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课标第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给文言文语段断句的能力。断句的 前提是理解文章大意。答题时,一要注意文句意思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二要注意一些能够辅助断句的标志性词语,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语气词 和助词;三要注意每句话的主语。四个选项中要注意“留史馆修撰以 下之”中的“下之”是“留史馆”的结果,应放在一块;“恬然自 持”“殊不介意”是两个完整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断开之后就偏 离了文本的本来意思。 答案:D。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 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 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 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 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自幼好学,善属.文.
பைடு நூலகம்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的能力。考查的都是双音节文言实词。C 项中“励精”的含义 与成语“励精图治”中的“励精”含义相同,应为“振作精神”之 意。 答案:C。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 能力。说徐君是游侠士的,是某些人的看法,而作者并不赞同。 答 案:C。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 分)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 分)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 于生民。(3 分)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二文言断句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对称和互相照应,这就离不开修辞 手法的使用。其中排比、对偶、顶真、对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 手法,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思维方式五 找对话,析结构
5.(2023·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的字母 标记出来。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 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参考译文】 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朝廷之内养虎成患,在朝廷之外疏远忠臣
贤士,这是逐渐积累之后形势发展使他这样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 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
断开位置
标志类型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等。这类词 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词前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当它们前面没 有动词时,一般作疑问代词置于句首,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母异 A 之 B 谓 C 族人曰 D 是儿 E 爱我 F 如此 G 多 H 知孝养我 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母异之”是一个“主语+谓语+宾语”结构的句子,意思是 “母亲认为他与众不同”,语意、结构均完整,其后应该断开;“谓……曰” 是一个固定结构,意思是“对……说”,“曰”后应断开;“多”是副词, 可译作“多半”,用来修饰“知孝养我矣”,“多知孝养我矣”意为“将 来多半会懂得孝顺奉养我啊”,故应在“多”前断开。 【答案】 BDG
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 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 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专题4 古代诗文阅读2 古代诗歌阅读 第2部分 第3课时 形象题_人物景三大考法辨析清
[白话诗歌]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解题技法] 1.鉴赏事物形象“两方面”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 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 关内容进行分析。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 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答案]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 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 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 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白话诗歌]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练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举起酒杯,好似举起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 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在端砚中磨出浓浓墨汁,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礡。 转眼间,我收起书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初夏江村 高 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 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 到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新教材文言文梳理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语后置句 )
译文:_最__终__指__使__上__官__大__夫__在__顷__襄__王__面__前__诋__毁__屈__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语积累 (1)博闻强志:知识广博,长于记忆。也说博闻强记。 (2)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3)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委__婉__得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3.一词多义
①亡.走赵,赵不内 (1)亡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逃跑 灭亡
③亡.其六郡 丧失,失去
5.王甚任之:任,___信__任____。 6.害其能:__嫉__妒__屈__原__的__才__能____。害,___嫉__妒____。 7.屈平属草稿未定:属,_____撰__写_____。 8.疾王听之不聪:疾,___痛__心_____。聪,_明__察_______。 9.倦极:__疲__倦__困__苦____。极,____疲__困______。
二、再读文本,系统把握下列知识点 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犹离忧也__“__离__”__同__“__罹__”__,__遭__受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穷则反本__“__反__”__同__“__返__”__,__返__回___________________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指__”__同__“__旨__”__,__意__旨_______________ (4)靡不毕见“__见__”__同__“__现__”__,__表__现_______________ (5)屈平既绌__“__绌__”__同__“__黜__”__,_指__被__罢__免__官__职______
12词类活用考点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考点突破教学目标正确辨别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辨别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例句名词+介宾短语,名词放在介宾短语前面,名词就用作动词风.乎舞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风”放在了介宾短语“乎舞雩”的前面,“风”应翻译为“吹风”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籍”应翻译为“造册登记”名词+代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应翻译为“游泳”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应翻译为“用网捕”古代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下”应翻译为“攻占”,“东”应翻译为“向东进军”词也常常活用为动词【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3)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 )(1)“雨”,下雨(2)“履”,登(3)“军”,驻扎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
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词语][译文][词语]方位名词“南”,名词活用为动词,要译为“南下”。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2-1-3 含解析
2-1-3[文言文内容概括与分析]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原文] (2017·浙江卷)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选项C] 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比对:【答案】C.张冠李戴。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指出了这是学者的弊病,而不是说作者自己。
【参考译文】我自从元和年间以来,直到今天,自己见到听到的名家才子的讨论,常法制度,征讨叛逆作乱,考察他们当时的情形,用古代事迹进行检验,能够做到不丢失见闻并且细致思考,也能够成就一家的事业了。
但是随时见到随时忘记,随时听到随时丢弃,轻视看到的重视听到的,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原文] (2016·天津卷)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选项B] 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比对:【答案】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参考译文】宗质在乾道庚寅年担任洪州副郡守,当时我做奉新县的县令,多次拜谒他,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一、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植物[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芳草](1)即香草。
后比方有美德的人。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际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2)表示怀人。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
(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3)由芳草年年复生,引发时间匆忙、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惋惜春光闲了。
阴多晴少。
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朱敦儒《一落索》) [梅](1)借梅花耐寒的特点,表达孤高、不同流合污的品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2)抓住梅花开放早的特点,表现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菊花]习性傲霜,多用来比方高洁的品德。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兰花]兰花清雅芳香、姿态漂亮,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陶渊明《饮酒(十七)》][竹]竹的虚心有节正好与古代君子之风相吻合,所以古诗中的竹往往被塑造成君子的形象。
竹有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孤高刚劲的君子风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柳](1)因与“留”谐音,常用来代指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象征时事兴衰。
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3)因柳絮飘忽不定,常用来表达愁绪。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莲](1)谐音“怜”,借以表现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2)常用莲的素净纯美、亭亭玉立的姿态来表现和谐宁静的意境。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突破练二十九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部编版
任务突破练二十九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范仲淹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注]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酬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答案:B解析:“‘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万里承平”是万里太平之意,现实的太平和尧舜民风安乐进行比较,突出现实的太平安定,属类比手法。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官务清简空闲:天下太平,百姓丰乐,作为地方官自然就没有官务琐事缠身。
②生活闲适雅致:与宾客斗茶、饮酒兴致高昂;赏秋光、月色只为与宾客尽兴。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行香子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逐利的俗世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片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语文.新高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15-
典题试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12-
读文示范
(2019·全国Ⅰ卷,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 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 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 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 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5-
一、初读——紧扣文体特点,把握内容大意 1.文体特点 古代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一般先介绍传主的名字、籍贯、家境 身世、科举为官,然后叙述传主生平包括主要事迹,这些事迹大多 由典型片段组成,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以品行为纲决定取舍,以官 职变动作为行文标志。最后交代传主朝野声望、人生结局及卒年、 谥号。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新教材文言文梳理选择性必修上册
4.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状语后置句 ) 译文:__不__是__因__为__想__要__在__乡__邻__朋__友__中__博__取__声__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 译文:治__理__天__下__就__像__在__手__掌__上__运__转__东__西__一__样__容__易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收要.害之郡 重要,险要
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萌芽,发端 (3)端③ ②席 东不坡端右.弗 手坐 执卷端端.正事物的一头或一方,这里指右端
④祸集非无端. 征兆,迹象
(4)苟② ①苟 苟. .全 能性 充命 之于 ,乱 足世 以保四苟海且 ③一丝不苟. 马虎
如果
①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正确 (5)是③ ④②是 汝人.己 是之.大 而有非 家是.人 子四, ,端俗 仕也宦 之,于 同犹台 病其阁有赞四同表体,判也认断为,此正是,确这
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跨者不.行. 古义:_行__走__不__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民之从.事. 古义:_行__事__,__做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
6.仁之端也:端,__萌__芽__、__发__端________。 7.四体:__四__肢________。 8.泉之始达:达,_____流__通__,__指__泉__水__涌__出____________。 9.足以保四海:保,___安__定______。
2022语文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含解析
练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凝香斋①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纟由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
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到任后齐州大治.该篇为曾巩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
②香炉:香炉峰.(品味炼字之妙)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品味炼字之妙)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看”两个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①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②见范蠡③,参差烟树五湖④东.·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
诗中借指宣州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②无因:没有机会,无缘.③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为后代文人所艳羡。
④五湖:即太湖.(赏析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情感的词句,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在诗中表达他的情感的?请结合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嘲王历阳①不肯饮酒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②,吾于尔何有。
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新教材文言文梳理必修下册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一、读文本,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课后注释)1.臣之所好者道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乎技矣:__________。
进,________。
技,__________________。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良庖岁更刀:更,________。
5.族庖:__________。
6.踌躇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道,自然的规律 2.超过技术了超过具体的操作技术 3.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接触 4.更换 5.一般的厨师 6.闲情逸致,心满意足二、再读文本,系统把握下列学问点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说明(1)砉然向然,奏刀然________________(2)技盖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3)批大郤,导大窾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向”同“响”,发出响声(2)“盖”同“盍”,何、怎么(3)“郤”同“隙”,空隙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所见无非..牛者古义: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古义:今义:自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古义:今义:一个词,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答案】(1)没有不是。
(2)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3)虽然这样。
(4)两个词,意思是动作因此。
3.一词多义(1)解⎩⎪⎨⎪⎧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③天下土崩瓦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2)族⎩⎪⎨⎪⎧①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④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间⎩⎪⎨⎪⎧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4)为⎩⎪⎨⎪⎧①吾见其难为. ②怵然为.戒 ③视为.止,行为迟 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答案】 (1)①分割,剖开 ②解开 ③分裂 ④解答,说明 ⑤解除,消退 (2)①众 ②筋骨交织聚结的地方 ③宗族,家族 ④类 (3)①空隙 ②中间 ③参与 ④量词,用于房间 (4)①动词,做 ②动词,作为 ③连词,因为,因此 ④介词,给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新教材文言文梳理必修下册与妻书
与 妻 书一、读文本,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课后注释)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充吾爱汝之心: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宁汝先吾而死:无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抑汝能之乎: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率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之肖我: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的的非吾所忍: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完成 2.扩充 3.与其 4.不如 5.只是6.还是 7.任性 8.像 9.靠近 10.实在、的确11.大恸二、再读文本,系统把握下列学问点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说明(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________________(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彀”同“够”,能够 (2)“念”同“廿”,二十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 今义:仿照。
(2)钟情..如我辈者 古义: 今义:感情专注(多指爱情)。
【答案】 (1)想象,揣摩。
(2)感情丰富,重感情。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2-1-1 含解析
2-1-1[文言文断句]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
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
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
毅等惧,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解析】首先将选项分为A、B和C、D两组。
比较“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可知:“一日一夜”作为时间应修饰“行”,由此排除A、B两项。
“与毅战于漳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漳口”是完整的介宾结构,后面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参考译文】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迥兴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迥串通谋反,暗地里写信游说鼓动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们的信使,封好书信送到丞相府。
高祖非常赞许他,加封他为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率郧州郡投降陈国,陈国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来接应。
元景山率五百轻骑飞奔迎击。
樊毅等人心里恐惧,抢掠了居民就逃跑了。
元景山追赶他们,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与樊毅等人在漳口作战,两次交战都胜利了。
樊毅等人退守甑山镇。
那些被司马消难攻陷的城邑,全都平定了。
元景山被授予安州总管,又提升为柱国,前后赏赐(他)两千匹丝帛。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三文言词语
第一步:语境推断考查词语。 语境推断既可以推断“一词多义”实词的“语境义”,也可推断古今 异义词、词类活用、成语运用等。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 境展开,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法推断词语的含义,都离不开语境分析 法,因为要求解释的词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词语。可以结合 以下几种方式,在语境中推断考查词语。
第二步:课内词语回忆分析,与文本材料对比斟酌判断。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 脚点,因此,需要调动积累,对比推断。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 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另外,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 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3.其尤无状,逆.诏书,行罪法,冀敕戒其余,令各敬慎所职,于以衰灭贪 邪奸佞。(《东观汉记》) 判断:“其尤无状,逆诏书”中的“逆”和“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并 序》)中的“逆”含义相同。( )
【答案】 × “其尤无状,逆诏书”中的“逆”意为违逆,“逆以煎我 怀”中的“逆”意为预料,两者含义不同。
2.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于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 交.通.,皆有重禁。(《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判断:“其与交通”与“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交通”一词, 含义不同。( )
【答案】 √ “其与交通”中的“交通”是结交、交往的意思,“阡陌 交通”中的“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答案】 √ “郊鄙相望”的“鄙”,边远地区;“越国以鄙远”的 “鄙”,把……当作边邑。两个“鄙”字意思不同。
2.(名词的使动用法)(魏文侯)曰:“……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 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 段干木不肯受。(《吕氏春秋·期贤》) 判断:“然则君何不相之”与“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两句中的“相” 含义不同。( )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集训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2
文言文阅读(2)[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材料一: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楯、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
简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
”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
昔者吾先君献公①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
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
惠公没,文公授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
亦有君不能耳,士无弊也。
”简子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
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用人也。
简子未可以速去楯橹也。
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以爱亲也。
孝子爱亲,百数之一也。
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爱亲也,是行人之诬②也。
好利恶害,夫人之全部也。
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而必,夫人不北矣③。
长行徇上④,数百不一人;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将众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数,而道乎百无一人之行,行人未知用众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材料二:孔子适卫。
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
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
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
”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
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
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
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
”文子曰:“以御言之,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
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
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注】①〔献公〕即晋献公。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突破练二十七古诗文复合文本参照阅读部
任务突破练二十七古诗文复合文本参照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游泰山(其六)李白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①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②,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注①玉真:仙子名。
②匏瓜:星宿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朝饮”“暝投”两句,表现出诗人登山时间之长,也引人想见泰山景色之雄奇。
B.在泰山静美的夜色中,李白独自一人抚琴、赏月、听松,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痛苦。
C.诗中“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等句与“霓为衣兮风为马”几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此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他在泰山仙境消失后的遗憾之意。
答案:B解析:“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痛苦”无中生有。
从诗中“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等诗句中可看出诗人登临泰山的愉悦之情。
2.李白的《游泰山》(其六)与姚鼐的《登泰山记》(选段)都描写了奇幻的色彩,简析两位作家笔下色彩描写的不同。
(6分)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参考答案:①李诗主要借助青山碧峰、明月白露等景物色彩的静态描写,营造了月夜泰山清幽的意境。
姚文则描写了日出过程中白色云雾、五彩朝霞、赤色太阳、颜色错杂的山峰等景物,通过景物色彩的动态变化,表现雪后泰山壮丽雄奇的景象。
②李诗清丽奇幻的色彩折射出诗人游览泰山的轻松愉悦之情,姚文则以绚烂的色彩表达了作者观赏泰山日出的欣喜激动之情。
(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
(20分)文本一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卿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
[解析] [命题解读] 先看情感:王诗后两句通过写曾受过飞龙舞训练的老马来表 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飞龙舞马”是唐玄宗庆生时的节目,玄宗赏百匹飞龙舞马在 勤政殿前贺寿,可以想见当年庆生场面是多么热闹繁华,唐玄宗的生活是多么骄奢 淫逸。而今“飞龙老马曾教舞”,老马还记得当年唐玄宗做寿时的音乐,可是唐玄宗 和他曾拥有过的盛世江山早已繁华不再,昔日的大唐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这 一切可能正源于唐玄宗当年的骄奢淫逸。王建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 念,感慨玄宗的骄奢淫逸,言外自见。杜诗后两句借助紫苔表达情感,借眼前金铺 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 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衰落之意。
故选C。
★(2)赵诗与汤诗均为登楼赏月之作,请分析诗中赏月人形象的异同。 答:______同__:__诗__中__赏__月__人__都__是__孤__独__的__。__赵__诗__:__由__“独__上__江__楼__”_可__知__,__诗__人__是__独__自__一__人_ _登__楼__赏__月__。__去__年__与__其__一__起__赏__月__的__友__人__,__并__未__同__行__,__更__显__孤__独__。__汤__诗__:__隔__着__竹__林__传__来_ _的__他__人__的__欢__声__笑__语__,__衬__托__出__诗__人__的__孤__独__,__空__闻__月__中__卷__帘__之__声__,__却__不__能__得__见__卷__帘__之__人_, _更__显__孤__独__。__异__:__赵__诗__的__孤__独__,__是__无__人__相__伴__的__孤__独__。__诗__人__心__中__饱__含__对__友__人__的__思__念__,__以_ _及__对__友__人__相__伴__的__渴__盼__。__汤__诗__的__孤__独__,__是__遗__世__独__立__的__孤__独__。__诗__人__与__世__俗__的__欢__声__笑__语__隔_ _着__竹__林__,__由__眼__前__之__景__所__想__的__也__是__月__宫__、__月__中__之__人__,__诗__人__始__终__与__世__俗__社__会__保__持__着__一__定_ _的__距__离__,__给__人__清__高__、__冷__傲__之__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难度不大,不少考生能得满分。注意“涯”和“奈”字的写法, 注意(1)句和(3)句的句式。不要多字、漏字。 【参考答案】(1)为人谋而不忠乎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似曾相识燕归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来
(续表)
广东高考近几年名句名篇的考查形式都是记 忆型默写,从 2006 年开始赋分由 4 分增加为 6 分。 “浅易”是本题的最大特点:其一,试题内容没有 超出《考试大纲》所列出的要求背诵篇目的范围; 考情分析 其二,4 题中至少有 2 题的空格前都有句子提示, 这有助于考生思路的连接和贯通;其三,题目是 4 选 3,有利于考生弃难从易。该题不允许有错、漏、 添字的现象发生。
附:2007~2013 年广东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 情况一览表 考查篇目 《次北固山下》《琵琶行》《阿房宫赋》《永遇乐· 京口 2007 年 北固亭怀古》 2008 年 《劝学》《锦瑟》《破阵子》《赤壁赋》 2009 年 《氓》《出师表》《蜀道难》《山坡羊· 潼关怀古》 2010 年 《孟子· 告子上》《登高》《渔家傲》《赤壁赋》 2011 年 《论语》《琵琶行》《阿房宫赋》《浣溪沙》 《论语》《师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送东阳马生 2012 年 序》 《论语》《陈情表《》春江花月夜》《念奴娇· 赤壁怀 2013 年 古》 年 份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纲阐释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纲内容 能力层级:A 级(识记)。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 考纲阐释 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 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自 2007 年开始,高考语文“名句名篇”的默 写以初中 46 篇诗文和高中 14 篇诗文作为考查内 考点分布 容。2013 年背诵篇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考查篇 目调整为高中的 11 篇文言文和 22 首诗词曲。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2012 年福建卷中“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
如 2013 年安徽卷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2012
“矣”,默写时很容易出现失误,故应在平时背诵时加以重
视。
(4)无可奈何花落去
考点透析
本考点的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
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纵
观近年各地高考试题,选句内容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1.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如 2013 年天津卷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荀子· 劝学》)2012 年湖南卷中“而世之奇伟、瑰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4)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2011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
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1) 曾 子 曰 : “ 吾 日 三 省 吾 身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乱石穿空
不知江月待何人
2.(2012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
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粤题精讲 1.(2013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 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1) 子 曰 : “ 知 者 不 惑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______________,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 奴娇· 赤壁怀古》)
千呼万唤始 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
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 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
5.留心词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 如: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 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
解题指津 (一)名句名篇默写应遵循的原则 1.审清题意,按要求默写
答题时应看清楚是选做多少题还是每题必答。如果题目是
4 题选 3 题,而作答时 4 题都答,在评分时则根据前 3 题给分。
2.规范书写,文面工整
书写时要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楚;不能书写潦草,
不能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应掌握的方法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 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
身”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说”;“颠”通“巅”, 在这里是“屋顶”的意思,在此易写为“巅”。
7.留意虚词等细微处 有些名句中存在着一些语气词、发语词等虚词,由于没有 完整的词汇意义而不被重视,考试时考生就极易在这些细枝末 节上出现失误。如:
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 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 . . 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 劝学》) 以上两句中,就存在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发语词“盖”
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 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
义词,通过有意识的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如:
别有幽 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
四十三年 ,望中 犹记 ,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 .... .. .. 北固亭怀古》)
以上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多情应笑我”
写成“应笑我多情”,“秋月春风”写成“春风秋月”,“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写成“望中犹记,四十三年”。
6.留意通假字
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现象,如果没有掌握好,就容
易因读音要按照本字读而误写成本字。如: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 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诗经· 氓》)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 以上三句,“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
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说”通“脱”,在此为“脱
够,以致因书写有误而丢分。如:
披绣闼 ,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王勃 . . 《滕王阁序》)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 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
以上两句中,“闼”“甍”“巉”就极易写错。我们在复
习时,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以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 忆的目的。
2.注意同音异义词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能力层级为 A 级。难度不大,四小题都出自高中课内必背篇目, 默写的内容是考生较为熟知的。四小题所要求默写的句子不存 在艰深难写的字,考生写出错别字的可能性较低。
【参考答案】(1) 仁者不忧
终余年 惊涛拍岸 (3)人生代代无穷已
勇者不惧
(2)祖母无臣 无以
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成“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 “暗恨”,理解了词义,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繁”的意 思是“白发丛生”之义,易误写为“烦”。
3.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这 类词对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 点”之一,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这两句中,“皇”易误写成“惶”,“寥廓”易误写成“寥
阔”。
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
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做到对名句既 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如: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偏向于对初中诗歌的默写考查,考查范围广,考生需要在精准
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如“愠”“是
故”“庇”“假”“藏”等。只是难度较之往年高考,有所降
低。 【参考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 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人不知而不愠 (2)是故弟
年天津卷中“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