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
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将从系统软件,应用场景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一、系统软件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由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PP&C)、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的功能都相对独立,但是又相互联系。
因此,对于一个成熟的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说,它必须具备数据的实时性、信息的准确性、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意味着系统软件必须采用先进的架构和技术:1、模块化设计: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各个模块的独立开发和维护,并且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快速搭建和扩展。
2、现代化技术: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必须采用现代化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以满足用户对功能和体验的高需求。
3、可靠性: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运营的大脑,必须具备高可靠性。
系统需要采用多节点、备份、恢复、负载均衡等技术,以应对系统故障。
二、应用场景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它可以扩展到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供应链等所有与业务相关的领域。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它可以跟踪和监控企业的物流过程,包括运输、仓储和分销等环节。
2、生产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PP&C)是另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个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库存、处理采购订单、追踪订单状态、优化物流管理等。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1.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操作工兼做修理工,谈不上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设备的出现,设备管理才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
设备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4个不同的阶段。
1)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又称“坏了再修”,是指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之后才进行维修。
事后维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的零部件,提高了零部件使用的经济性,常用于修理结构简单、易于修复、利用率很低以及发生故障停机后对生产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设备。
2)预防维修阶段事后维修使故障停机时间过长而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流水线的出现使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环节出现故障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流程式生产的企业中,突发性故障造成的直接及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在这种条件下,出现了为防止突发故障而对设备进行预先修理的“预防性”修理模式,即预防维修模式。
预防维修制有两大体系,分别是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及美国的“预防维修制”。
(1)计划预修制为了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故障,应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修理。
其目的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的生产能力,减少和避免设备因不正常的磨损、老化和腐蚀而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潜力。
计划预修制规定:设备在经过规定的运行时间以后,要进行预防性的定期检查、调整和各类计划修理。
计划预修制中,各类不同设备的保养、修理周期、周期结构和间隔是确定的。
在这个规定的基础上,组织实施预防性的定期检查、保养和修理。
计划预修制是以设备的磨损规律为基础制订的。
按照计划预修制的理论,影响设备修理工作量的主要因素是设备的开动台时,合理的开动台时是预防性维修的依据。
(2)预防维修制预防维修制以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为基础并据此确定修理内容、方式和时间,由于没有严格规定的修理周期,因而有较大的灵活性。
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是针对现有配电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配电设备的检修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配电设备检修管理方式存在着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研发一种高效、智能的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配电设备市场快速增长,各类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涌现。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维修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分配等功能,为配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关键技术,为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对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2 研究意义配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起到输电、配电、保护、控制等作用的设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配电设备的检修管理系统则是针对配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案,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配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建立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问题,从而确保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传统的配电设备检修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维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引入智能化的检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企业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 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和智能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01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将更
,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设备管理的全面
性和协同性。
03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 转型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物联网技术
设备连接与数据采
集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与设备 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传感器和 执行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 为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远程监控与控制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 监控和控制,实时监测设备的运 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远 程处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设备管理的 效率和响应速度。
人工智能技术
自动化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 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自动 识别设备的故障模式和预测 性维护需求,为设备管理提
供自动化决策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设 备运行数据的分析,自动优 化设备的资源配置,提高设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和数字化转型
目 录
•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 背景和意义
•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 现状和趋势
•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 关键技术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 实践和案例
• 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 挑战和对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第一点: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组织的管理活动进行支持和管理的系统。
它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各种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在信息处理和利用方面实现高效、准确、及时的目标。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
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如财务数据、人力资源信息、生产数据等。
这些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而且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数据库等。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得信息能够在组织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其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中,由于人工操作的原因,很容易出现错误。
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自动化处理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可以大大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时收集和处理信息,使得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组织的运行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再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决策支持。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而有效的决策需要依赖于准确、全面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各种决策支持工具,如数据分析、预测模型、优化算法等,帮助决策者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促进组织变革和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实现流程再造、组织重构等变革,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为组织提供新的业务模式和创新的机会,促进组织的发展。
第二点:优化资源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第1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A5.D6.B 7.C8.B 9.C 10.C11.C12.A13.C14.C 15.D 16.A17.C18.A19.D 20.D 21.A22.B23.B 24.C 25.B26.D 27.A28.C 29.C30.C31.A32.B33.A34.C 35.A36.B37.D38.C39.C40.C41.C42.D43.D44.B 45.B46.C47.A48.C49.B50.D51.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D三、填空题1.动态,信息2.知识3.带动,促进4.客观事实5.国家信息基础设施6.客观事实,可通信7.战术信息,作业信息8.自然,生物9.二次,三次10.解释11.全局,重大12.时间间隔,效率13.大14.文字处理,数字处理15.特征16.经常,重复17.数字,图像18.物质,能源19.高,高20.熵21.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23.管理系统,社会系统24.决策支持系统25.计算机的应用26.决策层27.应用数学、运筹学28.信息29.决策级、控制级30.基本机构、软件结构四、判断改错题1.T2.T3.T4. F 为中层管理者服务的系统通常称为管理控制子系统5.T6.T7.T8.T9.F中层管理属于战术级且是半结构化的决策。
五、名词解释题1.信息化: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
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技术支撑体系
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技术支撑体系现代制造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准时交付产品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要素之一。
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技术支撑体系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生产计划、信息化系统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探讨准时化生产方式所需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生产计划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核心在于精细化的生产计划。
传统的生产计划主要依靠人工制定,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计划不准确、执行效果不佳。
而现代化的生产计划技术可以通过引入计算机模拟、优化算法等手段,实现准确、高效的生产排程。
例如,生产计划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市场需求,自动生成合理的生产计划,并提供给生产部门进行执行。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实现准时交付的目标。
二、信息化系统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是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础。
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数据的及时传递和交流,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生产线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追踪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准时配送,避免因物料缺失而导致生产延误。
此外,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让生产进度、库存情况一目了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物流管理准时化生产方式离不开高效的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可靠的供应链网络,确保物料的准时投送。
为了优化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物料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例如,通过在运输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将这些数据反馈给物流管理部门,让其能够实时掌握运输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此外,企业还可以引入智能仓储系统,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物料的分拣、存储和出库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时交付能力。
设备信息化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设备信息化,可以实 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 监测和调度,提高生产效 率。
5
国内外现状及对比分析
国内现状
我国设备信息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1/25
国外现状
发达国家在设备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并在 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1/25
20
技术标准与规范缺失问题
2024/1/25
标准不统一
不同厂商和行业之间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设备信息化推进困 难,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
规范缺失
设备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
技术更新迅速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标准和规范跟不上技术发展,需要加强技术 研究和创新。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将设备运行数据和分析 结果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直观了解设备运行状 态和性能。
报警与提示
3
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分析结果,实现设备故 障报警、维护提示等功能,提高设备管理的及时 性和有效性。
2024/1/25
14
04
设备信息化应用场景
2024/1/25
15
工业制造领域应用
将系统划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 层和应用层,实现层次化管理和
模块化开发。
2024/1/25
模块化设计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的独立 性和可复用性,提高系统开发和维 护效率。
标准化接口
采用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实现不同 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PLC等数据采集设 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状
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管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的生产管控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计划和执行的实时监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
本文就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
二、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分类生产管控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进程状态监控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判断和分析,提供安全、准确的生产控制方案。
2.生产计划管理技术:通过企业管理软件等工具,构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从生产计划到执行的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3.自动化生产技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
4.生产过程优化技术:通过生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分析和优化,并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生产过程的调整和控制。
三、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1.入口检测技术应用案例某工厂通过安装门禁系统和摄像头实现对员工进出厂的时长、频次等信息的记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员工的出勤,减少员工的旷工情况,提升生产效率。
2.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案例某制造工厂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将人为控制的环节替换为机械化,实现了生产过程全程自动化控制。
在工厂日常运营情况下,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最高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3.生产过程优化技术应用案例某汽车零部件厂家通过企业管理软件和BI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过程优化功能的融合。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对生产流程进行了调整,以最佳的方式安排生产计划,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生产管控信息技术的优点1.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2.提升生产计划管理的精度和准确性。
3.通过实时数据监控,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一、引言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信息不完善等。
本文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 设备维护不及时许多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着“事后补救”的倾向,即只有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机时才会进行维护。
这种被动的维护方式容易导致生产延误和损失。
2. 设备信息不完善部分企业对设备信息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无法准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故障频率以及维修历史等重要数据。
这样一来,在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和预防性维修方案时遇到困难。
3. 设备分类混乱有些企业在设备分类上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导致同类设备可能存放于不同区域或仓库,给人员查询、调用带来了不便,也容易造成设备混乱、重复购置等问题。
4. 资产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对设备资产的监管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这使得资产易丢失或出现盗窃情况。
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跟踪措施,企业也无法对设备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5. 培训和沟通不足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培训和沟通不足的问题。
员工可能因为对设备操作流程和规范不熟悉而导致操作失误,同时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也存在着阻碍。
三、改进方法1. 实行定期维护制度引入定期维护制度可以避免“事后补救”,将维护工作变为提前预防和保养,并确立责任人进行监督和执行。
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可以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及时处理,减少停机时间。
2. 建立健全设备信息档案精确记录并整理各类设备相关数据,包括采购信息、使用情况、故障记录等。
建立专门的设备信息档案,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查找,并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3. 规范设备分类和存放制定统一的设备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的属性将设备分门别类。
同时在仓库或工厂内设置明确的存放区域和编号,加强入库、领用和归还流程管理,减少混乱和重复购置现象。
工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工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工业生产领域,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生产方式的趋势。
本文将围绕工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等手段,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而在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工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1.生产过程监测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监测。
通过传感器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实时地获取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测。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为生产过程实现监测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2.生产自动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工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自动调节、自动诊断、自动检测、自动运行等功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3.生产过程追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产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生产过程中某一个环节的不良或失误所引起。
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追溯。
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标记,并且随时记录各个制造环节,并且保留产品制作的历史数据。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快速检查出问题所在,并且快速找到生产问题的原因所在。
4.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在生产过程管理中,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流程的控制、物料配送的控制等。
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管理中,可以使得生产计划的制定更加合理,生产流程更加规范,物料配送更加精确。
2024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ppt课件
设备管理定义与重要性设备管理定义设备管理重要性设备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当前设备管理面临挑战设备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01设备维护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02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03信息化技术简介信息化技术概述信息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信息化技术组成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自动化技术等。
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等方向发展。
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作用与价值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国内案例分析国外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启示010204整体架构设计思路及特点基于B/S架构,实现跨平台、跨浏览器访问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系统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强调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信息不泄露、不丢失03核心功能模块介绍与操作演示设备档案管理模块设备巡检管理模块设备维修管理模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模块系统集成与扩展性考虑01020304传感器选型数据采集频率数据采集接口实施方案数据采集技术选型及实施方案数据传输方式选择及优化策略有线传输采用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传输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无线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灵活方便、无需布线等优点,但需要考虑信号干扰和稳定性问题。
数据传输协议选择适合的数据传输协议,如MODBUS、PROFINET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优化策略针对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迟、丢包等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增加缓存、优化传输协议等。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去噪、归一化等,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统计分析等,以数据存储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预测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论述原理实施步骤技术优势030201状态监测技术原理及实施步骤故障诊断方法分类和案例分析分类案例分析经验总结预防性维护策略制定和执行执行流程策略制定明确维护任务、制定维护计划、分配维护资源、执行维护操作、评估维护效果。
关于化工生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化工生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生产管理是指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化的控制手段,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组织和协调,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安全和环保的一种管理方式。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工生产的需求。
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化工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如MES、ERP等在化工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预测,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决策,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然而,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信息安全、系统集成、人员培训等问题,需要企业持续加强研究和投入。
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在化工生产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化工产业迈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1.2 研究意义化工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管理涉及到设备运行、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生产管理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研究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化工生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
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优势和挑战,可以帮助企业科学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水平。
探讨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企业抓住时机,做好未来的规划。
研究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为化工企业提供更多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支持,推动化工生产管理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01、装备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分析01、动力机械动力机械指代替人力、畜力,为各种农机与设施提供原动力的机械,其应用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增强自然灾害抵制力、减少人工劳动量,最终表现为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及产量。
拖拉机是主要的农业动力机械,以“高效、智能、环保、信息集成”为发展目标,重点在动力、传动、行走、液压、悬挂、驾驶舒适性等多个技术方向开展改进优化;信息化控制技术主要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拖拉机的自动化、智能化与定位及导航、动态路径规划、机器视觉、远程监控等密切相关,涉及导航、图像、模型与策略、执行器、数据链等工程技术。
应对农业机械化规模扩大所伴随的石化燃料过多消耗、环境污染有所加重等情况,有关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必然更为严格。
采用各种机内净化、机外尾气处理技术来最大限度降低整机排放,并行发展高比能量动力蓄电池、生物甲烷燃料动力等新型替代能源技术,力求实现机组作业时的零排放、无污染、低噪声、高效率,解决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问题。
02、大田精准农业机械大田精准作业机械主要分为土壤耕作机械、播种机械、田间管理作业装备、精准灌溉装备、联合收获机、农业废弃物收集装备等。
以国产农机的耕作深度控制为例,较多采用耕整机械力调节和位置调节方法(见图 1),实质为机械与液压系统的简单结合,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出现了阻力不恒定、无法实时监测等问题;为了实现耕作深度的精准控制 , 未来将采用基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电子耕深控制系统。
耕整地机械耕深控制系统示意图耕整地正在由“功能需求”转向“品质需求”,加强精细耕整地机械的关键零部件材料、加工工艺等核心技术研发,优化宽幅联合耕整地机械工序组合,提升耕整地机械自动监测与故障诊断、作业深度控制、机组水平调节、作业速度匹配等水平;研制减少进地次数、节能降耗、智能化、高速宽幅的联合耕整地机械,是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
03、工厂化农业装备工厂化农业指在相对可控的生长环境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提升农业产量、品质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均衡生产(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生产)、产出效率高(规模化生产程度高、土地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产品价值高(质量安全性高、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能力高)等显著特征。
设备管理信息化
设备管理信息化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设备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设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突破。
设备管理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到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记录、分析和决策支持。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信息化能够实现设备管理的精细化。
通过对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生产日期等,管理人员可以对每一台设备都有清晰准确的了解,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管理策略。
比如,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磨损情况,合理安排维护保养计划,避免过度维修造成的资源浪费,也防止因维修不及时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
其次,设备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设备管理中,大量的纸质文档和人工记录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查找和更新信息十分繁琐。
而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检索,管理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获取所需的设备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设备维修记录报表、设备资产报表等,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再者,信息化有助于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带来的损失。
而且,信息化系统可以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确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符合规范,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
要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
这个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设备档案管理模块是基础,用于全面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历史数据。
包括设备的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维修记录、改造记录等。
这些信息可以为设备的维护、更新和报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现代生产管理(3篇)
第1篇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现代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一、现代生产管理的内涵现代生产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全面、高效的管理,以实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化。
现代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计划与调度: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制定合理的产品生产计划,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调度,确保生产进度。
2. 生产组织与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组织,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3.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4. 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盈利。
5.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现代生产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现代生产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人工成本等,实现成本控制。
3. 提升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4. 增强企业竞争力:现代生产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5. 适应市场需求:现代生产管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提高产品适应性,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现代生产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1. 企业家重视程度提高:随着我国企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生产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企业和组织的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过程,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这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于是,他们引入了一套先进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对生产流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从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管理,到生产线上的每个工序,再到成品的质量检测和入库,所有环节都被纳入系统进行实时跟踪。
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功能,管理层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以及质量状况。
在采购环节,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及时提醒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这不仅避免了原材料的短缺导致生产停滞,还减少了库存积压,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
在生产线上,工人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生产数据,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质量。
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此外,系统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管理层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案例二:某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这是一家拥有众多门店的连锁零售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销售业务,他们实施了一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整合了各个门店的销售数据,包括商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额、库存数量等。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能够准确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门店、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情况,从而实现了精准的库存管理和商品调配。
对于热门商品,系统会及时提醒补货,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滞销商品,系统会分析原因,并建议采取促销措施或调整商品陈列位置。
这大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减少了库存积压带来的损失。
同时,系统还支持会员管理功能。
制造业传统与现代化生产模式比较研究
制造业传统与现代化生产模式比较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传统的生产模式虽然在过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许多制造业企业开始转向现代化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本文将就制造业传统与现代化生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传统生产模式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采用分工制度,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完成任务。
这种生产模式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生产线单一,缺乏灵活性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通常是产品生产线式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在于生产效率高,但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生产线是单一的,每个工人只负责完成一道工序,完全没有灵活性。
因此,制造业生产线通常生产的产品是单一的、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2、质量控制难度大由于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中,各个环节之间完全独立,难以进行质量控制。
一旦质量问题发现,哪个部门出现问题,都难以追查。
因此,在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下,质量控制难度极大。
3、耗能浪费严重在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下,严重浪费人力和能源。
如:在生产线中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工作比较单纯。
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严重浪费时间、能源和资金。
现代化生产模式现代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现代制造业生产模式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工程管理技术、先进的制造设备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下面就现代化生产模式的特点进行简要叙述:1、流程化、模块化生产现在的制造业都是采用的流程化、模块化生产,这种模式可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因为通过流程化和模块化设计,企业可以快速调整工作流程,无论是扩大还是缩小生产规模都可以实现,这样就保证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
2、第三方供应、外部化管理现代制造业生产模式中,为了降低企业成本,生产环节也都是由第三方面包商参与。
基于大数据基础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分析
基于大数据基础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1T07:33:01.78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李鸿浩[导读] 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环境当中,大数据技术作为各种先进设备的基础所在,能够进一步实现较高的系统管理需求,而面临着越来越精细化的设备构件,应用大数据作为基础,能够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以大数据技术平台作为手段,针对于设备生命周期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以及分析,进一步实现设备的规范管理,以更高的性能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设备使用率,因此,本文将结合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李鸿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南充销售分公司 637000摘要: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环境当中,大数据技术作为各种先进设备的基础所在,能够进一步实现较高的系统管理需求,而面临着越来越精细化的设备构件,应用大数据作为基础,能够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以大数据技术平台作为手段,针对于设备生命周期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以及分析,进一步实现设备的规范管理,以更高的性能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设备使用率,因此,本文将结合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设备管理;数据分析引言:从购入设备到完成使用周期、报废设备的整体阶段称为设备的生命周期,而作为较为复杂的监管过程,设备的管理不仅限于账目细节的管理,而是集中在设备使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维护、维修等消耗环节,在设备使用过程当中,提高使用率,加强设备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以设备为主的生产企业所践行的设备管理任务更加复杂,直接对接生产成本质量,降低设备磨损,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成为了现阶段企业当中针对于设备管理所产生的重要任务,而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设备采购到报废之间的系列环节,集中分析数据,寻找到最具使用价值的信息,完成设备管理,能够有效保障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优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h i. O G Y d n V S in G N a o g j
(colf ca i nier g A tm t n N r es r nvri ,h na g 0 4 S ho oMehne E g e n & uo a o, ot at U iesy S eyn 1 0 1 M n i i h e n t 10
o q i me t n e n f r t ns s m whc s ei lme td t emo e a f r d cin d sg f up n e ma a me t n o mai y t ih mu t g i o e b mp e n e t d r w y o o u t , e in oh n p o
mo ebe e t . r n f s i
Ke r s: q i me t n a e n ,Mo e yo rd c in y wo d E u p n ma g me t d r wa f o u t ,EMI ,EXC r n p o S EL fm o
1 引言
o ne t r r ea dt e c nr l n w r s o s S a u e rs u c f ce t u e c s o q ime t n r u e f n e i o t o k h p , O t t s o r ee in l c t h o t f u p n d p o c a p s n h o i h e i y t e a d
系统 的体 系结构 , 用了 JP技术 和数据库技术 , 运 S 有效地实现 了在 We b环境下 , 对制造资源计划中的设备
进行科学 的管理 , 为企业 计划管理 和生产控制提供实时动态的数据 , 切实达到充分利用企业设 备资源 、 降 低 企业 设备管理成本 和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 目的。 关键词 : 设备管理 现代生产 方式 设备管理系统 E C L报表 X E
Ab ta t s r c :W e d s us h mp ran e o q pme tma g ic st e i o t c fe ui n na eme tt he e tr is n a e nta d t e ne n o t n epr e ma g me n h w
设 备 是 企业 谋求 利 润 的 主要 工 具 ,在 制 造 企 业 的作用 尤其 重要 。随 着生 产 自动化程 度越 来越 高 , 生 产 设 备 的稳 定 性 直 接 决 定 着 产 品 的生 产 能 力 和 质 量 。 同时 , 备 又是 企业 固定 资产 的主要 组 成 部分 , 设 它 占用 了大量 的企 业 资金 。只有正 确使 用 、 心保 养 精 和 及时 检修 维 护设 备 , 设 备处 于 良好 的技 术 状态 , 使 才 能保证 企 业 进行 高 质 量 、 成本 的生产 , 按 计 划 低 并 完 成生 产 任 务 , 而 提 高企 业 的经 济 效 益 。 因此 , 从 设 备 管理 是企业 资 源计 划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s i t c ma a e nt fERP fcin l n t a i fW e .a d p o i sra i d dy a cdaef heERP ceni n i f g me o e i e tyo heb so h n r vde e tme a n mi t ort s l n
维普资讯
现代 生产 方式 下的设备管理信 息 系统 的研 究
吕士金 巩 亚 东
( 东北 大学机械 工程 与 自动化学院 沈 阳 10 0 ) 10 4 摘 要 : 本文讨论 了设备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和现代生产方式对于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提 出的新要求 , 析并且提 出了适合于现代生产方式的设备管理 系统应该实现的基本功能 , 分 设计 了设备管理
Th s a c f u p e t a a e e t n o m a inS se Un e eRee r h o Eq i m n n g m n f r to y tm d r M I
t o r W a fPr d to heM de n y o o uc i n
择 、 程 的规 划 以及 设 备 的选 择 , 就要 求 企 业 必须 过 这 充 分利 用 设 备 资源 , 过 更 新 改 造 、 构 调 整 、 化 通 结 优 配 置 以低 费用 高 速度 实 现不 同种 类 产 品 间的 转换 生 产 。( ) 3 必须 实现 设备 的全 社会 化管 理 。( ) 4 必须 主动 了解 和预 见 市场 变 化 、 技术 发 展 的趋 势 , 以实 现 设备 更 新 改造 的 规划 、设 备 的维修 策 略 和 设备 的管 理模 式 等 。因此 , 必要 开展 现 代生 产方式 下 的设备 管 理 有 信 息 系统 的研究 。 2 设 备管 理业 务数 据流 图 设 备 管 理通 过对 企 业 设 备 的基 本 信 息 、运 行 情 况、 保养 和 事故 处 理等 进 行 管理 , 各 级 部 门能 及 时 使 了解 设 备 从 安 装 、 用 、 动 到 报 废 等 过 程 的信 息 , 使 变 对 设备 的保 养 、维修 等 发 生 的费用 及 时 地 提供 给财
tesutr f q im n maae et ytm ueJ Pt hiu s n Q a bs e i h q im n’ h t c eo up e t ng m n s , s S c nqe dS Ldt ae oraz teeup et r u e s e e a a t l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