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情结

合集下载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自然的丰富意象形态与人的心灵的丰富情感构成了互感与交融,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与其内心情感的对应。

庄子齐物论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物不是纯然外在的客体,物象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的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

诗人为了表现哀怨,寂寞的丰富感情,往往要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形态。

1.“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诗人表现其哀怨不平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比兴寄托抒泄其怀,或是览古、吊古在历史兴亡的感叹之中寓其身世之悲和失意之痛,或是悲秋伤春述其哀愁,或是伤别离愁羁旅而陈情告哀等[5](p101-112)。

宽泛的说,咏古托寄、悲秋伤春等等都属咏怀。

我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秋天是气候由热变冷,植物由盛变衰的季节,古代诗人又生活在那个容易感到悲哀的古代社会,所以他们每每感物兴怀,逢秋天而悲寂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刘熙载说:“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

”即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但悲秋之传统并不起自宋玉。

《诗经》中已有由秋天引出的伤悲之声。

《小雅四月》有“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由秋天引出的就是时代的苦难,但时代的苦难与秋日的悲凉还没有融合在一起。

在屈原的作品中,秋与人的悲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诗人的哀伤。

如《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确实能称得上“写秋景入画”“千古言秋之祖”的,还应该推宋玉的《九辩》。

《九辩》首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发端,次言秋风萧瑟,草木花叶陨落,枝叶枯槁。

这既是对何以悲秋气的进一步发挥,又贯穿了自伤之情。

“坎禀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宋玉点出悲秋之由,乃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悲秋实是自悲,将秋天悲凉的画面落实到自身的遭遇和不平。

《九辩》以伤为主,曹丕的《燕歌行》则是以思为主。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情感表达方式,代表着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离别和孤独等情感。

悲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氛围、情感抒发和寓意象征等多种方式。

通过对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白、杜甫等诗作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悲秋的表现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出发,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和生命哲理的探讨。

第1章典型的文学形象1.1 悲秋意象的生成秋,是一个圆满美好季节的终结,也是未来希望的开端,是一个充满变迁的季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常常被用来表现悲凉、孤独和离别等感觉,“秋意象”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秋天常常被描绘为悲凉、萧条、寂寥、萎靡不振的季节,这与秋季本身的气候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联系密切相关。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一个渐渐衰老的季节,万物凋零,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这种意象不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广泛存在,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悲秋意象的生成,又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植物逐渐凋谢,昼夜渐长,晦暗覆盖,为后来中国人的悲秋情结奠定了基础。

当然还有因为风景的凄美,秋色亦便执向了悲秋的极致。

悲秋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中描述了一种男女恋情怀念的情感,人们常常用“关关雎鸠”来引申表达离愁别绪的情感。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季的悲凉气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意象,表现出了古代文人士子们的离愁别绪、生命的短暂和不可复得。

1.2 文学类型的建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秋情结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学类型,比如“秋思”、“离别”、“怀人”、“思乡”、“伤春悲秋”等等。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那心灵深处 的悲歌 。
思想 感情 , 尤其是 善 于通 过景 物 面 , 对 秋进 行描 绘 。从他 的描 绘
以上所举几类, 当然不是悲 描写来创造典型环境, 烘托气氛 , 中我们看 到 除 了秋容 清 明 , 给 人 秋文学的全部 , 读者已经感受到 构成意境 , 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 以 “ 天高 日晶” 、 明朗开阔的感受
的景物 , 风急天高, 猿啸悲哀; 渚 写到悲秋呢?我认为, 大概有以 夫秋之为状也 , 其色惨淡 , 烟霏 清沙 白, 众鸟飞回; 落木萧萧, 长 下几点 : 云敛 ; 其容清明, 天高 日晶; 其气
江滚滚 , 景色凄清辽阔。后两联
第一, 重视意象 经营, 做 到 栗冽, 砭人肌骨; 其意萧条, 山川
趣 味 汉 旁主闷的心情。 们忧国忧民, 或政治上失意之时 ,
同, 感情基调则是一样的, 都是抒
不过 正 式提 出悲秋 , 最 早 抒 写一种悲愁凄苦之 隋。因为无论
往往登高抒怀, 排遣积压在胸 中 写悲秋文学 的作家作品, 是宋玉 是离亭话别, 还是羁旅行役, 都会 的郁闷愁苦 , 也多借清秋景物来 的《 九辩 ) 。这 首诗开 头说: “ 悲 在人的感情屏幕上布上一层阴 烘托。杜甫《 登高 》 诗云: “ 风急 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 影。“ 多情自 古伤离别” 。欢聚之 天高猿 啸哀, 渚清 沙 白鸟飞 回。 落而变哀。 ” 借秋天萧瑟之景 , 抒 事, 都是使人高兴的, 而亲( 友) 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 写 “ 贫 士失 职 而志 不平 ”的悲 苦 的离散, 则使人难受 , 因为中国人 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 之 情 , 成 为 中国文 学 史上最 为 有 很讲求天伦之 乐。 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 名的一篇悲秋文字。此后, 这种 第三 , 萧 索凄清 的秋 景, 最

请结合作品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悲秋主题的生成

请结合作品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悲秋主题的生成

请结合作品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悲秋主题的生成、内容及其发展。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之一。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悲秋”情结的产生,发展到不断深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诗歌的情感内涵、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心态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

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若追溯悲秋传统,其开先河者就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辞赋家宋玉。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宋玉的作品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九辩》是宋玉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一共九个自然段,萧瑟凄凉的深秋景物与作者的愁苦哀怨的感情互相映衬,文中反复描写生命萎顿的秋景,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秋季的苍凉,万物的衰败。

悲秋情怀常常是怀才不遇的诗人漂零之叹,例如柳永在《八声甘州》中这样写道:“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令人生出无限的伤感。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

再者,诗人又将悲秋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诗人内心复杂的悲秋情怀。

诗人将“登高”与“悲秋”主题融为一体,集中展现了诗人暮年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痛楚与苍凉。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作者:刘来法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年第01期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

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

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

“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

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

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

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

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

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

中国诗歌中的悲秋情节

中国诗歌中的悲秋情节

中国诗歌中的悲秋情节导语:秋意总是让人感到寂寥,为什么古人诗歌中的秋天总是那么悲伤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一种持久而坚韧的文化气质所笼罩,尽管在这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过战国百家争鸣的活跃、魏晋任性适意的通脱、唐宋的繁盛蓬勃、明清的局促衰落,但时代风气的转换,似乎没有改变古代文人一些代代相沿叙的精神追求,没有改变伴随着这种精神追求而来的种种矛盾心态。

相反,这些精神追求在继承中踵事增华,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古代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

“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

一、“悲秋”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中国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哺育出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魅力源于灿烂的传统文化。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则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

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也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和真实的无奈,所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自觉不自觉地承继着这种“悲秋”的情怀,也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情怀感动着。

1.中国古典诗歌的悲秋情结与自然观的联系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观就是一种生命态度,其极致,指向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

伦理和自然性的哲学塑造着中国人的灵魂,自然性的哲学,给中国人提供无限的自由,自然观影响着诗歌的发展。

从“宋玉悲秋”看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

从“宋玉悲秋”看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

从 “ 玉悲秋 "看 中国士人 的悲秋情结 宋
宋 瑞 斌
鸡西 180 5 10) ( 西大 学 ,黑 龙江 鸡

要 :悲秋 自宋玉开始 ,成 了中国文人创作 的情感母题 。本 文结合 中国古代咏秋诗文探讨 中国士人 悲秋 的深
层 原 因 。并 以之 窥 测 宋 玉 悲秋 对 后 代 文人 的深 远 影 响 。
叹年华的流逝。
逝 的感慨。 由于宋玉的 《 九辩 》把中 国失 意文人的怀才
不遇感抒发得极为深刻 ,所 以赢得 了历代 失意文人或贫
士 的认同 ,并逐渐地形成了悲秋文学 的传统 。
二 、文 人 悲 秋 的情 感 模 式
朱玉之后 ,历代文人的悲秋 作品由于各 自的际遇 、
性格 、理想等不尽相 同,或者说触发悲愁 的契机不 同,
“ 常恐秋节至 ,煜黄华 叶衰 ” 万木无一叶 ,客心悲此 ,“ 时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 台” 多情 自古 ,“ ,“ 伤别离 ,更那堪零落清秋节 ” 蓬鬓一时成 白雪 ,老来 ,“
禁得几秋霄 ”…… 自宋玉 以后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 中 , 悲秋” “ 遂成了永恒的情结。 天作 为一种文学意象 , 秋

才能 ,有抱 负 ,但屡受 排挤 压抑 ,报国无门 ,四十一岁 即为射洪县令段简所 害。 中诗人 以兰若 自比, 岁华” 诗 “ 、 “ 意”用语 双关 ,借 花草 之凋零 ,悲叹 自己的年华流 芳 逝 ,理想 破灭 ,寓意凄婉 ,寄慨遥深。 再看辛弃疾 的 《 龙吟 》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 水 :“ 去秋 无际。遥岑远 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 日楼头 , 断鸿 声里 ,江南 游子 。把吴 钩看 了 , 栏杆拍遍 ,无人会 , 登l 临意。 ”楚天千里 ,辽远无际 ,气象阔大 ,景色壮美 ,

读懂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

读懂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

而体悟 到人 的生命 的脆弱 ,产 生强烈 的生命感 叹 ,
文 化背景下 成长起 来 的中国传统文 人 ,不 自觉地继 哀叹青 春易逝 、人生苦短 。 承着 某种共 同 的哲 学理想 和审美趣 味 。那么 ,古人 如, 屈原在 《 离骚 》中感叹: “ 日月忽其不 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 。” 缘何 “ 悲秋 ” 呢?通 过研读 “ 悲秋 ”之作 ,我归纳 春与秋 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
向 凋 零 , 自然 的景 色 发 生 了 变 化 ,没 有 了昔 日 的郁 பைடு நூலகம்郁 葱 葱 。尤 其 是 深 秋 时 节 ,昼 短 夜 长 ,秋 风 瑟 瑟 ,
却也让 人华 发早生。 思故园遥远 , 亲人难会 。 秋风渐起 , 意味着 中秋 、
秋 雨绵绵 ,是一种 景物肃杀 的 自然 环境和 阴霾冷湿 重 阳佳 节 已不远 ,再过不久 ,还有一年 中最盛 大 的 的 天 气 。 情 随 物 迁 ,如 此 悲 凉 、 深 沉 、幽 远 、萧 瑟 节 日一~ 春节 。若 能亲人 团聚 ,共享 天伦 ,那 是何

的荒 凉 ,一 回首 ,看 到 的却 是小桥 流水人家 的温情
场 景 ,怎 不 令 人 断肠 ?
唐代诗人张籍的 《 秋思 》: “ 洛 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 书意万 重。 复恐匆 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 封 。” 将客居他乡的游子的心绪写得 淋漓尽致 。 悲秋是—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其内容远远不止这 些,其调子也永远不会停歇。
出 以 下几 个 “ 悲秋 ”原 因 。
面对季 节的交替 ,诗人想 到的还有美人 迟暮 ,青春
“ 最是 衷物华 凋零 ,满 目萧瑟 。秋 天 ,万 物成 熟 ,是 不再 。清代 诗人 赵翼也 以嬉 笑 的 口吻写道 : 秋 风 管 闲 事 , 红 他 枫 叶 白人 头 。”秋 风 吹 红 了枫 叶, 喜 庆丰 收之季 ,但盛 景短 暂 ,很快所 有植物 开始转

最新 从秋瑾诗词的悲秋情结看秋瑾与“秋士之悲”-精品

最新 从秋瑾诗词的悲秋情结看秋瑾与“秋士之悲”-精品

从秋瑾诗词的悲秋情结看秋瑾与“秋士之悲”“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以拆字法将“愁”巧妙地阐释为“心上秋”,显得十分有趣。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中国古代饱经忧患的文人悲秋情结的曲折反映。

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历代文人就在这凛冽的秋气中徘徊、高歌或悲鸣。

长久以来,悲秋与怀人伤别、羁旅飘零、悲士不遇等主题相联系,不仅外化成史上的不朽篇章,而且内化到文人的心理结构中,成为一种深厚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混合与沉淀,即“悲秋情结”。

与悲秋相对的文学现象是伤春,中国文学史上的伤春主题由《招魂》里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发韧,此后历代文学中“惜春”、“春恨”、“春怨”之类的吟唱始终不绝于缕。

但春与秋由于季节现象的不同,对人的心理刺激也相应有所差异,因而伤春文学与悲秋文学在情感容量和性别色彩上都有区别。

首先,春季万物复苏,色彩明丽,所以文学史上咏春的作品中有相当数量是描写游春、赏春等愉悦之事的,这些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伤春文学。

其次,悲秋文学与人生际遇和生命共感联系起来,可以上升为一种超越时空的“大悲感”和深邃的思考,而伤春文学一般由自然之春与人之青春对照生发,较多局限于一时一景的感慨,其情感的深广度难以与悲秋文学相比。

更为重要的是,二者还呈现着不同的性别倾向。

伤春文学大都呈现出哀怨柔婉的女性情调,表现内容也多为女子在明媚的春光里发出红颜易老的叹喟。

而悲秋文学大多苍凉劲直,即使有哀怨凄楚之作,其间似乎也充斥着凛冽悲壮的气氛,表现为雄浑阔大的意境,呈现出刚劲峭厉的男性风度。

伤春和悲秋文学的不同思想深度和性别倾向,与中国古代的性别分工有关。

从父系社会以来,女性的活动范围便被限制在家庭之内,她们没有权力参与社会生活,也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生活圈子的狭小和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制约着女性的文学创作,无缘仕途,便谈不上政治变迁、宦海沉浮的波澜,足不出户,便没有羁旅行役、四海漂泊的悲苦。

她们的作品题材多局限在情爱不得圆满和自身老大的感伤,这些内容在伤春文学传统中较易找到契合点。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积淀的结果。

夏商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在严酷的剥削下,人民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

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

《周礼秋官司寇》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

秋天成了统治者大发淫威杀人的季节,怎不阴风惨惨,令广大劳动人民哀伤不已。

再加上当时各个部族、小国为争地夺人,统治者经常发动残酷战争,互相残杀,无数人战死疆场,家园毁坏,流离失所,广大人民苦不堪言。

而战争也总是要在秋天来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

《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秋天,人们置身于战争的血腥、恐惧与痛苦之中,怎不黯然神伤、悲悲切切。

而且,古时繁重的徭役也是春秋两季开始征发的,而以秋天为主。

《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

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

统治者称人民去服役可以“春行秋返,秋行春返”,但这只不过是骗人的言语,很多去服役之人往往在秋天期满之时并未被放回,而且常常是有去无回。

不见人回,而新征徭役的秋天又开始了。

秋天又成了思念、盼归、生离死别之日。

思念之切,死别之痛,阻隔之恨都凝结在秋天。

一秋一秋的只是无望的思念,无尽的等待。

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悲。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下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椤T ” P" “ 萧 暮 雨 洒 江 天 , 番 洗 清 秋 ” 凉 意 中 , X ̄ 萧 一 的 同 样 为 我 们 描 绘 了 一 幅 令 人 伤 心 的 惨 淡 秋 景 ,抒 发 了 悲 秋 之 叹 。被誉 为 “ 思 之 祖 ” 马 致 远 在 《 净 沙 ・ 思 》 , 秋 的 天 秋 中 用 “ 藤 老 树 昏鸦 , 桥 流 水 人 家 , 道 西 风 瘦 马 , 阳 西 枯 小 古 夕 下 , 肠人 在 天 涯 ” 断 。极 凝 炼 地 勾 勒 出 一 个 天 涯 游 子 在 秋
负 面情 绪 。
种 伤 秋 的诗 歌 更 是 层 出不 穷 。曹 丕 在 《 歌行 》 咏道 : 燕 里
“ 风 萧瑟 天 气 凉 , 木摇 落 露 为霜 。 唐 代 “ 豪 ” 禹锡 秋 草 ” 诗 刘
在 《 风 引 》 写 道 :何 处 秋 风 至 , 萧 送 雁 群 。 来 人 庭 秋 中 “ 萧 朝 树 , 客 最 先 闻 。 ” 甫 在 《 高 》 写 道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孤 杜 登 中 “
二 、 秋 情 结 是 先 民 悲 秋 集 体 无商 周 时 期 ) 产 力极 为低 下 , 统 尤 生 而 治 者 却 残 酷 地 剥 削 压 榨 劳 动 人 民 ,致 使 人 民 生 活 极 为 困
苦 。 在 这 种 条 件 下 ,人 民 纷 纷 反 抗 , 誓 将 去 汝 ,适 彼 乐 “ 土 ”但 终究 力 量 单 薄 , 批 人 被 抓 获 问罪 , 遭杀 戮 , , 大 惨 而
秋 季 是 万 物 成 熟 、 庆 丰 收 的 季 节 , 同 时 秋 天 的 到 喜 但
来 也 预 示 着 严 冬 的 临 近 . 天 同 时 也 是 秋 风 萧 瑟 、 花 凋 秋 万

悲秋情结

悲秋情结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 的
【悲秋】情节 悲秋】

• 这主要与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
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 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 物以求自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 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 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 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 的情绪。
社会背景
• 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 积淀的结果。夏商周居住在黄河 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 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 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 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 为困苦。在严酷的剥削下,人民 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 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 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而 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
在丹东迎着秋风攀登长城的一角!
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 文人的悲秋情结 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 浓厚的文化底蕴, 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 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 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 识的深刻影响。一 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 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 古代所有的文人。
诗歌
• 国文人大都悲秋,多借“秋”字来抒发 “萧瑟苍凉”之意。“秋常与 “萧萧”、 “瑟瑟”、“寂”、“寥”等字义相伴, 给人以凄风苦雨 ,满目苍痍之感。 或如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般落寞,或似 “无边落木萧萧下”般哀怨,似乎看不到 秋日的和煦和收获的充实,满眼一派悲凉 和对春夏之美已逝的惋惜。 • 古代文人大多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的“游学”情怀,自然,旅途创作,感物 思亲,就有了很强的游子情结。从《古诗 十九首》开始,即有对独在异乡为异客的 “羁旅之思”的深刻描写。或许正是这种 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才使得这个拥有中 秋、重阳的秋天,被格外地染上忧郁的色 彩。文人笔下的秋夕、秋月、秋风、秋雨 也就常常令人为之动容。

悲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悲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悲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从《诗经》开始,悲秋情结就是古代文人绕不开并热心追逐的情绪。

本文引证中国古典诗词,将悲秋作品进行分类总结,得出三种悲秋,一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二抒发离别之情;三言征夫之悲。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有有着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的,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学士,写出的秋愁文章汗牛充栋。

有人说此等愁情因是“强说”,因此显得矫揉造作,失去了愁之真意。

然而终没人言明“何为愁”。

愁,秋心也,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当中,写悲言愁的文字不少,潜心于这些文字,笔者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文字大多与秋有关,或直接写秋之景直抒秋之意,或将故事放在秋的背景里,让人在其中伤悲。

似乎所有的中国文人都有以秋为悲的毛病。

在《诗经》里,有人把凄清的秋景与伤感的情绪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秦风•蒹葭》就生动地描绘了三幅深为清晨的图景,用以烘托作者对意中人的可望不可及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但是,由于《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便成了“千古言秋之祖”。

屈原在《湘夫人》中写道:“帝子降兮木北渚,目眇眇兮愁乎,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秋叶下。

”诗人巧妙地把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这一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

诗中流露出来的这种不可抑制的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然而,真正开创“悲秋”这一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的人,并不是屈原,而是他的传人——宋玉。

宋玉的名篇《九辨》一开头便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

”第一次将秋景萧瑟与失意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职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悲秋”形式,采用以秋风、秋物、秋声、秋色为衬托,制造一种萧瑟冷落的气氛,并在这一气氛中抒发幽怨悲哀的情绪,这或许是宋玉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贡献吧!悲秋是古典文学中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宋玉的《九辩》使这种感伤情绪一进入诗歌就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惊人的早熟。

古典诗词中的“秋天”情结

古典诗词中的“秋天”情结

古典诗词中的“秋天”情结春夏秋冬,时序而已,从理性上来说季节的更替无关悲喜,但是人们在抒发内心感受时往往和外界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赋予自然现象以浓厚的感情色彩,于是春夏秋冬之景不再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春夏秋冬之景,春夏秋冬的更替也不再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时序更替,而是带有了不同的主观色彩。

翻阅古典诗词我发现在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人们对秋天的关注可谓情有独钟。

“梧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天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甚至终结,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正如欧阳子在《秋声赋》中写道秋天表现在音乐上属“商声”,在十二律中属“夷则”,“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且古代多在秋天治兵,“沙场秋点兵”,所以秋又有战争的象征。

这样,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

所以秋天的肃杀萧瑟、悲切寂寥之景更易激起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于是在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里就有了浓郁的“秋天”情结。

在传统的古典诗词里的“秋天”情结,更多的是“悲秋”。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是代表。

当年杜甫目睹夔州三峡苍凉空旷的秋景,想起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年老多病和壮志未酬,心中顿生出无限愁绪,用一个“悲秋”涵盖了其复杂的情感。

而实际上,将凄清的秋景来表达内心的伤感情绪的情况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

《秦风·蒹葭》就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清晨的图景,用以烘托作者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及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而真正将秋景萧瑟与失意悲伤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是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辨》),就制造了一种萧瑟冷落的气氛,并在这一气氛中抒发幽怨悲哀的情绪。

尽管都有悲秋之情,但古人的秋天情结又因个人的境遇不同而又有所不同。

古典诗词里有相当部分诗以萧条的秋景抒发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就之情的。

学而优则仕,是历代大多数文人的心声,可是由于种种情况,仍然有相当多胸怀大志的人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艰难甚至到老年而依旧功业未就,所以萧条的秋景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

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前言秋季是四季之一,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季节。

对于文人墨客们来说,秋天更是一个激发灵感的季节。

在秋季的诗词中,更加多的是悲凉之情,让人沉浸于悲伤的气氛中。

本文从悲秋情结和悲秋诗词两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秋季的美与哀,以期让读者更好地欣赏秋季的美丽文化。

悲秋情结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一切都充满着丰盛和快乐。

然而,在文化艺术中,秋季成为了一种悲凉的象征。

有人说,那是因为秋季是四季之中最近一季,秋季的最后一丝温暖往往成为了冬季的前奏。

而在这种季节再加上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生活的失落,于是秋季成为了一个悲情的代表。

秋季的韵味浓郁,萧瑟而又忧伤,人们在秋季常感到思维萎靡,情感悲凉,这种情感状态就称之为悲秋情结。

悲秋情结不同于其他季节带来的情感,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抑郁和情感失调等问题。

比如说诗人白居易,他在晚年时写了一首《长恨歌》,便是源于他悲秋情结的生活,终生没有过一年的秋天,这首诗字字句句,饶有情致,诉说了他自己的悲凉之情。

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需要去刻意去认可悲秋情结,只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也同样能体会到秋季的气息。

悲秋诗词鉴赏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诗词自然也和秋天标志性的意象互相营售。

秋天是诗人的胜境,他们用唯美的语言来诉说秋天的美丽。

以下是一些悲秋诗词供欣赏:“洛阳城东的梧桐树,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这句话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悠悠的唐风在这句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句话里融入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令人落泪。

“庭院深深,独弄花。

不是无情也不是有情。

”这句话是元稹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秋天的随意和散漫,对世俗的疏离和冷清情结。

由此可见,秋天并不是所有人都爱的季节,秋天也留给了某些人更多的空想和遐思。

“暗香疏影落花飞,红砖黛瓦几时休。

若到江南走一遭,还同鸳鸯戏水头。

”这是唐代崔护的诗句,描述了他眺望长安的景象,这幅画面如沉淀在江南的水乡里,充满了躁动的情感。

以上几句古代诗句,来自各个朝代、各个流派,但它们却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中心:人们对于秋天的思考和感受。

古代秋士笔下的“秋味”

古代秋士笔下的“秋味”

古代秋士笔下的“秋味”作者:潘明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11期“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

古人通过对柳、黄叶、菊花等秋天自然景物的描写,或传达对人生愁绪的感怀,或传达对死亡幻灭的感慨,或抒发对逝者如斯的叹息,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悲秋”文学。

一、秋景营造了悲凉的情调秋天有其独特的风景与情调,每当金风劲吹,清秋临近,绵密如丝的秋雨就会带给人难以排遣的愁苦之情,萧瑟的秋风又使人内心的苦楚郁结,更加上草木凋零、落叶纷飞的景象惹得文人墨客悲叹人生苦短、韶华易逝。

就这样,一种浓浓的愁苦情绪便笼罩着古今文人们,而秋天特有的肃杀凄凉的自然环境与情调正是触发这种情绪的关键因素。

所以,秋就与伤感、愁苦连在一起了。

自古文人均有悲秋情结,正所谓“见一叶落而悲天下秋”。

许多文人骚客看到了秋木、秋草,感受到秋雨、秋风,引起内心情愫,进而产生创作的情思。

如王实甫的成名作——《西厢记》中有关“悲秋”的经典台词,可谓千古绝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作家对秋天景致与氛围有着极深切的体会,才会对人生悲苦、离愁难舍产生如此痛彻骨髓的感触。

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饱经沧桑,可谓颠沛流离。

一直关注国家命运、心系天下百姓的诗人身处秋景之中,目见落木萧萧的场景,触发复杂的情感,从而写下了《登高》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二、悲秋情结是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古代文人墨客因为长期仕宦在外,或四处游学,或寄情山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与家人聚少离多。

当秋日来临时,这些漂泊在外的人便自然而然地想到日渐临近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但是他们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归家,那种思归之情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来排遣,所以悲秋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实际上,“悲秋”这类固定情绪或者说诗词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

“伤春悲秋”,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

“伤春悲秋”,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

“伤春悲秋”,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就是说女子在春天的时候容易感情特别抑郁,特别伤感,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古代人的眼里,在中医看来,实际上就是说女子属阴,容易跟春天的生发之气相感,所以在万物生长发育的时候就容易诱发女子对生育本能的这种冲动产生出来,另外一方面,就是春天女子生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就是你情志的问题会影响你生理的问题,这个时候一般对女子来说影响的是肝和肾。

抑郁这些问题都是肝肾的问题。

对于男子来说,男子属阳,所以他比较容易跟秋冬的阴气相感。

所以男子到秋天的时候也就比较容易慷慨激昂,就像我们原先所说的,秋天万物都结果实了,而男子到这个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还一无所成的话,就非常地容易悲伤。

这是一种情志症状,中国古代就采取了一种生活的对治的方法。

比如说男子悲秋,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生活对治就是说,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有一个习俗,就是秋天的时候会称兵,然后把这些男青年们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去到边关去打仗。

另外一点,在古代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就是说到秋天的时候,给男子订婚,来平息他不满的精气,把他身上这种杀气来给他平一平。

那么在古代秋天呢,这个时候的聘礼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秋天才能有的,就是大雁。

古代的聘礼都是用白旄包好大雁送到女方家去。

现在我们结婚都是要有房子有车女孩子才肯嫁,对吧。

这也是显示你能力的一个问题,可是古代在这方面我觉得比现代显得更加的本能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射大雁本身需要什么呀,需要力气和眼力,你要看他的臂力强不强,他的肺气足不足,他的肝气强不强,他的肾气强不强,就一个射大雁这么一个举动,就可以把这些事全部显现出来。

所以到秋天的时候,通常聘礼是送到女方家,送一个大雁。

这样男孩子一听说自己订婚,这个气终于算是平下了一点,然后好好的去秋收,好好的冬藏。

到了冬天的时候,庄稼都收获以后,这时候来给男女办婚事。

远离“悲秋”

远离“悲秋”

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坚守七大点秋天少生病2023·10远离“悲秋”□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本刊记者张昕□医学指导/罗大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自古逢秋悲寂寥”。

时逢晚秋,正是“悲秋病”多发之时。

本期,中医专家帮你走出悲秋情绪。

【悲秋?也许是肝在“闹情绪”!】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秋天寒意渐起、落叶缤纷。

面对此情此景,许多人常常出现悲伤、抑郁、焦虑、无力感、不愿与人交流、对平时做的事失去兴趣、食欲不振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说,“悲秋”这种情绪并非是多愁善感、无病呻吟式的矫情,而是秋季容易产生的季节性情感障碍。

中西医对此有明确的认知。

《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志为忧”。

在中医看来,秋季与肺相通,五行属金,对应的情志系统正是“忧悲”。

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

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的情绪。

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褪黑激素分泌较少。

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

褪黑激素的增多,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犯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

“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悲秋情结高发于下列人群:性格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胜心强、性格内向者;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更年期女性;刚经历了负性事件又没得到及时排解的人群等。

从中医角度看,这类人群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肝气不舒。

”罗大伦讲解说,肝气不舒,其实就是情绪不佳的状态,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

肝气不舒的人,往往都是工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一、清气道以净肺。

对悲秋情结的认识

对悲秋情结的认识

对悲秋情结的认识
悲秋情结是指人们在秋季时情感变得悲伤、忧郁、沉重,心理上产生
的一种季节性情感。

秋季的凋零和飘零引发了人们内心的沉思和忧伤。

悲秋情结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人们在秋天所感受到的一种情感体验。

人们在这个季节,常常会被秋天的景色所吸引,所引发的版画、诗词、音
乐都充满了浓郁的悲伤色彩。

悲秋情结可以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的生活和自身的
状态进行反思。

在这个季节,我们也可以在悲伤中寻找到一些思想上的启示,并从中获得一些心灵上的满足。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欣赏秋天的美丽,正视自身的情感变化,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和、开朗的心态,迎接秋季的来临。

李商隐诗词中的“悲秋”忧伤情节

李商隐诗词中的“悲秋”忧伤情节

李商隐诗词中的“悲秋”忧伤情节李商隐诗词中有哪些忧伤的情节呢?关于李商隐诗词中的“悲秋”忧伤情节是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

“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之一。

中国传统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愤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清秋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

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雨”是个让历代诗人涵咏不尽的经典意象。

从《诗经》到清词,读者都能从其中听到绵绵不绝的“雨”声。

雨这一自然现象何来如此大的魅力吸引诗人关注的目光?雨自身多变的特点切合人心复杂心绪的起伏,晶莹剔透的品质又充满诗情画意。

李商隐笔下的“雨”多达处,这些姿态各异的“雨”或能展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或能饱含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再或是承载了的中国文学传统里的特定信息。

李商隐以雨为题的诗如《雨》《微雨》《细雨》《春雨》《滞雨》《风雨》等,《微雨》诗曰:“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微雨初起时,随着树林上的雾气的浮动悄然飘洒,浑然一体,几乎莫辨。

渐渐地,它才和夜间的凉气有了区分。

人夜以后,觉凉气侵肤,开始时只以为是夜凉,久而方觉其为微雨。

窗户虽离室内的人尚远,却隐隐感到一股寒凉之气侵人户内,使孤灯明灭闪烁,透出冷意。

庭空夜静,依稀可以听到近处水面的细微浙沥声。

这首诗写微雨避免了直接的刻画,主要从周围环境和有关事物着笔,写出静夜中变得细致锐敏的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以传微雨之神。

一二句写薄暮时视觉之浑然莫辨到入夜后触觉之由不辨到辨,“初”、“稍”二字表现体物的过程。

三句写触觉的细微感受,因窗迥灯冷而得;四句写听觉的细微感受,因庭空人静而闻,都能紧扣静夜特点。

另一首《雨》诗曰:“撼撼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
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

为什么“秋”偏偏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列举了许多赋秋的例子,解释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

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

”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

”钱先生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

赵敏俐的《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一文则表现出另一种观念,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

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

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是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秋景秋事秋情,都为一“气”所化,故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

”秋气乃阴盛衰杀之气。

人感秋气而衰,原是自然之理。

自然意义上的天人感应,主要是通过物质性的“气”的作用来达到的。

正如《吕氏春秋》所云:“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鼓宫则宫动,鼓角则角动。

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

”客观自然之秋与主观人心之悲,其实也是一种“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悲秋情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时代与个人经
历的统一,但它根本上还是人的自然性与对象世界的自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体说,往往就是一个处于秋季的独特主体与处于
秋季的诸多自然存在之间的感应,是天人合一。

人有悲,人可以咏其悲;历史的盛衰兴亡不断循环也有悲。

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在功能上是相遇的、互
感的。

人之所以能伤情、诉情、融情于历史的兴亡和自然的春秋,在于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秋与人生、历史的同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在一起。

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

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陆游《悲秋》)。

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积淀的结果。

夏商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在严酷的剥削
下,人民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

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

《周礼·秋官司寇》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

秋天成了统治者大发淫威杀人的季节,怎不阴风惨惨,令广大劳动人民哀伤不已。

再加上当时各个部族、小国为争地夺人,统治者经常发动残酷战争,互相残杀,无数人战死疆场,家园毁坏,流离失所,广大人民苦不堪言。

而战争也总是要在秋天来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

《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秋天,人们置身于战争的血腥、恐惧与痛苦之中,怎不黯然神伤、悲悲切切。

而且,古时繁重的徭役也是春秋两季开始征发的,而以秋天为主。

《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

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

统治者称人民去服役可以“春行秋返,秋行春返”,但
这只不过是骗人的言语,很多去服役之人往
往在秋天期满之时并未被放回,而且常常是
有去无回。

不见人回,而新征徭役的秋天又
开始了。

秋天又成了思念、盼归、生离死别
之日。

思念之切,死别之痛,阻隔之恨都凝
结在秋天。

一秋一秋的只是无望的思念,无
尽的等待。

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
悲。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
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
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
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油画作品
下,秋天既是美丽的、灿烂的,而同时又多是感伤的。

中国文人常常在赞秋的同时又悲秋。

为何中国文人在写秋、咏秋时多为悲秋、伤秋之作呢?笔者认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相当多的读书人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

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下层寒士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入仕、实现自己理想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

客观地说,科举制度直到今天也是被全世界公认为比较公平、公正、先进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但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高压专制政策,它在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公正。

另外,还有广大读书人自身的客观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能够实现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理想。

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高压政策。

而这就使许多读书人非常压抑痛苦,他们借由悲秋来表达心中的不 书法作品
满和自己的理想。

具体来说,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明清两朝科举制度“八股取士”,清朝康、雍、乾三朝更是大兴“文字狱”,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制政策推向高潮。

三、入仕的读书人借由悲秋表达自己仕途坎坷、宦海沉浮的哀怨和心中的愤懑。

如前所述,苏轼《前赤壁赋》、欧阳修《秋声赋》都是借由哀秋表达自己被贬谪迁、仕途辛酸的感怀情绪。

四、一些文人借由悲秋表达自己身世悲惨、命运坎坷、家国之痛、人生无常的感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年四季到了秋天,时令气候的变迁,自然景观的变化,引起一部分文人强烈共鸣。

由于政治事件的影响、自己身世命运的悲惨、家庭的变故、世事的无常,使他们睹物思人,一种悲秋的感伤情怀油然而生。

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词作《声
声慢·寻寻觅觅》,就是通过残秋景物来渲染秋情。

词作表达作者丈夫新逝、国破家亡、只身流落江南,晚景十分凄惨的景况,整首词描述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境况和内心深处近乎绝望的愁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