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分析及解决路径.doc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口 孙乐忠 (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 院 山东 威海 2 6 4 5 0 4)
摘要: 在 当前我 国大 学生就 业普遍 困难的背景 下, 要想提 高我 国体 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这一 大难题 , 这 需要我 国高校 体育教师在教 学管理 过 程 中, 要 以当前 体育 专业大学 生就 业的方 向为切入 点 , 去发 现和 总结对他们 就业具有 导向性 、 支持性 与创新启发性 的规律 , 才 能找 准 解决体 育专业 大学生就 业难的 问题与 方法并对症下药有 , 采用科 学性 、 合理性 的方法来处理这 一问题 , 才能有 效更加提 高体 育专业大学 生的就业能 力, 及有效地从根本 上缓 解 当前体 育专 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 提 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创业 。 由于体 育专业大学 生无论是专业 还是其他方 面 . 在 自主性 的 起来 。 二是 , 喜欢做教师 的学 生。 这类学 生本 身就喜欢教育事业 . 能 就业 选 择 中 . 并不具有 典型 的优势 . 开 展专业 结合性 的创业 活动 。 作 为教 师是他们 的人生理想 , 即使在 面对多种职业选择 的情况 下 .
教师无论作为行业 还是 职业 , 都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 。 尤其对 大 择, 也 有 自己 对 自 己体 育 专 业 方 向 和 个 人 职 业 未来 前 景 的认 识 。 他 部分女生而言 , 这对他们是 比较理想且 理性的选择 。 在体育专业 大 们为 自己设置 的就业 最大 范围 ,只要 与他们所学 习的专 业有关联 学 生 就 业 实 践 中 , 主要是 三类倾 向的学生 : 一是, 就业理念 相对保 性的, 都是 他们的就业倾 向, 既泛化又广 阔。
解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
068教学科研JiaoXueKeYan教师·TEACHER2018年2月Feb.2018学生的乐理知识的讲解,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3.激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想象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模拟、审美通感、审美移情等方法来培养与激发学生。
例如,教师可通过使用音乐设备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景的想象与创造;在音乐教学的同时加入另外的艺术元素,形成艺术的交织,给予学生对于艺术的无限幻想,更好地传达音乐情感,与之产生共鸣;审美移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感受音乐的情感与魅力,不同的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加以引导,能够让他们获得很多感悟,从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选取具有戏曲特色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想象力,《梁祝》兼具越剧曲调和经典音乐元素,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相互交织,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讲解,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非常有帮助。
4.加强对音乐审美的理论讲解教师不妨选用学生喜欢的音乐,以此作为审美理论知识讲解的模型,吸引学生们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丰富教学形式,如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音乐放在一起比较教学。
教师同时要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点与态度,不能依靠表面对音乐进行优劣评价,要深入剖析作品,理解表达的感情。
如对《“革命”练习曲》《d 小调前奏曲》进行赏析时,教师不能只针对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调式等基本音乐文化知识鉴赏,还要结合肖邦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肖邦内心激荡的爱国热情与革命冲动。
5.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师给学生讲解传统的审美知识与理论是不够的,对于音乐,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能用传统固定的审美框架来束缚他们。
在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时候,教师必须让他们真正地走近音乐去感受,可以让他们自己通过编舞、编曲,或者演奏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学生只有在音乐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才能真正地感受音乐,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例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例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1 前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江苏省体育专业人数逐年增长,就业难,已成为各大高校以及政府相关单位关注的焦点。
目前,社会上有关体育的就业岗位趋于饱,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形势日趋严峻,研究表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正呈快速下降趋势。
因此,通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深入分析潜在的问题,以期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江苏省开设体育专业的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南京体育学院5所高校体育专业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在上述5所高校毕业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率91.6%。
3结果与分析3.1 社会对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社会需求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近几年,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江苏省体育专业的学生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与此相对应的江苏省体育人才的需求却不荣乐观,面向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严重饱和。
另外,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方向的人才需求也表现出专业区分不显著。
总体上看,我省高校体育专业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3.2高校体育专业培养体制单一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质量及就业形势,是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不尽合理,课程内容陈旧,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面窄,重技术轻理论,技术课学时过多,课程设置内容体系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没有与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在这种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培养下,一方面,导致学生学而不专,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浅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惑与对策
区在人 才输 送 上完 全 “ 断奶 ” 人 才 资 源 分配 的不 台 , 理 现象 将更 加严 重 , 影 响社 会 的稳 定 和 经 济 的发 会 展 。一 部 分人 则如 释重 负 , 为政 府 甩 掉 了一 个 大 认 包袱, 大学 毕业 生 就 业 已 “ 场 化 ” 政 府 在 这 方 面 市 ,
在 着“ 打好 篮 球 , 辈 子 不 愁 ” 唯 专业 论 的想 法 , 一 的
在 4年 大学 学 习 中未能 充分 发挥 他们 在竞 技场 上 力 争上 游 的 优势 , 现 为 : 想 , 4年 后 的择 业 就业 表 不 对
高 体 育教育 专 业毕 业 生 的就业 率 , 校必 须 在 培 养 高
第2 7卷
第 6期
甘肃科技
Ga u S in e a d Te h oo ns ce c n c n l
p f2 o r. 7 Ma . r
Ⅳ0 6 . 2 1 O1
2 1 年 3月 01
浅 谈 体 育 教 育 专 业 毕 业 生 就 业 的 困 惑 与 对 策
全祖 馨
12 高校落后 的人才 培养模 式 . 影 响体育教育 专业 毕业生 就业 的另一 因素是 高
校落后 的人才培 养 模式 。首先 , 教学 方 法仍 采 取 填 鸭式 , 这虽然 在培养 学 生 基本 技 能 和 基本 理 论 上 有
潜能受 到极 大影 响 。如 : 语 、 外 计算 机通过 率远不 及 其他专业 。更极 少 有 人愿 意 跨 学科 去学 习 , 必然 这 形 成 了本 专业 学生技 术 、 论知识 强 , 理 而学 生综合 素
念、 思想 、 意识 , 定 自己以后 的 出路 。如 果不 能准 决
体育院系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路径规划
体育院系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路径规划体育院系学生是指专业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群体。
作为体育院校的一员,他们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体育院系学生的就业素质,并提供一些职业路径规划的建议。
一、就业素质培养1.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院系学生在就业前首先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指导能力。
院系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到实际场地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发展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体育院系学生还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些素质对于在职场中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演讲比赛、团队合作项目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关注行业动态体育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了解专业趋势和就业前景。
学校可以设立体育行业的讲座或研讨会,邀请相关行业人士分享经验,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
4.实习经验的积累体育院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争取实习机会,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学校可以与企业或体育组织合作,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职业路径规划1.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体育院系学生最常见的就业出路之一。
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从事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职业。
要做好职业规划,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或教练员资格认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2.职业运动员对于部分具备出色运动天赋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职业运动员这一职业道路。
通过专业训练和比赛的历练,努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运动员,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并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育产业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院系学生还可以选择进入相关企业从事体育产业的工作。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析共7页文档
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析一、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体育专业的规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各体育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大增。
但由于体育院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较大,再加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又有限,因此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就进一步加大。
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与综合类院校及理工类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令人担忧。
二、影响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因素分析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客观因素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吸纳力下降。
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轨阶段,传统主渠道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
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近些年政府机构精简、企事业单位改制、缩编等使主渠道吸纳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体育专业毕业生传统社会需求岗位减少。
另外,随着形势发展,非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参与到体育相关单位部门竞聘,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势必造成体育人才就业市场的萎缩。
2.就业指导体制与就业制度不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但教育部取消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之后,体育毕业生全部面向人才市场,通过就业市场实现就业。
很多体育院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体制,就业指导不规范,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
就业指导课程不被重视,师资多为兼职,且结构和比例不够合理,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没有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与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势必造成就业指导体制与国家的就业机制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不充分。
3.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趋势,所需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在不断扩大,只满足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路径分析
就 业评 估 的基 础上 , 达 到 良好 的 职业规 划效 果 。 生 的思想 道 德 品质 。 其次 , 在 高 等 学 院体 育类 专 业 关 于 就业 学 科 的教 师 实 际工 作
一
当前 , 在 高 等学 校 体 育 类 专 业 扩 招 之后 , 学 生 的数 量 逐 渐 增
加, 毕 业 生也 越 来越 多 , 因此 , 体 育 类 专业 学 生 面 临较 大 的就 业 压 力。 随 着 就业 人 数增 多 , 竞争 情 况 越来 越 激 烈 , 再加 上 岗 位供 应 不 平衡, 很 容 易 导 致 高 等 院 校 体 育类 专 业 学 生 就 业 情 况 出 现 问题 。 2 0 1 5 g 相 关 部 门 已经 发 布 了 中 国 大 学 生 就 业 报 告 , 并 且 指 出 了 我 国大 学 生 就业 与 创 业 问题 : 2 0 1 5 年 学 生毕 业 签约 率 [ : 1  ̄ 2 0 1 4 年 低 1 3 %。 近 年来 , 体 育类 专 业 学 生就 业 率 较低 , 无法 达 到 就业 与 创 业 需 求标 准 。 尤其 是 在 毕业 之 后 , 不 能根 据 自身实 际 优 势创 业 , 导 致 体育 类专 业 学生 在就 业 与创业 期 间 , 经 常会 出现 一些 严重 的 问题 。
首先 , 要 全 面 提 高学 生 的专 业 素 质 , 树立 正确 的职 业 规 划 意
识, 使得 大学 生在 提 高 自身 综 合 素 质 的基 础 上 , 优 化 职业 规 划 方 案。 此时, 高等 学校 体 育类 专业 就业 指 导教 师必 须 重点 培养 学 生的
四、 结语
在 高 等学 校 教 育教 学 过 程 中 , 体育 类 专 业教 师 必 须要 点 培 养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16年(第6卷)第20期学校体育学55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1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行大学专业的选择时,选择了体育专业。
这说明素质教育对民众,特别是学生群体有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增多,首先出现的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问题愈来愈严重。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就业问题的根源着手,深入分析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以便找寻相应的解决对策。
1.1 主观问题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有一个较大的、不可否认的问题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自身专业水平较低;二是就业期望过高。
这两个问题是出现在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两个主要的主观性问题。
在这两个主观性的问题中,一个最为主要也是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所存在的就业问题的根源性问题。
在体育专业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校教育专业的选择性问题以及大学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导致大学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所以在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就会因为专业素质不高而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在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
在就业前,体育专业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就业抱有极大的期望,而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期望与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就会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进行就业选择时出现较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存在着的就业问题,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才能寻求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张世国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1期[摘要]文章在对体育专业毕业生自2004年以来的就业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近几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针对这种形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因素对策[作者简介]张世国(1972- ),男,甘肃临洮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陕西西安710071)[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2-0187-02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四年,大部分体育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率从80%左右降到了30%~40%,过低的就业率不但会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起到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寻求对策,对体育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在30%~50%之间为就业困难;在50%~70%之间为基本正常,但有一定压力;在70%以上为正常。
笔者对全国14所体育院校的部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在2004~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这一现象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今后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从1999年起,我国各所体育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体育系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人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
这种增长速度早已打破了原来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平衡,尤其在2005年,体育专业学生的失业率达到了新高。
近几年,部分理工类院校也得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许可,开始对体育本科与硕士进行招生,从而使体育专业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
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分析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1)学校重于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忽略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存在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较弱。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技能学习显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力显得不足,学生的特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选用的教材过于注重大篇幅、广泛式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深入性地分析。
(2)当前高校学校公共课,基础课占用学时三分之二,而专业课程只有三分之一,再加上学生班额的原因,具体分配到每个学生头上的技能学习时间就少之又少,学生在技能学习上没有连贯性,学习效果差显而易见。
(3)当前各个学校教学投入不到位,导致学生听得多,看得少,模拟(虚拟)多,实践动手少。
学生技能学习是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雾里看花突显出学生技能学习存在缺陷。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师缺乏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探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学习培养策略,寻找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能够为高校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操作的专业技能教学及管理的办法,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解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一)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实际体育教学实际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在教材选择上应选择统编教材或体育教育规划教材。
为了使用体育教育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教材选择上应选择最近出版的优秀教材。
考虑到本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的层次、数量,应当科学制定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规划,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纳新的内容,以保证教学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在教材编写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社会以及院校自身优势资源,组织教师、运动员参与到教材编写中,始终将“工学结合”作为教材编写的核心要求,在做好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将体育教育企业一线工作任务分解到教材中或者是教学项目中,参考具体的教学资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超过600万,加上2007年、2008年待业的毕业生,数目更加惊人。
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今后的发展及社会的安定和谐。
而体育教育专业因为专业性较强,专业口径相对较窄,而且除了体育院校之外,各大综合性院校及地方院校都在招生,招生数量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量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相对而言就更为严峻。
本文就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从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1.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1 学校方面1.1.1 培育机制与市场需求机制脱轨近年来,高校一再扩招,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是不断攀升,而与体育教育相匹配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位则处于饱和状态。
这导致许多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其它的职业,或者为了就业选择继续深造。
而选择非本专业的这些学生,因为专业门槛限制,无法胜任那些必须有深厚专业功底的工作,只能从事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简单的工作,更有许多毕业生因无法胜任非本专业的工作而被拒之门外。
由此一来,来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才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
就业市场需求有限,造成人才浪费,国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因为没有就业机会而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改行,甚至无法就业[1]。
1.1.2 课程设置老化,专业优势不突出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
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及教师的原因。
一方面,大多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单位,不参与市场竞争,生源充足,又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所以在自身的建设中难免懈怠,不注重教学质量,不因时制宜的调整本校的培养计划,不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2],从而造成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中小学改革以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接轨。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分析及解决路径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分析及解决路径[摘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来自于社会转型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外,多数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和自我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文章针对这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对策: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建立一支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解决路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众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体育专业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一方面,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一直靠着定向分配,“旱涝保收”的现象禁锢了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也从过去单一的体育教育与体育管理工作,逐渐转变为以体育教育工作为主辐射多领域、毕业生多行业就业。
大学毕业生成为了商品,就业走上了自由择业、双向选择的道路。
如何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时候,应该注意那些问题?是每个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时,既要靠平时积累的良好专业能力,还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心理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就业误区1.就业观念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多选择大中城市作为工作所在地,而不愿埋身乡镇,一般大中城市对体育类专业对口去向的需求相对趋于饱和,新人难以再进入;与此相比,广大乡镇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毕业生却将自身定位过高。
对自身的实力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发状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和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的客观现实,最终导致高攀不成,低就不愿,落得是两头皆空,白白错失了许多良机。
浅谈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2】 期 Q! 年
高 校 论 坛
பைடு நூலகம்
浅 谈 体 育 院 校 大 学 生就 业 困境 及 对 策
代 璐
( 安体育学院 ) 西 摘 要 体 育院校 大学生就业愈发艰难 。究其原 因,主要 与社会经济转型 .A g  ̄养滞后 于市场 经济 的发展 ,以及就业市场不成 ,- 熟和就 业观念较 落后等 因素有 关 解决体 育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通过政府 、社会和高校的 多方面努力 ,为体 育院校 大学毕业 生创
考 ,造成就业机会的流失。 2 促进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21 政 府加 强政 策支持 ,畅通就业 渠道 ,完善多种保 障制度 . ( ) 1 政府政 策支持是促进 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 的有 力保障 。大
1 体 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 )毕业 生人数激增 ,就业 岗位相对 不足 。2 纪9 年 代后期 1 删 【 )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转型期 ,由精英教育向火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扩招 给予更多学生受教 育机会 ,但也使得更多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 ,造成 火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使得新增就业岗 位的力度是持续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与即将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改革 又以减少冗员为重要 目 , 标 这些改革虽然提高了效率 ,却挤出了不少 富余人 员 ,他们 同样需要 有新的就业 机会与 岗位。巨 火的毕业 生人
生都希望找收入高 、待遇好 、相对稳定的单位。由于我 国不同地 区经 济 发展的不平衡性 .东西部地区之问 、沿海地区和 内地之 间的差距 较 大 . 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 区域时 , 过度集 中于北 京 、上海 、 深圳 等 热点地 区的单位 , 而到西 部边 远地 区 、东北 老工业 区就 业的大学 生 较少 。体育院校大学生 自身优势区域不清晰 大学毕业生今后职业 期 望关键是要发挥 自己的才能 。由于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也就 不清楚 自 己能胜任什么的工作 。因此 自身不能在优势区域内很 好地发挥作 用。 体育院校火学生提交专业的优势在于运动技 能的掌握 ,经济 管理 专业 的优势在于体育知识与经济 、管理类知识的有力结 合。由于对 自身优 势区域的不清晰 ,学生无法将 自己的优势与_人单 位需求结 合起来思 I } j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分析【摘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然后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即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在详细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实习实训和拓宽就业渠道等对策建议。
在总结了以上提出的对策,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对策分析、就业指导、实习实训、就业渠道、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体育教育专业是一门与体育运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学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具备体育运动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一些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明确,导致就业岗位匮乏。
深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其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探讨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当前面临的就业难题,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提升,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作者:陆卫平陈燕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下,就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下降,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样严峻复杂,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体育相关专业培养口径相近,就业去向趋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有需求,但缺少固定的职业岗位;有的地方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师缺编现象严重;体育专业毕业生求职笔试能力有待加强等。
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 G 807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5042804文献标志码: AAbstract:In recent years,under the pressure of slowdown in the domestic economy,the total employment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the effective demand of employment units for college graduates is falling down,it can not be ignored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find jobs,the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grim and complex.Same difficulties mainly include sports related professional caliber,employment to convergence;There is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talents,but lack of fixed jobs,in some places,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teacher vacancy phenomenon is serious,sports profess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written ability remains to be improv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in employment,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f grdauates who must be face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promote more closely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s,and promote higher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major;college student;employment;difficult;countermeasure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建议
2 . 4 、 积极参加实践 。 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 就 业 市 场 竞 争 实 际 上 是能 力 与素 质 的较 量 , 大 学 生 要 把 握
西北师范大学体 育专业毕业生 就业 单位性质 主要 为企业和事 就业 的主动权 , 就必须注重 自身能力 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事 有特长 、 综合实践素质高的体 育专业学生 , 往往 比较容易就 业单位 。 在近三年已就业的 7 0 9名毕业生 中 , 有3 0 5人在企业 工作 , 实证 明 , 积极参与专业 比例高 达 4 3 . 0 2 %。毕 业 生 到 中小 学 等 教 学单 位 任 职 的 比例 为 业 因此在学生进校后就应根据其基础和 自身特 点 ,
去 向 问题 . 提 出提 高 高校 体 育 专 业 毕 业 生就 业 率 的相 应 建议 。
关键词 : 体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高校 1 、 体 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 . 1 、 市 场 人 才 需 求专 业结 构 分 析
信、 飞信 、 Q Q群和 空间 、 微博、 高校通 等学生广 泛利用 的交 流沟通 方式 , 与学生交流心得 、 分享求职技巧等。 建 立和完善便捷 、 有效 、 完
2 _ 1 、 面向就业市场 , 完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会. 为参加工作打下 良好的基础 , 提高毕业生 的综合素质 , 提升 就业 竞争力 。
3 、 结 语
高校应 当积极调 整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不相适应 的专业和课
高校体 育专业一直作 为体育院系 的重 要专业支撑体育 院系 的
为我 国的体育教育事业 的发展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 程设 置 , 坚持 以市场 人才需求 为导向设置体育 专业 , 以就业为导 向 建设 和发展 . 体育专业得到了迅速 的发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逐步走上 以需定产 , 以社会需求定 培养方 向的 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不断提高 , 人们的健身意识也不断增强 , 人们追求身心健康 的意识渐浓, 体育健身在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中备受 青睐 , 体育大众化 、 生活化已是大趋势 。这就需要既具有体
育专业知识又懂得管理具有综合素质 的人才 , 为体育院校学 生提供 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体育院系学生就业有其 自身的特
点, 主要 表 现在 就业 的 口径 小 , 毕业 生具 有专 业性 强 的特点 ,
学生择业观是影响学生就业 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 , 大 多数毕业生认为农村 中学基础差 、 起点低 , 在择业时缺乏客 观正确的分析 , 宁可放弃 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 也要争取 留在大城市、待遇高的工作单位 ,并 以此作为择业的标准 , 从而导致一些毕业生有业不就,表现为有些学生眼高手低 , 不考 虑个 人 的发展 空 间等 。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 文献标识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5) 0 1 —0 0 5 3 —0 3
专业体育院校。 笔者从近年全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研 讨会上了解到 , 体育院系毕业生二次就业率情况 尚好 , 但一 次就业率情况不理想, 而且毕业生的就业 口径不宽 , 就业结 构不合理。在单位性质方面,到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等较为 稳定的事业单位 的就业人数 比例较大 , 而到企业 、 部队等领 域的人数明显偏少 , 部分行业很少甚至不接收体育专业的毕 业生。在地区流向方面, 毕业生分布地区窄 ,以武汉体育学 院为例 ,湖北省仍是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地区。
现社 会 主义现 代化 贡献 自己的青 春 和力量 。 [ 责 任编 辑 :庞远 燕 ]
献、勇于攀登 、不怕艰辛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刘翔等为代 表的体育健儿为楷模 , 默默苦练本领 , 奋力拼搏 、 为 国争光。 向那些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上 ,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以自 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祖 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们学习。 总之, 新 时期 爱 国主 义 的形 式 、内容是 多元 化 的 , 不同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视角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视角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作者:张钱伟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8期现阶段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全面扩展,毕业生数量持续上涨,甚至一度超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导致学生就业矛盾被不断激化。
在上述背景下,高校需要充分认识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拟定一系列合理的解决措施。
本文对五所高等院校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体育专业就业问题解决策略。
体育专业使我国高等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体育人才培养事业而设置的具体高校学科。
就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来看,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继而有效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率,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对近五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充分分析省内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以及其真实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选择在黑龙江省设置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在内的院校机构,选择2011到2015五年中入学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分析对象,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研究。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研究法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查阅大量知网文献、万方网文献,对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刻了解和分析。
2.专家访谈研究法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杨正道进行访谈,大致了解该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就业招生指导中心马永利主任进行访谈,初步掌握该校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冰上运动等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具体如表格一所示。
3.调查问卷研究法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主要方式,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哈尔滨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业;哈尔滨林业大学乒乓球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冰上运动专业;黑龙江大学篮球专业在校大四学生发放问卷250份,每个专业各五十分,回收共计250份,有效问卷数量250份,有效率高达百分之百具体如表一所示。
浅析体育学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就业宣讲深度不够。32% 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未 参与过学校的就业宣讲。在参与过就业宣讲的毕业生中, 大多数表示宣讲多停留在图文介绍,缺乏专业内容和思想 深度,更像是动员大会,对于具体就业的专业指导力度不 够。访谈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并无针对体育学专业单独开 展的就业宣讲,而是多个专业集中宣讲;开展了体育学专 业单独宣讲的高校也表示,体育学专业学生对于就业宣讲 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宣讲期间的专注度不足。有就业中心 负责人表示,体育学专业宣讲的创新程度有限,多数宣讲 仍集中在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指导方面,对于数字体育产 业等新兴体育产业的内容涉及较少。
提 高 就 业 宣 讲 力 度。 提 高 就 业 宣 讲 的 专 业 性 和 思 想 深 度。在就业宣讲中增加专业内容和思想深度的比重,提供 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就业指导授课阶段常规组织专 题讲座,避免宣讲内容重复、单一。创新宣讲形式和内容。 改变传统的图文介绍形式,采用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方 式来进行宣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就业竞争力。
图据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分析及解决路径
作者:苏家本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6期
[摘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来自于社会转型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外,多数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和自我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文章针对这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对策: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建立一支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误区解决路径
[作者简介]苏家本(1975- ),男,安徽霍邱人,巢湖学院体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安徽巢湖 2380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88-0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众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体育专业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一方面,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一直靠着定向分配,“旱涝保收”的现象禁锢了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也从过去单一的体育教育与体育管理工作,逐渐转变为以体育教育工作为主辐射多领域、毕业生多行业就业。
大学毕业生成为了商品,就业走上了自由择业、双向选择的道路。
如何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时候,应该注意那些问题?是每个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时,既要靠平时积累的良好专业能力,还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心理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就业误区
1.就业观念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多选择大中城市作为工作所在地,而不愿埋身乡镇,一般大中城市对体育类专业对口去向的需求相对趋于饱和,新人难以再进入;与此相比,广大乡镇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毕业生却将自身定位过高。
对自身的实力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发状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和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的客观现实,最终导致高攀不成,低就不愿,落得是两头皆空,白白错失了许多良机。
(2)只注重事业单位。
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多倾向于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就业面过窄。
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将体育教育等事业单位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很少将企业单位作为第一选择,而选择商业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相对
更低。
总而言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依赖父母、社会关系、学校帮助,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创业精神,多元就业的意识不强。
(3)把就业当择业。
择业是过程,不是结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希望一次择业能一步到位,不达到心理目标决不罢休。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一辈子已不太可能。
人们日益面临“择业、就业、失业、再就业”的问题。
很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却对目前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味追求单位、岗位、薪酬的一步到位。
2.就业心理误区。
(1)依赖、等待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就业时过分依赖学校、父母、亲戚朋友,“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学生个体参与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面对复杂的形势,常常产生逃避和抵触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错失就业良机,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2)虚荣攀比心理。
不考虑爱好、专业、能力等实际情况,习惯与周围或以前的学生比较。
看到成绩或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找到名声好、收入高的工作,自己找的工作不如他,就心理不平衡,造成心态比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容易造成就业目标定位过高,患得患失,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3)自卑心理。
由于现在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职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相对专业而言,体育专业毕业生自卑心理更为严重。
大多数体育专业毕业生认为自己在专业上不如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屡次受到挫折,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对就业采取逃避方式。
其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格魅力,充分和恰当运用这些优势,对我们就业是有帮助的。
(4)从众心理。
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对就业没有主见,喜欢跟着别人去做。
热衷考公务员,去大企业、名企业、外企,选择职业往往根据大家的判断,如果联系了一家单位,自己认为各方面条件较适合自己,也很想去,如果周围舆论说不好,学生也无所适从。
他们不能客观分析岗位与自身能力的匹配,虽然花了很多心思,最后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就业自我管理误区。
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个特定的社会转型期,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对就业危机,强调自我管理:应该坚定信念,积极进取,不应该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应该讲求诚信,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应该有弄虚作假、请客送礼等随波逐流的不良风气;应该不断提高竞争本领,增强心理素质,不应该有逆反心理、自我封闭等心理危机。
二、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误区的路径
1.提高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体育院校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了解现代社会的用人理念。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生需求,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专业的设置要注重实用性,也要有一定的技术性,通过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利用裁判、比赛等机会加强学生和社会的
交流。
通过实习,体验工作的甜酸苦辣,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缩短走向社会的磨合期。
2.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教育。
学校不能只管招生,把学生就业问题留给学生和社会,作为校方不仅要把好“生产关”,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销售关”。
学校应将就业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能等到学生快毕业了再来面对这个问题。
要充分利用网络和课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一、二年级时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树立爱专业、刻苦学习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学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打好基础,做到“一专”多能,全面提高竞争力。
三、四年级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就业心理教育,加强自我管理,同时帮助学生做好求职的各方面准备。
(2)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学校要利用校报、广播、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注重典型引路。
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敢于面对市场,先就业后择业,把自己的期望值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鼓励自主创业,鼓励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也可通过对口培养、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勇敢地推销自己,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的就业心理。
3.建立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要把就业指导工作岗位作为独立的岗位从行政部门剥离出来,形成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选拔综合素质高、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优秀人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
对就业指导教师要定编定岗,要重视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各类培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通过资助就业指导教师学习考察、科研立项、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功底,从而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刘丙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
[2]张智颖,等.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J].体育学刊,2005,12(6).
[3]王晓东.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
[4]叶成万.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5]王西军,李春兰.浅谈就业指导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