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三 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word文档资料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word文档资料

《想北平》教案毛化群[教学目标]1.注重文本解读,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品味、理解作者的情感。

2.创造对话氛围,努力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3.进行生命对话,运用评点的方法,读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重点难点]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评点的方法,读出自已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方法]评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渲染感情,导入本文课间播放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营造气氛。

这首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尤其是那些身在他乡的游子们,更是道尽了他们的心声,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成了恒久的烙印!是的,故土难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总是深深扎在故土里。

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学习,看看我们的作家们是怎样表达对故土的感情的?首先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老舍先生的故乡情结是怎样的?一篇《想北平》足以让我们体味良多。

二、初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将直接抒发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画出来,并加以体味。

学生回答后PPT呈现以下内容A、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2、在这些语句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请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

(1)我觉得可以用“想”来形容,因为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并且是都想得要落泪了。

(2)是因为作者深爱北平,所以他才想北平,我认为可以用“爱”来形容,这“爱之深,想之切”嘛!(3)可以用“真”来形容,因为这几句中,都有“真”字,体现老舍对北平的真感情。

三、细读课文,涵泳品味,运用评点法进行赏析。

刚才同学不仅找到了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并且也概括出了其中的情感。

可是老舍却反复说他对北平的爱是“想说而说不出来”的。

作者对北平的爱到底有没有说出来呢?如果有的话,他又是如何把它说出来呢。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案

《想北平》教学目标:1、学习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想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

3、细细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教学重点:细细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

教学难点:学习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想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8min)切入文题,直接导入。

文题中,老舍在“北平”前用了“想”字,想想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或者换种理解,可不可以把“想”字换成“写”,或干脆就以“北平”为文章的题目呢,二者有什么差别?(提问,阐述)【明确】“想”说明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引出写作背景,穿插作者介绍。

“想”这是一个表现心理情态的词,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或以“北平”为题目,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客观的描写,所以这“想”字更凸显出文章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怎么样的,而且还传达出作者对北平深挚的眷恋之情。

【补充】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有《龙须沟》、《茶馆》,其中老舍凭借《龙须沟》而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毕生800多万字的创作,鲜明得体现了其“京味儿”的艺术特色,即是用提炼过的北京话来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写作背景:写于1936年,作者身在青岛,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加剧,北平已岌岌可危,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作者的民族危亡之感与思乡之情较之平日则更为强烈【知识点】北平:北平是北京的历史名称杜鹃啼血:杜鹃,又叫子规,传说,古代有个皇帝叫杜宇,由于被放逐到山中,一个人很孤独,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悲啼,叫声凄惨,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常用来表思乡之情,这里杜鹃啼血是用来表示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学设计(2)能体会作者对故乡自然生态美的欣赏和偏爱。

(二)教学重点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园、故乡,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想象当我们将来为求学远赴他乡的时候,时时牵挂在心的除了家人朋友,还有那片如母亲般温暖敦实的故土。

今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来看一看作家老舍远在巴黎,真切诚挚地“想北平”。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将其带入思乡的情境,自然地引出老舍的《想北平》。

(二)初读全文,感受北平1.请学生们自由地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或作者的话。

2.教师也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诵读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发言关注课文细节。

(三)研读内容,走近北平1.请同学们自己在研读课文的同时运用圈点归纳法找出作者“想”了北平的哪些方面,“说”了北平的哪些事情,并使用什么手法,突出了北平哪些个性化的特征。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时间5分钟左右。

2.小组讨论形成最佳答案,时间3分钟左右。

3.教师先请两个小组发言,先其他组评价,再教师评价,最后总结: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北平”的总体特征即平民化的“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圈点归纳梳理文意和脉络,并促使其注意文章的选材与写作手法。

(四)赏读语言,品味北平1.请同学们先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阐述文中最触动自己的句子,在备用纸上写下理由。

时间3分钟左右。

2.学生自由发言与教师随机抽点相结合,并请发言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诵读选择的句子。

3.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顺势引导概括出文章朴实、平民化的语言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赏析和组员的赏析的交流对比,使学生自主而全面地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五)深读情感,触摸北平1.分析文章第(1—3)自然段:第1节:“我的北平”第2节:“可是,我真爱北平。

高中语文 第3专题《想北平》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3专题《想北平》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第四至七段:北平的特点及对北平的爱。
的句子
第八段:再次表达思乡之情。
【合作释疑】
1、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思路——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以什 教 么样的顺序结构安排?
明确:文章写的是“我的北平”。文章思路:“我的北平”(1)—
—我真爱北平(2—3 段)——北平的特点(4—7 段)——我真想念 学
盾,太极拳充满了众多的‘矛盾’,或者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直接地 体验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实践方式。中国太极拳的主旨就是在发展中一 直不断地致力于‘矛盾’的解决,从而完成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温和”;“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 使他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 作用是什么?
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我们知道,老舍是
出了名的爱母亲,这是文坛佳话。所以他把爱北平与爱母亲相类比,
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然后,他又用通俗质朴的语言,说
明自己与北平是心灵相黏合的,自己的脾性跟北平有深厚的渊源,从
答案:母亲对我的启蒙、教化将引导我毕生的行程,母亲对子女 的深爱和牺牲精神是我毕生的滋养和力量。 2.第二段说“母亲的声音已成回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 生”,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含义。(5 分)
答案:选材上都选择了父母疼爱子女的生活细节。这样写真挚、 亲切,亲情的温馨、细腻与深远,于细微处见真情。在写法上注意虚 实相生,将往事与想像融为一体,忆事与抒情互相交融。深切地表达
《想北平》
课题
《想北平》
课型
新授
1、培养学生概括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教学目标 2、学习文本对比衬托、类比的手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想北平》学案1(学生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想北平》学案1(学生版)

《想北平》学案学生版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2、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3、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二、背景资料老舍原名,字。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称号。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

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

)很浓。

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话剧、。

全是写北京的。

三、预习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廿.七()黏.合()什.刹海()菜圃.()勾.结()勾.当()奔.跑()投奔.()编纂.()篡.夺()饿殍.()俘.虏()2、解释下列词语匀调: 愧杀:四、质疑讨论①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自己爱北平就是说不出来,请列出来他说不出的理由。

②作者爱北平可以从很多大的地方着眼,但作者却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

这是为什么?③文章以“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呵”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五、迁移创新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黏.(nián)合膝.(xī)盖吮.(shǔn)吸赝.(yǎ )品B.僻.(pì )静蜷.(quán ) 曲赡.(zhàn)养什.(shí)刹海C.韭.(jiǔ)菜海棠.(táng ) 菜圃.(pǔ)摇曳.(yè )D.茉.( mò)莉惴惴..(zuì ) 破绽.(zhàn ) 咖啡.(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

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B.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的十分透彻,很多说法非常有新意,真可谓别具匠心....。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想北平》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知识与技能: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探究与活动,进一步了解古今天涯人孤独的乡愁。

3.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思乡之情,热爱故土二、教学重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三、教学难点文本的主观性和读者的个人体验结合点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精神的归宿。

也正是由于此,从《诗经》开始一直到今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老舍的《想北平》也是其中之一。

二、解题1、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

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

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

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话剧《龙须沟》、《茶馆》。

全是写北京的。

可见,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

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师:再请同学们关注一下文章的题目,“想北平”作者为什么用“想”而不用“写” ?师:我每天都和同学们见面同学们会想我吗?生:不会。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学习要求是体会文中作者的思乡情感。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表达对故乡北平的想念之情,即标题“想北平”。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选择平民化的内容“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运用平民化的语言---不花俏的平实的、不呆板的口语化的,不严肃的平易亲近的语言;表达平民化的情感---对故乡北平真挚的、想说又说不出的、不兼容的、排他性的爱恋和想念。

二、学生分析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选择平民化的语言,描写平民化的内容,表达平民化的情感。

同时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对北平那种“说不出来”的爱,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爱。

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其中,在认知上在初中已学过散文,已初步掌握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在情感上,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思乡的情感,并且也可能有过切身的体会。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和情感体会法。

三、目标阐述(一)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2)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3)能解释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的方法。

(2)能在写作中巧妙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老舍身处异乡而对故乡北平产生的“说不出来”却深沉的爱。

(四)教学重点: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四、过程设计(一)教师激趣导入小时候,我们就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

现代作家老舍的故乡在北京,那时称北平,他曾写过一篇思念故乡的散文《想北平》,他是怎样“想北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不用自己的既定结论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而让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公开课教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公开课教案.docx

《想北平》教案文本解读:1、《想北平》是作家老舍羁旅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

他抒写的是北平最寻常的山水、草木、街景、院落,表达了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念。

在他的笔下,对北平的想念自然而然化做对母亲的本能的爱,老舍正是像写自己熟悉而深爱的母亲一样写出北京这座人们心目中的帝王之城最“平民”的一面,让人在平实的文字里理解、分享了他对北平的热爱。

2、文章运用对比衬托、类比、反复、比喻等手法,以小见大,处处不说爱,但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爱,情感深厚却表露得朴实自然。

语言“京味儿”浓郁,纯朴简洁却内蕴丰厚,极富感染力。

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2• 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岀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进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很明显,这一单元和思乡有关。

从古至今,故乡都是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魂牵梦萦的土地,的一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是随地想到它。

吟旦对故乡的情思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想念他的故乡北平的。

2.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

老舍是他的笔名。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

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3.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方法】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人生出发地,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特别是对漂泊的旅人来说,故乡更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老舍先生也曾漂泊在外多年,那么他是怎样表达故乡情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想北平》。

二、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中国现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茶馆》、《龙须沟》。

三、预习检测(非常学案)四、解题1、标题中的“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作者不在北平。

【结合背景,体悟感情】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强烈。

2、我们能不能将题目中的“想”改为“写”呢?不可以。

“想”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可能只是客观地描写,最多只是惊叹,赞美。

“想”字就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

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五、走进文本随老舍一起走进他笔下的北平——“我的北平”。

随老舍一起分享他对北平的那种浓浓的“爱意”。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想北平班级:学号:姓名: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解读一些内涵深刻的重点语句,进一步了解天涯游子深切的乡思。

2 了解本文所采用的对比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主观感情的写法。

【知识准备】预习案一、人物档案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4年与胡絜清女士结婚。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12月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8月24日因被迫害而弃世。

作品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贫血集》等,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评价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

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二、相关背景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以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老舍先生当时正在山东,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的形势,他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

作者抒写了对这座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作者描写一景一的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作者在文章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感染着读者,激起共鸣。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_《想北平》学案3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_《想北平》学案3

《想北平》学案1.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到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

1.《想北平》结束段落的鉴赏分析《想北平》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含的情感很复杂。

这篇散文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住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文章。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

他抒写了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作者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作者在文章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感染着读者,激起共鸣。

2.积累诗歌《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房屋。

2.尔:如此。

3.日夕:黄昏之时。

4.相与还:成群结伴而还。

5.真意:自然意趣。

忘言:不可言说。

后两句的意思是,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意趣,不可言说。

评析: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月是故乡明《想北平》一、学习目标1、认识散文烘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下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感情的写法2、思想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联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认识这类思乡之情3、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显出的激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二、背景资料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与“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色是, 大部分是写北京的。

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一般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受到、命运、希望。

)很浓。

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话剧《龙须沟》、《茶社》。

全部是写北京的。

三、预习练习1、赐予下加点字注音廿七( ni àn)黏合( ni án)什刹海( sh í...勾通()勾当()奔跑(...编纂()强抢()饿殍(...2、解说以下词语匀调 : 配合得平均适合愧杀 : 形容极度内疚)菜圃(pǔ).)投靠().)俘虏().四、思疑议论①作者在文章中频频说自己爱北平就是说不出来,请列出来他说不出的原由。

答案:① 北平与“我” 就象母亲与儿子的关系,一个儿子爱母亲,爱母亲是什么都说不出的;②“我”爱北平不是北平的枝枝节节,而是北平的全部,“我”的心灵与她整个儿黏合在一起;③北平已在“我”的血液里,“我”的性格与性情有好多地方都是北平给的,“我”没法不爱自己的血液,但“我”说不出。

②作者爱北平可以从好多大的地方着眼,但作者却选择了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

这是为何?答案:北平已经成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平常势物更能表现自己对北平的爱。

这更能说明作者与北平的关系,这些平常的事物真实融入他的生活,深入到他的血液。

③文章以“要落泪了。

真思念北平呵”收笔,这一笔幸好哪里?答案:点明题意,照顾开头落泪才足以将心里表达出来,使文章结构更加慎重;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可是止,耐人回味。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月是故乡明《想北平》一、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2、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3、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二、背景资料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

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

)很浓。

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话剧《龙须沟》、《茶馆》。

全是写北京的。

三、预习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廿.七(niàn )黏.合(nián)什.刹海(shí)菜圃.(pǔ)勾.结()勾.当()奔.跑()投奔.()编纂.()篡.夺()饿殍.()俘.虏()2、解释下列词语匀调:配合得均匀合适愧杀: 形容极度惭愧四、质疑讨论①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自己爱北平就是说不出来,请列出来他说不出的理由。

答案:①北平与“我”就象母亲与儿子的关系,一个儿子爱母亲,爱母亲是什么都说不出的;②“我”爱北平不是北平的枝枝节节,而是北平的一切,“我”的心灵与她整个儿黏合在一起;③北平已在“我”的血液里,“我”的性格与脾气有许多地方都是北平给的,“我”无法不爱自己的血液,但“我”说不出。

②作者爱北平可以从很多大的地方着眼,但作者却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

这是为什么?答案:北平已经成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日常事物更能表现自己对北平的爱。

这更能说明作者与北平的关系,这些日常的事物真正融入他的生活,深入到他的血液。

③文章以“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呵”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答案:点明题意,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将内心表达出来,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学案 第3专题 想北平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学案 第3专题 想北平

想北平问题导学1.作者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表现北平的?他笔下的北平具有怎样的特点?2.作者对北平“想”和“爱”的内涵是什么?3.像北平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老舍却为什么把笔伸向普通北平人的院子、墙根,选择那些平常的花、菜、水果来写呢?这样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4.作者反复说对北平的爱“说不出”,你认为说出来了吗?为什么?自主探究有人说,《想北平》中如果增添一两处人物描写会更好,你认为呢?文法导析1.对比鲜明。

为了突出建筑布局和谐、贴近自然的特点,作者说:巴黎太热闹、太刺激——北平安静(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巴黎的布置还差点儿——北平匀调得多;伦敦有冒烟的工厂,美国的橘子包着纸——北平的玉李“带霜儿”。

总之,北平更贴近自然。

2.善用比喻。

老舍的比喻,喻体多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说的事物,具体形象、鲜明生动。

在《想北平》中,以爱母亲比喻爱北平,使人们借助这种普遍感受来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情感。

又如“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也是如此。

总之,老舍的比喻,精彩恰当,不但能够紧紧抓住本体事物的特征,而且注重喻体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而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语言质朴,通俗易懂。

(1)用语口语化。

例如,“差点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李”等,这些口语化的词语使文章亲切自然,充满乡土气息。

(2)深入浅出的语言。

例如,“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这几句话里面蕴含着极重要、极深刻的建筑美学思想,晦涩的理论经老舍说出,变得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娴熟地驾驭语言的功力。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散文中的以小见大“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要表现对北平“说不出”的母亲般的爱,却没有选取北平众多的景点,而是落笔于细小的事物,如“老城墙”“小蝌蚪”“牵牛花”“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沙果、海棠”“玉李”“什刹海的蜻蜓”,家家都有的“院子”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想北平》教案

《想北平》教案老舍【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赤子心中永恒的太阳,是旅人永远的停泊港湾,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最终的归宿,是人精神固守的家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思,这是人类割舍不断的特殊情感。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实现了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转变,价值观开始慢慢建立,情感体验也慢慢开始变得丰富,这时候十分适合进行相应的价值观引导教育。

收导学生品读这一课时,应努力指导他们循着文章的笔触感受浓浓的乡情、乡韵,聆听游子的心声。

【教材分析】《想北平》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一篇散文,本文属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问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忆,有对故都风物的信手描摹,抒发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乡土之恋。

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生动。

高一学生完全可以用已掌握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3.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方法】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人生出发地,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特别是对漂泊的旅人来说,故乡更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老舍先生也曾漂泊在外多年,那么他是怎样表达故乡情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想北平》。

二、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中国现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三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三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想北平课题:想北平(1课时)讲课人:时间:【学习目标】备注(教师二1.扎实掌握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提升意会散文感情的能力。

次备课栏及2.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学习作者从平庸事物下手、用对照烘托表现事学生笔录栏)物的方法。

3.激情投入,深刻领会作者对北平铭心刻骨的依恋之情。

【学习要点、难点】1.频频研读文本,深刻领会作者对北平铭心刻骨的依恋思乡之情。

2.赏析用对照烘托手法表现北平特点的妙处。

【知识链接】1.认识作者老舍( 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一位京味很浓的现代作家。

老舍一世写下了约800 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于世。

以描绘北一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解放后,以话剧《龙须沟》获取了“人民艺术家”的荣耀称呼。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 多种文字,以独到的风趣风格和浓烈的民族特点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2.认识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抗战迸发前夜的 1936 年。

1936 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议”的签署,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建立,忧心如焚,思念家乡。

正是在这类状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廿七( ni àn )菜圃(..p ǔ)空阔(.ku àng)辜负(.g ū)黏合(.nián)匀调(ti.áo)探亲(.x ǐng)粘贴(.zhān)扁舟(.piān)调遣(.diào)古庙(.chà )泥古(.n ì)什刹海( sh í)瓦窑堡(bǔ )廉价行事(biàn)...2.解说以下词语。

沧海一粟:比喻极大的数目中不足挂齿的一部分枝枝节节:极其细微的零琐碎碎的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

常形容哀思之极。

五汛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三 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2021学年)

五汛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三 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2021学年)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三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三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三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想北平课题:想北平(1课时)授课人: 时间:【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提高领悟散文情感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用对比衬托表现事物的方法。

3。

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研读文本,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2。

赏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特点的妙处。

【知识链接】1。

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一位京味很浓的现代作家.老舍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于世。

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解放后,以话剧《龙须沟》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2。

了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

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忧心如焚,想念家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北平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提高领悟散文情感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用对比衬托表现事物的方法。

3.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研读文本,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赏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特点的妙处。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一位京味很浓的现代作家。

老舍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于世。

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解放后,以话剧《龙须沟》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2.了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

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忧心如焚,想念家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七( niàn )菜圃.( pǔ)空旷.( kuàng )辜.负( gū)黏.合( nián )匀调.(tiáo)省.亲( xǐng )粘.贴( zhān )扁.舟( piān )调.遣( diào )古刹.( chà)泥.古( nì)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什.刹海( shí)瓦窑堡.( bǔ)便.宜行事( biàn )
2.解释下列词语。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枝枝节节:极其细微的零零碎碎的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

常形容哀痛之极。

3.辨析下列词语。

⑴北平的好处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休闲)的地方,使他们成为风景。

“空闲”强调“空”,指时间的充裕,空间的宽敞;“休闲”强调“休”,偏指身心的调节。

⑵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寞寂苦)。

“寂苦”侧重强调寂寞悲苦,“寂寞”指孤单冷清。

“寂苦”在程度上重于“寂寞”。

⑶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况且何况)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何况”表示意思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的意味;“况且”也表示意思进一层,但只表示进一步说明,没有前后对比的意味。

我的疑惑:
探究点一精句赏析
1.每一个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作者所表现的,是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一种关系。

“我”的点点滴滴中有个北平,北平的点点滴滴中有个“我”。

“说不出”是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这种反常的写法使作者对北平的爱表达得更加真切和深沉,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2.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
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割舍,刻骨铭心的爱。

3.好,不在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以直抒胸臆收束全文,将一位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推向了高潮,戛然而止,形成感情的回荡,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探究点二文本理解
1.研读1-3段,回答:老舍爱北平的情感是怎样的?(用原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第一段:是“我的北平”。

第二段:是“我爱我的母亲……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等。

第三段:是“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2.研读4-7段,回答:文章写了“我的北平”的哪些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①“我的北平”的特点:
复杂而又有边际、动中有静——生活感受:安然闲适。

人为之中显自然、处处有空——建筑布局:布局匀调、使人自由。

花多菜多果子多——物质生活:舒适满足。

精神享受:接近自然。

②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具体为:
巴黎热闹——北平动中有静;
巴黎的布置——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包着纸——北平的玉李带着霜;
伦敦的工业污染——北平的接近自然。

因此“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北平”。

通过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北平的动中有静、布局合理、接近自然的特
点,表现了老舍对北平的喜爱与眷恋。

探究点三语言特色
本文使用了大量口语,请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内容并分析这些口语运用的作用。

《想北平》中,“差点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等口语化的词语俯拾皆是,京味十足,诙谐幽默,生动鲜明,通俗易懂。

此外,老舍还善于把深奥抽象的规律道理说得人人明白:“北平在认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这几句话里面蕴涵着极重要、极深刻的建筑美学思想,而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通俗,一看就明白的口头语言,显示了语言大师举重若轻的功力。

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感悟
【当堂检测】
1.填空。

⑴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任填两部)等。

《四世同堂》、《龙须沟》
⑵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2.准确理解、鉴赏下面句子,完成后面填空。

⑴“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这两句话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老舍对平民文化的热爱,对北平的思念以及作为北
平人的自豪之情。

⑵“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这两句话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说明自己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到那份难得的清福,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⑶“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这里,作者提到母亲,通过类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爱就像对母亲的爱一样深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