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要点:1.平面上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2.两条不同的直线,若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它们相交。

即,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3.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有关两直线垂直,有两个重要的结论: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侧内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侧外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对顶角。

5.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也平行。

6.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则平行。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则平行。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则平行。

7.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8.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指导:平行线中要理解平行公理,能熟练地找出“三线八角”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并会运用与“三线八角”有关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利用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证明或求解。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为360°,而钝角大于90°,因此钝角的个数最少为1个,选项B。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
1. 有一条直线L和一条平行于L的线段AB,AB的长度为
5cm。

现在在L上选取一点C,再选取一个点D,并且D是
AC的中点。

求CD的长度。

解法:由题意可知,CD平行于AB,且AC=2CD。

根据比例
关系,我们可以得到:AC/CD = AB/BD。

由于AC=2CD,
AB=5cm,所以2CD/CD = 5/BD,简化得到2=5/BD。

解方程
得到BD=5/2=2.5cm。

所以CD=AC/2=2.5/2=1.25cm。

2. 在平面上有两条直线L1和L2,L1与L2的交点为A。

由A
分别向两条直线做垂线,分别与两条直线交于B和C。

已知
AB=6cm,AC=8cm。

求BC的长度。

解法:由题意可知,AB垂直于L1,AC垂直于L2。

所以
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的长度:BC^2
= AB^2 + AC^2 = 6^2 + 8^2 = 36 + 64 = 100。

所以BC = 10cm。

3. 平面上有两条平行线L1和L2,L1上有一点P,分别向L1
和L2做两条垂线PA和PB,交于A和B。

已知AP=5cm,
PB=8cm。

求AB的长度。

解法:由题意可知,PA垂直于L1,PB垂直于L2。

所以PAB
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的长度:AB^2 =
AP^2 + PB^2 = 5^2 + 8^2 = 25 + 64 = 89。

所以AB = √89 cm。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及考点)1、若直线AB,CD相交于O,∠AOC与∠BOD的和为200°,则∠AOD的度数为.答案:80°.解析:∵∠AOC=∠BOD,∠AOC与∠BOD的和为200°.∴∠AOC=100°.∵∠AOD与∠AOC互补.∴∠AOD=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2、已知OA⊥OB,∠AOC∶∠AOB=2∶3,则∠BOC= .答案:30°或150°.解析:当OC在∠AOB内部时,∠BOC=30°;当OC在∠AOB外部时,∠BOC=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3、若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则直线b上到直线a距离等于2cm的点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析: 直线b的交点两侧各有一点到直线a的距离等于2cm.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答案:4.解析: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是2、1,的点,即距离坐标是(2,1)的点,因而共有4个.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5、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5° B.135° C.45°或135° D. 不能确定 答案:D.解析: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不能确定.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三线八角.6、平面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最多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 A.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B.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C.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 D.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答案:A.解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3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4部分,其中4=1+1+2. 3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4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7部分,其中7=1+1+2+3. 4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5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11部分,其中11=1+1+2+3+4. ……n 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其中n2+n+22=1+1+2+3+…+n .综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对多能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7、如图,已知∠1=∠2,要使∠3=∠4,则需( ).A. ∠1=∠2B. ∠2=∠4C. ∠1=∠4D. AB ∥CD答案:D.解析:假设∠3=∠4,即∠BEF=∠CFE.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已知∠1=∠2,要使∠3=∠4,只要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8、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图①中的∠DEF=20°,则图②中的∠CFE度数是.(2)若图①中的∠DEF=α,则图③中的∠CFE度数是.(用含有α的式子表示)答案:(1)160°.(2)180°-3α.解析:(1)在图①中:∵AD∥BC.∴∠BFE=∠DEF=20°.∴∠CFE=160°.在图②中,根据折叠性质,∠CFE大小不变.∴∠CFE=160°.(2)在图①中,∠CFE=180°-∠BFE=180°-α.在图②中,∠CFB=∠CFE-∠BFE=180°-α.根据折叠性质,图③中∠CFB与图②中∠CFB相等.在图③中,∠CFE=∠CFB-∠BFE=180°-3α.∴图③中的∠CFE度数是180°-3α.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基础——轴对称的性质.9、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_____∥ _____.().又∵∠1=∠2,(已知).∴_____∥ _____.().∴_____∥ _____.().∴∠3=∠B.().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D=110°,∠EFD=70°,(已知).∴∠D+∠EFD=180°.∴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0、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A.150°B.180°C.270°D.360°答案:C.解析:过B作CD的平行线BF,则CD∥BF∥AE.∴∠DCB+∠CBF=180°,∠ABF=90°.∴∠ABC+∠BCD=∠DCB+∠CBD+∠ABF=180°+90°=270°.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11、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答案:150°.解析:如图,作BE∥AD.∴∠1=∠A=120°.∴∠2=∠ABC=∠1=150°-120°=30°.∵AD∥CF.∴BE∥CF.∴∠C+∠2=180°.∴∠C=180°-30°=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所示,若AB∥CD,则角α,β,γ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过β角的顶点为E,作EF∥AB,α+β-γ=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3、如图AB∥CD∥EF,CG平分∠ACE,∠A=140°,∠E=110°,则∠DCG=().A.13°B.14°C.15°D.16°答案:C.解析:∵EF∥CD,∴∠ECD=180°-∠E=70°.同理∠ACD=40°.∴∠ACE=110°.∵CG平分∠ACE.∴∠ECG=55°.∴∠DCG=∠ECD-∠ECG=70°-55°=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4、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A.15°B.20°C.25°D.30°答案:D.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已知∠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于是可得关于∠B、∠D的方程组:{∠B+∠D=96°∠B−∠D=24°.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5、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解析: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B.解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7、已知:如图,AE⊥BC,FG⊥BC,∠1=∠2,∠D=∠3+60°,∠CBD=70°.(1)求证:AB∥CD.(2)求∠C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C=25°.解析:(1)∵AE⊥BC,FG⊥BC.∴AE∥FG.∴∠2=∠A.∵∠1=∠2.∴∠1=∠A.∴AB∥CD.(2)∵AB∥CD.∴∠C=∠3.∵∠D=∠3+60°,∠CBD=70°,∠C+∠D+∠CBD=180°.∴∠C+∠C+60°+70°=180°.∴∠C=2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8、已知: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E为BC上一点,过E点作EF⊥AC,垂足为F,过点D作DH∥BC交AB于点H.(1)请你补全图形.(2)求证:∠BDH=∠CEF.答案:(1)画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补全图形.(2)∵BD⊥AC,EF⊥AC.∴BD∥EF.∴∠CEF=∠CBD.∵DH∥BC.∴∠BDH=∠CBD.∴∠BDH=∠CE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9、已知,如图,AB∥CD,∠1=∠B,∠2=∠D.求证:BE⊥DE.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过E点作EF∥AB,则∠B=∠3.又∵∠1=∠B.∴∠1=∠3.∵AB∥EF,AD∥CD.∴EF∥CD.∴∠A=∠D.又∵∠2=∠D.∴∠2=∠4.∵∠1+∠2+∠3+∠4=180°.∴∠3+∠4=90°,即∠BED=90°.∴BE⊥ED.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0、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D、GF交于点H,∠1=∠H.故∠2+∠H=∠ABC.易得AB∥G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1、如图,已知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设∠CED=x,∠C+∠D=y.(1)若AB∥CD,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x=90°,且∠AEC与∠D互余,求证:AB∥CD.答案:(1)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证明见解析.解析:(1)∵AB∥CD.∴∠AEC=∠C,∠BED=∠D.∵∠C+∠D=y.∴∠AEC+∠BED=y.∵∠CED=x,∠AEC+∠CED+∠BED=180°.∴x+y=180°.∴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x=90°,即∠CED=90°.∴∠AEC+∠BED=90°.∵∠AEC与∠D互余.∴∠AEC+∠D=90°.∴∠BED=∠D.∴AB∥CD.考点:函数——函数基础知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几何初步——角——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2、阅读材料:材料1:如图(a)所示,科学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即∠1=∠2.材料2:如图(b)所示,已知△ABC,过点A作AD∥BC,则∠DAC=∠C,又∵AD∥BC,∴∠DAC+∠BAC+∠B=180°,∴∠BAC+∠B+∠C=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c)所示,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b反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50°,则∠2= ,∠3= .(2)在(1)中,若∠1=40°,则∠3= ,若∠1=55°,则∠3= .(3)由(1)(2)请你猜想:当∠3= 时,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和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总是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1.100°.2.90°.(2)1.90°.2.90°.(3)90°.解析:(1)∵∠1=50°.∴∠4=∠1=50°.∴∠6=180°-50°-50°=80°.∵m∥n.∴∠2+∠6=180°.∴∠2=100°.∴∠5=∠7=40°.∴∠3=180°-50°-40°=90°.故答案为:100°,90°.(2)∵∠1=40°.∴∠4=∠1=40°.∴∠6=180°-40°-40°=100°.∵m∥n.∴∠2+∠6=180°.∴∠2=80°.∴∠5=∠7=50°.∴∠3=180°-50°-40°=90°.∵∠1=55°.∴∠4=∠1=55°.∴∠6=180°-55°-55°=70°.∵m∥n.∴∠2+∠6=180°.∴∠2=110°.∴∠5=∠7=35°.∴∠3=180°-55°-35°=90°.(3)当∠3=90°时,m∥n.理由是:∵∠3=90°.∴∠4+∠5=180°-90°=90°.∵∠4=∠1,∠7=∠5.∴∠1+∠7+∠4+∠5=2×90°=180°.∴∠2+∠6=180°-(∠1+∠4)+180°-(∠5+∠7)=180°.∴m∥n.故答案为:9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3、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成立.(3)证明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直线AC的平行线,易知∠1=∠PAC,∠2=∠PBD.又∵∠APB=∠1+∠2,∴∠APB=∠PAC+∠PBD.(2)不成立.(3)①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如图4).结论是∠PBD =∠PAC+∠APB.②当动点P在射线BA上(如图5).结论是∠PBD =∠PAC+∠APB或∠PAC =∠PBD +∠APB或∠APB=0°,∠PAC=∠PBD.③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如图6).结论是∠PAC =∠PBD +∠APB.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3=∠4且∠ABC=∠ADC;④∠BAD+∠ABC=180°;⑤∠ABD=∠ACD;⑥∠ABC+∠BCD=180°.能判定AB∥CD的共有()个.A.2B.3C.4D.5答案:A.解析:由平行的判定知③⑥可以判定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25、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正确;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需要两条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6、如图,DB ∥FG ∥EC ,∠ABD=60°,∠ACE=30°,AP 平分∠BAC ,求∠PAG 的度数.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由DB ∥FG ∥EC.可得∠BAC=∠BAG+∠CAG=∠DBA+∠ACE=60°+36°=96°.由AP 平分∠BAC 得∠CAP=12∠BAC=12×96°=48°. 由FG ∥EC 得∠GAC=∠ACE=36°.∴∠PAG=48°-36°=12°.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7、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A.10°B.15°C.20°D.30°答案:B.解析:得∠APC=∠BAP+∠DCP .∴45°+α=60°-α+30°-α.解得:α=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28、已知,如图,AB∥CD,直线α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线段EF点上,P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答案:(1)∠FMP+∠FPM=∠AEF.(2)∠FMP+∠FPM+∠AEF=180°.解析:(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AB∥CD.∴∠AEF+∠CFE=180°.又∵∠FMP+∠FPM+∠CFE=180°.∴∠FMP+∠FPM=∠AEF.(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AB∥CD.∴∠AEF=∠MFD.又∵∠FMP+∠FPM+∠CFE=180°.∴∠FMP+∠FPM+∠AEF=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相交线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线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线平行线经典例题英文回答:Parallel Lines and Intersecting Lines.Parallel lines are lines that never intersect, no matter how far they are extended. Intersecting lines are lines that cross each other at a single point.There are a few different ways to determine if two lines are parallel or intersecting. One way is to look at the slopes of the lines. If the slopes of the lines are equal, then the lines are parallel. If the slopes of the lines are not equal, then the lines are intersecting.Another way to determine if two lines are parallel or intersecting is to look at the intercepts of the lines. If the intercepts of the lines are equal, then the lines are parallel. If the intercepts of the lines are not equal, then the lines are intersecting.Example 1。

Determine if the lines y = 2x + 1 and y = 2x 3 are parallel or intersecting.Slopes: The slope of both lines is 2.Intercepts: The intercept of the first line is 1. The intercept of the second line is -3.Since the slopes of the lines are equal, the lines are parallel.Example 2。

平行线与相交线常见题型

平行线与相交线常见题型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AB∥CD,CD⊥EF,若∠1=124°,则∠2=()A.56°B.66°C.24°D.34°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 D.102°3.如图,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A.35°B.45°C.50°D.55°4.如图,△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5.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 B.∠1=∠DFE C.∠1=∠AFD D.∠2=∠AFD6.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A.∠2 B.∠3 C.∠4 D.∠5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 B.∠2=∠3 C.∠3=∠5 D.∠3+∠4=180°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A.∠1=∠6 B.∠2=∠6 C.∠1=∠3 D.∠5=∠7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A.85°B.70°C.75°D.60°10.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A.65°B.115° C.125° D.130°11.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A.65°B.55°C.45°D.35°12.如图,直线a∥b,∠1=85°,∠2=35°,则∠3=()A.85°B.60°C.50°D.35°二.填空题(共12小题)13.如图,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14.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FA=34°,则∠DAE= 度.15.如图,m∥n,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两直线之间,两直角边与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分别为α、β,则α+β=.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ADC=90°,AB=AD=,CD=,点P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一个动点,若P到BD的距离为,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个.1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18.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若∠1=54°,则∠2= .19.如图,直线AB∥CD,CA平分∠BCD,若∠1=50°,则∠2= .20.如图,已知AB∥CD,BC∥DE.若∠A=20°,∠C=120°,则∠AED的度数是.21.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若∠1=60°,则∠2= .2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M,N两点,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EMB=75°,则∠PNM等于度.23.如图,△ABC中,BC=5cm,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的对应位置时,A′B′恰好经过AC的中点O,则△ABC平移的距离为cm.24.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DE,测得∠B=140°,∠D=120°,则∠C的度数为度.三.解答题(共16小题)25.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AC∥ED,AB∥FD,∠A=65°,求:∠EDF的度数.27.如图,已知AB∥CD,若∠C=40°,∠E=20°,求∠A的度数.28.如图,在△ABC中,∠B+∠C=1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交AC于点E,求∠ADE的度数.29.如图,直线a∥b,BC平分∠ABD,DE⊥BC,若∠1=70°,求∠2的度数.30.如图,E为AC上一点,EF∥AB交AF于点F,且AE=EF.求证:∠BAC=2∠1.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76°,∠DOF=90°,求∠EOF的度数.3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M⊥AB于O.(1)若∠1=∠2,求∠NOD;(2)若∠BOC=4∠1,求∠AOC与∠MOD.33.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AOD=7:11.(1)求∠COE的度数.(2)若射线OF⊥OE,请在图中画出OF,并求∠COF的度数.3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则BE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35.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1)①若∠DCE=45°,则∠ACB的度数为;②若∠ACB=140°,求∠DCE的度数;(2)由(1)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这两块三角尺是否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CE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已知:如图,∠C=∠1,∠2和∠D互余,BE⊥FD于点G.求证:AB∥CD.37.已知:如图所示,∠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2=90°.(1)求证:AB∥CD;(2)试探究∠2与∠3的数量关系.38.如图,∠1+∠2=180°,∠A=∠C,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平分∠DBE吗?为什么.39.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与直线BE、直线CE、直线BF、直线CF相交于点A,G,H,D且∠1=∠2,∠B=∠C (1)找出图中相互平行的线,说说它们之间为什么是平行的;(2)证明:∠A=∠D.40.将△ABC纸片沿DE折叠,其中∠B=∠C.(1)如图1,点C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B与DF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C落在四边形ABCD内部的点G处,探索∠B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和培优题(含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7•新城区校级模拟)如图,AB∥CD,CD⊥EF,若∠1=124°,则∠2=()A.56°B.66°C.24°D.34°【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EH=124°,再根据CD⊥EF,即可得出∠2的度数.【解答】解:∵AB∥CD,∠1=124°,∴∠CEH=124°,∴∠CEG=56°,又∵CD⊥EF,∴∠2=90°﹣∠CEG=3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垂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2017•禹州市一模)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D.102°【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2=∠1﹣∠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B∥CD,∴∠A=∠3=40°,∵∠1=120°,∴∠2=∠1﹣∠A=8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的度数和得出∠2=∠1﹣∠A.3.(2017•莒县模拟)如图,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A.35°B.45°C.50°D.5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4=∠2,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直线a∥b,∴∠4=∠2=55°,∴∠1=∠3﹣∠4=100°﹣55°=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2017•莒县模拟)如图,△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解答】解:∵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A点移动的距离是2AC,则BF=AD,连接FC,则S△BFC=2S△ABC,S△ABC=S△FDC=S△FDE=2,∴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三角形之间面积关系是解题关键.5.(2017春•杭州月考)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 B.∠1=∠DFE C.∠1=∠AFD D.∠2=∠AFD【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2,再由∠1=∠DFE,得出∠2=∠DFE,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DF∥BC.【解答】解: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1=∠DFE;理由如下:∵EF∥AB,∴∠1=∠2,∵∠1=∠DFE,∴∠2=∠DFE,∴DF∥B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2016•柳州)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A.∠2 B.∠3 C.∠4 D.∠5【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1和∠2是对顶角,不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B、∠1和∠3是同位角,不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C、∠1和∠4是内错角,不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D、∠1和∠5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的定义的应用,能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2016•来宾)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 B.∠2=∠3 C.∠3=∠5 D.∠3+∠4=180°【分析】直接用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判断.【解答】解:A、∵∠1与∠2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位角,∴∠1=∠2,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B、∵∠2与∠3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内错角,∴∠2=∠3,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C、∵∠3与∠5既不是直线a,b被任何一条直线所截的一组同位角,内错角,∴∠3=∠5,不能得到a∥b,∴符合题意,D、∵∠3与∠4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旁内角,∴∠3+∠4=180°,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是平行线的判定,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8.(2016•百色)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A.∠1=∠6 B.∠2=∠6 C.∠1=∠3 D.∠5=∠7【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解答】解:∵∠2=∠6(已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能使a∥b的条件是∠2=∠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9.(2016•营口)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 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A.85°B.70°C.75°D.6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OC=120°,再求出∠BOC=3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OC,∠A=60°,∴∠A+∠AOC=180°,∴∠AOC=120°,∴∠BOC=120°﹣90°=30°,∴∠DEO=∠C+∠BOC=45°+30°=7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016•陕西)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A.65°B.115°C.125°D.130°【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A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AB的度数,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E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B∥CD,∴∠C+∠CAB=180°,∵∠C=50°,∴∠CAB=180°﹣50°=130°,∵AE平分∠CAB,∴∠EAB=65°,∵AB∥CD,∴∠EAB+∠AED=180°,∴∠AED=180°﹣65°=1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11.(2016•威海)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A.65°B.55°C.45°D.35°【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求∠ACD的度数,再根据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出∠1的度数.【解答】解:∵DA⊥AC,垂足为A,∴∠CAD=90°,∵∠ADC=35°,∴∠ACD=55°,∵AB∥CD,∴∠1=∠ACD=5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2.(2016•毕节市)如图,直线a∥b,∠1=85°,∠2=35°,则∠3=()A.85°B.60°C.50°D.35°【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求出∠4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3=∠4=50°.【解答】解:在△ABC中,∵∠1=85°,∠2=35°,∴∠4=85°﹣35°=50°,∵a∥b,∴∠3=∠4=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比较简单;运用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本题的解法有多种,也可以利用直线b下方的三角形和对顶角相等来求解.二.填空题(共12小题)13.(2017•辽宁模拟)如图,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75°.【分析】由BD与AC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C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所求角度数即可.【解答】解:∵BD∥AC,∠1=65°,∴∠C=∠1=65°,在△ABC中,∠A=40°,∠C=65°,∴∠2=75°,故答案为:75°【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4.(2017春•萧山区月考)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FA=34°,则∠DAE= 17 度.【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AF的度数,再根据对折的知识即可求出∠DAE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A=∠DAF,∵∠BFA=34°,∴∠DAF=34°,∵△AFE是△ADE沿直线AE对折得到,∴∠DAE=∠FAE,∴∠DAE=∠DAF=17°,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AF的度数,此题难度不大.15.(2017•河北一模)如图,m∥n,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两直线之间,两直角边与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分别为α、β,则α+β=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C作CE∥m,∵m∥n,∴CE∥n,∴∠1=∠α,∠2=∠β,∵∠1+∠2=90°,∴∠α+∠β=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16.(2016•凉山州)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ADC=90°,AB=AD=,CD=,点P 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一个动点,若P到BD的距离为,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2 个.【分析】首先作出AB、AD边上的点P(点A)到BD的垂线段AE,即点P到BD的最长距离,作出BC、CD的点P(点C)到BD的垂线段CF,即点P到BD的最长距离,由已知计算出AE、CF 的长为,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E⊥BD于E,过点C作CF⊥BD于F,∵∠BAD=∠ADC=90°,AB=AD=,CD=2,∴∠ABD=∠ADB=45°,∴∠CDF=90°﹣∠ADB=45°,∵sin∠ABD=,∴AE=AB•sin∠ABD=3•sin45°=3>,CF=2<,所以在AB和AD边上有符合P到BD的距离为的点2个,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各边上点到BD的最大距离比较得出答案.17.(2016•菏泽)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15°.【分析】过A点作AB∥a,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AB∥b,所以∠1=∠2,∠3=∠4=30°,加上∠2+∠3=45°,易得∠1=15°.【解答】解: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2016•连云港)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若∠1=54°,则∠2= 72°.【分析】由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BC=∠1,由BC平分∠AB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CBD=∠ABC,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1=54°,∴∠ABC=∠1=54°,又∵BC平分∠ABD,∴∠CBD=∠ABC=54°.∵∠CBD+∠BDC+∠DCB=180°,∠1=∠DCB,∠2=∠BDC,∴∠2=180°﹣∠1﹣∠CBD=180°﹣54°﹣54°=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各角的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19.(2016•青海)如图,直线AB∥CD,CA平分∠BCD,若∠1=50°,则∠2= 65°.【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BC+∠BCD=180°,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BC=∠1=50°,则∠BCD=13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CD=∠BCD=65°,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的度数.【解答】解:∵AB∥CD,∴∠ABC+∠BCD=180°,而∠ABC=∠1=50°,∴∠BCD=130°,∵CA平分∠BCD,∴∠ACD=∠BCD=65°,∵AB∥CD,∴∠2=∠ACD=65°.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0.(2016•金华)如图,已知AB∥CD,BC∥DE.若∠A=20°,∠C=120°,则∠AED的度数是80°.【分析】延长DE交AB于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FE=∠B,∠B+∠C=18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延长DE交AB于F,∵AB∥CD,BC∥DE,∴∠AFE=∠B,∠B+∠C=180°,∴∠AFE=∠B=60°,∴∠AED=∠A+∠AFE=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2016•云南)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若∠1=60°,则∠2= 6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由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直线a∥b,∠1=60°,∴∠1=∠3=60°.∵∠2与∠3是对顶角,∴∠2=∠3=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2.(2016•吉林)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M,N两点,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EMB=75°,则∠PNM等于30 度.【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NM=∠BME=75°,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D=45°,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D,∴∠DNM=∠BME=75°,∵∠PND=45°,∴∠PNM=∠DNM﹣∠DNP=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2016•泰州)如图,△ABC中,BC=5cm,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的对应位置时,A′B′恰好经过AC的中点O,则△ABC平移的距离为 2.5 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线段平行,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B′是BC的中点,求出BB′即为所求.【解答】解:∵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的对应位置,∴A′B′∥AB,∵O是AC的中点,∴B′是BC的中点,∴BB′=5÷2=2.5(cm).故△ABC平移的距离为2.5cm.故答案为:2.5.【点评】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24.(2016•都匀市一模)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DE,测得∠B=140°,∠D=120°,则∠C的度数为100 度.【分析】过点C作CF∥AB,由平行线性质可得∠B,∠D,∠BCF,∠DCF的关系,进而求得∠C.【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C作CF∥AB.∵AB∥DE,∴DE∥CF;∴∠BCF=180°﹣∠B=40°,∠DCF=180°﹣∠D=60°;∴∠C=∠BCF+∠DCF=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运用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需要作辅助线求解,难度中等.三.解答题(共16小题)25.(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解答】解:OA∥BC,OB∥AC.∵∠1=50°,∠2=50°,∴∠1=∠2,∴OB∥AC,∵∠2=50°,∠3=130°,∴∠2+∠3=180°,∴OA∥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26.(2016•槐荫区二模)如图,已知AC∥ED,AB∥FD,∠A=65°,求:∠EDF的度数.【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AC∥ED,∴∠BED=∠A=65°,∵AB∥FD,∴∠EDF=∠BED=6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27.(2016•厦门校级一模)如图,已知AB∥CD,若∠C=40°,∠E=20°,求∠A的度数.【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C,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AB∥CD,∴∠1=∠C=40°,∴∠A=∠1﹣∠E=40°﹣20°=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2016•江西模拟)如图,在△ABC中,∠B+∠C=1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交AC于点E,求∠ADE的度数.【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A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BAD即可.【解答】解:∵在△ABC中,∠B+∠C=110°,∴∠BAC=180°﹣∠B﹣∠C=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BAC=35°,∵DE∥AB,∴∠ADE=∠BAD=3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9.(2016•江西模拟)如图,直线a∥b,BC平分∠ABD,DE⊥BC,若∠1=70°,求∠2的度数.【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BD=7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BD=ABD=3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a∥b,∴∠1=∠ABD=70°,∵BC平分∠ABD,∴∠EBD=ABD=35°,∵DE⊥BC,∴∠2=90°﹣∠EBD=5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0.(2016•朝阳区一模)如图,E为AC上一点,EF∥AB交AF于点F,且AE=EF.求证:∠BAC=2∠1.【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F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F=∠EFA,根据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EF∥AB,∴∠1=∠FAB,∵AE=EF,∴∠EAF=∠EFA,∵∠1=∠EFA,∴∠EAF=∠1,∴∠BAC=2∠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1.(2016秋•宜兴市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76°,∠DOF=90°,求∠EOF的度数.【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A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E,然后根据∠EOF=∠DOF﹣∠DOE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76°,∵OE平分∠BOD,∴∠DOE=∠BOD=38°,∵∠DOF=90°,∴∠EOF=∠DOF﹣∠DOE=90°﹣38°=5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与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32.(2016春•西华县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M⊥AB于O.(1)若∠1=∠2,求∠NOD;(2)若∠BOC=4∠1,求∠AOC与∠MOD.【分析】(1)由已知条件和观察图形可知∠1与∠AOC互余,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2)利用已知的∠BOC=4∠1,结合图形以及对顶角的性质求∠AOC与∠MOD.【解答】解:(1)因为OM⊥AB,所以∠1+∠AOC=90°.又∠1=∠2,所以∠2+∠AOC=90°,所以∠NOD=180°﹣(∠2+∠AOC)=180°﹣90°=90°.(2)由已知∠BOC=4∠1,即90°+∠1=4∠1,可得∠1=30°,所以∠AOC=90°﹣30°=60°,所以由对顶角相等得∠BOD=60°,故∠MOD=90°+∠BOD=150°.【点评】本题利用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计算,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33.(2016春•双城市期末)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AOD=7:11.(1)求∠COE的度数.(2)若射线OF⊥OE,请在图中画出OF,并求∠COF的度数.【分析】(1)根据∠AOC+∠AOD=180°可得∠AOC和∠AOD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7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可得∠DOE=35°,再根据邻补角定义可得∠COE的度数;(2)分两种情况画图,进而求出∠COF的度数.【解答】解:(1)∠AOC:∠AOD=7:11,∠AOC+∠AOD=180°,∴∠AOC=70°,∠AOD=110°,∵∠BOD=∠AOC,∴∠BOD=70°,∵OE平分∠BOD,∴∠DOE=35°,∴∠COE=180°﹣∠DOE=145°;(2)分两种情况,如图1,∵OF⊥OE,∴∠EOF=90°,∴∠COF=∠COE﹣∠EOF=145°﹣90°=55°,如图2,∠COF=∠360°﹣∠COE﹣∠EOF=1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邻补角、对顶角,关键是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34.(2016春•太仓市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则BE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A=∠C=90°,得∠ABC+∠ADC=18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等角的余角相等易证明和BE与DF两条直线有关的一对同位角相等,从而证明两条直线平行.【解答】解:BE∥DF.理由如下:∵∠A=∠C=90°(已知),∴∠ABC+∠ADC=180°(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BE平分∠ABC,DF平分∠ADC,∴∠1=∠2=∠ABC,∠3=∠4=∠ADC(角平分线的定义).∴∠1+∠3=(∠ABC+∠ADC)=×180°=90°(等式的性质).又∠1+∠AEB=9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AEB(同角的余角相等).∴BE∥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此题运用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等角的余角相等和平行线的判定,难度中等.35.(2016春•周口期末)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1)①若∠DCE=45°,则∠ACB的度数为135°;②若∠ACB=140°,求∠DCE的度数;(2)由(1)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这两块三角尺是否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①首先计算出∠DCB的度数,再用∠ACD+∠DCB即可;②首先计算出∠DCB的度数,再计算出∠DCE即可;(2)根据(1)中的计算结果可得∠ACB+∠DCE=180°,再根据图中的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推理即可;(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得.【解答】解:(1)①∵∠ECB=90°,∠DCE=45°,∴∠DCB=90°﹣45°=45°,∴∠ACB=∠ACD+∠DCB=90°+45°=135°,故答案为:135°;②∵∠ACB=140°,∠ACD=90°,∴∠DCB=140°﹣90°=50°,∴∠DCE=90°﹣50°=40°;(2)∠ACB+∠DCE=180°,∵∠ACB=∠ACD+∠DCB=90°+∠DCB,∴∠ACB+∠DCE=90°+∠DCB+∠DCE=90°+90°=180°;(3)存在,当∠ACE=30°时,AD∥BC,当∠ACE=∠E=45°时,AC∥BE,当∠ACE=120°时,AD∥CE,当∠ACE=135°时,BE∥CD,当∠ACE=165°时,BE∥A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理清图中角的和差关系.36.(2016秋•郓城县期末)已知:如图,∠C=∠1,∠2和∠D互余,BE⊥FD于点G.求证:AB∥CD.【分析】首先由BE⊥FD,得∠1和∠D互余,再由已知,∠C=∠1,∠2和∠D互余,所以得∠C=∠2,从而证得AB∥CD.【解答】证明:∵BE⊥FD,∴∠EGD=90°,∴∠1+∠D=90°,又∠2和∠D互余,即∠2+∠D=90°,∴∠1=∠2,又已知∠C=∠1,∴∠C=∠2,∴AB∥C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由BE⊥FD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1和∠D 互余.37.(2016春•广州校级期末)已知:如图所示,∠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2=90°.(1)求证:AB∥CD;(2)试探究∠2与∠3的数量关系.【分析】(1)已知BE、DE平分∠ABD、∠BDC,且∠1+∠2=90°,可得∠ABD+∠BDC=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可得两直线平行.(2)已知∠1+∠2=90°,即∠BED=90°;那么∠3+∠FDE=90°,将等角代换,即可得出∠3与∠2的数量关系.【解答】证明:(1)∵BE、DE平分∠ABD、∠BDC,∴∠1=∠ABD,∠2=∠BDC;∵∠1+∠2=90°,∴∠ABD+∠BDC=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2)∵DE平分∠BDC,∴∠2=∠FDE;∵∠1+∠2=90°,∴∠BED=∠DEF=90°;∴∠3+∠FDE=90°;∴∠2+∠3=9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难度不大.38.(2016秋•内江期末)如图,∠1+∠2=180°,∠A=∠C,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平分∠DBE吗?为什么.【分析】(1)证明∠1=∠CDB,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2)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证得∠A=∠CBE,然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证得;(3)∠EBC=∠CB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解答】解:(1)平行.理由如下:∵∠1+∠2=180°,∠2+∠CDB=180°(邻补角定义),∴∠1=∠CDB,∴AE∥F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平行.理由如下:∵AE∥CF,∴∠C=∠CB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C,∴∠A=∠CBE,∴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平分.理由如下:∵DA平分∠BDF,∴∠FDA=∠ADB,∵AE∥CF,AD∥BC,∴∠FDA=∠A=∠CBE,∠ADB=∠CBD,∴∠EBC=∠CBD,∴BC平分∠DBE.【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39.(2016秋•双柏县期末)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与直线BE、直线CE、直线BF、直线CF相交于点A,G,H,D且∠1=∠2,∠B=∠C(1)找出图中相互平行的线,说说它们之间为什么是平行的;(2)证明:∠A=∠D.【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CE∥FB,进而可得∠C=∠BFD,再由条件∠B=∠C 可得∠B=∠BFD,从而可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B∥CD;(2)根据(1)可得AB∥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解答】(1)解:∵∠1=∠2,∴CE∥FB,∴∠C=∠BFD,∵∠B=∠C,∴∠B=∠BFD,∴AB∥CD;(2)证明:由(1)可得AB∥CD,∴∠A=∠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40.(2016春•邳州市期末)将△ABC纸片沿DE折叠,其中∠B=∠C.(1)如图1,点C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B与DF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C落在四边形ABCD内部的点G处,探索∠B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AB与DF平行.根据翻折可得出∠DFC=∠C,结合∠B=∠C即可得出∠B=∠DFC,从而证出AB∥DF;(2)连接GC,由翻折可得出∠DGE=∠ACB,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1=∠DGC+∠DCG,∠2=∠EGC+∠ECG,通过角的运算即可得出∠1+∠2=2∠B.【解答】解:(1)AB与DF平行.理由如下:由翻折,得∠DFC=∠C.又∵∠B=∠C,∴∠B=∠DFC,∴AB∥DF.(2)连接GC,如图所示.由翻折,得∠DGE=∠ACB.∵∠1=∠DGC+∠DCG,∠2=∠EGC+∠ECG,∴∠1+∠2=∠DGC+∠DCG+∠EGC+∠ECG=(∠DGC+∠EGC)+(∠DCG+∠ECG)=∠DGE+∠DCE=2∠ACB.∵∠B=∠ACB,∴∠1+∠2=2∠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翻折得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出∠B=∠DFC;(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角的计算求出∠1+∠2=2∠B.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知识积累】一、相交线1、邻补角:如下图,∠1和∠2(或∠3和∠4、或∠5和∠6、或∠7和∠8、或∠1和∠3、或∠2和∠4、或∠5和∠7、或∠6和∠8)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如上图,∠1和∠4(或∠2和∠3、或∠5和∠8、或∠6和∠7)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4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1和∠4相等),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同位角:如上图,∠1和∠5(或∠3和∠7、或∠2和∠6、或∠4和∠8),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的同一侧,即左侧(或左侧、或右侧、或右侧),并且在另外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即上方(或下方、或上方、或下方),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4、内错角:如上图,∠3和∠6(或∠4和∠5),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5、同旁内角:如上图,∠3和∠5(或∠4和∠6),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垂直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垂直定义的两层含义:(1)∵∵A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2)∵AB∵CD(已知),∵∵AOC=90°(垂直的定义)2、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段的概念: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1,直线a与b平行,∠1=(3x+70)°,∠2=(5x+22)°,求∠3的度数。

图1例2.已知:如图2,AB∥EF∥CD,EG平分∠XXX,∠B+∠BED+∠D=192°,求∠EGD的度数。

图2例3.如图3,已知AB∥CD,且∠B=40°,∠D=70°,求∠DEB的度数。

图3例4.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3条或3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例5.6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例6.1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例7.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中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二、巩固练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条。

A。

6B。

7C。

8D。

9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A。

36条B。

33条C。

24条D。

21条4.已知平面中有n个点,A、B、C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A、D、F、E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这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个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等于()。

A。

9B。

10C。

11D。

125.若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6.如图,已知FD∥BE,则∠1+∠2-∠3=()。

图4A。

90°B。

135°C。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 )
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
(1)∵∠3=∠4(已知)
∴∥()
(2)∵∠DBE=∠CAB(已知)
∴∥()
(3)∵∠ADF+=180°(已知)
∴AD∥BF()
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
(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
(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共43小题)
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
(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
(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15.如图,已知AB∥PN∥CD.
(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
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典型例题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典型例题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如图OA⊥OC,OB⊥OD,
且∠BOC=α,则
∠AOD=_1_8_0_0_-_α__
B
A
CD O
知识及运用
7、(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2)若n条直线交于一点,共有几
对对顶角? l
m
nO
l3 l4
l2
l5
l1
ln
知识及运用
8、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
第五章 复习
----典型例题
三亚五中 李欣
知识结构
两条直线相交
平 面
相交线
内 直
两条直线被第
线
三条直线所截



平行公理
关 平行线

平移
邻补角 对顶角
对顶角 相等
垂线及 其性质
点到直 线距离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条件
性质
c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相交或平行 D.相交、平行或垂直
B
C
知识及运用
15、(1)小勇准备在C处牵牛到河边AB 饮水,请你画出最短线路;
(2)若他要到D处,线路又怎样?
A C
BA
B
D
C
16、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 ∠BOD,OF平分∠BOC 。 ∠2 :∠1 = 4:1,求∠AOF的度数; D
E
2
A
1
B
O
C
F
17、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
ED交BC于点G,点D、C分别落在D′、
C′位置上,若∠EFG=55°,求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

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相交与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下面我将给出一些经典例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解答。

例题1,已知直线l1,2x + 3y = 6和直线l2,4x 6y = 12,请判断直线l1和l2的关系。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转化为斜截式或截距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

对于直线l1,2x + 3y = 6,将其转化为斜截式得到y = -(2/3)x + 2。

对于直线l2,4x 6y = 12,将其转化为斜截式得到y = (2/3)x 2。

从斜率的角度来看,直线l1的斜率为-2/3,直线l2的斜率为2/3。

由于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直线l1和l2是垂直的,不会相交。

从截距的角度来看,直线l1的截距为2,直线l2的截距为-2。

由于截距不相等,所以直线l1和l2不会相交。

综上所述,直线l1和l2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例题2,已知直线l1,3x 4y = 8和直线l2,6x 8y = 16,请判断直线l1和l2的关系。

解答:同样地,我们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转化为斜截式或截距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

对于直线l1,3x 4y = 8,将其转化为斜截式得到y = (3/4)x 2。

对于直线l2,6x 8y = 16,将其转化为斜截式得到y = (3/4)x 2。

从斜率的角度来看,直线l1和l2的斜率都为3/4。

由于斜率相等且截距也相等,所以直线l1和l2是重合的,即两条直线完全重合,相交于无穷多个点。

从截距的角度来看,直线l1的截距为-2,直线l2的截距也为-2。

由于截距相等,所以直线l1和l2是平行的。

综上所述,直线l1和l2既重合又平行。

以上是我对相交与平行线经典例题的回答,从斜率和截距两个角度进行了解析。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考题(附答案及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考题(附答案及解析)

A BDC第5题图 平行线相交线常见题型过关练习一、选择题一、如图,l 1∥l 2,∠1=120°,那么∠2= . (第1题图)二、如图,AB ∥CD ,∠DCE=80°,那么∠BEF=3、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 的大小为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AB ∥CD ,AD 和BC 相交于点O ,∠A =40°,∠AOB =75°.那么∠C 等于 五、如图,AB ∥CD ,∠C =80°,∠CAD =60°,那么∠BAD 等于 六、如图,AB ∥EF ∥CD ,∠ABC =46°,∠CEF =154°,那么∠BCE 等于(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7、如图,AB∥CD,AC 与BD 相交于点O ,∠A=30°,∠COD=105°.那么∠D 的大小是 八、如图,直线l 1∥l 2,∠1=40°,∠2=75°,那么∠3等于九、如图,己知AB∥CD,BE 平分∠ABC,∠CDE=150°,那么∠C 的度数是 10、如图,已知AB ∥CD ,那么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个。

1一、如图,CD ∥AB ,∠1=120°,∠2=80°,那么∠E 的度数是(第10题图)(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二、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那么∠3等于13、如图,已知AB∥CD,∠E=︒28,∠C=︒52,那么∠EAB 的度数是 14、如图,AB ∥EF ∥CD ,∠ABC = 46,∠CEF = 154,那么∠BCE 等于 1五、如下图,AB ∥CD ,∠E =37°,∠C =20°,那么∠EAB 的度数为1六、如图,已知AB ∥CD ,∠A =60°,∠C =25°,那么∠E 等于 (第15题图)B AD CEF 15446 (第14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7、如下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别离相交于点A、点B,AM b⊥,垂足为点M,假设158∠=︒,那么2∠=_________1八、如图:CD平分∠ACB,DE∥AC且∠1=30°,那么∠2=度.1九、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辅助线已画)(第19题图)答案及解析一、分析:由邻补角的概念,即可求得∠3的度数,又由l1∥l2,依照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解答:∵∠1=120°,∴∠3=180°﹣∠1=60°,∵l1∥l2,∴∠2=∠3=6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概念.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二、分析:依照平行线的性质推出∠DCE+∠BEF=180°,代入求出即可.解答:∵AB∥CD,∴∠DCE+∠BEF=180°,∵∠DCE=80°,∴∠BEF=180°﹣80°=100°.点评:此题要紧考查对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点的明白得和把握,依照平行线的性质推出∠DCE+∠BEF=180°是解此题的关键.3、分析:依照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EFA=55°,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E的度数.解答:∵AB∥CD,∠C=125°,∴∠EFB=125°,∴∠EFA=180﹣125=55°,∵∠A=45°,∴∠E=180°﹣∠A﹣∠EFA=180°﹣45°﹣55°=80°.4、分析:由∠A=40°,∠AOB=75°,依照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的度数,又由AB∥CD,依照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C的值.解答:∵∠A=40°,∠AOB=75°.∴∠B=180°﹣∠A﹣∠AOB=180°﹣40°﹣75°=65°,∵AB∥CD,∴∠C=∠B=65°.五、分析:依照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依照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明白∠BAD的度数.解答:∵∠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例题汇总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例题汇总

1. 如图,∠ B= ∠ C, AB ∥ EF 求证:∠ BGF= ∠ CEA CGBF D2.如图, EF∥ AD ,∠ 1 =∠ 2,∠ BAC = 70 °。

求∠ AGD3.已知:如图AB∥CD,EF交A B 于 G,交 CD 于 F, FH 均分∠ EFD ,交 AB 于H ,∠ AGE=50 o,求:∠ BHF 的度数。

EAHB GC F D4.已知:如图∠ 1=∠ 2,∠ C= ∠D ,那么∠ A= ∠ F 吗?试说明原因D E F2HG15.已知:如图, AB//CD ,试解决以下问题:( 1)∠ 1+∠ 2= ______;( 2)∠ 1+∠ 2+∠ 3= _____;( 3)∠ 1+∠ 2+∠ 3+∠ 4= _____;( 4)尝试究∠ 1+∠ 2+∠ 3+∠ 4++∠ n=;6.如图 11,E、F分别在AB、CD上,1 D , 2 与 C 互余且 EC AF ,垂足为O,求证:AB // CD.AEB OCF D图 117.如图, AC // BD , AB // CD , 1 E , 2F,AE交CF于点O,试说明:AE CF.8.如图,AEB NFP ,M C ,判断 A 与P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M N PEFABC9.如图,AD是CAB 的角均分线, DE // AB , DF // AC , EF 交 AD 于点 O .请问:( 1)DO是EDF 的角均分线吗?假如是,请赐予证明;假如不是,请说明原因.( 2)若将结论与AD是CAB 的角均分线、DE // AB 、 DF // AC 中的任一条件互换, ?所得命题正确吗?10.如图, AD 是∠ EAC 的均分线, AD ∥ BC ,∠ B = 30 °,你能算出∠ EAD 、∠ DAC 、∠ C 的度数吗?11. 如图 , ∠ 1= ∠ 2 , ∠ 3=105o,求∠ 4 的度数。

cd13ab4212.如图, EF∥ AD ,∠ 1 = ∠ 2,∠ BAC = 7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整编)

相交线与平行线(整编)

相交线与平行典例分析:题型一:例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求∠AOC的度数.变式1: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COE=90°,OD平分∠BOF,∠BOE=50°.(1)求∠AOC的度数;(2)求∠EOF的度数.变式2:如图,AO⊥BC,DO⊥OE,OF平分∠AOD,∠AOE=35°.(1)求∠COD的度数;(2)求∠AOF的度数;变式3: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F是两条射线.(1)如图1,若∠EOF=90°,且OD平分∠AOE,∠BOF=60°,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OE平分∠BOD,∠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3)如图3,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求∠AOC的度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题型二:例题2.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M=90°.(1)如图1,若OC平分∠AOM,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BOC=4∠NOB,且OM平分∠NOC,求∠MON的度数.变式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M⊥AB于O.(1)若∠1=∠2,求∠NOD;(2)若∠BOC=4∠1,求∠AOC与∠MOD.变式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与∠AOD的度数比为4:5,OE⊥AB,OF平分∠DOB,求∠EOF 的度数.变式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题型三:例题3:如图,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在一个矩形中,三个顶点分别在矩形的三条边上,如果∠1=25°,那么∠2的度数是()A.25°B.35°C.45°D.55°变式1:如图,已知a∥b,将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放置,∠1=110°,则∠2的度数为()A.40°B.45°C.50°D.60°变式2:如图,直尺的一条边经过一个含45角的直角顶点直尺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直角三角尺的两边相交,若∠1=30°,则∠2的度数是()A.30°B.45°C.60°D.75°变式3: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组对边上,如果∠1=30°,那么A.30°B.40°C.50°D.60°变式4: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5°,则∠2的度数()A.10°B.25°C.30°D.35°变式5:.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1=∠2B.∠3=∠4C.∠2+∠4=90°D.∠1=∠4题型四:例题4: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1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CFE度数是多少()A.160°B.150°C.135°D.110°变式1:图1是矩形纸片,∠SAB=20°,将纸片沿AB折叠成图2,则∠ACN的度数是()A.40°B.45°C.50°D.60°变式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处,若∠1=56°,则∠A.56°B.62°C.68°D.124°变式3:如图,将矩形ABCD沿GH折叠,点C落在点Q处,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AGE=32°,则∠GHC等于()A.112°B.110°C.108°D.106°变式4: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A.115°B.120°C.125°D.130°变式5: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A.120°B.108°C.126°D.114°题型五:例题5:如图,已知AB∥CD,∠α=.变式1:如图所示,AB∥EF,∠B=35°,∠E=25°,则∠C+∠D的值为.变式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度.变式3:如图,AB∥CD,∠P=90°,设∠A=α、∠E=β、∠D=γ,则α、β、γ满足的关系是()A.β+γ﹣α=90°B.α+β+γ=90°C.α+β﹣γ=90° D.α+β+γ=180°变式4:如图,已知AB∥DE,∠ABC=50°,∠CDE=150°,则∠BCD的值为变式5:11.如图,AB∥CD,有图中α,β,γ三角之间的关系是题型六:例题6: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P和∠A、∠C的关系,并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结论(1)(2)(3)(4).我选择结论.说明理由.变式1:(1)如图1,a∥b,则∠1+∠2=(2)如图2,AB∥CD,则∠1+∠2+∠3=,并说明理由(3)如图3,a∥b,则∠1+∠2+∠3+∠4=(4)如图4,a∥b,根据以上结论,试探究∠1+∠2+∠3+∠4+…+∠n=(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说明理由)变式2: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变式3:(1)如图甲,AB∥CD,试问∠2与∠1+∠3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2)如图乙,AB∥CD,试问∠2+∠4与∠1+∠3+∠5一样大吗?为什么?(3)如图丙,AB∥CD,试问∠2+∠4+∠6与∠1+∠3+∠5+∠7哪个大?为什么?你能将它们推广到一般情况吗?请写出你的结论.题型七:例7.如图,AD∥BC,∠BAD=∠BCD,AE,CF分别是∠BAD,∠BCD的角平分线,由此判断AE∥CF,请说明理由.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变式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BCD(1)BE与D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若(1)中“∠A=∠C=90°”改为∠A=∠C,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题型八:例8.已知:如图,CB⊥AB,CE平分∠BCD,DE平分∠CDA,∠1+∠2=90°,求证:DA⊥AB.变式1.如图,DE平分∠ADC,CE平分∠BCD,且∠1+∠2=90°.试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题型九:例9.问题情景:如图1,AB∥CD,∠P 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问题迁移:(2)如图3,AD∥BC,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求∠CPD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式1.已知: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C、D两点,直线d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A、B 两点,点P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A、B两点重合).(1)如图1,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总有:∠CPD=∠PCA+∠PDB,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PD、∠PCA、∠PD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PD、∠PCA、∠PDB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只需直接给出结论)?课后巩固:1.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2.如图,AB∥CD∥EF,∠ABE=70°,∠DCE=144°,则∠BEC的度数为()A.34°B.36°C.44°D.46°3.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A.20°B.30°C.50°D.80°4.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字.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则n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5.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6.如图,AB∥CD,则∠A、∠C、∠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A.∠A=∠C+∠E+∠F B.∠A+∠E﹣∠C﹣∠F=180°C.∠A﹣∠E+∠C+∠F=90°D.∠A+∠E+∠C+∠F=360°7.如图,AB∥CD,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则∠BFD=()A.110°B.120°C.125°D.135°第6题图第7题图8.如图所示,某住宅小区内有一长方形地块,想在长方形地块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路,余下部分绿化,道路的宽为2米,则绿化的面积为m2.9.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AE、DC交于点G.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ADG与△CEG的周长之和是cm.10.如图,将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方向平移得到△A1B1C1.若AB=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2,则BB1=.11.如图所示,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cm,WG=8cm,WC=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