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7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农业生产活动(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农业生产活动一、选择题1.新疆天山地区盛产各种优质水果,如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香梨、哈密贡瓜和吐鲁番葡萄等。
如图为天山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双选)1.影响天山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B.海拔高度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2.促进该地区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A.发展水果加工业,提高附加值B.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C.改良品种,培育优质品牌D.加强冰川开发,增加灌溉用水2.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
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
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2.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3.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
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
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
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1~2题。
1.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意义有( )①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②提高农产品产量③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④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下列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①黑龙江小麦种植区②浙江舟山渔村③太湖平原农耕区④新疆天山牧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甲)建设占地500亩(1亩≈666.67 m2)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衬膜(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乙)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养殖鸭子、螃蟹、泥鳅等。
(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7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跟踪检测七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押题卷)“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据此完成1~3题。
1.“稻客"的“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①品种差异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④种植技术差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B.劳动力增多C.经济收入减少D.机械化水平提高1.D2。
A 3.D解析第1题,“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②正确;“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的“迁徙”路线,③正确;“稻客”的“迁徙"与作物品种、各地种植技术差异无关,①④错误,故选D项。
第2题,“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说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发生转变,A项正确;“稻客”现象并不能完全体现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B、C两项错误;6月底,北方已经完成冬小麦的收割,北方农村地区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当“稻客”获得经济收益,故“稻客”现象不能说明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D项错误。
第3题,某地农业地域结构是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改变,A项错误;人工收割水稻的效率比不上机器收割,劳动力增多对“稻客”减少的影响不大,B项错误;水稻种植区农户的经济收入减少与近年来的国情不相符合,C项错误;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小。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2020 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因素是()A.耕地面积广大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饶D.人均耕地多分析: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过程中,粮食生产的数目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目之间的对照关系。
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节余的粮食许多,能够供给大批的商品粮。
答案: D(二)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地区布局表示图,回答1~2 题。
1.相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栽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天气凉快、日照充分、水源丰富2.马铃薯栽种优势地区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后形成马铃薯家产集群。
马铃薯家产集群有益于()A.减少地区的能源耗费和节俭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损坏C.扩大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花费分析: 1.B 2.C第 1 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天气凉快,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 4 月下旬到 5月初时栽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 )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可是地形曲折;西北优势区天气干旱,水源欠缺。
第 2 题,家产集群能够扩大地区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
(三)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质量优秀。
读“2010 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达成1--2 题。
用水定额单方水净产单位面积净产作物栽种作物种类值 /(元/m3)值 /(元/hm2)(m3/hm2)面积 /hm2小麦8 7000.13 1 164 1 414棉花8 700 3.6231 493 5 390蔬菜12 300 1.8122 313 5 393瓜类 4 500 5.3023 8616041.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质量优秀,其主导因素是()A. 日夜温差大B.土壤肥饶C.水源充分D.地形平展2.从地区可连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此后栽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种类是()A. 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答案1—2、A C(四)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地区散布图,达成1--3 题。
2020届(黑龙江)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含答案
2020届(黑龙江)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含答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区域指东北三省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三个干湿区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解析: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A项错;东北地区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三个温度带,湿润、半湿润两个干湿区,B项错;东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C项正确;东北耕地面积广大,且人均耕地面积大,从而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D项错。
答案:C(二)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
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解析:1.C 2.D 3.D第1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
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
第2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
第3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
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三)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
读图,完成1~2 题。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程专题七农业生产及区域农业发展练习
专题七农业生产及区域农业发展考点一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农业区位[考情报告]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常以文字材料(区域农业发展热点新闻)、统计图表、区域图等为背景,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判定、变化、产生的影响及农业区位条件评价;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题型灵活多样。
(2019·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
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
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A.形状规整B.地形差异小C.分散细碎D.距离村庄近(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错误!尝试作答(1)B (2)C (3)A1.运用综合思维解答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有关的题目2.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向1 农业区位因素的评价(2019·湖南湘潭二模)黑龙江的张先生在本地租用流转的土地,每亩租金为500元人民币。
同时张先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30 000亩,每亩租金为10元人民币。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黑龙江省黑河市(51°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1~2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答案 1.C 2.B(二)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完成1~2题。
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节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1.C 2.B第1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
第2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则⑤错误。
故B正确。
(三)[2019·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解析: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知识讲解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考点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
常见措施如下: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二、经典高考试题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答案(1)B(2)B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农业区位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是保护耕地、修复生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的有效措施。
农业部表示:耕地轮作休耕要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参与轮作休耕。
近年来,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连续多年实施季节性休耕,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理念的重大改变。
据此回答1~2题。
1.一般而言,在推行休耕的过程中,对农户休耕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地表起伏状况B.土壤的肥沃程度C.政府经济补贴D.人均耕地面积2.黑龙港地区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该地区因休耕而使产量明显减少的农作物是( )A.玉米B.棉花C.冬小麦D.花生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休耕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地表起伏状况对此影响比较小,所以A选项正确。
第2题,材料中提到在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季节性休耕,“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
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种夏收的冬小麦,生长期时华北易发生春旱,耗水量大,休耕可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C正确;玉米、棉花和花生可以利用夏季的“雨养”,不需要休耕。
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
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
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差异B.人口密度C.种植制度D.技术水平4.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A.豫南B.鲁东C.冀北D.皖北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我国华北地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错;机械粒收效果与玉米含水量密切相关,与人口密度无关,B错;种植制度包括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组成、熟制、种植顺序等,华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与玉米轮作,6月份播种玉米、10月份成熟后需及时收割以便播种冬小麦(秋播),而进行机械粒收需在成熟期1个月后收割,这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因此华北地区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受种植制度制约,可以推迟的时间有限,C对、D错。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附解答 农业生产活动
专题农业生产活动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
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典型区域的农业生产,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世界区域图,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并能合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3)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或条件”“优势因素或条件”与“限制性因素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构建】知识点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因素——⎩⎪⎨⎪⎧利用科技改造不利因素 ←经济技术投入⎭⎪⎬⎪⎫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 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特别提醒】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7: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版含答案
专题7 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考向预测1.近五年本专题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在农业区位、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两方面。
几乎每年都有命题,试题难度中等。
选择题、综合题并重。
2.试题以文字信息和区域图为背景命题,重在分析热点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关注粮食安全。
考向1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真题诊断](2018海南卷)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解题思路】第1题,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
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
故B、C、D错误。
第2题,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而且这也符合企业发展的目的,B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
该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可以和荷兰相关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即可,没有必要去当地兴建生产基地,排除C选项。
D选项很容易排除。
【答案】1.A 2.B知识与技巧的梳理解题模版解答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名师点睛]1.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1)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乳畜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有利于生产②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黑龙江)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及答案
(黑龙江)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及答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符合由南到北分布规律的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C.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玉米D.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解析:由南到北纬度增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逐渐减少,所以温度带依次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答案:A(二)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16世纪传入我国,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我国玉米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市场需求C.作物熟制D.水分差异2.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D.提高机械化水平解析:1.C 2.B第1题,东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春播玉米);华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播种(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作物熟制。
第2题,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可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不能解决销售问题;东北地区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不利影响;提高机械化水平只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解决粮食销售问题。
(三)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199元/斤。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气候湿润,有机质含量高B.热量条件好C.年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2.珠三角地区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主要原因是()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②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③水稻生产用水量大,灌溉水源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1---2、D A(四)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11.11
66.67
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归纳提升•学技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定向分析方法 (1)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关键因素,气候因素可细化为光照、气温、降水、 昼夜温差、风、气象灾害等(根据题目信息增减因素)。解题时不仅要考 虑上述因素,还要考虑气候因素对其他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并结 合农作物习性来进行分析。
析方法 图析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发展 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影响该耕作、种植方式
的气候条件
的因素
考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2021全国卷Ⅰ,37)考查 1.以区域地图为载体,以某特色农产品为背景
圩田适宜围垦的自然条 材料,考查当地为促进该类农业生产所需采取
件以及圩田的发展和改 的措施
区域 造
2.以某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态环境
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
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
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产棉区贡献率 长江流域
//%时段/年 面积 单产
黄河流域
面积
单产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
专题练(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四川泸州二诊)玫瑰耐寒、耐旱、喜光。
肯尼亚、哥伦比亚及我国云南是世界上三大最适宜玫瑰生长的地区。
肯尼亚所产玫瑰花头大、花枝长且直、品种多、色彩鲜艳,瓶插时间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近年来我国从肯尼亚进口玫瑰的订单逐年增加,下图是肯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肯尼亚最大玫瑰生产基地的是( ) A.甲B.乙C.丙D.丁2.与肯尼亚相比,我国云南玫瑰花营养价值更高的原因是( )A.品种优良B.水源充足C.光照丰富D.生长期长解析:第1题,肯尼亚地处低纬度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但地势高,对流弱,降水不足,因此肯尼亚玫瑰种植区应靠近湖泊,以保障灌溉水源充足。
与甲相比,乙海拔更高,光照条件更好,综合考虑水源及光照等因素,所以应该选择乙。
第2题,读材料可知,肯尼亚玫瑰品种优良,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又由等高线可知海拔较高,大气稀薄,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光照丰富,A、C错误;而水源充足对品质影响小,B错误;我国云南纬度高于肯尼亚,气温低,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所以营养价值更高,答案为D。
答案:1.B 2.D(2019·湖南益阳二模)江苏省苏北平原某县2017年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种植鲜食玉米。
自3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一年可种三茬。
每茬玉米生长期约90天,较传统玉米生长期短20余天。
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作,线上线下销售。
该县玉米已经进入了全国市场,有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此完成3~5题。
3.相对于该地传统作物种植,鲜食玉米( )A.单位面积产量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土地利用率高4.鲜食玉米生长期较传统玉米短,其原因主要是( )A.品种优良B.提前采摘C.土壤肥沃D.技术先进5.该县鲜食玉米的种植方式最可能为( )A.轮作B.间作C.套种D.连作解析:第3题,产业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获得利润;为了种植鲜食玉米而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必然是鲜食玉米能获得更高利润,则C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跟踪检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跟踪检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品种称“奇异果”。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裁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
读新西兰北岛图完成1-2题。
1.不利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条件是A.中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B.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C.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D.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中国和新西兰生产的奇异果,出口到日本市场的最大差异是A.品质 B.价格 C.营养价值 D.上市时间1.A2.D【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裁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能够栽植奇异果,说明该地有适合奇异果的自然条件。
结合选项,气候湿润、西风背风坡风较小和土壤疏松深厚均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且适合奇异果的种植,而A 选项中中纬度夏季高温多雨不是奇异果种植的最佳自然条件,A选项正确。
2.中国和新西兰分属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奇异果成熟时间不相同,出口到日本市场奇异果上市时间不同,D选项正确。
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黑龙江省土地利用( )A.中部地区集约程度最高B.东部地区基本集约C.比较集约的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D.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4.图中甲地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④交通落后,距市场远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5.提高图中乙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合理措施是( )A.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C.实行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D.建造大棚,改变气候条件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是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因此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单产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D项正确。
2020版高考二轮地理练习-专题强化练(七) 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强化练(七)农业与可持续发展A卷(限时20分钟)(2019陕西汉中三模)树莓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果中黄金”。
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
近年来,欧美国家树莓生产已处于停顿和萎缩状态,西欧国家更是退出了树莓的生产领域。
河南封丘县自2002年引进树莓种植项目后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树莓种植第一大县。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材料推断我国下列地区中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A.海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2.西欧国家退出树莓生产领域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A.多大风B.土壤贫瘠C.光照不足,品质较差D.土地成本高3.与欧美国家相比,封丘县发展树莓种植的优势条件是()A.地形平坦B.灌溉水源充足C.劳动力廉价D.交通便利1题,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由此推断树莓适宜在较高纬度地区分布,海南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相比纬度低,因此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海南地区,A项正确。
第2题,西欧国家只有冬季风力较大,A项错误;人类可以改造贫瘠的土壤,B项错误;土地成本高不是自然原因,D项错误;西欧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全年降水多,光照不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差,昼夜温差小,因此树莓品质较差,故西欧树莓退出生产领域,C项正确。
第3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因此封丘县发展树莓种植的优势条件是劳动力廉价,C项正确。
2.C3.C(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演练)林菜模式是指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的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下经济模式。
我国某地在秋末林木开始脱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下,夏季在林下栽种冬瓜和南瓜等蔬菜。
每亩(约667平方米)可以获得700~1 200元收益。
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最可能位于()A.广东B.黑龙江C.山东D.西藏5.推广林菜模式可以()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②提升经济效益③防止水土流失④缓解就业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题,根据材料信息“该地秋末林木开始脱叶”,说明该地植被为落叶林,A项错误;秋季树下可以种植大蒜、洋葱等菜苗,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较好,B、D两项错误,C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七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七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深化练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相符标题要求的。
) [2019·山东K12同盟测试]蜂农根据花期的变化,在一年中不断转换养蜂的场地,称为转地养蜂。
下图为某蜂农的转地路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1.蜂农转地养蜂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市场B.增加产量C.丰裕品种D.降低运费2.转地养蜂中,蜂农最存眷的景象要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力3.与四川省相比,蜂农在青海省采收的油菜花蜜()①养分含量高②农药残留低③保质时间短④省外销售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广东二模]圩田是古代中国劳感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法。
安徽省巢湖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成长较快。
《宋史·叶衡传》记载,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
据此完成4~6题。
4.对巢湖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质C.泥土D.水源5.巢湖圩田建设可()A.改善泥土水分条件B.根除湖区水旱灾害C.进步巢湖的调蓄能力D.改变湖区作物熟制6.宋朝时期,巢湖圩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谷子B.小麦C.水稻D.玉米[2019·西南名校同盟质检]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1)建设占地500亩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取沙地衬膜(经拉沙造田平展后接纳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2)技能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裕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
据此完成7~9题。
7.该试验基地沙地能种稻的主要原因是()A.种植技能先进B.劳动力充足C.日照时数长D.泥土腐殖质多8.该实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A.混合农业B.生态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9.沙地衬膜种植水稻会()A.加剧盐渍化B.抑制土地沙化C.改善地下水质D.降低植被笼盖率[2019·山西大同、阳泉联考]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16.8°N,112.3°E)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聚集而形成的珊瑚岛,住民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跟踪检测七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押题卷)“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
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1~3题。
1.“稻客”的“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①品种差异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④种植技术差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 )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B.劳动力增多C.经济收入减少D.机械化水平提高1.D 2.A 3.D解析第1题,“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②正确;“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的“迁徙”路线,③正确;“稻客”的“迁徙”与作物品种、各地种植技术差异无关,①④错误,故选D项。
第2题,“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说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发生转变,A项正确;“稻客”现象并不能完全体现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B、C两项错误;6月底,北方已经完成冬小麦的收割,北方农村地区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当“稻客”获得经济收益,故“稻客”现象不能说明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D项错误。
第3题,某地农业地域结构是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改变,A项错误;人工收割水稻的效率比不上机器收割,劳动力增多对“稻客”减少的影响不大,B项错误;水稻种植区农户的经济收入减少与近年来的国情不相符合,C项错误;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小。
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成立的条件下,“稻客”规模减小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农村地区农户在“稻客”的影响下自己购买了水稻收割机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D项正确。
(2019·福建厦门最后模拟)非洲北部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
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一般4~5月为花期,需水少,而果实生长季节需水极多,9~10月成熟。
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
如图示意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A.防止冻害B.注意排水C.加强灌溉D.拉网防鸟5.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华北地区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A.春季阴雨B.夏季伏旱C.秋季风沙D.冬季寒潮6.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B.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温度C.树冠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4.B 5.D 6.A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石榴怕水涝。
图示为5月份,是石榴花期,需水少,所以需注意排水,故选B项。
第5题,春季雨带在华南一带,我国华北地区阴雨天少,A项错误;伏旱主要出现在江淮地区,B项错误;风沙多出现在冬春季节,C 项错误;突尼斯石榴产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候温和,而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易受寒潮影响,D项正确。
第6题,突尼斯石榴产区是地中海气候,石榴生长季节降水少,因此,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
(2019·山东潍坊三模)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位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露天种植的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
为解决遵义蔬菜进入上海市场面临的问题,上海采用“上海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推动了“遵菜入沪”,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据此完成7~9题。
7.遵义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低B.产量少C.品质好D.需求多8.“遵菜入沪”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种植规模小B.交通不便C.物流成本高D.销路不畅9.“遵菜入沪”模式对遵义蔬菜种植的影响是( )①促进规模化种植②保证蔬菜质量③减少自然灾害④增加蔬菜品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C8.D9.A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崇山峻岭之中”、蔬菜的种植是“露天种植”,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蔬菜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故选C项;遵义离上海远,运输费用高,销往上海的蔬菜价格并不低,A项错误;产量少并不一定让消费者喜爱,B项错误;需求的多少是受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影响的,消费者喜爱该类产品因而需求量大,而不是因为需求大导致消费者喜爱,D项错误。
第8题,该模式是通过订单将批发市场和蔬菜种植户紧密联系起来,这样能使农户种植的蔬菜快速地通过批发市场进入上海市场,使“遵菜”能及时进入上海市场,因此解决的主要是蔬菜的销路问题,故选D项。
第9题,蔬菜的销路打通后,当地蔬菜的销量增大,有利于鼓励村民扩大蔬菜种植规模,①正确;由用户订单、批发市场、合作社等推动农户种植蔬菜,有利于保障蔬菜生产、收购的质量,②正确;自然灾害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关,该模式没有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③错误;该模式重在保障蔬菜的销售,没有要求增加蔬菜品种,④错误,故选A项。
(2019·湖南师大附中二模)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
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
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种植水稻B.远洋捕鱼C.出海经商D.潜水采贝11.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A.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B.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C.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D.捕捞技术落后10.D11.A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图中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南海珊瑚礁区域,所以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最可能是潜水采贝,D项正确;该区域不能种植水稻,不适合出海经商,A、C两项错误;远洋捕鱼也是打鱼的渔民,B项错误。
第11题,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剧珍珠、濒危海洋生物的灭绝,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重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使得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A项正确;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B项错误;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传统生产方式应得到发展,不会没落,C项错误;先进的捕捞技术也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D项错误。
二、综合题12.(2019·广东肇庆第三次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如图)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小麦是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出口农产品,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2015年5月,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建成,总面积达200公顷。
这是中哈两国共同开发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
(1)说明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
(2)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引进优良小麦品种,在推广前必须经过试验。
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
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说明该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
解析第(1)题,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结合经纬网及所学知识判断,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适宜种植耐旱的小麦,总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导致本国小麦消费量低,大量出口。
第(2)题,哈萨克斯坦引种中国小麦必须经过试验的理由要从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等方面分析。
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而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春小麦,播种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小麦种植区一般为河流沉积平原,土壤肥沃,而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土壤贫瘠;同时,由于气候的差异,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也有差异。
所以在哈萨克斯坦引种推广前需要经过试验。
第(3)题,从气候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的原因主要从降水及气温两方面分析。
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需要发展节水技术;由于哈萨克斯坦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期短,且国内品种长期存在单产不高的现象,所以应引进高产品种。
第(4)题,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要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
由材料可知,示范园的可以使“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示范园建设会提高其水资源利用率,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低,示范园可以为其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示范园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
答案 (1)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小麦是该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大;人均小麦产量多,商品率高。
(2)与中国小麦主产区相比,哈萨克斯坦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生长期短、光照更强;土壤发育差,生产力较低;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种类不一样等。
(3)哈萨克斯坦地处中高纬内陆,无霜期较短,容易有低温冻害;降水少,水分条件差;降水年际变化大。
(4)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供应农资农机,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等。
13.(2019·福建泉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菜(如图所示)属于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喜光耐旱耐盐碱,畏寒忌水涝,是一种口感好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高端蔬菜。
由于冰菜富含盐分,不易遭受虫害,成熟后每隔3~4天菜叶就可采摘一次,在冰菜种植期内常需定时补充盐分。
2014年,海南文昌市罗豆农场遭受台风袭击,海水倒灌导致部分良田变成了盐渍地。
当地随后开始“海水倒灌农田改良”项目,最初选择种植新西兰菠菜等耐盐的短日照蔬菜,但出苗后不久就开花,经济效益很低。
后来改种冰菜,经济效益可观。
(1)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种植新西兰菠菜经济效益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