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课后限时集训:27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题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题 中图版必修3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后篇巩固探究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主要是( )A.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B.夏季高温多雨,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长C.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D.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关于东北农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的农业种植带要根据土壤、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规划,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B.同一地区种植同种作物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D.东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1题,东北的冻土和沼泽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北为中温带和寒温带,积温低,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第2题,同一地区发展同种作物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积温低,不适宜喜温作物生长;东北地区热量不足,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2.A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草地、林地、耕地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D.草地、耕地、林地4.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B.地势C.天气D.纬度5.导致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⑤夏秋季降雨多⑥地下有冻土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3题,读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东端、大兴安岭西侧,为典型的温带草原;B 地位于松嫩平原核心地带,为耕地;C地位于长白山山地,为林地。

第4题,甲地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本地平均气温比周围地点偏低。

结合东北地形地势分布,可以得知甲地为小兴安岭,地势高,使得气温偏低。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中图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中图版

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概况(1)图中山脉: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脉。

(2)平原: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辽河平原。

(3)东北地区地表的显著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①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

②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③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④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2)社会经济条件:①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

②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什么]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二、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现如何]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分析思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有关。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沙化等;二是人类为追求农业生产的高利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污染。

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怎么办]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主要从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二章: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二章: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3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1~2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只可一年一熟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C.该区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主要是( )A.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B.夏季高温多雨,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长C.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D.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4.关于东北农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的农业种植带要根据土壤、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规划,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B.同一地区种植同种作物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D.东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6.关于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者中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草地、林地、耕地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D.草地、耕地、林地8.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B.地势C.天气D.纬度9.导致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⑤夏秋季降雨多⑥地下有冻土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由于种植、生产中很少用农药,东北大米堪称“绿色大米”,以其质优而畅销全国。

高中地理中图版教学案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教学案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东北地区的概况位置与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表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东北平原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发展区域农业,实行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辽阔富饶错误!(2)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3)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4)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1)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东北地区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粮、豆、甜菜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布局的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

[温馨提示]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带来影响的地理位置主要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较高,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较高纬度决定了该地区气温较低;海陆位置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侧临近海洋,决定了该地区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远近,决定了该地区降水量多少。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4.水土流失严重。

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调整各种作物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

(2)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冲 刷表土 流失
①农业技 改良耕作方式、少耕深松 术措施 培肥、增施有机肥
②工程生物措施
治理坡面、沟壑 提高植被覆盖率
森林
—覆盖 率下降
重采轻
育毁林 ①营造速生丰产林、合理采伐
开荒滥
伐火灾 ②建自然保护区
①建立保护区—保护现有湿地
湿地
—面积大
过度
②退田还湿
幅度减少 农垦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
走进研究性学习课堂
中国 森林
小兴安岭白桦林
大 兴 安 岭 的 兴 安 落 叶 松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2、农业布局
山地湿润地区-----林业为主, 降水少的地区-----畜牧业为主; 平原地区-----种植业为主;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习要点四:
根据东北地区 河流、山脉、平 原的分布,请大 家归纳地貌格局
呈半环状: 外侧是 河流 中间是 山脉和丘陵 内侧是 平原
走进研究性学习课堂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 跨哪几个温度 带?
走进研究性学习课堂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跨 哪几个干湿区?
益下降。
(由70%降低到36%), 采伐以皆伐为主,浪费严重。
红松王1 993年被发现,1996年3月29日被省 命为省级重点保护古树,树高35.5米,胸径1.24米, 三人才能合抱,材积15.39米,今年已有四百八十 多岁了。
据测算,一株红松一生的种子收入是其
木 态 一济材 下 直树价 需 很种红值 生 低。松的长。尤而12是85其采倍年东用是以方北嫁上能红林接,产松区技但种的珍术由籽种贵,于,籽把的红所具已松以用经有在发材生自展非和长然价同经5状值0 年寻以常上的的经、济产价籽量值大,的它、的优脂质肪的含红松量接为穗, 嫁78接%在,四蛋年白以质上的含红量松为(1或4.黑8%松,)既幼树是上食所用 培佳育品的,红也松是嫁滋接苗养,身却体可的以补在品移药载5,-7在年国后就 开际始、产国种内籽市,场产籽上量非大常、走品俏质,好产、稳品产供、不高 产应的求特。点,效益十分可观。是发展林区经济,

高中地理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精讲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精讲 中图版必修3

高二地理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精讲中图版必修3【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

(2)知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2. 知识结构:二. 重点、难点1.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重点2.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重点3.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重难点三. 具体内容(一)东北区域概况1.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接壤,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2. 面积:124万Km23. 人口:1.2亿4. 地貌特征: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1. 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①耕地面积广阔——数量多,分布集中。

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

②土壤肥沃东北区大部分平原地区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黑土区是亚欧大陆北部保、匈、罗、乌、俄境内的黑土带和北美洲美国中部黑土带),其分布特征如表。

东北区的沼泽面积很大,是我国沼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三江平原一带,沼泽和沼泽化土地面积约有250万公顷,占东北平原沼泽和沼泽化土地总面积2/3以上。

松嫩平原西北部的沼泽也不少。

在兴安山地和长白山地,特别在宽大的河谷中和缓坡的地段上,沼泽分布也很普遍。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沼泽广布。

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雨水较多,集中在夏季;(3)气候寒凉,蒸发量小;(4)冻土发育,土壤中水分不易排干,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中图版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政策支持 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七、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C
B A
D
“黑土的感叹”
我国东北地区50多年初垦 时,一般都有60—80厘米 厚,最深的地方大达1米
东北的侵蚀沟有40多万条, 每条都占地10亩以上;黑 土层几乎流失了一半
森林再遭劫难
松花江流域沼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目前,由于土地增值,人类的连年开垦,本区湿地已经减少 70﹪左右,湿地仅存约0.65万平方公里,恶化了珍稀鸟类的 栖息条件,直接威胁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交通 技术 政策
农业生产的条件 市场广阔 (国内、国际) 交通便利 (陆路、海运)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国家政策支持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三地适宜发展什么 农业生产部门?
C
B
A
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六、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畜牧业: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部分林区草地地区
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9.3%,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试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自然优势 雨热同期 平原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优势
总结:东北农业开发中问题的治理
存在问题
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 湿地减少 森林过度砍伐、破坏 农产品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差 农业生产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最新中图版地理必修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doc

最新中图版地理必修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doc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环境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通过读图分析,从土地、气候、水等方面说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通过资料,从人口、工业、科技等方面分析说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依据生产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与分布并在图上标注,归纳布局特点。

4.阅读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讨论说出解决方法及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5.以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为例,通过对资料、示意图的阅读,分析生产条件及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方法。

【教学重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布局特点【教学难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布局特点的分析方法[【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等相关图表和资料【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的自然资源?(土自然条件如此优越的东北为什么被称作“大荒地”?【板书设计】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说出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2、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3、通过分析,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资源】视频文字资料图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B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C 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D 水热条件丰富,水热配合协调“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思维)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1.命题特点:以区域图、统计图表、文字材料等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区域农业布局、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考点的考查常常与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点相结合。

2.考查方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可考查,综合题考查频率很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1.东北地区区域概况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表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①西、北、东三面分别为E大兴安岭、F小兴安岭和G长白山脉,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②中部的东北平原:由H松嫩平原、I三江平原和J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读东北地区黑土景观图,回答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①自然资源优势⎩⎨⎧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②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实力雄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农业布局的变化【疑难辨析1】(1)评价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东北区,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提示(1)利:①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的生长;②作物生长期长,农作物品质好;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弊:①热量不足,制约农作物品种、熟制和生产季节等;②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_《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_《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近些年,随着一些特色市场渐成规模,辽宁省铁岭特色农业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

现在只要提起铁岭就会有人提到傅家镇的花生、亮中桥镇的黄牛、威远堡镇的榛子、靠山镇的花卉和李千户乡的草坪,这五朵“金花”特色十足,动力十足,引领当地农民将农场变市场的理想变成现实。

材料二稻鸭共作技术改鸭子散养为围养,改白天放鸭为昼夜放鸭。

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鸭子一直生活在稻田里。

这样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复合体系。

(1)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是什么?(2)稻鸭共作生产系统的生态及经济优势主要有哪些?(3)我国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推广稻鸭共作这一技术有什么不利影响?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__。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方荒地主要是____________,西方荒地主要是___________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减产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

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1.(1)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的大势所趋。

2020高考中图版地理-课时规范练32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高考中图版地理-课时规范练32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2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课时规范练第64页A. 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④⑥1.D2.B3.D 第1题,根据东北地区的轮廓,结合年平均气温和年等降水量线分析 ,图中A 地降水较少、气温较低,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主要是草地。

B 地位于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 ,以耕地为主。

C 地位于长白山地区,以林地为主。

故选D 项。

第2题,甲地等温线向南凸,气温比两侧低。

结合轮廓 判断,甲地为小兴安岭,海拔高。

故选B 项。

第3题,图中D 地位于三江平原,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 是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①错。

河流有凌汛现象,地表积水多,②对。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对。

河 网稠密,④对。

夏秋雨多,地下有永久冻土,不易下渗,⑤错、⑥对。

故选D 项。

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 ,全 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 1.441。

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 ( )A. 东部优于西部BC.林地、耕地、草地 2•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 B.地势 C.天气D.纬度3•图中D 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强②河流有凌汛现象 土 D.草地、耕地、林地 () () ③地势低平 ④河网稠密 ⑤春夏雨多 ⑥地下有永久冻 F 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

据此完成第1~3 题。

A.草地、林地、耕地B.耕地、草地、林地 上吳豪匹思琢盘■ aTJ-n.n您)©ism 口y■ 4泗B. 耕作区优于林区C. 南部优于北部D. 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能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 ( )A. 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 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 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 发展节水农业4.A5.D第4题,读图可知,东部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整体上要大于西部,主要是受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小的影响,而且东部平原地区的耕地面积广。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
长 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 安 读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土地和土壤优势。 白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岭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

脉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
建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
读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分布规律和干湿状况。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
设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前景
的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前景
黑土退化 肥力下降
沼泽干涸 湿地破坏 气候变干
加强坡面沟壑治理 植树造林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草肥、秸杆还田
加强对湿地保护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东 北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
商品粮基地的发展 改 农加走善业强产可农农业持业业化续生基发发态础展展环设道境施路,建促设进 改 改有对改中读改对改东影东读东占雄雄有影中影改对东读雄 读占改注对读雄 雄中影善善关未善国图善未善北响北图北全厚厚关响国响善未北图厚图全善意未图厚厚国响农农 专 被 农 东 分 农 被 农 商 农 商 分 商 国 的 的 专 农 东 农 农 被 商 分 的分 国 农 土 被 分 的的 东 农业 业家开业北析业开业品业品析品耕农农家业北业业开品析农 析耕业壤开析农 农北业生 生担发生地东生发生粮发粮东粮地业业担发地发生发粮东业 东地生培发东业 业地发态 态心的态区北态的态基展基北基的机机心展区展态的基北机 北的态肥的北机 机区展环 环,沼环农地环沼环地的地地地械械,的农的环沼地地械 地环、沼地械 械农的11//境 境再泽境业区境泽境建区的区建制制再区业区境泽建区制 区境增泽区制 制业区55, ,过停,的降,停,设位发的设造造过位的位,停设降造 的,施停的造 造的位,,促 促止促可水促止促的因展土的业业因可因促止的水业 土促有止土业 业可因55占占00进进开进持分进开进有素前地有为为素持素进开有分为地进机开地为为持素年全年全发续布发利景和利续发利布和质发和续北区北区发规条土条发条规土、土发大土大土展律件壤件展件律壤壤展仓地仓地和优和优优将的将的干势干势势退1退166湿。湿。。化化%%状状成成况况名名。。副副其其实实的的““北北大大荒荒”” 前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2020版 课后限时集训27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版 课后限时集训27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9·海淀模拟)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1.C 2.A[第1题,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

第2题,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不合理灌溉主要是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2019·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2017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

全国实际划定保护面积15.50亿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耕地占划定面积的88%;城市周边划定9 740万亩。

根据材料完成3~5题。

3.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A.摸清耕地分布家底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优化农业生产布局D.统筹我国城乡规划4.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A.保证城市农副产品供应B.限制农业人口迁入城市C.限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D.促进都市农业健康发展5.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B 4.C 5.B[第3题,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止任意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

高考地理中图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第3部分 第10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高考地理中图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第3部分 第10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3.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地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图示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 1.D 2.C 3.D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报道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32.61亿斤。

其中水稻总产159.6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1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4~6题。

4.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5.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6.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解析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由于垦区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多,所以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热量不足导致这儿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单季水稻的生长期较南方产区长,质量高。

答案 4.A 5.A 6.C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的16.8%,水资源占全国的4.01%。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向以某一农业区域为题材,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提供信息,分析区域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措施。

【例题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甲地由林地变成湿地,可能是海拔低,A项错。

丙地比乙地地势稍高,排水条件略好,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B项正确。

丁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一直以林地为主,说明这里地势较高,不宜开辟为耕地,耕地开发条件不如甲地好,据此排除C、D两项,答案为B。

第2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增多,把农民从耕地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该地农业机械化与大规模经营,①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利用,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再扩大耕地面积,②错;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有利于大规模经营,③对;耕作制度一般而言是不容易改变的,并且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④错。

【例题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3~4题。

3.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4.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当地庄园经济是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庄园”,其发展前提是拥有优质的品牌——铁观音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365页)一、选择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B 2.B[第1题,从图中看甲地变为湿地,海拔应较低;丙地为松嫩平原由湿地变为耕地,说明开发条件较好,丁地一直为林地,地势较高。

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区域后备耕地不足,随农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水平提高,应促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加大农业投入,进行大规模农业经营。

] 金丝小枣树冠小、根系浅,吸收能力弱。

枣树4~5月发芽,6~8月果实生长,9~10月采摘。

河北省献县金丝小枣生产区土壤上松下实,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适宜种植金丝小枣。

献县所产的金丝小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美清香,含糖量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目前当地种植规模达20万亩(1亩≈666.67 m2),被称为“金丝小枣之乡”。

下图为献县位置图,读图完成3~5题。

3.献县种植金丝小枣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夏季凉爽,生长期长B.土壤结构良好,保墒能力较强C.河谷地带,热量充足D.地形闭塞,周边病虫害侵袭少4.献县金丝小枣种植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是()A.种植历史悠久B.交通运输便利C.政府政策扶持D.市场需求量大5.提高献县金丝小枣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是()A.机械化种植B.增加植株C.培育良种D.平整土地3.B 4.D 5.C[第3题,献县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A选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金丝小枣主产区土壤上松下实,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说明土壤结构良好,保墒能力较强,故B选项正确;献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故C、D选项错误。

第4题,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即市场需求量大时,农民会扩大种植规模,当市场需求量小时,会缩小种植规模,故D选项正确;种植历史悠久只能说明种植经验丰富,与种植规模关系较小,故A选项错误;交通运输便利会使金丝小枣的市场范围扩大,但对种植规模影响较小,故B选项错误;政府政策扶持可能会使种植规模扩大,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故C选项错误。

第5题,机械化种植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能提高单产,故A选项错误;增加植株会影响枣树通风和光照,从而影响金丝小枣的生长,故B选项错误;培育良种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单产,故C选项正确;当地地形平坦,无需平整土地,故D选项错误。

] (2019·河北三市联考)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

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图甲)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图乙),完成6~8题。

图甲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图乙6.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区B.黄淮海区C.长江中下游区D.四川盆地区7.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A.地处偏远,农业技术落后B.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D.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8.图甲中有一区域的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种植耐旱作物B.全部施用农家肥C.修建水平梯田D.大规模更换表土6.C7.B8.C[第6题,由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在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六个区中,长江中下游区的优等地、高等地面积最大,平均等别也是最高的,故其耕地质量最优。

第7题,四川盆地西部为横断山区,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四川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于成都平原,面积较小;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两地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平原低地比重小,故其耕地面积较小。

第8题,图中黄土高原区土地质量的平均等别最低。

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为了保水保肥,最好的办法是修建水平梯田;种植耐旱作物对提高土壤肥力没有直接作用;全部施用农家肥和大规模更换表土不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

](2019·郑州模拟)青贮玉米是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专用玉米,以生产鲜秸秆为主,最佳收获期为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而非完熟期以后)。

青贮玉米相比籽实玉米,其植株高大(2.5~3.5米),产量高,比籽实玉米营养更丰富。

2015年我国河北、黑龙江等省推广青贮玉米种植。

据此完成9~11题。

9.推广青贮玉米最有利于保证黑龙江农民增收,其主要原因是青贮玉米()A.可为养殖业提供饲料B.对热量条件要求较小C.较籽实玉米更富营养D.可种植的范围更广大10.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将使得其生产地域()A.形成饲料+乳肉+经济作物的模式B.缩减农业对劳动力的使用量C.降低农业生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D.小型家庭农场模式更具优势11.推广青贮玉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其主要原因是()A.降低了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B.减少了燃烧秸秆导致的污染C.土地上交替发展养殖和种植D.对牲畜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9.B10.A11.B[第9题,黑龙江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常会导致农业收成不稳定,而青贮玉米对热量挑剔小,生长期热量条件易于保证,有利于农民增收。

第10题,青贮玉米可以做优质饲料,扩大种植能推动养殖业发展,形成综合农业模式。

第11题,推广青贮玉米,使得玉米在籽实期以前即可收获,无秸秆残余,避免了原来收获玉米颗粒后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的污染。

]二、非选择题12.(2019·湛江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常情况下,农民在收获小麦、玉米等作物时会将果实部分连同枯萎的秸秆一起收割,每次播种前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翻耕。

美国A州(见下图)是世界上较早尝试免耕(又称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其做法: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将作物的茎秆一直留在农田中,到第二年播种季节时,农场主既不去除这些茎秆,也不翻动土地,而是直接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同时将种子撒在这些凹槽中来完成春播。

河南省大力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其做法是在初夏小麦收获后,农民采用农业机械在小麦秸秆直立的田地里直接免耕播种玉米。

此项技术在河南省前期推广缓慢,但目前覆盖率远超美国A州。

(1)分析美国B城冬季多大风的原因。

(2)分析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美国A州的免耕优势。

(3)免耕的推广在两国都存在阻力,分析我国的河南省在推广时的阻力。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B城为美国的芝加哥。

冬季多大风的原因应从地形、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

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受地形的影响,芝加哥所在的美国中部成为冬季冷空气南下的通道,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加剧;据图可知,芝加哥附近有大面积湖泊,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

第(2)题,根据材料可归纳出,免耕能节省作业工序,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肥等。

第(3)题,新技术的推广受农民思想接受程度、资金、技术与配套设施的成熟度等的影响。

[答案](1)冬季高、低纬地区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受地形的影响,该地成为冬季冷空气南下的通道(狭管效应明显);临湖泊,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

(2)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减轻耕地的风力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土壤保墒,节约水资源。

(3)河南省深受传统精耕细作观念影响,农民对免耕技术的接受速度慢;小农经营,农机具购置资金压力大;人多地少,田块分割严重,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用的免耕技术和农机具不够完善。

13.(2019·广东省佛山市二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漠玫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的特产。

沙漠玫瑰耐酷暑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要求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

每年的5、6月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

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1亩≈666.7 m2)。

沙漠玫瑰的花朵可作为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沙漠玫瑰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部、西亚以及欧美地区。

近年来,于田县着力打造玫瑰花产业,建设玫瑰花种植园。

玫瑰花已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

下图示意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土壤和水源条件分析沙漠玫瑰能够在于田县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3)分析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的原因。

(4)为于田县沙漠玫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温差、降水等方面。

该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少,因此降水不是其有利条件。

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沙漠玫瑰的品质。

第(2)题,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沙漠地区,土壤透气性好,适合沙漠玫瑰生长;沙漠玫瑰对水源要求较高,该地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

第(3)题,鲜花一般都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或者靠近市场,但该地交通不便,远离市场。

结合材料可知,沙漠玫瑰是众多行业的工业原料,玫瑰加工后可以方便运输。

第(4)题,回答的重点在于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入手,从经济方面看,玫瑰种植属于第一产业,要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可将其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可以发展富有沙漠玫瑰特色的观光旅游。

从生态方面看,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问题,该地最主要的问题是荒漠化、盐碱化,所以要注意植被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

[答案](1)于田县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2)土壤:于田县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

水源: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的玫瑰开花期,气温回升,高山冰川融水的水量大,水源充足。

(3)于田县沙漠玫瑰是工业原料,可就地加工,无需保鲜,而且加工后的成品易于存储和远距离运输,所以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

(4)以沙漠玫瑰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拓展经营方式,发展沙漠玫瑰园区的生态观赏和风情旅游等活动;利用优良的品质,打造品牌,开发于田县沙漠玫瑰的系列产品;重视种植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