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钠反应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重难点11 乙醇、乙酸的性质实验-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重难点11 乙醇、乙酸的性质实验-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重难点11 乙醇、乙酸的性质实验方法探究一、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①乙醇与钠反应说明乙醇的结构是,而不是。

②乙醇乙醇羟基上的氢不如水中的氢活泼,乙醇分子中的—OH 键比H 2O 分子中的O—H 键更稳定。

二、乙醇的氧化反应(1)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3O 2−−−→点燃2CO 2+3H 2O 。

(2)催化氧化(2)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乙酸。

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到乙醇时橙色变为绿色,由此可以断定司机饮酒超过规定相当标准。

三、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四、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

反应比较慢,一般要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归纳如下:羧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典例剖析例1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铜网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若熄灭酒精灯,不断地鼓入空气,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若试管a 中收集到的液体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推测实验中反应还生成了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为_______(填结构简式),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填字母序号),然后再通过_______(填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 .氯化钠溶液b .苯c .碳酸氢钠溶液d .四氯化碳 【答案】(1)2CH 3CH 2OH+O 2−−−→催化剂△2CH 3CHO+2H 2O 放热 (2)使液态乙醇转化为乙醇蒸汽 (3)氮气(或 N 2) (4)CH 3COOH c 蒸馏【解析】(1)铜网处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O 2−−−→催化剂△2CH 3CHO+2H 2O ,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时一个放热反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H 3CH 2OH+O 2−−−→催化剂△2CH 3CHO+2H 2O ;放热。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答案解析)(2)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140186]1 mol某烷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79.2 L,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该烃的结构简式是A.B.C.CH3CH2CH2CH2CH3D.2.(0分)[ID:140180]有机物 H2C=CH-CH2-CHOH-CH2Cl 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哪些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聚合反应A.①④⑤B.③⑤C.②③④D.全部都可能3.(0分)[ID:140176]分子式为C5H10O的饱和一元醛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几种A.3B.4C.5D.64.(0分)[ID:140173]聚脲具有防腐、防水、耐磨等特性,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和M通过加成反应形成聚脲B.一定条件下聚脲能发生水解反应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M与互为同系物5.(0分)[ID:140167]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B.用装置乙加热熔融的纯碱固体Fe OH胶体C.用装置丙提纯()3D.用装置丁可分离苯(沸点80.1℃)和溴苯(沸点156.2℃)6.(0分)[ID:14016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2种B.4种C.5种D.7种7.(0分)[ID:140161]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H2SO4,浓H2SO4增重14.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A.C3H8O2B.C2H6O C.C3H8O D.С3Н4O28.(0分)[ID:140148]下列各苯的同系物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多的A.B.C.D.9.(0分)[ID:140145]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1个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5种B.C4H8Cl2只能有4种C.菲的结构式为,其一硝基取代物有10种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10.(0分)[ID:140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的裂解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汽油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最终水解为葡萄糖D.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1.(0分)[ID:140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案】乙醇+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案】乙醇+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题7.3乙醇和乙酸第一课时乙醇.课型新授课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依据乙醇的组成、结构,预测乙醇的化学性质,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而且能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学科德育通过乙醇的学习,了解乙醇对人体的危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材分析《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继烃类—甲烷、乙烯之后,学习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习这一课,既稳固了前面所学的烃的性质,又对下一课时,生活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以及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为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而且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乙醇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十分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高一半年多的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还没有从微观构造角度来认识乙醇;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两种有机物,但还没有关于有机物官能团的认识,也没有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摸式。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强调乙醇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以及性质对用途的决定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习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学习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学法指导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式,从乙醇的结构出发,学习乙醇的性质,进一步拓展到乙醇的用途,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第一节: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概述
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 气味:有特有的刺鼻气味
3. 沸点:78.3℃
4. 密度:0.789 g/cm³
5. 溶解性: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6. 燃烧性质:可燃,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的外观和气味
2. 测定乙醇的沸点
3. 测定乙醇的密度
第二节:乙醇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概述
1. 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氧气→乙醛+水
2. 乙醇的酸碱性:乙醇能和碱反应生成乙醇钠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2. 利用乙醇和碱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第三节:乙醇的应用与环境影响
一、乙醇的应用
1. 工业上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溶剂制备中
2. 医药行业中用作药物溶剂和消毒剂
3. 饮料行业中用作酒精饮料成分
二、乙醇的环境影响
1. 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增加大气温室气体含量
2. 乙醇生产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和环境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乙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乙醇与钠反应高中化学教案

乙醇与钠反应高中化学教案

乙醇与钠反应高中化学教案题目:乙醇与钠反应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 认识钠,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3. 了解乙醇与钠反应的机理及其化学过程;4. 学会进行反应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5. 探究乙醇与钠反应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乙醇和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乙醇和钠反应的机理及其化学过程。

三、教学难点:探究乙醇与钠反应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问答法五、教学内容1. 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1 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其密度为0.789g/cm3,沸点为78.4,熔点为-114.1。

1.2 化学性质乙醇是一个较为活泼的醇,能够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2. 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1 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低的密度和相对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在常温下,钠为固体,具有柿子状或颗粒状结构。

2.2 化学性质钠在常温下,能够与氧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钠与水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氢气。

3. 乙醇与钠反应的机理及其化学过程3.1 反应机理乙醇与钠的反应,主要是通过钠与乙醇中的羟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氧化钠。

3.2 反应化学方程式2C2H5OH + 2Na →2C2H5ONa + H2↑3.3 反应观察与解释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将钠片与乙醇混合,加入蒸馏水,反应产生氢气,同时乙醇与钠的反应会使溶液变成乳白色。

反应产物:乙醇钠和氢氧化钠气体产物:氢气反应类型:置换反应乙醇钠的生成使溶液变成乳白色,这是由于乙醇钠的颗粒悬浮在水溶液中造成的。

溶液中氢氧化钠死乙醇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氢氧化钠的浓度增加,因此反应结束后还需要将多余的氢氧化钠中和掉。

4. 实验操作4.1 实验步骤1)将几块细长的钠片放入干燥的试管中;2) 将试管加热,使钠快速融化;3) 将试管倾斜,加入少量的乙醇;4) 观察发生的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这是教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早整理的文字载体。

2009学年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陈允任)

2009学年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陈允任)

必修2 第三章有机化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广东广雅中学陈允任陈雪莲一、教材分析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的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代表——乙醇、乙酸,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物质,单看标题已有亲切感,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节主要是介绍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并且打好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乙醇和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

知道乙醇是由—CH3和—OH组成;乙酸是由—CH3和—COOH组成。

②掌握乙醇、乙酸的物理物质和典型化学性质;进一步了解羟基、羧基的特性,会写乙醇、乙酸代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④认识乙醇、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3-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对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和水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体会联系与对比的方法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

②从乙烷到乙醇、乙酸,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关系的立体结构模型。

③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主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醇、乙酸用途的介绍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假酒、乙醇汽油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乙醇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引言在化学实验中,乙醇(C2H5OH)被广泛用作溶剂和原料。

乙醇与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乙醇与钠(Na)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乙醇中的羟基(OH)具有酸性,而钠是一种金属,在水中能迅速与水分子反应,产生氢氧化钠(NaOH)。

乙醇中的羟基可以被钠中的金属钠取代。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2H5OH + 2Na → 2C2H5ONa + H2在这个反应中,乙醇与钠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钠(C2H5ONa)和氢气(H2)。

乙醇钠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常用作试剂或金属有机催化剂。

反应机理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钠的自溶解:钠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Na + 2H2O → 2NaOH + H2在这个步骤中,钠被水分子中的氢取代,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乙醇的羟基负离子化:乙醇中的羟基(OH)被钠中的金属钠取代,生成乙醇钠。

C2H5OH + NaOH → C2H5ONa + H2O注意,这个反应实际上是乙醇中的羟基被氢氧化钠取代,生成乙醇钠和水。

3.乙醇钠的生成:乙醇的羟基离子化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

CH3CH2ONa + Na → C2H5ONa在这个步骤中,乙醇的羟基离子被金属钠取代,形成乙醇钠。

整个反应的机理可以表示为:C2H5OH + 2Na + H2O → C2H5ONa + NaOH + H2实验操作在实验中进行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应注意以下操作:1.操作环境: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防止产生的氢气积聚,并避免意外发生。

2.安全措施: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接触到钠等有害物质。

3.配置试剂:准备所需的乙醇和钠,并确保它们的质量和纯度。

4.反应装置:选择一个适当的反应容器,如试管,并确保它能承受高温和压力。

5.反应条件:加入适量的乙醇和钠到反应容器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醇分子结构探究”教学设计乙醇是继烃、卤代烃学习之后,又一重要的含氧有机物。

醇的官能团是羟基,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的一种含氧的官能团,而羟基的结构和性质是有机含氧衍生物中的重点和难点;学好醇,可以为以后醛类和羧酸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从实验以及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和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通过对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的探究,加深理解,进一步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一、教材地位:“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的内容。

是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第一个涉及氧的有机物。

我们的教学需要给同学们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为后面学习醛类,羧酸并不使学生混淆做准备。

同时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到乙醇的结构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醇的结构。

2、学会根据结构来判断性质,理解乙醇的水溶性和它的化学性质。

◆方法与过程:1、通过定性、定量实验设计及定量计算,掌握乙醇的组成及研究方法。

2、通过分子式推测乙醇结构、及Na与乙醇反应的定性定量实验研究,掌握乙醇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介绍一些关于酒的诗句和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人文观念。

2、通过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定性定量分析思想,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四、教学难点:乙醇德组成和结构的探索过程。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对烃、卤代烃的知识、对官能团的概念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测定物质组成元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推断的能力。

但,对有机物官能团结构认识不深,对含氧官能团没有直观认识。

本节课是对高二学生的授课。

必修二对醇类化合物有所了解,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需要在逻辑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2)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或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溴水B.H2C.酸性KMnO4溶液D.燃烧法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75%的酒精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日常消毒灭菌B.KMnO4有强氧化性,可用浸泡了KMnO4溶液的硅藻土给水果保鲜C.纯净的SiO2透光性高,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D.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金属钾的强,工业上用金属钠制备金属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的球棍模型:B.Cl-的结构示意图: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D.乙醛的官能团:-COH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H2O的球棍模型D.Cl-的结构示意图6.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 除掉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测定84消毒液的pH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C 证明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7.“人造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以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

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从活的鸡鸭鱼牛羊猪身上采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B.蛋白质水溶液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C.人造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动物的屠杀D.人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8.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D.石蕊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9.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SO2-3、Cl-、Br-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2-3、Br-、K+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10.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A.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二氧化碳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1.下列四种有机物中:A.CH4 B.CH2=CH2 C.苯 D.CH3COOH(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_____制备乙酸乙酯,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湖北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基础卷(培优专题)

湖北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基础卷(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Al 2O 3(s)()NaOH aq →NaAlO 2(aq)()3NaHCO aq −−−−−→Al(OH)3(s) B .NaCl(aq)电解−−−−→NaOH(aq)2Cl −−→漂白粉(s)C .FeS 22O煅烧−−−−−→SO 32H O −−−→H 2SO 4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CH 3COOH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羟基的电子式B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 .H 2O 的球棍模型D .Cl -的结构示意图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 2最多的是A .C 6H 6B .CH 3CH 2OHC .C 2H 4D .CH 3COOH4.下列实验的装置、操作及有关描述均正确的是A .①:鉴别Al (OH )3和H 2SiO 3两种胶体B .②:证明某溶液含有SO 2-4C .③: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 .④:除去C 2H 6中含有的C 2H 45.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乙烯聚合B .石油裂化C .石油分馏D .煤的干馏6.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 .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 .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D .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浓硫酸干燥NH 3B .用焰色反应鉴别KCl 和K 2SO 4C .用NaOH 溶液除去Cl 2中的HCl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8.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无色溶液中:CH 3CH 2OH 、Cr 2O 2-7、K +、SO 2-4B .c (Ca 2+)=0.1mol·L -1的溶液中:NH +4、SO 2-3、Cl -、Br - C .含大量HCO -3的溶液中:C 6H 5O -、CO 2-3、Br -、K +D .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 +、NH +4、CO 2-3、Cl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2=CH 2、三种物质中都有碳碳双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B .1 mol与过量的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3mol NaOHC .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取代反应D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一己二烯和甲苯10.下列关于维生素C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也称为抗坏血酸B .难溶于水C .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D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 ,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二、填空题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大于乙苯,原因是:乙醇与水会形成分子间_______。

乙醇和钠反应教案

乙醇和钠反应教案

乙醇和钠反应教案【篇一:乙醇与钠的反应】冷静地分析上述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方案中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新切的金属钠没有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并不一定出现液滴以及没有强调该实验的安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实验的效果和说服力。

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我认为对于气体产物的验证存在很大的疏漏,大家都知道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反应虽然不如与水反应那么剧烈,使金属钠熔化成钠球,但是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也是大量放热的,实验过程中触摸试管外壁会明显感觉到试管是发烫的,而反应物之一的无水乙醇是易挥发的,这样会导致无水乙醇的大量挥发,和反应产生的氢气一起逸出。

一、原文呈现二、追溯实验演变[7]刘兵.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质疑及改进[j].学知报,2010(1):1-2.问题:a.新切的金属钠没有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b.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并不一定出现液滴c.没有强调该实验的安全d.气体产物的验证存在很大的疏漏。

(大家都知道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反应虽然不如与水反应那么剧烈,使金属钠熔化成钠球,但是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也是大量放热的,实验过程中触摸管外壁会明显感觉到试管是发烫的,而反应物之一的无水乙醇是易挥发的,这样会导致无水乙醇的大量挥发,和反应产生的氢气一起逸出。

)e.点燃的气体是氢气和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汽,所以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液滴,不完全是氢气燃烧的产物解决问题突破口:我们可以利用乙醇的沸点较氢气高的多,而且也远高于常温的性质来除去氢气中的乙醇蒸汽。

只要将塞在试管上的单孔塞上所配的医用注射头改为较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即可,原因很简单,此时较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可以兼起冷凝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乙醇蒸汽冷却并回流到试管中,从而使逸出的气体基本上全部为反应产生的氢气。

实验方案作如下设计: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并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长尖嘴玻璃导管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长尖嘴玻璃导管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大量水雾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

乙醇与钠反应精选文档

乙醇与钠反应精选文档

乙醇与钠反应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07级化一班丁莉梅【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新教材在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础,更加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突破多年来“仅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我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当地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情景,所以选用彝州在欢度火把节时,彝族人民以特别的方式---端着自家酿的米酒,唱着祝酒歌迎接远方的客人这一场面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应用初中所学知识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坚定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从对乙醇分子结构的认识到化学性质的引出,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到究其原因,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

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

(2)探究乙醇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改进和探究,学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同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乙醇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2)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乙醇教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乙醇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李博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乙醇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辩证看待化学对人类的影响,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通过对乙醇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探究,建立官能团等立体结构模型,能够运用结构模型解释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3)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有机物的认知模型,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2.评价目标(1)通过球棍模型分析乙醇分子的断键情况,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2)通过解释乙醇性质,发展学生“结构决定性质”观念。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教学方法】1、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生活化教学:观看资料、总结身边的事例,了解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乙醇的应用,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探究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观看flash动画,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解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教学用具】实验试剂:钠、乙醇、铜丝实验仪器及用品:试管、试管夹、注射器针头、橡皮塞、坩埚钳、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火柴、手帕、球棍模型【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物理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课堂小结展示资料观看、思考点拨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点拨指导分组实验探究结合生产生活小结知识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学习方法组成结构写乙醇结构式组装乙醇结构实验总结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基本观念【教学过程】[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步骤:①手帕放在盛有无色液体的烧杯中浸泡②将手帕平铺开,点燃[S观察]观察实验现象:①手帕”剧烈燃烧②火焰熄灭,手帕完好无损[过渡]这种“神奇的无色液体”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乙醇。

高中化学钠与醇的教案

高中化学钠与醇的教案

高中化学钠与醇的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钠与醇的反应原理;
2. 掌握钠与醇反应的实验方法;
3. 了解钠在实验室中的安全操作;
4.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
1. 钠与醇的反应原理;
2. 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室安全操作。

教学难点:
1. 安全操作;
2.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
2. 实验操作;
3. 学生讨论。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钠片、醇;
2. 实验药品:醇;
3. 实验仪器:试剂瓶、试管、酒精灯等;
4. 安全装备:手套、护目镜等;
5.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钠与醇的化学性质;
2. 教师讲解钠与醇的反应原理;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反应结果并记录;
4.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范;
5. 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后续:
1. 学生自主复习实验内容,并做好实验记录的整理;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并向班级展示实验结果;
3.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是否准确、规范;
2. 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清晰的观察和分析;
3. 学生对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是否有意识。

教学反思:
1. 教师对实验内容的引导是否充分;
2. 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3. 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三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三

THANKS
感谢观看
理。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反应过 程中钠块逐渐变小,并伴随有气 泡产生,表明钠与无水乙醇发生
了化学反应。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OH + 2Na → 2C2H5ONa + H2。
结果与预期的比较
01
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无水乙醇 与金属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了乙醇钠和氢气。
3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
03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准备
01
02
03
无水乙醇
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无水乙 醇,确保其纯度较高,以 减少实验误差。
金属钠
需要切割成小块,以便更 好地与无水乙醇反应。
实验器材
需要准备烧杯、磁力搅拌 器、温度计、滴定管等实 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 行。
03
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1] 化学工业出版社.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三实验教程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02
[2] 王磊, 张丽华.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三实验研究进展 [J]. 化学进展, 2018, 30(1): 12-18.
03
[3] 胡志强, 王海燕.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三实验中金属 钠的制备方法研究[J]. 化学教育, 2020, 41(15): 1-5.
02
实验过程中未出现异常现象,钠 块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符合预 期的化学反应过程。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建议进一步研究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如 温度、压力等。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说课稿 教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说课稿  教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一、教材分析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高一学生来说本节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需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

高中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学习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官能团的概念。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五、教学过程【引发问题】魔术引入。

问题一:大家讨论一下乙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展示部分:白酒、大宝、豆腐乳、医用酒精等)问题二:由乙醇的用途,大家总结一下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物理性质】俗称: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挥发性等。

【回顾思考】我们初中学习了乙醇的那种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燃烧。

请同学书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思考】请同学从高中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此方程式,乙醇为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被氧气氧化只能生成CO2和H2O吗?下面大家动手来做一个曾经在工业上大量应用的反应过程——乙醇的催化氧化。

【乙醇的催化氧化】学生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

提示:1.按图组合好实验装置2.将红色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3.将乙醇滴加到变色的铜片上,观察颜色变化4.注意反应后气体的气味实验改进:将铜片折成凹槽代替铜丝,现象对比明显、气味变化快。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的性质》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的性质》实验报告
+,' %-!
! "
#
012
$ %
&
'
(
)
*
3456 {Jy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耗 量大幅增加!由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温室气体 大量排放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能源供应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 界各国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率%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
验结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
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
用-冷却物质一般常使用冰水'
*答案+#%$操作麻烦(乙醇转化率低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
放热 3B/1@
# !(36!36(.6>.( )))&(36!36.>(6(.
$
冰水 $G!9!
甲醇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汽车新燃料"实践证明!当汽油中掺入甲醇后!由于它的 抗爆震性能好!无须再加入抗爆震剂四乙基铅"此种混合燃料燃烧安全!热能利用率 高!排放尾气中不含铅!3. 及其他残留的碳氢化合物的量也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 污染"
甲醇作为汽车燃料目前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甲醇与汽油混用!一般是汽油 中掺入%,/!("/的甲醇,另一种是甲醇单独使用"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答案解析)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B.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氨基酸C.将纤维素溶解在铜氨溶液中,将形成的溶液压入稀硫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重新得到蓝色的铜氨纤维D.物证技术中常用茚三酮显现指纹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软脂酸互为同系物B.红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16O与18O互为同位素D.CH3COOCH2CH3与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5.硝苯地平缓释片常用语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B.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有2种一氯代物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6.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 除掉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测定84消毒液的pH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C 证明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7.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分子数为0.5N AB.常温常压下,56g丁烯(C4H8)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总数为8N AC.56g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质量均为3.2g的S2、S4、S6中所含S原子数相等,都为0.1N A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宜兴市新芳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含答案)

宜兴市新芳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A.C2H4B.CH2=CH2C.CH2CH2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3.假期,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不仅饱览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而且经质了收获满满的化学之旅。

乘坐汽车前往景点,小明发现火车就像一座化学材料的“陈列馆”。

下列关于汽车家零部件所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挡风玻璃属于硅酸盐制品B.安全带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品C.橡胶轮胎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制品D.座椅表面的真皮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4.“人造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以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

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从活的鸡鸭鱼牛羊猪身上采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B.蛋白质水溶液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C.人造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动物的屠杀D.人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5.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该物质为()A.蛋白质B.葡萄糖C.淀粉D.油脂6.下列实验的装置、操作及有关描述均正确的是A.①:鉴别Al(OH)3和H2SiO3两种胶体B.②:证明某溶液含有SO2-4C.③: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④:除去C2H6中含有的C2H47.下列食物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柠檬B.苹果C.生菜D.火腿肠8.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全面展示了“稻米”这种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D.大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纤维素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乙炔具有还原性B.待测液中含Fe2+C.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D.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产物A.A B.B C.C D.D10.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溴乙烷中含有乙醇(水、分液)二、填空题11.(1)写出S2Cl2的结构式:___________; NH4F的电子式: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5 分钟,然后 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将生成气体通 入酸性 K2Cr2O7 溶液中,溶液不变色, 证明冷水可以防止乙醇蒸气挥发。 冰块将试管内乙醇蒸气的温度降下来后,点燃气 体,用干冷小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检验产 物中只有水生成。 乙组学生设计方案: 在 装 有 3mLH2SO4 的 试 管 中 加 入 5 -6 颗 的 Zn 粒,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2mL 的酸性 K2Cr2O7 溶液, 证明氢气不能与酸性 K2Cr2O7 溶液反应颜色发生变 化。
[问题提出]
步介绍乙醇是一种清洁的能源[1];苏教版必修 2 中,在生
学生质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醇中有 C、H、O
物质能的利用中介绍了乙醇的获得和利用方式,知道乙 三种元素,有可能生成除氢气以外的可燃性气体”。
醇可以和汽油混合后作发动机燃料[2]。
[尝试探究]试管中产生气体量较小,改用 5 号注
在装有 3mL 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加入 1 粒黄豆大小的金属钠,迅速塞 上带有 5 号针头的橡皮塞,并将产生 的 气体 通入 到 2mL 的 酸性 K2Cr2O7 溶液, 溶液颜色由橙红色变为绿色, 证明乙醇和钠反应由于放热导致氢 气中混有乙醇蒸气。 用试管取 3mL 无水乙醇,先将其放入盛有冰块的 烧杯中 5 分钟,然后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待反应进 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一温度较低,反应速度较慢),点 燃针头尖端的气体。 利用干冷的小烧杯和 蘸有澄清石灰水 (玻璃棒下端端悬有半滴 溶液)的玻璃棒检验燃烧产物(见左上图)。 丙组学生设计方案(主要装置如左图): 自制乙醇蒸气吸收球: 用细密塑料纱 网或纱布包住无水 CaCl2 制成比食管口稍 大些的吸收球,并在扎口处系一根棉线。 在装有 5mL 无水乙醇的具支试管中 加入 1 粒比黄豆稍大的金属钠, 迅速塞上 吸收球,塞上装有 5 号针头的橡皮塞,反应一段时间 口,点燃生气气体,并用干冷小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 水的小烧杯检验产物中只有水生成。
学生知道乙醇的来源、存在及乙醇作为燃料的优 射器针头代替玻璃导管(针头的尖端要用砂纸打磨去
点; 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等化学性质较熟悉; 掉尖头), 待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将试管内空气基本排
部分学生知道乙醇的分子组成。
尽后,点燃生成气体。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实验
普通玻璃导管
成分的认识。
关键词:乙醇与钠反应;气体产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6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 j.issn.1008-0546.2014.07.024
一、教学分析
更难电离。
九年级沪教版教材中,从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初
3. 让每个学生在化学学习参与中都获得发展 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是学生获得 真正的发展的源泉。 不断获得成功,能够提高学生参 与教学过程的积极程度,强烈的责任心又能够提升学 生在学习中的意志力。 为保证每个学生能在原有的基 础上获得发展,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 是自己的事,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 当学生没有完成 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不是责难,而是再次明确完成时 间并给予具体的帮助。 其次,要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 权。 如教学进度的快慢问题,习题或练习题的选择等。 另外,组织分水平的变式练习,让每个学生从中得到收 获。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相应层 次的练习,获得成功体验。 家庭作业也可采取弹性的方 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主动自觉完成一定的作业, 克服教师不布置就没作业可做的依赖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心巧妙的设 计好实验,可以调动学生求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 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 心理 学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 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 制状态。 因此,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 好化学的基础。 而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或在一些适 宜的联欢活动中做一些魔术小实验,都可以激发学生 学化学的欲望,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1. 设立目标,引导自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和目标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确定下来,就会围绕目 标展开思维。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立恰 当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结合 思维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编制自学提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接近目标,直至顿然醒悟。 学 生在自主学习中,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抓住关键,理解 重点、难点,解答疑难。 例如讲到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时,教师可把这一问题设计成以下几个小问题:①影 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②从化学反应速率 的角度分析,如何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③影响化 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④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如 何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⑤综合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两方面,如何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学生通过自 学之后,有些知识点记住了,有些知识点理解了,有些 知识点能应用了,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对有些知识点 不理解感到困惑,期待教师讲解的情况,这在教育心 理学上称为“认知冲突”,是学生未知欲最高的时刻。 教师如何抓住这个时机, 对于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 进行点拨解疑将会起到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的作用。 问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老师若能把所提出的 问题预先计划一下,使之有层次、有系统且一步一步 深入,那么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有很大的帮助。 2. 架设桥梁,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实践探索与交流合作,是新课程背景 下学生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 的化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 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运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 解决问题。 例如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递 变规律教学,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下面三个探索实 验:①金属钠和镁粉分别与水反应;②铝片和镁带分
别与盐酸反应;③铝粉分别与强酸强碱反应。 让学生 通过三组实验对比探究,由现象得出结论,对结论进 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金属性 Na﹥Mg﹥Al,由点及面 得出:“同一周期从左向右,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这 一规律,并得出“铝具有两性”。 也就是实现了从生动 直观到抽象思维,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又如原电 池的教学,单凭理论分析未免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先 给学生展示一个用“水果电池”制作的音乐卡,当学生 看到水果能够导电,立即欣喜若狂,产生浓厚兴趣,接 着设置悬念:“水果怎么能制成电池? 形成原电池的条 件是什么? ”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接着让学生运 用老师提供的物品尝试自己设计不同的原电池,最后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
“乙醇与钠反应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 教学设计与实施
王澍
(徐州第三十五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3)
摘要:苏教版《化学 2》专题 3 第二单元“乙醇”一节的实验教学中,注重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教师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方案设计、交流评价,最终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路径,形成对乙醇与钠反应特点和产物
(上接第 66 页)
[3] 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84
[4] 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93
化学教与学 2014 年第 7 期
- 31 -
“乙醇与钠反应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
化学教与学 2014 年第 7 期
- 65 -
·教学设计·
乙醇与金属钠应生成的氢气中往往伴有大量的乙 醇蒸气。
[教师引导] 如何运用资料信息设计实验验证假 设呢? 如何防止乙醇蒸气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呢? 请同 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设计] 甲组学生设计方案(主要装置如
左图): 用试管取 3mL 无水乙醇,先将其
5 号注射器针头
分析,深入了解反应的特点,设计气体除杂装置。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实验观察、问题
发现、提出假设、实验方案设计等基本方法素养和科
学探究精神。
[学生实验] 分别用干冷的小烧杯和蘸有澄清石
三、教学流程
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如果干冷的小烧杯内壁
有水珠或水雾,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壁
- 66 -
[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甲组设计方案较好地验证了假设,提出了防止乙 醇蒸气的形成的方法。 意图通过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来消除乙醇蒸气,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 但是降低 了反应体系温度,产生氢气速率减低,较难保证氢气 的流量,火苗过小甚至中断的现象比较多见。 乙组设计方案也较好的验证了假设,提出了防止 乙醇蒸气形成的方法,且更加严谨。 首先证实氢气不 能使酸性 K2Cr2O7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再将乙醇和钠 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2Cr2O7 溶液, 溶液颜色变 化,证明生成的氢气中混有乙醇蒸气。 利用蘸有澄清 石灰水(玻璃棒下端悬有半滴溶液)的玻璃棒检验燃 烧产物中二氧化碳是否存在,现象更加明显,是该组 设计的亮点。 丙组同学利用了资料信息中 “无水 CaCl2 等发生 反应生成 CaCl2•4C2H5OH 等”, 设计方案中的自制乙 醇蒸气吸收球是很好的创意,有效地解决了乙醇蒸气 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各组设计方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如果能将各 组方案有机融合,能形成更为合理完善的方案。 [交流提升] 同学们分工协作, 通过对问题的发 现、形成假设之后的资料检索,组内同学积极思考,在 课堂上展示出研究成果令人欣喜。 通过酸性 K2Cr2O7 溶液验证乙醇蒸气的存在,通过自制吸收球消除氢气 中的乙醇气体,通过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检验有 无二氧化碳的存在等等,都是同学们智慧火花相互碰 撞的结果。 五、教后记 实验教学设计是对实验探究过程前瞻性的准备, 实验教学实施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顺应,实验教学 过程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的结果。 我们应重视学 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发的新问题, 深度挖掘教学资 源,发挥化学实验的强大功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实验 教学设计既要有意识地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的探究 活动, 更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生成性 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体现实验探究的动态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