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造物之‘数字’直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

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数字“直尺”的概念:介绍数字“直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字“直尺”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 数字“直尺”的制作:讲解如何制作数字“直尺”,包括使用软件工具进行设计、制作和修改。

3. 数字“直尺”的应用:介绍数字“直尺”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如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4. 综合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直尺”的制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信息意识:通过学习数字“直尺”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计算思维:通过数字“直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数字“直尺”的制作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数字“直尺”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信息社会的负责任公民。

5. 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数字“直尺”的制作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课程的要求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在七年级这个年龄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在信息技术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总体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有的学生则对此领域了解不多,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数字“直尺”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对于如何制作和应用数字“直尺”更是一头雾水。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直尺,并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和定位。

2.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长度测量方法,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和长度。

3.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思考、探索问
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直尺
2.不同长度的物品(如书、铅笔、玩具等)
3.等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直尺吗?有什么用途?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直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激发他们对直尺的兴趣。

2. 示例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等长的纸条,并使用直尺测量纸条的长度,大声读出数值并询问学生。

提示学生注意看直尺的刻度,是按照厘米计算的。

教师提醒学生:使用直尺时要注意直尺的末端与物品的齐平度,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3. 练习
让学生拿起直尺,并尝试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规范使用直尺的方法。

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拿各自的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结果。

然后让学生自主交流结果,比较彼此的测量结果,找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原因,并尝试解决问题。

4.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忆学习的过程以及学到的知识。

并把学生的精彩表现及时点评,以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索来学习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纠正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育教学更富有成效。

认识直尺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直尺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直尺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直尺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直尺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理解直尺的刻度和尺度,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

教学准备:
1. 直尺
2. 不同长度的物体
3. 教学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自由观察直尺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直尺的作用和用途。

二、讲解直尺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学生详细介绍直尺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主要部件和刻度的含义。

2. 引导学生分析直尺的使用方法,如放置物体,对准刻度线,读取长度等。

三、操作实践(15分钟)
1. 学生根据教师指示,选择不同长度的物体,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学生之间合作,互相检验测量结果,帮助纠正错误。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1. 教师与学生讨论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体会,互相比较、交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家中或学校中的不同物体,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直尺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实际应用的兴趣和能力。

直尺测量大班科学教案

直尺测量大班科学教案

直尺测量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直尺的基本概念和用途;2. 学会正确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3. 提升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准确性和耐心。

二、教学准备:1. 直尺:清晰、直线的直尺,宽度适中,刻度清晰可读;2. 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可以是书、铅笔、擦子等;3. 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直尺的概念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直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

然后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鼓励他们猜测、估算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

2. 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直尺测量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起初选择一些较短的物体,引导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鼓励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比较正确的测量结果。

3. 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直尺的起始点选择、对齐刻度和读数等。

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4. 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提出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垂直测量法、水平测量法等,并带领学生探索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并比较结果,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5. 归纳总结:通过活动和探究,学生会逐渐掌握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直尺测量的规律和要注意的事项,并记录在黑板上。

6. 拓展应用:在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应用。

如测量教室的宽度、卧室的长度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参与度。

如果学生出现困惑或犯错误,要耐心引导和纠正,鼓励他们尝试和探索。

2. 在实践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避免匆忙和粗心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并进行比较,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数学仪器制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数学仪器制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数学仪器制作教案标题:小学生综合实践劳动:DIY数学仪器制作教案引言:小学生综合实践劳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DIY数学仪器制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 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4.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材料: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直尺等。

2. 整理活动区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展开制作活动。

三、活动一:折纸制作乘法表步骤:1. 将彩色纸对折成正方形。

2. 将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折叠,然后再展开。

3. 把纸的四角分别对齐到纸的中心。

4. 再将纸对折两次,然后将角朝外的三角形折起并固定。

5. 分别写上1-9的数字,在每一行和列中填入相应的乘积。

活动目标:通过折纸制作乘法表,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活动二:DIY分数计算器步骤:1. 用彩色纸将一个长方形的底座制作好。

2. 准备10个小正方形纸片,每个纸片上写上一个数字(1-10)。

3. 在长方形底座上留出10个格子的位置,并把小正方形纸片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4. 将每个小正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对折,成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5. 在每个三角形上写上一个分数(如1/2、1/3等)。

6. 通过调整三角形,将分数加减,并在底座上计算出结果。

活动目标:通过DIY分数计算器的制作和使用,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的概念,并提高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五、活动三:数学折纸艺术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彩色纸。

2. 选取一个正方形彩色纸,将其对角线对折,然后展开。

3. 将纸的四个角通过对折的方式固定到中心点。

大班直尺测量的教案

大班直尺测量的教案

大班直尺测量的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直尺测量的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直尺及其测量的基本认识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录和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和教具:1. 直尺和其他线性测量工具(例如绳子、带有标尺的玩具等)。

2. 投影仪、电脑或活动板。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线性测量工具,例如直尺、绳子和玩具标尺。

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这些工具,他们有何用途。

2. 引导学生探索线性测量工具的功能和用途,让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探究:1. 让学生找一个较长的物品,例如桌子或书架,并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鼓励他们记录测量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例如将直尺的起点对齐物品边缘、保持直尺平行等。

3. 让学生尝试不同角度及位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引导他们观察并讨论结果的变化和原因。

拓展:1. 制作一个测量活动卡片,卡片上有不同长度的线段,并加入一些挑战。

让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 引导学生探索测量单位,例如厘米、米等,并让他们发现物品的长度差异。

3. 利用投影仪、电脑或活动板展示线性测量的游戏或视频,以增加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总结和评估:1. 回顾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随堂通过观察学生的测量记录和参与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测量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教学延伸:1. 将测量活动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例如测量教室中的不同物品的长度并绘制一张标尺图。

2. 导入更复杂的测量任务,例如使用直尺测量平面图上的距离、对比不同物体的长度等。

备注:教案中的教具和教学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教案中的问题和活动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简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直尺》
大班教案《直尺》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工具,培养幼儿对测量竞赛活动活动的兴趣,发
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吸引力,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培育培养幼
儿比较和来判断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直尺》教案吧。

1、在活动中所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小百科:直尺广泛应用于数学,测量,工程等学科。

不具精确直
线棱边的尺形量规。

直尺用于以光隙法通过直线度用作测量和平面度
测量,也可与量块一起,用于检验长度尺寸。

制作尺子的教学设计方案

制作尺子的教学设计方案

06
相关资料
制作尺子的视频教程
01
02
03
视频教程概述
视频教程应包含从材料准 备到尺子制作的完整过程 ,并对关键步骤进行详细 讲解。
视频教程适用对象
适用于对制作尺子感兴趣 的学生、教师和业余爱好 者。
视频教程学习效果
通过观看视频教程,学习 者应能掌握制作尺子的基 本技能和方法。
制作尺子的图文教程
传授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首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关于制 作尺子的基本知识,包括所需材料、制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等。
总结词
培养实践能力
详细描述
其次,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制作尺子的具体操作方法 ,包括测量、划线、切割、打磨等步骤。
总结词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详细描述
最后,通过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制作过程,让学 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和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 反馈。
02
教学内容
制作尺子的材料选择
总结词
精准、耐用、环保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制作尺子的材料,需要考虑精准度、耐用性和环保性。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具有高精准度和 耐用性,但可能不够环保。塑料材料如聚碳酸酯和ABS塑料则相对环保,但可能不如金属材料耐用。木质材料如 枫木和橡木等具有环保性和耐用性,但精准度相对较低。
讲解详细,能够让学生理解制作尺子的每一个步骤。
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 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良好,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 答。
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不足 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困难,需要加强实践指导。
课程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未能充分展开,需要增加课时或减少内容。
分析学生掌握程度,对课程进行改进

小学数学教案直尺

小学数学教案直尺

小学数学教案直尺
主题:直尺的使用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1. 直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 使用直尺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

3. 巩固练习: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展示直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简单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借助直尺,分别测量教室中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4. 检查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测量结果,并讨论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改正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测量技能。

教学资源:直尺、物体。

教学反馈: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直尺测量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引导他们思考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操作中的表现是否正确、熟练,并通过练习的答案是否准确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大班数学教案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直尺一、教学目标1.知道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了解直尺的刻度和单位。

二、教学准备1.直尺(每位学生准备一把)。

2.不同长度的物体(例如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直尺概念(5分钟)–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直尺的形状和材质。

–提问:直尺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解释: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直尺吗?在哪些场景中会用到直尺?2.认识直尺的刻度(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张直尺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刻度的形状和有无规律。

–解释:直尺上的刻度表示长度,可以通过刻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提问:直尺上的刻度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不同长度的刻度?–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是一条线条,有等距离的间隔;有一些较长的刻度代表较大的长度,有一些较短的刻度代表较小的长度。

–解释:直尺上的较长的刻度一般表示整数长度,较短的刻度则可以表示小数长度或其他单位。

3.使用直尺测量长度(15分钟)–让学生拿起直尺,并给每个学生一根不同长度的物体(例如铅笔、橡皮等)。

–提醒学生:在测量之前,要将一端对齐物体的一端,才能准确测量。

–引导学生使用直尺沿着物体的边缘来测量长度,并读取刻度上的数值。

–让学生互相交换物体,继续进行测量。

–提问:你们测量的结果是什么?长度是否准确?为什么?4.练习测量(15分钟)–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根据直尺上的刻度,自己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让其他同学进行核对。

5.认识单位(10分钟)–提问:在直尺上,你们看到的数值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直尺上的数值表示物体的长度,通常有单位。

–解释:长度是物体的特征,常用单位有厘米(cm)、分米(dm)、米(m)等。

–提示:在测量时,要注意读取刻度上的数值,并标注单位。

6.小结与巩固(5分钟)–提醒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直尺的使用方法、刻度的特点以及单位的含义。

直尺测量大班数学教案

直尺测量大班数学教案

直尺测量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直尺并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掌握直尺的读读数与测长的方法•能应用直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测量精度二、教学准备•直尺(每位学生一把)•班级黑板、白板三、教学内容1.直尺的认识–向学生展示直尺的样子,并说明其作用。

–通过对比直线尺寸的不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尺寸的直尺。

–引导学生讨论直尺的测量单位,并与标尺进行对比。

2.直尺的读读数方法–向学生展示直尺上的刻度,并解释刻度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根据刻度读出具体数值,并进行示范。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熟练掌握读读数的方法。

3.直尺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尺的长度判断测量范围。

–示范使用直尺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并解释测量方法。

–练习中,逐步提高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的测量操作。

4.直尺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要求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测量房屋尺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发放直尺,并让学生观察直尺的外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认识直尺–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让几名学生可以站到黑板前用直尺测量,并观察结果。

–让学生分组,用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3.直尺的读读数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长度标记的直线,并示范读读数的方法。

–让学生进行实践,模仿示范并读读数。

–进行小组竞赛,比较读读数的准确性。

4.直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直尺进行不同长度的测量练习。

–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的注意事项,例如直尺要与被测物体紧贴,避免晃动等。

5.直尺的应用–发放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要求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让学生描述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直尺解决,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直尺进行测量。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中班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中班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尺子的生成教学目标:1. 了解尺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 掌握尺子的生成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尺子模型或实际尺子;2. 不同长度的纸条或棍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把实际尺子,询问学生对尺子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尺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吗?探究活动:1. 将纸条或棍子准备好,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出一把标准的尺子?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测量和划分长度呢?3. 分发纸条或棍子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一把尺子。

4. 学生制作完成后,带领学生进行尺子的比较和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制作出的尺子是否准确,有何不同之处。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尺子的生成过程:测量、划分和制作。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标准的尺子?尺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尺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和比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测量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尺子的特点和用途,拓展他们对尺子的认识。

评估活动:观察学生在制作尺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对尺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进一步探究尺子的单位和刻度,引导学生理解尺子上的数字代表长度。

2. 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尺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尺子的生成过程,并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直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认识直尺的形状和功能; 2.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 3. 了解直尺的单位和刻度。

二、教学准备1.直尺:每人准备一把直尺;2.黑板或白板;3.粉笔或白板笔;4.学生练习纸。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直尺的形状,并询问他们知道直尺的用途吗?–引导学生思考,以激发他们对直尺的兴趣。

2.认识直尺(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把直尺,并解释直尺的形状和功能。

–讲解直尺上的刻度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3.测量长度(20分钟)–找一个物体,比如一本书,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其长度,并记录下来。

•提醒学生要将直尺的一边对准物体的一边,然后读取另一边的数值。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上台,让他们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4.认识单位(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并询问他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解释直尺上的单位是厘米(cm),并告诉学生1cm等于10mm。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刻度尺,解释刻度尺上每个单位的含义。

5.练习(15分钟)–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练习纸,让他们使用直尺测量纸上各个图形的长度。

–提示学生要注意将直尺对准图形的边缘,并读取正确的数值。

6.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认识直尺的重要性。

–强调正确使用直尺的方法和单位的概念。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直尺是一种什么形状的工具,能够设计一些与直尺相关的游戏和活动。

五、教学反馈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纸上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展示自己测量长度的结果。

以上是本节大班数学课的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直尺的形状和功能,以及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认识直尺的相关知识。

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延伸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班数学教案运用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运用直尺

大班数学教案运用直尺引言在大班数学教学中,通过巧妙运用直尺,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运用直尺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以增强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直尺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 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和绘制直线的方法 - 运用直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直尺•纸张和铅笔•图形卡片或实物(例如书桌、椅子)教学过程1. 直尺的介绍(10分钟)•向学生展示直尺,解释它的用途和结构。

•让学生观察直尺的刻度线,并解释刻度的含义。

2. 测量长度(20分钟)•给每个学生发放纸张和铅笔。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卡片或实物,并使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桌分享。

3. 绘制直线(20分钟)•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每人领取一张纸张和一支铅笔。

•请一个学生站起来,使用直尺在纸上绘制一条直线。

•学生根据刚绘制的直线模仿绘制自己的直线。

•让学生观察各自绘制的直线,讨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4. 实际问题解决(30分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直尺解决。

•例如: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书架和椅子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全班分享解决方案。

5. 活动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技能。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使用直尺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并提供更多数学工具的使用方法。

总结通过运用直尺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测量和绘制直线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怎么制作尺子手工教案

幼儿怎么制作尺子手工教案

幼儿怎么制作尺子手工教案教案标题:幼儿怎么制作尺子手工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尺子的作用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材料:彩色纸、剪刀、铅笔、尺子、胶水。

2. 图片或实物展示尺子的使用场景。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图片或实物尺子给孩子们看,并问他们认识这是什么工具,有什么作用。

教学主体:2. 解释尺子的作用和用途,如测量长度、绘制直线等。

3.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一把尺子呢?4. 给幼儿提供彩色纸、剪刀、铅笔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尺子。

5. 引导幼儿使用剪刀剪出一条长条形的纸条作为尺子的主体,然后用铅笔在纸条上标注刻度。

6. 鼓励幼儿用胶水将纸条粘贴在一张彩色纸上,制作出自己独特的尺子。

展示和总结:7. 邀请每个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尺子,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8. 总结尺子的作用和制作过程,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在幼儿感兴趣的时间段,引导幼儿观察和测量教室内各种物体的长度。

2. 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测量任务,让他们运用自己制作的尺子进行实践。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制作尺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同时,通过幼儿在展示环节中的测量表现,评估他们对尺子用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在制作尺子和测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幼儿的学习需求。

同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想法,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及反思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及反思

关于尺子的生成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探索尺子的生成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尺子的定义和用途。

2. 掌握尺子的生成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尺子模型或实际尺子。

2.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

3. 学生的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曾经使用过尺子的经验,了解尺子的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尺子是如何生成的?是否可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探索尺子的生成过程:3. 展示一把尺子模型或实际尺子,并向学生解释尺子的定义和用途。

4.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特点和结构,鼓励他们提出关于尺子生成的猜想。

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观察记录本记录他们的猜想和观察结果。

6.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自己制作尺子。

7.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彼此的尺子制作过程和结果。

总结与展示:8.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尺子制作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总结尺子的生成过程。

9. 整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让学生在黑板/白板上展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10. 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他们对尺子的生成过程有准确的理解。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特点和结构,他们能够主动提出关于尺子生成的猜想,并通过实践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合作和分享的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总结与展示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进一步巩固对尺子生成过程的理解。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可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确保他们对尺子的生成过程有准确的理解。

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记录和总结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尺子教学设计

尺子教学设计

尺子教学设计1. 学生能够了解尺子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准备:1. 尺子(为了提高学生的测量准确度,建议使用质量较好的尺子)2. 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3. PowerPoint的教学资源4.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尺子。

问学生他们平时在哪里见过尺子,并引导他们了解尺子的基本概念。

2. 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尺子的兴趣。

第二步:理解尺子的基本知识1. 向学生介绍尺子的基本部分,如刻度线、毫米和厘米单位等。

2. 通过幻灯片或实物演示,向学生展示尺子如何读取刻度值,如何区分毫米和厘米单位。

第三步: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1.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握持尺子的方式,即尺子的一端要对齐测量对象的边缘。

2.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书本、铅笔等,同时提醒他们保持尺子垂直于测量物。

3.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正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并可以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练习读取刻度值。

第四步:测量对象的长度1. 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测量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如桌子、椅子等。

2. 学生可以与同桌合作,互相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每位学生交替进行测量,让他们思考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第五步:综合练习1. 发给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让他们自己测量一些不同形状和长度的物体,并记录测量结果。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比较测量结果,讨论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

第六步:知识巩固1. 设置一些小组竞赛,让学生利用尺子测量教室中的物体长度,并比较各小组的测量结果。

2.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读取刻度值的技巧。

第七步:课堂反思1.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使用尺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回顾学习目标,并展示学生在本节课上取得的进步。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利用尺子设计一个测量游戏,例如:测量各自手臂的长度,并比较谁的手臂最长。

认识直尺教案幼儿园

认识直尺教案幼儿园

认识直尺教案幼儿园
概述
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直尺也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认识直尺
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尺的实际应用,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操作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目标
通过本教案,幼儿应该能够:
1.理解直尺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掌握测量、比较长度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
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
1.直尺;
2.彩色纸、颜笔、蜡笔。

教学步骤
第一步:直尺的引入
1.问:请幼儿们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应该用到哪些工具测量长度?
2.引入
直尺,并让幼儿们轮流拿着直尺秤量不同物品的长度。

第二步:直尺的概念
1.问:大家觉得刚才我们用到的这个工具叫什么名字?(等待幼儿们回答直尺)
2.介绍直尺的基本概念和用途,让幼儿们对直尺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步:测量长度
1.让幼儿们在彩色纸上画出不同长度的线段;
2.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并标
上所测出的数值; 3.比较不同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和最长的。

第四步:创意绘画
1.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彩色纸上使用直尺画出图形、图案等;
2.可以
鼓励幼儿们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画出不同长度的线段,让他们感受到不同颜色的线条之间的对比和美感。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际操作,幼儿们对直尺的基本概念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同时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认知能力,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客造物之‘数字’直尺”教学设计
王鑫
黑教版信息技术教材新增了创客造物系列课程。

本课选自第三章《创客造物》第12课《数字“直尺”》,以数字“直尺”项目学习为明线,以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为暗线,要求学生在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后,进行硬件结构的搭建,辅以半成品的教具组件,让学生体验创客造物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方式;了解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构成;学会拼装数字“直尺”并能够完成简单的调试。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方式,结合“互联+”技术,学生快乐拼装“数字”直尺,初步感知创客造物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利用微课和APP获取、鉴别、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主动适应“互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的过程;通过拼装数字“直尺”的过程,逐步养成敢于“创”,大胆“创”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超声波测距模块和数码管模块的知识;数字“直
尺”的拼装;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理解;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测距测试。

学情分析与教学环境
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喜欢探究活动,在“互联+”学习环境下引导学生进行创客造物,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激情。

我校数字化交互教室内WiFi覆盖,设有希沃平板、电子书包等设施,为学生络交互学习提供了技术设备上的支撑条件。

教学过程
1.设计思想
笔者将数字“直尺”学习的项目学习分解为五个子项目,分别是:【学一学】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认一认】“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硬件;【拼一拼】“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结构搭建;【测一测】“数字”直尺测距离;【说一说】“数字”直尺测距离的应用前景。

五个子项目逐一学习,整个过程先让学生探究科学原理,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制定计划、动手实验、调试、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2.教学环节
走近数字“直尺”
①设疑。

问题1:测量书本、自己的腰围、黑板等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学生回答对应的测量工
具。

问题2:用什么来测量正在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学生纷纷做出猜想,教师揭示:利用此装置可以实现非接触的测距。

②感知。

请两名学生模拟正在行驶的小车,随着两名学生间距的变化,观察数字“直尺”的数码管的变化情况,感知“数字”直尺可以实现非接触的测距。

探秘数字“直尺”
【學一学】数字“直尺”测量系统中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

启发学生思考,蝙蝠视力很差,而且是高度近视,但是在夜间可以轻松地捕食,靠的是什么?学生会想到“超声波”。

超声波是什么?有什么功能?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向咪咕灵犀发问,2分钟后把搜索到的结果整理回答。

媒体作用:咪咕灵犀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把学生输入的音频转为文字,并在互联上搜索以播报的形式反馈出来,实现轻松络搜索。

【认一认】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硬件。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教材,认一认测量系统的各个组成硬件,都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说出主要硬件,即主控板、超声波测距模块、数码管、外壳以及电池的功能。

第 3 页共5 页
搭建数字“直尺”
【拼一拼】数字“直尺”测量系统的结构搭建。

测硬件:在进行正式的结构搭建之前,在主控板上试连接各个模块以及接口,确保电路是通路,各模块均可正常工作。

请学生回答这一步的必要性。

结构搭建:要求在25分钟内完成搭建,可利用的资源有教材、微课、络等。

采用小组比赛制,要求小组先明确分工,制定计划,讨论组装方案。

规则:将拼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小组活动表上,帮其解答的小组加分,或者写出有价值的注意事项均可加分,得分多的小组获胜。

获胜组参加“幸运”转盘大抽奖。

测试数字“直尺”
【测一测】数字“直尺”测距离。

测试方案:用超声波测距模块探头一侧正对障碍物,移动超声波测距模块,反复靠近,远离障碍物,观察数码管模块数据是否合理。

在实验中找出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问题1:数码管模块显示的数字单位是什么?
问题2:“数字”直尺可以测出的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分别是多少?作为结论记录在表2中。

结论:教师查看实验数据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分享学生探究成果。

应用数字“直尺”
【说一说】数字“直尺”测距离的前景。

启发学生思考超声波测距模块在生活、学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回首数字“直尺”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谈收获,梳理本节课所学。

学生谈收获、感悟。

最后,教师提示学生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成为出色的创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围绕数字“直尺”这个项目学习,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玩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创”,整节课学生沉浸在探索研究的乐趣中,体验了与同学合作奋战的那份欢愉和搭建结构带来的成就感。

小创客有大梦想,在学生谈应用环节,有的学生说:可以将数字“直尺”安装在爷爷的拐杖上,遇到障碍物前发出声音提示。

这也是创客教育的意义所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新潮学校
文章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第 5 页共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