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地理事实,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地理原理: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

3.地理事实: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4.地理技能:地图阅读、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技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测、调查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地理考试、作业、 projects 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地理教材,丰富多样,具有启发性。

2.教具:地图、地球仪、模型、图片等。

3.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4.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初中学生的地理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六、教学安排1.课时: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地理课程的课时。

2.教学进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地理教学进度。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15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15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15篇初中地理教案精选15篇初中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的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限,分析^p 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进步读图析图才能。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及其特征。

【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一条河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河流?接着进一步提问:我国的这些河流都分布在哪?它们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总特征【老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谈一谈看完这张图的感受。

【学生答复】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呈现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

2.河流(1)分布特征【老师活动】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学生在图上填出河流的名称,并找到他们的归宿。

【学生活动】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老师总结】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等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外流区。

而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内流区。

【老师活动】提问: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是相间分布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学生答复】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限与之前所学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一样,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潮湿的东部季风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老师总结】注意在西北地区也有外流河,如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东部地区也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部分为内流区。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二、教材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学生认识中国区域地理的“模”。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产业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已具备了对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的知识与方法储备,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分析本部分内容的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逻辑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较快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具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肯定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多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目标1.通过读6-1“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图6-2“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规划”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与面积。

2.通过读6-6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识别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通过读图6-9、6-10、6-11以及联系气候统计图表,说出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规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地理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主要包括:1.第一章:地理常识2.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3.第三章:亚洲的国家4.第四章:我们国家的疆域和行政区划5.第五章:地形和气候6.第六章:河流和湖泊7.第七章: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地理现象的观察和验证。

四、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参考书:地理知识拓展读本3.多媒体资料:地图、卫星图像、地理视频等4.实验设备:地球仪、地形模型、气候模型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确保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地理绘图、报告、论文等,评估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运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书面考试,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4.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地考察、地理竞赛等。

教学评估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两节地理课,每节课45分钟。

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地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初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教师活动一海陆分布出示世界地图1.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2.找出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3.板块的构造的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出示实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教师活动二1.土耳其地震属于哪种类型的自然灾害?2.中国的自然灾害呢?类型?分布?3.中国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4.针对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同学们要掌握安全防护技能有?精讲点播:当地震发生时,及时、有序撤离到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避在小开间的房间或墙角处。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到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震预警系统 D.气象雷达3.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答案】1.C 2.C 3.B【解析】1.读图可知,雅安位于亚欧板块边缘,西南部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并没有地震预警通知功能,故A错误;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并没有预警地震信息的功能,故B错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之后,将地震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故C 正确;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气象状况以及变化趋势,是人们为防范气象风险,保障飞行安全而研制的航空电子产品,与地震关系不大,故D错误。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注意:以下是一份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教案一: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自然环境特征。

3.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地球的自然环境特征。

2.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辨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地球仪指出地球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环境。

二、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地球的基本构造(15分钟)1. 教师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例如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 学生观看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加深理解。

四、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20分钟)1. 教师通过地图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例如亚洲的高山、非洲的沙漠、北美洲的湖泊等。

2. 学生根据提示信息,介绍所学大洲的地理特征。

五、综合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不同大洲的地理特征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总结每个大洲的地理特征。

六、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科的学习。

教案二:认识世界的人文地理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和文化景观。

3.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教学重点:1. 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

2. 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教学难点:1. 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辨析。

2. 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接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个国家的国旗和民俗文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对人文地理的探索欲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6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6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6篇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准备一篇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写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限。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比照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板书:第一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讲授新课]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答复)课件: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答复)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答复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把全班分成假设干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

精选初中地理教案4篇

精选初中地理教案4篇

精选初中地理教案4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本节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你喜欢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请你当参谋】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欢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准备?【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别这么大呢?【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课件展示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

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地理的教案【优秀4篇】

地理的教案【优秀4篇】

地理的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地理的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3)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2、过程与方法(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归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能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和出现的问题。

(2)明确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带来的环境问题2、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一〕【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城市化?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导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破坏的不可逆转。

比如,现在的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的“城市病”。

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过渡〕先请同学们阅读图2—17、P41第一自然段思考城市化对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影响〔板书〕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程对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板书〕(1)对农村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是:改变了城市交通,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板书〕(2)对城市生活的影响[讨论] P41“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交通工具〔点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2)城市的实际情况(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4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4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简要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分析大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获取地理知识,通过知识迁移和运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地形与河流、气候等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增强热爱亚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归纳亚洲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1.掌握从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要素去分析概括某一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一般方法。

2.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诱导法等。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视频或动画、图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播放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亚洲,认识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环节一:慧眼识图指点江山活动1:读图分析教师:结合读图提示,阅读分析“亚洲地形图”。

提示读图四步曲:看图例——找地形——明位置——析特点。

读图提示:1.观察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海拔范围;2.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3.指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在亚洲的位置;4.分析亚洲地形类型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200米以下的平原为绿色,200—1000米的丘陵、高原为浅黄色,1000—3000米的高原、山地为橘黄色;3000—5000米的高原、山地为褐色;2.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3.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河平原位于亚洲南部;4.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活动2:对比分析读图提示:1.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分别有多高?2.对比分析世界各大洲地势高低起伏图。

探索自然,保护家园——初中地理环保教案

探索自然,保护家园——初中地理环保教案

探索自然,保护家园——初中地理环保教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保护地球环境,保持地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初中地理课程就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从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开始,探索自然,保护家园,是初中地理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目标:1.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2.认识及评价不同的环境影响3.探索个人行动对环境的影响4.识别并了解环境问题的来源,这些问题涉及生态、气候,还有空气、土壤和水等方面。

1.环境意识的扩展了解自然环境对我们的意义是开展环保教育的基本入手点之一。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人类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体现自然资源和恢复力的例子,例如森林、空气质量、水资源等,也可以被使用用来强调这些内容。

2.环境的影响力在这个环节,我们要研讨和交流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

学生们应该明白,根据人类不同的挑战和利益,产生了不同的环境成果。

城市扩张、dioxin污染、工厂废水、气候变化等都是由于人类的行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3.个人环保行动的影响学生们应该了解,个人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可见的,而自己的选择可以使对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减少甚至避免。

例如,如果某个人选择使用纸质杯子而不是塑料杯子,他们就减少了废弃物的量。

学生们在本环节时也应探究市民和消费者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例如选择环保产品等。

4.环境问题的评价和执行学生们应该了解环境问题的来源,如已经造成的标志性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和塑料污染等等。

对于新兴的污染问题,比如微塑料,学生们也应学习如何去审视和重新评价。

通过环保行动,学生们也应该了解行动需要的资源和工具,以及向政府和企业伙伴寻求支持的相关渠道。

除了上面几个环节,为了探索自然和保护家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实验室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试验,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优秀教案(优秀5篇)

中学地理优秀教案(优秀5篇)

中学地理优秀教案(优秀5篇)初中地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前置作业】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教学难点: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1. 天圆地方2. 浑天说3. 麦哲伦环球航行4. 地球卫星照片5. 地球是圆的6. 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1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1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1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初中地理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和海陆位置、相邻的国家和省区等(相对位置),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2.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

(重点)3.阅读气温和降水等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重点)二、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等材料,自制幻灯片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的景观吗?学生答:东北地区教师:这些图片呈现的景观与当地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二)、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讲授新课:地理位置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影图和问题,读图回答:(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3)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处于什么样位置。

学生看后,讨论交流展示(略)教师学生总结:1、地理范围:黑、吉、辽即“东北三省”。

2、地理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利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如下: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参照教材P25阅读)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与我们在世界地理中所学到的方法是一致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初步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初中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中国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的地形特点3. 中国的气候特点第二课时:1. 中国的资源特点2.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3. 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我国地理位置及特点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特点。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五、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气候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享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中国的资源特点。

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中国的资源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资源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资源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资源特点。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学生讨论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初中地理《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案

初中地理《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案

初中地理《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四大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能够说出每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观察并分析图表,学生能够认识区域之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及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提高分析信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对不同区域生产生活的分析,能够清楚的认识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展示从1986年4月12日至1991年4月15日我国发行的四套民居邮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邮票有何特点?提问学生“邮票中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民居与自然环境又有何关系呢”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二)环节二:新课讲授1.北方地区教师展示“北方地形图”“华北麦田”和“平原地区村落”景观图片。

问题:(1)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2)耕地类型是什么?农作物品种以什么为主?(3)房屋有何特点?为什么?与自然环境是否有关系?学生活动:(1)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耕地主要是旱地?农作物以小麦种植为主。

(3)房屋低矮,村庄较大;为防寒保暖。

教师总结补充: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季风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还盛产苹果、梨、桃、杏、枣等温带水果。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为了防寒保暖,房屋比较低矮;且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所以村庄都比较大。

2.南方地区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南方气温降水图、地形图及水田、村落景观图,学生读图结合课本资料分析回答。

问题:(1)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点?(2)耕地类型是什么?农作物品种以什么为主?(3)房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1)特点:气候高温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耕地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

(3)房屋多用砖瓦,屋顶坡度大。

初中地理备课流程教案

初中地理备课流程教案

初中地理备课流程教案1. 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 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资料,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 难点: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 地理位置: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相邻国家的关系。

(2) 地形:介绍我国的地形特点,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并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地形的分布情况。

(3) 气候:讲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如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并通过实例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课堂互动(1) 提问:请学生根据地图和教材,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交通等。

4. 案例分析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如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北方地区的工业布局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教材,总结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资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地理教资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知识。

-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祖国地理环境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

-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怀。

教学重点:1. 中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知识。

2. 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1. 地理课本2. 地图3. 地球仪4.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理位置、边界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哪里吗?她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中国地理位置- 教师讲解中国地理位置、边界、邻国等知识。

-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国地理位置。

2. 中国地形地貌- 教师讲解中国地形地貌特点,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 学生观察地图,认识中国地形分布。

3. 中国气候特征- 教师讲解中国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国气候分布。

三、小组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如河流、山脉、气候等。

2. 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分析所研究地理现象的特点和分布。

3.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地理环境,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 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分析家乡的地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
《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Article/Index.html>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
学习新教材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两个大陆和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
/Article/Index.html>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
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
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
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
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做一做]填写课本第114页表格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
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15页的“读一读”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
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
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

[提问]东南亚属于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
气候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复习巩固按照板书引导学生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填写课本第116页[做一做]中表格;阅读第116页“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