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地铁失火安全风险评估

地铁失火安全风险评估
地铁失火可能导致以下安全风险:
1. 人员伤亡:地铁失火可能导致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的伤亡。
火灾中的高温、烟雾和毒气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烧伤等严重后果。
2. 引发恐慌和踩踏事故:地铁失火可能引发乘客的恐慌和拥挤,进而导致踩踏事故。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争相逃生,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
3. 火势蔓延:地铁车厢和隧道内的可燃物质较多,一旦失火,火势可能迅速蔓延,甚至沿着隧道扩散。
这可能增加乘客逃生的困难,并使灾情更加严重。
4. 系统瘫痪:地铁失火可能导致线路中断和列车停运,进而打乱公共交通秩序。
这会给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引发交通堵塞和拥堵。
5. 经济损失:地铁失火可能造成列车和设备的烧毁,造成财产损失。
同时,地铁停运也可能给城市经济带来损失,尤其是对于依赖地铁运输的商业区域。
针对地铁失火的安全风险,应加强以下措施:
1. 配备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蔓延。
2. 增加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设施,确保乘客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3. 提供乘客火灾应急培训,加强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铁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5. 增强地铁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火灾。
6. 加强地铁安全监控和管制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7.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应对地铁火灾紧急情况,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灾害。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摘要: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模式具有设备设施关联性强、安全管控难点多、客运组织管理复杂,以及运营服务管理更注重统一性、联动性、协调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需借助新技术、开发新系统、研制新装备,突破单线运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前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呈现出高速质量发展的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与建筑、车辆和轨道等30多个学科高度融合,涉及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较多、项目协调难等特点。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复杂,使得运营突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和救援紧急性较高,缺少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1.1环境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环境风险包括内部小环境、外部大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小环境特指地铁运营空间内环境,例如,目前多数地铁车站内部或设置了办公场所或进行了商业开发,而相关场所装修用材料均为可燃、易燃性,火灾荷载较大;外部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种。
前者主要指地质不良、水灾、地震以及季节因素,后者特指社会政治因素。
1.2管理因素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不够健全、无法真正落实等问题。
运营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没有配备足够的高业务水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应急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检查巡查长期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无法保证安全隐患的彻底整改。
1.3设备因素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安全事故中,电气火灾、机械故障占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地铁内使用设备电缆、电气系统的区块较多,电缆线路老化、使用不符合规定、电气设备故障短路以及内部排风机、灯光照明、空调机长期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均易导致地铁隧道内部事故。
1.4人员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人员风险因素涉及乘客、工作人员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多数地铁站地形构造复杂度较高,若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就极易导致意外事故。
浅析城市地铁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

21 .构筑 形式。地铁为深埋 双涵洞形地下建筑 , 洞中间用梁 、 柱分 开, 分设上下行三轨车道。各车站 间距一般为 10 m左右 , 50 车站设有乘 客候 车厅和站 台, 面积约 20 m 00 2地铁的供电 、 0 0 ~5 0 m 。 通信线路 , 全部 用 电缆在地下敷设 。通信 电缆一般设在 中间墙体上 ,动力 电缆设在侧 墙, 高压牵引 电缆则设在三轨上。 2 通风系统。 . 2 一是 自然通 风。 依靠站 台、 候车室等出人 口与地 面的
1前 言 .
自 16 年英国伦敦建 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至今 , 83 地铁作为解决城 市交通 问题 的主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 , 世界各国主要城市 的地铁 已形成规模 , 国的地铁建设起 步晚发展快 , 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南京 、 广 州 、 阳等城市都已经建设地铁并投入运行 。 沈 但是由于地铁运 营方式 的 特殊方式 , 一旦发上火灾 , 其后 果非常严重 , 救护也很困难 , 以地铁 的 所 消防安全 问题不容忽视 , 必须研究地铁火灾危险性 , 制定 出切实有效 的 消防对策 。
科技信息
专题 论 述
浅析 碗 市 地 铁 站火 灾危 险 性 分 析 及消 防对 策
湖 北省公 安 消防总 队武 汉市 支队沌 口大 队 杨 建峰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城市地铁站 的火灾危 险性进行分析 , 点阐述城 市地铁 站在 建筑结构防灾设计、 重 监控报警与消防 系统设计、 地 铁 车 辆 防 火设 计 、 急 方 案 、 火战 术 及 装 备 运 用 等 方 面 的 对策 研 究。 应 灭 [ 关键词 ] 地铁 火灾危险性 消防对 策
火设计 、 火灾 时的应急方案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 建立 和完善地铁 的综 合防火系统 。 41建筑防火方面 。严格 执行国家 、 . 地方 、 行业颁布 的消防法律法 规、 标准规范 、 章制度 以及规程 、 规 程序等 , 吸收国外 先进经验 , 地铁车 站的布局应 合理 , 采取防火墙 、 水幕或防火卷帘 门等措施 , 进行必要 的 防火防烟分隔。 建筑 的主体和装修物的裸露 部分 , 内设施 、 站 设备 、 办公 生活用品应 采用不燃或难燃体 , 严格限制各种 塑胶制 品的使用。 地铁变 电站 、 高压电缆应在地面建筑敷设 , 电站 的变 电器 室等重要设备 间应 变 进行防火分隔。 4 . 地下 车站的行 车值班室或车站控制室 、 .1 1 变电所 、 配电室 、 通信 及信号机房 、 通风和空调机房 、 消防泵房 、 灭火 剂钢瓶室等重要设备用 房,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 . 0 . h的楼 0 房与其他部位隔开 , 建筑 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墙上 的门及窗应采用 甲级 防 火 门 及 甲级 防火 窗 。 41 .. 2地下车站站 台和站厅乘客疏散区应划 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他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地铁交通系统,其运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对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和市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方方面面入手,综合考虑列车本身的构造、车辆所处的不同阶段、环境与气候等因素,大规模建模,分析当前状态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建模和分析体系,通过对列车运行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得到列车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方法: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行业组织、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等多个渠道,收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相关数据(包括参数、构造、技术标准、安全规定等)。
2. 建立模型方法:综合数据收集的结果,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物理数学模型,对列车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动力系统等关键参数进行仿真模拟,并结合实际数据不断修正和完善模型。
3. 风险评估方法:在建立好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分析等对列车运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并加以比较和评价。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物理数学模型,深入探究列车运行的相关因素。
2. 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识别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和风险隐患,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 发布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1. 文献阅读和数据收集(2个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从多个渠道收集列车的相关数据。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号专业层次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年月日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任务书目录摘要 (6)第一章绪论 (7)1.1研究背景 (7)1.2研究目的 (7)1.3研究意义 (7)1.3.1理论意义 (8)1.3.2实践意义 (8)1.5研究方法 (8)1.5.1文献分析法 (8)1.5.2比较研究法 (9)1.5.3专家咨询法 (9)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 (9)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9)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9)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 (10)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 (10)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10)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1)3.1.1操作性原则 (12)3.1.2科学性原则 (12)3.1.3主导性原则 (12)3.1.4可比性原则 (12)3.1.5全面性原则 (12)3.2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3)3.2.1火灾危险源控制 (13)3.2.2地铁防火能力 (13)3.2.3地铁灭火能力 (14)第四章初建的指标进行优化筛选 (14)第五章建立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4)5.1确定评价对象 (15)5.2选取评价指标 (15)5.3分类分析指标 (15)5.4构建并修正评价指标体系 (15)第六章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5)6.1层次分析法 (16)6.2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6)6.2.1确定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目标 (16)6.2.2识别影响地铁火灾风险的主要因素 (16)6.2.3构建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6)6.2.4地铁火灾风险的评价 (16)6.2.5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 (17)第七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8)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也随之走向繁荣的发展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Ur a a lt a sto r ik a s s m e t a o nt r e s e b n r i r n i ff e rs s e s n nd c u e m a ur s i
Z a .h a in pn h oYis u ,B iJa .ig ,YIJ n u
第 8卷 第 9期 21 0 2年 9月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 un lo aey S in e a d T c n lg o ra fS ft ce c n e h oo y
Vo _ . l 8 No 9
S p.2 2 e 01
文 章 编 号 : 63—1 3 2 1 )一 9— 19一 5 17 9 X(0 2 0 0 6 o
ta k ta i c i e tfr c ie tha p n sa n e a r c rf c a cd n e a cd n p e si sa x mpl hef u tte fsf t v l ain meh d o alta st i e,t a l e o aey e a u to t o fr i rn i r
w t o g i g l h all e N : o r s t n i n e r e c v rp  ̄o n le a u t n c lu ai n.1 h al i Ch n q n i t i i O 2 d o t i n a me g n y f e e n e v c ai ac l t h g r n ao i o o i tr i g
轨道交通运 营过程火灾事故 风险进行评估 。并对重庆市轻 轨 2号线 临江 门车站进行 紧急情况下 人员疏散计算 , 判断轻轨临江 门车站发生 火灾等 紧急 事故 时, 能否确 保乘客 的人身安全 。结 合轨 道交通现状给 出相应对策措施 , 降低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 , 确保乘 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 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风险评估 ; 火灾事故 ; 人员疏散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范文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地铁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研究人员疏散仿真,对于提高地铁火灾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1. 火灾风险识别S市地铁火灾风险主要来自于列车、车站、电气设施等方面。
其中,列车火灾是最常见的风险源,主要是由于电气短路、乘客携带易燃物品等原因引起。
车站火灾则多由于电气设备老化、人为纵火等因素导致。
此外,电气设施的过载、短路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火灾风险。
2.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针对S市地铁的火灾风险,我们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通过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地铁运营数据以及设备设施情况,确定了火灾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同时,利用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算。
3. 火灾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S市地铁的火灾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风险区域主要为地铁线路中相对安全的区段;中风险区域则包括部分车站和列车;高风险区域则为电气设施密集、人员密集的车站和隧道等。
三、人员疏散仿真研究1. 仿真模型构建为了研究地铁火灾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情况,我们构建了人员疏散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了人员特性、环境特性、疏散设施、疏散行为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模拟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疏散设施的布局和运行情况,来评估疏散效果。
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我们进行了多次仿真实验,模拟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情况。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我们发现疏散设施的布局、疏散指示的清晰度、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疏散效果。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疏散策略和措施,以提高疏散效率。
四、对策与建议根据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铁火灾防控工作,定期检查电气设施、消防设施等,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铁火灾的发生给城市交通系统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地铁乘客的安全,本文对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探讨了相关的因素和措施。
引言:地铁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大面积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评估和减轻地铁火灾风险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地铁火灾的风险和危害,为城市地铁系统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考量和分析,来量化评估地铁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评估指标、收集数据、建立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辨识、风险量化和风险评价。
在确定评估指标方面,可以考虑城市地铁系统的人员流量、车辆老化程度、消防设备的完好程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因素。
收集数据方面,可以通过地铁系统的日常巡检记录、乘客调查问卷等手段获取相关的数据,为模型建立提供依据。
评估模型的建立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模型方法,将各个评估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分析,得出火灾风险评分。
二、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在了解地铁火灾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1.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系统,包括消防水源、喷淋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
2.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3.定期进行消防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4.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保障乘客的疏散安全。
5.加强对乘客的火灾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乘客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6.加强地铁系统监控和排查,发现潜在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三、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分析了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控制措施。
在城市地铁系统中,保障乘客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地铁火灾的研究报告

地铁火灾的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地铁火灾作为地铁运营中的一种极端事故,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本研究报告以地铁火灾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地铁火灾发生的成因、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铁火灾事故的严重性,需引起高度重视;二是地铁火灾事故的成因复杂,需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三是目前关于地铁火灾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问题的提出上,本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地铁火灾发生的成因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地铁火灾?地铁火灾发生时,如何迅速应对,降低事故损失?为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地铁火灾发生与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管理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铁火灾事故。
研究范围主要限定在我国地铁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相关法规政策研究、国内外地铁火灾预防及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等方面。
研究限制主要包括数据获取的局限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地铁火灾事故案例的代表性等问题。
本报告将从地铁火灾的成因、预防、应对等方面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分析,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地铁火灾研究方面,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火灾成因、预防措施、应对策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们从系统工程、安全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地铁火灾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地铁火灾成因涉及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等多个方面;火灾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法规制度等;火灾应对策略涉及应急预案制定、救援力量配置、通信联络保障等。
此外,部分研究还关注了地铁火灾事故的心理应激、疏散行为等方面。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争议和不足。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范文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地铁车站及列车内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在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仿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的综合评估,为地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人员疏散仿真研究,为地铁应急疏散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二、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1. 火灾风险识别S市地铁火灾风险主要来源于列车、车站设备故障、乘客携带易燃物品、电气线路短路等方面。
此外,地铁车站的客流量大、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迅速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2.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首先,通过专家访谈、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地铁火灾风险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然后,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火灾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3. 评估结果通过评估,发现S市地铁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列车和车站的设备故障、电气线路短路等方面。
其中,列车火灾风险较高,车站火灾风险相对较低。
此外,高峰时段客流量大,人员疏散难度较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人员疏散仿真研究1. 仿真模型构建本文采用仿真软件,构建S市地铁车站和列车的疏散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人员行为特征、疏散设施、疏散路径等因素。
通过模拟火灾发生后人员的疏散行为,对疏散过程进行仿真。
2. 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峰时段客流量大,疏散时间较长。
此外,由于人员密集、疏散设施不足等原因,部分区域容易出现拥堵现象。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人员的疏散效率。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及人员疏散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与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电气线路短路等问题,降低火灾风险。
地铁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分析报告

地铁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分析报告Introduction地铁作为一种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铁火灾事故可能给乘客及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和处置此类事故的优化方案。
一、人员伤亡与生命安全1.1 人员伤亡地铁火灾事故往往导致大量乘客被困,人员伤亡情况严重。
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使得乘客难以逃生,导致悲剧发生。
尤其是在高峰期,车厢内的人数多且密集,增加了脱险的难度。
1.2 生命安全地铁作为运送大量乘客的交通系统,提供安全运输服务是其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火灾事故可能破坏列车及车站构造稳定性,导致站台塌陷、车辆侧翻等现象发生。
这些意外情况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2.1 经济损失地铁火灾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对城市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
首先,地铁线路在事故发生期间可能暂停运营,导致人们无法正常通勤或工作,造成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的延误。
其次,火灾引起的列车及设施损毁需要进行修复和更换,这将耗费大量财力资源。
2.2 社会影响地铁系统是城市交通骨干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交通流畅和人员安全。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乘客可能因此对地铁系统产生恐慌情绪,使得他们开始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此外,由于舆论关注度高、媒体报道广泛,在社会上可能产生极大的不良反应和负面声誉。
三、预防与处置优化方案3.1 预防措施提前制定并加强火灾预防措施是减少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关键。
首先,加强火灾风险管理与监控,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并配备现代化消防设施。
其次,在车辆设计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注入更多安全因素,提高乘客逃生能力。
3.2 处置优化方案如果不幸发生地铁火灾事故,应加强处置能力。
首先,完善应急预案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操作各项应急处理程序。
其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以便及时传达信息、调度资源和组织施救行动。
基于FDS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

第21卷第6期2020年12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1No.6Dec.2020[收稿日期]㊀2020-11-04[基金项目]㊀南华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核电厂数字化人 机界面评价和优化研究 资助(编号:203YXC017)[作者简介]㊀陈建华(1971 ),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博士㊂1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㊂基于FDS 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陈建华,何建晗1(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㊀要]㊀为了更加高效准确地评估地铁换乘站发生火灾事故的等级,文章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FDS )模拟了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的火灾现场,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改进了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分析法对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且在模拟现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人员撤离方案㊂结果表明,该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为一般安全,影响疏散的各种因素导致各个出口的可用疏散时间只有4~7分钟左右㊂研究证明FDS 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预防中,有利于火灾风险的评价与火灾来临时人员撤离方案的规划㊂本研究为特定环境范围中的火灾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㊂[关键词]㊀FDS ;㊀灰色系统理论;㊀地铁换乘站;㊀火灾风险评价;㊀人员疏散方案[中图分类号]㊀TU998.1㊀[文献标识码]㊀A [文章编号]㊀1673-0755(2020)06-0030-08DOI :10.13967/ki.nhxb.2020.0092㊀㊀国家强大与发展的表现之一在于其城市化的范围以及程度,建立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是一个地区进行城市化的首要任务㊂随着城市化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中至关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㊂在地铁运营时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而地铁站发生次数最多的意外事故是火灾[1]㊂地铁换乘站是为了让地铁乘客更为方便地换乘其他路线的地铁而建立的一个站点,其一般都在地铁线路的交点处设置,因此地铁换乘站的乘客流量相对较大,若是地铁换乘站发生了火灾势必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2]㊂因此,在人们换乘地铁时,如何防控换乘站内火灾的发生成为了维护地铁安全的重点㊂这也需要对地铁换乘站进行火灾风险评价,从而提出乘客的疏散方案㊂关于火灾的风险评价问题,国内外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㊂宋仲仲等(2018)结合了多级可拓评价法提出了地铁站火灾风险评价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铁站的火灾风险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评价[3]㊂王建波等(2018)基于WSR-D-S 评价理论建立了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评价模型,并且对青岛某地铁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良好[4]㊂有学者使用MATLAB 结合遗传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铁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模型,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5]㊂有研究构建了基于FPN 的评估模型来评价成都地铁的火灾风险[6]㊂也有学者应用FDS 对公共聚集的地方进行火灾风险的评估,为群众疏散提供了一定建议[7]㊂综上所述,构建火灾风险的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应对火灾事故的发生㊂对各种文献成果进行总结,再经过对比研究之后,选用FDS 模拟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的火灾现场,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其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分析法构建火灾风险的评价模型,并且基于FDS 提出相应的人员疏散方案㊂本研究为地铁换乘站的火灾事故预防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㊂一㊀方㊀法(一)火灾现场的模拟方法火灾现场的模拟是指应用计算机将火灾现场进行还原㊂FDS 作为一种火灾的动力学模拟软件,能够对最坏条件下的火灾现场进行预测与还原[8]㊂FDS 能够计算火灾时烟气的散播过程与火灾中的热传递,正因为其计算程序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更具有真实性,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㊂其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㊂图1㊀FDS 运行流程图如图1所示,FDS 作为主体主要负责计算,Smoke View 能够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转化成可视化的图像进行展示㊂其模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数值模拟,另一种是大涡模拟[9]㊂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对比较精确,但是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以及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本文选择大涡模拟㊂由于运动尺度的大小不一可以将大涡模拟分为两种,即大尺度运动和小尺度运动㊂一般对于大尺度运动采用公式求解,而小尺度运动会采用亚格子模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量降低㊂FDS 的求解方程包含四种,分别为气体状态方程㊁动量方程㊁组分守恒方程以及能量守恒方程㊂式(1)为气体的状态方程㊂p =ρRT M(1)㊀㊀式中,R 表示通用的气体常数,气体的密度以及分子量用ρ和M 表示㊂动量方程如式(2)所示㊂∂∂t(ρu ң)+∇ˑ(ρu ңu ң)+∇ρ=ρf ң+∇ˑτң(2)㊀㊀式(2)中重力的加速度用f 来表示,速度用u 来表示,粘性力用τ表示㊂组分守恒方程如式(3)所示㊂∂∂t(ρY i )+∇ˑ(ρhu ң)=∇ˑ(ρD i ∇Y i )+m m i (3)㊀㊀式(3)中h 表示比焓,i 的扩散系数用D i 表示,其质量分数用Y i 表示㊂能量守恒方程如式(4)所示㊂∂∂t (ρh )+∇ˑ(ρhu ң)=dPdt+q m -∇ˑq ң+φ(4)㊀㊀其中P 表示压强,体积热量用q m 表示,热流的密度用q 表示,耗散函数用Φ表示㊂连续性方程如式(5)所示㊂∂ρ∂t+∇ˑ(ρu ң)=0(5)㊀㊀(二)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采用FDS 对地铁换乘站火灾现场进行模拟,以此来评价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㊂这就需要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㊂对于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选择来说,必须符合科学性㊁系统性㊁独立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10]㊂评价指标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构建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对选取的每个指标都要进行细致合理的筛选㊂本文整理了国内外重大地铁火灾的产生因素,如图2所示㊂图2㊀国内外地铁站火灾的引发因素由图2可以看出设备故障造成火灾的比例是最大的,其次是运营管理以及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引发火灾的比例最小㊂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分析造成火灾的因素来选择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㊂地铁换乘站人流量比较大,人为因素造成火灾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将人为评价指标作为一个一级评价指标㊂地铁换乘站中拥有的诸多设备发生故障也会成为火灾产生的源头,因此将设备评价指标作为一个一级评价指标㊂地铁换乘站有着较为繁复的构造,这对其运作也是一种比较大的考验[11]㊂若是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因此将管理评价指标作为一个一级评价指标㊂地铁换乘站里面的环境因素也有可能导致火灾发生,因此将环境评价指标也作为一级评价指标㊂最后整理国内外重大地铁火灾事故中引发火灾的具体细节,将他们整理后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得到表1所示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㊂13第6期陈建华,何建晗:基于FDS 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表1㊀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火灾风险人为评价指标a 1动火作业b 1人员吸烟b 2消防意识b 3人为纵火b 4设备评价指标a 2危险品检查b 5通风系统故障b 6灭火系统故障b 7预警系统故障b 8管理评价指标a 3消防演练b 9应急预案管理b 10教育培训b 11消防制度管理b 12环境评价指标a 4城市消防建设b 13可燃物与助燃剂b 14建筑构造b 15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重新优化选取了表1中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权重的专家评分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㊂表2为专家的评分标准㊂表2㊀重要程度的评分标准专家评分重要程度1不重要2有点重要3一般重要4很重要5最重要根据表2的评分标准将其重要程度分为高㊁中㊁低三类,从而构造对应的白化权函数㊂重要性为i 的第j 个评价指标的白化权函数使用f K (ij )来表示㊂最低类的其K =1,计算方法如式(6)所示㊂f 1(ij )=0d ij ȡ33-d ij21<d ij <31d ij ɤ1ìîíïïïïï(6)㊀㊀级别在中的K =2,白化权函数的计算方法如式(7)所示㊂f 2(ij )=0d ij ɤ1d ij -121<d ij <31d ij =35-dij 23<d ij ɤ5ìîíïïïïïïïï(7)㊀㊀级别最高的K =3,白化权函数的计算方法如式(8)所示㊂f 3(ij )=1d ij ȡ4dij22<d ij <40d ij ɤ2ìîíïïïïï(8)㊀㊀上述计算公式中,第j 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是i 时的分值,用d ij 表示㊂各指标的决策系数计算方式如式(9)所示㊂ηk (j )=ðn (ij )f k (ij )(9)㊀㊀式中指标决策的系数使用ηk (ij )表示㊂将其决策向量计算出来,并在高㊁中㊁低的范围内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表达㊂根据这种表示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选择,留下其中重要级别在 高 范围的,将 低 范围的淘汰, 中 范围的可以分析讨论进行选取或者淘汰[12]㊂根据这种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更为合理的优化㊂(三)火灾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本文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采取模糊分析法对评价火灾风险的模型进行构建㊂上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㊁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种[13]㊂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就是体系建立的目标,上文提到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分别对应了体系的准则层和体系的指标层㊂对评价指标间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表3为打分标准㊂表3㊀相对重要程度的打分标准相对重要程度打分两者一样重要1指标a 比b 重要一点3指标a 比b 重要5指标a 比b 较为重要7指标a 比b 重要许多9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表3所示的标准进行评判㊂式(10)为相应指标权重向量的计算方法㊂W =2n (n -1)ðnj =1u ij㊀(i =1,2, ,n )(10)㊀㊀为了对火灾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模糊分析评价的数学模型㊂准则层的集合用式(11)表示㊂U =U 1㊀U 2㊀U 3㊀U 4㊀U 5{}(11)㊀㊀指标层的集合用式(12)表示㊂U 1=U a 1㊀U a 2㊀ ㊀U ab {}(12)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㊀㊀式(12)中,第a 个准则层中的第b 个指标使用U ab 进行表示㊂评价集合用式(13)表示㊂V =V 1㊀V 2㊀V 3㊀V 4㊀V 5{}(13)㊀㊀评价集的标准如表4所示㊂表4㊀评价集的评分标准均值安全性0<V<0.3安全0.3<V<0.5比较安全0.5<V<0.7一般安全0.7<V<0.9危险0.9<V<1非常危险评价指标的权重集合如式(14)和式(15)所示㊂W =W 1㊀W 2㊀W 3㊀W 4㊀W 5{}(14)W a =W a 1㊀W a 2㊀ ㊀W ab {}(15)㊀㊀式(14)为准则层的权重集,式(15)为指标层的权重集㊂相对的评价矩阵如式(16)所示㊂R =R 1R 2︙R a 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r 11r 12r 1b r 21r 22 r 2b ︙︙⋱︙ra 1r a 2r ab 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16)㊀㊀式中第a 个指标的评价结果用R a 表示,R ab 表示第a 个指标相对于第b 个评价等级的关系㊂评价指标U a 和评价集合的特定向量S a 通过归一化处理指标的权重集与评价矩阵得出㊂式(17)为计算方法㊂S a =W a R a=W a 1㊀W a 2㊀ ㊀W ab ()r 11r 12 r 1b r 21r 22 r 2b ︙︙⋱︙r a 1r a 2r ab 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㊀㊀(17)㊀㊀式(18)表示根据单值化模糊向量的原则得到一个评价向量完成二级的模糊评价㊂A =W ˑS (18)㊀㊀为了对比结果,加入评价等级得分V 得到评价结果如式(19)所示㊂F =A ˑV(19)㊀㊀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防范的安全性㊂㊀㊀(四)人员疏散方案的建立方法火灾来袭时,影响人员疏散的各种因素如图3所示㊂图3㊀火灾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火灾发生时在特定时间内温度的升高程度以及烟气的蔓延程度都会影响人员的疏散时间㊂本次疏散模拟应用了基于FDS 的火灾场景,以特定时间内转移所有群众到安全区域为目标[14]㊂图4表示火灾场景与疏散时间的分析㊂图4㊀火灾疏散时间分析根据图4的分析,必须需要的疏散时间(RSET)相对可用的疏散时间(ASET)比较短的时候才能对人员安全进行保证[15]㊂通过FDS 模拟火灾现场分析温度的升高情况以及烟气的蔓延情况计算出一个特定的时间也就是ASET,而RSET 需分为三部分计算㊂其中火灾报警的时间是根据从灾情发生到人们发现时的这段时间,疏散的准备时间为通报所有人灾情信息的时间,在地铁换乘站里面基本采用语音广播,因此准备时间一般是在1分钟之内㊂疏散所需要用的时间影响因素较多,其计算方法如式(20~22)所示㊂v =1.34D 1-e -1.9131D -15()[](20)f =vD(21)t =1fB N a-ðni =1ʏT 0f (t )B (t )dt []+T 0(22)33第6期陈建华,何建晗:基于FDS 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㊀㊀上述计算公式中,出口宽度用B表示,人流系数用f表示,人数用N表示,出口的数量用n表示,出口的序号用i表示,时间为t时通道的人流宽度用B(t)表示,各通道的人流系数用f(t)表示,人流的速度用v表示,密度用D表示,疏散的人流停留时间用T0表示㊂计算出ASET和RSET,并结合影响疏散因素的状况对疏散路线和时间进行科学规划㊂本文以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为例进行研究,该地铁换乘站为两条地铁线路A和B的交汇点,为地下三层建筑㊂进站大厅设立在负一层,线路A的站台设于负二层,线路B的站台设于负三层㊂连接进站大厅的出入口有四个,换乘站内有一部升降电梯,地下一层与二层㊁二层与三层之间各有两组扶梯以及楼梯的组合通道进行连接㊂进站大厅的四个出入口分别有一组扶梯与楼梯的组合通道㊂其人流量较大,发生火灾时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需对其进行火灾风险评价并创建人员疏散方案㊂二㊀结果与讨论(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结果本文应用FDS对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进行了火灾模拟,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㊂根据计算得到其评价指标决策向量以及重要等级,如表5所示㊂表5㊀评价指标的决策向量及其重要等级评价指标决策向量重要等级b1(1.5,2.5,5)高b2(1,3.5,5)高b3(1,2.5,2)中b4(1.5,3,4.5)高b5(1,2.5,2)中b6(1,2,3.5)高b7(1.5,3.5,5)高b8(1.5,4,3.5)中b9(1.5,2.5,3)高b10(1.5,4.5,3.5)中b11(1,3.5,4)高b12(1.4,2,5)中b13(1,4,3.5)中b14(1.5,2,5)高b15(1,2.5,3.5)高由表5可以看出有六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等级并不高,为了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本文选择将这几个二级指标去除,得到改进之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5所示㊂图5㊀改进后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图5可以看出,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分为准则层a1至a4和指标层b1到b9㊂本文根据这个评价指标系统对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价㊂(二)火灾风险评价结果本文应用模糊分析法对上文提出的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价㊂通过计算得到其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危险性得分情况,如图6所示㊂图6㊀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其危险性得分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危险性打分情况如图6所示㊂对权重计算后得到权重集,根据评价得分标准中对评价指标的危险性进行打分得到相对应的评价矩阵㊂计算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㊂表6㊀相应评价结果分析准则层评价结果安全等级人为评价指标0.66一般安全设备评价指标0.48比较安全管理评价指标0.52一般安全环境评价指标0.57一般安全如表6所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可以看出这一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等级属于一般安全,依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㊂(三)基于FDS 的人员紧急疏散方案规划本文使用FDS 模拟了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的火灾现场,其中包含需要疏散的人员2173人,根据对四个出口的温度㊁可见度以及毒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每个出口的可用疏散时间,从而得到最佳的人员疏散方案,合理组织人员撤离㊂使用FDS 模拟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十分钟内四个出口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7所示㊂图7㊀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时四个出口温度随时间变化各出口的温度变化从图7中来看是先升后降的㊂140ħ是疏散要求的温度极限㊂出口D 的温度上升最快,于249s 时达到了140ħ㊂并且最高能达到158ħ左右,其他出口并没有超过极限值㊂使用FDS 模拟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十分钟内四个出口通道的可见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8所示㊂图8㊀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时四个出口通道的可见度随时间变化由图8可以看出烟气的弥漫造成各个出口通道的能见度下降,疏散要求可见度极限值为10m,A㊁B㊁C㊁D 四个出口通道的能见度降至10米分别用了356s㊁423s㊁375s 和562s㊂使用FDS 模拟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十分钟内四个出口的毒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9所示㊂图9㊀地铁换乘站火灾发生时四个出口毒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由图9可以看出四个出口的毒气浓度都有所上升,疏散要求毒气浓度的极限值为1500ppm㊂出口D 的毒气浓度上升最快,于487s 时达到了1500ppm,53第6期陈建华,何建晗:基于FDS 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并且最高达到了2300ppm,其他出口并没有突破极限值㊂根据对三种影响疏散因素的讨论,得到相应的疏散时间,如图10所示㊂图10 地铁换乘站出口的可用疏散时间由图10可以看出,地铁换乘站出口的可用疏散时间都在4分钟和7分钟之间,其中出口D 的可用疏散时间最短㊂综上所述,当这一地铁换乘站火灾来临在疏散人群时应该根据人员与出口的距离分配撤离路线,但是要尽量减轻出口D 的压力,让所有人员都能在4分钟内撤离危险区域㊂三㊀结㊀论人员密集并且流量大的地铁换乘站发生火灾时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㊂为了保证地铁换乘站的人员面临火灾时的安全,本文介绍了火灾风险的评价方法以及人员疏散方案的建立方法㊂应用FDS 对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进行了火灾模拟,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改进了其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分析法对其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影响疏散因素的情况规划了人员的撤离方案㊂结果发现其火灾风险为一般安全,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火灾到来时人员疏散撤离的可用时间只有4~7分钟左右㊂本文研究表明FDS 对火灾风险的评价与疏散方案的规划有着很大帮助㊂本研究虽然为特定环境中火灾风险的评价与疏散方案的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是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考虑更多方面以总结更详细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为火灾风险的评价提供更有力的参考㊂[参考文献][1]㊀WANG J ,YAN W ,XU H ,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Probability of a Safe Evacuation to Succeed in Subway Fire Emergencies Based on Bayesian Theory [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8,22(3):877-886.[2]㊀LI W.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factor analysis of buildingsbased on multi-target decision and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9,37(3):1-12.[3]㊀宋仲仲,宋文波,林立.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估[J ].制造业自动化,2018,40(12):26-30;41.[4]㊀王建波,有维宝,刘芳梦,等.基于WSR-D-S 证据理论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18(3):900-906.[5]㊀LIU F ,ZHAO S ,WENG M ,et al.Fire risk assessmentfor large-scale commercial buildings based on structure entropy weight method [J ].Safety Science ,2017,94:26-40.[6]㊀JOHN T ,NICOLA C ,JAMES H ,et al.Improved Methodsfor Fire Risk Assessment in Low-Income and Informal Settlem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7,14(2):139.[7]㊀DONG X M ,LI Y ,PANY L ,et al.Study on Urban FireStation Planning based on 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GIS Technology [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8,211:124-130.[8]㊀杨阳,孙利民.基于FPP-Grey 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灰色聚类评价[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2):99-104.[9]㊀钟茂华,刘畅,田向亮,等.地铁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2)站厅火灾[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4):5-12.[10]㊀MA J ,MIAO Z ,TIAN J ,et al.Design of evacuationsimulation system for subway station personnel in fire environment based on SPH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218(1):19-21.[11]㊀PARREMORE R.Introduction of the Surgical Site FireRisk Assessment at The Lister Hospital ,part of HCA Healthcare UK [J ].Journal of perioperative practice ,2019,29(5):122-128.[12]㊀田向亮,钟茂华,陈俊沣,等.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全尺寸实验研究:Ⅰ.站厅火灾[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3):11-18.[13]㊀RAHMANI A ,SALEM M.Fire risk assessment in high-6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rise hopitalls in accordance with NFPA 101[J ].Revista Latinoamericana De Hipertension ,2018,13(3):242-245.[14]㊀CRAFTS.Fire Risk Assessment for tall wood buildings[J ].Canadian Consulting Engineer ,2018,59(4):13-15.[15]㊀NATALIYA KYRYLAHA ,VARVARA CHERNENKO.Fire risk assessment in light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J ].Economic Annals XXI ,2017,166(7-8):37-40.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Evacuation Plan of Metro Transfer Stationunder Fire Dynamics SimulatorCHEN Jian-hua,HE Jian-han(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 :㊀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grade of fire accident in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more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based on the fire dynamics simulation (FDS),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fire scene of a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in Ningbo,improves the fir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by using the grey system theory,evaluates the fire risk of the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fuzzy analysis method,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vacuation scheme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sce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e risk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is general safety,and the available evacuation time of each exit is only about 4-7minutes due to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evacuation.This study proves that FDS can be well applied in fire prevention of subway transfer stations,which is conducive to 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evacuation plan planning when fire comes.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ire prevention in a specific environment.Key words :㊀FDS;㊀grey system;㊀metro transfer station;㊀fire risk assessment;㊀evacuation plan(本文编辑:魏月华)73第6期陈建华,何建晗:基于FDS 的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评价及人员疏散方案规划。
地铁站火灾风险如何评估

地铁站火灾风险如何评估在现代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地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铁站人员密集、环境封闭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地铁站火灾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还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了解地铁站的特点要评估地铁站的火灾风险,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地铁站的结构和运行特点。
地铁站通常位于地下,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条件有限。
站内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包括乘客、工作人员等。
同时,地铁站内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信号系统、通信设施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火灾的潜在隐患。
此外,地铁站的出入口数量有限,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可能会受到阻碍。
而且,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若火灾发生在列车上或隧道内,救援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火灾危险源分析(一)电气设备地铁站内的照明系统、电梯、自动扶梯、通风设备等电气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线路老化、短路、过载等原因引发火灾。
(二)易燃材料站内的装修材料、广告牌、座椅等,如果选用了易燃材料,一旦着火,火势容易迅速蔓延。
(三)人为因素乘客违规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吸烟、乱扔垃圾等不当行为,以及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四)列车故障地铁列车的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也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三、评估人员疏散能力人员能否在火灾发生时安全、迅速地疏散,是评估火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疏散通道检查地铁站内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宽度是否符合规定,楼梯的坡度和踏步尺寸是否合理。
(二)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是否清晰、明显,是否能够在烟雾中被清晰识别。
(三)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能否在断电情况下为疏散提供足够的照明。
(四)人员流量和密度考虑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的人员流量和密度,计算疏散所需的时间。
四、消防设施的评估(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火灾探测器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地铁火灾事故预防对策研究报告

地铁火灾事故预防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事故频发,给广大乘客和城市管理者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困扰。
因此,本报告旨在探讨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二、背景分析1. 地铁市场前景目前,地铁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100个最拥挤的城市中有70个实施了地铁计划。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地铁交通将继续迎来高速发展。
2. 地铁火灾风险尽管地铁系统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和设备,并有专门机构负责监测消防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例如,电器设备故障、短路、能源供应问题和人为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地铁火灾事故。
三、火灾预防措施1. 完善设备检测与维护机制地铁系统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机制,加强对关键设备的巡查频次。
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和通信线路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设备。
2.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地铁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培养员工对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意识。
同时,加强对乘客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3. 安装智能化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烟雾探测器等,实现对地铁站内外环境的智能监测。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火灾事故蔓延。
4. 增加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合理规划地铁车站的布局,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变措施。
增加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提高乘客疏散效率。
五、火灾事故应急处理1. 创设火警报警机制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机制,将报警系统与目标定位装置相结合,能够准确、迅速地确定火源位置,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2. 加强协调与联动完善地铁站内外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协调机制。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各相关部门要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配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展开。
有关地铁火灾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地铁它所具有的方便,快捷和准时等一些特征让人们在出行方面的选择更加的青睐于地铁。
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发生火灾所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
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国内地铁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目录绪论 (3)第一章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4)1.1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特点 (4)1.1.1疏散难度大 (4)1.1.2氧含量急剧下降 (5)1.1.3发烟量大 (5)1.1.4排烟排热差 (3)1.1.5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5)1.1.6人员疏散困难 (6)第二章地铁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7)2.1地铁火灾的原因 (7)2.1.1人的因素 (7)2.1.2物的因素 (7)2.1.3环境的因素 (8)2.1.4管理的因素 (8)2.2我国地铁存在的消防问题 (9)2.2.1地铁设计方面 (9)2.2.2地铁消防安全管理方面 (9)2.3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9)2.3.1国内外各城市地铁火灾事故统计................................102.3.2地铁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12)第三章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 (14)3.1硬件设施方面 (14)3.1.1内部建设与装修选用不燃材料及新型防火材料 (14)3.1.2设置防火防烟分区及防火隔断装置 (14)3.1.3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 (14)3.1.4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15)3.1.5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15)3.2软件管理方面 (15)3.2.1教育因素 (15)3.2.2管理因素 (16)第四章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方案 (14)4.1就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为例 (14)4.1.1 在救援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 (14)4.1.2 如何实施快速有序的灾害现场救人行动 (14)结论 (18)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绪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深圳为代表的国内大城市,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目的出发,分别修建了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路,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它以其大的运量、舒适的环境、快速运行及准时性等特点备受城市人民的青睐。
地铁站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地铁站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1. 案件概述- 简要描述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2. 事前准备不足- 地铁站的防火设施是否完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是否有足够的紧急疏散通道3. 系统储备问题- 可能存在的电缆老化隐患或短路问题- 是否有定期检修维护制度,并且是否得到有效执行4. 危机处理及应对措施分析a) 危机处理程序- 指定责任人并建立危机管理小组,迅速做出反应- 充分利用公共广播系统进行紧急广播通知b) 救援行动- 确保消防车辆到达现场之前,引导人员尽快撤离险区- 在地铁站内设置适当位置的安全避难所5. 应急演练与培训a)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详细预案,包括火灾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差异化准备b) 培训措施- 进行定期火灾应急演练,包括紧急疏散、灭火逃生等培训- 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和乘客的防灾意识6. 安保管理a) 人员监控- 加强对地铁站附近及内部的执勤和警卫力量b) 巡视检查- 增加安全巡检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7. 技术改进与更新- 更新电路设备并按照最新技术标准进行改造-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地铁站区域8. 主动公告与信息传播-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快速发布公告和信息通知社会大众- 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与交流9. 合作机制与沟通渠道建立- 地铁运营商、消防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 共享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和应急协同10. 结语- 总结本次地铁站火灾案例的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以预防未来类似事故的发生在分析了地铁站火灾案例后,可以看出,在事前准备不足、系统储备问题、危机处理及应对措施分析、应急演练与培训、安保管理、技术改进与更新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在事前准备不足方面,地铁站的防火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缺乏完备性,这导致了火灾扑灭和人员疏散的困难。
其次,在系统储备问题上,电缆老化隐患或短路问题可能是火灾起因之一。
地铁火灾因素分析报告

地铁火灾因素分析报告一、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然而,由于地下环境复杂且空间狭小,地铁火灾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地铁火灾发生的因素,探讨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提高地铁安全性能。
二、人员密集度和应急疏散1. 人员密集度对火灾蔓延速度的影响a. 地铁小时通过大量乘客,聚集人员密度高。
b. 人员密集度高会加快火势蔓延速度。
2. 快速疏散对抗击火灾至关重要a. 加强地铁站内应急通道设置。
b. 提供有效指示标识和紧急广播系统。
三、电力系统和设备维护1. 电缆线路故障引发的潜在危险a. 电力系统故障可能是起源于地铁车辆自身或外界环境条件不佳。
b. 缺乏定期巡检和维护可能会导致电力设备故障。
2. 设备老化与火灾风险a. 老化的电器设备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b. 加强对设备老化程度的监测和维修。
四、防火材料和保护措施1.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影响着地铁火灾的扩散速度a. 使用阻燃材料来减缓火势蔓延速度。
b. 对新建地铁线路进行防火建设标准的严格执行。
2. 自动消防装置的重要性a. 安装自动喷水系统,增加起初处置时间窗口。
b. 提供适宜的应急出口和防烟系统。
五、乘客安全意识与培训1. 乘客安全意识需要提高a. 安排定期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铁火灾危险性的认知。
b. 设置紧急求生示范区,并进行相关演练。
2. 培训车站工作人员以提供紧急救援和指导服务a. 增加车站工作人员培训包括火灾应对和疏散指导等方面的知识。
b. 提供适当的紧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和应急报警装置。
六、总结与展望地铁火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的问题。
通过本文对可能引发地铁火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1. 加强人员密集度监管,优化地铁站内通道布局,提高疏散速度。
2. 定期巡检和维护电力系统,及时排查故障隐患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3. 使用阻燃材料,安装自动消防装置来减缓火势蔓延速度。
地铁火灾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地铁火灾事故调查分析报告概述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然而,近期发生的地铁火灾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本报告将对该地铁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事故背景与经过1. 事故背景这次地铁火灾发生在某城市X号线,在高峰时段上班族紧张乘坐之际,突然爆发了严重的火灾。
导致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事故经过据目击者称,起初只有轻微的烟雾从车厢中冒出,但很快就迅速蔓延并形成大面积浓烟。
乘客们在混乱中寻找逃生出口,有些人被困在车厢内无法逃离,造成不少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通过调查得知,该列车已经投入使用超过10年,并未进行完全的设备更新和维护保养。
设备老化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和可控性。
2. 逃生通道不畅事故发生时,许多乘客因为无法找到有效的逃生通道而被困在车厢内。
这暴露出地铁站点逃生通道设计不合理、阻塞等问题。
三、防范措施1. 设备检查与更新及时开展地铁列车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必要时应对老化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避免设备故障引起火灾。
2. 逃生通道优化设计对地铁站点的逃生通道进行全面审视和改进,保证它们宽敞畅通、清晰明示,并配备应急照明装置。
此外,在高峰时段增加安全人员的驻守,确保顺利疏导乘客。
3. 设施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地铁设施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温度、烟雾等参数变化来实现早期火灾预警,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提升1. 消防演练和培训加强地铁相关人员的火灾紧急处理能力培训,包括自救、互助与组织疏散等,提高工作人员以及乘客面临紧急情况时的处置能力。
2. 应急预案修订与完善根据调查结果,及时修订并完善地铁系统的应急预案。
这将有助于在事故发生时提供明确指导和操作手册,推动正确有效的应急响应。
五、公众安全意识提升1. 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火灾防范知识,提高公众对于地铁安全的认知水平。
地铁火灾灾害研究报告

地铁火灾灾害研究报告xxxxxxx(xx学院xx专业)前言地铁是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成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 人员安全及疏散问题十分严峻,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
地铁交通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地铁事故也在不断发生,较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要数地铁火灾。
我们只有真正认清地铁火灾的特性,掌握疏散逃生的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灾难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火灾成因火灾特征预防及管理逃生管理1.主要目的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在交通上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各地政府投资的热点。
目前我国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建有地铁,南京、深圳沈阳的地铁正在建设中。
但是,由于地铁客流量大、空间封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在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灾害中,火灾占的比例最高,并且大多是列车火灾。
近三十年来,仅在欧洲和北美就发生重大地铁、轻轨火灾五十多起,最近的有: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126人死亡,318人失踪;2003年1月英国伦敦地铁列车撞击月台引发大火,造成32人受伤。
这些教训给地铁安全设计和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同时对广大市民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地铁建设的今天,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于地铁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资料调研,本文将基于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火灾特征,火灾的预防及管理,火灾的逃生等多方面对地铁火灾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社会能在地铁火灾这一重要问题给予关注。
图1-1 地铁火灾2.主要内容2.1地铁火灾发生原因由车老师上课授课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地下空间火灾成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 地铁隧道中违章作业。
(2) 乘客违反有关安全乘车规定,携带易燃易爆品上车或在车上吸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目的 (4)1.3研究意义 (4)1.3.1理论意义 (5)1.3.2实践意义 (5)1.5研究方法 (5)1.5.1文献分析法 (5)1.5.2比较研究法 (6)1.5.3专家咨询法 (6)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 (6)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6)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6)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 (7)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 (7)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7)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8)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8)3.1.1操作性原则 (9)3.1.2科学性原则 (9)3.1.3主导性原则 (9)3.1.4可比性原则 (9)3.1.5全面性原则 (9)3.2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0)3.2.1火灾危险源控制 (10)3.2.2地铁防火能力 (10)3.2.3地铁灭火能力 (11)第四章初建的指标进行优化筛选 (11)第五章建立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5.1确定评价对象 (12)5.2选取评价指标 (12)5.3分类分析指标 (12)5.4构建并修正评价指标体系 (12)第六章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2)6.1层次分析法 (13)6.2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3)6.2.1确定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目标 (13)6.2.2识别影响地铁火灾风险的主要因素 (13)6.2.3构建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3)6.2.4地铁火灾风险的评价 (13)6.2.5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 (14)第七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也随之走向繁荣的发展方向。
随之,越来越多的城市走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阵地,相继加入了地铁建设的阶层。
众所周知,城市地铁是一座城市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志,这是因为其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着运输人口、物资的重任,是缓解现代化大都市中,由于车辆过多而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人员密集,移动性大,入口和出口减少,火灾时供氧不足,难以排出大量烟雾,烟雾和散热慢等原因。
因此,地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隐患,这对于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评估地铁发生火灾的风险,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地铁火灾发生的频率,在最大限度上防止火灾的发生,保障公共人们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层次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脚步的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也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而作为我国城市现代化标志的典范,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的城市交通拥堵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西安有很多交通,公共交通等大城市需求量很大。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所具备的安全性、准时性、快速高效,环保卫生,交通密集,节省土地。
降低噪音。
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地铁是一个轻松的城市。
交通拥堵的重要工具。
作为现代城市的生活中心,其流通网络运行特征决定了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地铁运输系统的生命周期。
地铁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包括铁路,车辆,电机,信号和运输等许多系统。
链接轻微疏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自从1856年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以来,发生了各种地铁事故。
统计1903年至2010年,共发生90起事故,造成国内外地铁对社会的社会影响。
其中,24起火灾,16起恐怖袭击,38起设备故障和17起旅客事故。
火灾事故占总事故的25%,设备故障占总事故的38%。
这两起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1.2研究目的根据前人对地铁火灾事件的分析,中国地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开展并不乐观。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研究,不断更新和保存救援计划,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支持。
这是一个日益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响应系统的必要手段。
在地铁发生事故后。
在应急响应系统的领导下,现场工作人员迅速进入应急预案中建立的应急响应模式,利用一切手段和力量快速控制和扑灭火灾,我们将保护我们的财产和生命。
1.3研究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3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熟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情况。
李富民代表在中国“十二五”期间介绍了中国的各种交通工具。
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货物运输变得更快,综合运输系统不断完善,总体发展要求得到了适应。
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力达到3800公里,成为世界第一。
1.3.1理论意义在中国,地铁人群在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特别是在假期。
由于地铁的特点,地铁是最大的,建筑的形式相对封闭。
难以及时排出火灾产生的热量。
由于地铁内部温度过高,乘客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受损,可能会受损。
地铁的结构和隧道本身的一部分。
同时,很难从地铁火灾中按时吸烟。
大量的烟雾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安全疏散,还能帮助乘客及时救援消防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火灾或地下水的物理损坏造成的损坏,有必要考虑地铁的安全性,以便地铁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运行。
通过对地铁事故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铁火灾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分析地下通道火灾的影响因素时,应根据火灾,火灾,火灾和火灾的危险来判断地下通道火灾的风险评估。
它必须减少。
发生火灾时有效。
应对火灾并减少伤害。
1.3.2实践意义火灾一直是地铁管理人员重点管控的对象,因为地铁火灾一旦发生,不仅对地铁正常运营带来阻碍,对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带来损害。
因此,通过综合评估地铁的消防安全风险,可以掌握地铁的火灾风险情况,促进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地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准确,客观地掌握火灾隐患,为消防提供依据。
1.5研究方法1.5.1文献分析法收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数据,收集对地铁有一定影响的事故,分析事故原因,选择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为建立进一步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奠定基础。
1.5.2比较研究法分析国内外在地铁火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不同做法,从中得到启示,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地铁火灾风险评价工作实际的评价体系,以指导实践。
1.5.3专家咨询法与专家进行了三次调查和咨询:首次选择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以调查表的形式编制,分发给地铁风险管理和消防安全专家,以及本研究的风险指标通过统计问卷数据获得。
第二次,将评价体系各级评价指标成对比较,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判断矩阵,确定第一级指标和第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第三次发布火灾风险评估问卷,评估所研究的地铁站二级指标的安全性。
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区间分析层次过程用于确定指标系统中各级指标的权重。
通过组合定量指标构建模糊复杂评估模型,并将评估模型应用于样本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地铁是伦敦地铁。
但是,由于平台长期失修,设备老化和车辆破损,发生了大量事故。
自1987年11月以来,伦敦国王十字街地铁站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导致伦敦市民关注地铁的安全。
火灾爆发后,伦敦地铁研究所重新采纳了消防专家的建议,并采取了一系列消防措施。
(1)安装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设备。
(2)加强地铁火灾管理人员的培训。
(3)加强监控,加强各车站乘客的流动控制。
(4)设立现代化的消防控制中心。
(5)加强经费、法律的保障和保护。
(6)对于重要站点,要进行特殊防火管理措施。
(7)消防局每个季度都必须检查一次各地铁站的消防安全和设备。
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地铁的安全管理比较合适,如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防火规则和措施,开发先进的消防设备。
根据1961年至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由于加强了日本的防火研究,每年平均发生三次45次火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无所获。
火灾事故。
分析原因后已知。
(1)地铁隧道、车站、站厅和地铁列车都采用不燃或者难燃的建筑材料。
(2)安装了自动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3)安装了异常情况下的广播设备。
(4)设置了灭火设备和排烟设备。
(5)加强地铁管理员工的防灾训练,并对乘客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加其安全的意识。
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地铁火灾事故研究的安全管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地铁火灾事故非常危害,不仅受伤人员,而且严重影响社会。
由于预防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调查火灾事故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地铁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目前,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取得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发展机制,建筑设计预防措施,灭火设备和管理等具体成果。
虽然由于安全的相对性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事故发生之前不能受到限制,但它还包括对事故后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烟雾分析的详细分析。
为了检查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的疏散计划,有必要调查火灾发生地点的烟雾发生和移动,以及对人员的影响。
事故现场的消防功能设计。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使用计算燃烧,计算机流体动力学,传热,传热和传质,化学反应和相关现象的定性分析。
计算机仿真软件CFD用于根据仿真结果模拟计算机分支和相应的应急计划。
火灾报警系统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火灾探测器,事故判断人机界面界面,灭火系统等设计,根据不同车站建筑物的结构安排不同的检测和灭火方案。
是的,它还包括报警系统与其他安全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通信安全性的信息流的构建。
地铁隧道主要包括防火疏散,消防控制策略,如驾驶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通信系统异常运行,应急救援疏散系统的建立,通信,指挥,救援等它是包括在内。
该研究的其他方面提出了更紧急的反应机制和方法。
研究地铁火灾的应急救援预案:保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火灾事故发生后的第一目标。
研究我国地铁火灾事故安全疏散救援预案的重点方向有。
(1)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效果分析。
(2)事前操作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
(3)散事故现场的人员(4)设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以案例分析、定性分析、政策策略制定研究为主。
所以在应急救援体系理论建设和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系统指标评估系统是一系列个人估计指标。
系统评估成功的关键是为系统定义系统索引系统。
指标体系应切合实际,合理,完整,科学。
它应该最大程度地反映地铁的安全性。
疏散系统的所有因素。
在建立评估地铁疏散安全性的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