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写作3

合集下载

17届高三语文二检卷答案

17届高三语文二检卷答案

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每小题3分)1.D(说法绝对。

原文中“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只是推测,因此不能说“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2.C(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3.B(理解有误。

从《中秋月》其诗及上文语境来看,《中秋月》是抒发“人生变化无常”的“浩叹”,并无思念友人之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 D(3分)(A项“用通俗的比喻”理解错误,该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这说明他很享受这种冷了坐北墙根儿热了坐南墙根儿的闲适生活”理解错误,从文中看,老人们坐在这里表面是享清福,实则是活受罪;C项“让他内心深感愧疚”理解错误,从文中“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来看,保斤并没有为此深感愧疚)5.(5分)①更能体现保斤内心的孤独。

保斤始终不言语,并不是他没有话说,而是他没法与儿子以及其他人交流,他们不理解,也没考虑他的想法和感受。

②有助于表现保斤沉默内敛的性格。

将外部的语言转化为“心想”“心说”等心理活动,更有助于表现其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也表现了他沉默的性格。

③有助于突出保斤的无奈和苦闷。

让保斤的不言不语与儿子的不断催促、唠叨、埋怨和其他人的善意嘲讽形成鲜明对比,在不说与说的对比之间突显其苦闷。

④增添了小说的悲凉意味。

保斤的不言语是一种无声的坚持和抗议,也是一种无奈的隐忍和妥协,一个只是不想闲坐等死,只是不想荒废土地,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尽一份力的老人,面对儿子的“孝顺”,能说什么呢?[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意图”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6分)①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新课标Ⅱ卷)语文卷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新课标Ⅱ卷)语文卷

绝密★启用前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国崛起的精神意蕴袁正领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以秦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示与齐结盟重创韩魏、抓住时机连横攻齐等重大事件,讴歌以秦昭襄王为代表的时代英雄对政治理想矢志不移的执着追求。

本剧尊重史实、脉络清晰、叙事流畅,不但是对那段波澜壮阔的铁血历史的艺术再现,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追寻和溯源。

对正处在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华民族来说,其现实意义不言自明。

国家崛起的关键是人精神的崛起。

《大秦帝国之崛起》围绕“崛起”这一主题,着力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通过主要人物的成长揭示出“崛起”的深层意蕴,可谓一大亮点。

张博饰演的昭襄王是领导秦国崛起的一代雄主,他天资聪慧,但继位之初消极、懵懂,在母亲、严君等人的开导激励下,发誓要“克己勤勉、自强不息”,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心智,认识大爱与小爱、大义与小义之别,终成一位意志坚定、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

还有勤学精思的“战神”白起、深明大义的宣太后等,这些艺术形象可谓是当时秦人的代表,其自醒、自觉、自励、自信的精神内涵,正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动因。

与此同时,该剧还生动塑造了一批从反面助力崛起的人物形象,如残暴多疑的齐王、纵情恣肆的楚王、满怀豪侠之气的苏秦、贪婪成性的李兑等,让人直观地看到什么是崛起之途、什么是败亡之道。

最新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最新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美的这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

(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2)落花水香茅舍晚,。

(马致远《[ ]寿阳曲•远浦帆归》)(3)同样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与《登楼》“,”一联所用手法相似。

2.(2分)按要求选择。

小王不幸遭遇车祸,情绪低落,以下句子适合用来鼓励他战胜困难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D.玉不琢,不成器3.(3分)把下列画线句放回原文序号处,最通顺的一项是()2017 年3 月3 日,《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的论文。

该文称在中国许昌发现了生活在10.5 万年至12.5 万年之前的“许昌人”,①这是一种新的古老类型人类,②中国古人类学家在近十年中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发掘和化石研究工作,先后在湖北郧西黄龙洞、湖南道县福岩洞、安徽东至华龙洞等地发现了珍贵的古人类化石,③从而对中国更新世中、晚期人类演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④发现“许昌人”的灵井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2007 年和2014 年两次出土人类头骨化石,这些发现被评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A.①B.②C.③D.④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球化能力及评估﹣﹣经合组织《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报告述评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文化的人合作,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年轻一代需具备新的能力。

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②2016 年 5 月14 日,经合组织向七国教育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的报告。

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7.4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陈元靓《岁时广记》专记南宋以前岁时风俗。

书中记载,清明节最重要的是改火,古人是钻隧取火....,_________。

清明,正是要换榆柳之火的时候。

这里面有旧象更新的喜悦。

据《岁时广记》记载,有的地方有清明淘井的风俗,因此饮用水是新的;而此时又到了收茶的时令,因此茶也是新的。

正是苏东坡所谓“且将新火试新茶”的时候,这清明节着实过得风.雅.。

清明节也上坟,但似乎没什么悲戚悼怀....之意。

《岁时广记》(居然/果然)是在“游郊外”条目下写到民间祭扫..。

唐代杜甫曾诗..的事。

“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简直就是郊游的盛况云:“著处繁花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当时全民宴乐、清明郊游的盛况,可见一斑....。

从清明节的缘起..看,________,那是寒食节该做的事。

只是这两个节距离太近,而寒食节又慢慢(消亡/消失),节俗就并到了清明里。

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在寒食扫墓,发现春色可喜,所以才有了清明节专供(游玩/游览)吧。

而最早之所以用“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有清爽明净之意。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雅悲戚B.悼怀钻隧取火C.祭扫盛况D.缘起可见一斑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居然消亡游览B.果然消失游玩C.居然消亡游玩D.果然消失游览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清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B.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C.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D.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清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奉献给观众的一道文化大餐,其中郦波、康震、蒙曼等嘉宾的点评,无不言必有中....,是这道大餐最好的作料。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东城二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8分。

26.微写作(8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阅读整本书,与阅读零散的篇目相比,会有不同的收获。

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写一则短文,向刚入学的高一同学介绍自己阅读整本书的体会。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临近高考,有些同学觉得晚上学习效率高,所以常采用开夜车复习的方法。

针对这种做法,请你写一段规劝的话。

要求:态度友善,有说服力。

③请以“凝望”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语言有文采。

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四世同堂》中钱先生说“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的道理。

请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二十年后,语文课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想象,以“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描写有画面感,内容注意合理性。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8分。

26.(8分)略27.(50分)略西城二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3.微写作(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

”请从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

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180字左右。

②经典小说的情节往往引人入胜,但有时也可能有不合自己想法的地方。

如果让你改动这六部作品中的某情节,你想怎样修改?请简述你的修改方案并谈谈这样修改的理由。

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180字左右。

③不同的人对春天的感受也有不同,上述作品中的人们对春天各自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这些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其对春天的感受。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2)“忽魂悸以魄动,。

”出自李白的《》(3)苏轼《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的两句是“,。

”2.(2分)每年春日桃花节,小明踏青觅胜,都会给各处留影配诗,下列诗句和春季赏花场景不匹配的一项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C.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E.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3分)小明代表校学生会接待联谊学校的同学,以下开场白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来到**学校.B.感谢各位大驾光临,希望你们多多指教.C.大家好,我叫小明,欢迎关注我的母校.D.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会尽心尽力提供服务.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为什么要重新评价冯梦龙?①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家,但______.在明清文人眼中,他那些优秀的话本小说、传奇戏曲等俗文学作品,根本不算文学,更不能登大雅之堂。

“五四运动”后,冯梦龙的通俗文学受到肯定,但总体评价依然不高。

②很多人看到冯梦龙的小说中有一些忠孝节义的说教,就认为他宣扬封建思想了,这种评价方法并不合理。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在他的小说《人间喜剧》中却表现出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文学不是科学,它有其特殊的表现内容﹣﹣感情。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艺术是交流感情的工具,艺术的主要特性是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感情。

”实际上,感情中包含着思想倾向。

感情和情绪不同,例如“喜”这种情堵,可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种感情:喜爱读书、喜爱赌博……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感情。

然而,它们都是一种情绪﹣﹣“喜”。

由此可见,情绪是共性、抽象的,但是感情离不开它的对象,是具体的。

具体的感情是主客观的统一,它包含着思想,却又大于思想,是艺术的特殊内容。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综合检测(Word含答案)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综合检测(Word含答案)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综合检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东城二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8分。

26.微写作(8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阅读整本书,与阅读零散的篇目相比,会有不同的收获。

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写一则短文,向刚入学的高一同学介绍自己阅读整本书的体会。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临近高考,有些同学觉得晚上学习效率高,所以常采用开夜车复习的方法。

针对这种做法,请你写一段规劝的话。

要求:态度友善,有说服力。

③请以“凝望”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语言有文采。

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四世同堂》中钱先生说“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的道理。

请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二十年后,语文课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想象,以“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描写有画面感,内容注意合理性。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8分。

26.(8分)略27.(50分)略西城二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3.微写作(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

”请从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

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180字左右。

②经典小说的情节往往引人入胜,但有时也可能有不合自己想法的地方。

如果让你改动这六部作品中的某情节,你想怎样修改?请简述你的修改方案并谈谈这样修改的理由。

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180字左右。

③不同的人对春天的感受也有不同,上述作品中的人们对春天各自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这些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其对春天的感受。

成都市2017届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7届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 0分)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016-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语文科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张强校对人:吴文惠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

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

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

《尚书》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q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

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

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2017年语文高考Ⅱ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7年语文高考Ⅱ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写作1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写作1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写作1.(2017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韋。

(60分)在非洲一些国家的公园里,许多游客为了安全,常常坐在一个有铁笼子的大车棚里观赏风景。

车外是一群凶猛威武的野生动物。

如果没有这个笼子的保护,恐怕游客会被这些凶猛的动物所伤害。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要么将伤人的猛兽关进笼子里,要么将游人放在笼子里,否则,必有一方受到伤害。

这个“笼子”会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答案】请不要跳出这个“圈子”时下,许多动物园开辟了‚人在笼中赏动物‛业务,只要游人不擅自打开‚笼子‛,就能亲近自然。

当然,也有不少游人因各种原因走出‚笼子‛,结果发生意外。

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此。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个‚圈‛来保护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但他们不能经受白骨精的诱惑,跳出了‚圈子‛,结果是几乎丧命。

这有形的‚笼子‛,无形的‚圈子‛,其实就是规则、规矩。

规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波兰作家莱蒙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事实确实如此。

众所周知,德国人最讲规则,一位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曾讲过一个故事:中国某企业引进一批德国设备,装配说明书上写明某处螺钉要拧七圈半。

中国技工实际装配时有时拧七圈,有时拧八�1�7�1�7.认为两种做法的紧固程度差不多。

德国人说那不行,规定七圈半就得七圈半。

这是德国本土设备装配长期总结的最佳紧固度。

这名德国职教专家随后很认真地强调,这正是德国职业教育要让学徒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可见德国人的规则意识极强。

至今,德国人还是这样,一位留德学生说,他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街上空无一人,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

也许有人认为德国人‚刻板固执‛,其实,正因为德国人‚不越雷池一步‛,才使得他们国家屡次浴火重生。

也许有人认为,大的规则当然要遵守,小的规则不妨马虎一点。

2017全国二卷语文(精校版)附答案

2017全国二卷语文(精校版)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2017年XXX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7年XXX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7年XXX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2017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模拟考语文试卷2017.4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卷共7页,答题纸正反面。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

(5分)(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_________·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__________”。

(2)白居易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描摹粗弦、细弦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5分)(1)假如你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后留言,下列诗句不适合的一项是()(1分)A.遗民泪尽XXX,南望XXX又一年。

B.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跟尾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XXX的影象上,这约莫要算是平生第一件的耻辱,__________,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

A.XXX即使以络腮胡子的缺点B.因为XXX以络腮胡子的缺点C.XXX何况以络腮胡子的缺点D.而且XXX以络腮胡子的缺点(3)假设你父亲因故无法参加家长会,他发给你班主任XXX短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A.XXX,今天我工作繁忙,无法拨冗参加家长会,敬请谅解。

B.XXX,因我晚上加班,不能光临本日的家长会,非常抱歉。

C.XXX,因贵体小恙,不能来参加今晚的家长会,谨此奉告。

D.XXX,我出差在外地,无法参加今晚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1二浏览70分(一)浏览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媒介革命视野下的收集文学XXX1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写作21.(2017届吉林省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检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①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莱昂纳德〃科恩(加拿大游吟诗人)②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有了裂痕,镜子里的风景也就扭曲了。

——网络路人③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

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

——陆琪这三种说法,你更欣赏哪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心有海洋,何惧忧伤裂痕,一个我们被熟悉的名词,在不同人眼中,它是不同的,在科恩眼中一裂痕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在网络路人眼中一裂痕让心中的风景扭曲,在陆琪眼中一裂痕,让我们从头来过;而我最欣赏后者:生活本就是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

在科恩眼中,裂痕是希望的开始,他让阳光照亮这个世界,让希望给人以温暖;在网络路人眼中,裂痕是丑恶的化身,他让心灵的风景变得扭曲,不在美丽;而在陆琪的眼中,裂痕,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小小的句号,我们还可以重新开始,重新踏上征途。

科恩寄希望与裂痕之上,若没有了裂痕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了希望?网络路人视裂痕为丑恶,可人的心灵本就不是完完整整的,怎么会不存在裂痕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淡然处之,不寄托自己的希望于她物之上,不要求他完美无暇,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向前,即使生命中有了裂痕,我们也会将之弥补,重新来过。

科恩眼中的裂痕,是希望,是他人给与的。

网络路人眼中的裂痕是丑恶,是自己所不能忍受的。

而陆琪眼中的裂痕,即使是结束,也是开始,人这一生颠沛流离,不免有些小磕小绊,这段旅途的结束,便是下一段旅途的开始。

生活百般滋味,我们只能靠自己,一口一口的去品尝,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没有人能幸免这人生百变的滋味。

心态的平衡,淡然的处事态度会让我们愈加觉得陆琪眼中裂痕的深刻含义。

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在向前的路上,摔倒了,就站起来,擦尽眼角的泪水,义无反顾的继续向前。

而不是科恩那样等待他人给予希望。

希望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你若不坚强,谁肯帮忙?在心灵的征途中,如果,出现了裂痕,那么我们应该后退到出现裂痕的那一步,这一步没有踩稳,以此我选择重来一次,将这条裂痕弥补,然后开始新的征程。

而不是网络路人眼中的那样,从不弥补裂痕,以至于心灵上裂痕遍布,渐渐扭曲可怕至极。

于这世间,你独身一人,疾行在人生大路上,前方也许会有雾影重重,也许会有挫折坎坷,但你心中的目标不变,你知道你只有向前,向前,才会成功,你不寄希望于他人,只靠自己,就算最后输了,在你眼中,大不了从头来过而已。

我若心有海洋,何惧江流忧伤。

【解析】裂痕就是生活、思想中的不完美之处;心灵的破碎与不完整;生活中的麻烦、隔核、矛盾。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本题的三则材料属于议论性的语句,重点在于理解“裂痕”的含义。

裂痕就是生活、思想中的不完美之处;心灵的破碎与不完整;生活中的麻烦、隔核、矛盾。

22.(2017届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市丰县高三10月联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中国诗人汪国真说:“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答案】绽放生命的精彩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

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

生命自产生起就是为了精彩而存在。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塞内卡也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生命只有焕发光彩,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

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

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投入了泪罗江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血洒咸阳殿;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绝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为了生命的精彩躺倒在蒙古人的大刀之下;“一腔碧血勤珍重”的鉴湖女使秋瑾为了生命的精彩,命丧清狗之刀下。

无数的英雄儿女,不甘平凡,舍生取义,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需要精彩,精彩燃烧出生命的辉煌。

巴斯德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骆驼奔走于沙漠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

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灭。

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精彩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凡高的一生融入了向日葵,把艺术的精华留给了人类,他的生命是精彩的;贝多芬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用生命之曲唤醒人类,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马克思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孔繁森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他的生命同样是精彩的……巴金说过:“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生命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尽早就结束它”。

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

生命亦是如此!让生命精彩起来!【解析】【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一、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二、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找对象法,即从文中不同的对象入手进行立意。

比如本题,抓住“灿烂”“平凡”进行立意。

23.(2017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第二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

”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最美不过有价值行吟江畔的屈原寻找报国之路,穷途而哭的阮籍寻找尊严之途,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寻找自由之身。

中国文学史的魅力在于,那些挥毫泼墨的文人骚客那些金戈铁马的壮士侠客,无论抒何样的豪情无论遣怎样的愁苦,都在寻找着活的意义。

玫瑰为了活着,变成了卷心菜;“垮掉的一代”为了活着,不停地驱车寻找;梵高为了活着,抛却一切只留画布。

活着,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赋予生命意义。

如同伟大的翻译赋予一则平凡的句子以精彩,活着的意义是为了赋予生命的价值。

没人会忘了汉宫玫瑰王昭君,不是因为美貌而是她开在塞北沙漠的卓绝风姿。

没人会记得安徒生丑陋的相貌,因为他的童话在世界结果。

花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更伟大的生命,树的崇高在于扎根土壤从不张扬。

空有皮囊的美终究只能化为一抔黄土,就像王尔德笔下的道林格雷,为了追求永远的美貌最终走上自毁的道路。

画像上的惊艳掩不去灵魂的丑恶,外表的风华绝代终究要归于空虚。

我想起了三毛,这个愿做一棵树的女子。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我想她是聪慧的,只有找到生命的价值的人才会如此笃定的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质疑价值这个词,它因概括太多而显得庸俗。

实际上,价值并不是创造价值更不仅仅是创造财富,价值的分量躲藏在每个人的思想里。

时代不会忘了乔布斯,并不是他创造了市值过亿的公司,甚至也不是他带动了手机业的革命,而是他的追求完美,坚信创造奇迹的精神。

我们将毛主席的头像印刻着,将切格瓦拉的头像标志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对国家的贡献,而是他们在精神上狠狠地给予平庸的人一击,使人正视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

历史不爱英俊美貌者,没人会真的研究潘安的相貌。

历史不抛弃失败者,没人会抹杀拿破仑的气魄。

历史只记录有价值的人,它不在乎你的地位外表,成功与失败,只在乎应该被记录的光华——灵魂的价值。

那些引领我们的人,那些唤醒我们的人,那些感动我们的人,是玫瑰,也都是卷心菜。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

寓言的整体意思是玫瑰花在听了大树的建议后,为了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变成了一颗卷心菜。

整体理解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外表还是内在,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更有用,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我们有以下的立意角度:(一)肯定大树的价值观: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要想活得有意义就要更有用。

如做一颗卷心菜,可以为他人、为社会提【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比如本题关键句“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

”这个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构思:(1)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过对别人有用的有意义的人生。

(2)有些时候,人就像那朵玫瑰,缺少自主和定性,盯着别人的长处,忘了自己的优势。

不知自己所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所缺失。

(3)任何事物,有得必有失,正如阳光的背面有阴影,人生不存在完美;这个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角度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用(即有价值)。

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

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能改变自身就“没有”价值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