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普教育高三压轴卷 历史参考答案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部分).doc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能力试卷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12.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包括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皇帝制13.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4.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5.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17.马克思说:“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下列哪个国家符合马克思所说的情况A.德意志帝国B.日本C.英国D.美国18.《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A.生命权或生存权B.自由权C.财产权D.反抗压迫权19.“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是指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德意志帝国宪法》C.《1787年宪法》D.《权利法案》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样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样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
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特点25.瞿兑之在《秦汉史纂》中云:“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
二千年来如一日,此秦汉之所赐也。
”据此,该学者强调秦汉时期A.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统一的基础B.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C.形成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统一D.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经验26.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
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
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这些现象表明宋代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27.顾炎武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据此可知,顾炎武的思想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B.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严厉批判C.彻底改变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28.左忠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3(江苏卷)(参考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3【江苏卷】历史·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A B B B D D A D9 10 11 12 13 14 15 16A D D D D A D B1.【详解】材料中的出土文物陶“马”“战车”可用于作战,“鼓”和“鼓槌”可用于作战指挥,“漆盾”可用于防御,“弓弩”可用于远距离攻击等,“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如此数量众多的“陶俑、陶马”再加上“战车”、“鼓”和“鼓槌”、“漆盾”等可用于排兵布阵,综合诸多信息可以得出这一考古发掘有助于厘清秦军军阵排列规律,A项正确;武器种类与配属应该还有很多,材料只明确提到“弓弩箭箙”等,另外材料不仅涉及到了武器,还有“战车”“战马”“鼓”等,B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 项;结合所学可知,此次考古发掘还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但是材料只有陶俑的数量并没有陶俑制作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只有秦军排兵布阵等信息,至于其实力是否强大,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材料不能体现秦朝军事实力强大,排除D项。
故选A项。
2.【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
根据材料“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可知,柳宗元认为继位者必须得到民众拥护才能交接政权,体现了民本思想受到推崇,B项正确;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不代表“社会改革趋向复古”,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并未得到实施,因此皇位世袭没有受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民本思想受到推崇,未体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排除D项。
故选B项。
3.【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
根据“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压轴卷(含解析).doc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
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
这体现了周人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25.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的统计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上述变化的最大影响是( )A.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B.为官僚体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C.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参政机会D.有利于克服察举制任人唯亲的弊端26.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
这一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 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27.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A.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28.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
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屡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宪法、开设议院”的“本原”,并不断呼吁立宪。
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维新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开始转移29.土地革命时期,各地苏维埃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的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工会、贫民团、妇女代表会、少先队等组织纷纷建立。
2018年高考历史 冲刺卷及详解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卷及详解答案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
D项符合题意要求;A项与题意差距较大,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可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
正确答案选择D项。
【答案】D25.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A.强调法治B.强调德性修养C.重视教育D.人性本善【解析】从材料看,二者都强调德性修养,这是共通的地方,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C项指向不明,与材料信息不吻合;材料信息没有反映D项内容。
正确答案选择B。
【答案】B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解析】把“动机”放在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主要指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项说法与题意有关,但不完全符合,可排除;C、D项与题意较远,可排除。
全国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新高考含解析)
(新高考)2021年最新高考冲刺压轴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动;周代则减损了殷商时频繁的祭祀制度,创造了昭穆制度。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商代祭祀制度比周代更为完备 B.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否定C.周代祭祀制度比商代更为理性 D.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继承【答案】C【解析】周代祭祀不如商代频繁,但是在继承商代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昭穆制度来别贵贱亲疏,这就更有利于维护其统治,所以体现了周代更为理性的祭祀制度设计,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商代祭祀活动的频繁,并没有提到其祭祀制度是否完备,排除A项;周代的祭祀制度是对商代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B项;“减损”和“创造”说明周代不是完全继承了商代的祭祀制度,而且昭穆制度体现了周代的发展和创新,排除D项。
2.汉代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这些人物的经营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
由此可知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商业总体水平高B.商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的政策较为宽松C.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增强D.许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开始弃农从商【答案】C【解析】“这些人物的经营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说明汉代个体私营者人数增加,农村经济结构多样,经济活力逐渐增强,故选C项;“丰富农村市场”指的是农村市场活力的增强,并不等同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排除A项;汉代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农村中出现工商业者,无法据此推知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排除D项。
3.李翱(772—841年)在《平赋书》讲到:“其田间树之以桑,凡树桑人一日之所休者谓之功,桑太寡则乏于帛,太多则暴于田。
是故十亩之田,植桑五功。
一功之蚕,取不宜岁度之,虽不能尽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五)(附答案)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阶段,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相互交换的商品主要是A.青铜器皿B.陶器和农产品C.铁制农具D.不同地方的土特产答案:D2.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废井田、开阡陌D.实行连坐法答案:C解析:废井田、开阡陌实质上是要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建立地主土地私有制度。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发展新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据此完成3~4题。
3.隋唐时期,为了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这一制度的实行是直接针对A.地方割据的严重性B.阶级矛盾的尖锐化C.相权的膨胀D.边疆地区的危机答案:C解析:注意题中的“直接针对”这一提示词。
从三省六部制度的职权分工来看,主要是分割宰相权力,改变宰相权力过于膨胀的状况。
4.宋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实行了集中。
下列对其有关叙述有误的是A.设立枢密院,直接统领和调遣军队B.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掌握C.地方各州设立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D.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答案:A解析:根据教材表述,枢密院只有调兵遣将的权力,而不直接负责统领军队。
2024届浙江省舟山市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舟山市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20年,李大钊先生代表“少年中国学会”发言时说:“今日世界之潮流,极其显然,凡为一个团体,必须有其明确主义”他提出恳切希望,“要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因为二十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
李大钊意在A.促进社会主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推动工农运动以配合北伐战争C.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政党D.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方向2.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3.“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总结出人类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终将逐步发展为消除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
”的文件是A.《共产党宣言》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2、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A. 辛亥革命B. 庐山会议C. 戊戌变法D. 公车上书3、元朝时期,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________ ,简称“行省”。
这一制度的创立,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A. 三司B. 宣政院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4、清朝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种强化的标志是()A. 废丞相B. 设军机处C. 大兴文字狱D.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5、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C. 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D. 苏联的成立6、《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德国需支付巨额赔款B. 德国军队规模受到严格限制C. 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割让领土D. 德国获得莱茵河左岸地区的控制权7、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D.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8、题干: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 孔子B. 荀子C. 韩非子D. 儒家学派9、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列哪一项措施被实施以削弱王国势力?A、实行盐铁官营B、颁布“推恩令”C、建立内阁制度D、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明清时期,下列哪一项举措是对中央集权的重大加强?A、建立内阁制度B、实行密折制度C、设立军机处D、废除丞相制度11、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商业都市发展迅速。
以下哪一项不是北宋时期商业都市的典型特点?A. 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 钱庄和银号迅猛发展,形成以铜钱为主的货币市场C. 非农业户口劳动者成为城市人口的主要成分D. 出现了夜市和早市,促进了商业的繁荣1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以下哪一项?A. 明代工商业税收改革B. 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迅速发展,产品大量输往海外C. 上海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口D. 不满封建束缚的纺织手工业者发起“抗租”斗争1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欧洲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B.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C. 德国实施“闪电战”战术D.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1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A. 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首批经济特区D.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5、【题目】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建立行省制度B. 设立路、州、县三级地方政权C. 实行推恩令D. 设立枢密院16、【题目】清朝初年,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A. 实行“摊丁入亩”B. 设立理藩院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二战后的背景下,美苏两国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形成了冷战局面。
2024届北京市东城第50中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北京市东城第50中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
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B.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C.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D.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2.如图是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组织的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非公有制企业在解决城镇人员就业中重献巨大B.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C.公有制企业是安置城镇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D.企业薪酬机制不一导致城镇人员就业不公平3.读“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对该表解读合理的有年份美国苏联日本1950 8785 2733 4841955 10617 4527 9411965 11926 9102 41161975 10582 14134 102311980 10080 14800 11141A.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生产能力居领先地位B.七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了美国C.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钢产量远超美国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4.《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
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
2010-2023历年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2.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A.西南抗旱第一线共产党员为孤寡老人扛水吃B.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C.访问小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D.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3.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B.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D.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4.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观点应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感觉即知识C.水是万物的本原D.知识即美德5.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
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她于1928年写成《中国大众》一书,对毛泽东著作部分内容做了简介。
这本书内容不会包括()A.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情况B.有关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情况C.遵义会议的情况D.有关湘赣边区的状况6.20分)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商洛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商洛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C.建立起国际贸易组织D.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2.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蒋介石亲任委员长。
1936年,资源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子《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按此计划,计划五年内由政府投资2.7亿元,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內地建设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
其意图在于A.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发展工业B.建立统制经济体制壮大官僚资本C.建设后方工业基地预备大战爆发D.采取行政干预手段优化工业结构3.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5.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2022届高三联考压轴卷(三)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学易·睿芽2022届高三联考压题卷(三) 历史参考答案 24.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猎取信息力量,材料中核心信息就是“故宽难”即子严主见“猛比宽好”联系所学学问 可知子产应属于法家学派,故选A 。
25.C 解析:本题重点考同学调动运用学问力量,封建政府全部的举措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义门陈氏”重视伦理亲情有利于社会稳定,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故选C ,A 项过于表面化,B 项表述错误,宗法制到秦朝以后就不复存在,儒家思想在汉武帝后即居统治地位,故D 项错误。
26.B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下皇亲国戚仍有其他入仕途径,故A 错误。
薛元超,李洞虽居高位,但因未参与科举制而圆满终身,说明士人入仕观念发生转变,故B 正确。
CD 与材料无关。
27.B 解析:明政府禁止金银流通,但民间白银流通现象愈演愈烈,民间的白银只可能来自中外贸易,故B 正确。
明朝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故A 项错误。
C 项材料无从体现,D 项表述错误。
28.C 解析:1870年-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货值变化不大,即鸦片进口量变化不大,值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中国进口其他商品增多,应为西方的工业制成品或机器设备,这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进展亲密相关,故C 正确。
表格中只反映进口鸦片比重,不能反映出口状况,故A 错误,1870-1894年列强侵华们以倾销商品为主,方式无太大变化,故B 错误D 选项与材料无关。
29.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英两国政府对条约的不同做法,究其根源是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
故D 项正确。
鸦片战斗迫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A 错误。
鸦片战斗期间英国的代议制民主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故B 错误,C 项表述错误。
30.B 解析:材料反映毛泽东仅反对将部队主力全部拉出去与敌人对抗,这明显是针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心在 城市进行武装暴动的作法,而主见“政权建设”“波浪式前进”,即“工农武装割据”。
故选择B 。
2023届高三八省(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T8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届高三八省(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T8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
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这一变化说明()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所反映的秦律中,有一条律令规定:隶臣之妾与其子分家后,谎称其子不是隶臣,那么,这女子将受到“完”刑的处罚。
这表明秦朝()A.严格维护社会等级B.强化家国同构观念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重视规范官员行为3、西汉时期佛教最初传播于中原还是西域,众说纷纭。
从语言学角度看,佛教传播并未经过西域的中介。
《史记》《汉书》《后汉书》均未记载佛教在西域诸国传播的情况,而上述诸书的西域传记却是根据张骞、班勇等人的报告写成的,但已知的西域佛教文化遗址未超过公元2、3世纪。
这表明()A.文化遗址发掘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汉时期中原早于西域传播佛教C.文物材料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D.历史研究需要结合多种视角探讨4、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评述如下:这一变化出现于()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5、明代万历年间,南直句容知县陈干王到任之后,发现有“各上司数十年未了卷宗,其中有势不能完者,有吏书留为骗人者”。
时人对此不无感叹,“夫以文吏之守而裁以迂儒之见,天下受其弊多矣”,据此可知,明代()A.内阁职权下移妨碍行政事务B.政治体制僵化导致权力失衡C.州县政务滞怠影响行政效率D.中央集权削弱制约社会治理6、1862年初,李鸿章统帅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然就从皇宫到闹市,再到山野,遍布社会各处。
这反映出唐朝()A.民众娱乐生活丰富B.政府重视发展体育事业C.体育活动空前兴盛D.物质文明达到较高水平4.有学者认为,宋代统治集团的特点是:一、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二、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呈现不稳定状态;三、官户享有的减免赋役的特权较唐代品官要少。
这实质上说明,宋代官僚集团()A.地位剧烈变动不利于政权的稳定B.制度构建注重制衡与效率C.逐步出现机会和身份平等的趋势D.政治事务处理高度程式化5.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
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
该观点()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C.顺应了强化监察制度的趋势D.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6.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清末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
京师大学堂还成立了足球队,下图为足球队员合影。
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B.文化教育措施被完整保留C.将发展足球列入改革内容D.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7.国民大革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最后的结局……对共产党而言,经过大革命的实践锻炼和教育,党的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党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得以日益扩大,党也因此(日渐)成熟起来。
这反映国民大革命()A.推动建立了全国性的革命政权B.积聚民主革命继续发展的因素C.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光辉典范D.确立了中共对革命的领导地位8.1942年,国民党当局在国统区采取了定价征购粮食的办法。
粮食的价款分三种办法支付,一是搭发粮食库券,二是搭配法币储蓄券,三是搭付关金储蓄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2.C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该书强调宋代文化为了获取其在思想文化界的领导地位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宋代儒学为了巩固其领导地位吸收佛、道精华,儒学得到复兴,C项符合题意。
A项王阳明的心学不属于宋代文化成果;市民文学发展迅速,但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从未占据领导地位,B项错误;宋代传统科技并未呈现近代因素,D项违背史实。
13.B 解析:从图中的曲线走势来看,1724—1753年的中国外贸税收总额迅速增长,从1661年到176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应的财政收入有所上升,据此知B项为正确答案。
图仅体现中国的外贸税收总额状况,不能体现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A项错误;图片虽能体现财政收入有所增长,但这并非说明当时中国开放了海禁,C项错误;D项与图中信息无关。
14.D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在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都按照“忠君保民”理念有序运转着,这体现出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的主要目的是维系其专制统治,D项正确。
题干材料“按照儒家国家学说处理日常事务”可知,中央并非直接控制地方,A项错误;B项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从材料中未有体现;材料虽能体现专制,但并非强调专制制度下是否有民主因素,C项错误。
15.B 解析:虽然城市交通更发达是事实,但并非是本材料强调的主旨;从时间上来看,此时维新变法思想虽有一定影响,但近代思想解放并非只是维新变法的功绩;提倡学习西方技术早在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
16.B 解析:“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再结合题干时间,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而材料主要针对青年学生,故B项正确。
材料不足以印证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A项排除;题干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原理,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青年界的思想状况,D项拔高了材料的主旨,排除。
17.C 解析:毫无疑问,从图中来看,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中国的棉布进口剧减、出口激增,这是轻工业发展迅速的表现,而钢铁进出口量虽不如棉布反应的剧烈,但却是经济近代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18.C 解析:解析:这一预测为从1980~202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值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经济、政治、外交决策密切相关,②③符合这一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虽然走上来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
①错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在改革开放刚起步的中国并没有明显体现,④错误。
19.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法律要解决具体实际,而非总结与研究那些抽象的法律理论。
这说明罗马法重视实际应用,而非侧重于法律本身的理论研究,A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和保守立法,B、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虽能体现法治的重要性,但并非是材料的主旨,C项错误。
20.C 解析:由“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他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可知,《人权宣言》所强调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
而作为社会的人,个体差别和社会差别是存在的,据此推理C项为正确答案。
“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思想从材料中均无法体现,A、D两项均错误;材料并非强调权利、自由的程度问题,B项错误。
21.D 解析:由漫画中文字和物体状态来看,欧盟通过杠杆来解救成员国危机,由此推
理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欧盟成立后的内部危机主要在经济领域,A项错误;欧盟内部弊
端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弊端是否凸显,就目前而言是无法确定的,B项错误;组建欧盟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欧洲并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C项错误。
22.B 解析:题干材料从书法不隐、实录到直书论、公心论等方面强调历史研究与史学家(历
史研究者)的道德密切有关,也即强调史家的道德修养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据此可知B 项正确。
A、C两项是对材料的部分理解;D项虽与材料相关,但不是材料强调的角度。
36.(1)特点:涉及领域较广泛;以传统科技为主;传统科技世界领先。
(6分)
成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
(4分)
(2)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性精神得以迅速传播;资本迅速扩张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速了欧美国家的政治改革运动。
(8分)
(3)联系:西方科技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2分)
因素:政府的科技决策;东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潮流。
(8分)
37.(1)信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存在两对主要矛盾和三方重要力量;中国军民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6分)
意义:吸取近代中国被动、屈辱的教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中国近代历史的真实面目。
(6分)
(2)鸦片战后,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甲午战争失败后,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戊戌变法兴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走向高涨,并在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16分,答出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