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2.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主题3.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1.把握情节2.理解小说主旨课时安排:2课时备课思路:本课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掌握分析小说的方式方法,通过抓住小说的线索(到底是不是母校),重点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看似非正常的行为举止,来理解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质和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知人论事2.理清故事情节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情节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是什么?当看到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当感受到那曾今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恐怕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战争对人生命肆意践踏的愤恨。

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无尽的伤痛。

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平息战争,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二.作者简介: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

三.解题:关于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刻在温泉关石碑上的一句铭文,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

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

”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四.关于文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流浪人,你假设到斯巴……讨论与合作一、讨论题目“战争〞是古今中外文学经常表现的主题,你是怎么看待战争的?世界上的战争可以分几类?小说中“我〞参加的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他对这场战争是什么感受?二、讨论指导讨论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同桌可相互讨论,然后再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换意见。

讨论思路:1.“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可是世界为什么一直战火不断呢?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

讨论应如何看待这些战争。

2.从人性的角度,用人道主义精神对战争以及今天的世界冲突进行思考。

关注以巴冲突、伊拉克战争,认识到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会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联系《阿甘正传》《好兵帅克》《永别了,武器》,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小说中的“我〞参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作者通过“我〞的亲历战争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苦难,对战争的本质的认识可谓是深刻的。

讨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运用一、学海拾贝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这些描写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内容有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

例如《故乡》开头描写了故乡萧索、荒凉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心情和背景。

小说中的景色描写,当然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在景色中渗透了作者的意图,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不过我还没有死,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

他们抬着我上了楼梯。

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挂衣钩,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陈蒙设计指导思想上世纪那个血腥的三四十年代已远去了,加之当今日本肆意美化和掩盖他们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因而作为和平年代里的中国新一代中学生完全有必要了解那场人类的灾难,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罪恶,从而以维系人类的和平为己任,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所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建国强国的思想意识,帮助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此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之所在。

语文的教学,仍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指。

所以围绕以上主题,教学中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调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手段,将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同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有效运用等能力完美结合起来,既体现人文思想的熏陶,又关照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是本文教学的另一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发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3.立足文本,充分认识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提起那场战争,我们心中总有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甚至是仇恨,因为我们是受害方。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那些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精神世界,有无遭受灾难,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如果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板书课题)一、研习文本[说明]本文是外国作家的作品,篇幅长,且心理描写文字多,似意识流文学作品。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均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研习文本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word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word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

教学难点: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一、研习文本(一)整体认知1、请复述故事情节:“我”是谁?“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我”是不是在母校?明确:“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这样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中语文版配套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中语文版配套教案)

学年第学期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教案6附:作者简介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

1917年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

1939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

1985年逝世。

海因里希·伯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海因里希生于科隆,其父母为木匠维克多·伯尔(ViktorBoll)及其妻玛丽亚(Maria)。

海因里希是其父的第八个孩子也是第三个儿子。

玛丽亚是维克多的第二任妻子。

这个小市民家庭信奉罗马天主教,从而排斥纳粹主义。

1924年至1928年,伯尔在天主教市民学校学习。

此后转入国立的威廉皇帝完中。

1937年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在位于波恩的书商兰帕兹当学徒。

在11个月之后因故中断。

在此期间,他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写作尝试。

1938年,伯尔服了一年帝国自愿服务。

1939年夏,他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学和经典哲学,同时开始写作小说。

但是在夏末时他被征召入伍。

此后一直在军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军俘虏,并在同年9月被释放。

1942年,伯尔从前线回到德国休假,并与相识多年的阿内玛丽(Annemarie)结婚。

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于1945年出生后不久即夭折。

随后他们于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别生育了三个儿子雷蒙特(Raimund),雷内(René)及文森特(Vincent)。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

这一时期伯尔参加了“以探讨一切当代问题为宗旨”的“四·七”社,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

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

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O)等。

苏教版-语文-高一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的一篇文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本文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

写的是二战时一个德国伤兵的故事,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抬到一个由艺术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

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

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

”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小伤员在上美术课时曾按美术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

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国,而伤员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废人。

通过这个伤兵的遭遇,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从而揭露了战争的原因,揭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具有深刻的含意。

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的教育的嘲讽与抨击。

标题本身就奠定了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理解文本在叙述故事方面的精巧布置。

3、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标题的深刻用意,把握本文运用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

4、深刻领会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思考战争悲剧的社会原因。

(二)能力目标:1、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

2、体会学习小说环境布置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苏教版必修2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

苏教版必修2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二)、作者简介: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三)文本研习: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思考: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明确: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我”的手迹。

对于“我”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然而这三个月可以发生沧桑巨变。

课文在描写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

思考:3、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学案2.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学案2.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学案学习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文本研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震颤(chan )颤(zhan)栗颤(zhan)抖愕(è)然B、一模(mú)一样粗犷(guǎng)倒坍(tān)包扎(zā)C、供(gòng)奉禁(jìn)止摸(mō)黑削(xiāo)平D、搪(táo)瓷水流湍(tuān)急背(bèi)着手踮(diǎn)脚2、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场景:情节:3、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1)、(从开头到)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从到)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从到)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4、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5、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6、《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7、、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七、比较阅读: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流浪人.doc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流浪人.doc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小说。

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试图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他讲了个什么故事?2、体验小说。

看惯了“全知全能视点”的传统小说,这种“受限制视点”小说给我们一种崭新的体验历史的切入点,努力去感受小说中“我”的困境——“我”的悲剧性在哪里?3、积累一些鉴赏评价现代小说的术语、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受限制视点”小说的特点教学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适当作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海因利希•伯尔,参加过二战,当做俘虏,战后开始写小说。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瑞典皇家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伯尔。

代表作见课文注解①。

二、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第一感觉:难?易?小说很高明?哪些地方看不明白?……(学生自由发言)三、我们先按照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来梳理一下小说的大致情节。

(学生合作串讲故事)“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将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

在去往美术教室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

最后,“我”证实,自己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是这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同时“我” 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四、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老师交交流,看看在相互的帮助和启发下,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

问题备要:1、比尔格勒是谁?——明确:P46、49、50,门房——战时,消防队员打扮2、“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P50,联系上文,我认出了比尔格勒(我曾在他的门房喝牛奶),多种解读,我认出了门房,我对战争以前的生活有种留恋……3、“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一明确:P45、46,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在故乡。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学案 专题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学案 专题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性危害。

2.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3.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学习心理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习作。

1.连线作者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

伯尔被公认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和世界文坛巨擘。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年)。

2.探寻背景战后的德国文学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因此,作为新一代的作家,伯尔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发表于1950年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正是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经历反映德国人民的苦难,揭露和批判了法西斯战争。

这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德国人民对战争残酷性与毁灭性的本质认识。

1.识字注音(1)重点字恺.撒( ) 襁褓..( ) 吞噬.( )甲胄.( ) 蹒跚..( ) 惬.意( )凝眸.( ) 戳.进( ) 赫.然( )愕.然( )(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足为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赫然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计可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色彩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目光炯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惊骇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义辨析(1)粗犷·粗俗辨析:同:二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粗野”的意思。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悬念的设置和解决揭示小说主旨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学会合作探究,了解法西斯通过国主义教育对本国人民的毒害,对战争与人的命运有进一步的认识。

情感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法西斯不仅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本国人民犯下深重的罪行,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联系实际,对比发展与破坏,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主旨,认识悬念设置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教法学法: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觉得你三个月后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如果让你离开学校三个月,你觉得你还能认出我们的学校吗?(生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名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他会告诉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三个月的时间会改变一些什么。

[导入出于方便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考虑。

两个问题都很容易回答,这样可能更容易在一开始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

同时,又简单介绍了作者。

]二、释题由课释1可知,本文的标题选自一段铭文,我们一起来读。

(齐读)1、这段铭文想表达什么?(提示:铭文的背景)——表达了希腊人对为保家卫国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勇士们的赞颂。

那么德国人把希腊人的这段铭文拿来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六种字体写有什么用意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内容。

三、文本解读(一)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浏览全文,弄清两个问题:1、“我”是谁?2、发生了什么事?参考答案:“我”是一个新入伍的士兵,参加战斗受伤后被送往医院,上楼途中一直怀疑自己身处母校,并最终由黑板上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就是“我”三个月前刚刚离开的母校。

(二)讨论、设问:1、为何母校让“我”不敢确定它就是“我”的母校?(1)小组讨论,推荐作答(2)参考答案:○1主观上:“我”受了重伤,高烧,被打了麻醉药,半昏迷○2客观上: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门上尼采画像的上半部分被贴上了“简易外科手术室”的纸条美术教室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美术教室中的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校园中放有阵亡纪念碑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烟草味的小屋可能存放着死人周围的一切都如此冷漠、无情,仿佛一座死城,是一个与“我”无关、“我”所陌生的世界学校:艺术的摇篮充满死亡气息的战地医院总结:战争摧毁人类文明(板书:环境战争摧毁人类文明)2、环境在变,人也在变。

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3(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3(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教与学的目标1.体味法西斯教育对青年人的精神摧残;2.理解文本在叙述故事方面的精巧布置。

教与学的时间预设两个课时教与学的程序安排第一课时侧重感知法西斯教育在教室布置、教育措施方面对青年的精神摧残;第二课时以理性评判为主,研习文本的叙述技巧以及作者的倾向性。

教学过程预设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出具一个苹果,“这是一个红富士苹果,为什么叫‘红富士’呢?……对,这个品种经了日本人的改良。

上个世纪前五十年亚洲最好的苹果产自我们中国的山东烟台和陕西白水。

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教师拿着我们的苹果跟学生们说:‘想吃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想吃就去中国,占领了中国,我们就能敞开怀吃这样的苹果!’同学们,这就是臭名昭彰的军国主义教育!借口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唆使青年充当战争炮灰。

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是向哪个国家学的?……对,德国。

两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非常重视对国民尤其是青年的军事化教育和训练。

他们的这种做法据说直接传承至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城邦。

请大家把教材翻至42页,看注释①。

……这个温泉关的故事,跟斯巴达人的尚武风习密切相关!但同学们要注意,扼守温泉关的斯巴达勇士是为抗击入侵者捐躯。

文本中的德国青年是在抵抗盟军对德国的解放的战斗里负了重伤。

请大家在文本的50页找一下他当初为什么要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下这段铭文。

……对,他和他的同学老师‘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

那么,请问,希特勒时代的学校教育是否和当初斯巴达城邦的尚武教育一样呢?……对,不一样。

一种政策被用过了头,被用错了方向,它就只能制造罪恶了!希特勒时代的学校教育也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一样,是对德国传统的崇尚光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歪曲和篡改。

今天我们研习的文本《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被称为‘德国良心’的海因里希·伯尔的力作,它的不朽之处,就在于让我们今天的读者能真切地感知纳粹法西斯教育对青年人精神的摧残。

主人公最后生理上的残废不过是果,其因就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和所受的教育。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反对战争的主题;2.通过对小说环境和人物的解读,理解伯尔所揭示的二战的根源:军国主义教育与对个体生命的忽视。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1.课前布置习题:(1)概数故事情节:(2)概括人物形象;(3)在课本上划出环境描写的语句。

2、导入: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二战——梳理小说要素:(1)人物有哪些?“我”:德国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受伤致残的伤兵;比尔格勒:门房——临时消防队员;医生、旁边的病人(2)环境:发生在什么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盟军进攻德国的一天晚上,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地点:战地医院——本多夫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学,原名托马斯中学。

(3)情节: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特别。

如果用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形式来解读往往就会遇到困难。

文章写了一个德国中学生士兵在战场上受伤,被送到临时医院医治的所见所想。

主人公一直想弄明白什么问题?“我”究竟受了什么伤?“我”是否在自己的母校里?依据主人公所在位置的变化和思维的推进,我们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1——15小节,写“我”被从车上抬下来,送到美术教室。

路途中我看到了学校的许多布置,产生了疑问:我是不是在母校?16——45小节,写“我”在美术教室候诊时的所思、所见、所闻。

我逐个否定了之前的猜测。

其间,我问了两次“我们在哪儿?”旁边的病人清醒地回答了我,却从手术台上抬往停尸间去。

46——53,小节,我被抬上手术台,从我自己的笔迹认出了这就是我的母校,解开巴扎之后我最终明白了自己的伤势: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最后这两个疑问都得到解答:“我”的确回到了自己三个月前就读的母校。

“我”在战争中受了伤,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3、讨论小说情节:小说匠心独运的构思往往暗含作者的意图。

问题(1)“我”为什么要一再证明“这不是我的母校”?在读小说的时候,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我”努力求证的是:这不是我的母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1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文本研习:
1、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2、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3、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

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5、《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6、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7、比较阅读:
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