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在进行资料分析时,掌握一些关键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准确地处理和解读数据。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常用公式:一、增长相关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用于衡量数据在一定时期内的绝对增长幅度。

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这个公式反映了数据增长的相对速度。

3、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当我们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出之前某个时期的量时,就会用到这个公式。

4、现期量=基期量×(1 +增长率)通过基期量和增长率来计算当前时期的量。

二、比重相关公式1、比重=部分÷整体×100%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2、整体=部分÷比重已知部分和其占整体的比重,可求出整体的量。

3、部分=整体×比重根据整体的量和部分所占的比重,能计算出部分的量。

三、平均数相关公式1、平均数=总数÷个数这是计算平均数最基本的公式。

2、总数=平均数×个数当已知平均数和个数时,可求出总数。

四、倍数相关公式1、 A 是 B 的几倍:A÷B直接用 A 的数值除以 B 的数值,得到 A 是 B 的倍数。

2、 A 比 B 多几倍:(A B)÷B先计算 A 与 B 的差值,再除以 B 的数值。

五、隔年增长相关公式1、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例如,今年的增长率为 r1,去年的增长率为 r2,那么隔年增长率就是 r1 + r2 + r1×r2 。

2、隔年基期量=现期量÷(1 +隔年增长率)六、年均增长相关公式1、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差用于计算在一定年份内平均每年的增长量。

2、年均增长率=(末期量÷初期量)^(1÷年份差) 1七、混合增长率相关公式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期量大的部分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一、数据分析类公式1.平均值公式平均值=总和÷样本数量在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值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公式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分为两等分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对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更具有稳定性。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奇数,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值;对于数据量为偶数,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3.众数公式众数是一组数据中频率出现最高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

众数可分为单峰众数和多峰众数。

4.极差公式极差表示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5.百分位数公式百分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一些百分比位置的值,可以用来描述整体数据的分布情况。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n,取第p百分位数,计算公式为(n+1)×p/100。

6.方差公式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性的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Xi-平均值)^2]÷样本数量7.标准差公式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波动性,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标准差=方差的开方二、比例计算类公式1.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所占数÷总数)×100%在数据比较和分析中,百分比是比较常用的计算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相对大小。

2.比例公式比例=(所占数÷总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可以是任意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增长率公式增长率=(现在数值-原始数值)÷原始数值×100%增长率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增长或减少幅度的指标。

增长率为正数表示增长,为负数表示减少。

三、概率计算类公式1.概率计算公式概率=事件发生数÷总样本空间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基本概率公式在等可能的情况下,基本概率可以通过统计总数和事件发生数来计算。

(完整版)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完整版)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基本概念:
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参照物)现期:相对基期而言,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之紧紧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增长情况。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顺差=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逆差= 进口额—出口额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
现期量= 基期量()N
⨯,其中n为相差年数;
+
1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量= ()n÷
现期量,其中n为相差年数;
-基期量。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速算技巧一、估算法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1.“比较型”插值法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2.“计算型”插值法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1. A﹥B,C﹥D,则有A+C﹥B+D;A-D﹥B-C;2. A﹥B﹥0,C﹥D﹥0,则有A×C﹥B×D;A÷D﹥B÷C五、割补法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3.将得到的新数值相加得到和值,用和值除以该组数值的项数得到商值,将商值加上中间值,即为该组数值的精确平均值;4.用中间值乘以数据项数再加上最后的和值即为总和值。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速算技巧一、估算法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1.“比较型”插值法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2.“计算型”插值法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1. A﹥B,C﹥D,则有A+C﹥B+D;A-D﹥B-C;2. A﹥B﹥0,C﹥D﹥0,则有A×C﹥B×D;A÷D﹥B÷C五、割补法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3.将得到的新数值相加得到和值,用和值除以该组数值的项数得到商值,将商值加上中间值,即为该组数值的精确平均值;4.用中间值乘以数据项数再加上最后的和值即为总和值。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速算技巧一、估算法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1.“比较型”插值法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2.“计算型”插值法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1. A﹥B,C﹥D,则有A+C﹥B+D;A-D﹥B-C;2. A﹥B﹥0,C﹥D﹥0,则有A×C﹥B×D;A÷D﹥B÷C五、割补法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3.将得到的新数值相加得到和值,用和值除以该组数值的项数得到商值,将商值加上中间值,即为该组数值的精确平均值;4.用中间值乘以数据项数再加上最后的和值即为总和值。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在进行资料分析时,掌握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且实用的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一、增长率相关公式1、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这是最基本的增长率计算公式。

例如,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 100 万元,今年为 120 万元,那么今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120 100)÷ 100 × 100% = 20%。

2、间隔增长率= r1 + r2 + r1×r2当涉及到间隔年份的增长率计算时,就需要用到这个公式。

假设第一年的增长率为 r1,第二年的增长率为 r2,那么从第一年到第二年的间隔增长率就是 r1 + r2 + r1×r2。

3、年均增长率=\(\sqrtn{\frac{现期量}{基期量}} 1 \)(n 为年份差)如果要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增长率,就用这个公式。

比如,某地区 2010 年的 GDP 为 100 亿元,2020 年为 200 亿元,年份差为 10 年,那么年均增长率=\(\sqrt10{\frac{200}{100}} 1 \)。

1、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100%比如,某班级共有 50 名学生,其中男生 25 人,那么男生在班级中的比重就是 25÷50× 100% = 50%。

2、整体量=部分量÷比重已知部分量和比重,求整体量时使用。

假设某企业某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30%,该产品销售额为 100 万元,那么企业总销售额=100÷30% 。

3、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当已知整体量和比重,求部分量时运用。

比如一个城市总人口为100 万人,其中老年人占比 20%,那么老年人的数量= 100×20% = 20 万人。

资料分析公式

资料分析公式

资料分析一、统计术语1.增长类①基期量与现期量:a.跟谁比谁就是基期b.题型识别:给一年求另一年c.方法:前除后乘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r)②增长量与增长率:a.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r)-基期量=基期量×r=×rb.增长率===心竺提醒:增长率(r)、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在计算上都是一个概念(下降=负增长)③年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n为相隔年数)年均增长量=④同比和环比的概念:a.同比:指和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如和去年同一时期);b.环比:指和与之紧密相连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例如:同比环比2019年2018年/2019年6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2019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⑤百分数和百分点:a.百分数:A占B的百分比例A÷B×100%b.百分点:n%(不带百分号,多表示增长率或比例的比较)⑥成数和翻番:a.成数:几成=十分之几,与折扣类似;b.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n番=2n倍。

2.比重类①比重:a.题型判定:占、比重、贡献率,“占”字一出现,前面除以后面b.利润率=产销率=心竺提醒:求利润率,在资料分析中除以收入,数学运算中除以成本②拉动增长率:a.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带动总体增长的比例b.=③增长贡献率:a.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占总体增加值的比重b.=3.其他相关术语①顺差和逆差:a.顺差:出口商品额>进口商品额b.逆差:出口商品额<进口商品额②GDP 和GNP:a.GDP:国内生产总值b.GNP:国民生产总值③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b.基尼系数:居民收入差距(0~1)越大越不平等。

④三大产业a.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b.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c.第三产业:服务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x% N
B 1 A
代入法或公式法
r3 r1 r2 r1r2
简单记忆口诀:连续增长,最终增长大于 增长率之和;连续下降,最终下降小于增 长率之和
A a % B b% (17)合成增长率:整体分为 A、B 两个部分, r% 分别增长 a%与 b%,整体增长率 r% A B
( 18)混合增长率:整体为 A ,增长率为 rA, 分为两个部分 B 和 C,增长率为 rB 和 rC (19)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则 rA 介于 rB 和 rC 之间 比 较 增长率 大小比较
r % a%
B (b% a %) A B
混合增长率大小居中
增长率比较
现期量 代替增长率进行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基期量
增长率
增长量 基期量 现期量 - 基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 15)如果基期量为 A,经 N 期变为 B,平均 增长率为 x% 增长率计算 ( 16)两期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 增长率分别为 r1与r2 , 那么第三期相对第一期增 长率 r3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 x%
比较: 基期量
现期量 1 x%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 x%
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x% 基期量 (1 x%)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 M 倍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 N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 x%
发展速度
(20)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发展速度
现期量 1 增长率 基期量 部分增长量 整体增长量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一般先计算 断大小 一般先计算 断大小
增长贡献率

(21)已知部分增长量与整体增长量
增长量
现期量 x% 1 x%
公式可被化简为: 增长量
现期量 ; 1 n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 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 11)如果基期量为 A,经 N 期变为 B,平均 增长量为 x
x
B A N
直除法 ( 1) 特殊分数法, 当 x%可以被视为 公式可被化简为: 增长量
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M 基期量 (1 M) 现期量 基期量 N 增长量 现期量 - 基期量 增长量 基期量 x%
估算法
尾数法,估算法 尾数法 特殊分数法 ( 1) 特殊分数法, 当 x%可以被视为
增长量计算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 x%
1 时, n
现期比重
A (1 a%) 现期比重 B (1 b%) A 1 b% 基期比重 B 1 a%
两期比重差值计算:
A ,然后根据 a 和 b 的大小判 B A ,然后根据 a 和 b 的大小判 B
比重计算
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26) 基期比重-现期比重: 某部分现期量为 A 增长率 a%,整体现期量 B,增长率 b%
A A 1 b% - B B 1 a% A 1 b% (1- ) B 1 a% A a% - b% B 1 a%
( 1) 先根据 a 与 b 的大小判断差值计算结 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2)答案小于丨 a-b 丨 (3)估算法(近似取整估算)
(27)某部分现期量为 A,整体现期量为 B 比重比较 ( 28)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 量为 A,增长率 a%,整体现期量为 B,增长率 b% (29)已知 N 个量的值,求平均数 (30)方法:读题做标记,辅助工具(直尺) ( 31)四项基本原则: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 则(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 ,信息易得原则,简 单计算原则
现期比重 基期比重 平均数
A B A (1 b%) B (1 a%)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 重大于基期比重。 (方法为“看”增长率) 凑整法
平均数计算 直接读数类
n1 n2 nN N
综合分析题
1 时, n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 x%
现期量 增长量 x% 1 x%
现期量 1 n
( 2 ) 公 式 可 变 换 为 :
增长量 现期量
x% 1 x%
, 其 中
x% 为增函数,所以现期量大,增长率 1 x%
大的情况下,增长量一定大。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贡献率
拉动增长
(22) 如果 B 是 A 的一部分, B 拉动 A 增长 x% (23)某部分现期量为 A,整体现期量为 B (24)某部分基期量为 A,增长率 a%,整体基 期量为 B,增长率 b% (25)某部分现期量为 A 增长率 a%,整体现期 量 B,增长率 b%
x%
B的增长量 A的基期量 A B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考点 已知条件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 x%
计算公式
基期量 现期量 1 x% 现期量 1 M
方法与技巧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基期量计算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 M 倍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 N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基期量 现期量 - N
尾数法,估算法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 大, 增长率相差不大, 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