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哲学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的重要思想传统和理论来源,它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不仅为中国领域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传承,对于推进中国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方法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与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哲学体系。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是由内部矛盾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人类的意识和社会发展也同样是由物质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辩证法则是一种能够揭示和解释各种存在内部的矛盾和转化的方法论和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批判现代性”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力求对于社会现实和主要矛盾做出深入的分析、思考和评估。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社会实践的探索,认为美好的社会未来是通过人类共同的努力、实践和充分的发展而来的。

二、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建设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适应这些挑战和变化,中国的哲学和理论建设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和哲学家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试图探索中国哲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首先,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建设强调宏观的分析和整合,梳理和理清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和哲学思想传承。

其次,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尝试将哲学观点与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科学等多种类型的学科体系进行对接和融合。

最后,当代中国的哲学理论建设还注重将“就事论事”与“大局考虑”两者相结合,深入剖析和分析中国当下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问题,同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哲学思考和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作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历程与方法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历程与方法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历程与方法路径郝立忠*【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7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方法路径与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对于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二是高校的哲学教科书,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苏联*郝立忠,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O^Az-u-------------------------------------------------------------------2019年第4轉总第33辑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翻译借用和模仿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高等院校和各级党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面,还没有自编的全国统一教材。

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1950),亚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1953),均由人民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了中译本;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集体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58),也于195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便由这三者临时充当了全国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①这个时期,直到1957年以后,才陆续出现了中国学者独立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原是中共中央党校内部讲课的讲稿,1957年以《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的书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进行修订,并将书名改为《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于1959年再版。

当代学术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汇集与展望——读《当代学术史研究》

当代学术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汇集与展望——读《当代学术史研究》
第 1 第 4期 9卷
20 09年 1 2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u a fHu a n tue o n ie r g o r lo n n I s tt fE gn ei n i n
V 1 1. o4 o . 9 N .
De . 0 9 c2 o
当代 学 术 史 研 究 成 果 的 一 次 汇 集 与 展 望
关键词 :《 当代学术史研究》 汇集 ; ; 展望
中图分类 号 :I0 . 26 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1 8 ( 0 9 0 0 2 0 6 1 1 1 2 0 )4— 0 5— 4

部 50多页 、 0 装祯 精美 的大 书摆 在眼前 , 就 它
体系的建立, 中国学术史的研究随着社会时代的推
— —
读《 当代 学术史研 究》
张 恒 学
( 湖南理工学院 中文系 , 湖南 岳 阳 44 0 10 6)
摘 要 :《当代 学术 史研 究》 出版从 一个侧 面对 当下 中国 当代 学术 史研 究成果 给 予 了一 次 有意 义 的 的 汇集和展 望 , 而展 现 了中 国 当代 学术 史研 究 充 满希 望 的 发 展 景 观 , 从 以及 余 三 定和 他 主 编 的 《 梦 学 云 刊》 在这 条研 究的道 路上 筚路 蓝缕 的奋 斗精 神 和开拓 轨迹 。
术, 然后有新道德、 新政治、 新技艺、 新器物 , 有是数
收稿 日期 :0 9—0 2 20 9— 2
作者简介 : 张恒学( 95一 ): 中国当代文学和悲剧美学 。
2 6
湖南 工程学 院学 报
20 0 9年
者, 然后 有新 国家 、 新世 界 ” “ , 改造 、 更新 学术 思想 ,

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

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

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从理想性走向现实性,揭示其建构之路的深层逻辑与实践意义。

文章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特征,包括其对公平正义、人民主权、社会革命等理念的追求。

随后,文章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以及这种转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应对这些挑战和要求中的创新与发展。

这包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通过这些努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逐渐实现了从理想性到现实性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实践导向的政治哲学体系。

文章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本文认为,只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挑战、满足人民期待、推动社会进步。

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确保其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利益相符。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在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之路时,我们不得不首先关注其理想性。

理想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特质之一,它源自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热切期望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坚守人民立场,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最高目标。

它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它致力于构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哲学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追求真理性和科学性。

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在中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哲学思想一直是文化价值观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这两种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互动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一直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核心。

家庭、宗族、国家,这些集体概念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个人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中悄然兴起,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人成就的倾向愈发明显。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逐渐展开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开始追求个人的职业发展,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种个人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然而,冲突并非不可调和。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

许多中国人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依然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他们试图在个人与集体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平衡是一种文化的适应和创新,也是中国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的一种微妙的调整。

在当代中国哲学的探讨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它不仅关系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接纳现代,如何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保障个人权利,这是当代中国哲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而这种思考,无疑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1. 先秦时期:这是中国哲学的起源时期,包括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等。

这个时期的哲学主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了伦理、政治、道德等问题。

2. 汉朝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国家采用儒家经典《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并通过科举制度将儒学教育普及到全国各地,进一步巩固了儒家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陷入动荡的分裂局面,各种思潮纷纭涌现。

佛教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并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道教也开始兴起,成为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体系。

4. 唐宋时期:这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期,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迎来了复兴,并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如程朱理学。

同时,在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下,出现了禅宗、心学等新的思想流派。

5. 元明时期: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儒家思想受到重挫。

明朝建立后,儒学再度复兴,同时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思想流派,如王阳明的心学、李贽的朱子学等。

6. 清朝时期:这个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
但西方的科学与哲学开始传入中国,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新的冲击。

7. 近现代时期:中国哲学在这个时期面临了更大的冲击和变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思想自由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思潮与学派,如新儒家、新文章等。

这七个阶段标志着中国哲学从起源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成就,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中国现代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现代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现代哲学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

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变迁的时期,思想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西方哲学和科学文化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开始在中国社会中蔓延,促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

同时,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也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传统哲学有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各种思想,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现代哲学是在西方哲学的引进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独特的特色。

二、中国现代哲学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哲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 吸收西方哲学思想,综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的引进和传入是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相关的。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西方哲学也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西方哲学,吸收西方哲学的新思想,综合中国传统哲学的优良思想,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特点。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现代哲学吸收了西方哲学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特点。

2. 综合利用中国传统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在西方哲学的传入和影响下,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综合利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资源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些思想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 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现代哲学在与西方哲学的交流和影响下,继承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中国现代哲学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把哲学思想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求作出了积极的哲学探索和思考。

4.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现代哲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期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也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推广和影响,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章:引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愈加成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本文章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始于20世纪初。

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就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随着思想和哲学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仅吸收借鉴西方哲学思想,而且注重思想进步,努力为中国问题解决提供思想启示。

2.目光长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往往从实践中出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理性预测,进而把中国革命的方向指向了正确的方向。

3.独特的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具体化时,可以通过西方哲学体系的转化和重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得出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核心的价值观是同人民利益相一致。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第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途径。

2.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常为中国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不断创新哲学和思想领域。

3.融通中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仅会吸取西方哲学的先进理论,也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并将二者完美融合。

4.为人民服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执着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会努力继续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维护中国社会稳定方向,推进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代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挑战和主要问题

当代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挑战和主要问题

当代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衫瞧主要问题文/江怡当前哲学研究困境原因之分析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古老的意义在于历史悠久,轴心时代形成的思想传统流传 至今;新兴的意义在于变化万千,哲学不仅诞生了人类科 学,催生了世间宗教,而且为一切思想和知识提供了解释 和指南。

然而,如今的哲学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 境,这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目前正处于“世纪性”的衰 落之中。

分析这个困境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现代社会 的急剧变化和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整个人文 学科的普遍挑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哲学学科自身存在 的困难。

现代社会变化对人文学科的挑战,构成了哲学研究困 境产生的外在因素。

这些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各国政府财政对人文学科的投入大幅度削减,使得研究和 教学岗位逐年减少,这直接导致哲学学科的就业岗位数量 下降;(2 )线上课程和兼职教师不断增加,削减了线下 课程对于专业老师的人数要求;(3 )STEM (科学、技 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大幅度增加,表明现代社会对科 技的更大依赖;(4)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技术的要求 也减少了政府对人文学科的整体投入,人文学科在国家财 政支出中的比例大幅度削减,这也直接影响到人文学科本 身的发展。

当然,哲学自身的发展历来都不是依靠社会对哲学的 要求,相反是哲学家自身对本身专业的热爱和他们对人性 的理解促成了对社会的普遍要求。

因此,只有哲学自身内 部的原因才是导致哲学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

这个内部原 因就是对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缺少信心,无法让社会理解 自身价值。

人文学者既缺乏对以往伟大思想传统的关注,沉迷于后现代的理论;又对当下社会的道德滑坡和审美衰 落表现得毫无作为。

哲学家并没有满足社会对于哲学的普 遍高涨的要求,拉开了哲学与普通人对哲学重要问题的距 离。

人文学者对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抵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 于人文学科认识的缺失。

虽然这些并非是导致人文学科,特别是哲学研究出现明显衰落的全部原因,但整个社会对 人文学科缺乏了解和重视,以及人文学科自身远离社会生活的现实,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当代哲学书籍

中国当代哲学书籍

中国当代哲学书籍中国当代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经历了从受西方哲学影响而起步到逐步走向自主发展的历程。

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哲学作为理论导向和指导思想的学科,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当代哲学在思想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不断创新和展开,其相关书籍也逐步增多,下面就介绍一些值得推荐的中国当代哲学书籍。

《当代中国哲学史》- 钟吾林《当代中国哲学史》由著名哲学家钟吾林教授撰写,该书汇集了作者几十年的哲学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历史、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该书综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哲学的思潮和理论切面,既有纵向深度展开,也有横向的系统幅度,一笔勾勒出中国当代哲学的万象、大趋向和各派思潮,被誉为当代中国哲学史第一部大型专著。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是初学哲学者了解中国当代哲学中各流派发展的好书。

《中国哲学思潮》- 王若飞《中国哲学思潮》是王若飞教授编著的一本介绍中国哲学思潮的著作,该书从哲学基本问题入手,逐一探讨了中国现代和当代的各种哲学思潮和其发展趋势。

该书获得了第七届“金威人文科学图书奖”。

该书讲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并分析了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潮的深入挖掘,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和表达方法,是对中国当代哲学思想体系的深入探讨,对于理性思考有帮助的读物。

《中国哲学思考》- 翟智友《中国哲学思考》是翟智友教授的学术著作,改变了以往中国哲学沉重乏味的形象。

该书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勾画出了中国哲学思考的全貌。

在书中,翟教授比较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剖析了中国的哲学思考方式和表示方法,强调中国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优秀品质。

该书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是一本极具阅读价值的哲学精品读物。

《当代中国哲学》- 吴智春《当代中国哲学》是吴智春教授撰写的一本讲述中国当代哲学现实状况的著作,该书分别从中国哲学的内涵历史、派别学派、实践哲学与思辨哲学、重大哲学现实时题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哲学经历了不断的沉淀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哲学最早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周代颁行《周易》、《尚书》等典籍,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哲学涵盖了儒、道、法、墨、名等多种思想流派,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进程。

儒家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派。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仁爱”、“中庸”、“礼制”等思想观念深受崇尚常规、以身作则的中国人民的赞扬与推崇。

后来,朱熹为中华民族的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

他认为,“道不远人,人不远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性的完善”。

朱熹提出了“致良知,诚明正大”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思想进程。

道家思想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分支。

庄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由、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态度,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推诚待人”等思想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国哲学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逐渐走向成熟。

宋代是中国哲学的发展高峰期之一,程朱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尤以“仁义礼智信”和“中和之道”为主导,鼓励人们追求道德规范和个人修养,并强化了“世界和谐”这一观念。

明清时期,中国哲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当时的思想家秉持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批判精神,提出了“实事求是”、“各谋其志”等思想理念。

在此基础上,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的思想领域之中。

康有为提出“民主、科学、民权、世界大同”等思想,激发了中国革命的思想火花,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里程碑。

在新时代中,中国哲学也在不断发展。

与古代哲学注重人本主义的立场不同,现代中国哲学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导向与社会认识论。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一、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国近代哲学思想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

此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西方的思想观念逐渐传入中国。

这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们进行全面变革的欲望。

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家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他们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试图将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开创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20世纪初,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标准。

同时,胡适、郭沫若等人也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提倡自主思考和创造性的思想,这为后来的文化革命提供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又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迁。

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借鉴并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此时,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世界观相对主义等思想观念在中国社会扩散开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思想选择。

二、文学艺术的革新中国近代文学艺术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迁。

19世纪末,李鸿章提出“西学中用,中学西用”的口号,鼓励文学艺术界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审美观念。

这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得以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

20世纪初,“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盛行。

此时,许多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加入了反封建的行列,提倡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倡导文化自觉和文艺自由创作的思想。

同时,文艺也开始大量吸收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试图带来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学艺术,这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流行文化、现代艺术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中国文学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现代化的面貌。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_概述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_概述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哲学思想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两种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旨在概括描述这两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互动关系以及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目标、结构以及写作意图。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与基本原理,并讨论其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情况。

然后,我们将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并分析其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演进与转化。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它们共同点和相互补充之处,并讨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表现,并提出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上的建议。

1.3 目的通过本文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情况的综述,旨在深入了解这两种理论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同时,希望能为当前及未来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鼓励更多学者深入研究、运用并丰富这些理论,推动其发展与应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2.1 起源与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起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社会形态的演变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社会革命引领社会变革等。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的七个发展阶段中国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中国哲学经历了七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原始宗教阶段、先秦阶段、儒家阶段、道家阶段、墨家阶段、法家阶段和佛家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它是中国哲学的起源。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敬畏之情,并试图通过崇拜自然神灵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产生。

这种宗教观念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先秦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和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这些学派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第三个阶段是儒家阶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和礼法之道,强调个体的责任和义务。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个阶段是道家阶段,道家思想主张追求自然和谐,注重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自我实现。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追求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个阶段是墨家阶段,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和节俭,强调利益共享和社会公平。

墨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六个阶段是法家阶段,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强调权威和秩序。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七个阶段是佛家阶段,佛家思想源自印度,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特色。

佛家思想强调人生的苦难和解脱,提倡修行和慈悲,对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哲学经历了原始宗教阶段、先秦阶段、儒家阶段、道家阶段、墨家阶段、法家阶段和佛家阶段这七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当代中国哲学的双重视野与双重使命

当代中国哲学的双重视野与双重使命

当代中国哲学的双重视野与双重使命哲学之为philosophy,其原型来自希腊;要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中国文化的渊源当然不可忽视;另一方面,哲学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追求,尤其在现代,更是人类对话的理性平台。

这里中西古今必定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今天中国哲学的独特处境。

我们要注意的是,伴随着国人追求现代世界的过程,哲学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进入中国是在西方的路径上展开的。

这就形成了西学与现代性一体两面的格局。

当我们以接受普遍性原理的方式面对哲学时,背后不免夹杂着西方的内涵;于是我们进入某种困境,或者是接受现代性的格局,以高昂的姿态压制了自身传统的生活世界;或是抵御西学,以一种保守的姿态拒现代世界千里之外;西学与现代性,这一分属文化空间和历史时间的概念高度重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面对现代世界左右为难的态势。

因此,哲学在中国的展开,亦难免有不少弯路,或是视哲学为普遍科学,漠视其中的文明意涵,以一种普遍科学的心态加入了西学的游戏,中国的生存经验被置之不理;或是以某种中国思想的“素材”或“特殊性”来印证“普遍的哲学原理”,胡适以降的中国哲学史概莫能外。

无论哪一种进路,背后都以某种自我矮化的方式来“做”中国的哲学。

前者以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为甚,后者则形成了一种基本的“中国哲学”论述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中,源自中国文明智慧的独特性和超越性往往被遮蔽了,中国思想的普遍性意义得不到声张。

近代以来国人始终处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双重”世界之中。

在公共的生活世界,采取了来自西方的术语以刻画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当下”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依然是中国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和存在经验在这套“现代”话语系统中全面失语,以一种隐然的方式潜存于其间。

是时候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我们所处的双重世界了,与其在双重世界中不自觉地扭曲自己,不如真正勇敢地面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双重视野:其一是现代性世界,这是我们当今世界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忽视此一历史处境,是难以在现代世界立足的,也是难以真正面向未来的。

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南

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南
会科 学 提供 了科 学指 南 。


《 讲话 》为繁荣发展 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 明了正确方 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 讲话 》强调 ,“ 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 自 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 和教学全过程 ,转化为清醒的理论 自觉 、坚定 的政治信念 、科学的思维方法 ” , ①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① 习近平 :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的讲话 》 , 《 人 民 日报》2 0 1 6 年 5月 1 9日 。
1 9
繁 荣和 发 展 当代 中国哲 学 社会 科 学 的指 南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停 留在浅薄 、虚幻 的表层 ,无法深入 ,更不用说繁荣发展。毛泽东 曾经指 出: “ 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 、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 同志 ,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 的战斗力量。 ”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一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了马
繁荣 和发展 当代 中国哲学 社会 科学 的指南
郑 一 明

要 :> - - j 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哲 学社会科 学工作座谈会 上发 表的重要讲话,在 我国哲学
社会科 学和理论宣传界产 生 了广泛影 响。《 讲 话 》为繁荣和发展 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 学 指 明 了正确 方 向,明确 了实践 路径 ,同时也对发 展哲 学社 会科 学提 出了 内在 要求 、揭 示 了政 治保 障 ,并 为我 国 当代 哲 学社 会科 学的繁荣和 发展 营造 了 良好 学术生态 ,这 些
克思主义 ,以其理论的彻底性促进其信仰 的坚定性 ,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就坚持了科学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作者:孙羽津来源:《兵团党校学报》2019年第03期[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牢筑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指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优秀学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学术成果,不断探索本土化发展路径,密切关注重大理論和现实问题。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的优势特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协同创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注意纠正当前学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化倾向,加强前端治理,遏制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乱象,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优化人才管理和经费管理,注意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差异;大力提倡学术民主,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术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营造包容、尚贤、求真、务实的学术生态。

[关键词]学术传统;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学术生产力;学术民主;学术生态[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10—05[作者简介]孙羽津,男,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讲师,兵团党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援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预流国际前沿,人才辈出,成果显著,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日益彰显。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总结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汲取经验,分析问题,以期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不断地为人民幸福生活、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思想源泉和有效方案。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一)培根铸魂,牢筑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蔚为大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斐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体现了深厚的学术水平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

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的问题。

而哲学作为一门思辨性的学问,对于这些问题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展开讨论,探究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

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情感认同和认知认同。

在中国哲学中,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了“民贵君子”、“君子与小人”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应该以君子为标准,君子应该遵守社会规则,并且倡导道德。

这种哲学观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

然而,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的改革以及外部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文化认同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的角度能够为我们提供思考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郭小川的“中国哲学与现代化”一文中,他提出“适应”与“超越”的观点。

他认为,“适应”是中国哲学将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超越”则是中国哲学倡导超越传统,以求更高级的境界和完善的人格。

这种观点可以为我们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提供启示。

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自身主体性的意识。

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

这也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中国哲学中,庄子的“自由自在”、“逍遥游”等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认为人们应该放弃繁琐的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以达到自由和自我超越的境地。

同时,庄子的“道”的思想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认同和尊重。

这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自我意识建立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然而,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的一些现实问题也给自我意识的建立带来了挑战。

例如,过度竞争、物质崇拜等现象,使得人们更加困扰于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并且缺乏更广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以构建更加良好的自我意识。

结语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不仅关乎个人的价值和自我追求,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

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

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5-16 9:18:36 点击:1“思想冲破牢笼”,观念建构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既是政治、经济变迁的结果,更是文化和思想主导的过程。

就以中国来说,在经过最近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境,因此,由什么样的观念来指导未来的发展就显得特别关键。

本文拟以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与概况进行分析,来探究中国文化的出路和建构问题。

当代中国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和哲学还在建构当中,但就目前哲学研究的现状看,在队伍构成、研究视域和理论倾向等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组合而成的总体格局,不能排斥三者之间的融通、会合,但融通、会合的程度还极为有限,总体看是呈“三足鼎立”之态势。

审慎、客观地分析这种研究格局,甄别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趋势,无疑是建构未来哲学形态的重要前提。

一、文化保守主义:“复兴”梦幻与“原生”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潮兴起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

当时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特异现象的亚洲“四小龙”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以及如何对这一现象给予解释。

海外“新儒家”提出的一种解说,引起很大反响。

他们认为,亚洲“四小龙”以及此前已经实现了经济腾飞的日本处于东亚地区,历史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都处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辐射圈,它们的崛起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儒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因为单有西方文化还不能使其取得成功,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发展性危机”和众多的“两难困境”暴露了其文化上的缺陷,特别是哲学基础中的主客二体、天人相分的严重局限;而传统儒家文化正好可以疗救这种弊端,因为其核心理念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

这种分析使“新儒家”确认,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实现新的转化,可以再度得以复兴。

海外“新儒家”的这种认知,给正在急于探求中国现代化出路的国内学界以很大的震动,长期以来“反传统”的桎梏一旦解除,就走向一种反拨,复兴儒学、复兴传统文化遂成为一种时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 治 其 国者 先 齐 其 家
,

,

欲齐 其 家 者 先 修
,
,

其身

欲修 其 身者 先正 其心

,

欲 正 其 心 者 先 诚 其意
, ,

欲 诚 其意 者 先 致 其 知
,
致知
,
在 格 物 物 格 而 后 知 致 知 致 而 后 意 诚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心 正 而 后 身 修 身 修 而 后 家齐 家齐而 后 国 治 国治 而 后 天 下 平
、 、 。
所 涉 及 的 几 乎所 有 领 域 如本 体 论 认 识论 方 法 论 历史 观 逻 辑 等等



中 国 哲 学 中的 天 人 关
、 、
系 道 器 关 系 理 气 关 系 有 无 关 系 变 常关 系 一 多 关 系 动 静关 系 神 形 关 系 体 用 关 系 名 实





关 系 行 知关 系 等 等 无 不 涉 及 上 述 各 个 领 域


秦 汉 以 后 中 国 建立 了 长
,

达 两 千 多 年 的 大 一 统 的政 治 格 局 这 中 间 虽 然 有 战乱 有 外 患 有 分 裂 但 总 的 趋 势 和 持 久 的形
,
,
态 是 大 一 统 的格 局

准 确 些 说 是 政 治 上 高 度 中央集 权 与 经 济 上高 度分 散 的 统 一 近 代 以 前 中
贯 串着 这 种精 神 便说
,
更 特 别 是 其 中 的 《大 学 》 以 极 鲜 明 的 语 言 表 达 了 这 种 精 神
,

《 学 》 宗 明义 大 开
大 学之 道 在 明 明 德 在 亲 新 民 在 止 于 至 善
,

朱 熹 认 为这 三 条 是 《大 学 》 纲 领 的
又说

,



古 之 欲 明 明 德于 天 下 者 先 治 其 国
,
中国 哲学 可 以 说是一 种政 治 哲学
,
中 国 哲学 与政 治 密不 可分 必 然 贯 串着 重 实行 的精 神 例如 讲性 命天 理 是 为 了 修 身 而 修
, ,

身 又 是为 了 治 国 平 天下 落 脚仍 是 政 治 的 实 践
,

所 以 中 国 哲 学 较少精 密 的 思 辨 与 论 证 而 直 陈
,

命题 的 情 况 居 多


这 中间 有许 多 天才 的智 慧 但 缺 乏 细 密 的 论证
。 。
,
比 如 讲认 识 论 就 没有 象 洛
,
克 莱布 尼 茨 休 漠 那 样专 门著 作 中那 样 细 密的 论 证 第三 重综合
,

中 国 哲 学 没 有 经 过西 方 从
,
世纪至
世 纪 自然 科 学 的洗 礼 没 有 受过 哥 白 尼 伽 利略
,




这 自然 使 中 国哲 学在 细节 上远 不 如 西 方 近 代 哲 学 精 密

但 是在 总 体 的 把 握 上 它 却 避 免 了 原 子 论 方法 的 孤立 性 和 片 面 性 的 弊 病 第四 重群体
,
,

中 国 哲 学 注 重 个人 修 养 以 个 人 的 修 身 为本 在这 一 点 上 是极 重 视 个人 的
,



刻 卜 和 牛 顿的方 法 的 影 响 因 而也 没 有西 方 近 代 经 验 主 义 和 理 性 主 义 的传 统 勒
毋 宁说 中 国
,

哲 学 始 终是 沿着古 代朴 素辩 证 法 的 思 维 方 式 向前 发 展 的 握 事物 而 极 少 用 原 子 论 分 析方 法

,

它注 重 从 整 体 上 宏 观上 联 系 上 把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哲 学社会科 学 版

年第

中 国 当代哲 学回 顾 与展 望




我 试 图 按 我个 人 的理 解 对 中 国 大陆 哲 学 的 现 状 作 一极 粗 略 的 介 绍 并 对 它 的 前 景谈 一 些
,
,
看法

除 特 别 注 明 的 处 所 外 下文 说 到 的 当 代 中 国哲 学 均 指 当 代 中 国 大陆 的 哲学


,

,


但他

的 全 套 主 张 还 是 要 把个 人 修养 成 圣 人 为

,
只 不 过 圣 人 的 标 准 与儒家 的 不 同而 已
“ ”
,



他 主张 无
好象 不 问 治 国 平 天 下 之 事 实 际 上 他 是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他 治国平 夭下 的理 想 是 恢 复 到 结 绳 而 治


,

所 以 他 也 还 是 从个 人 的 塑 造 开 始 达 到 实 现 治 国 平 天 下 的 目 的 其 他 各 派 也
,
可 以 作 如是 观
,

把 内 圣 外 王 作 为 中 国哲 学 的 共 同 精 神来 把握 我 想 是 比 较 恰 当 的



中 国 哲 学 的 这种 共 同 精神 又 派 生 出几 个 特 点 第 一 重 政治
, ,

,


对 问 题 的观 点 虽 然 歧 异 极 大 但 它 们 关 注 的 问 题 本 身 却 大 致 相 同 它 们 研 究 问 题 的 旨趣 或 目
的 它 们的 串 卓 归 卓 大 致 相 同 岑 和 夸 也
,
这就形 成 了 中 国 哲 学 的 精神 正 如 西 方 古 希腊 哲 学尽
,
,
个 性 的 极 大 弊病 但 是 这 正 好 说 明 中 国 哲 学 非 常 重视 群 众 的 力 量



,
考 虑 的 正 是 如 何 治 国平 天 下 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邻 国 相 望 鸡 犬 之声 相 闻 民至老 死 不 相 往

,
,
来 的太 古 时 代
使 民 无 知无 欲


他 的 方略 就 是 要 绝 圣 弃 智


” ,
因 为 民 之难 治 以 其 智 多
, ,
” ,
所 以 圣 人 之治 常
“ ”
,
中 国 哲 学 并 非不 谈 自然 但 谈 自然 也是 为 了 究 天 人 之 际


,

” ,
为 了 给 人 世 的理 想 秩 序 找 出
天 上 的 依 据 最 终 还 是 为 了 解 决 人 世 的 问 题 董 仲 舒 的 以 阴 阳 五 行 为 框架 的汉 代 神 学经 学是
,

形 和 最典 型 的 例 子 中 国 的 哲 学 绝 少 有 西 方 那 样 的 纯 哲 学 绝 少 有 象 亚 里士 多 德 的 《 而上 学 》 康 德 的 三 《批 判 》 样 的 专 门 的 哲 学 著 作 中 国 哲 学 几 乎 总 是 同政 治 主 张 揉 合 在 一 起 并 以 政 治 主 那 张为 归宿


儒家 学 说经 过 汉 代
本 文是 作者


日在 美 国 爱 荷 华

大 学 的 讲演
的 董 仲 舒 和 宋 代 的 朱 熹 的 两 次 系 统 改 造 之 后 与 孔 子 本人 当 时 的 思 想 也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一方 面
,

,

这是
,
但 另 一 方 面 中 国 的 各 派 哲 学 又 是 在 共 同 的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土壤 上 生 长 起 来 的 它 们

本 文 侧 重 在 后 一 因 素 的 分 析 对 前 一 因 素 只 拟 在 必 要时 附 带 提 到
中 国 哲 学 的 源远 流 长 是 人 所 熟 知 的


殷 周时 期 就 有 了 哲 学 思 维 的萌 芽



春秋 战 国 时 期形
,
成 的 百 家 争 鸣 的 局 面 与 古 希 腊 罗 马 的 学 术 繁 荣 的盛 况 东 西 辉 映
,
,
国 的 多 种 思 想 体 系 当 然 也包 括哲 学 在 内 都 是 在 这种 格 局 的 孕 育 中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都 带 有 这
,
,
种 格 局 的 印记 和 特 征

中 国 哲 学 内容 的 宏 富 也 是 举 世 闻 名的
,


它 以 独 特 的范 畴 系 统 和 命 题 系 统研 究 了 西 方哲 学
。 。


极 为清 楚 了
,

从 表 面 上 看 似 乎 这 只 是 儒 家 一 派 的 精 神 不 足 以 代 表 整 个 中 国 哲 学 的精神 其 实 不 然 比 如道 家 好 像 是 与这 种 精神 相 反 的


,
,
老子 是 反 对 圣 人 的 甚 至 说 圣 人 不 死 大盗 不 止

,
,
、 、 、
,
,

“ ” 朱 熹认 为 格 物 致 知 诚 意 正 心 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这 八 条 是 《 学 》 条 目 大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