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详]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10级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和高职学生学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块按步骤来实施(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掌握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依据社会、企业要求制定,以汽车维修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及能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于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0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60课时,实践课时为48。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6学分。
对学生选课的建议:必选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底盘的维护与修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具有汽车底盘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损耗分析与检验分类、合理维护与修理的基本能力。
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学习领域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学习领域的定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它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通过现场实训操作、课堂讲授相结合等环节初步培养学生的汽车底盘故障检修的技能。
本学习领域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底盘系统的构造与维修,着眼于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汽车底盘全面故障诊断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学习领域的任务基于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本学习领域应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任务具体有:1.能掌握底盘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能熟练使用各种底盘检测仪器和仪表;3.能正确检修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机械系统故障;4.具备对汽车底盘进行故障诊断的能力;5.具有自我学习新技术、独立检修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6.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素质;7.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纪律观念、团队精神。
第二部分学习领域目标一、总目标本学习领域主要以常见车型为实例,分析汽车底盘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系统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规律,熟练掌握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和总成的基本维修技能,基本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做到理解底盘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熟练使用常见的检修设备,掌握正确的检修方法及步骤、能排除底盘系统的常见故障、能阅读简单的英文维修资料。
二、具体目标本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有下列四个方面:1.职业专门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底盘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连接关系;(2)能够正确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3)能够对各零件、总成进行检验、调整、修理或更换;(4)能够熟悉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5)能够掌握排除汽车底盘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攀钢党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3010118 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2014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编制部门:机械工程系学时:96 学分:6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孙红卫 2015.1.22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定位和作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今后从事维修技术工作和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行情境式教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具备职业素养和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及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形成汽车维修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底盘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连接关系;(2)深刻理解汽车底盘各机械部件、电器部件的作用;(3)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工作原理;(4)理解汽车传动、行驶、转向和制动的简单力学原理;(5)能够正确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6)能够对各零件、总成进行检验、调整、修理或更换;(7)能够熟悉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8)能够掌握排除汽车底盘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9)了解汽车底盘系统的发展方向。
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的功能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执笔人:AAA 审核人:AAA 制定日期:2019年11月目录一、前言 (2)(一)课程的性质 (2)(二)设计思路 (2)二、课程目标 (2)(一)知识目标 (3)(二)技能目标 (3)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3)四、教学设计 (5)五、实施建议 (6)(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6)(二)教学建议 (6)(三)教学基本条件 (7)(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六、教学评价 (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8 学分:5.5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先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结构(上)、汽车结构(下)、后续课程: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综合实训、跟岗实训、顶岗实训开课单位:汽车工程系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
本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维修工艺,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各部件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生掌握汽车底盘修理的操作技能、技巧;正确使用机、工、量具;增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水平,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B类)(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汽车发底盘维修》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汽车制造、服务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时:72学时前导课程:汽车概论、汽车机械基础一、课程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是汽修专业很重要的一门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任务是对汽车底盘的整体结构及各总成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检查与保养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初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考证的基本要求。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 1+X 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同时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课题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汽车维修行业实践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各结构、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熟悉汽车底盘各机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汽车底盘维修通用工具、专用工具。
2.能够完成一般汽车底盘系统故障的检查作业。
3.能够掌握现代轿车底盘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规范;4.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设备(如万用表、故障诊断设备)对汽车底盘系统进行检查与保养。
(三)素质目标1.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人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3.自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汽车底盘新技术发展的变化。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结构(二)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岗课赛证融通五、学生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
六、教学实施与保障(一)教学要求1、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学生合作式学习、现象分析等综合式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底盘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术。
【VIP专享】《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常3根蚓料 学本教活.见了 据身: 生,师的2的、解 问体巩鸟 总看活形线作 用蛔 题的固类 结雌动态形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动: 摸对 学状习人 节蛔生结、4物、收 一人 后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并蚯集 摸体 回颜步关 重的动、学、归蚓鸟 蚯的 答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纳在类 蚓危 问。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线平的害 题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形面生 体以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动玻存 表及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物璃现 ,预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 、巩蚯的上状 是防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学 怎固蚓主和, 干感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生 样练引要牛鸟 燥染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回 区习导特皮类 还的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答 分。学征纸减 是方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课 蚯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前 蚓回4运的 润;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问 的答蛔动原 的4,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题 前蚯虫的因 ?了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并 端蚓寄快及 触解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总 和的生利慢我 摸蚯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结 后生在用一国 蚯蚓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线 端活人问样的 蚓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 ?环体题吗十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并会让为珍 近习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引小学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出起结生么鸟 面和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蚯哪利明?类 处适构虫系察:的特的特蚓些用确等 ,于特适。蛔章形殊形征这疾板,资 是穴点于可虫我态结式。种病书生料 光居是寄的们结构,五典?小物,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型5结的以 还活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的如鸟结爱 是的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线何类构鸟 粗形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形预适特护 糙态之结的,肠相是系习动防于点鸟 ?、一构现你动适否统。物蛔飞都为结。和状认物应与的。虫行是主构课生却为和”其结病的与题、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三征境小理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引理适为方些2鸟,育同师.导知应单面鸟掌类结了;?生学识的位你握日构解2互.生。办特认线益特了通动观手征识形减点它过,察抄;吗动少是们理生蛔报5?物,与的解.参虫一了它和有寄主蛔与结份解们环些生要虫其构。蚯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1)以“4S店底盘常见故障”为设计主线,将传统课程知识内容打散,以够用为度原则,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
(2)教材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隙的排故思路与方法有深刻地理解与认识。
(3)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相应扩展,将其他车型底盘故障的排故过程等纳入教材,以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二)教学建议(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进行。
(2)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教学任务的辅导员,传授经验性知识与技能。
(三)师资建议(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实物及教具模型。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在1:15~1:20左右,配备3~5人一台(套)的教学设备。
(四)资源利用(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仿真软件、汽车各系统总成和部件实物创设生动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2)充分利用各汽车维修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工位的需求。
(五)教学评价(1)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能力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实际操作考核与虚拟操作考核两种方式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方法、工作安全意识等。
根据考试项目与考试方法标准详细地制定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
(2)学生成绩评定,应综合平时作业、课堂积极性、平时测验及考试等情况综合进行,坚持事前评价与事后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原则,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6参考学时:总学时:90 理论学时:60 课内实践学时:30适用对象:汽车类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技能平台中的核心课程,使学生会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制造、装配、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能力。
其功能是培养具有面向现代化生产第一线,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检测设备的使用、汽车维护保养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综合素质较高及一专多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先修课:《汽车机械识图》、《汽车应用基础》、《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所涵盖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类专业的典型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具体如下图:…基于汽车制造与装配、调试工作岗位要求及工作内容;学习汽车底盘的构造、总成结构、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功用;组成;零件结构;工作原理;装配调试;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安排表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的基本结构、功用与基本工作原理;结合实训项目进行训练,熟练掌握各系统及总成的常见故障与维修以及各总成、部件的拆装、检测与维修,学会底盘维护及总成拆、零件分解、检修、组装、调试等操作技能;熟悉现代汽车底盘的最新技术应用;为下一步学好专门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底盘拆装和维修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以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操作技能。
本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并重,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课程,使学生认识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与简单的底盘故障诊断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课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学生遵守时间、设备保养、“6S”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团结协作、语言能力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2.课程设计思路(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岗位素质;(2)教学体系满足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3)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充分体现能力进阶,便于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4)理论知识与技能兼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设计教程注意三个“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过程结合,现场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能力锻炼与岗位素质提高相结合),同时顾及师生角色的调整、能力的传递以增加学习的趣致和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教师讲授比例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不断增加)。
(三)开设时间与学时开设时间:第2学期;学时:112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①掌握汽车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③掌握汽车底盘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④掌握汽车底盘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⑤掌握汽车底盘拆装、调试工艺知识;⑥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知识;⑦掌握汽车底盘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现代汽车底盘构造、工作原理、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等知识。
其目标是在掌握汽车底盘维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汽车底盘维修工作新工艺、新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底盘结构的认知能力和维修相关技术作业等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和相关行业现行实施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加强对底盘维修理论与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汽车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变传统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实验、实训的验证式的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汽车底盘维修的工作顺序即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进行项目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CA1092、EQ1092型中型货车与桑塔纳、捷达轿车的整个底盘维修工作过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汽车底盘维修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各类分项工作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够承担汽车底盘维修作业、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任务。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底盘的维护与修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汽车底盘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损耗分析与检验分类、合理维护与修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各总成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 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 掌握汽车底盘合理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操作汽车底盘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3. 掌握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方法。
5. 掌握自我学习新知识、适应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方法。
6.能够按照企业4S店要求和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
7.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培养科学严谨、操作规范的工作作风及成本控制意识。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培养学生诚实、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规范意识。
(三)授课课时 112课时(四)课程学分: 7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 教学要求:1.了解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作用及装配关系2.熟悉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各项性能4.掌握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操作步骤 理论内容:1.了解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作用及装配关系2.熟悉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的各项性能 实训内容: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1 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 82 更换离合器的分泵、总泵 83 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 84 更换万向节、中间支撑轴承 65 驱动桥的分解与装配 86 更换前减振器2 7 转向器的分解与装配 2 8 检查与更换轮毂轴承 2 9 制动器的拆装 检查 10 10 轮胎的拆卸、分解与组装 8 11 手动变速器的分解与装配 14 12 汽车液压制动故障诊断 4 13 气压制动的故障与排除 6 14 ABS 故障诊断4 15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故障检查与排除 10 16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10 17 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调整 2 合计1121. 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项目二、更换离合器的分泵、总泵教学要求:1.了解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作用及车上连接2.熟悉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各项性能4.掌握更换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操作步骤理论内容:1.了解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作用及车上连接2.熟悉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的分泵、总泵的各项性能实训内容:1. 更换离合器的分泵、总泵项目三、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教学要求:1.了解车轮定位的作用2.熟悉车轮定位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车轮定位的各项性能4.掌握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的操作步骤理论内容:1.了解车轮定位的作用2.熟悉车轮定位的零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车轮定位的各项性能实训内容:1.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
《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课程标准1、前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技能方向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将汽车底盘构造、维修知识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汽车底盘结构的组成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汽车底盘结构有全面的认识,掌握汽车底盘结构系统的工作原理、拆装及故障诊断;掌握整车底盘的分析与故障诊断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轨道汽车底盘维修的安全、规范、服务意识,通过学习达到以下认知要求:职业能力目标:(1)会查阅汽车底盘技术资料;(2)熟悉不同汽车底盘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汽车底盘的拆装技术;(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汽车专用拆装工具;(4)能正确拆装更换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各总成及部件;(5)掌握汽车底盘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6)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7)具有安全操作意识和环保意识,会处理废料;3、参考学时 136学时4、课程学分 8学分5、课程内容和要求6、实施建议6.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项目教学、案例导入课程的设计思路。
(2)教材应该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汽车底盘的认知。
教材表述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要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6.2 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以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本课程应采用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授课以突出感性认识,采用案例引入,尽量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类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适用专业】中高职贯通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高职贯通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门针对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而开设,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材料》、《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结构方面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为学生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程作铺垫。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学以致用原则,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的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结构与检修操作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结构与检修技术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遵循适度够的原则选取相关理论知识,确定专业技能与要求,并融入汽车维修职业资格(三级)的相关要求。
根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底盘结构基础知识内容,分解若干教学活动,在理论部分,强调对结构的认识、原理的了解和掌握,在拆装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组织以汽车底盘结构与检修技术操作中的典型结构与检修为线索设计,包括汽车底盘整体构造和使用性能,底盘各系统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
课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设计思想,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素养,将本课程设计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1.2设计思路(1)以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系统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规律,熟练掌握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和总成的基本维修技能,基本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能力为目标。
(2)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该课程由离合器构造与维修、手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万向传动装置构造与维修、驱动桥构造与维修、车桥构造与维修、车轮和轮胎构造与维修、悬架构造与维修、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防抱死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构建而成。
(4)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00-110。
2、课程目标:通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了汽车底盘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底盘技术状况和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能准确分析故障原因的必备知识。
学会汽车底盘各零部件常用的检修方法;学会处理汽车底盘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会使用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本课程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传动轴制造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通过录像、企业生产实例、课后拓展作业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工艺实施的基本职业能力。
3、教材应体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以企业生产任务作为课程项目任务,引入与完成项目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并在教材编排形式上注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教材应图文并茂,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职业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中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汽车维修过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课时数:70学分数:6开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先修课程:汽车概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开课单位:中职学院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汽车整体构造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底盘各总成或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维修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
当完成与之配套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课后,应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
使学生将来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而设置。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紧贴汽车运用岗位需要,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报务。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整体构造和各个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应用(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变速器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万向传动机构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车轮、轮胎的组成及功用(6)掌握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1)会离合器及其操作机构的装配、安装、调整。
(2)会拆装手动变速器并能更换磨损或损坏得的齿圈。
(3)会拆装自动变速器。
(4)会万向传动装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 素质目标:(1)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人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资源:(1)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2)多媒体教室(3)教案、课件(4)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5)丰田卡罗拉实车4台、雪铁龙爱丽舍2台,实训室离合器台架、变速器台架、万向传动装置台架若干台。
(二)教学建议1. 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与学生实验加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完整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
(完整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执笔人:AAA 审核人:AAA 制定日期:2019年11月目录一、前言 (2)(一)课程的性质 (2)(二)设计思路 (2)二、课程目标 (2)(一)知识目标 (3)(二)技能目标 (3)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4)四、教学设计 (5)五、实施建议 (7)(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7)(二)教学建议 (7)(三)教学基本条件 (7)(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六、教学评价 (8)《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8 学分:5.5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先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结构(上)、汽车结构(下)、后续课程: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综合实训、跟岗实训、顶岗实训开课单位:汽车工程系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本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维修工艺,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各部件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生掌握汽车底盘修理的操作技能、技巧;正确使用机、工、量具;增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水平,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B类)(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汽车发底盘维修》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汽车制造、服务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在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汽车底盘维修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反映现代汽车底盘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具有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高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是汽车运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
是掌握职业岗位服务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主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就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二是汽车底盘构造的理论、实践教学穿插进行。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大修。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①确认工作任务
模拟某型轿车车主要求及故障检测诊断结果,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学生对院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实训车辆底盘进行大修。
②计划
由5-8名学生组成一个维修项目组,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制定汽车底盘各系统全面检测与维修计划。
安排100工时,维修材料成本控制在2000元。
③实施。
学生分组,确定组长;老师、实训技师(客户、技术顾问)与学生(项目经理、技工)签汽车底盘大修检修合同。
学生进行汽车底盘、检测设备认识学习;选择工具、仪器和设备。
制定安全规则。
制定检修工作方案。
交流讨论,对汽车底盘进行结构分析,熟悉各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特性。
老师总结。
完善汽车底盘的检修工作方案与步骤。
进行汽车底盘的检修。
老师现场指导讲评。
学生写检修报告。
教师点评总结,按考核评分表,检查评分。
④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
过程检验,将实际情况与过程性目标进行对比,必要时进行返工。
将车辆移交顾客,顾客检查验收,用户结账,为顾客签订保修和技术咨询服务等。
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知识学习,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在课程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建构符合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四、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的能力;具有较强安装、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为能够从事汽车生产、汽车销售和汽车维护的高技能综合型实用人才。
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各机构、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熟悉汽车底盘各机构、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2)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自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
五、中高职衔接
六、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描述
课程内容描述
学习情境1 离合器的检修
学习情境2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学习情境3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测与维修
学习情境4 汽车驱动桥的的检测与维修
学习情境5 轮式汽车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学习情境6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检测、调整与维修
学习情境7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调整、检验与维修
七、课程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使用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编著者:郑劲张子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别:2009年2月,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
实验教材:《汽车维修实训》,编著者:郑劲石允国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版别:2007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汽车构造》下册,编著者:陈家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别:2008年6月,第三版。
多媒体资源:课程组制作了集影视、动画和图片资料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2.课程网站(三)教师素质要求
1.“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学团队30%以上。
2.负责人。
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人才培养。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4.社会服务。
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
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实训条件
经过近年的建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拥有数万元的实训设备。
实训中心完可以开展实际微修生产。
并拥有数台实训设备,能够同时满足40人的汽车底盘拆装、调整与维修实训车间。
实训设备情况如下表。
实训室利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基地利用: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汽车底盘构造”教学提供了
强有力的后盾。
(五)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采用闭卷理论考核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期末考核评价方式。
2.教学过程评价
根据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出勤、完成各模块任务情况及各工作项目考核表等情况进行考核。
3.集中实训评价
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本课程考核方法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工作过程的考核(集中实训、课内实践、课后实践),然后按不同比例参加期末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百分制,具体考核内容及比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