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定义.doc

合集下载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一、什么是贫困?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在全球范围内,贫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贫困是指每天收入低于1.9美元的人口。

然而,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条件的问题,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困境,如教育、健康、住房等。

二、什么是权利?权利是指人们拥有的合法、正当的自由和利益。

权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体现。

常见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劳动权利等。

权利是人们在社会中享有的特权,也是人们应当被保护和尊重的基本要求。

三、什么是权利贫困?权利贫困是指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状态。

权利贫困可能是由政府政策、社会制度、经济不平等、社会歧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权利贫困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权利缺失和剥夺。

四、权利贫困的原因权利贫困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权利贫困的原因:1. 政府政策不公平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分配。

如果政府的政策偏向特定群体,忽视了其他群体的权益,就可能导致权利贫困的产生。

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可能包括税收政策、土地分配政策、教育政策等。

2.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

如果社会制度不公正或不完善,就会导致权利贫困的出现。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包括法律制度的滞后,司法不公,行政腐败等。

3. 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是造成权利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社会资源分配极度不平等时,可能造成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从而导致权利贫困的发生。

经济不平等可以体现为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机会不平等等。

4. 社会歧视和偏见社会歧视和偏见是制约权利平等的重要因素。

当某些特定群体被社会所歧视,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从而导致权利贫困的出现。

这种歧视和偏见可能基于人种、性别、宗教、残疾等因素。

五、权利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权利贫困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贫困

贫困

贫困一、贫困的定义: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

二、主要根源是物质生活条件缺乏与精神生活没有或缺乏出路。

如常常说的:“哲学的贫困”、“无产阶级的贫困”等等。

三、发展中国贫困的原因外部原因: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

内部原因: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渡增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制度不健全等。

历史原因: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扩大地区的殖民掠夺根本原因:教育水平低现实原因:(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外债增多。

(2)有的国家长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乱地大物贫人多是基因、严重的腐败是根源、机制不健全是土壤、严重的垄断是要因、分配的不公是关键。

四、贫困的本质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分配关系,及分配不合理形成的两极分化,它是制度的产物。

五、衡量贫困的分类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个体型贫困、城市型贫困、城市和农村型贫困、狭义和广义贫困等。

六、贫困的衡量我国贫困有两个特征:一是“原生型贫困”,而是“发展型贫困”。

前者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地区,后者则突出的表现为收入增加了,但是居民的生活指数下降了,生活质量下降了,而使人们处于贫困状态。

因此,要合理地划分我国的贫困线就要从人均纯收入的官方“数字标准”、作为家庭财富象征的“物质指向”以及人们心目中“贫困认知观”等几方面来分析。

很显然,以前我国对贫困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生存”的需要上。

正是与国际组织存在理解和定义上得差距,才有目前中外在贫困界定标准上的差异。

新形势下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农村贫困标准应参考国际贫困线标准和诸多学者的观点,考虑物价因素、保障农民最低生活需求、健康需求、教育需求、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的收入差距、国家财政收支等多种因素进行重新划定。

判定贫困的标准

判定贫困的标准

判定贫困的标准贫困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来判定。

贫困标准通常是在考虑人的基本需求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

在本文中,将探讨贫困的标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衡量贫困的方法。

1.绝对贫困标准绝对贫困标准是最常见的贫困衡量标准之一,它主要根据人们获取基本需求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来衡量贫困。

这些基本需求通常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和基本的生活设施。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一个人每天只能消费1.9美元(按2011年的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以下的人就被认为是绝对贫困。

2.相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是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的。

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在所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相对贫困标准通常以所得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一定比例的人口比例为基础。

例如,欧盟将低于国民平均收入的60%的人口定义为相对贫困。

3.贫困线贫困线是衡量贫困的一种方法,是指一条标准收入线,被认为是保持基本需求的最低水平。

贫困线的设定方法可以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例如,在美国,贫困线是根据政府认定的适度的营养摄入需求而确定的,根据不同家庭规模和成员构成有所不同。

4.贫困指数贫困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贫困程度的衡量工具。

它通过考虑家庭收入、消费模式、教育水平、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个因素来综合评估贫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一个常用的贫困指数,包括工作贫困指数、低收入指数和物质贫困指数。

5.多维贫困指标多维贫困指标主要关注贫困的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教育、健康和环境等。

该指标通过衡量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权利和机会来评估贫困。

例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综合考虑了人均国民收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设施等因素。

综上所述,贫困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和需要而有所不同。

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是最常见的两种衡量方法,而贫困线、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标则是更具综合性和综合性的指标。

无论采用何种衡量方法,准确判断贫困水平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政府政策和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确定新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标准有:贫困人口的数量、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和基本生活水平;还包括财政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一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贫困,是人们生活、收入差距的一个相对概念;在当今世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贫困,也称极度贫困,是指难以生存的问题;世界银行把每人每天的消费支出低于一美元视为绝对贫困;一类是相对贫困,是指当一部分人或一个家庭的收人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生活状况,即不公平的问题;世界银行认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只有或少于社会平均收入的1/3,便可视为相对贫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困现象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缓解和消除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是关系全局的当务之急;本世纪末,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消除绝对贫困,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各个国家由于国情、国力和贫困人口的分布不同,对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都以能维持生存、参与生产的最低需要,参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60%以上,作为界定的基本依据;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是指物质生活特别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房不避风雨,只能维持萎缩性再生产或简单再生产的那一部分绝对贫困的群体;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测算,中国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的日摄热量应为2400大卡,最低限为2000大卡;我国政府考虑到农村居民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100大卡作为最低热量输入量;按此标准,国家统计局计算,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最低生活费支出平均为206元;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大,贫困人口分布面广,各地的食物结构、消费水平和物价指数的不同,以及其他特殊因素,因此,1986年在第一次确定国定贫困县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人低于20 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过重大贡献,有较大影响的革命老区县,给予重点照顾,放宽到人均年纯收入250、元一300元;这个标准虽然比较低,但它基本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国力;如果把贫困的标准定得过高,扶持面扩大,就不利于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极贫户的温饱问题;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扶贫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统计局就此作了说明,与会者对我国制定的贫困标准,均表理解和认同;我国所称的国定贫困县,实际上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少数特别贫困县;我国所称的省定贫困县,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下,或当地省、区、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低收入县;我国所称_的贫困地区,是指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集中连片的地带;不仅农民生活困难,而且生产条件恶劣,不改善生存环境,就很难脱贫致富;按照上述标准推算,1 978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2.5亿人,1985年为1.25亿人;1986年确定国定贫困县331个,省区自定的贫困县333个;这些贫困县中,有64.8 9/6的县集中分布在18片贫困地区;经过多年扶持,到1994年,国定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一些原比国定贫困县收入略高的省定贫困县,由于扶持力度不够,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有的县经济水平落在国定贫困县的后头;为了加快改变贫困县的面貌,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重新调整了国定贫困县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按原贫困线为320元全部纳入国定贫困县,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原则上退出国定贫困县;调整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定贫困县标准的25个县,退出国定贫困县行列,原定扶贫资金不减,今后也不再增加,走向自立致富;原困难较大的283个省定贫困县,列为国定贫困县;204个中央和省未扶持的贫困县和低收入县,列为省定贫困县扶持;总计,全国列入国定贫困县的有592个县,列入省定贫困县的有254个县;扶贫对象的界定和调整,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供了明确的扶持对象和制定扶贫开发战略的依据;二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点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7%;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东西地形差异很大,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一是集中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的18片贫困山区;即:沂蒙山区、闽西南闽东北地区、鲁努儿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和赣南地区、定西干旱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桂西北地区;其中,大部分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习惯统称“老少边穷”地区;1986年,这些地区有国定、省定贫困县430个,占当时全国664个国定、省定贫困县总数的64.8%;二是从地形地貌看,除青藏高原外,86%的贫困县分布在我国第二阶梯的高原、山区和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带上,具有六种不同的贫困类型,即:东西部接壤地带贫困类型、西南卡斯特地貌贫困类型、内蒙古旱地贫困类型、东部丘陵山区贫困类型、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区贫困类型、西藏高寒山区贫困类型;三是贫困分布反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开发早,基础好,经济比较发达,贫困地区成零星状态分布;西部开发晚,基础差,比较贫困,贫困地区集中连片;按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贫困县的分布比例为1:3.5:4.7;四是贫困分布有明显的边缘性;贫困地区大部分布在远离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同时又位于省、区、市及县、市的边缘地带;这种分布状态说明,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不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问题,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不好,加之“左"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我国贫困地区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差别,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经济水平很低,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1986年,全国664个贫困县,人口和耕地各占全国的25%左右,但农村社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4 9/6,粮食总产量仅占全国的18%,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数的51%;二是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人员奇缺,农民素质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严重;1985年,这些贫困县中,有16.1%的乡不通公路,有22.2%的乡不通电,农村用电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5.8%,文盲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医疗标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三是自然条件差,干旱、风沙、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很多地方积温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恶化;四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数高出40-100%,“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相当突出;五是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准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发达地区越拉越大;这些情况说明,贫困是个综合症,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反映;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而又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缓解和消除贫困必须标本兼治,既要解决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注入新的生产要素,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从总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一方面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水平低下,经济贫困,社会发展滞后,甚至个别地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困难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幅员辽阔,荒山、荒垣、草场、森林很多,水能、矿产等潜在资源十分丰富,大有发展的潜力;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城市就业容量有限的条件下,立足当地资源,面向自身需求和市场需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治穷致富的根本出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开发式方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力增加扶贫投入,进行综合智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着眼点,是加快解决群众温饱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曾几次确定贫困标准;1981年,农业部首次把人均集体收入50元和40元作为划分农村贫困的标准,人均40元收入相当于当时150公斤小麦或200公斤稻谷的价值,这样的粮食消费水平,就绝对贫困而言,也是很低的;1986年,国务院农研中心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口粮200公斤和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线标准;同年,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为了确定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投资范围,确定了新的贫困线标准;把1985年全省人均纯收入150元以下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和革命老区县分别扩大到200元和300元,150元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准线;90年代初,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把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作为贫困县资格审查的最基本的入选标准;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国家又把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作为贫困线的标准,2000年625元相当于1990年300元;后又根据各种因素,将贫困线标准修改为637元以及668元2005年绝对贫困标准为668元;这些标准,都与世界银行划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相差很大,中国贫困人口的食品消费需求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一般也都大大高出60%的国际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实际上所划出的是所谓“绝对贫困线”,即满足贫困人口衣食住行等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最低收入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贫困人口除食物消费以外的教育文化、人口素质和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一、贫困的定义、衡量标准和扶贫工作的对象一贫困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何谓贫困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贫困的定义是:所谓贫困,就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而衡量生活水准的标准不外乎两个:第一,决定居民消费能力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第二,与最低生活水准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的供给;为了横向比较世界各国的贫困人口比率和贫困程度,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用人均年消费支出275美元赤贫和370美元贫困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作为全球贫困线的单一标准;人均年消费支出370美元大体相当于1人1天1美元,这是国际通行的贫困标准;针对这一定义,世界银行提出了称为“机会与能力”的全球扶贫基本战略;其中“机会”是指通过实施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提高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能力”是指广泛向穷人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这一战略的设计理念是:如果贫困家庭能够发现自食其力的工作机会,同时其家庭成员又具备一定的技能、受过一定的教育而且身体健康,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不依靠外力扶助而摆脱贫困;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因此,贫困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对于贫困的最低标准,我国确定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为限;这一标准的量化指标是人均纯收入达到1990年不变价300元2000年现价625元,人均产粮300公斤,即“双三百”标准;生活水平在这一标准之下的我们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即达不到人类生存基本临界点,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或绝对贫困户;与绝对贫困人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相对贫困人口”,是指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有一定差距,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通常是按一定比例确定;世界银行认为个人收入只要低于全社会平均收入三分之一的社会成员即可视为相对贫困人口;二扶贫工作的对象在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国家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2000年现价的人口界定为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也属于相对贫困人口范畴;这些人口仅仅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仍不稳定、易返贫;据此,国家公布2000年底全国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9000万人;其中: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3000万人,62 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6000万人;2000年底,甘肃省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756万人,其中:625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96万人,贫困发生率%;62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新阶段国家和我省扶贫工作的对象就是这部分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重点是绝对贫困人口;据省统计局最新监测结果,2002年底我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万人,低收入人口为万人;国家将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确定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既是发展的需要,亦与国际上通行的基本做法接轨;首先,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测定标准为2000年人均纯收入865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大体相当于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通行贫困标准;其次,国际上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收入最低的10%的人群总是相对贫困的,我国目前的扶贫工作对象大体有9000万人,实际上就是全国农村人口的10%;二、扶贫开发工作回顾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贫困一直困扰着我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由亿人减少到不足3000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1、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年—1985年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改革,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很快脱贫致富;1978年至198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亿人减少到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下降到%;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1993年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国家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安排了专项资金,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199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了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2000年1994年3月,国家公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到2000年底,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4扶贫开发新时期2001年至今2001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随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了新世纪扶贫开发的目标、对象、重点和政策措施;2002年年初,国家取消了国定贫困县,确定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确定的重点县全部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既说明新世纪扶贫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关怀和照顾;国家在新世纪初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今后十年内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2、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1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始终高度重视;中央分别于1994、1996、199 9年三次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扶贫投入;2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据此,我国政府实事求是地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二十世纪末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合理确定贫困标准,规划重点扶持范围,制定分年度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以贫困标准为例,1986年中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这一标准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3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在扶贫开发中,我们始终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作为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强了他们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发式扶贫,是解决我国贫困农民温饱、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我国扶贫工作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4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眼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我国在扶贫开发中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尤其是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疾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稳定发展和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基础;5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许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是在国家支持下,主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改变了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扶贫开发、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决定因素;。

贫困生认定细则范文(三篇)

贫困生认定细则范文(三篇)

贫困生认定细则范文一、引言贫困生认定细则是为了确保贫困家庭子女能够获得教育的机会,提供经济支持和资助的依据。

本细则旨在明确贫困生认定的标准、程序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公正、公平和透明的贫困生认定工作。

二、贫困生的定义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子女教育相关费用的学生。

贫困生认定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三、贫困生认定标准1. 家庭经济收入标准(1)城市地区: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2)农村地区:按照当地农村贫困标准确定。

2. 家庭综合情况评估(1)家庭人口状况:家庭人口多、劳动力不足、扶养比大等;(2)家庭资产状况:家庭财产总值低、无固定资产等;(3)家庭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差、生活设施不完备等。

3. 学生个人情况评估(1)学生身体状况: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等;(2)学生学业情况:成绩较差、无法支付学费等;(3)社会评估结果:享受低保或其他特殊扶助的学生等。

四、贫困生认定程序1. 提供申请材料贫困生申请者需准备以下申请材料:户口簿、家庭收入证明、家庭成员情况证明、学生学籍证明、个人身体状况证明等。

2. 贫困生认定审核(1)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贫困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核实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个人情况;(3)通过上门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验证申请材料真实性;(4)依据贫困生认定标准进行评估。

3. 贫困生认定结果公示和反馈(1)学校教育部门将贫困生认定结果公示在公共场所,接受社会监督;(2)认定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贫困生申请者,并提供申诉渠道;(3)对申诉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并依法作出裁决。

五、贫困生相关政策措施1. 贫困生资助政策(1)提供免除学费、教材费等相关费用的资助;(2)为贫困生提供生活费补助;(3)提供免费的课外辅导和学习资源。

2. 教育扶贫政策(1)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改善;(2)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就近入学的政策;(3)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

贫困问题总结

贫困问题总结

贫困问题总结近年来,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贫困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本文将对贫困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贫困问题的定义和背景贫困是指相对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资源的状态。

贫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困难,更是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侵害。

虽然国家和国际组织一直在努力减少贫困,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二、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1. 教育不平等:教育是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缺乏教育机会和资源的人往往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他们很难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无法走出贫困。

2. 就业机会不足:高失业率是导致贫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社会就业机会不足时,贫困率会上升。

此外,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更容易面临就业机会的限制,导致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

3. 不平等分配和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是导致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当资源分配不公平时,一部分人将享受更多的财富和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将被排除在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困问题。

三、贫困问题的影响1. 健康问题:贫困与健康息息相关。

贫困人口由于缺乏医疗保健资源和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容易患病并面临更早的死亡风险。

同时,贫困也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2. 教育问题:贫困使得许多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这将进一步增加他们未来摆脱贫困的难度。

3. 社会问题:贫困不仅对贫困人口个体造成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和冲突。

四、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1. 教育改革:政府和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并确保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

此外,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2. 就业创造: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就业援助和保护将有助于减少贫困。

3. 社会福利和保障: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是减少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贫困经济学讲义

贫困经济学讲义

序—1.关于贫困的概念贫困:就是指由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所造成的使个人或家庭不能维持正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生存状态。

2.关于贫困的特征主体:是指贫困人口,客体:是指贫困地区。

3.对贫困类型的界定中国的贫困分为制度性贫困和非制度性贫困。

制度性贫困包括:体制性贫困和观念性贫困;非制度性贫困包括:资源匮乏贫困,生态恶劣型贫困,灾害导致型贫困,人口膨胀型贫困和能力衰弱型贫困。

本书根据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出消除对应的物质贫困、文化贫困和政治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序二“三P”问题:人口,贫困,污染。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经济学家指出:人们决不能忽视创造全球经济增长的机会和减少贫困的需要,因为贫困是滋生一切罪恶的温床。

引言一.贫困经济学究的现状综述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美)舒尔茨(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一代大师)1965.5发表文章《贫困经济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济学家应将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建立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性学科——贫困经济学。

(瑞典)冈纳.缪尔达 20世纪60年代里程碑巨著《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的研究》《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富国和穷国:70年代的发展战略》(印度)阿玛蒂亚.森 90年代末因对福利经济学和贫困问题研究获偌贝尔经济学奖阿玛蒂亚.森在谈到“9.11”时,也言及恐怖活动和贫困问题有关联的两点,第一,不惜生命投身于恐怖活动的志愿者中许多人抱着有一种对世界的不公平的反抗情绪,而贫困却是不公平的最大问题;第二,恐怖分子有必要制造一种理由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对不公正宣战是一种制造正当化的理由。

第一编贫困的一般理论研究第一章. 贫困的基本概念:贫困和贫困线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贫困论述的共性:第一:贫困呈现动态性,历史性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

贫困问题与公共政策

贫困问题与公共政策

贫困问题与公共政策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大量人群,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贫困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公共政策,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探讨贫困问题。

一、贫困问题的定义贫困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根据国际上的贫困标准,贫困可以定义为人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困难,如生活水平低下、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下降、失业和社会服务的缺乏等。

具体来说,贫困可以表现为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没有安全和卫生住所、无法获得基本医疗保健和教育、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地区等。

在一些地区,贫困还可能与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联。

二、贫困问题的原因贫困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导致贫困的原因也非常多样化。

贫困可以由自然灾害、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劳动市场结构、社会保障缺乏等多个原因导致。

在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的分配结构和不良的经济政策也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犯罪率增加、社会紊乱等也可能导致贫困。

通常,这些社会问题所导致的贫困会受到国家和地区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三、公共政策对于贫困问题的影响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实施的政策。

公共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

对于贫困问题,公共政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各国政府通常会采取多种政策来减轻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将对一些政策进行简要介绍。

1.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并提升经济和社会地位。

因此,教育政策被视为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各类教育机构、提供财政支持、提供奖学金等途径,推动全民教育,从而减轻贫困问题。

2.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公共政策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从而缓解贫困问题。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消费经济学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消费经济学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l、什么是贫困?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等。

2、什么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

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

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的最常见的划分。

这种从贫困程度的角度的划分明确地反映了接近人类生存临界点最基本的贫困类型,尽管相对贫困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解释,但绝对贫困的确定对于缓解、维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什么是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生存型贫困是指生产资料匮乏,满足不了基本需要,解决食物和衣物成了主要的奋斗目标;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生存受到威胁。

温饱型贫困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物和衣物能够得到供给,但经济发展还很困难,生活水平还很低,抵御灾害的能力还很弱,食物和衣物的供给还缺乏可靠的基础,收入水平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小康的道路还很漫长。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通常是以每日生活支出低于指定金额来定义。

然而,确切的贫困标准因不同组织和国家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世界贫困标准:
1. 国际贫困线:由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是最常用的标准之一。

根据该标准,生活每天支出低于1.90美元的人被认为是极度贫困的。

2. 1.90美元以上贫困线:此标准在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金额。

根据此标准,生活每天支出低于1.90美元至5.50美元的人被认为是贫困的。

3. 相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是一种根据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水平来定义的贫困标准。

根据该标准,生活收入低于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的人被认为是贫困的。

4. 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是根据满足最低生活必需的经济资源来定义的贫困标准。

这些生活必需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医疗等。

绝对贫困线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贫困标准不仅仅基于收入水平,还可能考虑其他因素,如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住房条件等。

此外,不同组织和国家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贫困。

国家贫困认定标准

国家贫困认定标准

国家贫困认定标准
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贫困户的界定标准
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贫困户界定标准:
1. 收入水平:根据家庭的年收入水平来判断是否属于贫困户。

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定义为贫困户。

2. 家庭资产:根据家庭资产状况来判断是否属于贫困户。

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将家庭资产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定义为贫困户。

3. 收入来源:根据家庭的收入来源来判断是否属于贫困户。

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将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家庭定义为贫困户。

4. 家庭规模:根据家庭规模来判断是否属于贫困户。

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将家庭人口数量较多的家庭定义为贫困户。

5. 地理位置:根据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判断是否属于贫困户。

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将位于偏远山区、沙漠地带等地区的家庭定义为贫困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可能适用的贫困户界定标准,具体
的标准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在确定贫困户时,应该采取客观、公正、科学的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和歧视性做法。

关于贫困认定主题班会

关于贫困认定主题班会

关于贫困认定主题班会贫困认定主题班会是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的一个平台。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贫困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下面是我就贫困认定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展开的6000字的文章。

一、贫困定义与现状1. 什么是贫困?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于一定标准、无法获得基本生活所需的一种社会现象。

贫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包括收入贫困、多维贫困等。

在进行贫困认定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指标来确定贫困线。

2. 贫困的现状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全球有超过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占全球人口的10%。

贫困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

尽管全球贫困问题有所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和国家,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二、贫困认定的意义和目的1. 贫困认定的意义贫困认定是了解和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步骤。

通过贫困认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贫困人群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困境,为制定相应的扶助和支持措施提供依据。

2. 贫困认定的目的贫困认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贫困认定,可以确定个体或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状态,从而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扶助和支持。

同时,贫困认定还能够提供数据和信息,为制定社会政策和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依据。

三、贫困认定的方法和指标1. 贫困认定的方法贫困认定通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一定的数据,如收入、资产等,来判断个体或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状态。

定性方法则是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综合考虑个体或家庭的生活情况、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判断贫困状态。

2. 贫困认定的指标贫困认定的指标通常包括收入、食品安全、教育、健康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收入方面,可以采用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指标。

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考虑家庭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在教育方面,可以考虑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

在健康方面,可以考虑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

四、贫困认定的挑战和问题1. 数据获取和精确度贫困认定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数据获取和精确度问题。

富裕中的贫困名词解释是

富裕中的贫困名词解释是

富裕中的贫困名词解释是富裕中的贫困名词解释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一些富裕国家中,虽然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但是贫困现象依然存在,被形容为“富裕中的贫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对贫困这一概念的理解。

通常来说,贫困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贫困在经济学中一般被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人们的收入或财富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过低,而绝对贫困则是指人们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和医疗等。

在富裕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收入分配不均衡,二是福利制度不健全。

首先,虽然富裕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却不平等。

这意味着在富裕中的富裕中,一些人仍然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

一些社会群体,如失业者、低技能劳动者、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从而导致他们生活在相对贫困中。

其次,虽然富裕国家通常都有完善的福利制度,但是由于政策或执行方面的问题,福利并不会完全惠及每一个需要的人。

有时,福利制度可能存在漏洞或者不完全公平的情况,使得一些人无法充分受益。

除了收入分配不均和福利制度不健全外,富裕中的贫困还可能与教育和就业问题有关。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教育资源可能集中在特定地区,而其他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这使得一些家庭和个体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也可能导致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减少,使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

富裕中的贫困在经济和社会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经济上,贫困不仅使得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也导致社会财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贫困人口的消费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需求,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

社会上,贫困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贫困人口更容易面临健康问题、教育机会不平等、社会排斥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构成了威胁。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一、引言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消除贫困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进行详细述评,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二、贫困概念的内涵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低于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最低水平,而相对贫困则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这两种贫困概念都是基于收入水平来定义的,但绝对贫困更关注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相对贫困则更注重个人或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对收入水平。

2. 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能力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由于缺乏教育、技能、健康等原因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或就业机会,导致其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权利贫困则是指个人或家庭由于种族、性别、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被排斥在社会资源和机会之外,导致其无法享有与其他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这两种贫困概念都强调了贫困的多维性,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收入的不足。

三、贫困概念的演进1. 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随着对贫困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不足的问题,还包括教育、健康、住房、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不足。

因此,多维贫困概念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

多维贫困指数考虑了个人或家庭在多个维度上的剥夺情况,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贫困状况。

2.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对贫困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相对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一部分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

因此,相对贫困概念逐渐得到关注和研究。

四、贫困概念的发展1. 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中国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是对传统扶贫方式的一次创新。

该战略强调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施策,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式,提高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贫困 标准

贫困 标准

贫困标准
贫困标准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显著少数人拥有最低程度收入、财富以及财产和资源,并且无法达到基本生活需求的国家。

贫困标准以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以低于每人 2200美金的收入定义为贫困线。

贫困现象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但非发展中国家也存在贫困人口。

贫困带来无穷的痛苦和困难,它降低生活水平,减少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影响了儿童的发展,使他们无法正常参与正常的学习,对社会有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正在采取各种行动来控制和打击贫困,主要是实施政策和支持若干行动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受贫困群体的参与率、投资于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其状况。

例如,中国采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来帮助贫困家庭;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贫困当作世界发展议程的优先事项,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在贫困人口中开展多种政策,比如家庭收入补贴、低收入人口政策和医疗保险等。

虽然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努力把贫困降至最低,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人们也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来遏制贫困。

可以努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扩大贫困人口就业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优势,使贫困人口有一个公平的收入来源,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脱贫。

同时,给贫困家庭和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机会,让他们有能力改善他们的家庭的经济状况,让贫困的生活越来越少。

总而言之,贫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必须有更大的行动来帮助减少贫困,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使贫困最终被打败。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世界贫困标准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的标准。

世界银行将贫困定义为每天生活费不足1.9美元的人口。

根据这个标准,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然而,贫困标准并不仅仅是关于收入水平的衡量,它还包括了教育、健康、居住条件等方面的指标。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标准的衡量还包括了人们的饮食、营养状况以及基本医疗保健的获得情况。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

世界贫困标准的制定对于国际援助和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准确衡量贫困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项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同时,世界贫困标准也是国际社会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国际援助政策和资源分配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世界贫困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贫困标准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状况。

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贫困标准,以更准确地反映贫困程度。

总的来说,世界贫困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指标,它不仅仅是关于收入水平的衡量,还包括了教育、健康、居住条件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准确衡量贫困程度对于国际援助和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贫困程度。

在今后的国际援助和扶贫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世界贫困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以便更有效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贫困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和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必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状态。

在经济方面,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等。

在社会方面,贫困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密切相关,贫困群体通常面临着排斥、歧视、无声无息等现象。

在文化方面,贫困湮没了人们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限制了他们获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

在政治方面,贫困将人们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缺乏对自己生活条件改善的控制权。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具有时空性。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定义和标准有所不同。

世界银行将每天收入低于1.9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极端贫困,而国际劳工组织将每天收入低于3.1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贫困。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线标准是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居民。

此外,贫困还受到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贫困具有动态性,即人们的贫困状态可以改变。

贫困是由于个体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高这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可以减少贫困。

这包括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等方式来提升人们的技能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政府政策也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贫困。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8亿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占全球人口的1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阻碍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减少贫困、消除贫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包括: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和健康保健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平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公正。

贫穷的定义

贫穷的定义

贫穷的定义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是我们通常对于贫困的定义,但是现在一些人对贫困有了新的定义。

那个最美丽的乡村校长,告诉我贫困就是:不能给孩子们上课,不能满足他们求学的梦想。

本应该在开花的季节,却在此时甘做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的花开,他以一个小女子的担当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富有?什么是贫困?即使是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刻,她也过得很充实,骑着三轮车回收那些废弃的教科书,来缓解学校孩子们短缺课本的焦虑,但此时她并不贫困,反而很富裕,因为她承载着孩子们金子般的梦想。

陈玉蓉告诉我贫困就是:看到儿子日益衰弱下去,再也看不到他快乐的笑了。

是的,这位暴走妈妈将儿子作为衡量快乐的标准,并且她以她实际行动拥有了富裕,在儿子急需要肝移植,而自己又患有重度脂肪肝时,她做出让世人都为之动容的决定:每天走十里山路,七个月让肝顺利移植,这是上帝在考验人类的亲情,让她舍去血作文汗,付出艰辛,进行了这一场命运的马拉松。

终于,儿子顺利进行了肝移植手术,而她获得了最富裕、幸福的那一刹那儿子笑了。

而卓琳告诉我贫困就是:不能与小平长相厮守,不能再为他捶捶酸痛的背。

这是对贫困的定义,对爱情的宣示,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的女子,携手五十八载,硝烟中转战南北,沉浮中同起同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多么美的爱情啊!卓琳拥有了,这位彩云之南的才女子,黄土高原的琼英,她在民族崛起中注入了女性的坚贞与扶持。

不动摇,一声不动摇,历经沧桑绝对不动摇,这是对爱情的坚守,也是对精神富裕的追求。

一位西哲说过一个人物质上可以贫穷,但是精神上一定不可以贫穷,在对贫穷的定义上的李灵,陈玉蓉,卓琳这三位中国女性,无疑将爱作为贫困与富裕的界限,有爱则富,无爱则穷。

全然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一种。

这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对贫穷的理解。

爱,让我们拥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起,贫困可以说一直是迄今为止各社会形态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对这一社会存在,人们尽管可以从感性上去直觉它,但似乎又很难从概念上准确把握它。

换句话说,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们通常能够根据一些现象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来作出感性判断,但是,要对贫困作出抽象判断并对其一般概念给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并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比如,在经济学家看来,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而在社会学家眼中,贫困则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背景不同,贫困的特征也很不相同;同时,也由于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身份不同,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与评价存在着较大差异,学者们对贫困概念往往陷入一种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困惑之中。

比如,英国学者奥本海默就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实性。

它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

”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就表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贫困的概念确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纵观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曾对其内涵作出过种种解释。

例如在中国古汉语中,关于“贫”、“穷”、“困”的释义都指向财货匮乏的境况。

《说文》说:“贫,财分少也。

”《广雅·释诂四》认为“穷,贫也”,“困,穷也。

”《左传昭公十四年》说:“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家业。

”而《荀子·大略》认为:“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

”可见,中国古代将“贫穷”和“贫困”主要释义为财物极为缺乏的艰难窘迫境况。

而西方古典经济学体系创始人亚当·斯密对“贫富”涵义的阐述,也是从财物或财富多寡的角度来解释的。

所不同的是,斯密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论述财富的价值或商品交换价值,从而将“贫”与“富”定义为拥有支配或购买劳动的多与寡。

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说:“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近100多年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非常激烈,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于是,产生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争,且这种争论贯穿了贫困研究的始终。

20世纪初,英国学者西博姆·朗特里通过对英国约克市工人家庭的收入与生活支出状况的普查,将贫困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

”并根据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及其价格,提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即贫困线。

这是关于收入贫困和贫困线的经典研究,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也即所谓的“绝对贫困”的主张。

由于收入是评价居民生活状况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且易于进行统计、测量和监测,因此,“收入贫困”就成为当今各国反贫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但20世纪40年代以后,对绝对贫困标准的抨击越来越多,反对者继而打出了“相对贫困”的旗号。

有学者提出,“一个相对的贫困定义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它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要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
水平的测度”。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关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的实质,是社会资源或有价值物(如财富、收入、权力、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而处在社会下层的贫困群体正是上述社会资源分配的匮乏者。

这便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贫困论,上述理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众多学者的认同。

比如,欧共体委员会在《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就给贫困作了如下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所拥有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十分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虽然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争在20世纪持续了几十年,但谁也没有明显占上风。

今天可以看到的结果反而是两种界定方法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

最初的绝对贫困的定义就不完全是“绝对”的,而相对贫困的定义也并非完全是“相对”的。

有研究者提出: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普遍都很富裕,大家均有汽车代步,但也可能有少数人因种种原因没有汽车,难道社会就应无偿地为其提供一辆汽车吗?因此,相对贫困毕竟还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内核,这便使其具备了绝对的意义。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瑞典和挪威学者从广义福利层面上提出了现代贫困的概念。

1985年,斯德哥尔摩瑞典社会研究所学者斯坦·林恩在《走向贫困衡量尺度的第三阶段》论文中将收入范畴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分别称为贫困衡量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把广义福利贫困的概念称为贫困衡量的第三阶段,也称为贫困的“现代”概念。

论文认为:“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可称作‘福利问题的研究’,即研究社会的福利水平与分配。

”这里所说的福利是广义的福利,而并不仅仅是经济福利或收入问题。

所谓广义的福利贫困,不仅包括物质消费品,也包括“非物资”的因素,如工作条件、闲暇、社会关系、政治权利和组织参与等。

论文提出,“贫困应该被定义为多种福利问题的累积构成”。

目前,广义福利贫困概念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采用。

199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即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森据此对“贫困”的概念作出了新的阐发:“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根本的问题要求我们按照人们能够实际享有的生活和他们实实在在拥有的自由来理解贫困和剥夺。

发展人的可行能力要直接顺应这些基本要求。

”森的这一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反贫困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