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老子》之“道”初探
浅谈老子的“道”
浅谈老子的“道”
老子的“道”是一种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一种既含有思想又涵
盖道德方面的宇宙法则。
老子所讲的“道”蕴含着一种伦理道德,即人们应该追求“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无名之名”、“贵为大用”等思想。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宇宙的自然规律和人
生的哲学思考,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
老子的“道”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人生信仰。
老子认为,人应该遵从“道”的指引,而不是被世俗习俗所牵制。
他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不断去掉浮华、无用的东西,追求简朴、自由、安详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道”强调了自然、谦虚、
无欲和自由的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哲学思考。
总之,老子的“道”是一种理性和直觉的结合,是一种追求哲学、宗教和伦理道德的综合体系。
它体现了人类对于宇宙的自然规律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真理、和谐和自我完善的可能路径。
“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
“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
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
{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
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认为:首先,“道”这个词里包含了思想与言语的二种重性;其次,“道”作为思否弃了“道”作为言;最后,这两者又是锁在同一词中。
{2}按照老子的意思,内在把握到的思一旦外现为文字的表达,便立刻失去了它的丰富的内涵,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它的恒常性(“常”)。
{3}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4},就提出了“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
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既内在又超越的;它是万物之母,因而不能随万物一起命名。
换句话说,“道”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了语言力量的“玄之又玄”{5}。
甚至“道”这个名称也并不是它的名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6}“道无常名。
”{7}老子使人清楚地认识到: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保持其完整,因而才有这一著名的悖论:“知者不言,言则不知。
”{8}使得对“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具有恒久的超越性。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尽管《老子》极为简洁,但毕竟是一部五千多字的书,老子不仅说了话,而且把他相信不可说的东西写成了书。
然而,仿佛是有预见地,这一悖谬也许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部分的调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子在面对令尹,面对诸如此类对神秘的道缺乏直觉的知的凡夫俗子时,言说不可言说和描述不可描述的困境。
浅谈老子之“道”
在下 不 昧。 绳绳不 可名 , 复 归于无 物 。 是 谓无 状之 状 , 无 此, 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被尊崇 , 物之 象 , 是 谓惚 恍 。” f 9 1 这 是什 么意 思 呢?这 是说 道既是 德所 以被珍 贵 , 就是 由于道 生长 万物 而不 加 以干 涉 , 德 “ 无” 又不 是 “ 无” , 乃是 有与 无之 间 的一 种情 景 ; 这种情 畜养万物而不加 以主宰 , 顺其 自然。 因而 , 道生长万物 , 景虽 然并 不是 完全 没有 形 状 的 , 但是 看 不见 , 听 不到 也 德养育万物 , 使万物生长发展 , 成熟结果 , 使其受到抚 保 护 。生 长万 物而 不居 为 己有 , 抚育 万物 而 不 自恃 摸 不着 , 我们 也 不 能 形容 他 , 只能 称 它是 “ 无物 ” 即“ 无 养 、 导 引万 物而 不 主宰 , 这就 是奥 妙 玄远 的德 。这 种 状 之状 , 无物 之象 ” ; 只 能称 它是 “ 恍惚” 。 这里可 以看 出 有功 , 老 子 并没 有 给 这个 万 物 的本 源 “ 道” 一个 明确 的 定义 , 德 就是社 会人 生 的直 路 、 大路 , 是合 乎 天理 人性 的健 康
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本文就试 图从哲学以及为人哲学 开始 于 “ 道” 道 是恍 惚 窈 冥 的 , 无 就是 有 , 有就是无 , 一
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引言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又称李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化名人和政治家,被誉为东方哲学的巨人。
老子的辩证法作为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老子的辩证法展开,分析其核心原理、主要观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一、老子的基本原理老子的辩证法是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老子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其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道”:道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也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道是超越一切存在和无存在的存在,是宇宙万物运行演化的根本法则。
老子强调人应该依照道的原则来生活,追求与道的合一。
2.“法”:法是指遵循道的规律去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性质和规律,人应该遵循这些规律去行事,尽量符合自然的发展趋势,而不是违背自然。
3.“自然”:老子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
他认为宇宙万物自有其发展规律,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发展过程,遵循自然的法则。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人可以获得对自身行为的指导。
二、老子的主要观点老子的辩证法涵盖了丰富的哲学观点,下面是其中的几个重要观点的介绍:1.“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无为而治”,即不干预自然的发展过程。
他赞扬无为而治的政府,认为这样的政府可以使人民自由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无法完全被言语描述的,人无法用语言来准确阐述道的本质。
他认为道超出了人的理性和悟性的范畴,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
3.“返璞归真”:老子主张人应该返璞归真,摒弃繁琐的欲望和世俗的虚荣,回归本真的自我。
他认为通过返璞归真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4.“保持谦逊”:老子主张人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过于自负和傲慢。
只有谦逊才能使人包容和宽容,才能真正与自然达成和谐。
三、老子的影响老子的辩证法作为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老子(约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471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二、老子对道的认识1.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本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源头。
2. 道是无形无相的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相的。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说明了在宇宙中最柔软、最温和、最柔顺、最灵活、最能适应变化的东西就是“道”。
3. 道是不可名状的老子认为,道是不可名状的。
《道德经》第一章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
”这说明了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感知。
三、老子对道的理解1. 道是自然之道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之道。
他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说明了人类应该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 道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道是无为而治。
他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道德经》第三七章中写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说明了在治理社会时应该尽量减少干预和控制。
3. 道是返璞归真老子认为,道是返璞归真。
他认为人类应该回归本性、本源、本真。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写到:“绝圣棄智,民利百倍;绝仁棄义,民复孝慈;绝巧棄利,盗賊無有。
”这说明了在生活中应该放弃虚荣、功利和欲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回归本真的自我。
四、老子道的现实意义1. 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老子所阐述的道是自然之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我们要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
2. 建立和谐社会老子所阐述的道是无为而治,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老子所著。
其中的四章,揭示了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老子》中涉及的四章,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章: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的开篇之作,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们应当合乎道的原则去行事。
在这一章中,老子认为真理存在于宇宙的大道之中,它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存在。
只有通过与自然合一,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才能窥见真理的奥秘。
第二章:知彼知己在《知彼知己》一章中,老子提出了相对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必须通过了解自身和了解他人来实现。
只有在相对性的对比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通过“知彼知己”的方式,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真理。
第三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章探讨了真理的治理方法。
老子认为,真理不是通过权力和控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
他强调,天地万物皆自然运行,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只有放下私欲,顺时应势,才能达到真理的境地。
第四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章中,老子讲述了道和法的关系。
他认为,道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本。
而法则是基于道而产生的,是实现道的方式和方法。
真理的探索需要从道出发,遵循法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总结通过对《老子》四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他认为真理无法被准确地言说,只能通过相对性的认识和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把握。
这种对真理的探索方式,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处世之道。
我们应当借鉴老子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共存、顺势而为的境界,以期在真理的探索中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浅谈老子之道.doc
浅谈老子之道“每一文化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谓最终的目标。
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哲学意义上的“道”指一种概念或范畴,可以指宇宙的本源,可以指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指事物发展的规律,还可以指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
“道”是可识的,识“道”是必要的。
这种可识性和必要性其实正是我们研究老子“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一、从词源上来分析“道”的本意道就是道路。
最早路在水边,因为原始人每天都要水边饮水或取水,那时人们都是光脚板踩在沙地上,脚上又常带着水,所以很容易就踩出一条光溜溜的像“刀”一样的东西,原始人把这种脚踩出来的“刀”叫做“刀”,也就是“道”了。
“道”是“刀”的谐音,在甲骨文里“道”原本写成“刀”。
原始人把“道”比喻成“刀”是很形象、很有意思的,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行走在“刀”上。
道是路人。
路人才出了道路,我们一看见道路就知道这里有人。
对于开路者来说,道路即路人。
所谓“路人”并不只是“过客”,“过客”是引申出来的意思。
而愿意是“开路的人”与“正在行走的人”。
道就是走路的方法。
路教会了人走路,人使路成为了路。
地上路有通衢,有歧路,有大路,有小路,有暂时的路,有永远的路。
所有的路都有弯曲起伏,那么人就要用弯曲起伏的方法来走路,到也要尽可能走直线。
人不应该被路引向远方,人应该把路引到近处。
道就是“到达”。
任何道都有起始与终结,按道(方法)走道(道路)的人很快到达。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道(路人),就是通向自身。
二、从涵义上来分析“道”的性质(1)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指道路,中间一个道指行走,最后一个道指方法。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
常道指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的方法、特殊的方法、独特的方法。
老子 道德经 讲解
老子道德经讲解以老子《道德经》讲解为题,我们将深入探讨这本古老经典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道家哲学为基础,强调道的概念,并探讨了人类生活的道德和伦理价值。
道,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是一切存在的最高原则。
它是无形无象的,难以捉摸,却又无处不在。
在《道德经》中,老子以一种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诠释了道的本质和特点。
《道德经》中的第一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这句话意味着道是无法被凡人所理解和言喻的。
它超越了我们有限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人类应当虚心谦逊,不要妄图用自己的思维去界定和限制道的本质。
而在道的理念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操控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规律,因此,应当尊重自然,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让事物自然而然地运行。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人类应当放下功利心和私欲,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老子还提出了“无名之名”的观念。
他认为,万物皆有名,但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称谓,不是事物的本质。
真正的本质是无名的,是超越了表象的存在。
人们应当超越名与形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纯净。
在道德方面,《道德经》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
老子强调了谦逊、宽容和无私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类应当以谦逊待人,不争不抢,不自卑也不自大。
只有保持谦逊,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突和矛盾。
老子还强调了无欲无求的道德原则。
他认为,人类应当舍弃私欲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只有心无所求,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道德经》中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提醒我们要以谦逊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同时,它也告诫我们要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这些道德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富含智慧和道德观念的经典之作。
老子对道的阐述
老子对道的阐述一、道的定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石。
同时,老子也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支配着宇宙万物发展的总法则。
二、道的性质1.无形无象:老子认为,“道”无形无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不具有任何具体的形态和形象。
2.自然无为: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即“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的,它不干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而是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3.虚静:老子认为,“道”是虚静的,它没有自己的欲望和意志,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4.恒常不变:老子认为,“道”是恒常不变的,它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始终保持其本性。
三、道的实践1.修身养性:老子提倡修身养性,即通过自我修炼和实践道德规范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合一。
他认为,只有了解自己并掌握自己的欲望和意志,才能真正做到与“道”合一。
2.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最小的干预和最大的自然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认为,只有让万物自然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采取柔和、谦虚的态度,避免冲突和争斗。
他认为,只有通过柔和的手段才能实现刚强的目标。
4.治国平天下: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即治理国家应该像烹饪美食一样细心、周到。
他认为,只有通过柔和的手段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四、道的境界1.天人合一:老子认为,“道”的境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通过了解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无我境界:老子提倡无我境界,即将个人的欲望和意志放下,以超越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
他认为只有通过放下自我、了解世界的本质才能达到无我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五、道的价值1.道的智慧:老子认为,“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主张人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学习这些智慧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人生境界。
典籍里的中国老子篇主要内容
典籍里的中国老子篇主要内容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该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的概念:老子将“道”视为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质的,不可名言的,是一种超越人们日常经验和理解的力量。
2. “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过度干预和控制只会引起问题和混乱。
他强调应该以柔性和自然的方式来处理事物,而不是强行干预。
3. 自然与无为:老子提倡顺应自然,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
他认为人们应该克己奉公、谦逊退让,从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4. 道德与权力:老子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认为真正的领袖应该是温文尔雅、谦逊有爱心的,以道德标准为准则。
5. 反思社会现象:在《老子》中,老子不满于社会的现象,批判了权力欲望、财富追求和人们盲目追逐名利之风,主张简朴和自我节制。
总的来说,《老子》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简练的语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成为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老子“道”论研究
老子“道”论研究摘要:对中国先秦哲学家老子“道”的理念进行分析,将老子所阐述的“道”及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对本体之“道”、道的有无统一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对现今我国伦理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的理念;演变;现实意义一、“道”之演变历程“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于《老子》之中。
可“道”由形下之器向形而上的演变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
“道”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的青铜铭文之中,本意是指人们日常所行走的道路、途径。
直至西周晚期,“道”这一概念才被广泛使用,写法也骤然增多,《金文诂林》中就有六种之多。
《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
”《尔雅·释宫》谓之:“一达谓之道”。
从“道”这一原始意义上来看,“道”具有确定的指向,是人们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其可以被引申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然趋势;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需要在“道”上来回往返,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道”可以为人们提供达到既定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便可引申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最高原则。
由此,“道”字便不断地超出了其本意范围而朝着一个新的哲学概念而演进。
这些普遍意义和抽象性绝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而是古人在无数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和总结中逐步概括出来的。
“道”由一个具体的生活名词上升为一个极具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其间经历了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
从“道”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一哲学的抽象化进程开始于《诗经》。
《诗经》是反映我国先民日常生活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已出现了一些以“道”言喻事理的诗句,如《诗经·秦风·蒹葭》中有“道阻且长”、“道阻且跻”等诗句,此处“道”看似仍有“道路”之意,实则为先民运用文学手法,借道路的迂回、遥远来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处境,用以表达心中之悲痛。
可见,此时的“道”字已出现了与本意相脱离的苗头,尽管尚未脱离本意,但它却是具体之“道”向抽象的哲学范畴演变过程中的艰难而重要的一步。
《老 子》四章 知识清单
《老子》四章知识清单《<老子>四章知识清单》《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其中的四章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哲理,以下为您梳理相关的知识要点。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开篇就阐述了“道”的难以言说和定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味着真正的“道”不是能用寻常言语表达清楚的,能被轻易定义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指出了“无”是天地初始的状态,“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通过常从“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有”中观察“道”的表现,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表明“无”和“有”同出一源,只是名称不同,都极其深奥。
这种深奥不断叠加,就是一切奥妙的门户。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揭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相互依存关系。
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出现了。
所以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依靠,音与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
正因如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让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以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不居功,功绩才不会离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治理国家的理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摘要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
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一、前言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
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
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
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道与德的修炼以及无为而治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家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老子的道家思想围绕着“道”这一核心概念展开。
他认为宇宙万物的运作都遵循着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归的道,这个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在《道德经》中,他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道的无限变化和多样性。
老子强调人们应当跟随道的规律,与之和谐共处。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相互对立。
他提倡人们以柔性态度面对世界,像水一样具有柔软的力量。
他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认为人应该具备的柔顺、包容和谦逊的品质。
他反对人们的争斗、争权夺利的行为,主张人们要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发展。
三、道与德的修炼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而德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修炼自己的德行,使自己与道相融合。
他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功利的追求,追求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四、无为而治的理念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放弃过度干涉民众的行为,而是以柔软的力量引导民众的发展。
他在《道德经》中写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味着用温和的手段来治理国家。
他主张统治者要保持谦虚低调的姿态,同时要尊重民众的自主权利。
这种理念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的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道德经》中得到了完美的阐释和表达。
虽然在老子的时间里,他的思想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后世逐渐传播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子的道家思想影响了道家学派的发展,并且对儒家、佛家等其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的矛盾分析老子矛盾
《老子》思想的矛盾分析老子矛盾尽管我们公认老子其人和其书的巨大影响和价值,但作为中国哲学初创时期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难免会有不完善、不成熟甚至互相抵牾之处,这种情况同样普遍出现在被称作“轴心时代”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当中。
这样说并非有意否定老子的思想价值,我们却是在承认并尊重老子思想价值的前提下,在认真考察《老子》文本的基础上得出的初步结论。
准此,本文拟就尽量如实地揭示并分析老子思想体系中有关辩证思维和“道”论之间的矛盾问题。
一、矛盾问题的提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有关辩证思维和“道”论之间的矛盾存在问题最先也是最明确地出现在《老子》第二章中。
可以说,《老子》第二章拉开了老子思想线索中这两个矛盾的序幕。
此后,这两个矛盾于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内贯穿至终。
因此,对《老子》第二章的解读就成了我们认识和揭示老子思想中上述两个矛盾的切入口。
第二章的内容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成为美,丑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
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完成,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下相互包含,音和声相互和调,前和后相互随顺,这种状况是永恒的不变的。
老子在此想要强调指出的是,万事万物莫不存在着对立相反的一面,对立的双方彼此依存并相互转化。
显然,老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辩证意识。
他不囿于常人思考和行事的片面与固执,倒是灵活地也更加全面地把握住了事物的辩证规律,并认为这是“恒”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我们接着释读后面的内容:因此有道德的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施行“无为”的教导。
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不自我标榜,因此他的功业不曾消失。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老子》简介,欢迎阅读。
《老子》简介《老子》是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
书分为八十一章,上下两篇,即《道篇》和《德篇》。
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
《老子》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
道看不见摸不着,和具体物不同。
他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混而为一”。
万物都有生有灭,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
老子反对人们争强好胜。
他认为具体的事物都要向反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知道思想。
后来,汉武帝重视儒学,黄老思想地位下降。
从汉初崇尚黄老思想之后,历代对《老子》的研究和注释很多。
注释本有六七百种之多,近现代则有朱谦之的《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今译》和《老子新译》。
《老子》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
王子朝杀悼王自立。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_1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20世纪初,诸子学兴盛,“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
本世纪的《老子》研究大致上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了几次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生平里籍考证、篇章辨伪及校注,二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探究。
老子的哲学思想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深不可测,因而,“五千言”的真谛,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虽然老子其人其书扑朔迷离,纷纭之议两千年,迄今也很难说已真正解决,但是《老子》成书当晚于《论语》,定稿约在战国初期;全书思想理论一贯,文体文风一致,大体出于一人手笔,则取得了大致一致的意见。
较之于哲学思想研究的繁盛,《老子》文学研究尤其是散文艺术研究薄弱一些。
80年代以前除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单列“老庄”一章略加论列外,大多只是只言片语的涉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80年代以后随着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老子》文学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出现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纵观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形式、艺术特色和文章风格等几个方面。
A、文体特性——洋洋五千言,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老子》虽为语录体却无对话与场面描写,也无设教授学的痕迹,是更为纯粹的“立意”、“见志”之作。
今本《老子》八十一章,结构完整,文辞精练,大体有韵,体近诗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学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鲁迅指出《老子》“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第三篇《老庄》),认为其之所以讲究用韵,是为了供人诵读传记。
张振镛认为:“其文理精而词简,整齐而有韵,盖冲口而出,自有声律”,认为《老子》用韵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发之于天籁,本之于自然”的结果。
柳存仁认为“其书为有韵口诀体”。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的诗体特征,然而声韵律调却是诗歌的基本特性之一。
惟钱基博谓《老子》“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其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似含有诗意品味的意味。
《老子》思想探微
《老子》思想探微《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名著,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老子》思想的探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老子的道观、修身篇和治国篇。
老子的道观是整个《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将道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道所决定的。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超越人们的言语和思维,但同时也渗透到宇宙的方方面面。
道既是无形的存在,又能够形成万物的本源,包含着一切事物的真理和规律。
在《老子》中,老子用很多比喻形象地阐述了道的含义,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的生成和演化的过程,也揭示了宇宙的初始状态和万物的演变规律。
老子在《老子》中也谈到了修身篇。
他认为个体的修养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悟道修炼,才能使个体实现真正的自我解放。
在修身篇中,老子强调了要“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不要过度劳累,要尊重自然的法则,保持身心的平衡。
他主张“柔弱胜刚强”,认为宇宙的运行有其规律,而过于强势的行为只会破坏这种平衡和规律。
他还提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只会破坏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衡,导致个体的迷失与痛苦。
老子的治国篇是《老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尊重民众的意愿,倡导减少政府的干预,减轻民众的负担,使社会保持稳定和平衡。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政府要倡导无为而治,不要过度干预社会各个方面的事物,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增强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他还强调了宽容与柔和的治理方式,认为统治者应该像水一样,包容万物,以温和的姿态来统治。
他认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应该是由人民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所决定的,政府只需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和规则。
《老子》思想的探微可以归纳为道观、修身篇和治国篇三个方面。
老子通过对道的思考和探索,揭示了宇宙的本质和事物演变的规律;通过修身篇,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生活的平衡;通过治国篇,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管理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旦 外 现 为 文 字 的 表 达 . 立 刻 失 去 了 它 的 丰 富 的 内涵 , 老 子 的话 说 就 是 失 去 了它 便 用
的恒 常 性 ( 常 ” 。@ “ )
开 篇 首 句 “ 可 道 . 常道 ” 就 提 出 了 “ 道 ” “ 可 道 ” 困 境 。 按 照 老 子 的 观 道 非 ④, 可 与 不 的 点 ,道 ” 既 内在 又超 越 的 ; 是 万 物 之 母 , 而 不 能 随 万 物 一 起 命 名 。换 句 话 说 ,道 “ 是 它 因 “
老 子 在 面 对 令 尹 . 对 诸 如 此 类 对 神 秘 的 道 缺 乏 直 觉 的 知 的凡 夫 俗 子 时 , 说 不 可 畜 面 言
说 和 描 述 不 可描 述 的 困 境 。
面 对 “ ” “ 道 ” “ 可 道 ” 困境 . 道 的 可 与 不 的 老子 认 为 道 是 无 名 也 不 可 名 , 且 对 “ ” 并 道
擘
觋
维普资讯
“ ” 表 示 清 除 心灵 中 的 理 性 知 识 这 种 观 念 . “ ” 表 示 万 物 复 归 本 性 的 观 念 . 子 进 行 了 充 分 的 表 述 。 如 :堕 尔 形 体 , 尔 聪 明 , 与 物 忘 , 同 庄 例 “ 吐 伦 大 乎 漳 溟 。 乎 物 , 乎 天 , 名 为 忘 己 。 己之 人 , 谓 入 于 天 。 o 一 个 人 忘 掉 自己 的 忘 忘 其 忘 是 ”当
是什么说 了很 多 , 而对 如何“ 突围” 却说 得很少 。但< 老子> 中至少有 二处是涉及这 一问
题 的 。其 中之 一 就 是 :涤 除 玄 览 , “ 能无 疵 乎 ?” 的“ 览 ” 词 也 可 用 来 意 指 “ 镜 ” 它 0 玄 一 玄 , 是 心 灵 的一 个 隐 喻 , 管 是 哪 种 方 法 都 是 说 人 应 该 清 除 心 灵 中 的 理 性 知 识 , 以 直 觉 不 而 的 方 法 关 照 自然 之 道 。 一 句 话 就 说 “ 虚极 , 静 笃 。 物 并 作 。 以 观其 复 ” 。 里 , 另 致 守 万 吾 o这
是不可 说的 . 超越 了语 言力量 的“ 之 又玄” 是 玄 @。甚 至 “ ” 个 名 称 也 并 不 是 它 的名 道 这 称 :吾 不 知 其 名 . 之 日道 。@ 道 无 常 名 。 0 子 使 人 清 楚 地 认 识 到 : 只有 在 懂 得 沉 “ 字 ”“ ”老 道
默 的 时 候 才保 持 其 完 整 , 而 才 有 这 一 著 名 的 悖 论 :知 者 不 言 , 则 不 知 。 ” 使 得 对 因 “ 言 @
维普资讯
“ 道" 不 道 " 与“ 的突 围
《 老子》 “ ” 之 道 初探
杜 夕如
冯 友 兰 在 < 国哲 学 简 史 》 中 中认 为 , 子 是 < 子 》 设 的 作 者 , 老 子 是 谁 , 今 没 老 老 推 而 迄
有 令 人 满 意 的 定 论 . 至 是 否 真 有 过 老 子 其 人 , 还值 得 怀 疑 。中 国 古 代 事 实 上 并 无 单 甚 也
“ 道 ” “ 可 道 ” 突 围具 有 恒 久 的 超 越 性 。 可 与 不 的 也 许 会 有 人 反 驳 说 : 管 《 子 》 为简 洁 , 毕 竟 是一 部 五 千 多 字 的 书 , 子 不 仅 尽 老 极 但 老
说 了话 , 且 把 他 相 信 不 可 说 的东 西 写 成 了 书 。 然 而 , 佛 是有 预 见 地 , 一 悖 谬 也 许 而 仿 这 可 以 在 司 马迁 的 ‘ 记 > 史 中得 到 部 分 的 调 和 : 老 子 修 道 德 , 学 以 自隐 无 名 为务 。 居 周 “ 其 久之 , 周之衰 , 遂去 。 见 乃 至关 , 令 尹 喜 日 :子 将 隐 矣 , 为 我 著 书 。’ 是 老 子 乃 著 书 关 ‘ 强 于 上下 篇 , 道 德 之 意 五 千 余 言 而 去 . 知 其 所终 o 从 这 个 故 事 中我 们 多 少 可 以 了 解 到 , 言 莫 . ’ @
为 了达 到 这 种 “ 化 ” 境 界 . 必 须 实 行 庄 子 所 谓 的 “ 斋 ” “ 听 之 以 耳 , 听 物 的 人 心 :无 而 之 以志 向 ; 听 之 以心 , 听 之 于 气 。听 止 于 耳 , 止 于符 。气 也 者 , 而 待 物 者 也 。 唯 无 而 心 虚
时 候 . 不 再 感 到 存 在 有 主 观 意 识 与 客 观 现 实 之 间 的 隔 阂 , 与 自然 万 物 合 一 , 游 乎 便 而 “
天地 之一气 ( 空气 , 息, 神 ) 失 掉 自我 意 识 而 与 自然 合 一 , 种 途 径 被 称 为 “ 化 ” 气 精 ” 这 物 。
一
作 家 的概 念 。 某 某 子 ” 过 是 一 本 书 。 本 书 代 表 了 被 认 为 是 其 人 所 创 立 的 思 想 学 “ 不 这
派 . 的作 者 实 际 上 也 未 必 就 是此 人 。 本 文 中 的 老 子 、 子 并 非指 老 庄 其 人 , 是 指 这 书 ① 庄 而
一
学 派 以及 创 始 人 “ ” 为老 子 思 想 的 哲 学 母 题 , 八 十 一 章 中 共 出 现 七 十 五 次 。张 隆溪 在 ‘ 与逻 道 作 在 道
各斯> 中认 为 : 先 ,道 ” 个 词 里 包 含 了 思想 与 言 语 的 二 种 重 性 ; 次 ,道 ” 为 思 否 首 “ 这 其 “ 作 弃 了 “ ” 为 言 ; 后 , 两 者 又 是 锁 在 同一 词 中 。 按 照 老 子 的 意 思 , 道 作 最 这 圆 内在 把 握 到 的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