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课件模块七 中学教育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讲练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讲练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性教学原则; 四段教学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
心); 建立伦理学和心理学。
3卢梭:
法国《爱弥儿》 教育遵循自然;儿童的发展及教育分
12
第二章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单选)
5杜威: 《民主主义及教育》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
其他:裴斯泰洛奇—小学学科创始人;康德— 将教育搬到大学
B.《政治学》 C.《雄辩术原理》
D.《教育漫话》
13
试题演练
44.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的是 ( )。
A.培根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苏格拉底 45.(2013年真题)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
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萌芽阶段: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二、独立学科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阶段 四、近现代教育阶段
8
第二章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单选)
一、萌芽阶段: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西方
中国
1.孔子:启发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世界上第 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
1.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西方第一个提出 启发教学原则
A.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 B.批评了苏联传统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
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C.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 D.将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主张教学过程最优化 57.(2012年真题)美国杜威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师、活动、经验 B.儿童、活动、经验 C.教师、经验、教材
C.《学记》
D.《孟子》
10
试题演练
3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是( )。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部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部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分:中学教育概述1.1 中学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中学教育是指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和综合培养的教育阶段。

它是由小学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

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塑造他们的品格与价值观。

通过均衡的学科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活动,中学教育旨在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1.2 中学教育的主要特点中学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广泛知识面:中学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学科基础。

2.素质教育:中学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养。

3.选修课程:中学教育提供了广泛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发展。

4.分层教学:中学教育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实行分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 中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中学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1.初中教育:初中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第一阶段,通常为三年制。

初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小学知识基础,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第二阶段,通常为三年制。

高中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和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

1.4 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中学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自参与并探索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1.5 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

•考试评价:通过统一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进行评价。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针对希望成为中学教师的考生所设计的。

2023年下半年考试大纲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1.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教育法规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

2. 教学知识与能力: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4. 教师职业道德:强调教师的职业操守、教育伦理和社会责任。

5.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相关的规定。

6. 教育情境模拟:可能包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情景模拟等,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

通过这一考试,考生将证明自己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所以考生需要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
与能力》重点汇总
本文汇总了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设计
考查候选人对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完善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流程
- 掌握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 熟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
二、教学实施
考查候选人教学实施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合理运用
- 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情
- 具备独立教学能力,获得学生信赖和支持
三、教育评价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
点包括:
- 掌握多元化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评价学生研究成果
- 熟悉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理解评价目标和标准
- 具备优秀的教育评价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育教学知识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和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科教学基本
规律
- 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
- 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拥有综合素质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版讲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版讲义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基本原理、学 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知 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等。
情感与认知
探讨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分析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 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积 极情感。
个性与差异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能 力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学生 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知识
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拟试题一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模拟真实考试情境,提供一套完整的中学教育 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并配有详细的答案解析。
模拟试题二
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考生,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模拟试题,旨在提 高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拟试题三
结合近年来的教育热点和改革动态,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模拟试题,引 导考生关注教育发展动态。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调整心态,积极应考
1 2
保持积极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心 态。
合理休息和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 状态。
3
做好考前准备
提前了解考试地点、时间等信息,准备好考试用 品,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05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真题及答案 解析
THANKS
感谢观看
预测题及答案解析
预测题一
根据历年考试真题和命题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和考点, 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考策略。
预测题二
结合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前沿理论,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预 测题目,旨在拓展考生的思维视野。
预测题三
针对考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题目,旨在提高 考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整理模块七 中学德育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整理模块七 中学德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模块七中学德育一、单项选择题1、(2012·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A。

2、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

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答案】D。

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2012·下)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自励、自警、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方法。

题干中关键词“自励”、“自律”表明是个人修养法。

4.(2012·下)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目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答案】A。

解析:“一分为二”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运用在德育过程中就是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故选A。

5.(2012·下)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

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答案】B。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6.(2013·上)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答案】C。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一些社会研究课包括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那么我们一般称这种课程为( )。

A.相关课程B.核心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正确答案:D解析:广域课程是指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题干描述属于广域课程。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2.在目标评价的步骤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

A.确定目标B.设计情境呈现方式C.确定计分单位D.设计获取样本的手段正确答案:A解析:在目标评价的七个步骤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正确答案:B解析: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4.课业及其进程指的是( )。

A.课程B.课程表C.教程D.学年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学课程6.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 )。

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案D.教材正确答案:D解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7.我国新课程改革要以( )为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 教学知识与能力中 学版
汇报人: 202X-01-04
contents
目录
• 教育基础 • 课程与教学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01
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本概念
阐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 念和理论体系,为后续教育教学 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干 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 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本质、条件、机制和过程,为有效教学提 供心理学指导。
动机与兴趣
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估与反馈
探讨教学评估的方法、标准和反馈技巧,提高教师对 学生学习状况的准确把握和指导能力。
班级管理方法包括制度管理 、目标管理、民主管理等, 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 手段。
班级管理评价
班级管理评价是对班级管理 工作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是 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重 要环节。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 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
02
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及其安排的总和,教学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育活动。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教学是实现课程目 标的手段和方法。
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等。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课程实施的原则
评价的标准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 效果等方面的标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_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下载 - 学海文库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及能力中学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知识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汇总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知识点全括总结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2021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202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找相似立即下载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2021年整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2020年整理) 找相似立即下载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找相似立即下载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B.赞科夫C.巴班斯基D.布鲁纳【答案】 B2、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德育原则被称为()。

A.教学相长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答案】 B3、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直觉型C.继时型D.同时型【答案】 C4、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答案】 C5、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答案】 D6、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中团结协作”反映的是教师()。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B.对待学生的态度C.对待同事的态度D.对待自己的态度【答案】 C7、“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 )的观点。

A.情绪的外周理论B.情绪的丘脑理论C.情绪的认知理论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答案】 A8、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

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答案】 B9、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拉小提琴【答案】 C10、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 C11、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理论。

教资初中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初中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初中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理论与实践1.1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教育理论的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1.2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是指教育部门在一定的教育政策框架内,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教育政策与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对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2.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了解学习理论的不同观点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2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育质量。

了解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进行学生评价和教育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与教学3.1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与开发是指根据学校和学科的要求,通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了解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3.2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

了解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教学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技术与信息化4.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改进和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门学科。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对于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4.2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与管理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来促进学习和教学的发展。

了解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实施管理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更好地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5.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完整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完整版)

能力测试:
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规定(参见浙教人〔2003〕 224号文),“除列入国家普通招生计划的师范 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外,申请教师资格人员 均应取得《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 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书》,并参加教育教学基本 素质和能力的测试和考察”。
能力测试:
在宁波市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非师范教育类专 业毕业人员,均须参加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 力测试,测试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撰写教案、 试讲(上课)、面试等。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 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其他规定:申请人在同一年度只能申请认定一个种类的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认定所需的材料: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2份; 2.由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鉴定填写的《申请 人员思想品德鉴定表》1份; 3.户口簿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才交流中心)证明; 4.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师范类毕业生还需提供本人档案中在学期间 成绩单复印件; 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7.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 复印件(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成绩有效期5年);参加“国考”的需带考试 成绩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 8.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还需提交专业技术职务资 格证书或者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9.与网报同一底版的2寸照片4张,其中两张请事先粘贴在《申请表》上, 另两张在现场确认时交上。 10.交费:280元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
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期。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P232
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学校教育
(3)社会风气 (4)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D
第十七章 第二节 德育规律与原则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P241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P231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P231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
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 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 就使妻子等死。
第十六章 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
1、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p229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受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受责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稿PPT课件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稿PPT课件

小组活动1:了解新课程评价理念(30分钟)
1.案例观摩 自主进入配套光盘“模块7”→“案例”→“新课程改 革的评价案例”中进行案例的观摩,并将您的观摩心得记录 在下表之中:
案例的名称 教学评价的方式和特点
对您的启发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2.小组研讨评价的变迁 在案例观摩的基础上,进入配套光盘“模块7”→“阅 读材料” →“新课程评价理念”文件夹,选择性阅读其中 的文章。结合您过去亲身教学体会,在小组内部开展研讨, 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教学功能 5.导向功能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稿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以基准为依据
以内容为依据 教学评价
以功能为依据
以方法为依据
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 自身评价 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重点
活动4 整理和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自主活动3:整理并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小组活动4:分享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活动5 填写评价量表
自主活动4:填写量表,检查学习成果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稿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60分钟)
师生互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30分钟)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稿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1.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 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 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 优点: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 个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不足: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评价标 准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因而不能为改进教 学提供依据。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一、教育教学知识考点
1. 教育心理学
- 研究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影响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教育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 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3.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与指导原则
二、教育教学能力考点
1. 教学设计与实施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2. 教学管理与评价
- 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 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 教学技能与教育实践
- 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的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 further assistance.。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知识与能力》7模块七中学德育-整理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7模块七中学德育-整理知识点

模块七中学德育一、了解品德概念、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品德概念: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品德与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

品德心理结构:★品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要素。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二)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愿。

(三)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四)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1)准备时期:10岁以前;2)萌发期:10-15岁;3)确定期:15岁以后。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

(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基本观点: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

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该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重和顺从的愿望,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
外部因素
社会风气 同伴群体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
内部因素
道德认知 受教育程度
返回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学习与形成
一、品德学习的阶段
依从
内化
认同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学习与形成
二、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有效的说服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复杂性
整体性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历时性与共时性
选修课程 稳定性与可变性
返回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品德发展的 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 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的道 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返回
惩罚服从取向 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 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 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 阶段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德育方法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返回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 端的对学生知、情、意、 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 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 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 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 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 程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第三节 德育的方法
品德评价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德育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
实际锻炼法 返回
第五章 三生教育、安全教育及升学就业指导
第一节 三生教育 第二节 安全教育 第三节 升学就业指导
第一节 三生教育
生活存命教育
概念
意义
途径
概念
意义
途径
概念
意义
途径
返回
第二节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内容
科学世界 观和人生 观教育
爱国主义 和国际主 义教育
理想教育
人道主义 和社会公 德教育
我国中 学德育 的内容
集体主义 教育
民主和法 制教育
自觉纪律 教育
劳动教育
返回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 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 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概述 意义 途径
返回
第三节 升学就业指导
一、升学 就业指导
概述
升学和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 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 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第三节 升学就业指导
升学指导的内容方面

、 升
树立良好 的榜样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利用群体 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恰当 的奖励 与惩罚
返回
第二章 德育概述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第一节 德育概念及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
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
1.思想指导

2.复习指导


3.心理指导
第三节 升学就业指导
升学指导的工作阶段方面

、 升
1.考前阶段

2.考试阶段


3.考后指导
第三节 升学就业指导
三、就业指导 (二)就业准备指导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
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和倾向。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认识
道德情感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意志
选修课程 道德行为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
遵守法规取向 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 阶段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 自律性、言行一致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 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二、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的德
条育
件是 和实 保现 证教
育 目 的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 的条件和保证
返回
第二节 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
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 量标准。
返回
第四章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的原则 第二节 德育的途径 第三节 德育的方法
第一节 德育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返回
第二节 德育的途径
劳动 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 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 学科的教学
第二节 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 育,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 识,培养他们积极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最终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牢 固的基础。
返回
第三章 德育的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 德育的内容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第一节 德育的内容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
●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
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 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 问题。
第一节 德育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