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总体要求总学时课内90学时4周专周(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建议开课学期第5学期参考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成虹,高教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冲压成形的基础知识;冲压材料和冲压设备的选用;2)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知识;3)掌握冲压模具制造的常用方法;2.技能目标1)掌握冲压模具制造的操作基本技能;2)掌握冲压模具装配的与试模的技能;3)能力目标1)具备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能力;2)具备冲压模具的设计能力;3)具备冲压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和实施能力各学习情境(教学章)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载体选择冲裁件弯曲件拉深件以典型冲裁、弯曲、拉深等零件作为载体1)冲压加工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1学时2)冲压变形的分析; 2学时塑性、变形抗力、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冲压变形的分类及变形趋向性控制3)冲压工艺卡的认知; 2学时典型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卡;常用的冲压材料及其性能;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合理选择冲压设备;5)企业生产现场的认知。
1学时教学方法建议: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导向教学,生产现场教学宏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微观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现场(示范)教学法等教学资源要求教学课件、视频文件、载体零件实物、工程案例、电子教案、黑板、模具模型、工具、冲床等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1.具备识图与制图、建模能力2.材料知识与选用能力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具有全面的冲压变形和冲压工艺知识;具有全面、正确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具有情境2(第2章):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具备一定的合作、沟通、组织能力;3)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低碳环保的意识。
工作任务:1.分析指定冲裁件的冲压工艺性,编制满足该制件生产纲领的冲压工艺规程;2.按冲压工艺规程提出的方案设计冲裁模(单工序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级进冲裁模);3.根据企业的模具制造条件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4.模具装配和模具调试;5.冲裁件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检测。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大纲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大纲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k1310507(二)开课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三)实验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属于非独立设课,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在总体上使学生了解典型冲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冲模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及其在模具中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熟悉模具的装配程序。
(四)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五)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冲压模具,锤子、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等拆装工具。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填写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填写完整。
每人需独立(用直尺、圆规等)按近似比例相应绘制一张冲模结构草图,并详细列出冲模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此外简要说明每副模具的工作原理。
2.考核方式:操作3.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占课程总成绩10%二、实验课程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实验内容:单工序冲裁模具拆装、级进冲裁模具拆装、复合模具拆装、弯曲模具拆装及拉深模具拆装。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模具拆装的先后顺序,分清楚哪是可拆零件哪是不可拆零件,明确模具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和其在模具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重点和难点:分清哪是可拆零件哪是不可拆零件,明确模具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和其在模具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三、实验指导书和参考文献1.《中国模具设计大典》,肖祥芷,王孝培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3.《冲压手册》,王孝培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4.《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郑可煌编,第一版,宇航出版社,1990.5.《冲压模具设计》,万战胜编,第一版,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6.《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郑家贤编,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广东工业大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本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工艺特点、应用范围和计算方法;掌握制定冲压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后应能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冲压成形原理,能够分析板料成形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并初步具有解决冲压间质量问题、分析经济效益于从事冲压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的能力;2.具有制定一般冲压件的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能力;3.熟悉有关实验设备和仪器,掌握冲压成形种工艺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能够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二.课程内容1.绪论冲压工艺的特点、优越性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冲压工艺的工序和分类。
本课程的性质、要求、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冲裁冲裁过程变形机理,剪切区的受力和应力状态分析,冲裁变形过程,剪切力曲线,剪切裂纹的形成和发展。
剪切区硬度分布,冲裁件质量分析。
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间隙的重要意义,间隙对冲压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和力能消耗的影响规律,间隙的确定方法及合理选用。
冲裁模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及方法。
冲裁力、功的计算及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材料的经济利用、搭边和余量。
整修、光洁冲裁和精密冲裁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3.弯曲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宽板和窄板塑性弯曲时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
弯曲时应变中性层的概念,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宽板弯曲时的主应力分布图。
应力中性层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
弯曲力矩与弯曲力的计算、弯曲件回弹的理论分析、影响回弹角的因素。
提高弯曲件精度的技术措施,弯曲极限变形程度——最小许用弯曲半径及其影响因素,弯曲模工件部分尺寸的确定。
4.拉深圆筒件拉深变形过程——拉深过程中各变形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分析。
拉深过程中起皱的原因。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制定单位: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方式:必修课学时:36学分:2.5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考核方式:考试课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一、课程简介《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冲压成型性能、冲压设计的工艺要求、冲压成型原理及冲压成型设备、典型冲压模具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具有一般冲压件的模具设计能力,为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学习和掌握冲压、冲压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冲压成型的基本原理;2、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基本设计规律;3、培养学生典型冲压模具的设计与计算能力;4、培养贯彻执行冲压模具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冲压的基础知识1.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冲压的有关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冲压成型基本概念、冲压工序分类、冲模分类,以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了解冲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教学内容(1)冲压模具概述(2)冲压成型基本问题(3)冲压设备(4)冲压行业现状及前景(二)冲压变形理论基础1.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塑性变形基本概念,了解材料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基本特点、材料冲压成型性能。
了解冲压材料的选择原则。
2.教学内容(1)塑性变形基本概念(2)塑性力学基础(3)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特点(4)冲压成型性能与冲压材料(三)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1.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冲裁变形区受力情况,熟悉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冲裁模间隙值的重要性及确定方法,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冲裁工艺力、材料利用率计算方法,掌握冲裁件排样与搭边设计、冲裁件工艺分析、冲裁工艺方案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
2015级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中职)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stampingprocessanddesignofmould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总学时:40(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0学时)总学分:2.5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面向中职)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冲压变形规律、变形的工艺技术装备的工程学科。
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制造行业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冲压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冲压工艺方法的变形特点与工艺计算,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与设计要点。
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冲压制件生产中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冲压相关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来源于工程实际、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应重视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尽量联系实际,进行现场教学。
课程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该能够设计计算中等复杂程度的冲裁、弯曲或拉伸模具,具备初步处理冲压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应让学生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1、熟悉冲裁、弯曲、拉伸、其他成形等典型冲压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2、掌握冲裁、弯曲、拉伸、其他成形生产时,材料的力学特征与变形规律、模具的典型结构与设计要点;3、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了解一定的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种素材(如实物、图片、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进行直观教学,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注意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观摩模具厂,以增强感性认识。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塑性成型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并应经过金工实习,有条件的应到相应的工厂进行参观实习。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课程的学习采取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形式进行。
二、课程目标通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各类冲压模具的设计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应用。
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认识到这类模具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能较好的掌握各类冲压工序(包括冲孔、落料、拉深、弯曲等)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能较好的掌握各类冲压模具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3)具有阅读并分析典型冲压模具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4)具有初步的对各类冲压模具的调试和排故能力。
2.能力目标(1)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获得信息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3)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具有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5)具有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素质目标(1)能阅读冲压模具和冲压机械的相关技术文件。
(2)初步具备冲压模具安装,调试,故障维修能力。
(3)能够读懂检修方案,并掌握检修方案的制定程序及方法。
(4)根据典型冲压模具装配的训练,掌握零件装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5)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6)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工作的良好作风。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化机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教学大纲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代码:02213061(Ramming craft and mold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40理论学时:38实验学时:10 实验项目:2个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开课院部: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膜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熟悉冲压用材料、模具用材料以及冲压用设备等;掌握各种冲压工艺的成形方法,并具有初步解决生产中常见工艺问题的能力;掌握各种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并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冷冲压基础知识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冷冲压的基本概念,了解冷冲压加工特点及应用,了解冲压工序的分类;2、了解塑性变形的概念及本质,掌握影响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3、了解冲压成形的应力和应变;4、了解冲压设备的选用及模具的结构和分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冷冲压的基本概念;2、影响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难点:1、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2、冲压成形的应力和应变;【教学内容】1、冷冲压概述;2、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3、冷冲压材料;4、冷冲压模具材料;5、冲压设备;第二章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 10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冲裁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冲裁间隙的作用及选取方法;2、熟练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原则和方法;3、掌握冲裁排样;4、熟练掌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5、了解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6、掌握冲裁模的典型结构;7、熟悉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8、了解冲裁模的转配和调试,了解冲裁模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原则和方法;2、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3、冲裁排样;4、冲裁模的典型结构;难点: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2、冲裁排样;【教学内容】1、冷冲压概述;2、冲裁变形分析;3、冲裁排样设计;4、冲裁间隙;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6、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7、冲裁模典型结构;8、冲裁模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弯曲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弯曲过程的变形特点;2、掌握弯曲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3、掌握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4、了解弯曲力的计算方法;5、了解弯曲力的结构工艺性;6、掌握弯曲件的工序安排;7、了解典型弯曲模的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弯曲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3、弯曲件的工序安排;难点:1、弯曲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典型弯曲模的结构【教学内容】1、弯曲变形过程分析;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3、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4、弯曲力的计算;5、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6、弯曲件的工序安排;7、典型的弯曲模结构;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拉深的定义及分类,了解圆筒形拉深过程的变形特点;2、掌握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3、掌握旋转体拉深件胚料尺寸的计算;4、领会圆筒形拉深工艺的计算;5、了解拉深力和压边力的确定;6、掌握拉深件的工艺性;7、了解典型拉深模的结构;8、熟悉拉深模工作部分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旋转体拉深件胚料尺寸的计算;3、拉深件的工艺性;难点:1、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拉深变形过程;【教学内容】1、拉深变形过程;2、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3、旋转体拉深件胚料尺寸的计算和拉深系数的确定;4、拉深力和压边力的确定;5、其他零件形状的拉深;6、拉深模设计;第五章其他成形工艺及成形模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胀形的定义及变形特点;2、掌握翻边的定义及变形特点,了解翻边模的结构;3、了解缩口的定义及变形特点,了解缩口模的结构;4、了解校平和整形的加工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孔翻边和外缘翻边的变形特点;难点:内孔翻边和外缘翻边的工艺计算;【教学内容】1、胀形;2、翻边;3、缩口;4、校平和整形;第六章冷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2、会制定一般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规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难点: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教学内容】1、冷冲压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2、冷冲压工艺规程制定的实例;教学进度安排表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核心专业课之一。
冲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大纲设计周数: 3 学分: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专业)一、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学习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强化工程计算、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培养和提高模具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1、冲压零件工艺性分析:根据冲压零件用途,使用情况,工作场合要求,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等,分析冲压零件的成形工艺性,确定可能的生产方案,采用的生产方法,经过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2、选择压力机。
3、设计1-2套冲压模具图。
4、画出所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主要模具零件图。
5、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该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及设计方法的指导。
1、冲压零件工艺性分析:根据冲压零件用途,使用情况,工作场合要求,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等,分析冲压零件的成形工艺性,确定可能的生产方案,采用的生产方法,经过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2、必要计算毛坯尺寸计算、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力的计算3、冲压模具结构确定工作部分结构、定位零部件结构、卸料结构、模架及标准件选择确定。
4、绘制模具装配草图初绘模具装配图,并选择压力机、校验压机参数。
5、校核计算必要受力零部件强度,刚度校核计算。
6、画装配图要求装配图按冲压模具特殊要求进行绘制,对模具各部分结构表达清晰,标注装配尺寸,填写明细表;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7、画零件图按制图标准画图,注出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材料度要求、热处理技术条件。
8、校对、审图、整理资料所有课程设计的技术资料(任务书、零件图、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模具设计说明书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一、引言A.课程简介B.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悉冲压工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冲压工艺的流程和步骤;-能够进行基本的模具设计和模具工艺分析;-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冲压加工问题。
二、课程内容A.冲压工艺1.冲压加工概述-冲压加工的定义和分类-冲压加工的优点和限制2.冲压加工原理-动力学原理-冲压过程的力学特性-冲压加工的应力和变形分析3.冲压加工流程-冲压加工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冲压零件的设计考虑因素4.冲压工艺参数-冲压压力和功率的计算-冲压速度和时间的选择-冲压工艺的调整和优化5.冲压模具-冲压模具的分类和结构-冲压模具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冲压模具的制作和维护B.模具设计1.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2.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的功能和要求-模具零件的材料和加工工艺3.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的选择和布局-模具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4.模具工艺分析-模具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模具工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5.模具制造与维护-模具制造的工艺和方法-模具维护和修复的技巧和方法三、教学方法A.理论教学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B.实践教学利用实验室或工作坊设备,让学生亲自进行冲压加工和模具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C.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具体冲压加工和模具设计问题,拓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A.课堂参与和作业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解。
B.实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应按要求完成实验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
C.期末考试学生应参加期末考试,测试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掌握程度。
五、参考教材六、参考资料七、教学团队A.主讲教师:XXXB.助教:XXX八、备注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并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学时:80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8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预备技师学生(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冲压成形原理,能分析板料成形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具有制定一般冲压件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解决冲压件质量问题与从事冲压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研究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2、后续课程:《冷冲模课程设计》(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1、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种素材(如实物、图片、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进行直观教学,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注意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观摩模具厂,以增强感性认识。
2、重点和难点:重点:(1)合理选用各种冲压件的工艺所需要的模具,能设计冲裁、弯曲、拉深模具以及模具生产技术;(2)分析冲压加工的变形过程以及受力情况;(3)金属塑性变形在冷冲压工艺中的作用,对冲压件材料进行成形性能理论分析;(4)分析冲裁模冷冲压中主要加工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分类和设计步骤;(5)分析弯曲变形与冲裁分离模的不同点以及不同冲裁压力机和凸凹模的结构特点;(6)分析拉深模与弯曲模的同异点,在工艺参数、工序数目与工艺顺序方面的差异,主要分析圆筒件的拉深,以及其它各种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7)分析冲压工艺规程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冲压的工艺性和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设备的选用及工艺文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
难点:(1)分析冲压加工的变形过程以及受力情况;(2)金属塑性变形在冷冲压工艺中的作用,对冲压件材料进行成形性能理论分析;(3)分析冲裁模冷冲压中主要加工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分类和设计步骤;(4)分析冲压工艺规程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冲压的工艺性和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设备的选用及工艺文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编号:16118662学时/学分:56/3.5开课学期:6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目的: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冲压成形工艺原理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冲压技术工程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完成冲压成形基础理论与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方法的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学习冲压基本工艺原理与工艺实施方法、冲压模具原理与设计方法。
基本工艺包括冲裁、弯曲、拉深、翻边、缩口、胀形、起伏成形、压印等。
了解常见冲压专项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2.能力要求:学会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设计;能够运用所学冲压工艺与模具知识分析冲压件工艺性,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能够解决冲压基本工艺实际问题。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体系、有为实现目标而主动采集有用信息的意识、持有严谨的工程作业态度、养成冲压技术+ 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工艺实验,课外自学,习题演练,有条件最好安排现场参观。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冲压工艺基础知识(4学时)知识点:冲压工艺特点及应用,冲压工艺的分类,冲压材料,冲压设备,冲模常用标准,冲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重点:冲压工艺的分类,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第二章冲压工艺基础理论(2学时)知识点:塑性成形基本概念,塑性成形力学基础,塑性成形基本规律。
重点:塑性成形基本规律。
难点:塑性成形力学基础。
第三章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18学时)知识点: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过程、裂纹的形成与发展、剪切力行程曲线),冲裁件质量分析及控制(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冲裁件尺寸精度、冲裁件平面变形、冲裁模间隙),冲裁工艺计算(排样设计、冲裁工艺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冲裁工艺设计(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冲裁模总体结构设计(冲裁模具的分类、冲裁模的典型结构、冲裁模的类型选择、冲裁模零件结构形式的确定),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工作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定位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压料、卸料、送料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导向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连接与固定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冲裁设备的选用与校核;重点:冲裁件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冲裁工艺要点,冲裁模组成及功用;难点:冲裁变形机理,冲裁件质量分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代码:20E00905学时分配:集中3周赋予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2)、机械CAD、机械设计基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后续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模具Pro/E、模具综合实验、毕业综合训练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制图、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知识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流程,冲压设备的选择,并能对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其出冲压模,能使用CAD软件绘制出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知识应用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CAD软件应用于具体的冲压件模具设计与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学生通过冲压件工艺分析、冲压设备的选择、冲压模具设计、CAD软件绘图、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环节,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强化工程制图和CAD软件的使用能力。
通过此次综合设计训练,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查阅和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其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能够熟练地查阅和运用有关技术资料;2. 能对冲压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3. 能确定出冲压件的最佳成形工艺方案,并合理选择冲压设备;4. 掌握冲压模具设计流程;5.能设计出相应冲压件的冲压模具;6.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出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7.熟练使用Word软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适用四年制本科材料成型专业(参考时数:4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从事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现场实施冲压工艺的能力,为就业后进行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和冲压工艺的现场实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冲压基本工序(冲裁、弯曲和拉深)的变形规律、变形特点、有关工艺计算、模具结构设计和工作部分尺寸计算,了解其它冲压工艺(翻边、胀形、缩口、整形及校平)的工艺特点及模具结构,能够根据冲压件制定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
本课程的前程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学、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认识实习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包括生产实习、成型模具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冲压基本知识(4学时)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冲压基本工序第三节:冲压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第四节:冲压变形引起的材料硬化第五节:冲压常用材料第二章:冲裁工艺设计(6学时)第一节:冲裁基本知识第二节:冲裁间隙第三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度几制造公差第四节:提高冲裁件精度的方法第五节:冲裁工艺设计第三章:弯曲工艺设计(4学时)第一节:弯曲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最小弯曲半径第三节:弯曲回弹第四节:弯曲工艺计算第五节:弯曲模结构及工作部分计算第四章:拉深工艺设计(10学时)第一节:拉深基本原理第二节:圆筒形拉深件工艺计算第三节:有凸缘圆筒形件拉深第四节:拉深模设计计算第五节:盒形件拉深第六节: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第五章:其它成形工艺设计(4学时)第一节:翻边第二节:账形第三节:缩口第四节:整形与校平第六章:冲模结构设计及压力机选用(10学时)第一节:冲模基本类型和结构组成第二节:冲模结构设计第三节:压力机的选用第七章:连续模设计(4学时)第一节:连续模的特点及应用第二节:冲裁连续模设计第三节:拉深连续模设计第八章: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2学时)第一节:冲压工艺制定的一般步骤第二节:实例四、学时分配总学时: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4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各章学时参见教学内容五、课程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一:模具结构及拆装实验(2学时)实验二:冲压工艺操作和冲压件质量控制实验(2学时)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丁松聚. 冷冲模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马正元,韩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王孝培. 冲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4、冲模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七、大纲使用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了解冲压工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冲压件的设计和模具的制造。
二、教学内容
1.冲压工艺基础知识
1.1冲压工艺的定义和特点
1.2冲压工艺的发展历程
1.3冲压件的分类和特点
1.4冲压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步骤
1.5冲压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2.1冲压模具的定义和分类
2.2冲压模具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2.3冲压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
2.4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冲压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3.1冲孔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3.2弯曲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3.3深冲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3.4复杂零件的冲压工艺设计和计算
4.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4.1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工艺要求
4.2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4.3冲压模具的零件加工工艺
4.4冲压模具的装配与试模
5.冲压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5.1冲压工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5.2冲压工艺在家电制造中的应用
5.3冲压工艺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
5.4冲压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作业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
1.平时成绩占50%,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
2.期末考试占50%,主要测试学生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1.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参考书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冲压工艺与设备》等
3.实验室场地和设备:冲压设备、CAD/CAM软件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周:导论,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2.第二周-第三周:冲压工艺基础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3.第四周-第五周: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4.第六周-第七周:冲压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5.第八周-第九周: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6.第十周-第十一周:冲压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7.第十二周:复习和总结
七、教学参考及教学资料收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定期收集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并给予学生参考和借阅。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更多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