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操作.
小儿推拿合谷的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合谷的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合谷是一种中医推拿手法,适用于小儿常见的一些疾病,操作方法如下:
1. 让孩子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令孩子躺在床上。
2. 抬起孩子的右臂,用左手的拇指放在孩子的右手腕横纹上,距离手部约两个手指宽度的位置。
这个位置即为合谷。
3. 用左手的拇指轻轻按压合谷穴位,施加适度的力量,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刺激,但不应造成疼痛。
4. 按压合谷穴位持续约10-30秒钟,然后松开手指。
5. 按照同样的方法,重复在孩子的另一只手腕上按压合谷穴位。
在操作小儿推拿合谷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避免对孩子造成不适或疼痛。
- 孩子应该放松身体,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推拿。
- 操作前先洗净双手,并保持手部清洁。
- 推拿时要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
- 推拿时要与孩子沟通,让其知道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儿推常用手法
儿推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
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
“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
“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
“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
“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
“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2. 摩法:包括单指摩法、多指摩法、掌摩法等,主要是采用较轻的环形运动的方法。
3. 运法:主要是采用有此往彼的环形或弧形运动的方法。
4. 揉法:是指手掌固定做回旋运动的方法。
5. 按法:是指通过手掌大面积垂直下压的方法。
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6. 掐法、捏法、捣法、搓法、捻法、摇法、振法等。
此外,还有拿法等在临床上使用也比较多。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通过优化推拿手法、穴位组合等手段 ,提高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缩短疗 程,减轻患儿痛苦。
小儿推拿的普及与推广
培训专业人才
加强小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 专业素养。
普及教育知识
开展小儿推拿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促进小儿推拿的广泛应用。
THANKS
操作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以免 宝宝疲劳。
适应症选择
小儿推拿适用于6岁以下的小 儿,尤其适宜于3岁以下的婴 幼儿。
操作力度
小儿推拿时应轻柔、均匀、有 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 伤。
操作频率
小儿推拿的频率应根据宝宝的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周进行 2-3次为宜。
03
用掌心或四指指腹在脐部顺时针轻轻 揉按,可缓解腹泻症状。
推大肠经
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大肠经,可缓解腹泻症状。
揉龟尾穴
用拇指指腹在龟尾穴上轻轻揉按,可 缓解腹泻症状。
捏脊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腹自下而上捏 脊,可调理脾胃、止泻。
发烧的推拿操作
推天河水
推六腑
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可清热解表、退烧。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 引言 • 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操作 • 小儿推拿的实践应用 •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介绍小儿推拿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达 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 病的目的。
02
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儿童,尤 其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 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等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推拿手法详解
单式手法一、推法(一)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二)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法(三)分推法又称分法。
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八”形推动。
(四)合推法又称合法。
用两拇指螺纹面自穴位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此法动作方向与分法相反。
【动作要领】1.推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直推拇指或食、中指指间各关节要自然伸直,不要有意屈曲,旋推拇指接触面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
总之,主要是腕、肘、肩关节和掌握关节活动要协调,方能达到轻柔着实的效果。
2.直推和分推时必须要始终如一,呈直线单行方向;旋推时着力面要呈螺旋型。
3.推动穴位时,动作须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动作协调深透。
4.操作频率每分钟120~200次。
【临床应用】1.本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止痛的双重功效,且能通经活络,广泛应用小儿的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部穴位的“线”状和“面”状穴位。
2.操作时,一般都辅以葱姜汁、酒精等为介质,以防小儿在施推时皮肤破损,并能加强推拿手法的疗效。
3.根据病情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4.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揉法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但有区别,须严格分开,而分推法又不同于摩法,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二、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
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持续的揉捏动作,称拿法。
拿法可单手进行,也可双手同时进行【动作要领】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掌要自然蓄力,用拇指面着力。
2.拿时,提拿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临床应用】1.拿法刺激较强,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醒神的作用。
临床上多用于急救和急性病症。
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治疗外感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婴幼儿的预防和治疗。
它是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儿童体表穴位,调整气血,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儿推拿操作手法。
第一,按摩手法。
按摩是在婴幼儿的躯干、四肢、头部等部位进行轻揉、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舒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1.摸背部:将双手指腹平行放在婴幼儿的背部,轻揉背下肌肉,由当腰往上背部移动,重复多次。
2.抚顶:用双手指腹从婴幼儿的前额开始,向后轻揉至发际,再从前额沿头部两侧揉摩至颈部。
3.张胸部:将双手由颈胸部由上到下轻拍,然后交叉按摩胸部,以促进呼吸畅通。
4.握揉手臂:将双手分别握住婴幼儿的两臂,用拇指和其他四指轻揉手臂外侧,从上臂向手腕方向揉动,喜欢的活动。
第二,拍打手法。
拍打是指用掌心或手指轻拍婴幼儿的身体进行刺激。
这种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常用的拍打手法包括:1.轻抡后背:将双手掌心轻轻抡动婴幼儿的后背肌肉,从颈部向腰部下滑,重复多次。
2.拍打腹部:用手掌轻拍婴幼儿的腹部,从上部向下部渐渐加力,然后逐渐减力,重复多次,可以促进消化功能。
3.拍打胸膛:用手掌轻拍婴幼儿的胸膛,从上往下拍打,可以促进呼吸道通畅。
4.拍打腿部:用手指轻拍婴幼儿的小腿和大腿,从上往下拍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穴位按摩手法。
按摩穴位是小儿推拿的重要手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常用的穴位按摩手法包括:1.按揉攒竹穴:用拇指或其他指腹按揉位于婴幼儿手背指间关节上缘的攒竹穴,顺时针按揉20次,然后逆时针按揉20次,每日2~3次,可以缓解婴幼儿哭闹不安。
2.摩擦百会穴:用手指或手肘对婴幼儿的枕骨凹陷处进行摩擦操,每次2~3分钟,每日2~3次,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3.揉脾俞穴: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婴幼儿脊柱两侧的腰部,顺时针揉动20次,然后逆时针揉动20次,每日2~3次,可以促进脾胃功能。
小儿推拿摩法的动作要领
小儿推拿摩法的动作要领
小儿推拿摩法是一种针对儿童的特殊按摩技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儿童常见病。
在进行小儿推拿摩法时,要注意以下动作要领:
1.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环境安静、舒适,室温适宜,避免空气流通处。
为孩子脱去衣物,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垫子上,露出需要操作的部位。
2. 保持沟通:在操作过程中,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放松,消除恐惧感。
可以边操作边与孩子交流,观察孩子的反应,以便调整力度和速度。
3. 手法要轻柔:小儿推拿摩法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重,以免伤害孩子的皮肤和肌肉。
手法要轻柔,速度要适中,以孩子能接受为准。
4. 操作顺序:一般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操作。
可以采用揉、捏、拿、推、摩等手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法。
5. 操作时间:每次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20分钟为宜。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适当调整操作时间。
6. 注意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对于有皮肤病、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
7. 操作部位:小儿推拿摩法主要针对头部、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关节、脊柱等重要部位的过度操作。
8. 操作结束后,要给孩子穿好衣物,让孩子休息一会儿,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多次操作,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中医中西医
治疗: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 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揉脐、摩腹、 捏脊
3、小儿肌性斜颈
3、小儿肌性斜颈
一般指先天性斜颈 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 头向患侧偏斜 下颌转向健侧 继发头、颈、面部
应用: 食欲不振、食积、呕 吐、泄泻 止泻(板门推向横纹) 止呕(横纹推向板门)
二、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5、三关:
定位: 前臂桡侧、腕横纹 (阳池)至肘横纹(曲 池)成一直线
操作: 推三关 推大三关
二、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5、三关:
功效: 温阳散寒、补益气血、 发汗解表
应用: 推三关性温热,主治 一切虚寒病证 风寒感冒、腹泻、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1、小儿腹泻——湿热泻
治疗: 清脾胃 清大肠 清小肠 清天河水 退六腑 揉天枢 揉龟尾
1、小儿腹泻——伤食泻
主证:脘腹胀满,腹痛啼哭,痛则欲泻, 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水谷夹杂,黄白 相兼,臭如败卵,不思饮食,睡卧不宁, 苔厚腻或微黄,面青黄,山根青筋横截。 指纹滞。
一、小 儿 推 拿 常 用 手 法
小儿推拿手法,主要分为:
推法
拿法
运法
按法
捏法
摩法
捣法
揉法
掐法
《厘正按摩要术》: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1、直推法
2、旋推法
3、分推法/合推法
4、运法
5、捣法
6、捏法
二、小 儿 推 拿 常 用 穴 位
小儿头部穴位
应用: 穴性平和、调和 泄泻、便秘、脱肛、 遗尿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补肺经/清肺经】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如上图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揉太阳】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
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
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
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小儿推拿及足底按摩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穴位小儿保健按摩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且以两手居多。
现将小儿保健按摩常用特定穴、操作及作用介绍如下。
1、天门(攒竹)【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天门穴称开天门。
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坎宫(眉弓)【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坎宫穴称推坎宫。
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醒脑明目。
3、天柱骨【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由上而下直推天柱骨穴称推天柱骨。
一般次数为100~500次。
【作用】祛风散寒、降逆止呕、解热镇痛。
4、胁肋【定位】从腋下两侧至脐两侧。
【操作】以两掌自两胁搓摩至脐两侧称搓摩胁肋。
一般搓摩50~100次。
【作用】顺气化痰、解除胸闷。
5、腹【定位】自肋弓下至耻骨联合上。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一般分推100~200次,摩5min。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6、肚角【定位】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相对捏拿肚角穴称拿肚角。
一般拿3~5次。
【作用】止腹痛。
7、脊柱【定位】大椎至龟尾(即龟尾尖)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脊柱穴区称推脊柱;用食、中二指在上,拇指在下自尾部由下而上捏脊柱穴,同时向前推进,称捏脊。
一般推100~300次,捏5~7次。
【作用】推脊柱有清热通络的作用。
捏脊柱有调和阴阳、和脏腑、理气血、培元气的作用;还有强健身体,提高免疫力,是小儿保健常用穴位。
8、七节骨【定位】第四腰椎至龟尾(龟尾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指外侧缘或食、中二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七节骨穴区,分别称推上七节骨或推下七节骨。
一般推100~300次。
【作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小儿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
3小儿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3.2手法医者用于治疗疾病的各种有规律的、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轻而不浮,快而不乱,平稳扎实,作用深透。
对于推拿手法,只有在取穴准确,操作认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合八法。
3.2.1推法医生左手托患儿左手(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此),医生右手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靠拢推摩选定之部位,则称为推。
推法中分补法(由指尖向指根推)、泻法(清法)(由指根向指尖推)及平补平泻(来回推,又称清补法)三种,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所以治疗作用也各不同。
推法的操作,不要单用拇指第一节的关节活动,应使整个拇指伸直,以胳膊和肘部移动、向里向外反复操作。
注意肩及胳膊等部都要放松,勿须用力,使指端微用力,这样操作可以坚持较长时间。
如推天河水,清肺,平肝等注:1.上面所说的清补推拿法是北派的三字经派手法,而南派手法是旋推为补,由指尖向指根推为泻(跟北派相反)。
这个一定要强调一下,如果你对此有迷惑,请看“4.1五经穴(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的推拿手法探讨”这一节。
2.另外在北派中,张汉臣的推拿法的清法跟三字经派说的清法又有一点小的差别。
张汉臣的推拿法中补法和泻法跟三字经派一样,主要是清法的说法跟三字经派的说法有一点区别。
张汉臣所说的清法就是三字经派说的清补法:平补平泻(来回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
3.2.2拿法以拇、食两指适当拿住选定部位(穴位所在处),两指反复地增减用力,则称为拿。
如拿列缺等3.2.3揉法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转,称为揉法。
揉的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左右顺、逆旋转揉之为平补平泻。
如揉膊阳池,一窝风等注:平时我揉穴位的时候(比如揉膊阳池),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别应该顺揉多少次,然后再逆揉多少次。
我想揉是最主要的,顺逆是比较次要的。
(因很多网友问揉穴位的时候应该顺揉多少次或逆揉多少次,特此说明)3.2.4运法医生右手拇指侧或食、中两指并拢,由某穴起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另一穴,如此反复操作,则称为运。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
临床上适用于病变面积 较大的部位,常用于腰、 背、骶、四肢和腹部。
(三)肘推法
屈肘,以鹰嘴突出部着 力,另一手臂抬起,以掌部 扶握屈肘侧拳顶以固定助 力。是推法中刺激量最强 的一种手法。
❖ 指或掌平推法,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 痉止痛。治疗可软组织损伤、局部肿痛、肌 肉紧张痉挛等。
(一)指推法
以单手拇指指端、 拇指罗纹面或食指、 中指、无名并拢)着 力力操作,刺激量中 等
进行短距离单方向 直线推进。
临床上适用于病变 较小的部位,多用于 颈、面、项、背和腹 部。
(二)掌推法
以单掌(或双掌)着力 于一定的部位上,沿经筋 循环分布或肌肉的结构形 态做直线或(向两侧)移 动的称为掌直推法(掌分 推法)。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 部主动施力,做缓慢的顺 着肌纤维的方向的单方向 直线推动。
临床上常用于肌肉丰厚 的部位,如体质壮实之人 的腰背脊柱、臀部。
抹法
刘非
定义
❖ 用拇指罗纹面、食中环三指罗纹面或掌面等 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抹动摩擦刺激的 一种手法,称之为抹法。
❖ 可分为指抹法和掌抹法两种,指抹法又可分 为拇指抹法和三指抹法。应用时可根据需要 灵活选用。
治疗感冒、头痛、失眠、面瘫、近视、颈椎病等病 症; ❖ 抹胸腹部,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作用,治疗胸闷、 咳喘、脘腹胀满、呃逆等病症; ❖ 抹四肢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治疗肢体肿痛 麻木。
❖ 治疗头痛,有“虚症多抹少推,实症少抹多推”的 经验。
手法鉴别
❖ 1、抹法与推法的区别:抹法为直线或弧形往返移 动;推法则是单向直线移动。
小儿推拿流程及评分标准
1、先推头面部穴位,再依次推胸腹、四肢、腰背部穴位。
2、先推主穴,后推配穴。
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决定推拿的操作顺序如胃热呕吐,可先推颈项部天柱骨止呕,再推上肢板门、清大肠等。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无论主穴、配穴,应该先运用轻柔手法(如揉、摩、运、推等),而如、拿、捏等强刺激手法,应最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引起哭闹,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和治疗效果。
另外,上肢部穴位,不分男女,可根据操作习惯,选推左手或右手,一般选一侧即可。
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操作顺序。
【二龙戏珠、凤凰展翅、赤凤点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小儿推拿手法考点
【二龙戏珠、凤凰展翅、赤凤点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小儿推拿手法考点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推拿技术:小儿推拿手法二龙戏珠、凤凰展翅、赤凤点头”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小儿推拿手法二龙戏珠1.操作医者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其掌心向上,前臂伸直,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指面,自患儿总经穴处,分别向前点按,一起一伏,直至曲池穴,为一次。
一般操作20——30次。
2.动作要领医者右手向前点按时手指灵活有节奏,沿前臂中线进行操作。
3.要求及注意事项注意按手法操作的程序进行。
4.临床应用本法可退热、镇惊;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等证。
凤凰展翅1.操作医者以两手食、中二指固定患儿之腕部,同时以拇指掐患儿之精宁、威灵,并上下摇动腕关节使其屈曲与背伸,如凤凰展翅之状20——50次。
2.动作要领(1)患儿掌心向下,医者以食、中二指夹持住患儿手腕部。
(2)摇动腕关节时幅度为屈曲90°、背伸30°。
3.要求及注意事项注意按手法操作的程序进行。
4.临床应用本法可救暴亡,定喘息;主治痰食积聚、气吼痰喘、惊风等证。
赤凤点头1.操作医者左手托患儿之肘,右手捏中指上下摇之,如赤凤点头之状,摇20——30次。
2.动作要领医者右手通常以食、中两指夹持患儿中指指端处,使患儿其余手指放松。
3.要求及注意事项注意按手法操作的程序进行。
4.临床应用本法可消鼓胀,定喘息,通关顺气,补血宁心;主治上肢麻木,心悸,胸满胀痛,气喘等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儿推拿的优点
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
1.经济简便 2.易于掌握
3.安全可靠
4.疗效显著
四、小儿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 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 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进行点、面、线操作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 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 2.禁忌 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 脏病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
【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 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指按法
掌按法
【摩法】
1.指摩法 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
2.掌摩法 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
【运土入水】
【位置】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拇 指根推运起,经过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止,推运50-100次。 【作用】 利尿,清湿热,补肾水 【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满
3.旋摩法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 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
【掐法】
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
【拿法】
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 力提捏筋腱。
【捏法】 捏法正位手势 1.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 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 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 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六、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 • • • • • • • 1.环境 2.医者 3.患儿姿势 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 5.操作顺序:头面-上肢-胸腹-下肢-腰背 6.手法轻而柔和 7.推拿介质(润滑剂) 8.每日一次 9.避风寒
三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要求:
• 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1 2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 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 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为抹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黄蜂入洞】
【位置】 【操作方法】 【作用】 【主治】 两鼻孔即是此穴。 用食指、中指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10-20次。 宣肺气,通鼻窍 鼻塞不通,发热无汗
常例手法 基本手法 复式操作法
3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 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 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 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 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
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
二、小儿病理特点 •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 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 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 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 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 快好转趋于康复。
开 天 门
推 坎 宫
运 太 阳
掐 总 筋
分 阴 阳
拿 肩 井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
1.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 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 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 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 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2.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
二
小儿推拿基础
一、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 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 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 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 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 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 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 更加迫切的特点。
莒南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 明 磊
1 2 2 3
小儿推拿简史
1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疾病 小儿推拿禁忌
4 5
一
小儿推拿简史
小儿推拿的定义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案 杌”等; 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 小儿推拿,又称“推惊”、“摩惊”、“掐惊”等; 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
【按弦走搓摩】
【位置】 两腋下胁肋处。 【操作方法】 医者在小儿身后,用双手掌在小儿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 摩50-100次,又称搓摩胁肋。 【作用】 理气化痰 【主治】 胸闷,气促,咳嗽,积滞等
【运水入土】
【位置】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小 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指根止,推运50-100次。 【作用】 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 泻痢,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