,所以稀释过程中碱越弱,溶液pH变化越小,根据图知,碱性X>Y,A.碱性不同,导致pH相同的不同碱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同,根据图知,X、Y碱性不同,所以相同pH的X、Y其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且c(X)<c(Y),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根据图知,pH Y>X,所以稀释后碱性Y>X,故B错误;C.pH=11的X、Y两种碱,c(X)<c(Y),相同体积、相同pH的X、Y,n(Y)>n(X),用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消耗酸体积越大,所以消耗相同浓度盐酸V (X)<V(Y),故C正确;D.若a=10,X溶液体积增大一倍,(OH﹣)为原来,说明X为强碱,Y溶液中,(OH﹣)大于原来,说明为弱碱,则X是强碱、Y是弱碱,故D错误;故选C.1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分别为增大和减小B.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 A和2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C.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分析】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4molC和2molD相当于2molA和4molB,即乙容器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甲容器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的2倍,而乙容器的体积为甲容器的体积的2倍,在相同温度下达到相同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答此题.【解答】解: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4molC和2molD相当于2molA和4molB,即乙容器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甲容器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的2倍,而乙容器的体积为甲容器的体积的2倍,在相同温度下达到相同平衡状态,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两个容器的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乙中B的质量分数都增大,故A错误;B、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则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甲中C的浓度小于原来的2倍,即小于乙中C的浓度的2倍,故B错误;C、甲温度和体积变化,加入氦气后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加入氦气后乙体积增大,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正确;D、甲温度和体积变化,加入氦气后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加入氦气后乙体积增大,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正确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则乙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小于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故D错误.故选C.13.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 CO+H2CO2+H2O途径b:C CO2C.可以表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D.: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可以判断出反应A(g)+B(g)⇌若2C(g)的△H<0,T2>T1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依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 D.图丁表示25℃时,用0.1 mol/L叫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4.常温下,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K sp(CaSO4)=9×10﹣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B.a点对应的K sp等于c点对应的K sp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1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5.已知25℃时K sp[Al(OH)3]=1.0×10﹣33,K sp[Fe(OH)3]=4.0×10﹣38.向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表明当Fe3+完全沉淀时,Al3+恰好开始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Fe3+):c(Al3+)=1:1B.Fe(NO3)3溶液中混有杂质Al(NO3)3可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C.B点两种沉淀共存,此时上层溶液中c(Al3+):c(Fe3+)=2.5×104D.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B.已知MgCO3的K 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 (CO32﹣),且c(Mg2+)∙c(CO32﹣)=6.82×10﹣6C.对于反应2N2H4(l)=N2(g)+2H2(g),△H=﹣50.6 kJ∙mol﹣1,它只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常温下,将0.2 mol∙L﹣1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则c(ROH)>c(R+)7.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0种B.8种C.6种D.4种8.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1.12LH2B.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酸性电解质溶液中H+移向c电极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9.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2﹣二甲基﹣3﹣乙基丁烷D.3,4,4﹣三甲基戊烷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NH3(g)+6NO2(g)═7N2(g)+12H2O(g);△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将I﹣完全氧化为I2,用HNO3作氧化剂比用H2O2效果好C.原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一定减轻,正极的质量一定增加D.由于K sp(MgCO3)<K sp[Mg(OH)2],因此水垢中MgCO3会逐渐转化为Mg(OH)2 12.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13.已知K a1(H2CO3)>K a(HClO)>K a2(H2CO3).现将0.1mol•L﹣1次氯酸溶液与0.1mol•L ﹣1碳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在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ClO﹣)>c(HCO3﹣)>c(H+)B.c(Na+)>c(HCO3﹣)>c(C1O﹣)>c(OH﹣)C.c(HClO)+c(C1O﹣)=c(HCO3﹣)+c(H2CO3)D.c(Na+)+c(H+)=c(HCO3﹣)+c(ClO﹣)+c(OH﹣)+c(CO32﹣)14.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15.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饱和Na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上放出a mol气体,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 B.×100%C.×100% D.×100%1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 (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退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二、填空题(共52分)17.某温度下的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2)该温度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1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 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填字母)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为.(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③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④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9.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离子不重复):阳离子:H+、Na+、Al3+、Ag+、Ba2+阴离子:OH﹣、Cl﹣、CO32﹣、NO3﹣、SO42﹣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与D的化学式:A,D.(2)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表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4)若25℃时,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溶液的pH.(6)向(5)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的原理,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后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但较短时间内电流即明显减小.实验结束时测得锌片减少了3.94g,铜片增重了3.84g,则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是(指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占反应总量的百分数).(2)实验二中刚将铜、锌片插入溶液中时电流计指针有偏转,但立即就归零了.解释锌失去的电子能不能持续通过导线流向铜极给Cu2+.(3)实验三中盐桥中的K+流向溶液(填ZnSO4或CuSO4),如果Zn的消耗速率为1×10﹣3 mol/s,则K+的迁移速率为mol/s.(4)实验四中,调节低压电源的电压到6V,并把其正、负极分别与上图装置中的两个碳电极相连接;接通电源,图示中的“+”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上,“﹣”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上,电解氢氧化钾溶液制取氢气、氧气,且制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去掉电源,该装置就成为一只氢氧燃料电池,用带有一小灯泡的导线连接a、b,灯泡即可发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电解KOH溶液制备H2和O2时,KOH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一段时间后其浓度增大B.当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c极发生氧化反应,d极发生还原反应C.当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着d极移动D.如将KOH溶液换成稀H2SO4,且作为氢氧燃料电池时,c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21.化工原料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步骤①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1)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的,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2)杂质Al2O3在①中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③中煮沸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若调节pH过低产生的影响是.(4)⑤中酸化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工业上还可用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钠,其装置示意图如上.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mLNaCl、CuSO4的混合溶液,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注: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且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1)曲线(选填“Ⅰ”或“Ⅱ”)表示阳极产生气体的变化情况.(2)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3)t2时所得溶液的pH为.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 CO+H2CO2+H2O途径b:C CO2C.可以表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D.: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为乙醇或二甲醚,二者化学性质不同;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途径a与途径b放出的热能相同;C.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1个亚甲基和1个羟基,碳原子半径大于O、H原子,据此判断乙醇的球棍模型;D.甲烷和四氯化碳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解答】解: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可能为二甲醚,也可能是乙醇,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途径a:C CO+H2CO2+H2O途径b:C CO2,两个途径中,只是反应途径的不同,根据盖斯定律可知,途径a与途径b放出的热能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亚甲基和羟基,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和氢原子,则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D.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图为甲烷比例模型,故D错误.故选C.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考点】真题集萃;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解答】解: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选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可以判断出反应A(g)+B(g)⇌若2C(g)的△H<0,T2>T1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依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D.图丁表示25℃时,用0.1 mol/L叫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pH的简单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C、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则铁离子需要的pH范围是铁离子沉淀完全,但是铜离子开始沉淀;D、根据滴定开始之前,0.1 mol/L NaOH溶液的pH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A(g)+B(g)⇌2C(g)△H<0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着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越小,所以A的转化率越小,温度越高,T2<T1,故A 错误;B、增大压强,可逆反应2A(g)+2B(g)⇌3C(g)+D(s)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要减小,即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小,故B错误;C、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则铁离子需要的pH范围是铁离子沉淀完全,但是铜离子开始沉淀,为不引进杂质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并调节pH≈4,故C正确;D、滴定开始之前,0.1 mol/L NaOH溶液的pH=13,不是1,故D错误.故选C.4.常温下,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K sp(CaSO4)=9×10﹣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B.a点对应的K sp等于c点对应的K sp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1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A.处于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的平衡状态;B.Ksp与温度有关,a和c的Ksp相等;C.由于c(Ca2+)>c(SO42﹣),则c(SO4﹣)小于3×l0﹣3mol/L;D.d点为不饱和状态,与c比较钙离子浓度较小.【解答】解:A.处于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的平衡状态,故A正确;B.a、c两点温度相同,K sp是一常数,温度不变K sp不变,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K sp都相等,故B正确;C.根据图示数据,可以看出b点Qc=2×l0﹣5>Ksp,所以会生成沉淀,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此时溶液中c(SO4﹣)会小于4×l0﹣3mol/L,由于c(Ca2+)>c(SO42﹣),则c(SO4﹣)小于3×l0﹣3mol/L,故C错误;D.d点为不饱和状态,钙离子浓度较小,如加入适量CaCl2固体,钙离子浓度增大,此时硫酸根离子浓度不变,则可以变到c点,故D正确;故选BC.5.已知25℃时K sp[Al(OH)3]=1.0×10﹣33,K sp[Fe(OH)3]=4.0×10﹣38.向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表明当Fe3+完全沉淀时,Al3+恰好开始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Fe3+):c(Al3+)=1:1B.Fe(NO3)3溶液中混有杂质Al(NO3)3可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C.B点两种沉淀共存,此时上层溶液中c(Al3+):c(Fe3+)=2.5×104D.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因为K sp[Al(OH)3]=1.0×10﹣33,K sp[Fe(OH)3]=4.0×10﹣38,所以向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铁离子先沉淀,铁离子全部沉淀后,铝离子开始沉淀,再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溶解,根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OA段生成Fe(OH)3沉淀,AB段生成Al(OH)3沉淀,二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2:3,所以原混合溶液中c(Fe3+):c(Al3+)=2:3,故A 错误;B、Fe(NO3)3溶液中混有杂质Al(NO3)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没有Fe(NO3)3,故B错误;C、当两种沉淀共存时,由于Ksp[Al(OH)3]=c(Al3+)•c3(OH﹣),Ksp[Fe(OH)3]=c (Fe3+)•c3(OH﹣),所以c(Al3+):c(Fe3+)=Ksp[Al(OH)3]:Ksp[Fe(OH)3]=2.5×104,故C正确;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有NaAlO2、NaNO3等,故D错误;故选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B.已知MgCO3的K 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 (CO32﹣),且c(Mg2+)∙c(CO32﹣)=6.82×10﹣6C.对于反应2N2H4(l)=N2(g)+2H2(g),△H=﹣50.6 kJ∙mol﹣1,它只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常温下,将0.2 mol∙L﹣1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则c(ROH)>c(R+)【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B、MgCO3溶液中,Mg2+离子和CO32﹣离子都能水解,水解后离子浓度不相等,存在碳酸镁固体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在相同的温度下,溶度积常数相同;C、反应2N2H4(l)=N2(g)+2H2(g)△H=﹣50.6 kJ/mol,为熵增、焓减的反应,常温下也能进行;D、将0.2 mol•L﹣1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RCl和ROH 的混合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水解大于电离.【解答】解: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碳酸氢根离子,故A错误;B、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是饱和溶液,Mg2+离子和CO32﹣离子都能水解,水解后离子浓度可能不相等,但在相同的温度下,溶度积常数不变,故B错误;C、反应2N2H4(l)=N2(g)+2H2(g)△H=﹣50.6 kJ/mol,为熵增、焓减的反应,由△G=△H ﹣T△S可知常温下也能进行,故C错误;D、将0.2 mol•L﹣1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等量的RCl 和ROH的混合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水解大于电离,所以c(ROH)>c(R+),故D正确;故选D.7.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0种B.8种C.6种D.4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先分别讨论①﹣X、﹣Y、﹣Z都相邻,②﹣X、﹣Y、﹣Z都不相邻③﹣X、﹣Y、﹣Z只有两种相邻时含有的同分异构体,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总共含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解答】解:①﹣X、﹣Y、﹣Z都相邻的情况:三种取代基分别在中间时存在的结构不同,所以总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②﹣X、﹣Y、﹣Z都不相邻:三种取代基都在苯环的间位氢原子位置,只有1种结构;③﹣X、﹣Y、﹣Z中只有两个相邻:羟基、羧基和甲基相邻的取代基有3种组合,剩余的取代基有2种间位取代,所以取代产物有:3×2=6种;所以总共含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1+6=10,故选A.8.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1.12LH2B.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酸性电解质溶液中H+移向c电极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依据图示知左边装置是电解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ab电极是电解池的电极,由电源判断a为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为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d电极是原电池的正负极,c是正极,d是负极;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为: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 ﹣﹣4e﹣=2H2O+O2↑;a电极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4H++4e﹣=2H2↑;原电池中是酸性溶液,电极反应为: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c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结合电极上的电子守恒分析计算.【解答】解: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4H++4e﹣=2H2↑,标准状况下可产生1.12LH2,但气体存在的状体未知,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则气体不一定为1.12L,故A错误;B.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故B错误;C.B池中c为正极,阳离子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c池,故C正确;D.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故D错误.故选C.9.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2﹣二甲基﹣3﹣乙基丁烷D.3,4,4﹣三甲基戊烷【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分析】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并标示出支链的位置和个数,据此分析.【解答】解:A、烷烃命名时,有几个支链要标示出几个位置,且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故此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2,3﹣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B、此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故B正确;C、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故此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2,3﹣三甲基戊烷,故C错误;D、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此烷烃的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当两端离支链一样近时,要从支链多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在2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故D错误.故选B.【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A、依据沉淀转化的依据分析判断;B、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有关离子浓度增大;C、反应现象只能说明铁置换铜的反应,不能证明阳离子铜离子氧化性和铁离子氧化性的比较;D、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液可以出现白色沉淀现象;【解答】解:A、硫酸钙和碳酸钙阴离子和阳离子比相同,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发生了沉淀转化,故A正确;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依据电解原理分析,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和镁离子生成沉淀,故B 错误;C、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有生成,Cu2+>Fe2+;不能证明铜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氧化性的强弱,故C错误;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若是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银离子,故D 错误;故选A.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NH3(g)+6NO2(g)═7N2(g)+12H2O(g);△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将I﹣完全氧化为I2,用HNO3作氧化剂比用H2O2效果好C.原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一定减轻,正极的质量一定增加D.由于K sp(MgCO3)<K sp[Mg(OH)2],因此水垢中MgCO3会逐渐转化为Mg(OH)2【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B、HNO3、H2O2都能将I﹣完全氧化为I2,效果相同;C、原电池中负极不一定参加反应;D、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解答】解: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H﹣T△S >0,反应非自发进行,已知8NH3(g)+6NO2(g)═7N2(g)+12H2O(g);△H<0,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则△S>0,所以△H﹣T△S<0,反应自发进行,故A正确;B、HNO3、H2O2都能将I﹣完全氧化为I2,效果相同,但是H2O2做氧化剂产物为水,无污染,所以应该用H2O2作氧化剂,故B错误;C、原电池中负极不一定参加反应,如氢氧燃料中正负极为惰性电极,不参加反应,则负极质量不变,故C错误;D、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由于MgCO3与Mg(OH)2的化学式结构不同,不能根据Ksp大小来判断物质的溶解性,故D错误.故选A.12.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负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由此分析解答;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解答】解: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B错误;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C错误;D、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D正确;故选D.13.已知K a1(H2CO3)>K a(HClO)>K a2(H2CO3).现将0.1mol•L﹣1次氯酸溶液与0.1mol•L ﹣1碳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在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ClO﹣)>c(HCO3﹣)>c(H+)B.c(Na+)>c(HCO3﹣)>c(C1O﹣)>c(OH﹣)C.c(HClO)+c(C1O﹣)=c(HCO3﹣)+c(H2CO3)D.c(Na+)+c(H+)=c(HCO3﹣)+c(ClO﹣)+c(OH﹣)+c(CO32﹣)【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K a1(H2CO3)>K a(HClO)>K a2(H2CO3),则水解程度CO32﹣>ClO﹣>HCO3﹣,0.1mol•L﹣1次氯酸溶液与0.1mol•L﹣1碳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解答】解:A.K a1(H2CO3)>K a(HClO)>K a2(H2CO3),则水解程度CO32﹣>ClO﹣>HCO3﹣,碳酸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但二者水解程度都减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小,钠离子不水解,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O3﹣)>c(ClO﹣)>c(H+),故A错误;B.根据A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O3﹣)>c(ClO﹣)>c(H+),故B 正确;C.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HClO)+c(C1O﹣)=c(HCO3﹣)+c(H2CO3)+c(CO32﹣),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c(ClO﹣)+c(OH﹣)+2c(CO32﹣),故D错误;故选B.14.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下列事实不能说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A . 测得0.10mol • 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较多的CH3COOH分子B . 比较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C . 比较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D . 0.10mol • L-1 NH4Cl呈酸性,0.10mol • L-1 CH3COONH4溶液呈中性2. (2分) (2016高一下·海南期末)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 .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 .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 .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3. (2分) (2016高一下·辽宁期中)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 . 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mol的热量C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 己知C(s)+O2(g)=CO2(g);△H1C(s)+1/2O2(g)=CO(g);△H2 ,则△H1>△H24. (2分) (2018高二上·宝坻期末)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 B的浓度减少0.6 mol/L。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开学考) 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①铜生的锈是绿色的称为铜绿铜绿是致密的氧化膜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②浓硫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③少量CO2通入Na[Al(OH)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Na2CO3酸性:HCO3﹣>Al(OH)3④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滴加确定该溶液存在CO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该溶液一定有NH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 . ②③⑤B . ①②③C . ③④⑤D . 全部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B .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C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的存在3. (2分)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B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电解质C . 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D . 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的淀粉已水解4. (2分)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氯碱工业是利用电解原理来生产氯气和纯碱B . 农业生产中可将氮肥硫酸铵与钾肥碳酸钾混合使用C . 区分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是观察食盐是否略显紫色D . 可用点燃的方法鉴别衣物是否为丝织品、毛织品5.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下列分离或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A . 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B . 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C . 用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杂质D .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6.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1L庚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 . 1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NAC . 标准状况下,B2H6和C2H4的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D . 26g C2H2和苯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C原子数为2NA7.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A . 2,2﹣二甲基﹣3﹣丁烯B . 2,2﹣二甲基﹣2﹣丁烯C . 2,2﹣二甲基﹣1﹣丁烯D . 3,3﹣二甲基﹣1﹣丁烯8.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C3H7OHB . C2H4C . C2H6OD . C3H6O29.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① ② ③ ④C2H4 ⑤CH2=CH﹣CH=CH2 ⑥C3H6 ⑦⑧A . ①和②B . ④和⑥C . ①和③D . ④和⑧10.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A . 丙烷>乙烷>甲烷B .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 . 邻二甲苯>甲苯>苯D .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11.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烯烃(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有()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12.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乙炔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 . ①④⑤⑧B . ②⑤⑦⑧C . ④⑤⑧D . ③④⑤⑦⑧13. (2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A .B .C .D .14.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 . 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 . 分子中至少有1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 . 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15. (2分) (2017高二上·南充期中) 属于苯的同系物是()A .B .C .D .16. (2分) (2016高二下·舒城月考)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L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 5L,H2O 7L(所有体积都在120℃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 . C2H4、C3H8B . CH4、C5H8C . CH4、C4H8D . C2H6、C3H8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34分)17. (9分)常温下,将0.1molCH3COONa和0.05molH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pH<7)。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6题;共52分)1. (2分) (2018高二上·丰台月考)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A . CO2和H2OB . CO和CH3OHC . CH3OH和H2D . H2和CO22. (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③1L 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为4NA④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分子数为NA⑤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A . ①②③④B . ③④C . ①②③⑤D . ①③④3.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Mg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Ag++ Cl- = AgCl↓B .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 H2OC . 石灰乳中通Cl2: Cl2+OH- = Cl-+ClO-+H2OD .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2Fe2+ +Cl2 = 2Fe3++2Cl-4. (2分)一带有活塞的密封容器中盛有A、B组成的混合气体,在通常条件下,从状态Ⅰ反应到状态Ⅱ时,气体体积(V)与气体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反应:A(g)+B(g)=2C(g)()A . 是放热反应B . 反应后气体总分子数增多C . 是吸热反应D .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5. (2分)(2020·浙江模拟)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是()A . MgO+2HCl=MgCl2+H2OB . C+H2O(g) CO+H2C . 8NH3+6NO2 7N2+12H2OD . 2Na2O2+2H2O=4NaOH+O2↑6. (2分)下列化合物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是()A . Cl2B . NaNO3C . NaClD . Na2O7. (2分)右图为1molSO2Cl2(g)和1molSCl2(g)反应生成SOCl2(g)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已知E1=xkJ/mol,E2=y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人催化剂,E1不变B .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H减小C . 反应的活化能等于y kJ•mol-1D . 1 mol SO2Cl2(g)和1 mol SCl2(g)反应生成SOCl2(g)的△H=(x-y)kJ•mol-18. (2分)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 2)C(s)+O2(g)═CO2(g)△H2=﹣393.5kJ•mol﹣1( 3)H2(g)+O2(g)═H2O(l)△H3=﹣285.8kJ•mol﹣1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CH3COOH(l)A . △H=+488.3 kJ•mol﹣1B . △H=﹣244.15 kJ•mol﹣1C . △H=﹣977.6 kJ•mo l﹣1D . △H=﹣488.3 kJ•mol﹣19.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1mol酸与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 .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C .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10. (2分) (2019高二上·芮城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 已知C(s)+O2(g)=CO2(g) ΔH1 ; C(s)+1/2O2(g)=CO(g)ΔH2 ,则ΔH1>ΔH2D . 已知2CO2(g)=2CO(g)+O2(g)△H=+566 kJ/mol 则CO的燃烧热ΔH =-283.0kJ/mol11. (2分)(2019·普陀模拟) 已知:2H2(g)+O2(g)→2H2O (g)+ 483.6 kJ,2H2(g)+O2(g)→2H2O (l)+ 571.6 kJ;图中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 .12. (2分)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选修)A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选修)A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选修)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环境毒品“二恶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剧毒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属于()A . 高分子化合物B . 芳香烃C . 烃D . 有机物2. (2分) (2015高二上·宁波期末)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嵩素,并用青嵩素两步合成得到青嵩琥酯,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青嵩素分子式为C15H23O5B . 青嵩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 . 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00%D . 青嵩琥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3. (2分) (2017高二下·株洲期中)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 .B . HOOC﹣COOHC . HOCH2CH2OHD . CH3COOH4. (2分) (2015高二下·广州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关系不正确的是()A . C3H8与C2H6互为同系物B . 与互为同系物C . 和是同一种物质D . 化学式为C5H10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 (2分) (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C:H=1:2B . 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碱石灰,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温度>100℃)C . 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y=4;若体积减少,则y<4;否则y>4D . 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越大6. (2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 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B . 2—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CH3)2CHCH2CH3C . 溴乙烷的电子式:D . 丙烯的键线式:7. (2分) (2017高一上·鄂尔多斯期末) 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 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 2dB . 10dC . 5dD . 0.8d9. (2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 . 2,2﹣二甲基丁烷B . 3,3﹣二甲基丁烷C . 2﹣乙基丁烷D . 2,3,3﹣三甲基丁烷10. (2分)新药“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能发生酯化反应B . 乙酸的同系物C . 芳香烃D . 含有两种官能团11. (2分)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仅使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 . 苯和四氯化碳B . 乙醇和乙酸C . 乙烷和乙烯D . 苯和酒精12. (2分) (2016高二下·安乡期中) 由2﹣氯丙烷制得少量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A . 加成消去取代B . 消去加成水解C . 取代消去加成D . 消去加成消去13. (2分)(2015·东城模拟)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式为C20H17N2O5B . 该物质可发生消去反应C . 1mol该物质可与9molH2发生加成反应D . 1mol该物质可分别消耗Na、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4. (3分) (2015高二下·锡山期中)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12g的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4NAB . 4g氦气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C . 石墨中C和C﹣C键的比为2:3D . 60gSiO2含有Si﹣O键的个数为2NA15. (2分) (2016高二下·曲周月考) 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下列转化,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B和C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E均为有机物)A .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有机物A的结构有8种B . C和E一定为同系物C . 1molB完全转化为D转移2mol电子D . D到E发生氧化反应二、解答题 (共6题;共49分)16. (6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选择下列某种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空格①同位素②同素异形体③同分异构体④同系物⑤同种物质物质名称红磷与白磷庚烷与十六烷氯仿与三氯甲烷氕与氘、氚新戊烷与2,2﹣二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与2,3﹣二甲基丁烷相互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4分)如图1中A、B、C分别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A及其同系物的分子式中的碳原子数用n表示.当n=________ 时,烷烃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B模型是有机物的________ 模型.(2)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中,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 个原子共面(3)等质量的A、B、C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分子式).18. (14分) (2016高二下·平安月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该反应属于何种反应类型.(1)乙烯使溴水退色________;________;(2)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3)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________ ;________;(4)乙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1:1反应________;________;(5) 3﹣甲基﹣1﹣丁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按物质的量为1:1反应________;________;(6)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制TNT________;________;(7)苯乙烯与足量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19. (10分) (2018高一下·钟山期末) 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9分)1. (2分) (2015高三上·府谷期中) 下列各物质:①6.02×1023个CH4②2.5molH2S③1.5molNH3所含氢原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 . ②③①B . ②①③C . ①②③D . ③②①2. (2分) (2015高一上·广州期末)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金属钠与TiCl4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金属钛B .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做胃酸中和剂C . 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 . 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3. (3分)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 .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 .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 . 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D .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4. (2分)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 . 乙酸钠溶液显碱性B . 常温时,0.1 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C . 10mL 1mol·L-1乙酸溶液与1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 在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甲酸(为弱酸)溶液的弱5. (2分)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FeCl3+H2S=FeCl2+S;PbO2+4HCl=PbCl2+Cl2↑+2H2O2Fe(OH)2+Cl2+2KOH=2Fe(OH)3+2KCl;Cl2+2KOH=KCl+KClO+H2O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Se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CuSO4+H2S=CuS↓+H2SO4;H2SeO4+2NaN3=Na2SeO4+2HN3;HN3+Na2S=NaN3+H2S热分解反应:BaCO3BaO+CO2↑;MgCO3MgO+ CO2↑;CuCO3CuO+ 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氧化性(酸性溶液):PbO2>Fe3+>SB . 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KCl>Cl2C . 酸性(水溶液):H2S>H2SO4>H2SeO4>HN3D . 热稳定性:CaCO3>FeCO3>Ag2CO36. (2分) (2016高一上·抚州期中) 下列各组微粒中,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A . Na、Al、S2﹣B . Fe3+、MnO4﹣、NO3﹣C . Cl2、HClO,MgD . O2、Cl﹣、Na+7. (2分)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CO。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南昌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南昌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

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降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D.1mol CH4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4.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7mol/(L·s) B.v (B) =1.8mol/(L · s)C.v(C)=1 mol/(L·s) D.v (D) =1.6mol/(L·min)5.250°C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反应 D.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6.某温度时反应C(S)+2H2 CH4的K=8.28,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H2 0.7 mol/l、CH4 0.2mol/l 时,上述反应()A.正向移动 B.逆向移动 C.达到平衡 D.不一定7.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 yD(s) Δ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0, m+n>x+y B.ΔH<0, m+n>x+yC.ΔH<0, m+n>x D.ΔH>0, m+n<x二、非选这题8.(16分)㈠ A和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 ﹣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B、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D、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解答】解: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 ﹣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S>0;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H>0;故A正确;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当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S>0,反应是吸热反应,△H>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因此低温下碳酸盐分解是非自发进行的,故C错误;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H﹣T△S<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理解自发进行的因素是由焓变和熵变温度共同决定,题目较简单.2.用水稀释0.1mol/L的醋酸溶液,其中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有( )①n(H+)②c(H+)③c(H+)/c(CH3COOH)④c(CH3COOH)/c(H+)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c(CH3COOH)减小,但溶液中c(H+)减小,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溶液中c(OH﹣)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①则醋酸电离分子个数增大,所以溶液中n(H+)增大,故正确;②虽然促进醋酸电离,但程度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c(H+)减小,故错误;③促进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n(H+)增大、n(CH3COOH)减小,二者在同一溶液中,所以体积相同,所以c(H+)/c(CH3COOH)增大,故正确;④根据③知,c(CH3COOH)/c(H+)减小,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②,注意:加水稀释虽然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c(H+)减小、c(OH﹣)增大,为易错点.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lo﹣1﹣1411.0kJ•mlo ﹣1和﹣1366.8kJ•mlo﹣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ol﹣1C.﹣330kJ•mol﹣1D.+330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写出各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运用盖斯定律求出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解答】解:有题意可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H2(g)+O2(g)=H2O(l)△H=﹣285.8 kJ/mol;C2H4(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C2H5OH(1)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③C2H5OH(l)+3O2(g)=3H2O(l)+2CO2(g)△H=﹣1366.8kJ/mol;利用盖斯定律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H=(﹣1411.0kJ/mol)﹣(﹣1366.8kJ/mol)=﹣44.2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4.已知:2X+Y⇌2Z,反应中ω(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v正>v逆B.正反应的△H<0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 a=v bD.T<T1时,ω增大的原因是升温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产物的产率也最高,由此可以判断0﹣T1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以后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根据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来解决.【解答】解: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产物Z的生成率最大,物质的量分数最大,所以T1时刻,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T1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v正=v逆,故A错误;B、当温度高于T1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是吸热的,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H<0,故B正确;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点温度高于a点,所以b的速率高于a点的速率,即v a<v b,故C错误;D、0﹣T1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反应开始向右不断进行,生成的Z的量越来越大,所以ω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化学平衡受温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5.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 ﹣1(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1(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 (l)△H′>0;根据盖斯定律确定△H′与Q1、Q2的关系.【解答】解:已知①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②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③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根据盖斯定律:方程③=方程①+方程②,所以△H′=Q1+(﹣Q2)>0,即Q1>Q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恒容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7.已知:2H2(g)+O2(g)=2H2O(g)△H13H2(g)+Fe2O3(s)=2Fe(s)+3H2O(g)△H22Fe(s)+O2(g)=Fe2O3(s)△H32Al(s)+O2(g)=Al2O3(s)△H42Al(s)+Fe2O3(s)=A12O3(s)+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3>0 B.△H5<0,△H4<△H3C.△H1=△H2+△H3D.△H3=△H4+△H5【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B、根据盖斯定律和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来分析;C、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D、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均为负值,故A错误;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5<0;而2Fe(s)+O2(g)=Fe2O3(s)△H3 ③,2Al(s)+O2(g)=Al2O3(s)△H4④,将④﹣③可得:2Al(s)+Fe2O3(s)=A12O3(s)+2Fe(s)△H5=△H4﹣△H3<0时,故△H4<△H3,故B正确;C、已知:3H2(g)+Fe2O3(s)=2Fe(s)+3H2O(g)△H2 ②、2Fe(s)+O2(g)=Fe2O3(s)△H3③,将(②+③)×可得:2H2(g)+O2(g)=2H2O(g)△H1=(△H2+△H3),故C错误;D、已知:2Fe(s)+O2(g)=Fe2O3(s)△H3 ③,2Al(s)+O2(g)=Al2O3(s)△H4④,将④﹣③可得:2Al(s)+Fe2O3(s)=A12O3(s)+2Fe(s)故有:△H5=△H4﹣△H3,即:△H3=△H5﹣△H4,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和盖斯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8.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C.溶液中的增大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混合液pH=7【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氨水浓度;B.稀释氨水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C.氨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D.根据酸、碱的物质的量大小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解答】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pH=11的氨水中c(OH﹣)=10﹣3mol/L,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氨水浓度,所以氨水浓度大于10﹣3mol/L,故A错误;B.稀释氨水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一水合氨浓度都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氨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铵根离子个数增大,一水合氨分子个数减小,所以溶液中的增大,故C正确;D.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所以混合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9.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考点】真题集萃;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CO(g)+H2S(g)⇌COS(g)+H2(g)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列方程计算;D.根据C中的计算数据计算CO的平衡转化率.【解答】解: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B错误;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CO(g)+H2S(g)⇌COS(g)+H2(g)起始(mol):10 n 0 0变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D.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理解掌握三段式均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10.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 (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转化率=进行计算;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m=2,故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故B正确;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X(g)+2Y(g)⇌3Z(g)开始(mol) 1 2 0转化(mol) a 2a 3a平衡(mol)(1﹣a)(2﹣2a)3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即(1﹣a):(2﹣2a):3a=30%:60%:10%,所以a=0.1,则参加反应的△n(X)=0.1mol、△n (Y)=0.2mol,转化率=,X的转化率==10%,Y的转化率==10%,所以X和Y的转化率之比为1:1,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投入Z后,设Z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3bmol,X(g)+2Y(g)⇌3Z(g)第一次平衡(mol):0.9 1.8 0.3加入1molZ:0.9 1.8 1.3转化:b 2b 3b第二次平衡(mol):(0.9+b)(1.8+2b)(1.3﹣3b)各物质含量不变,所以(0.9+b):(1.8+2b):(1.3﹣3b)=30%:60%:10%=3:6:1,b=0.3,n(Z)=(1.3﹣0.9)mol=0.4mol,Z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为2015年高考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盐类水解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难点是D选项计算,题目难度中等.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A.B.C. D.【考点】真题集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由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可知,乙酸的K a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1.4×10﹣3)可知,乙酸的K a 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由图可知,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电离度,则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即乙的曲线在上方,可排除A、C;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则曲线甲、乙均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可排除D,显然只有B符合,【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把握Ka与酸性的关系、弱酸的电离度与浓度的关系及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mol•L﹣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利用极值转化;A.可根据反应转化关系和平衡浓度计算初始浓度关系;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起始量相同,平衡量相同,转化率相同;D.根据可逆不能完全转化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设X转化的浓度为x,X(g)+3Y(g)⇌2Z(g)初始:c1 c2 c3转化:x 3x 2x平衡:0.1moL/L 0.3mol/L 0.08mol/L所以c1:c2=(x+0.1moL/L):(3x+0.3mol/L)=1:3,故A错误;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故B错误;C.反应前后X、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C错误;D.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逆反应分析进行,则c1>0,如反应向正反应分析进行,则c1<0.14mol•L﹣1,故有0<c1<0.14mol•L﹣1,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13.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 (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退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则v,v退均减小,又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正B、由图可知,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设开始加入的二氧化碳为1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C、由图可知,T℃时,反应达平衡后CO和CO2的体积分数都为50%即为平衡状态;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据此计算;【解答】解:A、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则v正,v退均减小,又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设开始加入的二氧化碳为1mol,转化了xmol,则有C(s)+CO2(g)⇌2CO(g)开始 1 0转化x 2x平衡;1﹣x 2x所以×100%=40%,解得x=0.25mol,则CO2的转化率为×100%=25%,故B 正确;C、由图可知,T℃时,反应达平衡后CO和CO2的体积分数都为50%即为平衡状态,所以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925℃时,CO的体积分数为96%,则CO2的体积分数都为4%,所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3.0P,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备运用信息与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2Cl2+H2O=2Cl﹣+2HClO+CO2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I2=CI﹣+CIO﹣+2CO2+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D.向NaClO溶液通入足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依据电离常数分析可知酸性为H2CO3>HClO>HCO3﹣,依据酸性强弱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产物;A、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水,次氯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水中的元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次氯酸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物为次氯酸;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D、向NaClO溶液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解答】解:依据电离常数分析可知酸性为H2CO3>HClO>HCO3﹣,酸性强的可以反应得到酸性弱的,据此分析判断;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碳酸钠过量,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次氯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CO32﹣+Cl2+H2O=Cl﹣+ClO﹣+2HCO3﹣,故A错误;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水中的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次氯酸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物为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l2=Cl﹣+HClO+CO2↑,故B错误;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ClO+H2O=NaHCO3+HClO,故C正确;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ClO+H2O=NaHCO3+HClO,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分析判断,主要是与碳酸钠反应的产物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溶液,初始时C(H+)相同,开始反应速率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一元弱酸溶液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一元弱酸溶液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相比,一元弱酸溶液②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反应过程中一元弱酸溶液②继续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产生氢气速率快;【解答】解:因为强酸完全电离,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因此要有相同的PH值,一元弱酸的浓度必须比强酸高,由于体积相等,因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大于强酸,因此产生的H2也比强酸多.反应过程由于H+不断被消耗掉,促使一元弱酸继续电离,这就延缓了H+浓度下降的速率,而强酸没有H+的补充途径,浓度下降的更快,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反应速率取决于H+浓度,由于开始时H+浓度相等,因此反应速率也相等(在图中反应速率就是斜率),后面强酸的反应速率下降得快,斜率也就更小,曲线更平坦.最终生成H2的体积也比一元弱酸少,因此曲线在一元弱酸下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移动,主要考查溶液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开始速率相同,反应过程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速率是弱酸大,生成氢气多,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6.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已知NO、N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16g甲烷和该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2、CO2、H2O(g)放出1042.8kJ的热量,则△H1是( )A.﹣867kJ•mol﹣1B.﹣574kJ•mol﹣1C.﹣691.2kJ•mol﹣1D.﹣925.6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NO、N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7×2=34,设N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x,30x+46(1﹣x)=34 x=0.75 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5:0.25=3:1,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n===1mol,则与16g甲烷反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75mol、0.25mol,结合放出1042.8kJ的热量进行计算.【解答】解:NO、N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7×2=34,设N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x,30x+46(1﹣x)=34 x=0.75 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5:0.25=3:1,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n===1mol,则与16g甲烷反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75mol、0.25mol,16g甲烷和该混合气完全反应生成N2、CO2、H2O(g)放出1042.8kJ的热量,则1160KJ/mol×0.75mol+△H 1×0.25mol=1042.8KJ,+△H 1=﹣691.2KJ/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和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计算的思路,注意理解运用.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第21题第(1)、(2)题每空3分),共52分)17.今有①盐酸、②醋酸、③硫酸三种稀溶液,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a.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③>②=①.b.若取等质量Zn分别跟这三种溶液反应,使Zn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②=①>③.(2)若三种酸溶液中的c(H+)相等.a.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②>①>③.b.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②>①=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1)a.消耗相同浓度NaOH溶液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和元数成正比;b.使锌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酸,酸的元数越大,其体积越小;(2)三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a.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据此判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b.消耗相同浓度NaOH溶液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和元数成正比.【解答】解:(1)a.消耗相同浓度NaOH溶液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和元数成正比,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相同,则其物质的量相等,硫酸是二元酸,而盐酸、醋酸是一元酸,所以消耗相同浓度NaOH体积大小关系为③=2×①=2×②,故答案为:③>①=②;b.相同浓度的不同酸与等质量的锌恰好反应时,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酸,酸的元数越大,需要的酸体积越小,硫酸是二元酸,而盐酸、醋酸是一元酸,所以需要酸的体积大小顺序是a=b>c,故答案为:②=①>③;(2)三种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a.氢离子浓度相等时,这三种酸中一元弱酸浓度最大、二元强酸浓度最小,所以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b.等体积等氢离子浓度的这三种酸,硫酸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所以消耗相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物质的量浓度相同、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比较是难点,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题关键,易错点是(1)b、(2)b,正确理解“完全中和”的含义非常重要.18.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 (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表中t1>t2):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