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古代汉语概说26页PPT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王宁版)串讲资料全

古代汉语(王宁版)串讲资料全

文字部分文字附屬於詞彙文字、詞彙連接的樞紐——形義統一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本字、本義本字是指專為記錄某個詞所造的字,它的形體是以這個詞的某一義項為根據而造的。

分析本義采用“六書”中的前四書:A.眉馬星息B.目刃徒牧C.茅孟上亦D.月雞舂耳分辨要點:象形是獨體字,指事是獨體字加標志符號,會意、形聲都是合體字,分辨的關鍵在于其中有沒有表音的部件。

分辨形聲字要特別注意找到位置特別的聲符:聞、徒、哀、穎、疆、賴、脩通過本字的結構分析本義本義是與字形相貼切的、可以用文獻來證實的詞的義項。

重點記憶經過演變現代漢字理據不明的字的本義,如:春,甲骨文作亦(亦),即“腋”字,從“大”,繪正面人形,兩個點指事腋下部位舂(舂)從臼從午(杵本字)從廾,會雙手執杵而舂米之意。

本義與古書的用字直接發生關系,所以這個概念是連接漢字與古漢語詞匯的樞紐。

本義不僅與字形相貼切,而且應當在古代文獻中使用過:伐:《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

”“伐”指攻打。

《說文•人部》:“伐,擊也,從人持戈。

”象以戈擊人,會“殺伐”之義。

領、頸、項:都以頁作義符,其詞義都與頭部相關。

領,指整個脖子。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

”項,指脖子的後部。

《漢書•左雄傳》:“項背相望。

”頸,指脖子的前部,如“刎頸自殺”。

本字本義直接關系古書字用。

因為有了本字與假借字的關系;才有了本義與假借義的關系本字與借字必然有聲音關系,但學習時依據教材,明白就可以,不必強記古韻。

錫—賜。

《春秋公羊傳•莊公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錫者何?賜也。

”“錫”是一種金屬,這裏的“錫”是“賜”的借字,是“賜予”的意思。

(“錫”和“賜”同屬心母錫部,二者雙聲疊韻。

)考—拷。

《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考”的本義是“老”,這裏的“考”是“擊打”的意思,與“老”沒有關係,“考”是借字,本字應為“拷”。

(“考”和“拷”都是溪母幽部,屬雙聲疊韻關係。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 使用这类工具书,需要有一些古音韵知识才可。
第三节 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二、一般工具书的注音方法
❖ 一般常用的字书都要用一定的方法为汉字 注音。要正确使用工具书,还得掌握一定 的注音方法。古今工具书常用的注音方法 先后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注音字母法、汉语拼音字母标音法等。现 简单介绍如下:
❖ 直音法较譬况、读若法注音准确;其局限如清人陈澧说: “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 则其法无用”。如现代普通话里“糗”字读“qiu”,就没 有同音字。《词海》收了个“仳”字,直音为“嚭”, 两字皆难认,等于不注。
第三节 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4、反切法:是产生于东汉中后期、用两个汉字相拼切 来给一个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其原理类似于汉语拼音, 在当时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具体拼的方法是:上字取 声,下字取韵,调随韵定,上下相拼。例如:
第三节 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2、使用笔画检字法要注意数准笔画 ❖ 如果是单纯的笔画检字法,那只要数对笔
画即可。如果是笔画分类只后,还要用起 笔顺序作二级分类,那就得掌握规定的书 写笔画顺序(一般是横、竖、撇、点、折 五笔顺序法),才能查找到。
第三节 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3、使用音序检字法要掌握古声母和古韵部
此外,还有民国时刘锦藻编的《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记载乾隆至清亡 的制度变化)。 ❖ 后者专讲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如南宋徐天麟的《西汉会要》《东汉会要》, 宋王溥的《唐会要》《五代会要》,《元典章》《明会典》等。
第二节 工具书的种类及作用
❖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它是根据书籍的性质对 其进行分类,并按一定方法进行编排,使读者了 解图书、认识其价值,从而有目的的读书的一种 工具书。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古代汉语教学PPT课件

古代汉语教学PPT课件
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 象等问题。
古汉语从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来分析他的语言现象
.
15
(二)工具性。
是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
要系统地掌握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 修辞、古书注解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 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提高阅读古 籍史书的能力。
.
16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沧州师范学院
.
1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
2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望洋兴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
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
14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一)语言性。
从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 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 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以逐步地提高阅读 古书的能力。
.
3
文选 勾践灭吴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选文 燕昭王求士 第三章 语法(一) 第一节 词类活用 第二节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

古代汉语课件讲解

古代汉语课件讲解

幻灯片1幻灯片2古书的注解●一、古注的重要性●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每个时期主要的注释家及其代表著作)●三、古注的名称(重点)●四、古注的编排体例(重点、难点)●五、古注的内容●六、古注的术语(重点)幻灯片3参考文献●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赵振铎《训诂学纲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幻灯片4一、古注的重要性●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例如:幻灯片5●《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窈窕,幽闲也。

淑,善。

逑,匹也。

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

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称。

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

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申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幻灯片6●但是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

●如:●《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史记·宋微子世家》:“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色美曰艳。

”幻灯片7●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

●《说文》:“艳,好而长也。

从丰,丰,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

”●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幻灯片8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1、整体上看是:代有注释●2、注释历史:幻灯片9●1)先秦——萌芽时期●最早是以正文体形式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汉字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汉字

汉 字 构 意 的 演 变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金文较多 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小篆以后的汉字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义 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会意字部件的形合与意合 形声相益构成形声字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 金文不少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沫 洗 网


初 吹





小篆以后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 义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第二、由于书面语与口语可以即时互相转化,在此过程 中,语音信息一时之间会变得异常强烈,加之有些抽象意 义的词因义构形又比较困难,因此汉字在甲骨文时代就产 生了一批同音借用字,即,不再为某些词构形而借用同音 字为符号。例如:“戚”的本义是“斧子”而借作“悲慽 ”字,“舍”的本义是“房舍”,而借作“捨弃”字,“ 辟”的本意是“刑法”而借作“逃避” 、“嬖宠”字等等 。但是,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这些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 排异”作用,为时不久,它们便加上了相关的义符,分别 写作“慽”、“捨”、“避”、“嬖”等,再度义化。正 因为如此,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 。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文字有自己的演变历史,有些文字——比如汉字——还有相当长时期 的发展历史,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 看这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汉字在表意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 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汉字总要最大限地在符形上增加意义信息,来坚持自己的表意 特点。 第二、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排异”作用,假借 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形声字是以义符为纲,并利用声符作为 别词手段的。 第三,汉字简化一般是在不影响表意与别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汉字不 论怎么简化,都不会把应有的意义信息全部舍弃,决定简化程度的下限, 一般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保留。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王宁 古代汉语

王宁 古代汉语

“节”的引申义列
被截分的事物:季 节、章节、节奏 截分 截分他物的东西: 节气、节日 节(竹节) 受到限制的行为: 节制、节省、节约 限制 限制他人的东西: 符节、节杖、礼节
引申义系联举例

•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关,门闩) • 门虽设而常关。(《归来去辞》(关,关门) •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关,关 口,要塞) •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促织》),(关, 涉及,关系) • 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马仗家引对,不得关碍。(《新 唐书·颜真卿传》)(关,阻挡) •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关,机械发动的装置) •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狱中杂记》)(关,关文。 古代平行机构来往的文书)
关于本义的几个问题
• 本义是从汉字字形里分析出的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最早 的词义,但是是在造字时期就有的意义,所以应当比较早; 用本义为起点来进行多义词意义系联,构成义列,仅仅是 一种操作方法 • 《说文》所说的本义指的是造字的意图,从造字的意图到 实际使用的意义,还要经过一层分析 • 本义必须在字形没有失去原初造字意图时才能在字形上看 出,有的字形已经看不出理据了,不要用这种字形乱讲本 义 • 与本义相关的意义,可以判定是引申义,不相关的,可以 判定为假借义。假借义是由假借字带进来的,要找到它的 本字,将它排除出引申义列
• (三) 以彩差异
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人为的) (21)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党,偏袒)
• (四) 特点差异
(22)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访,咨询)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憋闷)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讲义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古汉语通论》课件

《古汉语通论》课件

语言学研究
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 面,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 价值,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的发
展演变过程。
历史文化研究
古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信息,通过古汉语研究,可以揭 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情况。
古汉语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古汉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汉语的学习 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词汇、语法、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古汉语的词汇较为简洁、凝练,语法结构也较为复 杂;现代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语法结构也相对简单。此外,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 古汉语中常用倒装、省略等手法。
01
古汉语词汇
古汉语是指古代中国的语言,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古汉语的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深入学 习和理解。
古汉语的历史演变
总结词
起源、发展、演变
详细描述
古汉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汉语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从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古文 ,古汉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春秋》的注释 性文献,儒家经典之一,共35卷。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所著,共130篇。
古汉语的学习资料推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收录古汉语常用字,提供详细释义及例 句,是学习古汉语必备的工具书。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

古代汉语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

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

《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详细描述:汉代文献中有很多经史之学的作品,这些作 品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汉代文献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 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 作品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魏晋南北朝文献阅读与理解
总结词:多元文化 总结词:思想碰撞
详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 元文化并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献阅读与理解 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总结词
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历代文人墨客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制度等方 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古代汉语的历史与发展
详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 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献阅读与理解有助于 深入了解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古代汉语》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 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 古代汉语的语法系统 •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 古代汉语的文献阅读与理解
01
古代汉语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代汉语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词汇和 语音特点。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词汇和语音 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古代汉语的词汇常常具有多义性,且 存在大量同义词和近义词。此外,古代汉语的语音也较为复 杂,存在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祈使句
表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如“请帮我一下! ”。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文字部分课件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文字部分课件

类字”,均非转注。
贞上古同音易· 大过卦》:“过
涉灭顶。”虞翻注:“顶,首 也。”《尔雅· 释言》:“颠, 顶也。”
(BACK)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词文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 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 词文,“令”、“长”就是这种字。 假借字字例: “耳”《说文》:“主听也, 象形。”本义是耳朵,古籍中 假借为句尾语气词,如柳宗元 《三戒· 黔之驴》“技止此耳!” “耳”是“而已”的合音,相
(BACK)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除了“考”和“老”二字以外,《说文解 字》在释九千多字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是转注字,
许慎定义又过于简略,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因 此从古到今对转注的不同解释很多,争论了一千多
年,至今尚无定论。
多数学者认为, 根据许慎的定义, 转注字应有两个条 件:
()有同一的部首。
(2)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注释。 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同部首,虽能互相注 释,不得叫转注。 如“问”与“讯”、“杀”与
“戮”是一般的同义字,而
“木”与“杨”、 “福”与 “祸”则是有相同部首的 “同
转注字字例如下: 顶、颠:《说文》“顶, 颠也,从页丁声。”又:“颠, 顶也,从页,真声”按: “顶”,金文从页贞声,丁、
同体会意字
(BACK)



异体会意字








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异同
象形 相之处同 不 表音 独体字 指事 不 表音 独体字 借助指示 性符号 抽象概念 会意 不 表音 合体字 两个以上 单字组成 动作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