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秦艽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秦艽和麻花秦艽中多种微量元素
对两种 中国药典 规定 的中药 秦艽 药用 品种 的 F ,Mn e ,Ni ,
密封微波消解 已被运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中草药 中微量 元素含量 的测 定过程 中。微波消 解
法具有方便省力 , 安全快捷 ,污染少 ,样品溶解完全等特点。选用硝酸和双氧水 ( 1 的混合消化液作 为消 5: )
解 剂进行微波消解。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了秦 艽和麻花秦 艽中 的 F ,Mn e ,Ni u n a Mg ,C ,Z ,C , ,
C 等八种微量元素 的含量。进行 了微波消解 条件 的选择及 消化结果 精密 度实验 ,该方 法 的加标 回收率 为 r
8. %'145 , 81 - 1. 相对标准偏差( S ) .2 具有较为良 - A o R D  ̄31%, 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结果表明, 秦艽和麻花 秦艽均 富含 C , , e Mn Z 等元素 , N 和 C 含量均较低 。 a Mg F , , n 而 i r 通过对秦艽和麻 花秦艽微量元素含量的
维普资讯
第2 卷 , 5 8 第 期
2008年 5月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S eto c p n p crlAn lss p cr so y a d S e ta ay i
Vo. 8 N . ,p 1 21 7 12 , o 5 p l 7 —1 5 Ma y,2 0 08
E THOSD高压微波消解装置 ( 意大 利 Mi s n 公司) 工作 lt e eo 。 条件见表 1 。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
秦艽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产业现状
目前秦艽已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但仍存在 一些问题,如质量不稳定、种植技术水平低等。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秦艽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认识的深入,秦艽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 增加,其产业化发展也将不断壮大,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种植 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05
秦艽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秦艽的资源保护
分布与生态环境
秦艽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生于海拔2500-4300米的高山草地 或林缘地带。
资源量与保护措施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采挖等因素,秦艽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亟需采取保护 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抚育等。
秦艽的可持续利用
秦艽的加工方法有多种,传统方法为晒干或低温干燥,现代方法则采用冻干技术 等。
02
秦艽的药理作用与活性成分
秦艽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秦艽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 以有效缓解多种炎症疾病,如
关节炎、风湿性病变等。
抗肿瘤作用
秦艽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 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
解热镇痛作用
秦艽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可 以有效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秦艽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 策和法规,促进秦艽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推进产业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秦艽种植、加工等 环节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秦艽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 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06
研究展望
秦艽的活性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秦艽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出其独特的医疗价值和潜力。
本文旨在对秦艽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首先介绍秦艽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内容奠定基础。
随后,重点综述秦艽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
在药理作用方面,文章将系统总结秦艽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成果,以期为秦艽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还将关注秦艽在现代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包括新药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推动秦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文章将展望秦艽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秦艽的化学成分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赋予了秦艽独特的药理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酮类成分:秦艽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秦艽素、异秦艽素等。
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苯丙素类成分:苯丙素类是秦艽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香豆素、木脂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环烯醚萜类成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秦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车前草苷、马钱子苷等。
这类成分具有抗炎、抗风湿和保肝等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上述三类主要成分外,秦艽还含有多种其他活性成分,如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秦艽复杂的化学成分体系,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秦艽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标签:秦艽;中药;研究进展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Iae)为常用中药,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
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现市场上需求量较大。
由于秦艽原植物分布广、种类多,有很多同组植物都充作秦艽入药,像黄秦艽、黑人艽等,这样造成入药混乱,为了更好地利用秦艽,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取得了成果,笔者查阅了近些年的秦艽研究资料,现将其概述如下:1本草学考证秦艽作为传统的中药,自古以来就有记载。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味苦平。
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生山谷”。
《名医别录》[1]记载:“生飞鸟山谷。
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以根作罗文相交,长大黄白色者为佳。
”《唐本草》记载“今出泾州、鄜州、岐州者良。
”《图经本草》云:“……其根上黄色而相交纠,长一尺以来,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每于春秋采根阴干。
”《本草纲目》[2]曰:“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
故名秦艽、秦纠。
”经考证,飞鸟山、泾州、岐州、秦中等地位于今四川、甘肃、陕西境内,这与目前秦艽分布情况一致。
2化学成分陈千良[3] 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陕西产秦艽(主流商品为大叶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2),栎瘿酸(roburic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4)。
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6),獐牙菜苷(sweroside,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8)。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芦启琴
显 降 低 。 切 除 动 物 肾 上 腺 则 升 血 糖 作 用 消 失 [21]。
2.7 对心脏和血压的影响 静脉注射秦艽碱甲, 可引起麻醉 兔、犬的血压下降, 同 时使 其 心 率 减 慢 , 作 用 因 剂 量增 加 而 增 强 , 但 仅 持 续 2~10 min 即 消 失 , 降 压 作 用 无 快 速 耐 受 现 象。切断迷走神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均不能阻断其降压效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资助项目。 芦 启 琴( 1981- ) , 女 , 青 海 西 宁 人 ,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中藏药新药研发。* 通讯作者,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07! 05!24
别为: 3, 4!二羟基!8!甲 基!1H!吡 喃[3.4!c]吡 啶!1!醇 、苯 甲 酰 胺和谷甾醇[8]。秦艽 根 中 还 含 有 挥 发 油 、糖类[13]等 。另 据 报 道, 从秦艽开花期间的地上部分还分离获得了 homoorientin ( 异荭草素) 等[1]。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 作 用 腹 腔 注 射( ig) 龙 胆 苦 苷 0.6 g/kg 能 明 显 对 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 后足跖肿胀反应, 加速炎症反应的消退; 抑制冰醋酸所致腹 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龙胆苦苷能对抗酵母多糖 A 所致 大鼠足跖肿胀, 并且呈显著量效关系。但 ig 龙胆苦苷对制 霉菌素所致大鼠足 跖肿 胀 并 无 明 显 抑 制 作 用[14]。西藏 地 产 藏药大叶秦艽乙醇提取物( 石油醚脱脂) 组分能明显缩小阿 司匹林及乙醇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溃疡面积, 大剂量有 减少胃液总量作用和胃蛋白总量分泌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15]。落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对角叉菜胶 引起的小鼠脚肿胀和十四烷佛波醇乙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抑制率达 44.4 %[16]。临床研究表明, 秦艽汤加减治疗类风湿 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且副作用小[17]。另外运用秦艽汤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运用异功散合秦艽丸治疗异 位 性 皮 炎 都 起 到 了 很 好 的 疗 效[18- 19]。秦 艽 抗 炎 作 用 的 机 理 是 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 它是通过神经系统以刺激垂 体, 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达到抗炎作用的[2]。秦 艽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 用, 对环氧酶!1( COX!1) 和 氧 化 酶!2( COX!2) 有 不同 程 度 的
生物技术生产秦艽药用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生产秦艽药用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生物技术生产秦艽药用成分的研究一、研究背景秦艽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炎症、关节炎、风湿病、神经炎等疾病。
秦艽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秦艽内酯(Iridoid),其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目前,传统的秦艽采摘和加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开发新的秦艽药用成分的生产技术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使用生物技术生产秦艽药用成分的可行性,减少对野生秦艽的依赖,提高药用成分的产量和品质,为秦艽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1. 优选菌种:从秦艽根部分离基因,筛选出秦艽内酯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进行克隆,将其植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秦艽内酯合成酶。
2. 优化培养条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pH等参数的调整。
3. 提高秦艽内酯的产量:通过调整转化条件和工艺参数,如初始含量、代价时间、接种量等,优化发酵产秦艽内酯的工艺参数。
4. 鉴定秦艽内酯的纯度和活性:采用HPLC和质谱分析技术鉴定秦艽内酯的纯度和活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使用生物技术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生产秦艽药用成分,实现了对传统中药材的代替,具有显著的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优势。
此外,本研究还为生物技术在中药材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克隆秦艽内酯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DNA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秦艽内酯,最后采用HPLC和质谱分析技术鉴定秦艽内酯的纯度和活性。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实现对秦艽内酯的高效生产,根据实验结果,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产秦艽药用成分的工业化方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将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一种新途径,推动生物技术在中药材领域的应用。
秦艽的化学成分_分子生药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精)
。秦艽根中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等[12-14]。另据报
道,从陕西产秦艽中分离到了具有苯甲酰母核的化合物,如红白金花酸、苯甲酰胺和苯甲酸等[15-16]
。
2
分子生药学研究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技术,这一方法快速、简捷、灵敏度高,目前已能成功地为物种进化和分类提供DNA分子水平的证据。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学者运用RAPD技术对秦艽进行研究。
秦艽的化学成分、分子生药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王琳,聂艳琼,孙娜,段宝忠
*
(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结合研究组的前期研究,综述了秦艽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分子生药学等方面的新进展,为其深入开
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秦艽;化学成分;药理学;分子生药学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2)18-09629-02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Molecular Bi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
J].北京化工,2008,35(2):64-67.[5]TAN R X,WOLFENDER J L,ZHANG L X,et al.Acyl secoiridoids and an-tifungal constituents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J].Phytochemistry,1996,
为了考察秦艽遗传特性,探讨不同产地秦艽遗传的多样性,曹晓燕等用RAPD方法,选择7对引物对40份秦艽样品的DNA进行扩增,在种内多态性水平、个体间遗传关系方面对秦艽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秦艽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表明不同地区或居群内的秦艽种质资源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宁夏产秦艽化学成分研究
化 合物 I V:白 色 粉 末 性 细 小 针 晶 ,p 0 ~ 1 ℃ (HC0I I m 3 8 3 3 C 1;v、 MR数据与文献 [】 8报道 的齐墩果酸一致 , 化合物与 该 齐墩果 酸标准品 R 值相同, 进一步得到证 实, 鉴定为齐墩果酸(l n— 故 oe o a
2 4,7 J 5 2 0; R
.
Cf : 5 8 3 9 , 3 2 2 2 , 7 2 1 1 ,4 , 3 9,2 , 23 , r ~ 3 6 , 4 6 3 3 , 9 7 1 1 , 6 2 1 08 1 1 1 68 1 1 l 6
M
计; rkr Bu e 红外光谱 仪(B 压片) akrl 0 MS Kr ; c ad O D质谱 检测器(S— P 1 E IMS 7 ) 0V 。实验用 秦艽药材于 20 0 9年购 自固原市药 材公 司, 经宁夏 师范学 院 医 学 院 潘 怀 义 教 授 鉴定 为 Get n co hl P l的 干 燥 根 。 ni a a marp ya a1 l . 2提取 分 离 . 干燥 秦艽药材 1 g打成粗 粉, 3倍 、 .k 2 用 2倍 、 粮食 酒精 回流提 2倍 取 3次 , 3 2 、h离 心 、 并 。 压 回 收酒 精 至 无 醇 味 , 浸 膏 加 人 适 各 h、h 2 合 减 流 量水, 依次用石 油醚 、 氯仿萃取, 得石油醚部分 、 氯仿部分和水溶部分 。 将 氯仿部分再用水反 萃取 3 , 次 水层并人原来流浸膏 的水溶部分 。 取氯仿 部分 (00) 5 .g拌人适 量硅 胶, 进行 硅胶 柱层 析, 氯仿 一甲醇梯 度洗 脱 , 每 10 0mL为 一 份 ,硅 胶 薄 层 检 测 。 从 F ~ 2 8 F 0得 到 化 合 物 1 f3 m ) I 2 0 g, F 1F 8为 多 点 部 分 , 经 过 反 复硅 胶 柱 层 析 , 到 化 合 物 If5 g、 2~ 5 又 得 r )m 7a
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进展赵欢【摘要】Four Gentiana species,includingG.macrophylla,G.straminea,G.dahurica and G.crassicaulis are the plant origi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jiao".Their roots were reported to have effects on anti-inflammatory,analgesia,gastrotonica,hepatoprotectants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In the study,the authors reviewed their distribution,genetic diversity,cultivation technique,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genecloning.Also,the review will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on reasonable use and protection of Sect.Cruciata Gaudin plants in the future.%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和粗茎秦艽等4种秦艽类植物为传统中药秦艽的植物基原,其以根入药,具有抗炎镇痛、健胃保肝和抗癌等功效.为药用植物秦艽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资源分布、遗传多样性、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和环烯醚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基因克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材秦艽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秦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作者】赵欢【作者单位】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至少有16种[1-2]。
秦艽的研究概况
秦艽的研究综述摘要: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农作物比起来,加强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更加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秦艽作为药用植物,对其化感作用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化感作用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秦艽Abstract Allelopathy widely exists in nature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crops, it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more important to step up research into allelopathy of medicinal plants. Therefore, it is of huge practical value to conduct a research on the allelopathy of gentiana, a medicinal plant.Key Words allelopathy medicinal plant gentiana化感作用(Allelopathy)又称相生相克,异株克生,在作物增产、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生物复合群落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是近年来倍受重视的研究热点。
1937年Molish首先提出化感作用[1]的概念。
经50年的发展,Rice基于Molish所给出的化感作用定义,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微生物)释放化学物质到外部环境,影响(抑制或促进)邻近植物(异种个体或同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2]。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韩玲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528000)【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93-02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1)、麻花艽( Gentiana st raminea Maxim1) 藏医均称为“解吉嘎保”,可止血,消肿,清腹热、胆热脉热[1]。
藏医用全草治关节炎、肺病发烧、黄疸及二便不通[2]。
其主要化学成分有落干酸(loganic acid)、龙胆苦甙(gen2tiopicroside) 等[3]。
一、化学成分研究麻花秦艽根中含有的成分从结构上看主要是裂环烯醚萜甙类[4]。
有不少文献报道,麻花秦艽含有龙胆苦苷[5~8]、挥发油[13]、糖类等[9]。
其根中含有当药苷(獐牙菜苷)、当药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碱和四乙酰龙胆苦苷[10]等。
纪兰菊等从麻花秦艽的甲醇提取物水溶液中部分分离鉴定了落干酸 [5]。
马玉花对麻花秦艽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了异荭草苷,但未在麻花秦艽的根部测出异荭草苷。
郭亚健等[11]的研究表明,秦艽类植物根中含有龙胆苦苷,不含龙胆碱、秦艽丙素等生物碱。
但由于在提取分离过程中使用氨液,使化学性质很不稳定的龙胆苦苷(裂环烯醚萜类)与氢氧化铵反应,形成龙胆碱(秦艽碱甲)、龙胆次碱(秦艽碱乙)及龙胆醛碱(秦艽碱丙)等生物碱。
因此,在秦艽类植物的理化鉴别中,检查生物碱是否存在是间接的,检查龙胆苦苷的存在作为鉴别项目较为妥当。
近藤嘉和等从秦艽类植物氯仿提取液中部分分离出除龙胆苦苷外的7种结晶,对其中6种进行元素及各种光谱分析,鉴定为褐煤酸、褐煤酸甲酯、α-2香树醛、栎瘿酸、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谷甾醇。
刘艳红等从秦艽类植物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1个新裂环烯醚萜苷,命名为秦艽苷A,哈巴苷以及2个甾醇苷,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3-O-龙胆糖苷[12]。
渐危药用植物秦艽产活性成分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渐危药用植物秦艽产活性成分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的开题报告
题目:渐危药用植物秦艽产活性成分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及意义:
秦艽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等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然而,由于野生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因素,秦艽的生长数量急剧减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之一。
在临床应用中,秦艽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玄参碱、新烟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但其生物活性、药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稳定性,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药用资源迫在眉睫。
而内生真菌作为植物共生及辅助代谢合成的重要功能微生物,能够提高植物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化学成分,也许成为秦艽的一个新的活性成分来源。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秦艽的内生真菌,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产生的活性成分。
具体方法如下:
1. 采集秦艽样品,分离其内生真菌菌株;
2. 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 序列分析;
3. 测定秦艽原植物和内生真菌的玄参碱、新烟碱含量;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秦艽内生真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寻找可能产生的活性成分。
预期研究结果与意义:
通过对秦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所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初步探讨秦艽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秦艽活性成分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为
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中药资源。
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_朱强
第29卷第3期 农业科学研究2008年9月 V ol.29N o.3 Journal o 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Se p.2008文章编号:1673-0747(2008)03-0062-04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朱 强1,李小龙2,郑紫燕1,王 俊1,任辉丽1,杨丽琴1(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2.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宁夏银川 750021)摘 要:综述了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秦艽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栽培、组织培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该物种资源的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秦艽;研究进展;龙胆苦苷中图分类号:Q949.776.4 文献标志码:A 秦艽(Gentiana macrophy lla Pall.),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左拧、萝卜艽、秦胶、大叶龙胆、大叶秦艽、左秦艽、西秦艽,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药材行列[1].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有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病症,为祛风湿、清热之首药.伴随着现代药理药性及药效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秦艽的药用价值被现代医学界所公认.目前国内外已从秦艽的根中提取了龙胆苦苷糖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并发现其具有抗炎、镇痛、降压、升血糖等作用[2]. 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收载的以秦艽入药的龙胆科植物有秦艽、麻花艽(G.stram 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c)、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4种.由于秦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临床用药量的增加和多年的过渡采挖,已造成了野生秦艽资源的严重匮乏.本文主要就秦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秦艽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基础性理论依据,并对今后秦艽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1 秦艽的地理分布秦艽属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属于世界分布类型[4],而秦艽则主要分布于我国及内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模式标本产地).秦艽在我国的分布北起大兴安岭,经内蒙古草原,沿祁连山北麓到天山一线,东界太行山脉,向南分布到云贵高原西北缘,西达青藏高原东部.药材主产于我国的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河北及东北等地区,多生长于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5].在祁连山区,秦艽主要分布在海拔1450~3000m的亚高山和高山草甸、山地草场、山地林草场以及亚高山和高山灌丛中[6];在宁夏,秦艽主要分布于六盘山及其周边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0~2900m的山坡草地及林缘[7];在甘肃省,秦艽主要分布于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带,主产于甘肃庆阳的环县、华池、正宁,平凉的庄浪、华亭,天水的北道、清水,临夏的东乡、积石山等地[8];在新疆地区,秦艽主要分布于和静、温泉、察布查尔、木垒、奇台、埠康等地[1];在陕西省,秦艽主产于陕北的富县、吴旗、志丹、麟游、靖边以及关中的陇县、太白和凤县,另外在陕西省的黄龙、黄陵、洛川、宜川和甘泉等地亦有分布[9].秦艽生态环境适应幅度较宽,喜生长在潮湿和冷凉的气候条件下,耐寒,忍强光,怕积水,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在土壤较湿润、腐殖质较高的地方生长较好.2 秦艽的生物学特性2.1 形态特征[10]秦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扭结或黏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枝黄绿色,有时上部收稿日期:2007-07-1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901A18)作者简介:朱强(1980-),男,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Email:qzhu2008@.通信作者:王俊(195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学方面的研究,Email:w jun@.带紫红色,近圆形.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cm,宽2.5~6.0cm,叶脉5~7条;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15.0cm,宽1.2~3.5cm,叶脉3~5条;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7~9mm,萼齿4~5个,个别1~3个,甚小,锥形,长0.5~1.0mm;花冠筒部黄绿色,冠檐蓝色或蓝紫色,壶形,长1.8~2.0cm,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3~4mm,先端钝或钝圆,全缘,褶整齐,三角形,长1.0~1.5m m或截形,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花丝线状钻形,长5~6m m,花药矩圆形,长2.0~2.5m m;子房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9~11m m,先端渐狭,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5~2.0mm,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m m;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m m,表面具细网纹.花果期7—10月.2.2 繁殖和开花生物学研究秦艽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一般从种子开花的2~3年后,植株即可开花、结果.在气候、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植株生长较快,从种子萌发到形成商品,一般需要3~6年.而生长在高寒地区的植株,由于受气候影响,从种子萌发到形成商品约8~10年[5].秦艽花期为7—9月,李惠娟[11]在对秦艽的开花生物学观察研究中发现:秦艽一般在早晨09:00至下午16:00大量开花,随后随光照强度减弱,花冠又渐闭合,第2天09:00光照射时又展开.光照较强的时间,开花2d后开始授粉,3~4d后花药中花粉散净,开花完毕,花后9~11d发生双受精作用. 2.3 胚胎学研究关于秦艽胚胎发育学方面,李惠娟[12]研究报道,秦艽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为变形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成四面体;成熟花粉粒球形,具3孔沟,多为2细胞;子房一室,中轴胎座,其上着生众多具单珠被、薄珠心的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继续发育,少数为合点端第2大孢子形成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按茄型发育;胚乳核型;胚乳早期细胞壁的发生源自胚囊周缘出现的自由生长壁.同时李惠娟[13]亦对秦艽的胚胎发育中淀粉动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秦艽胚珠发育早期,任何部位均不见淀粉粒;稍后在合点处出现淀粉粒,然后从合点的珠孔端逐渐扩大分布范围;开花前珠被细胞中出现淀粉积累的2个高峰,即大孢子母细胞时期和成熟胚囊时期,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珠被细胞中淀粉粒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胚囊成熟时卵细胞内的次生核周围也积累许多淀粉粒;受精后,珠被及胚囊内淀粉迅速减少;胚胎发育早期的顶端细胞中尚有少数淀粉粒,初生胚乳核周围亦有一些淀粉粒,以后逐渐减少,消失;游离核开始细胞化时,核周围的细胞质中出现少量淀粉粒.2.4 解剖学研究在秦艽解剖学方面,王英[14]早在1989年对秦艽根中特殊周皮组织进行了研究,发现秦艽根中特殊周皮具有以下特点:①木栓层仅有一列木栓细胞;②栓化和弱木质化的木栓细胞被没有栓化的木质化的横隔、纵隔分成若干子细胞;③木栓形成层不明显;④有外周皮和内周皮之分.1996年,李小洪[15]对秦艽根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为四原型,次生木质部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在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转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形成层环,将木质部柱分为几个子木质部,随后包围各子木质部的各形成层还分别产生韧皮部细胞,将中柱分成几个维管柱,但各维管柱之间不形成栓化细胞,从而主根不分裂.3 化学成分研究秦艽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龙胆苦苷,在根内的含量为0.2%~1.5%.秦艽不含生物碱,以往报道秦艽含生物碱(即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是由于在提取分离过程中使用氨液,使化学性质很不稳定的裂环烯醚萜类物质与氢氧化铵反应所致[16].近藤嘉和等人从秦艽的氯仿提取液中分离出除龙胆苦苷外的7种物质,对其中的6种进行分析,鉴定为褐煤酸,褐煤酸甲酯、α-香树醛、栎瘿酸、β-谷甾醇-β-D-葡萄糖醇、β-谷甾醇,其中栎瘿酸为首次分离[17].刘艳红等人[18]从秦艽根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1个新裂环烯醚萜苷即秦艽甙A,2个已知的环烯醚萜即龙胆苦甙和哈巴甙以及2个甾醇苷即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3-O-龙胆糖苷.陈千良等[19]对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中,从脂溶性部分鉴定出4个化合物,即红白金花酸,红白金花内酯,栎瘿酸,齐墩果酸;从水溶性部分亦分离出4个化合物,即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以上化合物中,红白金花酸为新化合63 第3期 朱 强等: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物,红白金花内酯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为首次从秦艽中分得.4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4.1 药理作用秦艽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其中龙胆苦苷具有抗炎、抗过敏、镇静、镇痛、退热、升血糖、抗菌、利尿等作用[1].陈长勋等[20]对龙胆苦苷的抗炎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苦苷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能使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能减轻角叉菜胶、酵母多糖A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此外,獐牙菜苦苷具有明显的镇痛(其镇痛作用大于氨基比林)、抑制中枢神经及抗炎、退热、抗惊厥作用及解除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的作用;另外,獐牙菜苦苷还能促进毛发生长,用于治疗脱发症.獐牙菜苷具有退热、抗惊厥作用[21].4.2 临床应用传统中医临床上,秦艽一直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手足不遂等病征及用于退骨蒸潮热、清湿热等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科技在药理、药效、药性研究中的进一步发展,秦艽的临床功用被广泛的发现和应用.目前,秦艽除传统的临床应用外,还用来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出血[22-2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眼肌麻痹[24-25],内痔出血[26-27],退黄疸[28]等病症.5 栽培研究秦艽的人工驯化、野生变家种、高产栽培、种子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工作已经在我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陆续展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赵玮[29]对秦艽的人工驯化技术进行了研究,谭林彩、夏兰生、裴景阳[30-32]等人研究了秦艽的栽培技术,何士剑[33]对秦艽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宁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秦艽进行野生变家种的引种栽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4].秦艽属高山植物,喜凉爽的气候,因此秦艽的栽培多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一些高海拔的山区生长.即使在秦艽的适生区,秦艽的栽培也有相当的困难,如栽培秦艽发芽和保苗率不高,形成商品生长周期长,产量少,经济效益不明显,药物有效成分低等因素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秦艽的人工栽培.6 组织培养研究柳至真等人[35]用秦艽的叶、幼苗为外植体进行秦艽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以幼苗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叶的诱导频率;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中B5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的诱导频率;在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中,附以2,4-D2.5mg/L,NAA0.5mg/L的培养基诱导频率可高达100%;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以附以NAA0.5mg/L,2,4-D(1.0~1.5)mg/L最好.曹建平等人[36]以秦艽的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研究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合适的培养基为附加2mg/L2,4-D和0.5mg/L 6-BA的M 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到100%.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mg/L2,4-D和0.5mg/L K T和500mg/L LH的M 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0.1mg/L2,4-D和0.5mg/L6-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其分化率可达到86.67%,将分化出的芽转接到不加激素的M S上,结果可生出大量的分化苗.7 其他方面的研究当前,对秦艽的研究除以上药理、临床、化学成分、栽培、组织培养、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外,有关秦艽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安燕等人[37]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青海道地药材秦艽的色谱指纹图谱,李茂星等人[38]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白莎等人[39]对秦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唐建宁等人[40]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秦艽花期的光合特征进行了研究.此外,孙文基、贾晓光[41-42]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陕西陇县栽培秦艽和新疆地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以上这些研究为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8 秦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药用秦艽的供应一直以野生为主,由于近年来临床用药量的增加与多年的过渡采挖,造成了目前野生秦艽资源匮乏的现状.以甘肃省为例[5],秦艽为甘肃省的大宗药材之一,在国内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过渡开发和盲目采挖,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各地收购量逐年下降,自1998年以来,秦艽价格已从24元/kg上升到40元/kg.20世纪90年代初期秦艽的收购量为5~6t左右,但在1995年仅收0.5t.2001年调查显示,在甘肃省秦艽主产区的天水、平凉等地区,已有2年未收购到野生秦艽.因此对秦艽野生资源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而当前对秦艽的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实验则成为保护该药用植物资源的一项长久可行的措施,同时也是满足市64农业科学研究 第29卷 场需求的有效途径.当前除加强对秦艽的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细胞培养等深入研究外,对于秦艽的栽培,也必须要走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路子.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研究开发,制定秦艽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此减少对野生秦艽资源破坏,达到对秦艽资源的保护,同时又为市场提供品种好、质量优的商品奠定基础.9 小结秦艽的药效已被临床证明并广泛运用,其药效价值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药材资源匮乏却是制约秦艽开发利用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有关秦艽的研究多侧重于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而有关秦艽的生理生态研究、生长发育特性、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当前部分省区所开展的有关秦艽人工驯化、引种栽培、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只是个开始.因此,随着对秦艽药用价值研究的逐步深入及市场对秦艽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今后对秦艽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野生秦艽资源的保护、秦艽的人工栽培和规范化种植等方面,与此同时,有关秦艽的生理生态研究、生长发育特性、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将会陆续展开.参考文献:[1] 卿德刚,倪慧,贾晓光,等.西部资源秦艽的研究进展及新疆地产秦艽的开发前景[J].新疆中医药,2004,22(3):60-63.[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72-67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1部[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0:228.[4]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4):1-179.[5] 张西玲,晋玲,刘丽莎.濒危药用植物秦艽的资源利用与保护[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5(9):27-29. [6] 罗光宏,陈叶,王振.祁连山区秦艽的种质资源及利用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21(2):56-57.[7] 唐建宁,杨云飞,李满,等.六盘山区秦艽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6,27(1):59-62. [8] 汪荣斌,张西玲,晋玲.甘肃产中药秦艽资源调查[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4):43-45.[9] 权宜淑.中药秦艽的本草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3):113-114.[10] 何廷农.中国植物志:6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73-74.[11] 李惠娟.秦艽的开花生物学[J].中草药,1994,25(10):530.[12] 李惠娟,王耀兰.秦艽的胚胎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4,14(4):243-248.[13] 李惠娟,王耀兰.秦艽胚胎发育中淀粉动态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2):91-95.[14] 王英,楼之岑.秦艽根中特殊周皮的研究[J].植物学报,1989,31(3):235-237.[15] 李小洪,吕居娴,杨晓瑛.中药秦艽根内中柱裂分的发育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6,16(4):428-431. [16] 郭亚健.龙胆苦苷转化为秦艽丙素等生物碱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83,3(5):268-271.[17] 张西玲,晋玲.近十年秦艽、麻花艽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增刊):62-63.[18] 刘艳红,李兴从,刘玉清,等.秦艽中的环烯醚萜苷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1):85-89.[19] 陈千良,石张燕,涂光忠,等.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19-1522.[20] 陈长勋,刘占文,孙峥嵘,等.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3,34(9):814-816.[21] 马玉花,孙峰,孙菁,等.藏药麻花秦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98-1699. [22] 屈小元,赵恒芳.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J].陕西中医,2006,27(7):807-808.[23] 凌玲.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103例[J].陕西中医,2004,25(10):874-875.[24] 白中山.大秦艽汤治疗眼肌麻痹50例[J].北京中医,2004,23(4):224-225.[25] 孟凡超,卜凤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6例[J].河南中医,2004,24(10):49-50.[26] 邢占敏,钟传华.防风秦艽汤加减治疗痔疮病1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3):4. [27] 杨风利,余静.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出血200例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0):716.[28] 邹永盛.重用秦艽退黄疸[J].中国民间疗法,2000,8(10):9-10.[29] 赵玮,漆燕玲,李玉萍.秦艽人工驯化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600-601.[30] 谭林彩.秦艽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1):28.[31] 夏生兰.药用植物秦艽的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6):36.[32] 裴景阳.秦艽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5(1):50.[33] 何士剑.秦艽育苗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12):44.[34] 邢世瑞.宁夏中药志:2卷[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27-30.[35] 柳至真,杨卫,丁靖志.秦艽体细胞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7,14(3):27-30.[36] 曹建平,刘晓,郝建国,等.大叶秦艽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101-1106 [37] 安燕,吴启勋.青海道地药材秦艽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8-61,65.(下转第80页)65 第3期 朱 强等: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67] SI NG H N K,HA ND A A K,H ASEGM VA P.A s-socia ted w ith adaptatio n o f cultured tobacco cells toNaCl[J].Plant P hy sio l,l985,79:l26-l32.[68] LA RO SA P C,H M L DA A K,H ASEGA W A P M.Abscisic acid accelera te s adaptation o f culture cell tosalts[J].Plant Physio l,1985,79:138-142.[69] A MZ A L LA G G N,L EM ER H R,P A LIJA KO F-M A BER A.Ex og eno us A BA as a mo dula to r o f theresponse of sor ghum to hig h salinity[J].Ex p Bo t,1990,41:1529-1534.[70] 徐本美,郑平.在小麦萌发过程中GA3对盐害的缓解作用[J].种子,1994,70(2):48-49.[71] 陆卫,贾敬芬.盐胁迫下外源ABA对谷子耐盐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23(1):61-66.[72] 张润花,郭世荣.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25(11):1333-1337.[73] 郭蓓,邱丽娟,李向华.植物盐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4):401-408.Research advances about the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photosynthesis of plantZhang J uan1,2,J iang Chuangdao2,P ing J icheng1(1.Scho ol of A g riculture,Ningx ia U nive rsity,Yinchuan750021,China;2.Institute o f Bo tany,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 s,Beijing100093,China)A bstract:The 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 n photosy nthesis in plant w ere review ed including photosy nthetic o rgans,pho to sy nthe tic process,antioxidative system and contents of osm otic reg ulation. All these indicated that there w ere no same interpretation abo ut im pact o f photosy nthesis with different mate rials and ex perimental methods on salt stress,and fur ther related studies about im pact of PSⅡon salt stress w ere still needed.Key words:salt stre ss;research advance;Pho to sy stemⅡ(责任编辑、校对 郑国琴) (上接第65页)[38] 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等.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J].中成药,2005,27(12):1384-1386.[39] 白莎,倪健,孔慧.秦艽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5,27(9):1074-1075.[40] 唐建宁,康建宏,许强,等.秦艽与小秦艽光合日变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4):836-841. [41] 孙文基,沈晓红,高海.秦艽药材中龙胆苦甙含量测定[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1):43-44.[42] 贾晓光,倪慧.新疆地产秦艽龙胆苦甙含量比较[J].中药材,2003,26(1):10-11.Advances in research of medicinal plant Gentiana macrophyllaZhu Qiang1,Li X iaolong2,Zheng Ziy an1,Wang J un1,R en H uili1,Yang Liqing1(1.Schoo l o f Life Scie nce,N ing xia U niver sity,Yinchuan750021,China;2.High Scho ol Affiliated to Ning xia U nive rsity,Yinchuan750021,China)A bstract:The research of medicinal plant Gentiana macrophy lla(an natio nal key preserved plant)w as summa rized,w hich included geog raphical distributions,biological characte ristics,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 logical activities,clinical applicatio ns,cultiva tion,tissue cultur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In addition,the fur 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bout this plant w ere prospect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 r its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 n.Key words:Gentiana macrophy lla Pall.;research advance;gentiopicroside(责任编辑、校对 郑国琴)80农业科学研究 第29卷 。
中药材秦艽主要吸收成分群研究
中药材秦艽主要吸收成分群研究该研究通过制备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并对其转运活性进行了确认,以秦艽中的马钱苷酸、当药苦苷、龙胆苦苷、以及当药苷为检测指标,用HPLC对经肠囊主动转运吸收后被吸收进入浆膜层的秦艽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群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药材主要吸收成分群的研究方法。
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在实验45 min内,组织结构完整,转运活性良好;HPLC的专属性和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的RSD>吸收成分群>有效成分群的原则,中药材经胃肠道消化,并通过小肠吸收后的成分群将会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临床效果,因此,对于经口服方式发挥作用的中药来说,其消化性是决定该中药临床疗效的前提和基础,而对该中药经小肠吸收后的主要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是值得借鉴的中药材有效成分研究和评价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鼠外翻肠囊(everted gut sac,EGS)模型[1-2],并对肠囊的转运活性进行了确认;以中药材秦艽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马钱苷酸、当药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为监测指标,用HPLC对秦艽提取物经空肠和回肠肠段主动转运吸收后,进入浆膜层一侧样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指认了吸收成分群中的部分主要成分。
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可以用来作为中药材吸收成分群研究与评价的有效方法。
1 材料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合格证号SCXK-(京)2009-0017,上述动物均以标准颗粒饲料饲养。
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四元泵、柱温箱、自动进样器、DAD 检测器和Agilent ChemStation 工作站,Agilent公司);Agilent6320 HPLC-MS质谱仪(Agilent公司);BF-2000氮吹仪,PSAN-8氮气发生器(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混合氧气瓶(95%O2,5%CO2)。
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氯化镁,氯化钙(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乙腈(色谱纯,Dikma公司),甲醇(色谱纯,Dikma 公司),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乙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的新进展
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的新进展
中药微量元素研究是近年来中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对于深入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的研究表明,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对药效成分的合成、转运和代谢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与中药的药理作用紧密相关。
其中,研究人员发现铁元素在中药的药效成分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促进中药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药效成分的合成。
钙元素也在中药的药效成分转运和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够调节中药成分的代谢和分布,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效。
此外,锌元素在中药治疗糖尿病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锌元素能够抑制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的合成,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总之,随着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同时也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
- 1 -。
【推荐下载】甘肃产秦艽与黄管秦艽微量元素的比较研究
甘肃产秦艽与黄管秦艽微量元素的比较研究【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甘肃产秦艽与黄管秦艽微量元素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测定甘肃产秦艽、野生黄管秦艽及栽培黄管秦艽中的铁、锰、镍、铜、锌、钙、镁、铬等8 种微量元素含量。
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结果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8.1%~114.5%, RSD 3.18%。
秦艽中铁、锰、镍、铜、钙、镁的含量较高,而黄管秦艽中锰、锌、铬的含量较高。
结论野生黄管秦艽和栽培黄管秦艽的元素含量有所差异,特别是铁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二者的生长环境有关。
【关键词】秦艽黄管秦艽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 Fe, Mn, Ni, Cu, Zn, Ca, Mgand Cr in Gentiana macrophlla and Gentiana officinali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were determin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sobtained by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were between 88.1%~114.5%, and the RSDs werelower than 3.18%. Gentiana macrophlla is rich in the trace elements such as Fe, Ni, Cu, Ca,Mg, and Gentiana officinalis is rich in the trace elements such as Mn, Zn, Cr. Conclusion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wild and planted Gentiana officinalis in element content,that may be related to their growing environment.Key words:Gentiana macrophlla;Gentiana officinalis;trace elements;flame atomicabsorption spectrum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具有祛风湿、清虚热、止痹痛的功效[1]。
4种秦艽药材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4种秦艽药材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曹晓燕;武玉翠;王喆之
【期刊名称】《光谱实验室》
【年(卷),期】2009(026)005
【摘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叶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和小秦艽4种不同秦艽药材中Fe、zn、Cu、Mn、Ca、K、Na、Mg等8种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4种秦艽药材中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主产陕西的大叶秦艽中Ca、Mg、K、Zn、Mn的含量高于其他3种秦艽中的含量.
【总页数】4页(P1202-1205)
【作者】曹晓燕;武玉翠;王喆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710062;陕西师范大学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710062;陕西师范大学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71006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31
【相关文献】
1.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J], 康杰芳;曹晓燕;马永玲;王喆之
2.鲜品炮制全蝎与市售全蝎药材宏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J], 张继平;姚晖;蔡丽云;张陈辉;香卫红;陈淑映
3.雌雄全蝎的宏量与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J], 张继平;何秋月
4.ICP-AES法对不同施肥、生长年限秦艽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J], 牛晓雪;董学会
5.青藏高原3种秦艽组植物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J], 孙菁;周国英;韩友吉;李锦萍;陈桂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过秦艽浅析我省野生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透过秦艽浅析我省野生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我国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的国家,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味中药,发展至今已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
中药材资源物种之多、资源之丰富、蕴藏量之大、用途之广、开发利用前景之广阔,是任何国家所没有的。
中药在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发挥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显著特色和巨大优势。
一、我省中药材资源基本情况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地理坐标在N32°31’~42°57’,E92°12’~108°46’之间。
东临陕西,南接四川、青海,西邻新疆,北与内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东北和宁夏相连。
地处黄土、内蒙古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形复杂,是一个高原山地省区。
甘肃是一个狭长地带,从东南到西北全长1665km,南北最宽处530km、最窄处25km;南北相距10个纬度,东西相距16个经度。
河流分属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
甘肃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并且有明显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特征过渡带,气候类型复杂,大体可划分为白龙江下游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陇南暖温带湿润区、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区、陇中北部温带半干旱区、河西北部温带干旱区、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区、甘南高寒湿润区等八个气候区。
全年平均气温-1~15℃,1月份-14~3℃,7月份11~27℃;降雨量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30~680mm;全年日照时数175~3300h;无霜期160~220d。
由于甘肃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多样,形成植被类型多样性,植物种类繁多。
甘肃高等植物4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近1500种。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中药材9500多个品种,居全国第二位(四川是第一位),有药用植物1270多种;大宗地道药材就有30多种,其中当归、党参、红芪、大黄、甘草、板兰根等品种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岷归、纹党”等是甘肃传统出口药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2%,加标回收率为97.0%~99.9%,相对标准偏 差为1.2%一3.3%Ⅲ1。周玉珊等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艽、麻花秦艽和小秦艽根、茎、叶和花中马钱苷酸和龙胆苦
苷的含量,4种秦艽属植物根、茎、叶和花中龙胆苦苷和马钱 苷酸总量分别为质量分数5.966%~10.869%、0.310%~ 4.065%、0.235%~4.138%和0.545%~5.591%IN]。孙菁 等对青海省内采集的麻花秦艽中的铜、锌、铁、锰的含量进行 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麻花秦艽中4种元素含量丰富,但各
1203.
发射光谱法(ICP—AES)¨¨19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Ⅲ1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怛川等。以下对秦
艽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所采用的方法及其特点进行总结。 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卿德刚等利用消化液(HCl0。: HNO,)将秦艽样品消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部环境的影响。不同产地生长的秦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
量∞J。周玉珊等对甘肃省秦艽和麻花秦艽中的多种微量元 素进行测定,发现秦艽中的镁、铁、锰、镍含量较高,而麻花秦
异性,证实了药用植物中所富含的微量元素具有的地域特
征性。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大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KYQN201336);云南省科 技计划项目(2012CG019)。 李新爱(1978一),女,河南安阳人,讲师,硕士,从事生态学 方面的研究。
1172—1175.
法对秦艽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具有准确度高、准确性和再现性
好、干扰少、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口-。 2.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曹晓燕等采用火焰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4种不同秦艽药材中铁、锰、锌、铜、钙、 钾、钠、镁等8种元素含量∞-。张兴旺等采用硝酸和双氧水 (5:1)的混合消化液对麻花秦艽花进行微波消解后,用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麻花秦艽花中钙、镁、铜、铁、锰、 锌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53%~ 100.11%,相对偏差<3%旧1。赵晓辉等采用微波消解一火 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麻花秦艽中钙、镁、铁、锰、
的实际应用价值峪1。
2.4
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 差异。这可能由于秦艽不同部位对微量元素具有选择性吸
收和富集作用导致的,也可能由于不同微量元素在秦艽生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孙菁等采用电
过程中对其不同部位具有特殊的生理效应所引起的。
1.4不同施肥处理及生长年限对秦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
mg/kg、锌的含量介于19.57~60.64 m∥kg、锰的含量介于
18.34~51.83
mg/kg、铜的含量介于1.63—8.33 Illg/kg—J。
因此,对不同产区秦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发现,秦艽中
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但生长地区不同其含量各有差异。这与 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受遗传因素等内
测定了秦艽和麻花秦艽中的铁、锰、镍、铜、锌、钙、镁、铬等8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及消化结 果精密度试验,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8.%~114.5%,相
对标准偏差<3.12%,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确
度,且多元素同时测定无干扰¨1。 2.3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张兴旺等采用石墨炉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地区秦艽花中铅和镉的含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i
Agri.Sei.2014,42(36):12883—12884,12887
责任编辑黄小燕责任校对况玲玲
中草药秦艽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李新爱,段宝忠,严亚
(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随着“元素医学”的兴起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中药材中无机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秦艽中的微 量元素含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归纳总结了秦艽药材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分析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存 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秦艽;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时,3年生秦艽相对2年生秦艽来说,锌、铜、钙、钠含量均有
增加,增加幅度为2.1%~24.5%,但铁、锰、钾、镁的含量却 均有减少,减少幅度为2.9%~21.3%¨…。由此可见,施肥
目前,对秦艽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量元素的
种类、含量及测定方法等方面。为合理利用秦艽资源,提高
处理和生长年限对秦艽微量元素含量均有较大影响。
2秦艽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紫外一可见光分 光光度法(uV—vi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t41、火焰
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今后的研究工作应加强微量元素与植物 生理病害、生长势等方面的研究,为秦艽育种、规范化高产栽 培技术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应从中药药理学角度出发,加
产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中含量各有差异”。o。
群小秦艽对同一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不同地方存在较大的 差异,以钙为例,其最高含量为1
954 m#kg,最低含量1 360
mg/kg,两者相差594 mg/kg,表明同一种类秦艽植物的元素
含量具有地理分布差异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秦艽 中15种元素特征可用以镁、钙为代表的“代谢增强”作用因 子和以钾、锌为代表的“酶活促进”作用因子来体现,海拔对 2个因子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经纬度对前者具负向影响。对后 者具正向影响D1。周利兵等对青海不同地区麻花秦艽花中 的钙、镁、铜、铁、锰、锌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不同地区麻花秦艽花中各元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其 中镁的含量介于1
了新疆秦艽和天山秦艽中铜、铁、锌、锰、钙、镁等6种微量元
素瞄J。吴靳荣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云南粗茎 秦艽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3]吴靳荣,赵志礼,王峥涛.粗茎秦艽道地药材及土壤中有机质与无机元 素的分析[J].中国中医药售息杂志,2010,17(9):39-40. [4]孙菁,周国英,韩友吉,等.青藏高原3种秦艽组植物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11):45—48. [5]孙菁,陈桂琛,徐文华,等.达乌里秦艽化学元素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 [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39,16(3):59-61. [6]曹晓燕,武玉翠,王酷之.4种秦艽药材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J].光谱实验室,2009,7.6(5):1202—1205. [7]周玉珊,张西玲,汪荣斌,等.微波消解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秦 艽和麻花秦艽中多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5):
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 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 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和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有秦艽(Gem/arm
cau//s Duthie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站/-
ex
Bulk.)和小秦艽(G.dahur/ca Fisch.)4
(G.s豇舶加,ltlIl口Maxim.)3种秦艽组植物中10种微量元素的
比较分析表明,麻花秦艽根部具有较高含量的铜、锌、钴、铝、 钛等5种微量元素,而管花秦艽根部则大量富集铁、锰、镍、 锡、钒等5种微量元素,小秦艽对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居 中H1。这些研究都充分揭示了不同秦艽种类对同一种元素
富集能力的差异。
种¨1。近年来,随着“元素医学”的兴起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发
展,中药材中无机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对于秦艽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 者现将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分析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
状综述如下。
1
秦艽中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研究
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少于0.01%的元素,这些元素虽
2014—11一11
1.3不同萄用部位对秦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中药材
药用部位不同,其药理作用各有差异,可能与化学成分和微 量元素含量分布等有关。张兴旺等研究发现麻花秦艽根、 茎、叶、花、果实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分别为0.43%、o.15%、
万方数据
12884
安徽农业科学
2014生
0.51%、0.38%和0.26%¨…。曹晓燕等测定了秦艽、粗茎秦
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秦艽中铁、锰、锌、铜、钾、磷、钙、 镁、钠等9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
限低、干扰小、线性宽,具备同时对多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分 析等优点¨“。 3展望4
10.5%~21.4%;施PK混合肥能增加锌、钙含量,但同时降
低了铁、锰、钾、钠、镁的含量,降低幅度为5.0%~20.7%;同
中图分类号¥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883—02
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龙胆科龙胆属多
艽中的锌、铜、钙、铬含量较高¨1。同时,对甘肃野生黄管秦 艽及栽培黄管秦艽中的铁、锰、镍、铜、锌、钙、镁、铬等8种微 量元素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秦艽植物中铁和锰中的含量有 较大差异,野生黄管秦艽的含量分别为98.91和210.71 mg/kg,而栽培黄管秦艽中的含量分别为151.59和109.75 mg/kg伸1。孙菁等对青藏高原小秦艽、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
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基部茎部含量较高,分别为38.45、
63.00、845.60和48.92 mg/kg,人药部位根部次之,分别为 16.02、34.65、494.40和21.38 mg/kg¨“。由此可知,秦艽不
量,其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4.0%,相对偏差(RSD)分别 为2.7%和4.3%,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捷,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