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6-7课时)-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6-7课时)-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6-7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小数点后的数位顺序。

3. 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4. 能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写3.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4.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5. 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利用教具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4.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购物、测量等,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小数?小数有什么作用?2. 探究小数的意义- 分组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和整数有什么区别?-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小数的定义。

3. 学习小数的读写- 教师示范小数的读写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 学生互相练习小数的读写,教师指导纠正。

4. 学习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利用教具展示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 学生互相练习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师指导纠正。

5. 学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师讲解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 学生互相练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师指导纠正。

6. 实际问题解决-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的读写和加减法计算。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记录下来并和同学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教案

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6例3,完成P8“练习二”第6~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课件出示习题)师:回顾刚才的比赛活动,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情预设】有的是关于0的计算,有的结果等于0,总之,都和0有关。

师:0有很多特性,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有关0的运算)【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算一算”,既让学生复习了关于0的运算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将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1.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1)师:根据刚才练习的一组算式,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例。

②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

例如:0+568=568,99-0=99。

预设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例如:128-128=0。

预设3: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例如:0×78=0,29×0=0。

预设4: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例如:0÷76=0。

(“非0”用得好,表达很准确。

)(2)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回忆、整理和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的能力。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要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P6例3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交流的画面,结合具体实例,把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数的大小- 学会简便计算相邻整十数的差教学重点- 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 相邻整十数的差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相邻整十数的差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教具(数位卡片、小黑板、粉笔等)- 学生:课本、练册、书包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出示数位卡片上的两位数,让学生快速读出其数值。

探究(20分钟)1. 出示一些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这些卡片,读出每个数的读法,并将卡片上的数字与所读的数进行对应。

2. 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的大小规律,讨论数的大小与数字排列顺序的关系。

3.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相邻整十数的特点,例如:34和40之间的差值是多少,50和70之间的差值是多少。

4. 引导学生总结相邻整十数的差的计算规律。

操练(15分钟)1. 让学生拿出课本,找到练册相应的练,并进行个别或小组操练。

2. 实施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巩固相邻整十数的差的计算方法。

归纳总结(5分钟)1. 结合课本中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总结数的读法和整十数的差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并在小黑板上记录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应的练册作业。

2. 提醒学生复和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以及简便计算相邻整十数的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并通过操练和游戏活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下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教学效果良好。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算术加减法的初步应用。

2.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应用不同单位的数量比较。

2.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2.道具:数学教具、实物例题、黑板、彩色粉笔等。

3.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和PPT等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单元1. 温故知新•复习四年级上册学过的加减法知识,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入第一单元的主题,通过实例提出学生关心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第二单元1. 数据的理解•介绍数据的表示方法,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

2.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和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反馈1.设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拓展数学思维。

2.提供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学习中越走越远,开启数学奇妙的世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作业设计一、基础练习1.口算4.82+7= 9.6+4.81= 6.42+3.73=8.51-2.4= 4.9-3.7= 7.4-5=2.看图列式(1)(2)3.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5.70 56.050 70.800 0.0600 1.201.200 0.06 0.6 56.05 5.0704.(1)1.25是由()个一、()个0.1、()个0.01组成的。

(2)由3个十、4个一、5个0.1和8个0.01组成的数是()。

(3)6.72里面由()个0.01。

5.单位换算15克=()千克 7米=()厘米3米8厘米=()米 3米8厘米=()米67角=()元()角 4.05米=()米()厘米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还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1.通过口算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通过看图列式和连线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借助图形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实践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为了深化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育才小学四(2)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废品回收活动,小军收集了以下几种废品:(1)请你帮小军算一算他能得到多少元钱呢?如果他想买一支15元的钢笔,钱够不够?(2)如果小军想买一个9.5元的文具盒,剩下的钱还能买单价0.5元的练习本吗?(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这一题考察学生如何进行小数比大小,面对实际问题进行估算,以及对题目进行辨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的创设不仅能联系生活,更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法,注重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三、能力提升小明的爸爸买了一桶纯净水,连桶共重5.3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 2.76千克,原来有水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为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设置个性化的作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平移》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平移》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平移》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平移》是小学阶段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移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图形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对于平移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平移的概念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基本操作。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移的规律。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平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平移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实际物品,用于学生的操作和观察。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彩笔、直尺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绘图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滑滑梯、翻书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图形的运动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是怎么样运动的,运动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2.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整体设计思路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不同种类型题,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练习,同时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理解性和应用。

每个课时安排了多道练习,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课时作业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括号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填空题(难度)1.在算式169+260=429中,加数是(),另一个加数(),429是()2.))309+27=336443-123=320三、猜猜我是谁?(难度 )我加上107得361545减去我得180参考答案:一、1.169 260 和 2.198二、336-27=309 336-309=27 320+123=443 443-320=123三、361-107=254 545-180=365【设计意图:】本课时共设计3道大题,用时大约10-15分钟,每道题都设计难度层次渐进,填空题考查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简单的基础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后两个填空题和第二、三、大题考查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有根据的说理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平方米”的计量方法。

3.能够简单计算物体的面积,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及计量方法掌握。

2.将面积的概念、计量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活动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一张彩纸和一张纸巾,比较两者的大小以及数量。

•引导学生发现两张纸巾的大小相等,但是颜色不同;两张彩纸的颜色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定义:用来描述物体表面面积大小的物理量叫做“面积”。

•自主学习:老师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放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感性认识各种形状的面积大小差异。

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中各种场景中的面积差异,例如百货商场、家庭厨房、学校操场等。

•通过将物品按照尺寸分类,让学生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等计量单位的概念。

2. 面积的计量方法活动1•学生观察一张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板,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纸板的面积大小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确定单位“平方米”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安排学生进行类似情境的游戏,深入理解“平方米”。

活动2•老师让学生围观范围,估计教室的面积并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距离、角度和图形对计量面积的影响,并简要了解长、宽、周长和直角等基本概念。

3. 面积的应用活动1•老师让学生观察一台钢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钢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让学生推算钢琴的面积。

•根据推算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钢琴制作的材料和工艺的问题。

活动2•在生活环境中,老师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大小的对象,并能总结出造成面积大小的原因。

•在实际生活中询问学生面积计算的简便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准确性。

总结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入手,初步掌握了面积的概念、计量方法和简单应用。

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将帮助学生补充细节知识,深入了解面积计算中的关键点,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小数的意义(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

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绿点)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的顺序和升序、降序的概念。

2. 掌握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3. 能够正确运用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 数的顺序、升序和降序的概念。

2. 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3. 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和数的卡片。

2. 学生准备好练册。

教学过程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数的顺序,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数的升序和降序是什么。

讲解
1. 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数的升序和降序的概念。

2. 强调升序即从小到大的顺序,降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

实践
1. 分发数的卡片,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自行排序。

2. 纠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总结
1. 进行一次简短的复,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数的顺序、升序和降序的概念是什么?
- 如何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拓展
1. 提供一些更复杂的数字排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作业
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1. 教学目标
1.掌握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2. 教学重点
1.理解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3.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
1.对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深入理解;
2.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
4.1. 复习和导入
1.复习三年级的加减法知识;
2.引入四位数的加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4.2. 讲解和练习
1.讲解四位数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2.练习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
3.模仿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练习。

4.3. 总结和拓展
1.总结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拓展到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3.拓展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5. 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听课表现、课堂问答、个人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得出教学效果,指导后续的教学工作。

6.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必做:P1-P3页练习题;
3.选做:P4的实际问题和活动。

7. 教学体会
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导入,讲解和练习,总结和拓展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际问题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并且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四年级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这册书中的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何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学生之前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对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零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4、掌握先假设,再调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决问题经历总结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的过程,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解决租船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探究租船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共4课时,每课时作业设计体现基础性、拓展性,针对每课时重难点设计学生易错题、典型题。

在照顾多数学生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注重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在选题上,虽然是计算章节,注重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编写题目,并且实时设计数学游戏,让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喜爱学习、热爱生活。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填空1、把两个数( )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根据226十87=313,写出两道减法算式______,_______。

3、根据5701一306=5395,写出另外两道算式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看谁的速度快。
7.学生列式计算。
( 1) 1956-814=1142 ( 2) 1956-1142=814
8.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9.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0.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减法, 还需要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加、减法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
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
6.整理总结:
(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加数 +加数 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
7.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板书:乘法定义)
8. 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 =积)
9.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 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
算式。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
Xx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
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单元 教学 目标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括号》(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括号》(作业设计)

1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章节课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括号》。

作业类型:课时作业。

作业功能: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作业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总结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2、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业形式: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作业时长:大约时长20分钟左右。

作业内容:第一项:课堂练习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16-9=7 18×7=126 126+14=140 ( )(2)90÷15=6 10×6=60 130-60=70 ( )(3)○-△=□ ●-▲=■ □×■=☆ ( )2.脱式计算26+ 84÷[﹙8+6﹚×2] 42×[169-﹙78+35﹚]72÷[960÷﹙245-165﹚] 540÷[﹙3+6﹚×2](325-85)×12÷15 [492-﹙238+192﹚] ×263.根据要求在算式“900+60÷60-30”中添上括号(1)改为先加法、再除法,最后算减法的算式:( )(2)改为最后算除法的算式: ( )(3)改为得数是902的算式:( )(4)把“32+28×80-60”改为最后算加法的算式:( )4.文字题。

(1)78与36的积再除以26的商是多少?(2)348与534的和再减去227,差是多少?(3)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与840的和,和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各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项:课外延展添括号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也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字数和要求上有不同的标准,主要是在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得到不同的进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有哪些基本运算符号?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1.加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2.减法:用-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3.乘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4.除法:用÷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步骤三:练习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示例练习题:1.17 + 9 = ?2.25 - 8 = ?3.6 × 4 = ?4.24 ÷ 6 = ?步骤四: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来说明运算的顺序。

教师解释运算顺序的规则:1.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2.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给出一些运算顺序的例子,并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步骤五: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示例练习题:1.12 + 8 × 2 = ?2.(15 - 7) × 3 = ?3.14 ÷ (6 - 2) = ?4.10 × 2 + 15 ÷ 3 = ?步骤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1学习目的: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的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绘吗?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

非常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局部?〔课本第2页第2题〕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展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

教学目的: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展改写;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合作精神、理论才能和创新意识;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理解并掌握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比较和排序整数。

理解并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准确进行整数的加减计算,并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并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乘除计算,并理解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数的认识与比较: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整数,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实例和具体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掌握简单的乘除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知整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的初步概念。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的初步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二、填一填
1. 在算式 160+137=297 中,160
1.根据 29863+32942=62805 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

)或(
),这是根据

)。
2.一个加数=和-( ) 被减数-( )=

减数=(
)-差
被减数=( )
+减数
3. 小兔子拔萝卜。
计划用时 15 和 137 是(
),297 是( )。
280
数=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3 305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计算加减法并用加减法各部
分间关系进行验算)(3 分钟)
360+180=
860-370=
能力提升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 ,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 480,减数 比差多 5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4 分钟)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答实际 问题。
6×( )=48
( )÷4=25
( )÷15=6
3.根据 58×12=696 可以直接写出另外两道题的得数:
696÷12=
696÷58=
【设计意图】:夯实乘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利用
关系式求出未知数。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直接写得
数。
二、口算我最强。 (2 分钟)
212+0=
0×41=
0÷51+9=

)、(
(2)一批练习本,卖出 450 包,还剩 230 包,求运 )。 来多少包练习本要用减法计算。( )
三、填表格
(3)一个数减去 48 得 104,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
是 104-48。( )
学科网( 北京) 股份有 限公司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主题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必做题:
课内作业:
1.课本第3页1、2、3题。(巩固小数的意义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本第7页1、2题。(熟练掌握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3.课本第10页2、3题。(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3.课本18页第6题找规律。
实践类
1.把附页2中的图剪下来,涂一涂(2.13,1.04)。(目的:将所学知识内化并升华)
2.自制数位顺序表。(目的:加深学生对小数部分数位、计数单位的认知)
备注
审核人:
3.精选自复印习题中 小数的意义(三) 涂一涂 比一比,选择,判断,写数,连线。(巩固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计数单位)
4.选自课本练习一18页1-5题。(小数加减法的综合应用)
5.每课必做1或2道简单的应用题。(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类
选做题:
1.选自课本第12页动脑筋。
2.课本17页第5题连线题。
4.课本第12页2、5题。(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5.课本第17页1、2、3题。(巩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后作业:
1.精选自复印习题中 小数的意义(一) 填一填,连一连,画一画,算一算。(巩固小数的意义、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2.精选自复印习题中 小数的意义(二) 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巩固名数改写的应用、会用单位换算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总第( 1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减法运算有什么样的关系?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总第( 2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练习课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修改补充第二课时练习课一、填空题: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2.根据29863+32942=62805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或(),这是根据()。

3.说出“()”里填多少。

()+26=43 90+()=2804.二、根据下列算式,写出两个不同的式子。

(1)203+147=350(2)850-239=611(3)67.55=12(4)28+19=47三、先计算,再验算。

36695+43187 10384+69835四、列式并解答。

(1)76加上什么数得159?(2)一个数加上876得1093,这个数是多少?(3)甲乙两数和是6059,甲数是4108,乙数是多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总第( 3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一)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做一做三、总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总第( 4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练习课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填空1.一个因数=()2.12×()=60 ()×6=723.()×8<420,括号里最大能填()4.□×◈=△,()÷()=◈,()÷()=□5.12与什么数相乘得84?列式是()二、选择数学四年级上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题(1)三、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28倍式5628,求这个数。

2.甲数是乙数的6倍,甲数是126,求乙数是多少?四、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①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②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③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几米?④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

这头牛重多少千克?五、综合练习:判断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3)☆÷◆=◇()(4)☆×◇=◆()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总第(5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0的运算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与价值观教学重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导入新课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1.计算(1)36+0= (2)0+68= (3)0×68= (4)54-0=(5)0÷28= (6)128-0= (7)0÷36= (8)25+0=(9)99-0= (10)49-49= (11)0+39= (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总第(6 )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主备教师王佐国参备教师组别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来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比较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应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引入: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出示例4:96÷ 12+4× 2说说运算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