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和茶”文言文主题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红树主人2013-04-12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
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
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
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
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
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茶经》共十章。
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
“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
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卷上一之源【注释】(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
《诗经.周南》:伐其条枚。
掇,拾拣。
(2)栟榈:棕树。
《说文》:“栟榈,棕也”。
栟,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
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茶经》陆羽全文+译文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著作《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撰第1 页:一之源第2 页:二之具第3 页:三之造第4 页:四之器第5 页:五之煮第6 页:六之饮第7 页:七之事第8 页:八之出第9 页:九之略第10 页:十之图●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木并]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木并]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
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
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
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上艹下设],四曰茗,五曰[下艹下舛]。
[原注:周公云:[木贾],苦荼。
”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上艹下设]。
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上艹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野者上,园者次。
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2019-2020-新唐书·陆羽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唐书·陆羽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新唐书陆羽传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
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
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
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著书甚多。
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
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
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唐才子传陆羽》)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宝间,署羽伶师署:官府B.以《易》自筮筮:占卜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工:擅长D.岂徒尝镜水之鱼徒:仅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养。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红树主人2013-04-12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
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
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
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
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
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茶经》共十章。
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
“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
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卷上一之源【注释】(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
《诗经.周南》:伐其条枚。
掇,拾拣。
(2)栟榈:棕树。
《说文》:“栟榈,棕也”。
栟,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
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最新2018】《饮茶》阅读答案参考-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2018】《饮茶》阅读答案参考-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饮茶》阅读答案参考饮茶喝茶是我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
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
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
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
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
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
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
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洌、略带甘涩。
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
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
这种茶味道纯清,更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
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1.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茶具等内容。
(3分)2.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3分)3.用开水冲泡茶有哪些优点?(4分)4.根据上下文,请你简单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
(4分)。
《新唐书-陆羽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陆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新唐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
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
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
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著书甚多。
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
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
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唐才子传·陆羽》)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宝间,署羽伶师署:官府B.以《易》自筮筮:占卜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工:擅长D.岂徒尝镜水之鱼徒:仅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养。
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陆文学自传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往往独行野中。
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
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
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缉学工书。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适:满足B.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失期C.自幼学属文属:写作D.洎至德初,秦人过江洎:到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3分)()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茶》阅读答案
《茶》阅读答案《茶》阅读答案篇1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消逝,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始终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依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简洁精致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有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有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缘由,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特殊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简洁。
先是龙凤团,后来进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
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
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一再致意,不由于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洁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
文言文《陆羽》练习与答案
文言文《陆羽》练习与答案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
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
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
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工古调歌诗。
兴极闲雅,著书甚多。
扁舟往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痛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
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墅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洁其行而秽.其迹秽:使……污秽B.貌寝.,口吃而辩寝:丑陋C.诵古诗,裴.回至月黑裴:长衣下垂的样子D.羽野服..挈具而入野服:穿田野人的服装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羽虽是竟陵禅师智积在河边捡到的,但他并不想跟随智积削发为僧,他生性诙谐,曾任优伶的老师。
B.陆羽的名字是他自己从《易经》卦辞中取得的,他尽管口吃,但很善辩。
他治学严谨,待人守信。
C.陆羽写了《茶经》后,人们便称他为“茶仙”,茶商还用陶瓷铸他的像,把他当作神来祭祀。
陆羽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
陆羽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陆羽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篇一:陆羽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
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
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
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
貌侻陋,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
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
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
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
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
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
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节选自《新唐书陆羽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或言有僧得诸水滨诸:之B.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名:取名C. 太守李齐物见,异之异:认为奇异D. 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忤:触犯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B.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C.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D.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羽身世凄凉,自幼被弃在水滨,始终不知父母是谁。
陆羽《茶经》全文阅读、译文
陆羽《茶经》全文阅读、译文导读: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
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一、茶的起源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
它高一尺、二尺。
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
在巴山、峡川一带。
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
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
叶形像栀子。
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
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
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
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
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
种后三年即可采茶。
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陆羽《茶经-茶之饮》(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陆羽《茶经·茶之饮》(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
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乏以浆;蹋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晋有刘琨、左思之徒,皆饮焉。
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茶饼者。
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②。
或用葱、姜、枣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
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阴采夜焙,非造也。
嚼味嗅香,非别也。
膻鼎.腥瓯,非器也。
膏薪庖炭,非火也。
飞湍壅潦,非水也。
外熟内生,非炙也。
碧粉缥尘,非末也。
操艰搅遽,非煮也。
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
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③补所阙人。
(选自陆羽《茶经·茶之饮》,有删改)文本二: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
章献太后垂帘时,溥因奏事,盛称浙茶之美,云:“自来进御,唯建州饼茶,而浙茶未尝修贡。
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
”自国门挽船而入,称“进奉茶纲..”有司不敢问。
所贡余者,悉入私室。
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例每发运使入奏舳舻蔽川自泗州七日至京予出使淮南时,见有重载入汴者,求得其籍,言“两浙笺纸三暖船”,他物称是..。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浙江茶纲》,有删改)[注]①呿,张口。
②痷茶,指夹生茶。
③按经《茶经》云:第二沸,留热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者,名曰隽永。
饮茶阅读练习和译文参考
饮茶阅读练习和译文参考饮茶阅读练习和译文参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饮茶阅读练习和译文参考,欢迎大家分享。
饮茶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
《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
”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
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
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
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
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
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
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
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吴主孙皓每宴群宦,皆令尽醉。
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以茶茗自代。
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
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
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续搜神记》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劝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胰。
置柈中,以茗浇之,容一斛二斗。
客云:“此名茗瘕。
”(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渐身衣野服。
衣:穿。
B.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市:买C.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胜:超过D.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唐才子传·陆羽》羽字鸿渐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唐才子传·陆羽》羽字鸿渐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
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
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
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
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著书甚多。
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①,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②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
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
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陆羽》)注:①犊鼻:即犊鼻裤,围裙,一说指短裤。
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避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愧一事不尽其妙尽:穷尽B.貌寝,口吃而辩寝:丑陋C.羽野服挈具而入挈:提着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究:追究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世人对陆羽才华赏识的一组是①育为弟子②闻人善,若在己③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④穷歌诗之丽则⑤今二妙千载一遇⑥辕门当节钺之重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羽出身不详,为自己取名,可见其有志节,曾做过优人的老师和僧人。
喝茶阅读答案
喝茶阅读答案喝茶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喝茶阅读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
公元780年,学者陆羽国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
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
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
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
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窖(xun,同熏)制的花熏茶。
这些茶又因茶种。
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
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
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
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冽、略带甘涩。
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通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
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
这种茶味道纯清,D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
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阅读题:1.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__、_、___、茶具等内容。
2.根据第三段内容填空。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_、_、_、_ 、花熏茶。
3.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不超过10个字)4.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比较举例子B.作比较打比方C.举例子打比方D.下定义举例子5.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
《喝茶》阅读答案
《喝茶》阅读答案《喝茶》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喝茶》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学习和练习,希望对于大家学习《喝茶》原文有素帮助和益,同时希望大家的阅读水平更上一层楼,关于《喝茶》阅读答案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吧!喝茶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
公元780年,学者陆羽国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
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
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
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
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窖(xun,同“熏”)制的花熏茶。
这些茶又因茶种。
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
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
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
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冽、略带甘涩。
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通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
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
这种茶味道纯清,D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
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阅读题:1.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__、_、___、茶具等内容。
2.根据第三段内容填空。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_、_、_、_ 、花熏茶。
3.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不超过10个字)4.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比较举例子B.作比较打比方C.举例子打比方D.下定义举例子5.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
6.“这种茶味道纯清,D能显示茶的真味”一句中的空格应填上哪一个副词?正确的一项是( )A也 B.才 C.更 D.参考答案:1.茶叶品种;泡茶的方法;烧茶的水。
《茶起源于中国》阅读题目及答案
《茶起源于中国》阅读题目及答案【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国。
虽然神农氏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只是传说,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国唐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
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的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是粗放型解渴的饮用形式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唐朝中叶盛行煎茶法,煎茶用的是饼茶,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的茶末,再进行煎煮。
陆羽的《茶经》将饮茶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把饮茶的方法程序化了,并辅以美学思想, 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 ,将饮茶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在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时,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
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化,饮茶方法在唐代陆羽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 由原来的煎茶法发展成为更为高雅的点茶法。
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掺任何杂质,当时的时尚还十分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
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
元代虽然历史较短,但在饮茶法上却进一步走向成熟。
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葱、姜、盐等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 到了元代逐渐被摈弃,采用更为简单的“清饮”方式。
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加调料。
这种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茶文化发展到明代,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简单化,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宋煎点饮茶法变革成了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瀹”有“浸、渍”的意思。
瀹饮法, 即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
这种沸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法逐渐取代了煎点法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人至今都普遍使用的饮茶方法。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唐书 陆羽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唐书陆羽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
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闻人善,若在己。
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著书甚多。
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
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
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史载茶圣陆公,婴而见弃江干,瑟瑟就毙。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
又占《易》,得彖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使姓陆,名羽,字鸿渐也。
赞曰:“本乃凡贱,实为天骄;胎胞所生,竟同仙降。
一羽之轻,百姓珍重;一叶之微,万寿其昌!”(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B.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C.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D.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甲】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作弟子育。
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羽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
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
又耻削发,因亡去,匿为优,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无何,亦遁去。
古语云洁其行而秽其迹者,其羽之谓乎?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或交游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
与人期,虽阻于虎狼不避也。
扁舟往来山寺,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因羽形为瓷陶,神祀之。
人买茶与器之足多者,赠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羞之,更著《毁茶论》。
【乙】夫茶,始为“荼”,其属槚、蔎、茗、荈杂糅,囊括实繁。
至陆羽公,始独简南国嘉木之曰茶者论之,崇其康药之效,净化之用,怡养之功,和平之德,专其名而定其义,著《茶经》,备述一源、二具、三造、四器、五煮、六饮、七事、八出、九略,且图谱之。
书同形,事同旨,民皆曰茶,凡浙闽湘鄂滇黔所辖尤兴焉,于是茶道流布而茶艺张扬也。
由是,以茶为生者众。
今之书“茶”者,呈“人在草木”之形,草木之芽醒于春,如诗如画,人处焉,繁忙其事,亦静亦动,天合为一,寓大意于新绿,采秀色而可餐,妙不胜言也。
由是观之,创此自然之道,文明之说,费倡广光大之心血,居未可磨灭之功者,非茶圣莫属也!
史载茶圣陆公,婴而见弃江干,瑟瑟就毙。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
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
又占《易》,得彖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使姓陆,名羽,字鸿渐也。
赞曰:“本乃凡贱,实为天骄;胎胞所生,竟同仙降。
一羽之轻,百姓珍重;一叶之微,万寿其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羽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
B.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羽/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
C.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羽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
D.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羽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段甲侧重于写陆羽的生平事迹和个性;文段乙则侧重于写他在事业上的主要贡献。
B.甲乙两段文字对陆羽姓名出处的表述大体一致,但对具体命名人的表述有所不同。
C.陆羽耻于削发,又不愿接受伶师一职,故几次逃离,最终专于读书、交流与著述。
D.陆羽孤傲,陪饮李季卿,不仅没有接受李的赏钱,还写了《毁茶论》来宣泄不快。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古语云洁其行而秽其迹者,其羽之谓乎?
②鬻茶家因羽形为瓷陶,神祀之。
13.请根据甲、乙两则文字,概述陆羽为什么会被奉为“茶仙”或“茶圣”。
(3分)
【参考答案】
10.A
11.(3分)D(“不仅没有接受李的赏钱”一说,于原文无据)
12.①古话说,有人品性高洁,可行为表现却很糟糕,恐怕是讲陆羽这种人的吧?
②卖茶的商家按照陆羽的相貌制作成陶瓷人偶,像神灵一般供奉祭祀他。
13.(3分)著《茶经》,总结茶道茶艺。
推广茶文化。
推动了茶叶种植。
促进了茶叶经济发展。
爱茶而不求名利。
【参考译文】
【甲】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
小时候,(偶然)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识字)不能阅读,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
当他背诵经书的时候,糊里糊涂好像有所丢失一样,过了一天还是无法记住,禅师鞭打他,陆羽感叹说:“时间流逝了,怎么还是不会写呢!”伤心不已。
等到长大后,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渐》卦,卦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器。
”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
(后来)他耻于当和尚,就逃离寺庙,躲进了一个说唱搞笑的优伶班子,还撰写了几千字的诙谐文稿。
天宝年间,官府任命他为优伶的老师,没办法,又跑了。
古话说,有人品性高洁,可行为表现却很糟糕,恐怕是讲陆羽这种人的吧?
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
有时也与闻名的僧人或隐士往来,成天宴饮,交谈学问。
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
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
(他)若跟人有约定,即使被再大的困难或危险阻挠,也会坚持前往。
他常常驾着小舟在在山寺间来往,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清流。
有时独行在旷野之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渐渐懂得喝茶了。
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当有人买茶和茶具多的时候,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
当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
陆羽身穿农夫衣裳,拎着茶具,进到衙门去侍茶。
喝完茶,李季卿吩咐家奴给陆羽赏钱。
陆羽认为这于自己是一种羞辱,写了一篇《毁茶论》(宣泄不快)。
【乙】茶,当初叫做“荼”。
它的品类包括槚、蔎、茗、荈等,混杂而繁多。
到陆羽先生,才单单选了一种叫“茶”的南方美树进行研究。
他推崇茶叶有助健康的效果、净化肺腑的作用,滋养容颜的功能,平静身心的美德,确定茶的专有名称,概括茶的定义,撰写成一部《茶经》,全面介绍了茶叶文化的起源、用具、炮制、器物、冲泡、品尝、生产、流通、简史等九个方面的知识,并且绘成图画,系统地加以说明。
(这样)文字书写相同了,事务意义统一了,老百姓也都称之为“茶”了,尤以浙江、福建、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所属地区为胜,于是茶道茶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大力发扬。
从这开始,以种茶、卖茶为生的人越来越多了。
现在写“茶”字,呈现的是上面草字头,下面木字底,人在草木之间的形态。
(试想,)草木的叶芽在春天苏醒,美得如诗如画,农人在其中忙着采摘,有动有静,天人合一,如此巨大的生活意义寄寓在一片新生绿色,采摘秀美的芽尖正合于天下人品饮,此中妙处真是说不尽啊!由此看来,创立茶道这等取源于自然的文明学说,耗费提倡推广、发扬光大的心血,理当占有不可磨灭功劳的人,一定是茶圣陆羽了!
历史记载,茶圣陆羽在婴儿时就被抛弃在江岸边上,浑身发抖,眼看快死。
这时一群大雁为他栖落地下,用宽展的翅膀遮着他,发出长鸣,仿佛要告诉附近的人(这里有个婴儿)。
智积方丈听到叫声,就前去拾起这个孩子,把他揣在怀里带回寺庙,每天喂些米浆茶水,终于让孩子活了下来。
(老方丈)又根据《易经》占卜,得到一句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大雁栖落陆地,它的一根小小羽毛也是可以当作赠礼的)。
”于是让这孩子姓陆,名羽,字鸿渐。
有人写了一首诗评赞道:“陆羽啊,出生平凡低贱,实为天之骄子;母亲生而不养的弃儿,成人后竟然如同神仙下凡一般可敬。
茶叶啊,一片羽毛那样轻微,却深得百姓万民的珍爱;一片细小的叶芽儿,却能助益人们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