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1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主题一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主题纵向贯通················································································考向一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1.(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

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故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高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高考]

►线索四 以古代艺术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梳理汉字、 书法、绘画及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的成就、阶段特征及影响 1.中国文字演变经历了商代甲骨文,秦汉小篆、隶书,魏晋逐 渐成为一门艺术;隋、唐、宋、元时期楷书、草书、行书的 书法艺术成就非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具有审美和实用功能。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远古时代诞生,经历了战国的成熟、 魏晋的完善、隋唐的高峰、两宋的全面发展到明清文人画突 出成就的历程;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书画 同源”和鲜明的艺术特征。 3.中国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熟、明 朝昆曲的广泛流传、清代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国戏曲 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体现了戏曲南北交融、走向世界 的趋势。
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发 展和进步贡献卓著;中国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服务 于农业生产;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科技逐渐衰落,没有产生 近代科学。
►线索三 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梳理中国 古代文学发展成就、文学特色及体现的文学特征 1.从春秋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楚辞体、从汉赋的恢弘 气度到唐代诗歌的繁盛,反映出诗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 形式。 2.唐代新的文学形式——词兴起到宋代词的兴盛,从元朝 元曲的繁荣到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繁 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而 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在世界 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线索二 以四大发明为主线,梳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 法、农学、医学等科技成就表现、阶段特征及影响 1.从战国司南、汉代造纸术到隋唐火药、雕版印刷术的发 明,从宋代指南针、火药广泛应用到活字印刷术的完备,中 国四大发明影响深远。 2.从汉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到明清珠算的应用和普及,从 商代世界最早日食、月食记录到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 说明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的领先地位。 3.从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到明代李时 珍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从西汉《氾胜之书》 到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说明了中国古代医学、农学成 就辉煌。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版课件:上篇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 (共76张PPT)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版课件:上篇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 (共76张PPT)
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古代科技的辉煌与沉沦 8.(题点:古代科技成就)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
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
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与传驿。此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 因是( ) 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 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
B.都强调个人的作用 D.都致力于社会稳定
A.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4.(题点: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
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 “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 观点( )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5.(题点:理学对社会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
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 崇才女。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合理因素是( A.社会的进步 C.女权的发展 )
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
应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线索二 科技成就
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 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而东西方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决
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沉沦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
线索三 文艺成就
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不同历史时期均 有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流派,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古代篇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古代篇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主题一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主题纵向贯通•…………………………………………………………………·考向一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1.(2017·江苏高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D[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

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下,A项错误。

朱熹提出人欲应该服从于天理,即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为目标,B项错误。

朱熹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C项错误。

]考向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

收女弟子是倡导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

]考向三以“历史解释”为立足点,考查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3.(2014·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国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板块1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国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板块1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线索1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线索2科技成就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

而东西方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沉沦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

线索3文艺成就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流派,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书画、戏曲艺术多姿多彩,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创新时期发展历程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清承古萌新(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高频考点定位]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5.科技成就。

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7.文学成就。

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向1老子与孔子对礼的看法(2021·全国甲卷)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1第3讲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83张ppt)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1第3讲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83张ppt)
专题一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 3讲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知识重组 清单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二、演变历程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 “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 “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 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问题 2
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
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取其中的精华, 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 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1.取其精华: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 形成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可以转化为 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舍生取义、 见利思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的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的历史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天下统一”的 思想等。它们都可以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 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
5 .元代: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话 本是元代的小说形式。 6 .明清: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 流,出现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
二、多姿多彩的艺术 1.汉字起源与演变 (1)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 篆 (秦朝时)→隶书 (秦始, 流行于汉 )→楷书、 草书、 行书。 (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 定化。 (3)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四、三部农书 1.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 2.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 3.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及科技文艺共4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及科技文艺共41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流思想及科技文艺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 Word版含解析

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网络构建※※主线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之一,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全面繁荣,长期发展,经久不衰。

1.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熟(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2.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文学成就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4.艺术成就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阿凡题1086009(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优选PPT课件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优选PPT课件

法家 墨家
2.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3.评价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 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
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 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解析 答案
3 高考短板突破
短板7 文史常识把握欠缺
例题 (2016· 新课标全国乙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
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
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 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

解析
答案
2.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
“民本”等思想。
(2)发展
①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更加强调“君本”思想;又增 加了“大一统、中央集权”思想,这些都符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政治的需要。 ②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正统思想。 两者区别:孔孟儒学强调“教化”“个人思想修养”,而汉代儒学则逐渐 官方化,成为官方哲学,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
代表人物:孟子
主张: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思想;“性本善”伦理观
代表人物:荀子
主张: “仁义”“王道”学说; “君舟民水”思想; “性本恶”伦理观
代表人物:老子 道家 主张:“道”的本原论;“无为而治”学说;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代表人物:庄子 主张:“自然无为”观;逍遥自得的思想 代表人物:韩非子 主张:君主集权的集权观;厉行赏罚的法制观 代表人物: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课件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课件
大发明联系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法艺术
基础识记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绘画与戏曲艺术
相关核心知识:古代中国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考查角度: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以书画收藏热为切入点考查书画的演变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考查书画特征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真题研习
【真题1】 (2016·全国1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 《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考查角度】 本题董仲舒思想的内涵为切入点,从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特点 角度考查。 【解题策略】 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天人合一”,另外对历史概念有一 个准确的把握。
备考实测
背景
主要流派
基础识记
历史影响
相关核心知识: 如何评价和对待孔子 考查角度: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基础识记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相关核心知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考查角度:将新儒学放到整个儒学的历程中考查其地位特点 基础识记: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相关核心知识:全面认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致用”
(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014·江苏,3,3分,选择题 2016·课标Ⅱ,41,12分,非选
★★★
2017·课标Ⅲ,24,4分,非选
(5)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 2016·课标Ⅱ,24,4分,选择题 国的文学艺术 2013·课标Ⅱ,27,4分,选择 ★★★
知识主线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 古代中国的 思想科技与 文化 考点二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和宋明理学
考点梳理 【考点剖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规范练) Word版含解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规范练) Word版含解析

测能·提速·规范练(三)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7·嘉兴测试)下图反映了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

有学生从图中孔子使用“纸张”“线装书”等细节,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学生的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是()《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A.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B.该图为后人伪造,没有史料价值C.该图的真伪须有考古学支持才能判断D.绘画者以其生活经验附会了孔子时代的生活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造纸术产生于西汉,但不能推断出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该图有不符合史实的部分,但不能说完全没有史料价值,故B项错误;该图的真伪依据现有史实结论即可判断,故C项错误;该图主要是为了歌颂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故D项正确。

答案:D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这一说法体现了()A.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B.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C.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解析:“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意思是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

不能体现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故A项错误;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体现出辩证的思想,故B 项正确;无为而治要求顺其自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天和人之间有所感应,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7·郴州二模)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治薄,则国家之治寡。

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

”该思想属于()A.墨家B.儒家C.法家D.道家解析: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于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 项正确。

答案:A4.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篇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篇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
政治作用
儒家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参与国家政治 决策。
文化传承
儒家士人致力于文化传承和教育事业,推动儒家 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政治、教育等领域渗透
政治领域
儒家思想强调德治、礼治,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产生 深远影响。
教育领域
儒家思想注重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推动古代中 国教育普及和发展。
兵家战略战术思想及其应用
战略战术思想
兵家主张以智取胜、以谋攻敌,强调战略战 术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他们认为,战争是一 种智慧和力量的较量,只有通过巧妙的战略 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应用
兵家的战略战术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孙武的《孙子兵法》 、诸葛亮的八阵图等,都是兵家思想的具体 体现。这些战略战术不仅在中国古代的战争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战争和其他 领域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01
道家思想影响
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对中国哲 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深远 影响。
02
03
法家思想影响
其他流派
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提供 了理论基础,对后世法制建设产 生重要影响。
如墨家、兵家等,也在不同程度 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 展。
历代统治者对思想控制策略
秦朝焚书坑儒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 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
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实践成果
法治思想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手段, 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
实践成果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秦朝的商鞅变法、汉朝的律令制度等,都 是法家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些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科技文艺 (共82张PPT)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科技文艺 (共82张PPT)

高频考点 考点一 儒家思想由形成到独尊 1.百家争鸣
派别 代表人物与主张 代表人物:孔子 主张:“仁”“礼”学说;“德治”思想;创办私学;编订 “六经” 代表人物:孟子 主张:“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思想;“性本善”伦理观 代表人物:荀子 主张:“仁义”“王道”学说;“君舟民水”思想;“性本 恶”伦理观
明 确 考 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 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 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架构]
[线索梳理] 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思想、 科技、文学、艺术全面繁荣,长期发展,经久不衰。 线索一 思想演变 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 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 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 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 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 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 本、反专制)。
考点四 文学艺术成就 1.中国古代文学成就 体裁 成就 收录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作品;风、雅、颂三部分;现实主 《诗经》 义风格 楚辞 抒发忧国忧民情感;浪漫主义风格 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汉赋 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 唐诗 甫、白居易,批判黑暗,寄托抱负 宋词 适应市民生活需要;婉约派与豪放派 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关汉卿与元曲 元曲 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文学世俗化;具有反封建色彩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第二轮复习专题1.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人教版)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第二轮复习专题1.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人教版)

明清四大小说“三
小说
言”、“二拍” 《聊斋志异》《儒
林外史》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 法丰富;明清四大小说是中国 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 库中的珍品
五、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元杂剧: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 艺术的成熟。
(2)京剧 1)产生原因 ①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
概况
井田制的崩溃,阶级关系的变化;剧烈的社会 原因 变革;私学的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老子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派道 别 家 庄子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论,
鄙视富贵利禄
项目
概况
孔子 “仁”、“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儒 家
孟子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性本善”
(3)开阔视野:历史发展不是孤立的,是由 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许多考生在分析经济现 象出现的原因往往仅仅从经济本身出发,忽视 了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4)史论结合:“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是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准则,分析历史观 点的原因一定是从具体的史实中去寻找,做好 “分析历史观点原因”类试题时,把握观点是 前提,掌握准确的史实是关键。
时间
特点
隋唐五 创制法度 代 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两宋 元明清
宫延画院最为活跃的 阶段,画学兴起;绘 画成为商品;风俗画 是当时画坛最大亮点
文人画成就最突出, 强调表现个性,借物 抒情
代表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 图》,敦煌莫高窟壁 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王冕《墨梅》、 明代徐渭《黄甲图》、 清代郑板桥《墨竹图》

高考历史知识专题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高考历史知识专题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2.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
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指的是什么?
答案 《伤寒杂病论》。
答案
考点2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 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 “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强调实用价值。
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
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 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

A.①③④ C.①②③
解析
1
2
3
4
4.(立意:中外启蒙思想的关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得君行道”之途径被堵塞之后,很多儒者转而采取了“移风易俗”的下 行路线,如王阳明学派便转以“致良知”为务,以曲线方式抗拒专制。 ——张云江《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 材料二 中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自然法则所赋予人的理性和力量,一个重要 原因,是因为它一直被深受儒家思想、道德和智慧教育并影响的开明君主 所统治。
归纳总结
答案
考点深化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③文化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统治者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关注新情境、新※网络构建※※主线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之一,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全面繁荣,长期发展,经久不衰。

1.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熟(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2.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4.艺术成就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

1.(2017·全国卷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阿凡题1086009()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7·海南卷·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阿凡题1086010()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

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7·海南卷·5)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

据此可知,元杂剧阿凡题1086011()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解析:图片中每个人物都有特定的服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见元杂剧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故A项正确;京剧主要是由汉剧和徽剧融合而来,与元杂剧无关,故B项错误;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故C项错误;元杂剧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局限于宫廷生活,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6·全国乙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

《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

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儒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

答案:C5.(2016·全国甲卷·24)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首先材料给出的时间是三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字已经趋于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小篆成为官方文字,后来产生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等都是由此演变而来,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三体石经》之所以写出三种文字是因为它为了体现汉字的发展过程,图片中显示出的文字是按照顺序的,这就体现出汉字的演变过程,因此选择B选项。

A选项与当时的情况不符,当时的文字基本统一,最流行的是楷体,其他的形式也存在。

C 选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的流行情况并不能看出,当时最流行的是楷书,但是并没有从材料中体现。

答案:B6.(2016·全国丙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唐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7.(2016·海南卷·6)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对推动民族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8.(2016·海南卷·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与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关羽因为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9.(2015·全国卷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10.(2014·全国卷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通过法律规定的变化,由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延伸到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父亲可以处置儿子和养子的财物,体现了父权的强化,这是孝道的体现,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日渐蔓延。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父为子纲”,是儒家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故选D项。

答案:D11.(2014·全国卷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C第二关知识重构·理考点考点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核心词:仁仁政无为而治法治兼爱尚贤1.儒家(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

2.道家(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