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原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晋侯入于齐,齐侯问曰:‘臣有五事欲请于先君名臣,先君不能纳我,今臣请于君。

’晋侯曰:‘请言之,吾必尽言之。

’齐侯曰:‘昔者,先君有罪于楚,晋国救之。

先君不能报晋国之劳,以旦暮之累散。

晋国由是亡,此先君之罪也。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公羊传》。

臣闻国有常法,两君有累散之务,则有洪范之说。

先君不报晋国之难,亦不能自解。

请问曰:晋国既无补于先君,惜哉!则使君将何以莅之?’” “第二曰:鲁夫人无子,先君举宋公而立之。

宋公十有二年,先君没。

今鲁夫人死之十年,鲁不得为萧。

夫人有宗庙,男女同之。

若鲁服于宋之君,则所属之地,归于鲁矣。

今鲁服于其庶子,不服于其君。

以夫人之故,而为庶人之用,是不替也。

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三曰:先君为楚伐郑,破其北门,而后赐其田宅之地于楚人,以为永固之计。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左传》矣。

不然,楚人虽得田宅之地,其也贵之乎?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四曰:西鄙有陆地百里,先君使田於楚,业千户,其租入之所,晋年子多受之。

其後,晋有难,晋年子胜之,而使先君之墓墓于西鄙,以示不识敬死者之名。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春秋》矣,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五曰:先君贵国之人,使固吏,城鄢陵,雒邑,恐其叛。

固何以堪其民哉?是故有《管辂之诰》。

由此观之,苟君不能自明伐罪,而曰我以先君之故,不可轻矣,请问曰:君将汰之乎?”译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晋侯纳见齐侯时,齐侯提出了五个问题,他曾希望在先前的君王名臣面前提出但没有被接受,但是齐侯今天向晋侯提出这些问题。

晋侯表示:“请提,我必全部回答。

”齐侯说:“从前,先王犯有罪行被楚国惩罚,晋国曾援助先王。

然而,当先王无法回报晋国的恩情并加重债务之时,晋国为此灭亡。

这是先王的罪行。

我认为这件事不能载入《公羊传》中,我听说国家有常规、两国有债务,对于累散之事,就有所谓的洪范之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第1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原文齐桓晋文之事(1)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7):‘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8)?”对曰:“将以衅钟(9)。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地(11)。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2)?”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

”’不识有诸(14)?”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15)。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7)。

齐国虽褊小(18),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9)。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21),则牛羊何择焉(22)?”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3)。

”曰:“无伤也(24),是乃仁术也(25)!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26)也。

”王说曰(2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28)。

’夫子之谓也(29)。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0)。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31):‘吾力足以举百钧(3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33),而不见舆薪(3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 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
先“足民“后”礼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
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比论证 论点:制民之产
今也制民之产(今时——反面)
的必要性
五亩之宅……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制民之产——富民——“仰事俯畜“无虞——王道之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庠序之教——教民——民知孝悌之义——王道之成
行王道 而统一天下
本段核心内容: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即富民和教民。
时代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整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③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 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 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
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
春秋五霸,成就霸业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两人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齐宣王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但是,霸道与孟子所主张的 王道是两个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在这种情形下 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王道”思想是极其困难的。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 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 “王道”。
“教之。
——《论语》
孟子的民本思想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 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 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 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 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 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 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一、课文分析孟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古代论辩艺术的代表人物。

《齐桓晋文之事》就有游说的性质,其目的在说服对方。

孟子要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摩他的心理,让他对自己的话产生兴趣,而逐步将话题引向深入。

因此,在文中孟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式,以小喻大,见微知著,循循善诱,堪称我国古代论辩艺术的典范。

文章开头,齐宣王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表明齐宣王意在凭武力称霸。

孟子立场鲜明地回答:自己没听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

孟子的答语既没有针锋相对地对宣王提出批评,使对话难以为继,又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并顺势把话题引向“王道”。

齐宣王只好问要怎么样才称得上行王道。

对此,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远远地从一件小事谈起,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鼓起齐宣王对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说“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更加和谐。

又以“牛羊何择焉”,话锋一转,再为百姓辩解。

到这里,齐宣王已经对孟子心折口服,称叹孟子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于是,孟子趁热打铁,指出齐宣王对禽兽怀有仁慈之心,对百姓却不够仁爱,也即没有行王道。

而从他对禽兽怀有仁慈之心来看,他不能推行王道是因为不肯,不是因为能力不够。

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阐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最终把齐宣王的注意力集中到仁政上。

他追问孟子“不能”和“不为”之间的差别,孟子打了两个比方: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实际上,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以此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不过,孟子虽然将推行王道说得很容易,齐宣王却并没有真正信服他,而是用自己有“大欲”来搪塞、回避,所谓“大欲”其实仍是他原有的凭武力称霸的企图。

高三语文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知识精讲【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17课《李杜诗五首》(《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峨眉山月歌》(一)鉴赏:李白的诗歌清新飘逸、音韵流畅,他的诗歌中总能创设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同时,他又是一位感情激越的诗人。

在这样一首送别诗里,诗人初离乡土,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离开故土深深依恋;另一方面,踌躇满志,冀望遍游四海以实现远大理想。

因此,外在的画面之优美与内在感情之深沉是本诗鉴赏的一个点。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春夜洛城闻笛》天宝三年春,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

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

之后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

“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

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衅.钟(x ìn ) 忖度..(c ǔndu ó) 庖.厨(p áo ) 褊.小(bi ǐn ) 便嬖..(pi ánb ì) 莅.中国(l ì) 商贾.(g ǔ) 孝悌.(t ì) 庠.序(xi áng ) 胡龁.(h é) 挟.太山(xi é) 2.通假字⑴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⑵王说.(说, 通“悦”,高兴) ⑶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反,通“返”,回头) ⑷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枝,通“肢”肢体) ⑸刑.于寡妻(刑, 通“型”, 做榜样) ⑹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 ⑺盖.亦反.其本矣( 盖, 通“盍”何不。

反, 同“返”, 回到) ⑻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 通“途”道路 )⑼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愬,通“诉”,诉说) ⑽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辟,通“僻”,邪僻,不老实;已, 通“矣”, 表示确定语气) ⑾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 通“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3.古今异义⑴夫我乃行之, 反而..求之 古义:回过头来。

今义:连词, 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

⑴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⑵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德如何.,则可以王矣)⑶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⑷曰:“牛何之”(牛之何.)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四)状语后置句⑴吾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吾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也)⑵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于掌..运)⑶构怨于诸侯,然後快于心与(于诸侯..快与)...构怨,然后于心⑷否,吾何快于是(吾何于是..快)⑸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邹敌楚....何以异哉)⑹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耕,....立,耕者皆欲于王之野商贾皆欲于王之市..愬)....出,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于王....藏,行旅皆欲于王之涂(五)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六)省略句⑴将以(之)衅重⑵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7.成语典故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 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2.思想教育目标:孟子的主张(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能力培养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教学重点:文意。

教学难点:文意的理解。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学练方法选择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

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

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

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

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课文悟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考察烛之武、文种、触龙还有邹忌的游说,虽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但也无不入此规则。

孟子比起这些人来,则更显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气势和进退自如之能事。

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钓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

他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人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等方法令人叫绝。

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使儒学能够在诸家学说中独领风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君主的采纳,孟子充分表现了他“好辩”的风格、“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实词活用:
1、无以,则王乎 2、欲辟土地,朝秦楚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行“王道” 朝:使动用法,“使……朝见”。
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罚”。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用作动词。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
2、王说,曰:“诗云…” “说”通“曰”
3、为王者折枝
《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
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
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
“枝”通“肢”
4、刑于寡妻
“刑”通“型”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5、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
2、莫之能御也
宾语前置
3、牛何之
宾语前置
4、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
5、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状语后置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保 民 而 王
思路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艺术特色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作业:
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 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 “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 究竟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
研究方法:
研究《论语》《孟子》中的重要篇章,如《论语》的 《颜渊》《学而》篇和《孟子》的《梁惠王上》《公孙丑 下》。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19-
第1课 齐桓晋文之事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文白对照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目标一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 施
1.孟子提出的“推恩”的方式和“推恩”的目的各是什么? 提示“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推恩”的目 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2.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为齐宣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图景?有什么作用? 提示描绘了一幅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既加强了 思想上的说服力,又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16-
第1课 齐桓晋文之事
首页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知识 知识梳理
6.记特殊 (1)是以后世无传焉(宾语前置,应为“以是”) (2)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应为“未闻之也”) (3)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应为“莫能御之也”) (4)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应为“由何”) (5)王坐于堂上(短语后置,应为“于堂上坐”) (6)牛何之(动词宾语前置,应为“牛之何”) (7)将以衅钟(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 (8)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见”表被动)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异”) (10)构怨于诸侯(介词短语后置,应为“于诸侯构怨”) (11)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介词短语后置,应为“于王之朝立”)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3)形容词作名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儿童)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美香甜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的衣物)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4)形容词作动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重;爱护)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精品课件】

概括第一层的含义,赏析孟子的智慧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 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 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 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 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 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 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 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觳觫 庠序 忖度 胡龁 颁白 则王
字音字形
hú sù xiáng cǔn duó
hé bān wàng
便嬖 孝悌 邪侈 褊小 彼恶知之 畜妻子
pián bì

chǐ biǎn wū x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
春秋五霸,成就霸业
2.主要人物
齐桓、晋文——春秋霸主 齐宣王——齐国国君 孟子——亚圣,一生周游列国,传扬学说,最后未被用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
宾语前置
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宾语前置
被动句
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表现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宾语前置
翻译:(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 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 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 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 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3.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堂学习PPT

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堂学习PPT

9.赏析“今王发政施仁……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 于王”这几句。
以上五个句子构成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 具体效果,即使天下的仕者、耕者、商贾、行旅等都闻 风而至,从而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现 出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与行“霸道”的结果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句式整齐,铿锵有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 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 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 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 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 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 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 供职。于是,孟子便在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 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课文探究
1.孟子避开齐宣王所提的问题,有何用意?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 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 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观点, 并自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的 “仁政”思想。
深入探究 1.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
对话一开始先避开齐宣王提出的“霸道”问题而举起“王道”的 旗帜,然后顺着齐宣王的心理,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其对 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来,肯定他有“不忍之心” 这一“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并用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 议论,指出齐宣王未做到“保民”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进 而列举“霸道”的种种危害,从而论述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的 道理,最后,当齐宣王急于知道如何施行仁政而向他请教时,他才正 面提出“制民之产”“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具体措施。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 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 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 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 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等到
妻子儿 女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 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 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历史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 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 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 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 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属于儒家学派。
朴素真诚

具体措施
比喻贴切
孟子的辩论技巧及语言风格
•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 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 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 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 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 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 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 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 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 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 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选修)教学课件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PPT课件 39 人教版

齐桓晋文之事 PPT课件 39 人教版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清楚,明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贤明的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பைடு நூலகம்
述说,谈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讲,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道义
任重道远
路,道路
彼恶知之
wū 哪里,怎么
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è 不好
死亦我所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用来推及到
至于兄弟
到了……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儿女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原地区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可以凭借
然后从而刑之
接着就……
兼词 不识有诸? 之乎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之于 盖亦反其本矣! 何不 则盍反其本矣。 何不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 是/罔民也
无道—没有谈论 是以—“以是”,因 无传—没有流传 此
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何如—如何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不识有诸?
识—知道、懂得、认识 诸—之乎
翻译第一部分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对……感到奇怪。以……为……—认为……
5、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这真是什么心理呢?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该 7、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孟子》的 特点:
1、善于论辩。 2、气势充沛。 3、富于形象。 4、善用比喻
历史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 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 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 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 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 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 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 于儒家学派。

高二语文必修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章。

至于语文教师在讲解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下面店铺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4、《孟子》的时代意义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2)

齐桓晋文之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X及在文中的表达;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一章。

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辩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篇章。

这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华山论剑〞,同学们预习过本文,最后谁获得了论战的胜利?〔孟子〕孟子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道统一天下,难度是很大的。

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本来就是诸侯之间争战不息、兼并不已的时期,而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韩、赵、魏的国君都朝齐于博望。

此时的齐国,已是东方的强国。

齐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

而孟子是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X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兼并战争,用王道来统一天下。

他的政治主X在当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连司马迁都说孟子“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但是,就在这种困难的论辩中,孟子居然能够取胜,使齐宣王心悦诚服,说出“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话来,实在是不容易的。

孟子论辩的胜利,显然得力于他的能言善辩。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孟子的“制胜绝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齐桓晋文之事》二. 教学内容重、难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三. 历史背景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

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

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

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

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

四. 关于课文本文记录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

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曾国藩评本文说:“此卷辨王霸之方,明治道之要。

”(清刘传莹《孟子要略》引)1. 结构层次: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

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

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

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

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

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

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

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

“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

’”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

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2. 写作特点: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

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

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

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

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

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

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

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

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

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

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

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

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

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取譬设喻。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

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

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

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模拟试题】一. 基础知识(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无以,则王.()乎将以衅.()钟彼恶.()知之予忖度..之()语.人曰:“我不能。

”()便嬖..不足于使令于前与?()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放辟.()邪侈.()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莅.()中国谨庠.()序之教(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2.(1)无以,则王.乎?()(2)则可以王.矣?地()(3)保民而王.(4)是心足以王.矣()(5)(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5)若.是其甚与?()(6)其若.是,孰能御之?()4.(1)然.,诚有百姓者也()(2)然.则一羽之不举()(3)物皆然.,心为甚()5.(1)抑.王兴甲兵()(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6.(1)否,吾何快于是..()(2)吾惛,不能进于是..()(三)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一哪个字通假。

1. 无以,则王乎?()2. 王说,曰:……()3. 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4. 盖亦反其本矣()5. 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6.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7.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8. 及陷于罪,然后从面刑之,是罔民也()(四)解释下面加点词。

1. 牛何之.()2. 不知有诸.()3.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4. 齐国虽褊.小()5. 彼恶.知之()6. 则牛羊何择.焉()7. 夫我乃.行之,反面求之,不得吾心()8. 于我心有戚戚..焉()9.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10. 舆.薪之不见()11.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12. 百姓之不见.保()13.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14. 权.,然后知轻重()15. 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16. 犹缘.木而求鱼()17. 殆.有甚焉()18.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9. 乐岁..免于死亡()..终身饱,凶年20.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21. 奚.暇治礼义哉()22.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五)翻译下面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