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三级网络技术】 分章考点总结——【第7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by 崔巍)new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1.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共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负责不同的数据传输任务。
2.TCP/IP协议:TCP/I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集合,它包含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等多个协议。
TCP负责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负责实现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TCP/IP协议是互联网实现通信的基础。
3.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设备之间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多种形式,每种拓扑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集线器等多种设备。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实现内部数据交换;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网关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实现协议转换和数据转发;集线器用于连接多个设备,扩展网络节点。
5.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识别网络中不同设备的唯一标识,是一串由四个数字组成的地址。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
6.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可以有自己的IP地址范围。
子网掩码用于定义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通过与IP地址进行按位与运算,可以判断所属的子网。
7.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逻辑上的局域网,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VLAN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减少网络负载。
8.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保护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9.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进行监控、配置和维护的过程。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辅导: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辅导: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辅导: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导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辅导: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供参考借鉴!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1、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是指系统部件、程序、数据的安全性,通过网络信息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体现。
也就是保护网络程序、数据或设备,使其避免受非授权使用或访问。
内容包括:保护信息和资源、保护客户机和用户、保证私有性。
安全的目的:对网络系统而言主要有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
信息的存储安全通过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局部隔离等措施来保证传输安全则需要预防:网上信息的监听、用户身份的假冒、网络信息的篡改、对发出信息的否认、对信息进行重放(对信息不破译,直接把信息再次向服务器发送)。
安全措施:社会法律政策、企业规章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技术方面措施(如防火墙技术、防病毒、信息加密等);审计与管理措施,包括技术与社会措施(如实时监控、漏洞检查等)2、OSI安全框架OSI安全框架关注三个方面: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1)安全攻击被动攻击:特性是对传输进行偷听和监测,攻击的目标是获得传输信息。
被动攻击不涉及信息更改,比较难检测。
例如信息内容泄露、流量分析。
所以重点是预防。
主动攻击:对数据流进行篡改或伪造数据流,分为伪装、重放、消息篡改、分布式拒绝服务。
与被动攻击相反,可以预防,难于检测,所以重点是检测。
从网络高层分:服务攻击和非服务攻击:服务攻击是针对某种特定网络的攻击,如E-MAIL、ftp等;非服务攻击不针对具体应用服务,是基于网络层等底层协议进行的。
如源路由攻击和地址欺骗等。
非服务攻击相对服务攻击而言,往往利用协议或操作系统漏洞达到攻击的目的,更为隐蔽。
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考点总结: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技术硬件资源:物理介质、计算机设备、网络互连设备软件资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通信软件网络管理的目标: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网络管理包括五个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配置管理是最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负责网络的建立、业务的展开以及配置数据的维护,包括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业务开通故障管理是发现和排除故障故障管理包括障碍管理、故障恢复和预防保障网络故障管理包括: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故障计费管理: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监控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性能管理的目标是维护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运营效率性能管理包括性能检测、性能分析、以及性能管理控制功能。
性能管理包括监视和调整两大功能。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采用信息安全措施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以及业务。
包括风险分析功能、安全服务功能、告警功能、日志功能和报告功能以及网络管理系统保护功能网络管理模型的核心是一对互相通信的系统管理实体即管理进程与一个远程系统相互作用来实现对远程资源的控制。
一个担任管理者的角色,成为网络管理者,另一个担任代理者角色,成为网管代理管理者和代理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分为两种:从管理者到代理者的管理操作和从代理到管理中的事件通知网络管理模式: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分布式网络管理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是所有的网关代理在管理站的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而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管理软件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结点上,网络管理结点与被管结点一般是主从关系目前使用的标准网络管理协议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改编自SGMP—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NMPV1,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协议CMIS/CMIP(ISO设计的标准),和局域网个人管理协议LMMP等。
SNM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传输层和网络层的服务向其对等层传输信息。
SNMPV1具有:简单性、可伸缩性、扩展性、健壮性SNMPV3重点是安全、可管理体系结构、远程配置SNMP由一系列协议组和规范组成SMTP由管理者和代理者组成。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网络设备和协议的配置与调试、网络应用和安全等技能。
以下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详细介绍。
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3.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5.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和应用二、网络设备和协议1.网络设备的硬件和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端口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的配置与维护、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防火墙的原理、安全策略的配置-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无线网络的安全2.网络协议和数据包的格式-IP协议的地址划分和子网划分-ICMP、ARP、RARP协议的功能和应用-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DNS的域名解析和递归查询-HTTP、FTP、SMTP、POP3协议的特点和应用3.网络服务和应用-网络文件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网络打印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远程访问服务(RDP、SSH、Telnet)的配置和管理-邮件服务(POP3、SMTP)的配置与管理- WEB服务(IIS、Apache)的配置和管理- 数据库服务(MS SQL Server、MySQL、Oracle)的配置和管理三、网络安全和管理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病毒、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的特点和防范-DoS和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网络钓鱼、网络欺诈和信息泄露的防范2.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配置和管理-VPN和SSL的配置和应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安全管理-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的设计和管理3.网络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网络性能评估和性能监控工具的使用-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流程-网络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的设计与实施四、网络设计和规划1.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容量规划-网络设备和协议选择与配置-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的设计2.IPv6的基本概念和配置-IPv6的地址分配和子网划分-IPv6和IPv4的互联互通3.无线网络的规划和配置-无线网络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无线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覆盖范围控制以上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强化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是一项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考试内容,涵盖了众多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方面。
首先,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是基础中的基础。
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模型是必须要清楚了解的。
OSI 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职责。
比如物理层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而网络层则负责路由和寻址。
TCP/IP 模型则包括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 OSI 模型相比,TCP/IP 模型更加简洁实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
其中,IP 协议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负责为数据包选择路径和寻址。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则是传输层的重要协议,TCP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而 UDP 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
接着,局域网技术也是重要的考点。
以太网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包括传统的 10Mbps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100Mbps)、千兆以太网(1000Mbps)和万兆以太网。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是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无线局域网(WLAN)也越来越普及。
IEEE 80211 系列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规范,比如80211a、80211b、80211g 和80211n 等。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安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在广域网技术方面,常见的有 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和 ATM 网。
X25 是早期的广域网技术,帧中继则是在X25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
ATM 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能够提供多种服务质量(QoS)。
网络互联技术也是重点之一。
路由器是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根据IP 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协议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又包括 RIP、OSPF 和 BGP 等。
三级网络技术第7章(与书本知识完全符合,个人整理,强烈推荐)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7.1网络管理7.1.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网络管理的定义⒈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⒉任务①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②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就是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网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和潜在危机;通过控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调节,从而提高效率,保证服务。
⒊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网络设备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②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的有效管理。
③先进可靠的网络管理也是网络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网络管理对象计算机网络管理涉及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⒈硬件资源:包括物理介质(如网卡、双绞线)、计算机设备(如打印机、存储设备等)和网络互联设备(如网桥、路由器等)⒉软件资源: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通信软件等。
通信软件是指实现通信协议的软件。
另外,软件资源还有路由器软件、网桥软件等。
三、网络管理的目标: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7.1.2网络管理的功能网络管理包括五个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
一、配置管理⒈配置管理是最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负责网络的建立、业务的展开以及配置数据的维护。
⒉配置管理的功能包括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以及业务开通。
资源清单管理是所有配置管理的基本功能,资源开通是为满足新业务需求及时地配备资源,业务开通是为端点用户分配业务或功能。
⒊配置管理是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网络,以使其提供网络服务。
配置管理是一组用于辨别、定义、控制和监视通信网络对象所必需的相关功能,其目的是实现某个特定功能或是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
二、故障管理⒈任务是发现和排除故障。
故障管理用于保证网络资源无障碍、无错误地运营,包括障碍管理、故障恢复和预防保障。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辅导: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辅导: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辅导: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通过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各章节的学习,大家要系统梳理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备考。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辅导: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本单元概览一、网络管理。
二、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三、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四、加密技术。
五、认证技术。
六、安全技术应用。
七、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
八、计算机病毒问题与防护。
一、网络管理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定义: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包括两个任务:对运行状态监测和运行状态控制。
网络管理对象: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管理目标:网络应是有效的、可靠的、开放性、综合性,一定安全行、经济性地提供服务。
2、网络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基本管理):包括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以及业务开通等故障管理:发现和排除故障,包括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故障。
计费管理:主要功能有:计算网络建设及运营成本、统计网络包含资源的利用率、联机收集计费数据、计算用户应支付的网络服务费用、账单管理。
性能管理:维护网络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运营效率。
包括:性能检测、性能分析、性能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以及业务3、网络管理模型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核心是一对相互通信的系统管理实体,是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两个进程之间相互作用,即管理进程与一个远程系统相互作用来实现对远程资源的控制。
此种方式管理进程担当管理者角色,而另一个系统中的对等实体担当代理者角色,前者为网络管理者,后者为网管代理。
网络管理模式: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管理模式。
集中式是所有的网管代理在管理站的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而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分布式管理将数据采集、监视以及管理分散开来,可以从网络上的所有数据源采集数据而不必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必背要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型主机阶段、小型计算机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Internet阶段。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的应用。
3.计算机硬件系统:芯片、板卡、整机、网络。
4.传统硬件分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
现实硬件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设备。
5.按应用范围划分: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6.按服务器采用的处理器体系结构划分:CISC服务器、RISC服务器、VLIW服务器。
CISC 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RISC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VLIW是“超长指令字”。
7.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划分: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的结构。
8.工作站分类:一类是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专业工作站、另一类是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工作站。
9.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多长时间系统发生一次故障;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修复一次故障所需要的时间。
10.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11.主板: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
12.主板种类:按CPU插座分类:如Socket7主板、Slot1主板等;按主板的规格分类:如AT主板、Baby-AT主板、ATX主板等;按芯片集分类:如TX主板、LX主板、BX主板等;按是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按数据端口分类:如SCSI主板、EDO 主板、AGP主板等;按扩展槽分类: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重点
三级网络技术笔试重点_针对考试本章约7个选择题和3个填空题,约13分,都是基本概念分析:主要掌握几个问题: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传输技术和覆盖范围、规模。
2、基本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树型、环形和星型。
3、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的概念,如: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4、一个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
5、ISO/OSI参考模型、TCP/IP 模型。
2.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播式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和点--点式网络(通过分组存储转发实现)。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域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2.按覆盖地理范围和规模分: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2.2.3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1.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拓扑设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有重大影响2.分类:①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②广播式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2.2.4、数据传输率和误码率(描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有两个:数据传输率与误码率1.数据传输率的定义: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3.误码率:误码率是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e=Ne/N (传错的码元数除以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2.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4.1、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传递交换而指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由三部分组成:(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7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7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作为衡量网络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
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第七部分内容。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7 主要聚焦于网络安全与管理这一关键领域。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严峻,成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的关键所在。
在网络安全方面,首先要了解的是各种网络攻击手段。
常见的如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软件,它们能够悄无声息地入侵系统,窃取重要数据或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黑客攻击也是一大威胁,包括 SQL 注入攻击、DDoS 攻击等,这些攻击方式可能导致网站瘫痪、数据库泄露等严重后果。
为了应对这些攻击,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墙是第一道防线,它可以过滤掉非法的网络访问请求。
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则能够实时监测和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加密技术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数据被窃取,也难以被破解和读取。
在网络管理方面,有效的网络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要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特点,合理划分网络区域,分配 IP 地址,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同时,网络设备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配置和维护,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性能的监测和优化也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工作。
通过使用各种性能监测工具,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网络的带宽使用情况、延迟、丢包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
此外,网络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硬件故障还是人为误操作,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因此,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能够在灾难发生时快速恢复网络服务和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7 的知识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中职计算机网络-第7章-网络安全与管理
填空1、SNMP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TCP/IP协议簇的一个应用层协议。
2、SNMP的网络管理模型由三个关键元素组成:被管理的设备、代理和网络管理系统名词解释网络管理是指用软件手段对网络上的通信设备及传输系统进行有效的监视、控制、诊断和测试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网络管理协议是代理和网络管理软件交换信息的方式,它定义使用什么传输机制,代理上存在何种信息以及信息格式的编排方式。
黑客(hacker),常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登录到他人的网络服务器甚至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单机,并对网络进行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
防火墙(firewall)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
简答1.网络安全的内容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1)外部环境安全(2)网络连接安全(3)操作系统安全(4)应用系统安全(5)管理制度安全、(6)人为因素影响2、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涉及哪些方面?所谓网络管理,是指用软件手段对网络上的通信设备及传输系统进行有效的监视、控制、诊断和测试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网络管理涉及三个方面:(1)网络服务提供:是指向用户提供新的服务类型、增加网络设备、提高网络性能。
(2)网络维护:是指网络性能监控、故障报警、故障诊断、故障隔离与恢复。
(3)网络处理:是指网络线路及设备利用率,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提高网络利用率的各种控制。
3、一个网络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管理对象(2)管理进程(3)管理协议4、OSI网络管理标准将开放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划分成哪几个功能域?OSI网络管理标准将开放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划分成五个功能域,即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记账管理,这些功能域分别用来完成不同的网络管理功能。
5、网络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用户、支持设备6、网络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为满足用户解决网络性能下降和改善网络瓶颈的需要,根据用户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检测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分析,最终定位问题和故障点,并提供资源优化和系统规划的建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巩固——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要实现的目标有: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可 审查性。 7.2.2 信息安全策略 ① 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 ② 严格的安全管理。 ③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7.2.3 信息安全性等级 ① 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 ② 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 ③ 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 ④ 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 ⑤ 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 7.3 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7.3.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部件、程序、数据的安全性,它通过网络信息的存储、传输和 使用过程体现。 确保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目标,对网络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 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需要防止出现以下状况:①对网络上信息的监听 ②对用 户身份的假冒 ③对网络上信息的篡改 ④对发出的信息予以否认 ⑤对信息进行重放 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至少包括三类措施: ①社会的法律政策、 企业的规章制度 及网络安全教育 ②技术方面的措施 ③审计与管理措施 7.3.2 OSI 安全框架 国际电信联盟推荐方案 X.800,即 OSI 安全框架。OSI 框架主要关注三部分:安全攻击、 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安全攻击分两类:被动攻击(又分信息内容泄露攻击和流量分析两种)和主动攻击。主 动攻击包括对数据流进行篡改或伪造数据流,可分为 4 类:伪装、重放、消息篡改和分布式 拒绝服务。从网络高层的角度划分,攻击方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服务供给与非服务攻击。 安全机制:用来保护系统免受侦听、组织安全攻击及恢复系统的机制成为安全机制。这 些安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特定的协议层实现的, 另一类不属于任何的协议层或 安全服务。 7.3.3 网络安全模型 任何用来保证安全的方法都包含两个方面: 对发送信息的相关安全变换; 双方共享某些秘密 消息。 7.4 加密技术 7.4.1 密码学基本术语 原始的消息成为明文,加密后的消息成为密文,聪明文到密文的变换过程称为加密,从 密文到明文的变换过程称为解密。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统称为密码学。 1. 密码编码学 密码学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独立的特征: ①转换明文为密文的运算类型 ②所用的密钥数 ③处
三级网络技术归纳知识点
三级网络技术归纳知识点1.网络管理技术:-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管理网络设备和监控网络性能的协议。
SNMP可以获取和修改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发送警报和通知。
- 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配置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设备配置和更新。
- 网络监控工具:用于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并生成报告和趋势分析。
常见的网络监控工具有Cacti、Nagios等。
- 故障排除技术:包括网络故障的定位和修复,例如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和路径。
2.网络安全技术:- 防火墙(Firewall):用于阻止未授权的网络流量进入受保护的网络。
防火墙可以基于网络地址、端口和协议等标准进行过滤。
-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用于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加密和安全的连接,使得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内部网络资源。
- 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例如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行为。
- 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查):用于检查和分析网络流量的内容,以便识别并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3.性能优化技术:-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将网络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性能的负载均衡和故障的容忍能力。
负载均衡可以基于多种标准进行分发,例如网络流量、CPU利用率等。
- 缓存(Caching):将常用的网络资源缓存在本地,以加快访问速度和减少网络带宽的使用。
常见的缓存技术包括HTTP缓存和透明代理缓存等。
-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用于在网络中分配带宽和优先级,以保证关键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专业性的考试,对于想要在网络技术领域有所提升和证明自己能力的考生来说,了解考点是备考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的主要考点。
一、网络技术基础这部分考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等。
考生需要理解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的各层功能、协议及数据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同时,还需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在网络分类方面,要清楚地知道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的区别,以及它们所采用的不同技术和协议。
对于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要了解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管理网络资源和提供网络服务的核心软件。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Linux 等。
重点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包括用户和组的管理、文件系统的管理、共享资源的设置、网络服务的配置(如 DNS、DHCP、Web 服务、FTP 服务等)。
此外,还要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如用户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设置等。
三、网络互联与 Internet 技术网络互联是将不同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通信。
这部分考点包括网络互联设备(如网桥、网关、路由器等)的配置和使用,以及网络互联协议(如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路由协议等)的设置。
对于 Internet 技术,要熟悉 Internet 的接入方式(如拨号接入、ADSL 接入、光纤接入等),以及Internet 服务(如电子邮件、万维网、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等)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还要掌握 IPv4 和 IPv6 协议的特点和转换技术。
四、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和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分析(网络安全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分析(网络安全技术)6.1 网络管理考点1 网络管理的功能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这五大功能是网络管理最基本的功能。
事实上,网络管理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功能,比如网络规划、网络操作入员的管理等。
不过除了基本的网络管理五大功能,其他的网络管理功能实现都与具体的网络实际条件有关。
考点2 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方案有多种,包括HEMS、SNM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公共管理信息协议等。
(1)SNMP是作为一种可提供最小网络管理功能的临时方法开发的,它具有以下两个优点:与SNMP相关的管理信息结构及管理信息库非常简单,从而能够迅速、简便地实现;SNMP是建立在SGMP基础上的,而对于SGMP,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
(2)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是OSI提供的网络管理协议族。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了每个网络组成部分提供的网络管理服务,这些服务在本质上是很普通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则是实现公共管理信息服务的协议。
(3) CMOT是在TCP/IP协议族上实现公共管理信息服务服务的,这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直到OSI网络管理协议被广泛采用。
CMOT的一个致命弱点在于它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而没有入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短期方案上。
(4)局域网个人管理协议(LMMP )试图为LAN环境提供一个网络管理方案。
LMMP以前被称为IEEE802逻辑链路控制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CMOL)。
由于该协议直接位于IEEE 802逻辑链路层(LLC)上,它可以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网络层协议进行网络传输。
6.2 信息安全技术考点3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标准局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定义了4个级别:A, B,C,D。
各层还可以进一步划分。
6.3 网络安全分析与安全策略考点4 几种常用的攻击手段常用的计算机安全攻击手段如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必考整理(全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全面)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个的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此条不需要知道)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 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
(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103GB≈106MB≈109KB≈1012B。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全部)
三级网络技术
1 网络层次结构的功能
核心交换层的基本功能
核心交换层将多个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的网络提供高速转发,为整个城域网提供一个高速、安全与具有QoS 保障能力的数据传输环境;
核心交换层实现与主干网络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 数据出口;
核心交换层提供宽带城域网的用户访问Internet 所需要的路由服务;
汇聚层的基本功能
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
根据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 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IP 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等处理;
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接入层的基本功能
接入层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各种接入技术,连接最终用户,为它所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 以及其他的信息服务。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七)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1.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网络管理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二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2.网络管理对象:硬件资源(指物理介质—网卡,双绞线、计算机设备和网络互连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和软件资源3.网络管理功能:第一、配置管理(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以及业务开通)是一个中长期活动;第二、故障管理(主要任务是发现和排除网络故障)包括检测故障、故障恢复和预防保障,网络故障管理包括——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故障;第三、计费管理(目的是控制和检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第四、性能管理(目的是维护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运营效率,包括性能检测、性能分析以及性能管理控制功能);第五、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安全措施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以及业务。
其目的是提供信息的隐私、认证和完整性保护机制)4.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是:网络管理—网络代理模型;网络管理模式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
5.SGMP(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也称SNMP V1 其体系结构由SNMP管理者和SNMP代理者两部分组成,从被管理设备中收集数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轮询方法;另一种是基于中断的方法。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主要是针对OSI模型的传输环境设计的,不是通过轮询而是通过事件报告进行工作的(其管理联系的建立、释放和撤销是通过联系控制协议ACP来实现的;操作和事件报告是通过远程操作协议ROP来实现的)6.信息安全: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涉及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7.网络安全性标准将网络安全性等级划分为A、B、C、D四类,(A1、B3、B2、B1、C2、C1、D1)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不危害);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造成一定损害);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造成较大损害);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造成一定损害);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造成特严重损害)8.确保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目标(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9.OSI安全框架—X.800(关注3部分: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其中安全攻击包括被动攻击(是对传输进行窃听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by崔巍)
2010最新版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网络管理者—网管代理模型
管理者和代理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分为两种:从管理者到代理的管理操作和从代理到管理者的事件通知。
网络管理协议
1)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从被管理设备中收集数据有两种方法:轮询方法,基于中断的方法。
而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的陷入制导轮询方法可能是执行网络管理最有效的方法。
2)CMIP协议: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不是通过轮询而是通过事件报告进行工作的。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信息安全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
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
美国国防部的网络安全性标准将网络安全性等级划分为D、C1、C2、B1、B2、B3、D几类,其中A类安全等级最高,D类安全等级最低。
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1)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不危害~ 2)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造成一定损害。
3)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造成较大损害4)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造成严重损害
5)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
■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安全攻击
1)被动攻击:攻击者的目标是传输的信息。
信息内容泄露和流量分析就是两种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由于不涉及对数据的更改,因此处理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预防,而不是检测。
2)主动攻击:主动攻击包括对数据流进行篡改或伪造数据流,可分为5类:伪装、重放、消息篡改、拒绝服务DoS、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主动攻击难以防止,但容易检测,所以重点在于检测并从破坏中恢复。
3)服务攻击与非服务攻击:从网络高层角度划分,服务攻击如Mail Bomb(邮件炸弹)
非服务攻击如源路由攻击和地址欺骗
■加密技术
唯密文攻击:密码分析者已知要解密的密文和加密算法。
难度最大
已知明文攻击:已知要解密的密文,加密算法,用与待解的密文同一密钥加密的一个或多个明文对。
难度其次
选择明文攻击:已知要解密的密文,加密算法,分析者任意选择的明文,用与待解的密文同一密钥加秘的密文。
难度又降低了。
如果分析者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让发送者在发送的信息中插入一段由他选择的信
息,那么选择明文攻击就有可能实现。
代换与置换是几乎所有的对称加密都要用到的两种基本技巧。
代换法是将明文字母替换成其他字母。
置换法是通过置换而形成新的排列。
对称密码
使用最广泛的加密体制是数据加密标准DES,这个算法本身被称为数据加密算法DEA。
DES采用了64位的分组长度和56位的密钥长度。
包括异或、置换、移位运算。
其他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1)三重DES 2)高级加密标准AES:他的密钥长度为128、192或256位,分组长度为128位。
3)Blowfish算法:分组长度为64位的,运算有加法、异或、置换。
4)RC5算法:它是参数可变的分组密码算法,3个可变参数是:分组大小、密钥大小和加密轮数。
在此算法中使用了3种运算:异或、加和循环。
公钥密码
公钥密码是基于数学函数的算法的而不再是基于置换和代换技术。
公钥密码体制
公钥算法依赖于一个加密密钥和一个与之相关但不相同的解密密钥。
这些算法都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公钥——加密密钥私钥——解密密钥
若甲要发送消息给乙,则甲用乙的公钥对消息加密。
乙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解密。
由于只有乙知道自身的私钥,因而其他的接收者均不能解密出消息。
RSA算法:是第一个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
其他的公钥加密算法:1)ElGamal算法:其安全性依赖于计算有限域上离散对数这一数学难题。
2)背包加密算法
密钥管理
1 密钥的分发
对称密码学的一个缺点就是需要通过双方事先对密钥达成一致协议。
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双方都信任的密钥分发中心KDC。
KDC是一个独立的可信网络实体,是一个服务器,它同每个注册用户共享不同的秘密对称密钥
2 密钥的认证
对于公共密钥加密,通信实体必须先交换公共密钥。
认证中心CA负责将公共密钥和特定实体进行绑定。
一旦CA验证了实体的身份,CA就可以产生一个证书,将这个公共密钥和身份进行绑定。
证书中包括公共密钥和关于公共密钥所有者的全球唯一的标识信息(例如人的名字或者IP地址)。
这个证书由认证中心进行数字签名。
■认证技术
1 消息认证
认证函数:信息加密函数、信息认证码MAC、散列函数。
2 数字签名
甲向乙发送一个带消息认证码的报文,但是却可能引起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存在欺骗或抵赖,解决方案是数字签名。
目前主要是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
甲把要发送给乙的消息作为一个单向散列函数的输入,散列函数的输出就是消息
摘要。
甲用他的私钥加密消息摘要,就得到数字签名。
乙使用甲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从而得到消息摘要。
乙把消息作为甲所使用的相同散列函数的输入,得到一个消息摘要。
乙比较这两个消息摘要,看它们是否相互匹配。
3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常用方法有:口令认证、持证认证、生物识别。
常用的身份认证协议:S/Key口令协议(一次一密机制)、X.09认证协议、Kerberos 认证协议。
■安全技术应用
1 安全电子邮件
PGP:PGP是一个安全电子邮件加密方案。
S/MIME:S/MIME是基于RSA数据安全技术的Internet电子邮件格式标准的安全扩充。
Outlook Express为在Internet上利用S/MIME安全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一例。
首先要从认证机构CA获得数字证书~~
2 网络层安全——IPSec
IP安全协议(通常称为IPSec)是在网络层提供安全的一组协议。
在IPSec协议族中,有两个主要协议:身份认证头AH协议和封装安全负载ESP协议。
IPSec将互联网的传统的无连接网络层改造成了有逻辑连接的层。
AH协议字段51 ESP协议字段50
3 Web安全
Web流量安全性方法:1)网络级:IP安全性,使用IPSec 2)传输级:在TCP 上实现安全性,安全套接层SSL 3)应用级
■入侵检测技术与防火墙
入侵检测技术分为两种。
1)统计异常检测:又分为阈值检测和基于轮廓2)基于规则的检测:又分为异常检测和渗透识别
防火墙用来控制访问和执行站点安全策略的4种常用技术:服务控制、方向控制、用户控制、行为控制。
防火墙的分类:包过滤路由器(默认的策略有两种:默认丢弃策略、默认转发策略)、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
1)宏病毒:宏是嵌入到字处理文档或其他类型文件中的一段可执行程序
2)电子邮件病毒3)特洛伊木马:完整的木马程序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程序、控制器程序4)计算机蠕虫
反病毒软件可以分为四代:1)简单的扫描程序2)启发式的扫描程序3)行为陷阱4)全方位的保护
(by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