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期末考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期末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期末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重点Parasite2019.01.21第一章1: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2: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3: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的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是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等道理4: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的服务•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5: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警惕和地抵制错误的人生观•明确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6:人生价值人的生命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第二章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3:大学生应该确立怎么样的人生追求,为什么?•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想。

②一个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的人,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

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到一起时,才能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考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考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考点整理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P1-P6)(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观念(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2、简述人才素质的构成要件及其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P9-P10)(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P15-P17)(1)联系:①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②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③在许多方面都是想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目标(2)区别:①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②调节领域: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法律之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③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3-P14)(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3.“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5.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无尤人,自暴自弃D.玩事不恭,虚度光阴6.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7.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A.保护环境B.爱岗敬业C.尊老爱幼D.勤俭持家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全面复习资料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全面复习资料

思修期末复习题绪论一、大学生应树立的学习理念?1.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大学生的优良学风?1. 勤奋2. 严谨3. 求实4. 创新三、历史使命的含义?1.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四、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五、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六、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1.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现实性、多样性、预见性二、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强烈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1.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四、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

树立必胜的新年,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到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不要悲观失望,要勇于战胜逆境五、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六、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的主旨?大学生如何艰苦奋斗?1. 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思修重点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现实性,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力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性的反映2、超越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3、差异性,不同时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不同,人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同一时代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理想也不同4、实践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具有实践性四、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稳定性、层次性、多样性五、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

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名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就是大事。

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202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202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202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
习资料考点完整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资料的完整考点。

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考点:
1.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 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内涵
-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 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2. 法律基础部分:
-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 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点
- 法律的分类和层级
- 法律的产生和变动
- 法律的适用和解释
3. 法律与社会秩序: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法律与俗的关系
- 法律与风俗的关系
- 法律与规则的关系
- 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4. 法律与公民权利:
- 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种类
- 公民权利的内容和保障
- 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义务
- 公民权利的行使和维护
5. 法律与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 公民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 政府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以上是202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考点的完整内容。

希望这份资料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一、思想道德修养: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2历史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人生观、价值观与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要求。

6.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内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衔接、适应和反映。

2. socialist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的层级与体系:-国际法与国家法;-立法与行政法规;-法律的等级与适用。

-立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律层级与法律条文的表述方式;5.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性质与种类;-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6.婚姻法与继承法基本规定:-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禁止行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民事责任与救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救济的种类与形式;-责任法的构成要件与责任的限制。

8.刑法基本概念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任务与原则;-刑法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犯罪法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梳理绪论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基本要素: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用法、护法能力.关系: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A.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B.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第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第三,身体力行,切实践履.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1、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3、理想信念的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二节科学的理想信念5、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要求: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仍有其现实意义.3我们正处理在社会主初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最终将实现共产主义.9、在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10、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1、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3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扞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4、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6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8、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含义民族自尊: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民族自信:一个民族对于自己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民族自强:一个民族在高度自尊、自信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决定这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3、人生目的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4、人生态度的含义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5、人生境遇的含义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6、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7、价值观的含义是指人们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8、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9、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尤其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只有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形成人类以及人类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10、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第一,平等原则.第二,诚信原则.第三,宽容原则.第四,互助原则.11、身心健康的标准表现在生理方面,要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生理功能状态良好,身体发育匀称,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表现在心理方面,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能够较好的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1、道德的含义,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我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的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2、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3、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4、道德的发展规律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主要内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核心: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8、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9、集体的含义,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是指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在一起的生命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2、诚实守信的含义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信是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坚守诺言的品格.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守信是统一的.13、荣辱的含义、荣辱观的含义“荣”和“辱”是两个相对立的道德基本范畴.“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通俗地说,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光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辱.1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含义、“八荣八耻”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不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第五章培养优良道德品质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点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结果的相关性.3、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4、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6、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特点.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意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8、爱情、婚姻的含义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9、恋爱的道德要求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10、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1、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12、个人品德的形成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2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13、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14、省察克制的含义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15、慎独的含义慎独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依法治国的概念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的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及其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识性、指导行的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执法为民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必须做到便民利民.4、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5、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意义: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职要求和重要保障;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7、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完善立法体制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8、加快法治政府建设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9、提高司法公信力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0、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精神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1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12、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1坚持依法执政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1、法的概念及其作用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调整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2、法律规范的概念、逻辑结构及其种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逻辑结构:假定——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内容的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制裁——法律规范中对于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也就是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复合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相互重合的法律规范,它既授予人们权利,同时也设定义务.3、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首先,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次,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再次,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最后,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4、法律关系的构成1法律关系的主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一、思想道德修养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道德是法律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

道德要求人们做到超越法律的行为,法律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范。

3.何为“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通过自我反省和修炼,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高尚纯洁的境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态。

4.怎样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学会自我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爱国、诚实守信、友善乐善等。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为什么要守法?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同时,守法还是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保护人权的重要途径。

二、法律基础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约束。

2.法律的特点是什么?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公正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等特点。

3.从哪些方面了解一部法律的内容?一部法律的内容可以从法律的法源、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对象、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解。

4.法律如何归类?法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法法律、民事法律等。

5.怎样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定。

-遵守法律,始终以法律为准绳行事。

-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等。

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环境等。

7.什么是合同?合同是自愿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民事活动的基础。

它规定了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8.怎样处理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重点整理(手打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重点整理(手打版)

法理(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三)法律的本质1.法律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3.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四)法的产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存在基础原始社会:人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阶级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私有财产: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也是对立的(五)两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宪法(一)1949年9月29日颁布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颁布第二部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颁布第三部宪法于1978年3月5日颁布第四部宪法与1982年12月4日颁布(二)宪法的特征宪法与一般法律比较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全局性的的根本问题。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有最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三)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和自由不受侵犯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等受国家保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知识点整理

重点掌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中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怎样看待幸福问题(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

(3)、其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4)、再次,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②怎样看待得失问题(特别重点)(1)、首先,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2)、其次,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3)、再次,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中的如何引领社会风尚。

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的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1.它可以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法外开恩,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形成制约,从而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各种潜规则的侵权。

3.它鲜明地反对法律适用上的各种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4.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确保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中的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能力和本领。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Ⅰ.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Ⅱ.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Ⅲ.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Ⅰ.夯实创新基础。

Ⅱ.培养创新思维。

Ⅲ.投身创新实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中的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

一、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复习资料.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理想的特性包括 .(现实性、完美性、超前性、可能性)4、信仰的两个基本的方面是。

(理想、信念)5、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特点是 .(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健全性)7、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热爱人民、热爱国家)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人生观对于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的作用主要通过体现出来.(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11、个人的社会价值包括。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

(平等、诚信、宽容、互助)13、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有。

(调节功能、认识功能)14、是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虎门镇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虎门镇精神的集中体现。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集体主义)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诚实守信)18、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19、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有。

(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20、社会公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遵纪守法)21、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点有。

(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22、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

(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23、爱情的基本特征有。

(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24、男女恋爱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大致包括。

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及必考题目

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及必考题目

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及必考题目1、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

(2)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2)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3)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3、如何去评判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理想: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和总和。

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系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有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简答题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二、有感于创业的勇气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一、社会主义以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最新2020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最新2020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P13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P40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

P484.什么是民族精神P49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101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P12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P1018.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P84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P80-8110.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

P17611.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

P200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12.理想的含义P21,特征P22,与空想的区别P2213.什么是民族精神P4914.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3815.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8216.集体主义的原则P10517.继承权的分类P22118.什么是民事权利P22119.信念与信仰的关系P2320.什么是证据,证据的特征P19921.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P702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12523.跟军人离婚需要的条件P17224.爱情的本质P164特点25.人生的目的是什么P6526.法的作用P134本质17627.国家主席的权利P21628.治安管理处罚种类P13729.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为的区别P22830.犯罪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区别P23331.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P2333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10533.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76—7834.结婚的条件P170离婚的规定P17235.法人的分类,法人成立的条件P22036.依法执政的内容P18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P185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权、责、利统一原则;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民商法的基本原则①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②商法的基本原则:促进交易迅捷的原则、强化商事组织原则、维持交易安全的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简答):①自主学习的理念②全面学习的理念③创新学习的理念④终身学习的理念2、确立成才目标(简答):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体现3、(选择)知性统一,脚踏实地。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6、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7、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简答、选择):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简答):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5、(选择)⑴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6、有关立志(简答、论述):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7、如何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答、论述):①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大送福利了!!!刚刚整理好的思修开卷考试资料,一张A4纸就足够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P13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P40
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

P48
4.什么是民族精神P49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101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P122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P101
8.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P84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P80-81
10.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

P176
11.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

P200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12.理想的含义P21,特征P22,与空想的区别P22
13.什么是民族精神P49
14.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38
15.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82
16.集体主义的原则P105
17.继承权的分类P221
18.什么是民事权利P221
19.信念与信仰的关系P23
20.什么是证据,证据的特征P199
21.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P70
2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125
23.跟军人离婚需要的条件P172
24.爱情的本质P164特点
25.人生的目的是什么P65
26.法的作用P134本质176
27.国家主席的权利P216
28.治安管理处罚种类P137
29.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为的区别P228
30.犯罪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区别P233
31.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P233
3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105
33.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76—78
34.结婚的条件P170离婚的规定P172
35.法人的分类,法人成立的条件P220
36.依法执政的内容P18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P185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核心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心理健康指的是?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生活同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导向功能。

8.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爱国
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0.信念是?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3.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概括为?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5.人生观包含哪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1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包括?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17.在我国,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18.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过程有?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20.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1.被继承人死后,所欠债务怎么处理通常公民所欠税款或债务,并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财产继承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

财产继承应该是全面的继承,既继承财产,也继承财产方面的义务,这种继承又称“概括继承”或“总括继承”。

所以,在公民死亡后,死者的遗产继承人应负责代替死者交税或偿还债务。

至于交纳或偿还债务的数量,继承法规定,以遗产的实际数量额为限,即采用限定的原则。

超出部分,继承人不负责偿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