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情境与信仰

合集下载

简短作文题目10个

简短作文题目10个

简短作文题目10个英文回答:1. A Tale of Two Citie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Context.2. The Power of Language: Its Influence on Thought and Perception.3.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Ethical Decision-Making.4.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Free Will: Do We Truly Have Control Over Our Choices?5.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Identity Formation.6.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lancing Innovation with Responsibility.7. The Dangers of a Single Story: The Importance ofDiverse Perspectives.8.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Navigating Cultural Norms.9. The Significance of Dreams: Psychology, Symbolism, and Interpretation.10. The Nature of Reality: Examining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Perception.中文回答:1. 悲惨世界的启示,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2. 语言的力量,其对思维和感知的影响。

3. 情感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

4. 探讨自由意志的概念,我们是否真正控制了我们的选择?5. 文化对身份形成的影响。

边缘文化运用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路径初探

边缘文化运用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路径初探

边缘文化运用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路径初探【摘要】边缘文化是指在主流文化之外的少数群体文化现象,具有独特性和边缘性。

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边缘文化常被运用于塑造特殊角色或展现不同的视角,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深度。

边缘文化对人物形象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来源。

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边缘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着重探讨边缘文化如何影响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标准和符号意义。

边缘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打破传统框架,提升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边缘文化对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边缘文化、人物形象设计、路径初探、概念、特点、运用、影响、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价值、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边缘文化是指处于社会边缘地带,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的群体。

这些群体通常被社会主流视为“非主流”,他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往往与传统社会规范相悖。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边缘文化逐渐受到关注,并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边缘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及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深入探讨边缘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潜在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边缘文化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拓展设计领域的思维和视野,推动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边缘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为文化交流和跨界融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探讨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物形象如何借助边缘文化元素来进行设计,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激发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

研究边缘文化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氛围,提升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边缘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情感和精神内涵,能够为人物形象注入更加丰富和饱满的内在意义,使角色更加立体和生动。

格非《边缘》意识流叙事的时空特征

格非《边缘》意识流叙事的时空特征

格非《边缘》意识流叙事的时空特征《边缘》是中国作家格非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采用了意识流叙事的写作手法,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其中,时空的特征是《边缘》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

《边缘》的时空基本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而小说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二十年左右。

小说中,黄高峰作为主人公,在这个大背景下经历了自己的人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小说中以黄高峰为主线展开了许多关于人性、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描写。

在《边缘》中,时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的时空特征。

小说中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和冲突。

作为群体,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十分艰难,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不断升级。

黄高峰作为知识分子,无法逃避这种文化和时代的矛盾,他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地被磨砺和摧残。

二、空间的时空特征。

小说中涉及了多个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延安等。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也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

黄高峰在这些地方经历了各种人际关系和生命经历,在这些特殊的时空背景下,他经历了更多的思考和内心挣扎。

三、人的时空特征。

小说主人公黄高峰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面临不同的挑战和选择。

从青年时代的爱情经历到中年时代的政治追求,从流放延安到回到故乡,黄高峰的成长和变化体现了人类在特殊时空环境下的挣扎和成长。

小说通过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特殊时代中人性的方方面面。

总之,《边缘》在时空方面的处理非常精准和细致,在不同的时空层面呈现了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这不仅使小说本身有了更多的魅力,也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一、概述在比较文学的广阔视野下,现代化中国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面貌。

华夏边缘的叙述,作为这一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也揭示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挑战。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位置与角色尤为引人关注。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现代化中国想象的形成与演变。

在这一视角下,华夏边缘的叙述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或文化边界的划定,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变化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重塑和解读。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华夏边缘的叙述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传统价值的重估,华夏边缘的叙述开始更多地强调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华夏边缘的叙述也开始呈现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文学的视角,深入探讨现代化中国想象中的华夏边缘叙述及其与新时期文化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华夏边缘叙述的演变轨迹和内在逻辑,并探讨其在现代化中国想象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我们也将关注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其与华夏边缘叙述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 阐述比较文学视野在现代化中国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现代化中国的研究中,比较文学视野的引入与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视野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地域限制,更在跨文化、跨地域的对比分析中,为我们理解现代化中国的独特性和普遍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比较文学视野强调对不同文学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与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现代化中国进程中的独特现象与问题。

“信仰”概念的意义与用法

“信仰”概念的意义与用法

“信仰”概念的意义与用法《人思之人》出版后,张曙光、吕炳强和Franqois Laplandine 等先生发表了极其有益的评论。

三位先生理论修养颇为深厚,评论涉及哲学和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的讨论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一、“信仰”《人思之人》选择了“信仰”一词来指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和法国里昂第二大学Frangois Laplandine教授的评论都建议考虑用其他更妥当的词汇来代替。

为此,笔者把选择“信仰”一词的研究过程与诸位分享。

在汉语中,我们有两个词汇可供参考和选择:信仰和信念;而在法语或英语中有三个自然词汇可以选择:croyance或belief,conviction,foi或faith。

《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的定义为:“[动]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如宗教信仰。

”该词典仅仅提供了一个例子,而且这个例子还是错误的。

因为在“宗教信仰”这个词组中,“信仰”是名词而非动词。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信仰爱因斯坦、信仰市场经济、信仰存在主义、信仰佛教等等。

作为名词,我们可以说:政治信1/ 21仰和宗教信仰。

《辞海》对“信仰”的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这两部汉语权威词典都有把“信仰”与宗教相连的倾向。

这是因为“宗教信仰”和“信仰佛教”或“信基督教”较为常见,而“政治信仰”、“信仰相对论”一类用法出现的频率没有那么高。

《现代汉语词典》对“信念”的定义是:“[名]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坚定信念,必胜的信念”。

我们知道,在汉语中,“信念”不做动词用。

实际上,就该词典提供的例句而言,“必胜的信念”是指某人相信其“必胜”,因此它不是指“必胜”,而是指对“必胜”的肯定判断。

为此,“信念”是对一个判断的判断,而不是对“是否能够胜利”的判断。

与此不同,在特定的语境中,conviction,croyance和foi这三个法语词汇是同义词,可以互换。

从《边境三部曲》看科马克·麦卡锡的哲学生态观

从《边境三部曲》看科马克·麦卡锡的哲学生态观
n t r a t e r lto s b t e hu a a d eii a d na u e nd h ea in hp ew e n i m n n r l on. g
今天 , 地球生 态危机 日趋 严重 , 人类 自身 的生存 受 到
威胁 , 人们不 得 不 重新 审 视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在 此 背 景下 ,人 类 中心 主义 ” 想 在不 同学 科领 域 中受 “ 思
到质 疑 , 甚至是 批判 。生态 主义者 认 为 , 人们 应 当 以

种非 “ 类 中心主义 ” 人 的普遍 共 生 的态 度 来对待 自
i o d wih t o s k h vl s o h o d e s hs g o s O f ra e t ee i esf rt eg o n s . n
Th a e ic s e h itr S e oo ia h ls p y t r u h ep p r ds u s d t e wr e ’ c lg c lp o o h h o g i
t esud i n hu a -e rs ,h seh ct u hto e e — h t yofh sno — m n c nt m i t ho g fr v r i i e c o a d l e a d hsc lurla d e oo ia u lo b s d o n et w r i n ut a f i n c lg clo to k a e n
中 图分 类 号 :0O 1一2 文献标志码: A

非 人 类 中心 主 义思 想
人类 中心 主义思想 是西 方文 化传 统 的核心 。古
希 腊哲学家 普 罗泰 戈拉 ( rl oa) P oa rs 的名言 “ 是 万 g 人

格非创作简谱-精选文档

格非创作简谱-精选文档

格非创作简谱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县。

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电影与社会等课程。

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

格非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叙述空缺”闻名。

出版小说、理论和散文集等数十种,小说有英、法、日、意等语种单行本在国外出版。

1986年短篇小说《追忆乌攸先生》发表于《中国》第2期(署名刘勇)1987年短篇小说《迷舟》发表于《收获》第6期(始用笔名格非)短篇小说《陷阱》发表于《关东文学》第8期1988年短篇小说《没有人看见草生长》发表于《关东文学》第2期短篇小说《褐色鸟群》发表于《钟山》第2期电影剧本《死亡与回忆》发表于《影剧新作》第2期短篇小说《青黄》发表于《收获》第6期散文《一些断想》发表于《文学角》第6期短篇小说《大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第8期1989年短篇小说《黎明之轨》发表于《时代文学》第1期短篇小说《风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短篇小说《蚌壳》发表于《北京文学》第4期短篇小说《背景》发表于《收获》第6期短篇小说《夜郎之行》发表于《钟山》第6期评论《我看(洛丽塔)》发表于《文学角》第6期小说集《迷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90年长篇小说《敌人》发表于《收获》第2期中篇小说《唿哨》发表于《时代文学》第5期1991年长篇小说《敌人》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散文《音乐与回忆》发表于《音乐爱好者》第3期散文《欧美作家对我创作的启迪》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第1期1992年中篇小说《傻瓜的诗篇》发表于《钟山》第5期长篇小说《边缘》发表于《收获》第6期散文《靠近纳木错》发表于《芒种》第10期小说集《唿哨》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中篇小说《锦瑟》发表于《花城》第1期短篇小说《疑惧》发表于《新生界》第4期中篇小说《湮灭》发表于《收获》第4期中篇小说《雨季的感觉》发表于《钟山》第5期短篇小说《公案》发表于《钟山》第5期长篇小说《边缘》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边缘》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格非》由远流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8月小说集《相遇》由远流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8月1994年中篇小说《相遇》发表于《大家》第1期中篇小说《武则天》发表于《江南》第1期散文《废墟?仪式》发表于《作家》第1期散文《李小林和杂志》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散文《写作的恩惠》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文论《小说和记忆》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第6期文论《故事的内核和走向》发表于《上海文学》第3期创作谈《的初衷》发表于《小说月报》第5期小说集《雨季的感觉》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1995年短篇小说《凉州词》发表于《收获》第1期短篇小说《初恋》发表于《花城》第1期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发表于《收获》第5期短篇小说《去罕达之路》发表于《佛山文艺》第5期短篇小说《紫竹院的约会》发表于《东海》第11期文论《另一种形式》发表于《作家》第7期文论《常规与例外》发表于《中文自学指导》第1期文论集《小说艺术面面观》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短篇小说《镶嵌》发表于《花城》第1期中篇小说《半夜鸡叫》发表于《青年文学》第5期中篇小说《时间的炼金术》发表于《钟山》第5期短篇小说《谜语》发表于《作家》第6期短篇小说《窗前》发表于《作家》第6期短篇小说《喜悦无限》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1期散文《魔镜》发表于《天涯》第1期散文《瓦卜吉司之夜》发表于《特区文学》第1期文论《长篇小说的文体和结构》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长篇小说《边缘》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格非文集》三卷――《树与石》《眺望》《寂静的声音》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收入“九月丛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7年短篇小说《解决》发表于《小说家》第2期《月亮花》发表于《小说家》1997第2期中篇小说《赝品》发表于《收获》第5期短篇小说《沉默》发表于《天涯》第5期散文《1999:小说叙事掠影》发表于《花城》第3期散文《作家的局限和自由》发表于《作家》第7期散文《十年一日》发表于《莽原》第1期评论《夜宴悲音》发表于《青年文学》第11期小说集《锦瑟》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格非文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r?gを渡ゐ?Bたち》由日本新潮社出版1998年短篇小说《让它去》发表于《钟山》第3期短篇小说《未来》发表于《山花》第4期短篇小说《失踪》发表于《时代文学》第4期中篇小说《打秋千》发表于《收获》第6期《散文两则》发表于《长城》第1期散文《荷兰队是我的一块心病》发表于《粤海风》第3期1999年短篇小说《马玉兰的生日礼物》发表于《作家》第1期短篇小说《苏醒》发表于《长城》第3期散文《似曾相识的精灵》发表于《天涯》第1期小说集《迷舟》由日本东方书店出版创作谈《鸲鹆――谈短篇》发表于《作家》第1期2000年短篇小说《暗示》发表于《作家》第1期评论《霍桑的恐惧与忧愁》发表于《长城》第6期文论《发展主义的观念和文学》发表于《天涯》第2期评论《阅读雷蒙德?卡弗》发表于《小说界》第6期文论《时代与经典》发表于《作家》第10期文论《故事?小说和消息》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文论《故事的消亡》发表于《莽原》第3期小说集《格非》收入“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评论《鲁迅与卡夫卡》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评论《阅读雷蒙德?卡弗》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评论《记忆与对话――李洱小说解读》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4期文论《文体与意识形态》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5期评论《废名的意义》发表于《文学理论研究》第1期散文《白色的寓言》发表于《读书》第7期评论《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发表于《作家》第1期评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归种子的道路》发表于《作家》第2期评论《罪与罚的叙事分析》发表于《作家》第3期评论《包法利夫人》发表于《作家》第4期评论《白鲸》发表于《作家》第7期评论《卡夫卡的钟摆》发表于《作家》第8、9期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收入“涨潮丛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傻瓜的诗篇》被收入“中国当代小说50强丛书”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敌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格非散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文论集《塞壬的歌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青黄》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格非卷》被收入“走向诺贝尔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电影评论《伯格曼的微笑》发表于《读书》第12期评论《小说讲稿:都柏林人》发表于《大家》第1期文论《经验、真实和想象力: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学写作》发表于《视界》第7期小说集《迷舟》由台湾小知堂文化出版社出版文论《小说叙事研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文集(与戴锦华)《笔锋上的较量》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3年短篇小说《戒指花》发表于《天涯》第2期散文《我读》发表于《世界文学》第2期文论《博尔赫斯的面孔》发表于《十月》第1期散文《布努艾尔与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表于《读书》第4期选编《废名小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长篇小说《人面桃花》发表于《作家》第6期长篇小说《人面桃花》被收入“布老虎长篇小说”由春风出版社出版评论集集《卡夫卡的钟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选编《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我最喜爱的悲情小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5年评论《(柏子)与假定叙事》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散文《朝向陌生之地》发表于《青年文学》第1期《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散文《一些感受》发表于《青年文学》第7期《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被收入“新经典文库”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选编《影响我的二十篇小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篇小说《不过是垃圾》发表于《长城》第1期评论《汉语写作的两个传统》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评论《喜剧与悲剧之间》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文论《小说与现实》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1期文论《作者与读者》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2期文论《故事》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3期文论《结构》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4期文论《语言》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5期文论《小说的未来》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第6期散文《何谓先锋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上半月报刊)》第21期散文《我们时代的弊端:缺乏文学常识》发表于《小说家选刊》第7期《苟富贵,勿相忘》《译林》第12期小说集《格非作品精选》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文论《重绘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学图谱》发表于《探索与争鸣》第1期长篇小说《山河入梦》发表于《作家》第3期中篇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发表于《收获》第5期长篇小说《山河入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集《不过是垃圾》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戒指花》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山河入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山河入梦》由人人出版XX公司出版创作谈《最有意思的是在心里成长》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第2期2008年长篇小说《人面桃花》由人人出版XX公司出版文论《作家与批评家》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6期文论《电影与小说中的场景》发表于《花城》第1期文论《文学的危机与可能》发表于《文学报》5月15日散文《师大忆旧》发表于《收获》第3期2009年评论《有关中国叙事学的几点看法》发表于《文学教育》第2期文论《作者与准文本》发表于《花城》第6期散文《怀念》发表于《上海文学》第6期长篇小说《敌人》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面桃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朝云欲寄:格非文学作品精选》被收入“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文论《重塑经验作者》发表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文论《物象中的时间》发表于《扬子江评论》第3期文论《现代文学的终结》发表于《东吴学术》第1期文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发表于《花城》第3期散文《我参加的一次笔会》发表于《小说界》第6期文论集《文学的邀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面桃花》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格非作品选》被收入“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由明报月刊出版社、新加坡青年书局联合出版中篇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由海豚出版社出版2011年长篇小说《春尽江南》发表于《作家》第17期长篇小说《春尽江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评论《黑暗中的毒花纹》发表于《文艺争鸣》第7期文论《叙事性中隐藏深意》发表于《文艺报》7月27日散文《我愿意代表失败者》发表于《文艺报》11月14日长篇小说《山河入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隐身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中篇小说《隐身衣》发表于《收获》第3期散文《息夫人》发表于《小说界》第4期散文《叔向的担忧》发表于《小说界》第4期散文《灌夫骂座》发表于《小说界》第5期散文《坑灰未冷》发表于《小说界》第5期散文《尼采与音乐》发表于《小说界》第6期文论《文学与传统》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文论《“故事、小说和信息”》发表于《东吴学术》第1期中篇小说《隐身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山河入梦》由译林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春尽江南》由麦田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3年评论《鹤西》发表于《小说界》第2期散文《北疆纪行》发表于《回族文学》第2期评论《篡越之耻》发表于《小说界》第3期长篇小说《敌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边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迷舟》被收入“中篇小说金库丛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隐身衣》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发表于《当代中国文学》第4期文论《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发表于《文艺报》10月10号小说集《人面桃花》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文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文论集《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文论集《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小说精选集《相遇》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小说集《褐色鸟群》被收入“格非作品系列丛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蒙娜丽莎的微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雨季的感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文论《幻想的魔力》发表于《文艺报》6月8号。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

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引言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体。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信仰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并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及教育引导,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什么是信仰?《辞海》给信仰下了一个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

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来看,信仰的缺失,犹如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心归何处”的绝望情绪随之而生。

从民族的发展来看,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怎能确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转轨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社会如何和谐,民族何以复兴,国家如何富强?(一)树立正确信仰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

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边缘情境”与悲剧美学——白先勇《台北人》新论

“边缘情境”与悲剧美学——白先勇《台北人》新论

028《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台北人》主要讲述了台湾社会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大陆人的传奇故事,故事背后隐藏的是个体生命在“边缘情境”中面对存在的抉择。

个体生命所遭遇的“边缘情境”,一方面揭示了台北独特的社会空间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人类在普遍生存困境下的精神诉求。

白先勇书写“边缘情境”,不仅形成了成熟的个人风格,实现了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同时还产生了独特的悲剧美学。

[关 键 词] 白先勇;《台北人》;边缘情境;悲剧“边缘情境”与悲剧美学——白先勇《台北人》新论乔 琦《台北人》是白先勇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国共内战后从大陆来到台北的群体中几类典型人物的传奇故事。

文章通过“边缘情境”的视角,结合人学理论剖析当时的边缘化现象并解读其携带的独特色彩,根据个体生命在“边缘情境”下的各种生存抉择,发掘其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台北人”的“边缘情境”“边缘情境”(Grenzsituation)是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一概念源自德国存在主义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台北”代表着“台北人”各自的人生和命运,或者说是存在之所,是遭遇“边缘情境”的个体生命的必要场景。

“台北人”遭遇各种重大变故,难以融入正常的生存秩序,陷入了“边缘情境”,或以放纵进行逃避,或成为麻木的回忆者,又或选择犯罪和死亡。

这些抉择难免会使人处于迷失状态,甚至不得不面对更深层次的“边缘情境”。

雅斯贝尔斯指出,面对“边缘情境”,人类常“通过闭上双眼或漠视它们存在的方式来逃避它们”①。

一些“台北人”遭遇“边缘情境”后,选择不作任何反应,以情感的放纵和颓废呈现一种逃避的状态。

朱青在郭轸机毁人亡后,难以维持生存,只能放纵自我,一直笑着像失去了情感一般麻木。

逃避是她遭遇“边缘情境”的自我保护,但这并非是意识到存在困境而对情境进行利用的努力,只是权宜之计,缺乏合理性,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超越和再生。

最新整理试从生存论维度理解宗教信仰的超越性.docx

最新整理试从生存论维度理解宗教信仰的超越性.docx

最新整理试从生存论维度理解宗教信仰的超越性试从生存论维度理解宗教信仰的超越性宗教的根本问题是对神圣者的信仰,无论何种形式的宗教,这都是其核心与基础,是宗教赖以生存、借以发展的根源。

因此,当讨论宗教信仰的超越性时,我们必须首先从宗教信仰入手。

不管是制度性宗教,还是精神性宗教,在其历史发展时我们会发现,从生存论维度出发的宗教信仰,才是我们开启宗教大门的关键钥匙。

一、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信仰是所有宗教的首要问题。

无论是世界宗教,还是民族—国家宗教甚至是氏族—部落宗教,离开了信仰,也就无从谈起了。

如果我们要对宗教产生的根源作出分析,要对宗教宗教信仰及其超越性的原因作出说明,那我们必须在生存论维度下理解宗教信仰的起源。

因为离开了人的生存需要,宗教的基础显然是不能得到说明的。

首先,从自然宗教的角度出发,作为宗教的原始形式,它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的宗教。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底下以及人们的认识思维能力较弱,崇拜内容以祖先崇拜为主。

从人类初期宗教信仰的内容来看,宗教的原初形式并不是一神教,而是以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宗教。

因为人们把支配他们生活的自然力量超自然化,从而形成崇拜的内容。

宗教的产生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原始人赖以生活的是自然,对他们的生活有直接威胁的也是自然。

费尔巴哈在考察宗教特别是“自然宗教”或者“自然崇拜”的成因时,一方面把“人的依赖感”宣布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把“自然”宣布为宗教的“最初基本对象”。

然而,“自然”之所以构成宗教的“原初对象”,其根本原因正在于人的生存及其活动对于“自然”的多方面“依赖”。

按照马克思以及费尔巴哈的观点,宗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异化”[1]。

而人为何要把自己“异化”出去,离开了生存论维度,显然也是无法解释的。

因为宗教追求的基本目的是人的福乐或者至福,不管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之所以要把自己“异化”出去,构想出各种形式的保护神,非常明显,可以说是从人的这样一种生存论需要产生出来的。

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 余建华

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   余建华

第8卷 第5期2006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 ITION )Vo.l 8No .5Sep t .,2006文章编号:1009 1971(2006)05-0054-04收稿日期:2006-05-15作者简介:余建华(1976-),男,江西景德镇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张登国(1977-),男,山东济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

国外 边缘人 研究略论余建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张登国(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济南250021)摘 要:在齐美尔的 外来人 的基础上,帕克于1928年率先提出了 边缘人 概念。

但帕克对 边缘人 的界定并没有厘清边缘情境和边缘人之间的关系,这致使后来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很多精致工作。

在对 边缘人 概念的探讨过程中,国外 边缘人 研究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注重概念分析,缺乏成熟理论的构建;多理论性的探讨,少实证性的研究;研究的案例多局限在犹太人、黑人、移民这三种类型。

未来的边缘人研究也将在此几方面继续发展。

关键词:边缘人;边缘情境;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志码:A1 边缘人 概念的界定(1) 边缘人 概念的提出要阐述什么是 边缘人 ,则不得不提及齐美尔(S i m m e l)的 外来人 (Stranger ,又译为 异乡人 、 陌生人 )。

在齐美尔眼中, 外来人不是今天来明天走的漫游者,而是今天到来并且明天留下的人,或者可以称为潜在的漫游者,即尽管没有再走,但尚未完全忘却来去的自由 [1]。

齐美尔是从距离的角度来界定外来人的社会属性的。

从空间意义上说,外来人属于某一群体中的一员;但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外来人又不属于这个群体。

在齐美尔看来,外来人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他对世界具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遵循着齐美尔对 外来人 的分析思路,帕克(Par k)提出了他的 边缘人 概念。

边缘处境中的自由言说——JM库切与压迫性权威的对抗

边缘处境中的自由言说——JM库切与压迫性权威的对抗

边缘处境中的自由言说——J.M.库切与压迫性权威的对抗高文惠内容提要:J.M.库切是当代社会中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他立足于边缘,无论面对政治控制和审查制度,还是迫使作家遵守的主流文学观念的压力,他都能坚持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

他与欧洲文学传统的对抗显示了建立南非独立文学属性的意识。

这种对一切权威和规范的反抗姿态,在库切的创作中已经变成了一种观念。

自由,也就成为了理解库切及其创作的一个基点。

关键词:J.M.库切边缘处境自由言说作者简介:高文惠,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德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东方文学研究。

Title:Free Speaking in Periphe ral Si tu at ion:J.M.Co et ze e’S R esista nce t o O ppressive Aut horit y Abstract:J.M.Coetzee wa s a n intellectual w h o h ad courage to revolt an d to sp ea k o u t h is own words in the p er iph er al situation of the pre s en t age.When he was confro nte d w ith n o t only politi-cal control and censor ship but also pr e ss u re of dominant literar y i deas wh ich obli ged aut hors t o obey,he insisted o n his independent choice.His resistance to European literary tradition sho we d his awareness of con str uct in g the independent propert y of South African literature.This revolting ges tu re to wards all authority and rules had turn ed o u t t o be a n idea.So freedom became a bas e point for t he understanding of J.M.Coetzee and his works.Key w o rd s:J.M.C o et z ee per ip he ral situation free speechAuthor:Gao Wenhui is a Ph.D.candidate of C o mp a r at i ve Literature and Worl d Literature at Tianjin Normal Univ er si ty a n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D ezh ou University(Dezhou 253023,China).Her re se arc h f ield iS oriental literatur e an d comp arative literature.Email:gaowenhuil74@sohu.COB作为欧洲帝国的流散者,南非作家J.M.库切的多重身份赋予他的写作一种杂糅性的特征,流动的历史位置也带给他一个自由的思考和写作空间①。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

四周黑洞洞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四周黑洞洞,仿佛是置身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心灵上的孤独和迷失。

正是在这四周黑洞洞的状态中,我们或许能够发现一些令人意外的启示。

黑暗的边缘四周黑洞洞似乎是无边无际的,就像是被黑暗所包裹,没有一丝光明。

这让人感到无助和迷茫,仿佛是掉进了深渊。

但或许正是在这黑暗的边缘,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光明的珍贵,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迷失的旅程四周黑洞洞就像是一场迷失的旅程,我们在其中穿行,不知道何时能够找到出口。

这种状态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正是在迷失的旅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方向,找到自己未曾发现的潜能和可能性。

寻找出口四周黑洞洞的比喻中,出口似乎是遥不可及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困境和挑战,让人觉得找不到出路。

但正如黑暗中总有破晓一样,我们需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寻找出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

内心的自省四周黑洞洞的状态让人更加倾向于内心的自省。

在黑暗中,我们或许会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这种自省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黑洞的吞噬四周黑洞洞好似一个无底的黑洞,不断吞噬着我们的心灵。

这可能是来自压力、困境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

但正是在这吞噬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学会放下不必要的包袱,更加坚强地面对未来。

渴望光明的一刻在四周黑洞洞的状态中,我们渴望着光明的一刻。

这种渴望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是这份渴望,驱使我们在黑暗中寻找出路,让我们不断努力奋斗。

总结与展望四周黑洞洞的比喻不仅仅是对生活中困境的描绘,更是对人类内心深处探寻意义的反思。

在黑暗中,或许我们会感到无助和迷茫,但正是这样的状态让我们更加珍惜光明,更加努力追求幸福。

让我们在四周黑洞洞的旅程中,发现内心的坚韧和勇气,期待着那一刻的光明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

黑暗的背后在四周黑洞洞的情境中,我们或许能够发现黑暗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未知的可能性。

麦卡锡“边境三部曲”小说的两大维度

麦卡锡“边境三部曲”小说的两大维度

3yuwenjianshe001@麦卡锡“边境三部曲”小说的两大维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共外语部 王晓春摘要:马克·麦卡锡的经典之作“边境三部曲”,是他西部牛仔小说的成熟之作。

在三部曲中,麦卡锡大胆构想了在美国西部神话没落的年代,几个极具牛仔情结的青年寻求昔日精神家园的故事。

在“边境三部曲”中,不管是叙事结构,还是叙事内容,“混沌”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本文在对三部曲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中人与人(友情)、人与动物(生命)两个维度的分析,探讨走出混沌世界的精神路径,以加深对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系统认识,完善对麦卡锡研究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麦卡锡 “边境三部曲” 混沌主题 两大维度引言“边境三部曲”是美国作家麦卡锡的扛鼎之作,由《骏马》《穿越》和《平原上的城市》三部小说构成。

《骏马》和《穿越》都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牛仔少年离家出走,漂泊墨西哥的生活经历,而最后一部《平原上的城市》则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牧场上的牛仔们的故事。

三部小说虽然有着独立的故事情节,但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方面却具有共通性。

在三部曲中,不管是情节内容,还是结构形式,“混沌”贯穿始终,并由此赋予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性。

麦卡锡在“边境三部曲”中进行了深入思考,笔者在细读三部曲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以下两大维度:一、人与人的友情维度在传统的美国牛仔小说中,主要人物以朋友或兄弟的关系结伴出场,似乎成为了固定的结构模式。

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也沿袭了这一开篇模式,无论是约翰与罗林斯(《骏马》),还是比利与博伊德(《穿越》),或者是约翰与比利(《平原上的城市》),都是以朋友和兄弟的关系成对出场的,约翰与罗林斯、约翰与比利都是好友关系,比利和博伊德是兄弟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四个主要人物中,约翰和博伊德都是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的传统牛仔,而比利和罗林斯则是现实主义色彩较为浓厚的现代牛仔。

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之一。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将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

一、宗教信仰相对于祖先崇拜的特点1.个人信仰祖先崇拜通常是基于家族和社会文化的传承而产生的一种信仰形式,而宗教信仰则更加强调个人对信仰的选择和接纳。

在宗教信仰中,信仰个体的选择权和自由度是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能在集体中感受到宗教团体的亲密关系和力量。

2.信仰体系除了个人信仰倾向的不同之外,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在信仰体系上也有所区别。

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更加系统化和严谨的信仰体系,包括神学、道德规范、典籍等一系列元素。

相较之下,祖先崇拜则是一个相对去散的信仰体系,多以传统文化和信仰为基础。

3.信仰范围宗教信仰的范围通常是更加广泛和普遍的,而祖先崇拜则是局限于小范围内,如家族和有限的社会群体。

宗教信仰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情境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宗教共同体和信仰基础,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二、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发展历程1.社会历程祖先崇拜起源于古代。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家族的延续和安祥,因此祖先崇拜得以得到流传和延续。

宗教信仰在大规模产生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文明和社会背景下。

例如,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开始成为一个全民信仰,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2.科学历程在科学逐渐发展的社会中,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逐渐面临压制和边缘化的情况。

然而两者在逐渐消退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保持着比较强的影响力,而祖先崇拜则渐渐在不同的社会中被遗忘。

三、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似性1.信仰基础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祖先崇拜,其信仰基础都是人类对于一种“神秘力量”的追求和信仰。

在两者的信仰中,信仰者都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崇拜仪式来表达对于信仰的敬重和崇敬。

2.信仰模式在进行信仰的过程中,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之间依然存在相似的信仰模式。

论《米格尔街》中的边缘人物

论《米格尔街》中的边缘人物

论《米格尔街》中的边缘人物作者:惠慧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02期摘要:《米格尔街》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早期代表作品。

小说以生活在其中的小主人公“我”的童年经历为线索,叙述了米格尔街上那些精神恍惚、行为怪异的人物,他们身在特立尼达,因为被殖民太久而没有传承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而殖民他们的国家也并没有给他们文化上的认同感,导致他们对自身充满疑惑,不断去效仿他人,没有任何的安全感。

面对他们人生中呈现的那种充满着激情与悲伤的狂欢化状态,人们不得不去思考殖民地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不得不去探究边缘人物内心的空缺感。

研究《米格尔街》中的边缘人物,不仅是对殖民地人民精神家园的一种关怀,也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意义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殖民地;边缘化;《米格尔街》;悲剧性本文主要论述《米格尔街》中的边缘人物,以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为背景,分析居住在殖民地地区一系列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

这部小说里曾写道:“要是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时,只能说一句:‘贫民窟!’”但是居住在那里的人却把这条街看成一个世界。

我们不难看出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人过着一种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的生活,而那种被边缘化的生活和人物正是本文研究的主体。

本文将从殖民地文化、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划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等多个理论出发,结合作品以及相关文献探究那些根植于边缘人物身上琐屑的理想、欲望以及人生追求,并通过对《米格尔街》中边缘人物的悲剧根源进行反思,谈谈人生之中不可规避的挫折以及理想的价值。

一、奈保尔的人生经历及其对《米格尔街》的影响维·苏·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在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记者,奈保尔在他的影响下自小就喜爱文学,长大以后成了一名专职作家。

有人评论他为“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一直而且仅仅依靠写作而生的作家中的一个”。

奈保尔中学毕业后获得了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不久就以童年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米格尔街》,这部小说让他一举成名。

赵欣:“边缘人”研究的理论脉络、核心逻辑与研究展望

赵欣:“边缘人”研究的理论脉络、核心逻辑与研究展望

赵欣:“边缘人”研究的理论脉络、核心逻辑与研究展望摘要:“边缘人”研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关注,成为富有争议的理论空间。

自2020年以来,一系列关于“边缘人”的新现象,如“黑人的命也重要”运动再次抬升、美国亚裔群体遭受明显的种族歧视,催生了“边缘人”研究的许多新议题。

本文首先厘清“边缘人”的理论起源与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对“边缘人”理论进行重新思考。

通过检视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身处两种文化当中的“边缘人”、作为两种文化间“使者”的“边缘人”、作为世界公民的“边缘人”以及身处边缘文化当中的“边缘人”五种典型的“边缘人”类型可以发现,中心与边缘是对立统一的共生关系,不仅反映了彼此间的二元对立,而且体现出彼此间互为主体的二元互动,形成对“边缘人”理论的修正重塑与多元书写。

“边缘人”对边缘性的反应并非是被动和被建构的,而是主动和建构性的,是由客观和主观四个因素所构成的社会边缘性、文化边缘性和心理边缘性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边缘人”问题需要将特定群体当中的特定“边缘人”纳入特定的边缘性情境当中进行探讨,才能揭示“边缘人”对边缘性的实际反应及其与主流群体间的动态关系。

对于“边缘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领域寻求跨学科对话和多元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拓“边缘人”理论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边缘人”;边缘性;主流文化;边缘文化;主流群体;边缘群体一、问题的提出“斯波克”(Spock)是《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他的父亲是瓦肯人,母亲是人类,因此他是半瓦肯人、半人类血统的混血儿。

犹太裔美国演员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在该系列电影中多次饰演“斯波克”角色。

出生在美国波士顿的尼莫伊,父母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

饰演“斯波克”时,尼莫伊为“斯波克”设计的瓦肯式敬礼从犹太赐福仪式中演变而来,“斯波克”所使用的瓦肯人祝福“多福多寿”源自犹太赞美诗。

因与“斯波克”结下不解之缘,尼莫伊的两部自传《我不是斯波克》和《我是斯波克》受到广泛的关注。

边缘化学生概念之内涵及其解读_李伟峰 (1)

边缘化学生概念之内涵及其解读_李伟峰 (1)

第14卷第2期2011年3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14No.2Mar.2011■哲学研究边缘化学生概念之内涵及其解读李伟峰a,刘成伟b(湖南科技大学:a.体育学院;b.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摘要:边缘化学生日渐成为矛盾突出的教育现象,客观地认识此矛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首要任务是界定好边缘化学生的概念。

经对已有边缘化学生概念的现实解析,逐渐导出从“边缘”的产生、“边缘化”的演化动力、边缘化学生的探讨范围以及边缘化学生的演化方式等四个维度来界定边缘化学生的概念,并得出结论:边缘化学生就是指在教育系统中,在一个具体班级组织下,因为教育价值判断与规范的依赖性,导致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游离于教育价值观规范下的主流教育活动之外或被受教育者主动忽视而排除在主流教育活动之外的教育对象。

同时,强调此概念的生成性与开放性,指明研究主旨意在言明边缘化学生的一些不利发展处境。

关键词:边缘化学生;概念内涵;价值判断;班级组织中图分类号:B0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11)02-0051-05当下教育领域里,边缘化学生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体的社会化,而且影响到了我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因此,面对这一矛盾日渐突出的教育现象,如何客观地认识事物矛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来说,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边缘化学生的概念。

因为,只有明晰了概念,才有可能在更有战略意义的层次和高度上控制解决边缘化学生的教育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整个国家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边缘化理论认为,“边缘化”是一种多方位现象,“边缘化”通常出现在向现代化过渡的进程中,出现过渡的不同步或不平衡,因为一般社会中共同存在着传统的和现代化的两种价值观、信念、行为、体制和社会范畴[1]。

西藏宗教朝圣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

西藏宗教朝圣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

西藏宗教朝圣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作者:谢彦君卫银栋贾一诺杨昆来源:《旅游学刊》2020年第06期[摘要]西藏因其独特的地球第三极地貌特征与藏传佛教以及藏族文化特色而对国内外游客展现了巨大而“神秘”的魅力,并日益激发了西藏旅游的热潮。

相应地,这一旅游热潮也引发了西藏旅游研究的逐年扩容,并涌现了一批很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

文章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认同理论作为基本框架,将西藏的宗教场所作为可以为宗教信徒和旅游者共享的朝圣旅游空间,对西藏宗教旅游中的“旅游者群体”和“朝圣者群体”因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作用而在面临外在一致性挑战时所引发的群体分化及交往张力进行探究。

通过实证与思辨的结合研究,文章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宗教信仰程度的不同把上述两类群体进一步分为休闲愉悦旅游者、泛宗教信仰旅游者、权宜型朝圣者、苦行型朝圣者4个亚群体,并对各亚群体的旅行目的、体验深度、特征进行剖析。

其次,通过对宗教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的概念化过程,将4个亚群间的交集或过渡群体界定为“边缘人”群体,并根据其行为目标、体验特征的不同将此“边缘人”群体再划分为“类朝圣者”的旅游者群体和“类旅游者”的朝圣者群体两个亚群,同时探讨“边缘人”这一群体因其独特的行为模式而在群体互动中所发挥的导向作用。

最后,根据参与式观察研究,进一步提出宗教旅游情境中的“纯宗教场”“宗教旅游场”“旅游宗教场”和“世俗旅游场”几个范畴,并根据旅游者与朝圣者在不同场中的主导或边缘地位的转化,构建出边缘人及边缘体验的动态演变模型。

[关键词]边缘人;边缘性体验;宗教旅游场;西藏旅游;朝圣引言伴随着西藏旅游热的到来,旅游学术界对西藏旅游的关注日益增多,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日益深入。

纵观这些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流方向:一种是为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直接对策咨询的规范性研究[1],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探讨西藏旅游产品开发[2-4]和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5-6]的对策建议,对西藏一些生态条件独特的旅游地的评估性研究[7-8],以及在比较宏观的层面对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等问题做的对策性阐释[9-10]。

边缘系统对运动控制的影响

边缘系统对运动控制的影响
34
善用奖赏
• 奖赏对改变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 • 反复进行成功以后正性强化(奖赏)的运动在治 疗室内至关重要,可导致患者主动地不断学习, 达到期望值及行为的改变。 • 如果患者做好成功的准备而治疗师又不断增加运 动任务难度时,将会降低正性强化或奖赏作用, 使患者没有成功感,减少了尝试的欲望,并降低 患者离开临床环境后仍拥有真实独立性的可能。
边缘系统的功能
• Moore将边缘系统形象地描述为能“感动”
我们的脑区。“MOVE”这个词可以作为
边缘系统功能的助记符。
10
边缘系统的功能-动机、记忆
• “M”包括动机(Motivation)和记忆(Memory) 两部分;
• “M”描写了边缘系统的动力部分。 • 患者在运动训练前必须要有训练的欲望,有试图 成功地完成训练、改善其运动控制障碍的动机。
• “E”指的是情感、情绪(emotions),是 某个个体独特的感受、态度、自我评价、 信心和信仰。这些信仰包括心理社会态度 及偏见、种族教育、文化体验、笃信宗教 以及精神性的观念。
17
边缘系统的功能-情感、情绪
• 一位72岁女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来自低收入家庭, 在一个富裕的上流社会家庭内做了40年的佣人。 • 在治疗室内,她总是按照治疗师的要求去做,但缺 乏主观能动性。 • 她在生活中的角色使她在社会环境中无法承担责任 或行使权利,甚至认为自己不具有上述权利。
32
提高安全感
• 安全感是人类行为层次2中的“本能”行为。患者 感觉安全就会放松,可达到良好的运动控制。
33
提高安全感
• 现在的医疗环境强调患者主动运动及自行修正运 动程序,许多治疗师认为他们不需要也不应当与 患者接触。 • 医生/治疗师/护士通过言语而非身体的接触可以安 抚患者并给予信心,但语言不能替代有力的接触 给身体及情绪带来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 接触意味着安全和放松,缺少接触则意味孤立和 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建构、边缘情景与终极信仰
郑益
本文题目看起来很抽象,其实很有意思也很实际,我们如果不能从社会学的层面去认识社会的话,我们很难去把握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首先我们先听一个小故事,从前只有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搭建了房屋来躲避风雨,门朝西。

有天发生了地震,他从门中跑出,一直走一直走,到一个其他的地方。

碰到了其他的人,于是他们开始建立一些关系,制定出一定的法则,让想从他们这里获得物质的人遵循这些法则。

这些人自然很乐意遵循这些。

当他们的孩子出生时,他们也会教导他们去遵循,比如,你要好好上学,将来才有出息,有好工作,才能过舒适的生活。

孩子奋斗很多年后,到了大学毕业,突然病倒了,医生告诉他得了癌症,只有一个月的日子了。

这时,他开始给孩子买很多很多好东西来让孩子过最后的生活。

然而孩子却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仿佛这个世界和自己没有更大的关系了。

自己能想的问题只是自己要去何方,想到父辈说死后的虚无后就会感觉到无尽的恐慌,但自己的梦里仿佛又经常有非常美好的自己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这是一个我们每人都可能经历到的,可能最后的不是癌症,但可能是感情、财产或身体上的其他灾难。

当我们出去和别人说我们的信仰时,别人总是说,现在忙着赚钱、工作呢,哪有什么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信仰,这个大千世界如此的美,及时行乐才是王道嘛,我们会顿时很气愤,却好像又没有理由去反驳。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没有认清社会的本质,社会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转回到正题,我们想像一下,假如我们这个社会的人都没有,只剩下城市、村庄和动物那是什么情景,显然十分的荒凉,没有一点生气。

从根本上说,社会因没有人的存在而消失了,而人是创建社会的主体。

但我们为什么要创建这个社会呢?
因为人和动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人很难忍受自然的生活,人不堪寂寞,而动物却不会有这种反应。

于是想着解决这个问题,就想方设法把人的生活品质提高、创造出一切可以创造的东西,但是,我们从没有想到过,我们创造的这个东西反过来会制约人们。

就像故事里说的,如果我们在大地上睡着,遇到危险我们可以随意地逃跑,但主人翁造了一个门朝西的房子后,地震后只能往西跑,才到了他遇到的那个地方,否则可以看到很多地方。

其他的物质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创造的东西来制约我们的天性,如果不理解这个理论,很难从社会层面超脱出来,达到最本质的人的状态。

换句话说,假如社会是别人创造的而他们又很了解这个理论,那么社会就是他们控制人思想的一种媒介。

社会连续性的生存状态是笔者认为的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我们从小就接受社会和父母的观念,好好读小学,考个好初中,好好读初中,考个好高中,好好读高中,考个好大学,好好读大学,找个好工作……这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很连续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存在了,如果其中的某个阶段断裂了,必然会引起巨大的痛苦。

比如,没考上大学,会非常非常的痛苦,为了结束这个痛苦,把这个连续性续上,会选择复读,或跳过这个阶段直接去找工作。

这里就涉及了一个名词叫边缘情景,边缘情景是来自自然世界和社会自身的非正常冲击和打击诸如天灾人祸时,脱离社会正常生存状态的非正常状态,尤其表现在诸如梦境、地震、疾病、衰老、死亡等方面时。

举个简单的例子,不知读者有没有遇到过大的灾难,感情、身体、事业等遭到了不可预知的灾难时往往会有一种不想活的冲动,感着这个社会太没意思了。

正如故事中说的当接到癌症通知书时,给他再多的好吃的、好玩的,再多的钱都不会开心,换句话说就是再多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都变成虚无了。

在这个时期,也是最接近于人的本质的状态,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坏的,其实是好的,提醒人们这个社会的非实在性,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当有原因让你离开这个社会游戏规则时,这个社会对你的意义就解体了。

我们追求信仰就是为了追求我们在没有社会存在的情况下的自然人的本质。

比如在梦镜中,除了一些日有所思的梦以外,我们可能会梦到我们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美好的东西,就好像盗梦空间里,主人翁梦到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回到现实后选择了跳楼。

就是因为落差太大了。

其实梦到这些东西并不奇怪,因为为天堂的渴望是根置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基因性的东西,不论信道者还是不信道者。

社会是把人放在自己的法则中的一种游戏,不能告诉我们人生终级的价值(生老病死都解决不了),只能避免堕入动物的状态甚至连这个都不能,在这里面,不能跳出来,如果跳出来了,社会对自己而言就毫无价值了。

有信仰者会去追求这个终极的价值,而不信仰者则最怕终极之后的临界点,怕之后却无法解决就会选择逃避去投入社会进而避免这个问题,或者反过头来进行放纵的生活,认为不会有死后的审判,这样道德就慢慢沦丧了。

安拉在古兰经中告诉我们,“最后的死亡将要昭示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