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局限性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建议论文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摘要】双语教学在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培养出大量各学科的双语人才,文章从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提出见解,希望对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建议随着我国加人wto,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21世纪的人才条件之一便是无语言障碍,而英语成为世界共通语已是不争的事实[1]。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1.双语教学的含义双语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但真正被各国广泛运用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
对于“双语教学”,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定义,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意思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西格恩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则指出:“使用‘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
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目前在我国双语教学指的是用英语和汉语讲课,本文所指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中文的同时,使用英语或使用英语教材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同于纯外语教学,不再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目标的涉外性和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决定了该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21 专业知识传授和外语 思维训练 如何平衡 .1 .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 自始至 终要思考如何平衡专业知识传授和外语 思维 训练这样一个 问题 。
双 语 教 学 的 目的是 要 学 生 能 在 外 语 ( 国 主要 是 指 英 语 ) 我 的
教师在上课之初会将双语 课程学习总 目标告 知学生 , 学生 但 在 进 行 双 语 教 学 学 习 过 程 中 , 是 很 容 易 模 糊 学 习 目标 。其 中最 还
在 国 际经 济 与 贸 易 专 业 理 论 课 双 语 教 学 中 学 生 所 面 临 的 困 境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三 个 方 面 : 221 课 程 学 习 目标 模 糊 . .
本文拟分析 国际经 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 双语教学所存在 的困境并提 出相应对策。 2 国际 经 济 与 贸 易专 业 理 论 课 程 双 语 教 学 的 困 境分 析
业 词 汇 的认 识 与 理 解 , 二是 专业 英 语 长句 的分 析 与 理 解 。这 两 点 不 突破 , 通 过 教 学 培 养学 生 的专 业 英 语 思维 不 太 可 能 。而 这 两 要
环境下获得专业知识 以及专业视野 。因此教师教学要 嗣绕两个 点展开 , 一个是要通过教学让学 生获得专业知识 以及 专业视野 ; 另 一 个 是 要 通 过 教 学 让 学生 在 两 种 语 境 ( 中文 和英 语 ) 来 获 即 下 得这种专业知识及专业视野 。在我 国开展 双语 教学更希望学 生 能多获得英语语境下 的专业 知识及专业视野 。国际经济与 贸易 专业其专业理论课程涉外性很 强 , 在英语语 境下获得 专业 知识 及 专业视野 的要求就更为强烈。 然 而由于双语教学课 堂学 时通 常并没有增加 , 师在课堂教 教 学 过程 中始终会被如何平衡专业 知识传授和专业外 语思维训练 的 问题 所 困 扰 , 易 顾 此 失 彼 。 容
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思路探讨
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思路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外向型专业,该专业学生们能否使用英语与外界沟通,是使学生能否理解他国文化,能否与人沟通交流直至进行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才能顺利知道、理解、汲取在某一领域中的最新信息和成果;才能为学生在该专业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双语教学意义问题对策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的要求,并规定:对于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涉外专业,要努力在三年内保证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外向性很强的专业,也是教育部要求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
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为此,本文结合自己所进行的大量调查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双语教学的基本含义与目标所谓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非母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专业课程的教学。
国际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
所谓浸没式,也叫全外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文教材,教师使用外语讲授,学生以外语为媒介接受知识,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层次。
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一般对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所谓过渡式,也叫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文教材,教师交替使用外语与汉语讲授,这种模式与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相比属于低一个层次,但对学生来讲易于知识接受,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
所谓维持式,也叫半外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文教材,使用汉语讲授。
这种模式对外语基础薄弱、外语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比较适用,学生只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学习教材。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目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目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顺应经济发展需求,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校的办学趋势,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对培养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随着开设范围的扩大,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出现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目标;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正不断通过改革的方式适应发展的需求,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为此大部分地区就选择通过开展双语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提高本地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经济学以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作为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一)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例如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正在积极实施桥头堡战略,为了加大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急需培养具有较好外语水平、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人才,无疑通过高校开展国际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是培养这一人才的最优选择。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熟悉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经营模式以及经济政策的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管理者。
(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国际通用性、外向性强的特点,通过实施双语教学旨在向社会提供能够满足对外经济交往所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后,不仅要扎实掌握国际贸易的各门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熟练利用英语开展各种商务、经济及其它外事活动。
应用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遇到的障碍及对策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遇到的障碍及对策'高校国际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遇到的障碍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经济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形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型人才尤为紧缺。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培养高精尖经济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不断进行改革之外,还应当对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促使其在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1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遇到的障碍作为最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几个专业之一,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几年在双语教学上遇到了瓶颈。
1.1 教学方法和形式有待提高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是和汉语相结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合。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教师统一进行讲解,无法顾及到每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有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可能更快一些,而有些英语水平较为普通或较差的同学则会感到吃力,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障。
由于课时有限而且每节课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讲授大量晦涩的内容,高校教师很少能够腾出时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剥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师资质量得不到保障双语教学若想得到有效实施,师资力量是很关键的部分,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和过硬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知识及良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国际上的经济案例,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我们不一致,所以我国的学生理解起来并不是十分容易,这就要求教师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可是目前在高校中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很多高校是从英语专业的教师中抽调出一部分人进行经贸专业上的培训或是从专业老师中抽出部分进行英语水平的提升,这就造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能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师,都是有所偏向、不十分全面的,师资质量得不到保证。
1.3 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测评这一点也不仅仅表现在双语教学中,当前高校很多专业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是通过一纸试卷,通过几道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学生相当于接受的是两门专业内容,学习和课后巩固及复习这一过程自然不会太轻松,繁重的学习内容无法通过一两道问题全然体现,学生所付出的时间和耗费的精力若以单一的作为衡量指标,这是有待考量的。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日趋明显,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率先实行双语教学,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英语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性人才。
然而,我国办学起步较晚,其课程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仍存于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
标签:双语教学;质量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定位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是双语、双语教学概念的起源地,双语教学在英语中被称为“bilingual educa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双语教学即是借助于两种语言媒介,在学习科目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外语能力的运用,实现多元化的共存。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实施双语教学,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作为载体,创设汉语和英语的双语学习环境,有利于避免语言滞后所形成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现状1.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现行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引进、招入高职称、高学历、高资历的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五年前,大部分是本科生,其教学资历浅,教学经验有限;近三年,随着的快速发展,所聘用的教师由本科学历逐渐上升为硕士研究生,虽然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授课经验仍有待提高。
双语课程教学起步晚,其师资队伍力量更为薄弱、不足,而且的资金短缺,教学待遇普遍偏低,许多博士生、副教授和教授等高职称人才不愿意到任教,造成了人才引进、师资建设发展缓慢的现状。
大部分老师由于能力有限,无法使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学生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讲解专业知识,甚至部分老师发音不标准,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基本能力,本文就目前国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双语教学的出路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提出了改革双语教学方法的相关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教学;困境;出路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决定了该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该专业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六大试点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是国际贸易人才的必备素质。
当前,国内诸多相关高等院校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然而其实施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合适教材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等。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双语教学出现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此类课程教学,更好地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二.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我国的开展情况(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双语教育”是指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1]。
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开阔学术视野,为今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2]。
教育部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07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均明确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3]。
根据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状况,国贸专业在本科阶段应强调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的人才,需要将从事国贸专业的基础——英语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
而双语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该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英语、用英语[4]。
应用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国际与贸易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业务仍呈现出快速的势头。
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外贸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供需双方都无法满足的现象。
进出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往往不在外贸岗位就业。
经济危机后,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更多的企业需求的外贸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日常交流所需的外语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实践。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仍偏重与理论教学,给予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不仅影响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而且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
为了适应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培养适应的高素质型外贸人才。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与案例教学、考证教学与培训、实验室模拟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等环节。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货代与船务、报关实务等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商务、外贸函电、英语视听说等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课程、电子商务、营销等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这些都需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多数高等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许多高等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仍然延续了旧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适当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过低。
一些学校增加了实践应用性课程,提高了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但是开始时间通常在第六学期以后,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中,而且在第六学期之后学生会受到找工作、考研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很难安下心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存在也变得形式化。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摘要】本文在总结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难点与改革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能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一、国际贸易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具有国际性,其教学目标具有外向性的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的涉外性和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同时,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不仅是贸易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国际性、复合型经济人才的需要。
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存在三种模式。
1、简单渗透型(半英语型)。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以中文授课为主, 用英语讲授一些国际贸易术语,并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学生的考试采用中文形式。
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适合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容易形成系统的以中文为媒介的知识体系,而英文掌握的只是零散的一些专业词汇。
双语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专业文献的使用上、专业实务具体操作上能够做到双语自由转换。
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比重十分不平衡,教学过程中英文信息量不足,所培养的学生就其专业的英文知识而言十分有限,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标要求。
这显然是简单渗透型的双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2、过渡型(混合型)。
在双语教学中以英语为主,采用英语板书和原版教材,在英语授课的同时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语出题,但用中文回答。
这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穿插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双语的比重趋向均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上种模式相比,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对教师和学生要求相对提高了,特别是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否则很难感知英文教材,更难听懂英文讲授。
3、浸入型(全英语型)。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F V i s i o n
. -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于 丞 林 士伟 ( 吉林 化工 学院 经济 管理 学院 ,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2 )
【 摘 要】 近年来 , 我国各 高等 院校均 已开展 双语教 学的实践与探 索 , 这标志 着我 国高等教 育教 学改革 ̄ - 4 , 1 一个新 的人才培养途径。 双语教 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探 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 学模式是双语教 学成败的关键 。本人根据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 学的经验与体会 , 分析 了制 约双语教 学改革的 因素 , 从教 学大纲制定、 师资队伍 建设 、 教材选取、 教学方法等 方面探讨 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教 学改革的对策 。
【 键词 】 国际贸易; 双语教 学; 改革 ; 制约 因素
双语教学 是指在教学 中同时或 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讲授 非语 言学科 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开展 国际贸易课程 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 型国际人才 , 促进经济贸易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及转换思维方式的 需要 。对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 教学制约 因素分析与改革 . 旨在为创新双 语 教学模 式 .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研究 提供一些参考 . 以促进 双语 教学 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错位 , 教师要在专业课上花大量 的时间来学习语 言。如果教师采用全 英语授课. 学生很难听 瞳 也难 以用英语 回答 问题 , 这一 定会影 响到 教学进度 和师生互动性。由于语言 的限制, 教师授课不能 自由发挥 。
2 . 4 激 励 机 制 缺 少 双语 教师对于用汉语授课 的教师来讲, 面临 的困难 和挑战很 大,
国际经贸专业本科双语教学的问题研究
国际经贸专业本科双语教学的问题研究引言:本科双语教学是教育部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转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国际经贸专业作为外向型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效果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论述了国际经贸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管理体系的问题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中国教育部2001年发文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国际经贸专业作为外向性很强的专业,双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尤为重要。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所谓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母语和外语或全部使用外语来进行教学活动。
一、国际经贸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中国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4.33万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456.6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0978.65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加深,已经同1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贸区协定,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也有9个。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强化英语技能,使学生真正能够“面对国际竞争,具备国际经营头脑”。
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中可以吸纳其它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管理方法,有助于我国高校教育和国际接轨。
二、国际经贸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问题研究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作者:于丞林士伟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30期于丞林士伟(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吉林 132022)【摘要】近年来,我国各高等院校均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途径。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本人根据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分析了制约双语教学改革的因素,从教学大纲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改革;制约因素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同时或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讲授非语言学科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促进经济贸易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及转换思维方式的需要。
对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旨在为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必要性1.1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跨国界流动加快,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满足本土范围内的人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熟知世界规则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国际人才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高校需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做出全新的调整,培养具有较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地吸收国外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把握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加强国际贸易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1-3]。
1.2 贸易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入 WTO后,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自由贸易,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实现与国际接轨。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浅谈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
浅谈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为您提供一篇关于浅谈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欢迎参考!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改革试点中的亮点和热点。
对现行国贸实务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改革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按“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内容注重综合能力、成绩评定综合性”一套考核方案,以期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改革方式、方法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好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能够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客场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授课的学习目标教育部在2001年推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曾经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努力使5 %~10 %的课程能用外语授课;根据2011山东省教指委的要求,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端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立交桥”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使行业英语(EOP=English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教学渗透教学全过程,这说明推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即用外语来讲授某种专业知识,最终可以通过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学生行业外语水平的提高,来达到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行业外语水平为宗旨。
精品范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1)论文
精品范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1)论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摘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1)为基础,总结了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了制定长期的双语教学规划、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双语教学准入制度、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等相关建议,以促进国内高校的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课程工作的开展。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与经济教学方法双语课程。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可见,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机部分。
安徽财经大学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教学工作、外派师资接受培训、与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等。
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双语教学的界定。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是特指在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和组织教学的活动。
双语教学应包括以下要素:1 . 采用原版教材。
授课教师应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
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节不适用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
授课教师可同时指定多本参考教材。
2 . 使用外语授课或课堂讲授以外语为主。
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还用汉语授课,笔者认为这不是双语教学。
教师必须使用英语完成备课、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讲授、课堂活动组织才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论文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论文一、传统双语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多是在形式上将教材内容的讲解由汉语讲解变成双语讲解。
教学模式的思路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学生从中受益的仅仅局限于多了解到一些理论知识的英文说法,而缺乏真正意义上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
造成了所学不实用,所学不会用的尴尬情况。
据调查,用人单位经常抱怨在招聘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后,还要花费企业培训成本使其熟悉国际贸易流程,这也对现有的双语教学在内容模式上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工作指导手册,设计教学模式均围绕“所学即所用”展开,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
笔者很荣幸地作为高校特邀记者参加了2008年由无锡人才市场举办的国际贸易专场招聘会。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了83个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得到76份调查问卷,参与率为91.56%。
几乎有八成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不满意的。
从图2可以看出: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但工作上手速度极低。
这应该就是造成了超过八成用人单位不满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揭示了传统双语教学的弊端。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方法本身是有助于克服“工作上手速度”这一问题的。
关键在于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模式,还是照搬原有理论教学模式,与实际工作脱节。
因此,只有方法与模式相一致,都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这种完美的配合才能克服上述问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设计双语教学过程中,其模式主要分为三块:情境模式,方法模式,考核模式。
而这三块均要根据工作实际来设计,配合双语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对工作实际的把握,克服一些实际问题。
(一)情境模式设计情境模式也可认为是内容模式。
将不同的工作内容设计成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情境。
所谓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中心的内容模式设计,即在编排教学内容时将原有的教材内容顺序打破,重新编排。
按照工作项目和任务的要求,将各项目和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柔和在一起。
即不是为了学理论知识而学理论知识,而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学所需的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局限性探讨【摘要】随着教育部教学改革要求,吉林省各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在不断开展双语教学。
在实践的过程中,其不成熟的模式显示了固有的局限性。
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教学方法不当,授课学时不足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合理的制定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教学局限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16-01
1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自2001年以来,吉林省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
笔者对吉省各高校进行调查,就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现行模式进行了总结。
吉林省高校友部属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高校,二者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部属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比较早,普通高校起步较晚,有的学校尚未开展。
二者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商贸活动中自由运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在双语教学的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一致,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选用教材多为国外影印原版教材。
有少数学校采取分班
教学,即在入学初期对学生的外语进行分级考试,低分同学分在的普通班,不实行双语教学;高分同学并入实验班,多数理论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多数采用“混合型”(付筱娜2002),即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语与母语交错进行讲授。
这种模式与“全外型”(付筱娜2002)比较,即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知识的接受。
2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2.1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之前并没有构建具体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哪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只要决定于授课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
授课教师水平高,或者曾经有过国外学习的经历,就开设双语教学。
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主要培养具有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即要求熟练的运用外语,又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规和惯例。
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学习中熟悉英语原意,因为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一些国际惯例和法规的英文版都是正式文本之一。
2.2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设双语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果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仍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先学习概念,再举例说明的基础上一味强调英文授课,而忽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或者把双语教学简单
地等同为翻译式教学,将会失去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使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化。
自我国加入wto后,我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人数偏多,一个年级都有2—3个教学班,约100人次。
多数学校都是合班授课,教师占据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双语教学自然就形成了翻译式教学,学生没有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缺少独立思考和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学习效果和期望值偏差过大。
2.3 授课学时不足
双语教学本身要求学生的思维在母语和外语间转换,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和母语授课相比,自然要求增加学时,才能对专业知识理解透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大,学时的要求也相对较多。
吉林省各高校教学计划中本身就存在某些基础必修课程学时偏长,专业必修课程学时不足的现象。
2.4 师资队伍薄弱、学生外语能力差
吉林省高校中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多为中青年教师,几乎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出国留学或培训经历,对异国文化了解甚微,外语能力不够全面,虽然可能具备词汇量大和语法好的优势,但缺乏外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的对双语教学接受能力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与重点大学相比,普通普通高校的生源层次不齐,学生的外语基础也相对较弱。
从实践来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认为用母语讲授和学习已经比较吃力,再采用双语教学,根本不能理解透彻。
2.5 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
自2001年开展双语教学的教育改革之后,相应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监控不严,不论哪类学校,哪门课程,哪种素质的教师,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开展双语课程。
更缺乏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对双语教师任教资格的审核机制。
各校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仅表现为课时费的差异化,一般规定为母语教学课时费的2倍、1.5倍或1.2倍,并无其他倾斜力度。
这就致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吉林省高校与全国同步,在2001年开始,各校陆续在经济类相关专业,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了双语课程。
在实践的过程中,其不成熟的模式显示了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合理的制定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2] 时雨田.经济学科专业课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9.
[3] 朱玉知.双语教学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