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人生审美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瑰宝,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弘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善相待等传统美德。
这些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强调,给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高尚的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追求美的精神,注重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其中包括诗词、画画、音乐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的学术素养和文化素质。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术理念。
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人们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文化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对内在的修养和个体的正常感情的培养。
其中包括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修养内心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情感修养,更好地处理内外的关系,保持心理健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品质和人格;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欣赏和创造更多的美;能够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修养,保持心理健康。
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境界
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境界中国古代文人是历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一群人,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才华,而且拥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人生境界。
他们通过诗词、绘画以及文章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进行探讨。
一、审美情趣1.1 文人雅致情调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与宁静,追求优雅、高雅的审美情趣。
他们常常以自然景色、花鸟虫鱼等元素为题材,通过绘画和诗词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感悟。
比如,宋代文人苏轼的《水龙吟》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情趣。
1.2 唐诗宋词的艺术表达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人审美情趣的重要表现形式。
唐代的文人以李白、杜牧等为代表,他们用极富意境的词句,描绘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诗人往往借助咏史抒怀、抒发个人情感等方式,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1.3 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中国古代文人还以绘画为媒介,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
他们重视以笔墨所表现的金石之神韵、青釉之光泽、陶瓷之纹样、字画之线条等感官效果。
历代文人王维、顾恺之、郑板桥等都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然山水为最主要的题材,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独特运用,表现出了一种独具匠心的审美情趣。
二、人生境界2.1 志在庙堂的风骨古代文人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他们还注重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
许多古代文人立志做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们不满足于纸上谈兵,努力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朝廷之中,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境界常常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2.2 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中国古代文人在珍视自己心灵世界的同时,也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思考。
他们以诗词、绘画等方式,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和自由思想,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
他们常常通过修身养性、涵养情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2.3 唐宋文人的人生态度唐宋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内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积淀。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中逐一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仁者爱人”,并提倡“为人以诚”。
这种价值观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仁爱和诚信的精神让我们能够建立和谐、友爱的社会关系,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也告诉我们要保持平衡和稳定,不偏不倚,这个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适用。
儒家思想对于培养我们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道家哲学是另一种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无为而治”,认为随遇而安才是最好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面对各种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而道家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道家的无为而治让我们明白,有时候不必勉强去改变一些不可控的事物,应该学会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迎接一切。
这种思想对于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调整我们的心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都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它们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方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传统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等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让我们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给予我们智慧和指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仅是一个过去的回忆,更是一个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传承并发扬下去。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遗产,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等领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修养是指人们通过自我修养,提升自己的心灵素质,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生修养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汉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含义丰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内涵。
人生修养则是人们通过自我修养,提升自己的心灵素质,使自身更加完善和和谐。
人生修养要求人们注重内心体验,强调人的内在生命动力与精神世界的升华,以哲学思辨、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精神修养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生修养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思想体系上的契合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而人生修养追求的也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境界,即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生修养的思想体系都强调人们要立足于实践基础,确定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规律,涵盖天地人法的精神内涵,推崇以小化大,以身试法的实践,倡导道德观念上的美德和人格上的高尚品质。
2.价值观念上的共享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具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
人生修养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使自己更符合道义,并通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陶铸人格,提升品德。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坚持自己所信仰的道德原则,维护正义与公平,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人群和事物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维护优质生命的体验感,实现自我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
3.修养过程中的交融人生修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耐心才能够达到的,而中华传统文化则给人们提供了广阔、博大、深入的修养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精神层面的净化和提升,在思想、品德、实践中涵盖了许多与人生修养相关的内容,如孝、敬、爱、信等。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论述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论述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下面我将论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几个方面:1. 哲学思想与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仁爱、道德和家庭价值观念。
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庄子的自然观念等思想触动人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美德与智慧。
2. 文学艺术与情感表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诗词、曲赋、小说等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人生哲理和审美观念。
唐诗宋词、元曲等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3. 书画与审美表达: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享誉世界。
中国书法注重意境、结构和笔画的变化,通过墨香、气韵来表达人物、山水等的美感;中国画追求韵味、气韵和意境,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展现自然界的美。
4. 建筑与空间美学: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思想而闻名。
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以对称、和谐、平衡为特点,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空间美学和精神的升华。
5. 礼仪与人际交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美,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尊重、谦和和礼貌。
通过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和维系社会秩序等传统礼仪规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感。
6. 传统医药与养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和养生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强调预防和整体调理。
中草药、针灸、气功等传统疗法体现了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生命与健康的珍视。
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丰富多样,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有助于维系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第五节儒家论 艺术内涵美的 “沉郁”精神
第六节儒家论 文艺形式美的 “中的”精神
第一节以“无” 1
为美:道家论 至美在无限
第二节以“妙” 2
为美:道家论 美在有中通无
3 第三节以“淡”
为美:道家论 大浓化淡之美
4 第四节以“柔”
为美:道家论 以退为进的人 生美
5 第五节 “自然”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精神
儒家
传统
中国
审美
精神
道家
美学
中华
美学 传统
美感
传统
中华
文艺美学
美学
思想
佛教
意境
内容摘要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既可以作出宏观的解读,也可以作出微观的剖析。在对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宏观把握中,中华传统对“美”的本质的基本理解是*核心的部分。这个核心部分是什么 呢?就是有价值的乐感及其对象。《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一书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该书共分八章,即中华传统 美学精神的基本形态、中华传统美学的儒家精神、中华传统美学的道家精神、中华传统美学的佛家精神、中国传 统文艺美学的表现精神、“意象”说: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征论、中华传统美学的美感特征论以及中华传统美学 的审美方法论。
为美:道家论 美的无意识性
第六节 “生气” 为美:道家论 美在生命
第七节 “适性” 为美:道家论 美的自主性和 自由性
第二节 “涅槃极 乐”:佛教对本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丰富多样,包含了众多独特的价值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容上,更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一、审美观念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以“和谐”和“中庸”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审美观念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建筑、音乐和文学等各个艺术形式中。
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展现出自然界的美。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均衡和谐的布局,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音乐强调“五音相生”,注重音乐与人的情感共鸣。
中国文学以“意境”为核心追求,通过形象的描写和富有韵律的表达,营造出独特的美感。
这些独特的审美观念赋予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二、人文精神的博大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仁爱”、“和谐”和“孝道”等人文精神。
这些精神价值观念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践行。
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睦,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孝道的尊重。
中国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中国人民尊重自然,注重保护环境。
这种人文精神的博大魅力使得中国社会充满了温暖和亲切,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道德理念的崇高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以“仁爱”、“诚信”和“忠诚”为核心,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人民注重道德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追求道德的高尚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行为和社会习惯中。
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睦,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
中国人注重个体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追求公平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种道德理念的崇高魅力使得中国社会充满了正能量,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善在某些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仁相通。
在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篇》)中,就表达出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这里说统治者要为民众带头向善,就是说统治者要忠行于仁道。
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崇高和永恒的价值取向,追求真、善、美的交融是人性的需要;人文的灵魂是自由、独立、仁爱、尊严的和谐,人文的核心思想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价值和各种社会性需要,人有精神安抚、精神就有了归宿;而精神性诉求又是无止境的,永远处于不断诉求之中。
正是人的不断追求真、善、美、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热爱祖国、崇尚真理、追求进步、努力学习、向往真、善、美的生活。
因此,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人通过审美活动,可以激发、提高对真善的认识和追求的水平,培养求真向善爱美的精神,美感的形成是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的内在心理条件,以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从而提高人的文明基本素质。
是人类的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人性的真、善、美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历史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位,是由不同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一直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不曾也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看法。
人类讨论它,讨论了几千年;人类追求它,也追求了几千年。
比如《周易》思想中作为:中华先人观物取象、格物穷理以求真;凝道、行道;以心循理来守真;观感化物而求善;至诚得天而至善;合天人以求美,天人合而尽美。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真善美相互区别、相互涵育,在序卦系统中浓缩为:上经之首示天道而求真,下经之首示人道而求美。
上经止守真,下经止至善,天道人道合一,便有阴阳交感到升降的求美与尽美。
这揭示出天人同构,生生不息,玄妙有常的世界图景。
它的思想有促进当代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
真,属于哲学范畴;善,属于伦理学范畴;美,属于美学范畴,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
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
道家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价值及对人生的启示
道家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价值及对人生的启示-----以宋朝山水画为例中华是一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诞生出了灿烂辉煌的精神文明。
道家,儒家,佛家等等共同谱就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为艺术发展打造浓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这其中在道家美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道、心、悟。
比如宋朝山水画中体现的自然美、融合美与超越美,都是道家美学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即道、心、悟。
道家美学精神中的道,即是自然美的美学思想。
其中的心,则是融合美的美学思想。
其中的悟,则是超越美的美学思想。
宋朝山水画中强调少则得,多则惑,这意思是,少去可以获得更多,贪多反而迷惑。
比如《寒江独钓图》,除了独钓者坐在船上,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为空白,突出写意,这体现了自然美的精髓;又由于其寥寥几笔突出了自然形象中的诗意特征,以景传情,达到情感色彩与景的交融,也突出了融合美的特征;另外,《寒江独钓图》中一大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正是道家美学精神中的悟,体现深刻的超越美。
道法美学不仅启发了宋朝画家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成就了我国深厚的山水文化艺术,更是给当代带来不少价值和意义。
道家美学的观念里,将人生意境与自然融合,寄情于山水,在山水田园之中,发现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
宋朝山水画因此得到启发,衍生出新的山水画意境。
在《寒江独钓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美所体现的“虚”与“实”,“形”与“神”“动”与“静”,“有”与“无”的融合统一。
其中,想“虚”就是画面留白的地方,“实”就是画面中的笔墨画出来的地方。
从《寒江独钓图》中,我们能够发现自然之美,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
以《寒江独钓图》为代表的诗画表达出一种隐逸避世、顿悟渐修的思想,更是是现代人反思人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道家美学中也体现了庄子的主流思想,即自由精神。
庄子自由精神的根基就是“道”。
《寒江独钓图》中的空间意识其实是一种心理意识。
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人生审美精神
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人生审美精神中华人生审美精神扎根于民族哲学的人生情韵与民族文化的诗性传统,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代情感理论与生命学说等,突出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等。
它与西方理论美学以美论美的封闭特性不同,体现出向人生开放的鲜明思想——实践品格,聚焦为既热烈执着又高远超逸的审美启蒙意向和诗性生命张力。
当下,面对技术人、工具人、物质人、欲望人等种种人的异化和单面化,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生审美精神,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中华人生审美精神首先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西方哲学主要以本体论思维、认识论方法、科学主义精神为根基,在美学中的表现就是视美为纯粹独立的认识对象。
西方经典美学一直努力要去探求美的逻辑本质,推崇冷静、思辨、科学的认识方法,以美的问题为真理的领域。
直到美学之父鲍姆嘉敦创立“Aesthetics”这个独立的学科,仍将其定位为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其目的是要将混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此后,西方经典美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形成了以康德为代表的纯审美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艺术哲学论两大主要领域。
纯审美论在本质上是哲学美学论,主要是以理性思辨的方法来探究美的科学原则。
艺术哲学论则以艺术为审美的主要方式,从艺术来探究审美的科学规律。
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美论美,割裂了审美与生活的鲜活联系,从而走向封闭的理论美学。
中国哲学与之不同,具有温暖的人间情怀和潜蕴的人生情致。
相对于宇宙真理,它更感兴趣的是人的鲜活生命和现实生存。
中国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思想与实践、经验和超验的融通,体现出哲学伦理化、伦理审美化的倾向,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上,就是重视美善关联,注重体验教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人生实践往往难分彼此。
孔子的美善自得之乐,庄子的逍遥自在之乐,既是现实生存之乐,也是精神自由之乐。
魏晋名士的淋漓洒脱之乐,宋明士夫的雅适把玩之乐,虽然境界之壮阔不可与孔庄并提,但也是对艺术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实践。
“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金雅阅读附答案.doc
“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金雅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金雅①20世纪初,“美学”的学科术语和西方美学理论引入国内。
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西方经典美学的认识论方法、思辨性特征、科学化形态等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演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和学科理论的自觉建设。
但自20世纪下半叶至今,对西方美学盲目崇信、简单照搬、生硬套用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西方化、标签化、简单化的研究思维与评价方式亦愈演愈烈。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美学的绍介与描述性研究,很大程度是把西方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衡量标准和努力目标,对于中国美学自身的思想学说、精神特质、学理传统等缺乏原创性的发掘、梳理、提炼,也缺乏真正吃透活用西方美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审美现实问题的美学理论建构与审美批评实践。
②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识之士如叶朗提出以范畴命题统史的美学史识和审美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心的核心观点,但总体来看,国内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的民族学理及其审美精神的系统发掘和全面阐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还是以个案的、局部的、描述性的研究为主,在理论基础、观照视野、思维方法、概念范畴、学说体系上都亟须摆脱西方美学的全面影响而逐步走向自觉、丰富、深化、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美学的整体创新。
③简单“援西入中”无法解决中国美学发展的根本问题。
简单“援古入今”同样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美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富有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但与伦理联系密切,以善立美,道德前臵,未形成自觉的学理建构和系统的学科话语。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在中西古今的交汇撞击中,传承古典美学的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接引西方美学的术语学说与学科范型,初步创造发展出以人生论美学精神为标识的中国现代美学传统,涌现出以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为代表的一批人生论美学家,初步构筑引领了中国美学迈向现代进程的民族理论风范。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其中的“精气神”更是其核心所在。
精、气、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支柱。
精气神贯穿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医、易经、道家、儒家、佛家等诸多流派。
从古至今,精气神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精气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体内在力量的描述。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着精、气、神三种物质构成,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人体的健康。
精是人体内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根源;气是精的运动和表现,是人体内外的各种活动和变化的载体;神是人的精神和意识活动。
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通过调理患者的精、气、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加注重养生、调理气血、修养精神,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养生文化。
精气神也是对自然和宇宙中的力量的描述。
在易经中,有“一气化三清,三清生五行,五行化八卦,八卦定吉凶”之说。
其中的“气”是自然界的气象和人体精气的统称,是世间万物的灵气本源,是宇宙间万物之生成、充盈、衰败、消失、再生的动力。
易经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通过调理自己的精气神,人可以与自然界相互配合,以谋求身心健康和事业顺遂。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他们会以自然的月份、星象、风水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风水文化。
精气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
在儒家文化中,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通过修养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心性的完善和和谐,才能达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还强调了道德修养和理性思维,通过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佛家文化中,提倡超脱苦海,放下世俗执着,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在道家文化中,提倡“清静无为”,即通过超脱尘世的束缚,追求道的境界。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精神的健康和幸福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的结晶,它渗透于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精气神。
精气神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之中。
这一理念植根于中国人的思维之中,影响了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代的中国哲学家在探讨人的本质时常常提到“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中国人对人体构成和功能的一种认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本质,气则是指人体内的气息和活力,神则是指的是人的心灵、文化和精神。
精、气、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人体的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和规范。
在《周易》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说法,强调了心中有诚信和诚实的重要性,而这种诚信和诚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的一种体现。
精神的高尚也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和礼仪之中,对长辈的尊敬、对师长的尊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气被视为人的生命之源,是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的基础。
在《黄帝内经》中有“气行则健,气滞则病”的说法,强调了气的重要性。
这种对气的重视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比如中医的治病理念中就强调平衡气的运行,通过针灸、中药等方式调节体内的气的平衡。
在武术、气功、以及中国的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都有对气的重视,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气的重视。
而“神”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神既是神性,也是灵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不仅仅代表了信仰和宗教,更是一种对人的特别的理解,是中国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神”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是一种修道成仙的理想,也是一种对人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神是万物的灵魂,是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是中国人对自然、社会、道德与宇宙的一种综合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
“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
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
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
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
“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
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
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
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中国美学之生命美学精神
18 丨(下)2018.03 丨中国美学之生命美学精神文/李天道摘要:中国美学“重生…乐生”,a现出一种独具民族#色的生命美参精神,‘生”,意指生命、生存。
就语义学看,°重生乐生”之軟谓“生",原初义为生育、生养、滋生、生长,而生命、生活、生存等M为衍生义。
身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蕞大的“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特着生命的延续。
"生”“生生”,“人"之生存,生生相续,乃是宇宙天地同的‘‘大德\ •*大德M就是“生”。
由此,中,国美学要求诗歌f#剑作“陶嘗_灵” °发抒捧灵”s真有性灵'因追求一种真秦'難質靖生命体騄面独具特色。
‘‘性炅"的实质就是••生"之趣、''生"之味与a生”之灵性,而"发抒性灵",就是a生”之趣、“生”之味与“生”之灵性妁一种诗意抒发.就某种意义看,所谓‘‘生”之趣、“生”之味与“生”之曼性,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关键词:中鼠美学;生命美学.精雜;重生,乐生f.生命纛识所谓“美学精神”,指美学思想中的精神实质s “中华美学 精神”,则应该是指生成子中_文化土壤中的古代蠢学思想的精 神实质。
中国古代美学的精神实质与西方美学有差异。
西方美 学往往着眼于'‘美”的本质问题,而中寅古代美学则更多地关 注‘5生”的问题。
基于此,中_美學的最高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或“气' 如张岱年、方克立就认为,中国文化的宇宙 观与其他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s气”的宇宙气在中国T __学看来,气”既是万有大千的生命力所在,是自然万物的生 命韵律与运动节奏,又是诗文审美创作活力源泉。
即如宗白华 所指出的,中国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对“天人合一"的、款款 有情的、充满生机的自然字宙的生动,在中茵美学,“一切美的 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气张法也指出,“中国T美学以气为特色,也以气为统一《气贯串于中 _美学的全部叶朗也强调指出■在中菌舌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
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
华 审美精神”不 能局 限于业余休 闲领 域 , 而必须进入社会存在核 心的生产方式 , 引导 与形成新 的
生产 与生活方式 , 才能获得 现代 生命 力 。
【 关键词 】中华 审美精神 审美文化
民族 国家 现代化
现代性
【 中图分类号 】 B 8 3 — 0
【 文献标识码 】 A
【 DO I 】1 0 . 1 6 6 1 9  ̄ . c n k i . r ml t x s q y . 2 0 1 7 . 1 0 . 0 0 8
精神 :
恰 恰 相 反 , 中 华 帝 国及 其 文 明 的历 史 更 迭 , 变
中不 变 的 不 仅 是 不 恪 守 特 定 文 明 范 式 的变 赶 这
一
形 式 特 性 , 而 且 是 拥 有 特 定 内涵 的 华 夏 文 f l =
在 不 断“ 顺应”( 皮 亚 杰 :Ac c o mmo d a t i o n ) 异 质文明同时,对外来文明的“ 同f 匕 ”( 皮 亚杰 : As s i mi l a t i o n ) 。 这 就是 中 国历 史 核心 的文 化 本 位原 则 : “ 夷 夏 之 辨” 。“ 夏” 代表 的 不是 特定 的社 会组织 方 式亦 即社 会科 学意 义 上 的“ 文 明” , 而 是 人 文科 学 意 义的 “ 文 化” 。“ 华 夏” 文f I = 具 有确 定 的 特 质 内容 。 这 一 原 则 其 实 也 是 人 类 普 遍 原 则。 古 希 腊 诸 城 邦 文 明错 综 复 杂 的兼 并 更 迭 所 包 含 的核 心 人 文 判 断原 则 , 即是 以 “ hu ma ni t a s ” 及 其“ 七艺” 制 度 为 依 托 的 自 由 民教化 与 “ 野蛮人”
中华美学精神,社科项目
中华美学精神,社科项目一、引言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在当前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华美学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旨在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1. 追求和谐之美:中华美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种追求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2. 重视意象表达:中华美学强调通过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注重寓言象征、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中华美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
3. 强调主体性:中华美学注重个体情感和主观体验的表达,强调个体的自由创造和独立思考。
这种主体性的特点在文人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包容多元文化:中华美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的态度,能够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优点,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
三、社会科学视野下的中华美学精神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为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其次,它可以成为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最后,它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认同。
四、实践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二是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三是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现代教育和培训体系;四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对美的敏锐感知。
五、结论与展望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发扬。
中式审美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中式审美的主题。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中式审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式审美的特点。
中式审美,强调“和谐”,追求“天人合一”。
在自然景观中,我们欣赏山水的意境,感受“远山含翠,近水含烟”的韵味;在建筑艺术中,我们赞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和谐;在生活美学中,我们追求“茶香四溢,琴韵悠扬”的意境。
中式审美,讲究“意境”。
在中国画中,我们常常看到画家运用淡墨轻彩,勾勒出山水意境,使画面充满诗意。
这种意境,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
正如古人所说:“意境者,画外之意,象外之象也。
”中式审美,注重“对称”。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园林,都强调对称美。
这种对称美,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中式审美,强调“意境”与“实用”相结合。
在传统家具设计中,我们既能看到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又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如红木家具,既实用又美观,展现了中式审美的独特魅力。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式审美呢?首先,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
多到户外走走,感受四季变化,体验“春暖花开,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其次,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从茶具、餐具到家居装饰,都可以融入中式审美的元素,让生活更加美好。
再次,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书法、国画、古筝等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们要将中式审美融入现代社会。
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作品等领域,展现中式审美的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
总之,中式审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中式审美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探究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探究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道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流派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古代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来探究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对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思考。
古代文人注重修身养性,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
他们尊崇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追求道德高尚和道义真理。
在他们眼中,修身是为了达到内外和谐的境界,通过修养自身,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他们注重修习诗文、乐艺、礼仪等,通过艺术的表达与审美的追求,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和审美水平。
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家庭生活是实践道德的重要场所。
他们强调家庭和睦、和谐,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情的培养。
他们视孝为至高的道德准则,认为孝顺父母是家庭伦理的核心。
古代文人非常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通过培养后代的品德修养来延续自己的家族和家业。
他们认为,一个家庭的和谐,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他们将家庭生活视为实践儒家道德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人还注重治国理政,襄助社会公共利益。
他们以身作则,以文化为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改革与进步。
他们关注社会的权利与义务、公正与公平等问题,尽力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他们对政治的态度主张“君子之治”,注重德者为政、仁者为上的原则。
他们关注国家和民众的幸福与利益,通过文化的普及和教育的推广,提倡社会和谐与进步。
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体现在对天下的关怀与担当。
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修身、家庭和国家,还关注天下万民的疾苦与福祉。
他们以志士仁人的姿态,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弱势群体,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他们通过写作、讲学等方式,传承文化智慧,启迪人心,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面对当下社会的困境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首先,我们要注重个人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华人生审美精神
作者:金雅《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8日 14版)中华人生审美精神扎根于民族哲学的人生情韵与民族文化的诗性传统,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代情感理论与生命学说等,突出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等。
它与西方理论美学以美论美的封闭特性不同,体现出向人生开放的鲜明思想——实践品格,聚焦为既热烈执着又高远超逸的审美启蒙意向和诗性生命张力。
当下,面对技术人、工具人、物质人、欲望人等种种人的异化和单面化,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生审美精神,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首先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西方哲学主要以本体论思维、认识论方法、科学主义精神为根基,在美学中的表现就是视美为纯粹独立的认识对象。
西方经典美学一直努力要去探求美的逻辑本质,推崇冷静、思辨、科学的认识方法,以美的问题为真理的领域。
直到美学之父鲍姆嘉敦创立“Aesthetics”这个独立的学科,仍将其定位为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其目的是要将混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此后,西方经典美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形成了以康德为代表的纯审美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艺术哲学论两大主要领域。
纯审美论在本质上是哲学美学论,主要是以理性思辨的方法来探究美的科学原则。
艺术哲学论则以艺术为审美的主要方式,从艺术来探究审美的科学规律。
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美论美,割裂了审美与生活的鲜活联系,从而走向封闭的理论美学。
中国哲学与之不同,具有温暖的人间情怀和潜蕴的人生情致。
相对于宇宙真理,它更感兴趣的是人的鲜活生命和现实生存。
中国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思想与实践、经验和超验的融通,体现出哲学伦理化、伦理审美化的倾向,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上,就是重视美善关联,注重体验教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人生实践往往难分彼此。
孔子的美善自得之乐,庄子的逍遥自在之乐,既是现实生存之乐,也是精神自由之乐。
魏晋名士的淋漓洒脱之乐,宋明士夫的雅适把玩之乐,虽然境界之壮阔不可与孔庄并提,但也是对艺术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实践。
至20世纪初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自觉将审美、艺术与人生相贯通。
梁启超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
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也都要求以美的艺术为标杆,通过审美实践来完善人格人性提升生命境界,从而建构了以整个人生实践为创美审美之对象的大审美观。
二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也表现为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
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不同于西方理论美学的粹情观。
西方经典理论美学对美的本体的探讨在康德那里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康德把世界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界,把人的心理机能分为各具自己先验原理和应用场所的知情意三维。
审美判断对应于情,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它只是对对象纯粹表象的静观,对于对象的实际存有并不关心。
这种表象静观切断了自身以外的一切关系,由此,康德不仅确立了情感独立的命题,也确立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
康德的学说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独立情感之维和纯粹审美之维,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第一理论基
石。
此后,不仅黑格尔、席勒沿着康德的道路前进,种种形式论、直觉论、非理性论美学,也都纷纷从康德这里寻找到灵感。
康德的情感独立和审美无利害命题,首先由王国维、蔡元培等引入中国,成为影响中国现代美学精神演化的最为重要的西方学说。
当然,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也有强大的同化能力,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状也使这种同化拥有现实的迫切性。
“审美无利害”进入中国文化语境,首先由王国维转化为“无用之用”,它讨论的不再是审美的本体属性问题,而是审美与生活的关联,即审美的作用功能问题,从而由康德意义上的本体考量转向中国式的体用考量。
这种对美的定位转化,凸显了中国美学的民族根性,它不将情感孤立为独立的认知对象,也不将审美绝缘为纯粹的观照活动。
康德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这就是突破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美与善的两维关联,引入了真这个新的维度。
从此,中国现代美学的情感观既不同于西方意义上切断与真善关联的粹情观,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善为美的德情观。
梁启超将这种蕴真涵善的美情创化概括为趣味美,朱光潜将其概括为情趣美,宗白华将其概括为情调美。
其要点在于,这种美情既是创造的,也是欣赏的;既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既是个体的,也是普遍的;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
三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还表现为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
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审美现代精神,突出强调了审美无利害性的品格。
由此出发,康德完成了切断知情意的现实关联、视审美为独立自足存在的纯粹思辨,建构了审美情感的纯粹鉴赏本质。
审美情感在康德这里是一种脱离感官快适、善恶利害、概念判断、目的限定的普遍愉快。
这种粹情,康德自己也承认只是一种思辨的美,而非理想的美。
所以,他区分了作为纯粹鉴赏判断存在的自由美和作为应用鉴赏判断存在的依附美,前者是思维的自由,后者是实践的自由。
康德催生了现代审美精神的觉醒,成为西方美学的分水岭。
但种种形式主义美学、非理性主义美学只是片面发展了康德审美精神中知情意绝对区分的一维,而未能彻底深刻地解决其中的关联,致使康德美学自由的一维并未真正获得充分的发挥。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这种哲学、伦理、审美交融的文化特征,使得中国美学总是将审美思考和人生实践相结合,着意将审美活动引向广阔的人生、绚烂的生命、多姿的生活。
由此,中华审美精神突出聚焦为热烈执着的入世情怀和高远超逸的出世情韵相交融之诗性生命张力,表现为一种创造与欣赏、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有为与无为、入世与出世、有限与无限之诗意和谐。
梁启超将这种精神概括为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王国维将其概括为出世与入世的自由,朱光潜将其概括为看戏与演戏的和谐,宗白华将其概括为充实与空灵的相洽。
这些学说都突出了中华审美精神之现实品格和诗意情韵的交汇,直指生命与人生的现实践履和诗性超越。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