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

合集下载

2009-2010学年扬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选修

2009-2010学年扬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选修

2009-2010学年度江苏省扬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选修)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氨基酸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A.a=b B.a=b+c C.a=c D.a>b+c3.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4.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6.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是A.造血干细胞→B细胞B.记忆细胞→浆细胞C.效应T细胞→抗体D.记忆细胞→抗体7.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8.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9.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的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慢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 B.←↑↑→ C.→→↑→ D.→↑←↑10.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相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限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纳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养分和所含有的能量状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养分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养分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养分丰富、能量少 D.两者所含养分和能量相同3.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A.脂肪酶B.蛋白酶 C.淀粉酶D.氧化酶4.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运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A.分层、吸水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加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渐渐削减盐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C.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需添加酵母菌菌种8.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恒久丢失生长繁殖的实力。

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

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育皿⑥接种环⑦培育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C.①②③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9.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育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育过程中,除考虑养分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育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育基和培育皿进行消毒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D.运用过的培育基与其培育物必需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10.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依次为12345。

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生物试卷 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生物试卷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 二 生 物 2016.6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

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和RNA 都可以作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都需要载体 C .胆固醇和脂肪都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D .蔗糖和麦芽糖都是植物细胞中的还原性二糖 2.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含有C 、H 、O 、N 、S 五种元素 B .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缩合后,即可成为承担生命活动的蛋白质 C .蛋白质都为白色物质,经双缩脲试剂检测可产生紫色反应 D .某2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含49个肽键,则该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 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膜和DNA B .大肠杆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 C .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D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如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a 表示线粒体,[H ]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内膜上 B .图b 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反应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 .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 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D .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5.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在细胞核中集中分布形成核仁 B .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核孔进出核 C .光镜下可见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 D .蛋白质是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6.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 .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 B .实验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 C .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 7.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ATP 的化学元素包括C 、H 、O 、N 、P B .ATP 中的A 代表的是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 C .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 是DNA 的组成单位之一 D .细胞中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8.如右图甲是H 2O 2酶活性受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宜温度下,pH=B 时分解H 2O 2产生的O 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下列有关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在大脑3.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为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4.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两者都是垂体C.两者都是下丘脑 D.前者是垂体,后者是甲状腺6.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 B.胸腺 C.胰腺 D.淋巴结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由浆细胞产生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8.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是A.细胞体 B.突触间隙 C.轴突 D.树突9.如果支配右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右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10.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成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2010.01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氨基酸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A.a=b B.a=b+c C.a=c D.a>b+c3.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4.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6.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是A.造血干细胞→B细胞B.记忆细胞→浆细胞C. 效应T细胞→抗体D.记忆细胞→抗体7.右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 .2处B .3处C .4处D .5处8.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渗透作用9.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的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慢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 .←↑→↑B .←↑↑→C .→→↑→D .→↑←↑10.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2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选修)2016.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6—10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①②C.若③→①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2. 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A.运输O2的血红蛋白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维持渗透压的血浆蛋白D.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的胰岛素3. 右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兴奋在③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 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4. 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5. 下图为激素调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激素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多肽B. 图中“A”表示膜的载体蛋白,它可协助激素分子进入靶细胞C. 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其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肉细胞D. 图示信息表明,激素可作为催化剂,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6.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一定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 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7.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选修)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有关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在大脑3.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为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4.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B.两者都是垂体C.两者都是下丘脑D.前者是垂体,后者是甲状腺6.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B.胸腺C.胰腺D.淋巴结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由浆细胞产生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8.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是A.细胞体B.突触间隙C.轴突D.树突9.如果支配右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右腿会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10.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成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扬州市高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选修)2015.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5页,第Ⅱ卷5—10页。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组织液相互生成与回流,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B.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D.血浆与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中发生的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D. 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3.在寒冷冬天,冬泳爱好者勇敢地在冰水中游泳。

刚入水时,冬泳者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发生的反应之一是A. 通过反射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B.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C. 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D. 增加垂体活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减少4.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B.下丘脑中有关神经兴奋C.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增多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5.下图是人体某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只能为肝细胞B. 如果分泌细胞是肾上腺细胞,则分泌物能定向运输至靶细胞C. 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只能是下丘脑细胞D. CO2也可以如图中分泌物一样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以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也可称之为反射D.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或大脑皮层7.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手触到烫水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S区损伤,会导致人不能说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8.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

最新高二生物-扬州市高二选修试卷及答案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扬州市高二选修试卷及答案 精品

高二生物(选修)调研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9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选题:本题包括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孟德尔揭示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①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③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④先选择豌豆再选择山柳菊等植物作实验材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可进行异花传粉)个体间行种植。

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3.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自花传粉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

将这株紫花作为亲本P,种下去,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有46株是开白花的。

若再自交一次,获得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花新植株的比例为A.3/8 B.7/8 C.1/8 D.3/44.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若绿色圆粒亲本与黄色皱粒亲本杂交,后代的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的数目分别是82和80,据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5.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

雏鸡的性别很难确定,为使杂交6.A和a为控制家猫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7. 下右图中的P和Q(Q大小染色体调换位置)为某一动物处于特定分裂阶段的两个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③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7.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 B.血糖调节的方式为激素调节C.高血糖者不一定尿糖 D.尿糖的人不一定高血糖8.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程长达,下列关于刚跑完全程的选手们生理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汗腺分泌增多C.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D.立毛肌舒张9.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⑤⑥⑦10.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 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③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7.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B.血糖调节的方式为激素调节C.高血糖者不一定尿糖D.尿糖的人不一定高血糖8.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程长达21.0975公里,下列关于刚跑完全程的选手们生理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汗腺分泌增多C.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D.立毛肌舒张9.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③⑤⑥ B.①④⑤⑦ C.①②④⑤ D.③④⑥⑦10.2011年9月,西班牙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它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C.HIV侵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11.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传送至靶细胞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C.分泌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D.分泌物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12.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引诱雌虫并将其杀死B.给鱼注射促性腺激素来提高鱼类产卵率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D.林业用材时为了获得更高的树木常要去除顶端优势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D.所有生物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4.下列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B.通过体液运送C.起催化作用D.微量高效15.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16.实验证明,光照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不会使生长素分解.现切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胚芽鞘尖端,其中甲、乙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三者分别置于a、b、c、d四个琼脂块上(如图所示,c、d两琼脂块不接触).然后将甲装置放进不透光的暗盒中,乙、丙装置给予右侧单向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A.a>b>c>d B.b>a>c>d C.a=b>c>d D.b>a>d>c17.研究2,4﹣D对泰山女儿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B.生根数量随着2,4﹣D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C.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未经2,4﹣D溶液处理的泰山女儿茶枝条无法生根18.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的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19.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20.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不大的是()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与组织液的Cl﹣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22.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A.汗液分泌量增加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2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入肺的颗粒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PM2.5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C.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D.对于PM2.5过敏的病人而言,PM2.5可视为抗体24.生态学家对森林中的林旅鼠和猫头鹰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当时由于林旅鼠患有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使种群数量下降.正常情况下,猫头鹰是以林旅鼠为食,当林旅鼠数量下降的时候,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仍保持稳定,新孵出的猫头鹰却大大减少.下列解释正确的有()A.蛋的孵化率下降B.成年猫头鹰捕食能力比新生猫头鹰强C.营养不足使雌猫头鹰产蛋量减少D.营养不良的新生猫头鹰更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25.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C.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D.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5分)26.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激素)的上升有关.(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透压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参与该过程调节的是.27.地震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2)图中c是细胞,②表示,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用数字表示),其特点是,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5)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序号),该细胞成熟于.28.某同学走路时右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右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左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如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个.(2)当反射活动进行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填“相同”或“相反”).(3)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为.(4)由图分析可知,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产生的神经递质(填“只有一种”或“可以有多种”).(5)右腿的弯曲和左腿的伸展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填“先右腿”、“先左腿”或“同时”),据图说明你判断的依据是.29.如图1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肌肉接头,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原因是.(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若A 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2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只写编号).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只写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作用于.(4)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毒素,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2中的(填字母)处.30.“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请据此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调节有关的问题:(1)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植物激素,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2)植物具有向光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外因是;内因是;能够证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现象有、.(3)某学习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但是他们对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甚少,可以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进行探索,再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研究不同浓度药液的影响时,各组的处理时间、所用植物材料等应该一致(或相同),即实验要遵循原则.(4)某药厂生产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让你设计该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使用浓度参考范围外,还应该说明什么:、(答出两点即可).31.植物激素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下是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1)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 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如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①本实验中,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原因是.②从图2中B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是GA3和IAA 单独处理的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存在关系.(2)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3),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4.①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②从图4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和.③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④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32.紫茎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如表表示紫茎泽兰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及每个样区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物种类别数统计结果(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对群落交错区的小毛茛(一种本地优势植物)与紫茎泽兰的数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的数量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宜采用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表中的数据是用法统计出的.从表中数据可知,紫茎泽兰对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影响.(填“显著”或“不显著”)(2)紫茎泽兰能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并招来其他植物的天敌,这反映了通过信息传递可调节(填“种内”或“种间”)关系.(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竞争处于相互抑制的时间段是(用图中字母作答).最终占据优势的植物是,这种变化体现了随着时间推移,生物群落的演替(初生或次生).33.微囊藻和颤藻是太湖发生水华的主要藻类,其中一种在4月初至5月底是优势种,另一种在7月初至8月底是优势种.为揭示湖泊中两种藻类的演替规律,科研人员在培养瓶中培养两种藻类研究了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请回答:(1)调查两种藻类的种群密度需采用方法.(2)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的K值较,原因是两种藻类混养会争夺和等资源和空间.(3)曲线③表明,在0~12天内,微囊藻呈型增长,决定微囊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湖泊7月初至8月底的优势种是.(5)研究表明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除了争夺资源和空间外,微囊藻还能分泌微囊藻毒抑制颤藻的生长繁殖.请写出验证此结论的实验设计思路.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A正确;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B正确;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C正确;D、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组织液,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循环系统.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的数目,A正确;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是进入细胞内液,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B错误;C、血浆pH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D、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3.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热点问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故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A正确;B、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B正确;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正常的免疫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D、正常的机体中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的平衡,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③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A是淋巴管,B是组织细胞,C是毛细血管,D是红细胞.【解答】解:A、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血浆中的氧气可以扩散到组织液,③中的氧气浓度高于④,A错误;。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题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 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含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 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 .体温保持相对恒定B .体液的pH 保持相对稳固C.浸透压处于相对均衡 D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3.在以下调控体制中,不.能使胰岛 B 细胞喜悦的是A .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B .下丘脑中有关神经喜悦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 D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高升4.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经过有关调理保持体内水分均衡。

以下能表示抗利尿激素和浸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浸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理的时间)5.以下对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都是经过分泌各样促激素开释激素实现的B.严寒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的活动来调理体温C.下丘脑经过分泌促激素开释激素,调理垂体开释抗利尿激素D.内环境浸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激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6.以下对于淋巴细胞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假如淋巴细胞B. B 细胞和 T 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C.大部分T 细胞一定依赖某种 B 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D .T 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集中散布在淋巴和血液中7.以下图是体液免疫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能辨别抗原的细胞是②~⑤B .细胞①还参加非特异免疫和细胞免疫C.细胞⑤是由细胞③或④增殖而来的 D .细胞④再次接触抗原时能产生大批抗体8.研究表示,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选修)(附答案)(2)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选修)(附答案)(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①—⑤相关内容正确的是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O 2、血红蛋白、H +B .细胞呼吸酶、抗体、激素C .尿素、Ca 2+、载体D .HPO 42-、葡萄糖、氨基酸3.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而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 .T 细胞浓度——HIV 浓度 C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双向进行5.右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外部环境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6.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D.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7.某人的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A.可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不会说话,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B.可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会说话,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C.可看懂文字,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会说话,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D.可看懂文字,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不会说话,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8.小狗会用舌头舔自己受伤的伤口,这有助于防止伤口感染,这是因为狗的唾液中含有A.唾液淀粉酶B.淋巴细胞C.溶菌酶D.吞噬细胞10.植物在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作用相同的是A.茎的向光性B.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C.根的向地性D.扦插的枝条生根11.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12.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1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14.在农业生产中,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A.促使主根产生生长素B.促使侧根产生生长素C.抑制侧根产生生长素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15.下列实例中,可视为种群的是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鱼B.北京动物园中所有的猴C.一个乡镇的全部人口D.青海湖鸟岛上全部的鸟16.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1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选修)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选修)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选修)试卷2014.01(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答题前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答选择题时,将题号后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葡萄糖、O2、血红蛋白等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C.人体维持体温恒定只需通过神经调节完成D.健康人餐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2.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抗体与抗原结合可能发生在③中C.②中蛋白质异常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水肿D.①②③④相比,③的蛋白质含量最高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B.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血糖的主要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4.下列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C.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D.激素调节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D.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6.右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B.甲图中⑥结构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甲图中④具有分析、综合各种变化的功能并以此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D.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7.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B. 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C. 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8.下列有关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某种兴奋并传递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B.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C.能感知血糖浓度变化并调节有关激素的分泌D.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活动属于分级调节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溶菌酶等抗菌蛋白构成B.在体液免疫中,由T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D.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多种激素共同作用,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B.多数植物激素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所以具有两重性C.茎的的背地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11.从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部分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一定浓度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12.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 .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 .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1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B .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C .制片前要轻轻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D .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14.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在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 .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1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数值),其中正确的是A .图中b =h +c +d +e +f +i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 a ×100%C .“草→兔→狼”这一捕食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是群落内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D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自然资的开发利用17.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 .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绿藻、黑藻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 2+ 城市污水 水质净化 芦 苇 绿藻黑藻 浮游动物 细菌真菌D .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18.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 连接酶只将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B .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D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19.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B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结构改变蛋白质的功能C .当前限制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工程技术还不成熟D .蛋白质工程技术中的操作对象是蛋白质或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20.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治疗小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高二生物-扬州市高邮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高二生物-扬州市高邮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CO2D.氨基酸2.如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3.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变慢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以发生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D.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5.根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C.2中不可能有抗体D.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6.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7.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之裂解死亡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8.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错误的是( )A.电流表①不偏转B.电流表②偏转两次C.只有b、c、d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9.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A.(2)(3)(5) B.(2)(3)(5)(7) C.(2)(3)(4)(6) D.(2)(3)(5)(6)10.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1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2.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D.大脑皮层H区13.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14.下列对体液调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可以调节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②体液调节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的方式进行调控④体液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④1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16.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C.生长素和乙烯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D.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17.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的刺激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但消退较慢C.室内粉尘、青霉素、宠物的皮屑都可以成为过敏原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18.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e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19.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20.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21.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B.体温调节和水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随之减少D.抗体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2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2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场所,从而进行行为调节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三、非选择题(共6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26.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是构成人体体液的不同成分,请据图回答:(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它是由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除了①与③外,还有__________(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序号).(3)四种体液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4)②中的酸碱度能维持一个恒定的范围内,这与__________有关.(5)营养不良的病人,因②中__________降低,导致水份滞留在__________(填序号)中,形成组织水肿现象.27.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图,分析回答:(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检测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___(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2)图示数据说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__________,且高峰__________(填“提前”或“延迟”)出现.(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__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__________,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4)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A.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含有49个肽键C.胰岛素的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胰岛素能促进细胞中糖原的分解.28.如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1)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与途径1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29.在人和动物体内由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据图分析并回答(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1)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O2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2)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该物质首先与C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化学本质)结合,进而改变膜的通透性.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由A分泌的物质会__________.(3)E末端与B细胞之间的结构是指__________;在与B细胞膜相对应的E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4)在生命活动调节中,B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是__________;另外为了更好地完成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B源源不断地产生该激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30.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参与①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细胞.图中b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不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能不断增殖、分化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字母).(3)与d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A.核糖体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溶酶体E.液泡(4)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文字、数学序号、字母等表示).31.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和2对照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2)__________对照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3和4能否进行对照?解释原因__________.(3)图4和5对照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__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生长和弯曲的部位是__________.(4)图6能否证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__________,解释原因__________.(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32.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所示:(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_____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图1可知,从2001~2005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__________型增长.(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土壤含水量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河滩地,土壤肥力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河滩地,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对河滩地进一步研究,获得如图2所示规律.根据图二分析,在干旱的气候下,沙棘木蠹蛾的发生量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增多/减少).(4)微生物计数可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球计数板每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由400个小方格组成.现对某样液进行初始数量检测,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7个酵母菌,则10mL 该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总数有__________个.培养到第4天时,如果取样观察发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__________后再计数.(提示:1mL=1000mm3)33.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50条(初始长度均为10mm).请根据实验材料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第一步:取20套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1、A2、A3…A10和a1、a2、a3…a10.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0﹣13mo1•L﹣1、10﹣12mol•L﹣1、…10﹣4mo1•L﹣1的生长素溶液.第二步:__________.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第四步:__________.(2)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在下列空白处绘制不同生长素浓度下胚芽、胚根平均长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3)分析所绘曲线,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__________.(4)在本实验中,切去胚根和胚芽的尖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CO2D.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氨基酸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d为单循环,故为淋巴;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b为组织液,a为血浆;故可判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a、b、d共同组成内环境,a、b、d、c共同组成体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变慢【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ATP的合成和水解处于动态平衡中,ATP水解加快,合成量也增多,A错误;B、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B正确;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散热等于产热,体温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不变,酶的活性不变,代谢不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以发生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D.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阅读题干信息,血糖的三个来源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其中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血糖的去路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A、②表示糖原的分解,因为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所以②不能在肌肉细胞中发生,A错误;B、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会使血糖含量升高,B错误;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促进④过程会使血糖含量降低,C错误;D、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会使血糖含量降低,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时需要注意:胰岛素降低血糖即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血糖的来源,而且肌糖原不能分解.5.根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C.2中不可能有抗体D.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突触结构和神经兴奋的传递,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图示体现的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A错误;B、神经递质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B错误;C、图中2为组织液,抗体主要存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分布,C错误;D、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突触后膜的电位静息状态变化兴奋状态,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该物质经过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随后乙酰胆碱被酶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解答】解: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分解均失去活性,避免活动的持续,A正确;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确;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不经过血液的运输,C错误;D、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递质和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7.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之裂解死亡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H7N9禽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C、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而效应T细胞才与靶细胞接触并使之裂解死,C错误;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社会热点,以禽流感为素材,考查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明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错误的是( )A.电流表①不偏转B.电流表②偏转两次C.只有b、c、d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选修)2016.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6—10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①②C.若③→①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2. 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A.运输O2的血红蛋白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维持渗透压的血浆蛋白D.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的胰岛素3. 右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兴奋在③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 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4. 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5. 下图为激素调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激素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多肽B. 图中“A”表示膜的载体蛋白,它可协助激素分子进入靶细胞C. 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其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肉细胞D. 图示信息表明,激素可作为催化剂,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6.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一定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 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7.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8.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9.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B.第3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第7年时为衰退型C.导致第5~9年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天敌、环境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10.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B.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C.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结果偏高11.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B.曲线a体现了该动物的存活率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C.依据曲线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1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B.单位面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森林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13.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最初的优势种苔藓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逐渐消失B.由图2可知,随着植物的种数增加,岩石体积下降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植物个体数发生了变化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先降低后逐渐增高14.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15.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可能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16. 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鸟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可能分布于不同食物链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冬天,由于气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D.该水生生态系统中水鸟的数量一年四季数量基本不变17.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途径是A→BB.完成A过程的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C.图示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D.进行B过程的生物只有消费者、分解者18.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

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注:“+”表示有,“-”表示无。

A.A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比B瓶强B.泥沙中的微生物主要属于分解者,不可缺少C.A瓶中水草的数量呈“J”型增长,到K值后波动D.A瓶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强1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寄生生物的存在抑制了物种多样性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20.下图为含铁量较高转基因水稻的培育过程示意图,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利用菜豆细胞内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B.构建重组Ti质粒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是磷酸二酯键C.培养基2中也一定加入了适宜浓度的潮霉素D.检测铁结合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需要测定转基因水稻成熟种子中铁的含量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生长的作用,则A点表示促进生长B点表示抑制生长B.图乙②可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再次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情况C.肾上腺素浓度随血糖浓度变化规律可能与图丙变化规律基本相似D.水体遭受有机物重度污染后,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变化最可能接近图丁中c曲线2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B.该实验还可用新生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观察指标C.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为800 mg/L时,促进插条生根D.在400~600 mg/L范围内设置梯度更小的浓度以探究最适浓度2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错误..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随机分布等数量特征B.自然界中群落演替类型包含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C.四大家鱼在水域中的分布状况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棉田中全部棉花植株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24.下图所示某湖泊中部分生物的种间关系,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中包含的食物链可能超过4条B.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只缺少分解者C.若引入捕食小型土著鱼的鲈鱼,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D.鱼a、鱼b在食物链中只占有第三营养级25. 扬州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将6.25平方公里自在岛打造成“七河八岛”保护性开发的样板工程。

增加了城市周边的湖泊、河流等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明显改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湿地面积增大不利于调节气候B.城市工业污水可以通过河流、湖泊面积的增大来消除C.在河道中应当清除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种植面积D.“七河八岛”保护性开发的样板工程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 (9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填“高”或“低”)75 mV。

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的方式释放,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

A.降糖药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

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填“影响”或“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同时会影响。

27.(8分)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

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

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A、B的名称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