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标准洗水色牢度测试
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
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一、简介在对外贸易中,棉织物耐洗色牢度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
欧盟正式公布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OkeoTexStandard 100” ,把耐洗色牢度列为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测,明确了具体技术要求,却未规定具体的测试标准。
目前测试方法有GB /T3921. 1~5和AA TCC Test Method 61-1996等,测试结果为成品棉织物首次测试值。
由于测试标准不同,测试结果就有差异。
怎样对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进行加速测试和终审评定,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二、耐洗色牢度与皂洗次数的关系选用不同颜色的棉织物,按照GB /T3921. 3测定耐洗色牢度、皂洗牢度,每个颜色重复进行同一实验,结果。
棉织物皂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褪色,以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皂洗5~8次趋向于某一稳定值,往后不再褪色,此时的色牢度就是该织物的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通常皂洗1次与皂洗10次后色牢度相差0. 5~2级。
有些色牢度较好者,像黑、墨绿、咖啡等色,皂洗1次褪色不多,以后褪色也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浅绿、杏色、红蓝格等色,皂洗1次褪色较多,以后褪色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也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深蓝、大红等色,皂洗1次褪色虽然不多,但随着皂洗次数的增加,褪色不断增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竟相差1. 5~2级。
棉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上有较多的自由羟基,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公定回潮率为8 %。
可用染料有直接、活性、盐基、硫化、还原、偶氮、酞菁等,棉纤维一般是用上述染料染色而成。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首先在纤维表面发生吸附,使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远高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最后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共价键与纤维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
棉织物皂洗时,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首先洗除少量机械地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浮色,或使浮色再度扩散渗透到纤维内部;其次是拆散棉纤维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增加纤维的膨化程度,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减弱,部分靠结合力固着的染料克服分子的引力及纤维结构因素所产生的障碍也脱落下来,最终达到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常用色牢度标准
美标
AATCC 107
目的:测定染色、印花或其它有色织物的耐水渍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1 GB/T 5713
原理:当试样和贴衬织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充分浸泡规定时间后, 夹在汗渍 测试仪上,放置在烘箱内一定时间,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欧标
ISO 105 B02
原理:将试样和标准布一起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曝晒后评级。
国标
GB/T 8427
美标
AATCC 15
目的:衡量染色织物耐汗渍的色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4 GB/T 3922
原理:试样和贴衬织物同时在汗渍溶液浸泡后,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放置一定 时间后,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有色试样颜色变化和贴衬织 物沾色的程度。
美标
AATCC 8
目的:测定染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
欧标
ISO 105 X12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转移到小白 布上的沾色程度。
国标
GB/T 3920
适用范围:适合于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美标
AATCC 16E
目的:测试染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等对光、日晒的抵抗性。
项目名称
皂洗牢度
摩擦牢度 (rubbin g/crocking)
光照牢度
汗渍牢度
水渍牢度
常用色牢度检测标准
相关标准
-5A
ISO105 C06 TES T A-E
GB/T 3921. 1-5、GB/T 12490 TES T A-E
目的: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他织物的沾色情 况。 原理式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 行洗涤,式样通过与容器及不锈钢珠的碰撞作用模拟实际洗涤,再经清洗与 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光照色牢度标准是评价纺织品色彩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主要用于评估纺织品在阳光或其他光照条件下色彩的稳定性。
欧标五级是一种常用的光照色牢度标准,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
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光照是不可避免的因素,长时间的光照可能会导致纺织品的颜色褪色或变深。
因此,对纺织品进行光照色牢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生产商提前了解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色彩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对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标准的定义、测试方法及对应的结果解释。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光照色牢度标准在纺织品行业中的应用及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及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更全面地了解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光照色牢度标准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光照色牢度标准的概述和欧标五级标准的解读,同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旨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参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光照色牢度标准欧标五级,并深入探讨其在纺织品和染料行业的重要性。
通过详细分析欧标五级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照色牢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光照色牢度标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对光照色牢度标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也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们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正文2.1 光照色牢度标准概述:光照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光照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即在阳光或人工光下暴露一定时间后,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9色牢度试验 耐水洗色牢度
皂 片 ≤0.3 ≤0.1 ≥850 皂 水/% 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 碘值 片 ≤5 ≤30 ≤50.
游离碱(以Na2CO3 计)/% 游离碱(以NaOH计)/% 总脂肪物/g.kg-1
表1一2 标准合成洗涤剂的组成要求
成 分 m/m (%) 成 8 2.9 分 m/m (%) 1.9 1.2 0.2 21.2 9.9 100
(3)试验条件: 五种试验方法的温度、时间和加料分别是: 方法一;40℃,30 min; 方法二:50℃,30 min; 方法三:60℃,30 min; 方法四:95℃,30 min ,加 10粒不锈钢珠; 方法五:95℃,240 min,加10位L皂片和 2 g/L 无 水碳酸钠,或4 g/L标准合成洗涤剂和 1g/L无 水碳酸钠组成,皂片和标准合成洗涤剂中不应含 有荧光增白剂。皂片和标准合成洗涤剂的组成应 1 l 1 2 符合一定要求,标准分别如表1-l、表1-2所示。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纺 织品都是要进行洗涤的,洗涤时纺织品在 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洗涤,由于洗涤液的 作用,染料会从纺织品上脱落,最终使纺 织品原本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称之为变色。 同时进入洗涤液的染料又会沾染其他纺织 品,亦会使其他纺织品的颜色产生变化, 这称之为沾色。
2.检测原理 . 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两 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 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 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 的沾色。耐洗色牢度共有五个试验方法,主要 区别在于试验温度和时间不同,其他皆基本相 同。
3.检测方法 . (l)试样:尺寸为 40 mm x 100 mm,贴衬织物尺寸与试样 相同,可以是两块规定的单纤维 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 与试样沿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 合试样。 (2)仪器:多个直径75 mm、 高 125mm的密封容器,密封容 器能沿半径为45 mm。、转速为 40 r/min进行转动,并能保持在 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机械搅 拌。
iso耐海水色牢度标准
ISO耐海水色牢度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耐海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原理、测试仪器、试样准备、试验操作、结果评定、试验报告、试验注意事项和试样存储等方面。
1.测试原理耐海水色牢度测试是一种评价纺织品在海水中浸泡后的颜色变化和褪色程度的方法。
将试样与标准参比样在海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浸泡前后的颜色变化,来评价试样的耐海水色牢度。
2.测试仪器测试仪器应包括以下部分:(1) 耐海水色牢度测试仪,包括一个装有加热装置和机械搅拌装置的浸泡容器。
(2) 实验室用白光源标准光源箱,用于比较试样与标准参比样的颜色变化。
(3) 计时器,用于控制浸泡时间。
(4) 称量设备,用于称量浸泡前后的试样重量。
(5) 测量设备,用于测量试样浸泡前后的颜色变化。
3.试样准备试样应为干燥的纺织品样品,大小约为10cm x 10cm,并包括不同的颜色和材质。
每个样品应至少有两块。
试样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浮色。
4.试验操作试验操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试样放入浸泡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以覆盖试样。
(2) 将浸泡容器加热至规定温度(通常为35℃),并保持恒温。
(3) 加入适量的海水晶,以模拟海水的盐分和矿物质含量。
(4) 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记录浸泡时间。
(5) 在规定的浸泡时间后,取出试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6) 将试样放在实验室用白光源标准光源箱中,与标准参比样进行颜色比较。
(7) 使用测量设备测量试样浸泡前后的颜色变化程度,并记录数据。
(8) 计算试样的耐海水色牢度评级。
5. 结果评定根据测量结果和相关标准,对试样的耐海水色牢度进行评级。
评级越高,表示试样的耐海水色牢度越好。
通常分为五级:1级(很差)、2级(差)、3级(中等)、4级(好)和5级(很好)。
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试样信息:试样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等。
(2) 实验条件:实验温度、实验时间、海水晶用量等。
(3)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试样的颜色变化程度和耐海水色牢度评级。
耐水渍色牢度.
注1:能获得相同结果的其他装置,亦可使用。
4.2 烘箱:温度保持在37℃ ± 2C。
4.3 三级水(按GB/T 615l—1997,8.1)。
4.4 贴衬织物(按GB/T 6151—1997,8.2),按4.4.1或4.4.2,任选其一。
a)取40 mm×100 mm试,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b)取40 mm×100 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 mm×100 mm单纤维贴衬织 物(4.4.2)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单纤维贴衬
试样
多纤维贴衬织物试样
4.4.1 一块符合于GB 11404的多纤维贴衬织物。
4.4.2 二块符合于GB 7564~7568 相应章节的单纤维贴衬织物。
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 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或另作规定。
单纤维贴衬织物
3 原理
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二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一起,浸入水 中,挤去水分,置于试验装置的两块平板中间,承受规定压力。 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 沾色。
4 设备和试剂
4.1 试验装置(右图):总重约5kg, 40×100 mm试样受压12.5kPa。试验装置应保 证当试验时重块取去,仍能保持试样受压 12.5kPa不变。
8. 国标与美标耐水色牢度标准的差异
GB/T 5713—1997
AATCC 107-2009
试样
40mm×100 mm
60mm×60mm
贴衬织物
单纤维或多纤维
AATCC61 水洗色牢度
参考标准:AATCC 61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法1.目的和范围1.1这些加速洗涤方法用于评价耐频繁洗涤纺织材料的耐洗涤色牢度,织物由于5次手洗、家洗涤或商业洗涤中的洗涤剂和摩擦作用产生的掉色和表面变化,通过45分钟的测试大致模拟,但是,对于5次手洗、家庭洗涤和商业洗涤的沾色不总是能由45min的测试获得。
沾色是有色和无色纺织物的比例、洗涤负荷中织物纤维含量以及最终使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不总是能够预测的。
2.原理2.1测试样在一定温度、洗涤剂、漂白和摩擦的作用下进行洗涤,产生的颜色变化类似于5次手洗或家庭洗涤或商业洗涤,颜色变化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摩擦作用是通过织物与容器的摩擦效果,低浴比和不锈钢珠的撞击来完成。
3.设备、试剂和标准物质及测试样的准备3.1水洗牢度机(AATCC Launder-Ometer)3.1.1 恒温水浴:转速40±2rpm3.1.2 不锈钢罐Type1,500ml,75mm*125mm, 用于1A方法3.1.3不锈钢罐Type2,1200ml,90cm*200cm,用于2A,3A,4A,5A方法3.1.4 紧固板,在水洗牢度机支架上,用于固定不锈钢罐的。
3.1.5 不锈钢珠:直径6mm3.1.7预热/存储装置3.2 评级卡3.2.1 AATCC彩色转移灰卡3.2.2 变色灰卡3.2.3 沾色灰卡3.3 试剂和材料3.3.1 多纤维贴衬织物No.1和FB(纬向织物条,包含醋酸纤维、棉、尼龙、丝、粘胶和羊毛、0.8cm宽),No.10A和FAA(经向织物条,包含醋酸纤维,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1.5cm宽),No.10和FA(纬向织物条,包含醋酸纤维,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0.8cm宽)。
3.3.2 漂白织物:纯棉,退浆,无荧光增白剂,32*32根/cm,比重为136±10g/m2。
3.3.3 1993 AATCC标准洗涤剂WOB(不含荧光增白剂和磷酸盐)。
色牢度测试的国际标准
色牢度测试的国际标准
色牢度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染料或颜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
性的测试方法。
国际标准组织(ISO)和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
定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色牢度测试。
ISO标准:ISO105-A02:纤维材料的
色牢度测试-灰度卡法ISO105-A03: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灰度变化法ISO105-A04: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酸汗水法ISO105-A05:纤维材料的
色牢度测试-碱汗水法ISO105-A06: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干摩擦法
ISO105-A07: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湿摩擦法ISO105-A08:纤维材料的
色牢度测试-汗水法ISO105-A09: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海水法ISO105-
A10: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热水法ISO105-A11: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
试-油污染法ISO105-A12: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气候变化法ASTM标准:ASTMD2054: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干摩擦法ASTMD2055:纤维材料的色
牢度测试-湿摩擦法ASTMD2616: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酸汗水法
ASTMD2617: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碱汗水法ASTMD3939:纤维材料的色
牢度测试-海水法ASTMD3690:纤维材料的色牢度测试-热水法这些标准涵
盖了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条件,以确保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全面的色
牢度测试。
这些标准的使用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帮
助制造商和消费者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材料。
常规欧洲纺织品洗涤标签和测试项目
17
Physical Testing – Appearance
Besides marking method, measurement of the skewness in garment samples can be based on side seam twisting. Such measurement will include not only the fabric torque but also the effect from garment structure.
8
ISO 洗水唛图形符号
专业护理
9
洗标测试相关
洗水唛
10
Care Labeling Rule
Tests Related to Care Labeling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Appearance Colorfastness Colorfastness to Washing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Colorfastness to Drycleaning Colorfastness to Chlorine / Non-chlorine Bleach Colorfastness to Static Wetting
14
Physical Testing – Dimensional Stability
% Dimensional Change = 100 X
( A’ - A ) A
Original Bench Mark Distance (A) Laundered Bench Mark Distance (A’)
23
Colorfastness – Related to Care Label
水洗色牢度怎么测试
水洗色牢度-
染色的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试样缝上白布,放入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在机械搅拌下,按规定时间浸渍洗涤。
由于洗涤方法及洗涤液多种多样,试验结果是一项有严格条件值含义的指标。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对褪色的作用方法,其重要性依次为:温度、沾色白布、液量、不锈钢球、时间和不锈钢球交互作用的顺序。
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排在沾色白布后的诸因素则影响甚微。
在影响沾色白布方面,其重要性的顺序为:沾色白布、温度、碳酸钠、液量、时间、和不锈钢球的交互作用。
其中沾色白布的影响最大,温度影响也很大,时间和不锈钢球这两个因素几乎没有影响。
因为如此,试验时,对不同纤维品种的试样,应选择不同的试验温度。
扣扣 1921605320
温度的确定主要依适用标准:GB/T3921.1~3921.5,ISO105 C01-C0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试验5》
GB/T5711-1997,ISO105 D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AATCC 61《家庭和商业水洗色牢度:快速法》
技术参数:
⑴ 试杯容量: 550mL(¢75mm×120mm);1200 mL(¢90mm×20mm)
⑵ 旋转架中心至试杯底距离: 45mm
⑶ 旋转速度:40±2r/min
⑷ 时间控制范围: 999min
⑸ 时间控制误差:≤±5s
⑹ 温度控制范围: 0~100℃
⑺ 温度控制误差:≤±2℃
⑻ 加热方法:电加热
⑼ 电源: Ac380V 50Hz
据纤维本身的耐热性能以及实际使用场合的要求。
耐洗色牢度AATCC 61测试准备条件
耐洗色牢度AATCC 61测试准备条件耐水洗色牢度仪各种纺织品的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漂洗色牢度、洗衣粉效能及其它耐洗、耐干洗色牢度的试验,最高温度可达95℃,还可考核染料耐洗色牢度性能的试验。
本文重点介绍关于耐洗色牢度AATCC 61测试准备条件。
范围(1)本测试是一种加速的洗烫方法,以评估纺织品耐频繁洗烫的色牢度。
原理(1) 样品在适当的温度,洗涤液、漂白和磨擦条件下产生的变色可模拟5次手洗、家用或商用洗涤效果。
以便样品的变色能在短时间内评价。
(2) 磨擦作用是通过织物与筒子之间磨擦、低浴比溶液和钢珠在织物上产生的影响。
3.准备条件(1)洗水牢度仪(2)标准的不锈钢杯仪器/材料根据测试样No.1A -75 ? 125 mm (3.0? ? 5.0?),选用的容量为500毫升For Test No. 2A - 90 ? 200 mm (3.5? ? 8.0?), 1200 ml capacity根据测试样No.2A-90 ? 200 mm (3.5? ? 8.0?),选用的容量为1200毫升(3)不锈钢珠,直径为6 mm(0.25?)(4)经漂白、退浆过的无荧光增白剂的棉织物,32?32经密?纬密/厘米(80?80经密?纬密/英寸)结构,布重136 ± 10 g/m2 (4.0 ± 0.3 oz/yd2)。
(5)多纤维测试织物No. 1 与FB, No. 10 与FA 和No. 10A 与FAA(6)AATCC颜色转移卡(7)AATCC变色灰尺(8)AATCC沾色灰尺(9)1993 AATCC 标准洗涤剂WOB(不含荧光增白剂及无磷酸盐)(10) 标准洗涤剂(含荧光增白剂)(11)蒸馏水/去离子水(12)1升的容量瓶(13)250ml的量筒(14)2000ml,500ml的烧杯(15) C0 - 100°C的温度计(16) Hot plate。
水洗及色牢度测试报告GZSL1205046186TX(1)
Test Report No. GZSL1205046186TX Date: Jun 05, 2012 Page 1 of 3 GUANGDONG ENPING CITY HONGTIANWEIYE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XIANKE INDUSTRIAL PARK SOUTHERN SUBURBS ENP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529467,CHINA The following samples were submitted and identified on behalf of the client as:Four samples of Satin cloth in (A) Black (B) Cyan (C) Magenta (D) Yellow.Sample Receiving Date : May 31, 2012Test Performing Period : May 31, 2012 ~ Jun 05, 2012Test Performed Test Results :*:Selected tests as requested by applicant.* *Please refer to the next pages.*Signed for and on behalf ofSGS-CSTC Ltd._________________Lily WangAccount SupervisorThis document is issued by the Company subject to its General Conditions of Service printed overleaf, available on request or accessible at /terms and conditions.htm and, for electronic format documents, subject to Terms and Condition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at /terms_e-document.htm. At tention is drawnto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indemnification and jurisdiction issues defined t herein. Any holder of this document is advised that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on reflects the Company’s findings at the time of its intervention only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Client’s instructions, if any. The Company’s sole responsibility is to its Client and this document does not exonerate parties to a transaction from exercising all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transaction documents. This document cannot be reproduced except infull, without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the Company. Any unauthorized alteration, forgery or falsification of the content or appearance of t his document is unlawful and offenders may be prosecuted to the fullest extent of the law.Test Report No. GZSL1205046186TX Date: Jun 05, 2012 Page 2 of 3Test Report – Picture PageSamples(A) (B)(C) (D)This document is issued by the Company subject to its General Conditions of Service printed overleaf, available on request or accessible at /terms and conditions.htm and, for electronic format documents, subject to Terms and Condition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at /terms_e-document.htm. At tention is drawnto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indemnification and jurisdiction issues defined t herein. Any holder of this document is advised that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on reflects the Company’s findings at the time of its intervention only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Client’s instructions, if any. The Company’s sole responsibility is to its Client and this document does not exonerate parties to a transaction from exercising all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transaction documents. This document cannot be reproduced except infull, without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the Company. Any unauthorized alteration, forgery or falsification of the content or appearance of t his document is unlawful and offenders may be prosecuted to the fullest extent of the law.Test Report No. GZSL1205046186TX Date: Jun 05, 2012 Page 3 of 3 Test Results:(A) (B) (C) (D)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ISO 105 C06: 2010; Single test C2; Machine wash at 60 degree C with 4g/l ‘ECE(B)’ detergent and 1g/l sodium perborate solution with 25 steel balls.)Change in shade 4-5 4-5 4-5 4-5Staining on multi-fiber stripeAcetate 4 4 4 4-5Cotton 4-5 4-5 4-5 4-5Nylon 4 4 4 4-5Polyester 4-5 4-5 4-5 4-5Acrylic 4-5 4-5 4-5 4-5Wool 4-5 4-5 4-5 4-5Cross staining 5 5 5 5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ISO 105 X12: 2001/Cor 2002; Size of rubbing finger: 16mm diameter.)Dry staining 4-5 4-5 4-5 4-5Wet staining 4-5 4-5 4-5 4-5Remark: Grey Scale Rating is based on the 5-step scale of 1 to 5, where 1 is bad and 5 is good.Colour Fastness To Light(ISO 105 B02: 1994 / Amd1:1998 + Amd2:2000; Xenon-Arc Lamp)Comparison upto blue wool reference 5Grade (Blue Wool Standard) 5 5 5 5*** End of Report ***This document is issued by the Company subject to its General Conditions of Service printed overleaf, available on request or accessible at /terms and conditions.htm and, for electronic format documents, subject to Terms and Condition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at /terms_e-document.htm. At tention is drawnto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indemnification and jurisdiction issues defined t herein. Any holder of this document is advised that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on reflects the Company’s findings at the time of its intervention only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Client’s instructions, if any. The Company’s sole respo nsibility is to its Client and this document does not exonerate parties to a transaction from exercising all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transaction documents. This document cannot be reproduced except infull, without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the Company. Any unauthorized alteration, forgery or falsification of the content or appearance of t his document is unlawful and offenders may be prosecuted to the fullest extent of the law.。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各种使用环境和附着物条件下,其颜色是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色牢度测试是评估纺织品抵抗颜色褪色和染料迁移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
1. 至少30分钟湿色牢度测试(ISO 105-E01)在湿润状态下测试纺织品的湿色牢度。
将纺织品与刺激物(如酸、碱或汗水)接触,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颜色褪变情况。
2. 干摩擦色牢度测试(ISO 105-X12)使用一块摩擦测试仪具有特定质地和重量的织物,将其在一定的压力和旋转速度下与纺织品进行摩擦。
根据颜色变化的程度评估纺织品的干摩擦色牢度。
3. 湿摩擦色牢度测试(ISO 105-X11)使用类似于干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方法,在湿润状态下测试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
4. 汗液色牢度测试(ISO 105-E04)测试纺织品在模拟人体出汗情况下的色牢度。
将纺织品与人工汗液接触,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5. 水洗色牢度测试(ISO 105-C06)将纺织品与水洗液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洗涤,并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
可以通过观察洗涤后的纺织品的颜色变化来评估色牢度。
6. 干热烘炉法(ISO 105-12)将纺织品暴露在热烘箱中一定时间,并评估其干热色牢度。
7. 高温高湿热烘箱法(ISO 105-E02)使用高温高湿热烘箱来模拟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纺织品色牢度。
将纺织品置于热烘箱中,一定时间后评估其色牢度。
这只是一些常用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不同的纺织品可能需要符合不同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具体选择哪种测试标准和方法需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客户需求来确定。
C002-水洗牢度
1、本测试方法参照AATCC 61-1996 Color Fastness To Laundering: 1A。
2、准备工作2.1准备试样2.1.1剪取一块2.0inch⨯4.0inch (5.0cm⨯10.0cm),长度方向平行纵向(领、袖测试样的长度方向则垂直高度方向)的试样。
试样应包括待测样的所有颜色。
如不能,则应剪多个试样以保证能测试到每种颜色并在试样上注明编号。
2.1.2沿试样正面短边与5cm宽的AATCC NO.10多种纤维布缝合。
注:纤维布的纤维条应与试样长边平行且羊毛处于最右边。
2.2设定水洗牢度机恒温水浴的温度、测试时间至测试要求条件。
3、测试条件:4、测试步骤4.1 按3.中要求,在钢瓶内放入相应数量的钢珠及洗涤剂,旋紧瓶盖。
4.2将钢瓶置于水洗牢度机内的瓶架中卡紧,开动机器至少运行2分钟,把钢瓶预热至测试要求的温度。
4.3在每个钢瓶内放入相应的试样,旋紧瓶盖。
检查机器各项参数,确定无误后开动机器。
4.4 运行45分钟后,机器会发出蜂鸣声,关停机器,取出钢瓶。
4.5从钢瓶中取出试样逐个进行清洗,以免试样之间互相沾污。
4.6 除去试样上多余水分,在不高于60︒C的烘箱内烘干或在室温下晾干。
若为烘干,则干燥过程应注意检查,避免试样因烘干时间过长而泛黄。
4.7评级前,试样应在20︒C±1︒C、65±2%RH环境下放置1小时。
4.8 除去多种纤维布及试样表面上沾有的松散纤维及纱线,以免影响评级。
5、评级5.1对照AATCC Gray Scale For Color Change评定试样(布样或领、袖样)颜色变化5.2对照AATCC Gray Scale For Staining评定多种纤维布上各纤维条的沾色等级。
6.报告6.1 报告所评的变色和沾色等级。
6.2 报告采用的测试方法7. 注意事项7.1 遵照《安全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7.2 机器的使用参阅《RAPID水洗牢度机操作规程》7.3 清洗时注意防止丢失钢珠。
纺织品色牢度的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的区别
纺织品色牢度的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的区别纺织品色牢度是指面料在不同程度的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其颜色是否会褪色、渗透或转移至其他物品上。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环境友好性,国际上制定了各种标准来评估和监测纺织品的色牢度性能。
其中,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是两个主要的色牢度评估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纺织品色牢度的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之间的区别。
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标准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纺织品色牢度测试和评估的要求,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1. 色牢度测试方法的差异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在测试纺织品色牢度时使用的方法存在一些差异。
欧洲标准通常采用洗涤、摩擦、汗水和光照等多种因素来模拟日常使用条件下的色牢度表现。
而美洲标准则更加注重纺织品在干湿条件下的色牢度,以及经过多次清洗和曝晒后的色牢度变化。
2. 色牢度等级的差异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对纺织品色牢度的等级划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通常,欧洲的色牢度等级标准为1-5级,其中1级代表最差的色牢度,5级代表最好的色牢度。
而美洲标准则采用1-8级的等级划分,其中1级仍为最差,8级则代表最佳的色牢度性能。
3. 对于某些特殊纺织品的考虑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在考虑不同类型特殊纺织品的色牢度时也有所区别。
对于婴儿服装或儿童用品,欧洲标准更加严格,对于染料的毒性和过敏性要求更高。
相比之下,美洲标准对这些特殊纺织品的色牢度要求相对较低。
个人观点和理解:纺织品色牢度是纺织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欧洲标准和美洲标准的差异主要源于两大文化背景和产品需求的不同。
欧洲对环境友好和消费者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色牢度测试方法和等级划分上更加严格。
相比之下,美洲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持久性,所以在色牢度等级划分上更加宽松。
对于某些特殊纺织品的考虑也是两种标准差异的体现。
欧洲标准对婴儿服装和儿童用品的色牢度要求更高,以确保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而美洲标准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美洲市场对婴幼儿服装要求较少的限制有关。
纺织面料测试方法及标准
纺织面料测试方法及标准一、缩水率:目前我们常说的缩水率有国标和美标两种。
国标的测试即2A程序,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一遍水洗60度13分钟,但它的烘干方式也有好几种:晾干、平网烘干、挂干等。
因目前业务部门没有测试要求,所有物测常规均采用平网烘干,只有绉布和麻粘两类采用晾干。
(G(一)、AATCC1351、洗涤程序:(1)正常;(2)柔和;(3)免烫2、洗涤温度规定如下:冷洗Ⅱ27±3°C温洗Ⅲ41±3°C热洗Ⅳ49±3°C热洗Ⅴ60±3°C过水温度29度以下3、干衣程序:A、滚干:将试样和伴布放进干衣机,设定好温度进行干衣。
待试样完全干后,用冷风吹5分钟,立即从干衣机中取出。
放在于21±1°C (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个小时。
排风温度设定如下:轻柔:低温LⅡ小于60°C标准:中温MⅠ66±5°CPermanent Preess:高温HⅢ66±5°CB、挂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挂干。
C、滴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滴干。
D、平干:将洗涤好的试样摊平放在筛网上,抹平皱褶,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平干。
标准烘干4、衣后的处理1、每一个试样在第一次洗水和干衣后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静置4小时后读数。
如需第二、第三次洗水和干衣后,再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平铺,静置4小时后取得三次洗水后的结果。
2、如果试样表面发生皱褶。
则需用热压烫平。
烫后,将试样平摊,放在于21±1°C(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小时。
3、组织布面如果不平则可用低温熨斗压平。
德国淋浴底盆检测标准
德国淋浴底盆检测标准
德国淋浴底盆是一种常见的卫浴设备,其品质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
全性。
为了确保淋浴底盆的质量达到标准,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淋浴底盆检测标准。
首先,德国淋浴底盆的材料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常见的材料有陶瓷、塑料、
钢琴烤漆等。
陶瓷底盆要求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和气泡,采用环保材料,能够耐受一定冲击和磨损。
塑料底盆要求材质坚固、防滑、耐用,并且不含有害物质。
钢琴烤漆底盆要求表面光洁平滑,色彩饱和度高,不易褪色。
其次,德国淋浴底盆的安全性需满足相关要求。
例如,底盆的排水设计要合理,能够快速排除污水并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导致滑倒或细菌滋生。
淋浴底盆的安装固定要牢固可靠,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摇晃或倾斜,从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德国对淋浴底盆的耐温性也有严格要求,底盆材料应能承受高温水的冲击,不易破裂或变形。
最后,德国对淋浴底盆的水质要求也十分重视。
淋浴底盆应能有效防止水渗漏,避免水分渗入地板或墙壁,以免引起霉菌滋生或损坏其他结构。
同时,德国对底盆的耐腐蚀性也有一定要求,确保长期使用不易生锈或磨损。
总的来说,德国淋浴底盆检测标准包括材料要求、安全性要求和水质要求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淋浴底盆的质量和功能达到一定标准,并且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和使用体验。
德国的淋浴底盆检测标准也为其他国家的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泡水色牢度英文
泡水色牢度英文1. 引言泡水色牢度是指某种材料在水中浸泡后,其颜色是否能够保持不变的能力。
在纺织品、染料和其他相关行业中,泡水色牢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
本文将探讨泡水色牢度的英文表达,以及与泡水色牢度相关的领域术语和测试方法。
2. 泡水色牢度的英文表达在英文中,泡水色牢度可以被表达为”Wash Fastness”或”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这两个表达方式都是常见且广泛使用的,用于描述材料在洗涤过程中颜色的保持能力。
3. 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材料的泡水色牢度,通常会使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测试方法:3.1. ISO 105-C06 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ISO 105-C0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之一。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纺织品和染料,能够准确评估材料在水中浸泡后颜色的持久性。
测试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和标准布料。
2. 将样品和标准布料放入洗衣机中。
3. 设定适当的洗涤条件,如水温、洗涤剂浓度和洗涤时间。
4. 完成洗涤后,取出样品和标准布料并晾干。
5. 使用灰度标准比较样品和标准布料的颜色变化程度。
3.2. AATCC 61 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AATCC 61是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料师协会(AATCC)制定的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纺织品,用于评估材料在水中浸泡后颜色的保持能力。
测试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和标准布料。
2. 将样品和标准布料放入洗涤机中。
3. 设定适当的洗涤条件,如水温、洗涤剂浓度和洗涤时间。
4. 完成洗涤后,取出样品和标准布料并晾干。
5. 使用灰度标准比较样品和标准布料的颜色变化程度。
3.3. GB/T 3921 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GB/T 392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的泡水色牢度测试方法之一。
该方法适用于纺织品,用于评估材料在水中浸泡后颜色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