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走进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
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分子发
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
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专题 (共56张PPT)
25
知识点回顾-实验基本操作
• 一.化学药品取用 • 1.药品取用规则
原则
具体要求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三不原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
则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即“不尝、不摸、不闻”)
26
知识点回顾-实验基本操作
原则
具体要求
未指明药品的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 节约原则 液体取1-2mL ;
【特别注意】 (1)爆炸有可能是 物理变化,也可能 是化学变化。例如, 火药爆炸属于化学 变化,轮胎爆炸、 气球爆炸属于物理 变化。 (2)发光、放热的 变化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如电灯通电 发光、放热就不是 化学变化。
5
知识点回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①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②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用于存放液体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专瓶专用 、不能清洗
滴瓶
13
知识点回顾-实验仪器的识别与用途
• 4.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用途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
用于加热,提供热源
用于加热,火焰温度比酒精灯高
酒精喷灯
14
知识点回顾-实验仪器的识别与用途
• 5.取用仪器
仪器名称
用途及注意事项
用于取用块状固体或较大颗粒的药品
镊子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
剩余药品 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 处理原则 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即“三不一要”)
27
知识点回顾-实验基本操作
• 2.闻药品气味 • ①当需要闻药品的气味时,应在瓶口,用手轻 轻扇动,让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讲义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定义: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并且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一、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VS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举例:冰→水→水蒸气→水 --------物理变化水+糖→糖水 ---------------物理变化补充:①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初中学的燃烧都是和氧气发生反应②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物理变化:气球爆炸;轮胎爆炸:锅炉爆炸;③爆炸化学变化:火药爆炸;面粉爆炸A.干冰升华B.玻璃破碎C.动物呼吸D.石蜡熔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B.灯泡通电发光C.动植物呼吸D.水果腐烂3.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汽车爆胎、铁器生锈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湿衣晒干D.木材燃烧6.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冰D.高粱酿成酒7.在厨房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铁锅生锈C.稀饭变馊D.开水沸腾8.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变形金刚“变”身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铸成锅B.瓷碗破碎C.粮食酿醋D.石蜡熔化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发光B.玻璃破碎C.面粉爆炸D.木炭吸附二、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延展性等)延性: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延伸或者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展性:在外力的作用下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补充:变化和性质的区别理解:变化强调某一过程,性质是结论描述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①木柴燃烧——____________; 木柴能燃烧——__________②铁生锈——____________;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__________练习题:区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还原性、可燃性C.密度、硬度D.熔点、沸点2.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可用做燃料B.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手术C.铜用于制作导线D.铝常用来制造炊具4.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石墨很软B.食盐是白色固体C.氯酸钾加热能分解D.蔗糖有甜味5.下列各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钢丝可以做电缆B.生铁可以做铁锅C.酒精可以做燃料D.木材可以做家具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铜做导线B.用氯化钠制氯气C.用乙醇汽油做燃料D.用碳酸氢钠制灭火器三。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解读)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三、单元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
①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 ②学习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教学难点 ①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和学习探究的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 ——课题目标
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
质。
1.物质 的变化
连接仪器装置 玻璃仪器的洗涤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与 化学变化的概念与本质区别,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 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②了解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并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③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等科学探究手段和科学探究的一般 过程。 ④知道一些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并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 ⑤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课题教学建议
四、单元课时安排
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复习
课时 1 2 3 1
课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
3.走进 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 3.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 验室 性质的认识。
4.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
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
和性质 变化的判断。
4.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1、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来的性质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点燃蜡烛,会发现火焰分三层,内焰最亮;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发现处在火焰最外层最先变黑,说明这一层火焰温度最高;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照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可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多,而含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少。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__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 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网络】化学的作用: 1.可以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2.可以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
3.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材料等。
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化学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以及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结构等;研究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更好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化学”。
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
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2)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3)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
观察并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描述:(1)反应物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气味;(2)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反应;(3)在反应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应特别注意有无颜色、状态的变化,有无沉淀出现。
有无气体生成,以及能感觉到的其他现象。
如光、热、气味等。
1.药品的取用规则、方法2.物质的加热3.物质的称量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仪器的连接5.玻璃仪器的洗涤6.常见气体的制备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问题,如绿色化学等。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命题落点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例1。
2.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如例2。
3.化学新技术与其解决的问题,如例3。
4.以科技新成果为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如例4。
例1: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A.含磷洗衣粉B.可降解塑料袋C.高效低毒蚊香D.合成纤维衣服答案:A例2:(2004·吉林)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走进世界.docx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第3节 基本实验操作与实验探究预习新知1. 化学是一门以 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2.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 变化中 和 变化后 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3.用小刀轻轻地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小 。
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4.蜡烛火焰分为 焰心 、 内焰 、 外焰 ,其中 外焰 的温度最高。
5.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高 ,但 水 和 二氧化碳 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化学实验的流程和作用:化学实验课程导学【例1】小君同学在家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这样的“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解析:对于此类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老师请教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反复检查实验,观察是否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排除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故A 、B 、C 都对;但不能认为异常现象一定是操作错误而导致的,或者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而不予理睬.答案:D【例2】蜡烛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凝成的石蜡固体流程 作用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实验操作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答案:BA、蜡烛能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正确;B、把冷小烧杯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有水雾产生,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而不能判断碳氧元素,故不正确;C、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住,火焰熄灭,说明燃烧一般需要氧气,故正确;D、蜡烛一吹即灭,说明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答案:B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高粱用于酿制白酒是利用高粱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金属铜用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
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
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B.拉坯造型C.高温烧制D.磨光上釉答案:CA.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
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分子原 子 研究
性质
组成
物 质
变化 规律
科学
结构
3.现代化学
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 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 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 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 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 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 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 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
循。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二、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化学与人类社会存在哪些关系?
化学与工业
化学与科技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环境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化肥和农药
利 用 化 学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合成药物
——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
生成 ②生成物的颜 色、状态、气 味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归纳]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不定量液 体药品可以直接倾倒;取用定量液体药品一般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 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凹液面读数都是 错误的。
第十八页,共29页。
化学(huàxué)·新课标
第一(dìyī)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B.大米(dàmǐ)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制成冰块
第一页,共29页。
化学(huàxué)·新课标
第一单元(dānyuán)┃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页,共29页。
化学(huàxué)·新课标(
第一单元(dānyuán)┃ 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是__否__有__其__他__物__质__生_。成如火 柴梗折断,冰、水和水蒸气互变,石蜡熔化的变化过程中,只是 ___________形_发状生、了状变态化,但它们(tā men)的本质没有变化,属于 ______物__理__变__化__;而镁条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它是一种 不同于镁的新物质,因此这一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化学变化
第十二页,共29页。
化学(huàxué)·新课标(
第一单元(dānyuán)┃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拓展]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它着重突出的是物质的这种运动过 程。如碳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它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变化的过程。化 学性质是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chū lái)的性质,它强调的是物质本身所 固有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如碳能燃烧是碳的化学性质,它是在碳燃烧这个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chū lái)的碳固有的属性。换言之,碳具有的可以燃烧的化学性质正 是通过碳燃烧的化学变化得出的结论。在具体判断时,看这种描述指的是物质的属性 还是指其运动形式,一般来说,描述中有“能”“易”“会”“可以”等字词就是指 物质的性质,而有“正在”“已经”或“了”等字词往往是指物质的变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整单元共8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整单元共8页)目录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总结:(1)、(2)有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状或者状态发生了变化,但(3)、是没有生成新物质;(4)共同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列表法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水滴石穿”、木柴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酿酒(醋)、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毒、生米煮成熟饭等都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光现象),遥看瀑布挂前川”、“冰雪融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铁锅、蜡烛受热熔化,木已成舟、日光灯通电发光等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列表法比较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说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非得通过物质发生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3、描述物质的时候要注明条件,常见描述性质的词语有:“(具)有”、“是”、“会”、“易”、“能”、“会”、“可以”及相应的反义词,等等。
4、实验1-2需要注意的内容a、闻气体气味的正确做法b、氧气(O2)与二氧化碳(CO2)的比较——色、味、态【物理性质】;助燃性(O2)与阻燃性(CO2)【化学性质,要学会与可燃性区别】;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检验O2 的存在】、CO2 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检验C O2 的存在】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举例说明。
三、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通过寻找是否有描述性质的特征词语来进行区别2、联系——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先在灯芯上汽化;随即燃烧,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点
绪言1、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3、区别:有无其他物质生成4、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硬度、溶解性、熔点、沸点、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光泽等等6、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等(常会出现“会”“能”“可以”的语句)7、区别:这种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二、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科学探究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和评价等。
3、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4、对蜡烛极其燃烧的探究(1)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温度最高,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2)蜡烛熄灭是有白烟(是石蜡蒸气),用火柴点白烟,蜡烛复燃。
(3)验证产物: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珠,证明产物有水;澄清石灰水浸润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变浑浊,证明产物有二氧化碳。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1、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详见书18页)(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凑近闻,不品尝药品(2)节约原则-----最少用量(3)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固体药品的取用(广口瓶)(1)块状或金属颗粒(镊子):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瓶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件(43.张PPT)
(1).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化学变化
(2). 本质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 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同时
伴有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4). 举例:食物腐烂、牛奶变酸、金属生锈、燃烧、
火药爆炸等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
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结论
吸入空气 呼出气体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知识点五 实验室的基本规则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规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_用手_直_接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_凑近_容_器_口_ 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__任何__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时,液体取_1_--2_ml_,固体_ _盖_满_试管_底_部__。 ③防止污染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能_放_回原_瓶_,也不能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应放入_指_定_的容_器_内。
用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气体
现象
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 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 对着另一块呼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②一定量---量筒的使用 为减小误差,要根据所取液体体积与量筒的量程 接近的原则,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使用量筒量 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_接近刻度 时,改用_胶头滴管 滴加至刻度,防止 量取__的_液体过多 ___ 。 读数时,量筒必须__平放_在桌面上 ,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页面的 最低处 保持水平。如 果仰视(视线偏低),则读数 偏小 。如果俯视 (视线偏高),则读数 偏大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011.威海)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2.(2011.内江)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假设B. 交流评价C. 设计实验D. 作出结论3.(2011.淄博)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4(11烟台).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5、(11淄博)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6.(10威海)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汤姆森B.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印度C.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D.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7.(11重庆)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8.(11乐山)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A.粘土烧成陶瓷B.玉米酿成白酒C.电扇通电转动D.铁矿冶炼成铁9.(11武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0.(11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制冰块 B.菠萝榨汁C.食物腐烂D.蔗糖溶解11.(11临沂)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 石蜡融化B 纸张燃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12.(11南充)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13.(2011.广安)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4.(11威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地热发电B.核反应发电C.火力发电D.风能发电15.(11桂林)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蒸发B.导电C.燃烧D.灭火16.(11北京)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17. (11雅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18、(11淄博)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19.(2011龙岩)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0.(11徐州)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引导我们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一步介绍化学以及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我们初步接触化学实验,感受实验的重要性,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重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4.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
5.实验室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4.培养观察、分析及实验操作能力。
【命题分析】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的知识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内容比较接近生活实际。
中考将保持这一特点,综合初中阶段的各个知识,结合生活实例考查这一知识点的可能性较大。
2.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的重点,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法师有根据提供的仪器图形考查识图及使用能力、考查对错误操作的识别、以实验装置图组合起来考查实验基本技能,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太大,解题时要注意细节。
中考中将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以图形或文字表述,将会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成为新热点。
【中考解读】中考常考考点难度常考题型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选择题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选择题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选择题4.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选择题、实验探究题5. 常用化学仪器★★选择题、实验探究题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选择题、填空题【考点详览】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2020•甘肃)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酒精挥发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2)图(b)是某同学称取氯化钠的操作,请你指出该同学错误操作是 _________砝__码_和__药__品__的__位__置_颠__倒__了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1_2__________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3.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你对它 肯定有不少的了解吧!请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下列有关蜡烛的说法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蜡烛有各种颜色,如:白色、红色等 B.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C.蜡烛受热会熔化成蜡油 D.蜡烛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生日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呈现多种颜色呢?小刚查询资料后得知: 生日蜡烛中掺入微量其他物质后,燃烧时发生焰色反应而使火焰呈五颜六色, 如掺入食盐火焰呈黄色,掺入氯化铜火焰呈绿色等。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普通 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不会呈现多种颜色?
,
有腐砝蚀码性的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玻璃器皿
(2)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若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读出数值比实际
体积,偏若大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读出数值比实际体积。用胶头滴偏管小滴加液
体药品时,应将滴管悬在试管上方,不可垂伸直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
4.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D )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量筒
5.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D )
图1-3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6.日常生活中,下列区分各种物质的方法中,错误是( C ) A.食盐和蔗糖——尝味道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蒸馏水和自来水——看颜色 D.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解读)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1)
单元解读
老师:XXX 班级:XXX
课标解读 单元目标 内容分析
课时安排
课 标 解 读
课标解读
教学内容
绪言
课标要求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 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 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 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价值。
内容分析
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4.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认识。 5. 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结构如下:
能力。
单元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
值; 2. 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
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单元目标
教学策略 1. 避免单纯追求知识点教学,要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讨论与交流、
实验设计与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2. 要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体系,明确各节学习重点,理清各节、
单 元 目 标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区别; 2.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4.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第3节 基本实验操作与实验探究
预习新知
1. 化学是一门以 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2.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 变化中 和 变化后 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3.用小刀轻轻地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小 。
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4.蜡烛火焰分为 焰心 、 内焰 、 外焰 ,其中 外焰 的温度最高。
5.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高 ,但 水 和 二氧化碳 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化学实验的流程和作用:
化学实验
课程导学
【例1】小君同学在家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这样的“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解析:对于此类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老师请教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反复检查实验,观察是否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排除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故A 、B 、C 都对;但不能认为异常现象一定是操作错误而导致的,或者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而不予理睬.
答案:D
【例2】蜡烛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 .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流程 作用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实验操作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