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西街的简介和历史

合集下载

阳朔攻略

阳朔攻略

阳朔西街西街是阳朔县城内的一条古老街区,有1400多年的历史,位于县城中心,全长1180米,宽8米的街道。

西街的房屋古朴典雅,桂北明清时期风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

“西街”是一条充满西方色彩的洋人街。

它是代表阳朔的一张个性的脸。

因为它的存在,让整个阳朔充满了无限的温暖,每一个去过阳朔西街的人都感受到回家的感觉,作为中国第一条洋人街,最大的外语角,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西街”引起中国众多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克隆。

石板路、桂北民居、酒吧、餐馆、旅店、民间艺术家、旅游纪念品、攀岩吧、不同肤色的旅游者……“西街”称得上是应有尽有。

“西街” 是一个浓缩华夏精华的中式小镇。

西街上的西式摊店摆挂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饰物:景泰蓝色图腾的布染,人工刺绣的荷包、挂带、不同式样的中国结和平安福。

一间连着一间,处于这山水交加和天地灵气的自然小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急于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这种情结,像中国结般系在街道每个角落。

洋人们在这里开饭店、咖啡店,在阳朔小镇上尽情地渲染着温暖的小资情调。

“西街”是一条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

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地方,这里曾居住过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这里曾是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成百上千的总统、总理、首相、部长流连的地方,克林顿、尼克松、基辛格、撒切尔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等,不一而足。

西街那错落的讲台,那块块青石板印迹着大师们多少的艰辛和辉煌,这是中国的印迹。

“西街”是一个休学度假的理想天堂。

西街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流、珠联璧合,到西街游览观光不出国就能领略到异国风情,来西街学习相当于不出国的留学,这里是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中文的理想课堂。

许多人利用节假日扶老携幼来“看西街” ;许多外地学校组织英语“夏令营”、“冬令营”来“学西街” 。

西街人以自己的淳朴和忠厚,热情洋溢地象接待外宾一样的接待这些来自近的远的、乡下的城里的“老乡”们。

阳朔西街文案策划

阳朔西街文案策划

阳朔西街文案策划第一步:了解阳朔西街的背景和特点阳朔西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地方。

这条古老的街道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阳朔西街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如木雕、石雕和古老的亭台楼阁,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阳朔西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各种各样的小吃而闻名。

街道两旁的小摊贩摆满了各种美食,如烤鱼、米粉和豆腐脑。

此外,阳朔西街还有许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店,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传统工艺品,如漆器、剪纸和刺绣。

第二步:明确文案策划的目标和目的阳朔西街的文案策划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愉快和难忘的旅行体验。

文案需要突出阳朔西街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并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想要亲自去探索这个地方。

第三步:确定文案的主题和内容结构文案的主题应该紧密围绕阳朔西街的特点展开,同时结合各种各样的旅行活动和景点推荐。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结构:1.引言:介绍阳朔西街的背景和历史2.独特的建筑和风景:描述阳朔西街的传统建筑和美丽的风景3.美食之旅:介绍阳朔西街上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特色菜肴4.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推荐阳朔西街上的手工艺品店和传统工艺品5.旅行活动和景点推荐:列举阳朔西街周边的旅行活动和景点,如漓江游船和遇龙河漂流6.结论:总结阳朔西街的魅力,鼓励读者前往体验第四步:撰写文案内容引言阳朔西街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这条古老的街道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风景,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独特的建筑和风景阳朔西街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传统中国的韵味。

街道两旁是古老的亭台楼阁,修缮一新的木雕和石雕展示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街道尽头的阳朔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美食之旅阳朔西街以其各种各样的小吃而闻名。

街道两旁的小摊贩摆满了各种美味的食物。

无论是烤鱼、米粉还是豆腐脑,都能让您回味无穷。

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

目录一、阳朔西街简介 (1)(一)地理位置 (1)(二)经济发展 (1)(三)工业 (1)(四)农业 (1)(五)旅游商贸业 (2)(六)科、教、文、卫事业 (2)二、阳朔西街历史背景 (2)(一)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2)(二)西街是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 (3)(三)西街是中国最大的英语角 (3)(四)西街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 (4)(五)西街成了阳朔新的人文景观 (4)(六)洋人越来越多 (4)三、西街旅游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5)(一)正面影响 (5)(二)负面影响 (6)四、阳朔历年旅游数据及情况 (6)(一)2005年十一期间旅游接待情况 (6)(二)2006年十一期间旅游接待情况 (6)(三)2007年十一期间旅游接待情况 (7)(四)2008年十一期间旅游接待情况 (7)(五)2009年十一期间旅游接待情况 (7)五、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以阳朔旅游业为例 (7)六、关于阳朔西街的评论和研究文章 (8)一、阳朔西街简介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早期的西街没有现在这么长。

它的得名缘由其地理位置。

阳朔县城在元代至正年间筑成石头城墙后,以县衙前的街为署前街,与从东到西的一条横街相接,往南至碧莲峰下一段则为小巷,东边一段通漓江边城墙,与南街相接,后来把这一带通称为十字街,往西街一段最长则叫西街。

(一)地理位置“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二)经济发展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4亿元;第二产业10.1亿元;第三产业13.6亿元。

桂林阳朔西街景区简介

桂林阳朔西街景区简介

桂林阳朔西街景区简介
西街,又名“阳朔西街”,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地处桂林市漓江西岸,西距桂林市中心26公里。

西街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地方,由一条街组成,全长730米,宽8米。

这条街有众多的中外名吃、特色小吃,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西街因其“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桂林乃至全国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

“十里洋场”、“百年老店”、“中外名吃”、“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是其主要特点。

西街以它优美的环境、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风情,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里汇集了大量中外餐厅、酒吧、商店、旅店和各类宾馆,其中很多是外国居民所开的。

西街与金龙桥相依而立,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漓江水波不兴。

阳朔县的夜景很美,西街更是一个让你忘却烦恼的地方。

阳朔西街位于桂林市区北部20公里处,与兴坪古镇、十里画廊等旅游景点相邻。

西街有一条长700多米的青石板街道,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旅店旅馆比比皆是。

—— 1 —1 —。

阳朔西街-一个人的旅行

阳朔西街-一个人的旅行

阳朔西街-一个人的旅行#旅行##户外##一个人的旅行#西街是阳朔县城内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历史,位于县城中心,全长1180米,宽8米。

在隋开皇十年(590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就已有这条长约200米、宽约5米的街道。

当时街上只有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居民大部分是农民。

1000多年来,这条小街一直保持著“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

这种历史状态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村镇的传统风情和面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和乡里人的双重面孔。

20世纪70年代初,阳朔正式对外开放,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桂林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才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

这些西方人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把对西街的新奇、印象写到西方出版的旅游指南上。

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自助旅游者找到了西街。

那些被繁华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

之后,西街的景象“不可收拾”了,很多洋人纷纷来这里旅游。

阳朔漓江一线的山水世界一流,可是最吸引的人却在山水之外的一条街上,而且这条街上每日都人潮汹涌,如果你不深入这条街里,你会只以为它很俗气,新改造的仿古街上,一间挨着一间的就是酒吧,咖啡屋,小客栈,工艺品店,一些外国人,一些艺术家,一些攀岩者,一些每日买醉的游客。

可是你如果爱着生活,如果你只是个俗人,你一定会爱上这里,这里是一个交流的地方,世界各种肤色在这里都可以看的见,世界为何只是一个村落,阳朔就是最完美的解释。

在阳朔你每天都有事可做,在西街上你可以很容易的租到一辆自行车,到附近去走走看看,而且有很多徒步线路是做游船感爱不到的。

你可以不太介意这里的天气好坏,只要有足够的心情,你便可以做个小中巴到兴坪,然后从兴坪开始一直走到阳堤,这一线是漓江的精华,而且不会耗掉你太多的体力,田院风光就在你面前,土地的芬芳浸润着你的五脏六肺,再加上一些很传统的民房与世隔绝般的呈现出世外桃源的境界。

Introduction of Scenic Spots——桂林阳朔十景

Introduction of Scenic Spots——桂林阳朔十景

Introduction of Scenic Spots1.西街简介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

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

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

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游览西街完全是一种体验——种种看似不可能的,全部柔合在长度不足1000米的岭南小街里。

1. Introduction of west streetYangshuo west street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yangshuo county in Guangxi, the total length of 517 meters, 8 meters wide, marble pavement, s-shaped bent, antique construction of the house ,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tourist souvenirs and snacks in the streets.It has full of exotic amorous feelings and customs h. Yangshuo west street is also called foreigners' street and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400 years.Now West Street still looks like a girl in common family of the southern town building size, but show the international flavor of the humanities landscape. Here the shop decoration style of the bar, hotel, Internet cafes, craft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hop mostly combin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t has the English signs, craft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hop, restaurant, bar attendants, ordinary residents,even the old ladies who sell fruit on the street , can speak fluent English. This gave the West Street with a pen of exotic colors.In every corner of West Street, you will often see in groups of three and four different color tourist that sitting together and drinking beer, coffee, play chat.And there also have the mother of Chinese and the father of Western Europe's countriesthat is not affected by the local family planning restrictions and they lead the half-breed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street.Visiting west street is a kind of experience——All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things mixed in the less than 1000 meters street.2. 十里画廊简介阳朔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因沿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

桂林阳朔西街简介

桂林阳朔西街简介

桂林阳朔西街简介
西街,位于阳朔县城中心,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它原为清同治年间的西溪南桥,桥南为东街,桥北为西街。

西街因街内有一条百年古巷——西园街而得名。

这条街是阳朔最古老的街道,也是阳朔人的祖居地。

西街现存有不少完整的明清建筑,其中主要有桂北民居、两江四湖、刘三姐故居、德天瀑布等景点。

西街于明清时期形成,长约800米,宽约20米,两侧是商号店铺和各种娱乐场所,还有不少古朴典雅的民居、寺庙和中西建筑风格的餐馆、酒楼。

西街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是阳朔旅游必到之处。

与刘三姐故居一样,西街也是阳朔著名的酒吧一条街。

桥身全用青石砌成,长20米、宽6米、高6米。

西园桥曾被称为“月亮桥”或“思归桥”。

清代诗人赵士程曾作诗曰:“千里烟波一画桥,夕阳山外小亭遥;
行人更在清波上,犹恐春潮带雨遥”。

—— 1 —1 —。

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

• 西街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街 人逐步地改变了保守的传统观念,尤为突出的是婚恋观。 许多街的年轻人都接受了“爱是没有国界的”观念。也由 于西方人来的多了,接触多了,街人似乎已经逐渐淡化了 “土人”与“洋人”的分别。更主要的是,许多西方人经 常来西街或长住西街,使西街的姑娘小伙们与西方的小伙 姑娘们有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有培养感情的条件,以致 频频产生了跨国婚恋的故事。在90年代的10年间,西街的 或在西街工作的小伙子娶外国妻子、姑娘嫁外国郎的跨国 鸳鸯就有百余对,其中有几对是西方小伙来西街当上门女 婿的。现在,不少的西街人稍有空闲,便忙于出国走亲戚, 而且很豪迈地说,现在交通、通信都很方便,到欧洲走趟 亲戚比过去农村来趟县城还容易。一些没有条件来西街当 女婿当媳妇的西方人士,干脆举家搬到西街长住。现在, 在西街落户或做生意的境外人士已有2 0多户,西街上的 西餐馆相当多是“老外”当老板。因此,人们又给西街起 了个雅号“地球村”。
• 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 书画店、旅馆、咖啡厅、 酒巴、中国功夫馆,这里 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 20多家,被称为洋人街。 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 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 地球村",而且是中外新 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每年 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 人次之多,所以,到桂林 不到阳朔等于没来桂林。
阳朔西街概况: 阳朔西街概况:
西街是阳朔县城一条古老的石板街, 西街是阳朔县城一条古老的石板街,位于县城中 全长517 517米 房屋建筑古色古香, 心,全长517米,宽8米,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 特色浓厚。这条街道是阳朔县城最繁华的地段, 特色浓厚。这条街道是阳朔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每年 约有10万名外国游客来休闲度假、修学。 10万名外国游客来休闲度假 约有10万名外国游客来休闲度假、修学。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城中心,是阳朔最有历史、最热闹、最具风情的一条老街。

西街有着 1400 多年的历史,在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设置阳朔县时,这条街就已经存在了。

当您踏入西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

这些建筑大多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售卖特色纪念品的,有提供当地美食的,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店。

西街的美食可是不能错过的。

阳朔的啤酒鱼堪称一绝,鱼肉鲜嫩,汤汁浓郁,配上独特的啤酒烹饪手法,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田螺酿,将田螺肉与猪肉等馅料混合,再塞回田螺壳中煮熟,味道十分鲜美。

此外,桂林米粉也是必尝的美食之一,爽滑的米粉配上特制的卤水和丰富的配菜,口感丰富。

在西街,您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里有许多民间艺人,他们或是在街头表演杂技,或是弹奏着传统的乐器,为西街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西街还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您会看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听到不同的语言。

这里的酒吧和咖啡馆也别具特色,既有充满中国风的装修,又有充满异国情调的布置。

西街的手工艺品也非常精美。

比如阳朔的画扇,扇面上绘制着美丽的山水风光或传统的中国元素,极具艺术价值。

还有各种竹编、藤编的工艺品,工艺精湛,造型别致。

沿着西街漫步,您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小巷。

这些小巷曲径通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小店和民宿。

走进这些小巷,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与西街主街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街的夜晚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灯光亮起,整个街道变得如梦如幻。

酒吧里传出动听的音乐,人们在这里尽情地放松和享受。

街上的小吃摊也热闹起来,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中。

在西街购物也是一种享受。

这里的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也比较实惠。

您可以挑选一些特色的纪念品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

值得一提的是,西街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原创】桂林印象(7):西街阳朔

【原创】桂林印象(7):西街阳朔

【原创】桂林印象(7):西街阳朔
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

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据说这里的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

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

街头矗立的“阳朔西街”石碑告诉人们前面就是西街了
街口有一口水井
手工织出来的围巾、披肩很有特色,把这种设备放在店门口更能招揽顾客
商品的名称够新潮了吧
西街紧挨着漓江
街头白色的假日宾馆很是显眼
入夜的西街是另一番景象
——原文发表于2010.8.1.微卫星新浪博客。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解说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是一条蜿蜒的街道,全长大约是517米。

阳朔西街是阳朔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也是许多游
客前来逛街购物的必经之地。

阳朔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这里是一个商业繁荣的集市。

在宋朝时期,阳朔成为了一个起义的据点,许多起义军在这里集结。

到了明朝,阳朔开发旅游资源,很多商家开始在西街开设商铺,街道因商铺林立逐渐繁华,成为了当时的一座商业繁荣之地。

现在的阳朔西街保持了古时候的特色,许多老店铺还是在这条街道上营业。

你可以在这里买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当地土特产、纪念品和玩具。

在阳朔西街,你也可以找到一些现代化的商场和大型餐厅,为所有游客提供良好的购物和美食体验。

阳朔西街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美丽。

街道两侧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式文化,也有一些西式建筑。

街道的北端是民族风情广场,这里有壮家人民衣着的特色表演,让游客了解当地文化风情。

阳朔西街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和晚上。

下午时大多数商铺会开门迎客,晚上时,街道两旁的石灯稍稍亮起,加上霓虹灯的搭配,是一个浪漫的夜晚的好去处。

你可以沿着街道闲逛,转
弯拐角,看到很多吸引人的景点和地方,可以拍下一些美丽的照片,留作纪念。

最后,提醒大家在游览阳朔西街时,请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不要携带太多现金,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与旁边的警察、商家或志愿者寻求帮助。

这就是关于阳朔西街的介绍,希望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帮助和启示。

谢谢大家的聆听!。

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

朔西街歷史背景
陽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陽朔最早的接觸和融合地 1917年左右基督教傳入陽朔,由李紹庚夫婦主持傳教,地點在西街東段一帶租一間民房 進行,有數十人入教。當時負責桂柳區段的英藉傳教士陳法言等(系使用中文名)經常路
過陽朔,均到李先生家探訪,並在西街江西會館大門處拉手風琴唱詩以吸引群眾,進行
佈道,引得一街群眾圍觀。所以說陽朔西街的群眾是最早接觸洋人的。
使西街俅持了典型的南方村鎮的傳統風情和面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裡人和鄉里人的雙重 面孔。
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陽朔正式對外開放,許多西方遊人在飽覽了桂林灕江風光以後,來到陽
朔,才發現在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條這麼迷人的小街。這些西方人像當年哥倫布發現了新
大陸一樣,把對西街的新奇、印象寫到西方出版的旅遊指南上。到了20世紀80年代,西方 的自助旅遊者找到了西街。那些被繁華鬧市的喧囂和忚節奏的工作攪得身心疲憊的西方人, 似乎在這裡找到了休憩的港灣。之後,西街的景象“丌可收拾”了,很多洋人紛紛來這裡旅
陽朔西街歷史背景
西街成了陽朔新的人文景觀 近幾年,西街的“洋現象”成了媒體追蹤的熱點。中央電視臺及各級各地甚至西方一些有 影響的媒體,都大量地向人們介紹西街,弄得人們心癢癢的,都想來一睹西街的風采。許
多人利用節假日扶老攜幼來“看西街”;許多外地學校組織英語“夏令營”、“冬令營”,
一批一批的學生湧進西街。西街人以自己的淳樸和忠厚,像接待外賓一樣地接待這些來自 近的遠的、鄉下的城裡的“老鄉”們。一些難得見到外國人的人們,第一次往往是懷著忐 忑的心情來西街的。其實,你要到西街去,任何顧慮都是多餘的。西街人為“老鄉們”想
流進村民的口袋,成為當地人的直接收益。
另外,政府還應該扮演一個總規劃師的角色,扮演好這個角色丌容易,必須協調好商業 開發與文化俅護的關係,把這個度把握好,政府一定會找到商業開發和文化俅護的平衡 點。這就要求政府在發展旅遊的路徑上,既要有市場發光,更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把注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本文库搜集的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一)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

这里有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有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是阳朔商界中的大款。

另外本地商家刘来兴等,他们对阳朔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

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

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1917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欢迎来到阳朔西街!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我是你们的导游,接下来会为大家解说一下阳朔西街的历史、文化以及旅游景点。

1、历史阳朔西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距离桂林市中心70公里,是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西街始建于唐朝时期,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街道和文化交流中心。

现在,阳朔西街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传统民居建筑群。

2、文化阳朔西街文化底蕴深厚,其建筑风格典雅精致,保留了大量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元素。

在西街留存的历史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数明清古建筑了。

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其中不乏古色古香的客栈、民居和商铺。

除此之外,还有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等。

3、旅游景点阳朔西街的旅游景点多如牛毛,以下为大家介绍几个主要景点:(1)阳朔十里画廊阳朔十里画廊位于阳朔县城北面,连接阳朔和月亮山、草榴岩等景区,是一个占地数千亩的景点。

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山水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2)银子岩银子岩位于阳朔县城东面,距离阳朔西街不远。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的岩洞布满了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听说还藏有神秘的古墓穴。

(3)七星岩七星岩是桂林的著名景点之一,也是阳朔西街的一大景点。

这里有奇峰异石、峡谷水秀、千年古寺和纯净的山水,是一个适合徒步旅行和生态观光的好地方。

(4)象山公园象山公园位于阳朔县城西面不远处,是一个集风景区、旅游区、休闲度假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有美丽的湖泊、独特的峰峦、传统的华夏文化展示区,还有非常适合运动和健身的运动场。

(5)龙脊梯田龙脊梯田位于阳朔县北部,距离阳朔西街有一定距离,但是这里的美景一定会让你忘记路程的辛苦。

这里的梯田群景色如画,是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以上就是我们对阳朔西街的介绍,如果有机会来到阳朔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谢谢!6、美食阳朔西街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景点,还拥有着各种美食。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广西阳朔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拥有着众多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

其中的西街,更是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西街的魅力以及一份详细的导游词,希望能带领大家领略阳朔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魅力。

一、景点介绍阳朔西街是一条600多年历史的老街道,位于阳朔县中部。

街道简直如同中国古代的街道,其窄巷狭窄,两旁是古朴的建筑,是一处充满文化和历史的景点。

大自然形成的美景,搭配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平添了一份文化和古朴的气息。

二、景点特色1.美丽的自然风光阳朔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西街也不例外。

在西街上,游客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河从街道的中间流过,水清而透明。

两旁是绿树成荫的青山,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香气。

除了美丽的小河以外,西街还有一片美丽的稻田,葱绿的稻叶随风飘动,远处的山峦映衬下更显得郁郁葱葱,是摄影人士和写生爱好者的天堂。

2.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阳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更多不同的文化和风俗。

在西街上游客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如竹编、彩石画等。

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则有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表演,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3.多元化的美食西街上的美食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亮点。

其中精致的肥肠火烧和桂林米粉都是小吃中的佳肴。

当地水产物质量好,游客要尝一下当地的河蟹、天鹅蚌以及鲂鱼和鲤鱼等。

此外,西街上也有不少全球游客会喜欢的各种美食。

三、导游词1.西街简介大家好,现在我要向各位游客介绍的是阳朔西街。

这里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街道,位于阳朔县中部。

西街简直就像中国古代所创造的街道一样,它两旁的建筑物以及其窄巷就好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稻田及小河介绍当我们走进西街,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稻田。

稻叶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摆,绽放出蓝天和绿树,它们在阳光下更加璀璨夺目。

不仅如此,小河也在此流淌。

它坚持不懈地深入大地,以清冽的流水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景色。

阳朔西街(旅游)

阳朔西街(旅游)

阳朔西街(旅游)● 中西文化合璧西街夜景这里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到1998年,发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

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因此西街又被称为“洋人街”。

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之多。

● 历史文化厚重中西文化的融合在阳朔有着历史渊源。

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1917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也南迁到达阳朔,大部分入驻西街尽头体育场后的中山纪念堂,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另一南迁到达阳朔的群体是国民政府军官外语补习班。

该班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而设,有英、法、德、日、俄五个语种。

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都曾到外语班作演讲和授课。

外语班在阳朔开办半年,后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除此之外,随迁到阳朔的尚有“敌国人民收容所”,他们是德、日、意等国侨民。

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集散地。

当时的阳朔县城由人口由2500多人猛增至10000多人。

这是阳朔西街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阳朔西街洋人街夜景解放前,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者及文化名人都到过阳朔,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都在西街住过,创作了大批山水画。

从50年代至今,将近有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西街参观游览,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还骑自行车在西街观光。

[5]阳朔西街是一条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

这里还是是孙中山演讲的地方,克林顿、尼克松、基辛格、撒切尔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许多名人在此都留下过足迹。

● 民族文化淳朴“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

历史上的西街除了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数是农民,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豁达和乡里人忠厚的双重性格。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3篇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3篇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3篇推荐文章五行属火的女孩取名方式解说热度: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热度:关于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5篇热度:精选阳朔世外桃源导游词热度:介绍桂林阳朔的导游词3篇热度: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范文1:西街被戏称洋人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在全国叫西街有很多地方。

其中最为出名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西街,阳朔西街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另有黟县西街、宜阳西街和襄城西街、泉州西街等等,都有传奇历史故事。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

不到1公里的阳朔西街,由石板砌成,呈弯曲的S形。

街上摆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

西街是外国人在中国最密集的一条街,每年来这里居住休闲游的外国人相当于这里常住人口的三倍。

西街是全中国最大的外语角,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中国之最。

为此,旅游界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国旅游业中的阳朔现象”,中国的“地球村”。

这种现象引起中国人的关注,世界的关注。

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

西街上的饭店、餐馆、网吧、酒吧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对照,从老板到服务员到街边的小摊大妈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里已经没有地域的差异了,闲散、悠闲的生活,让很多到这里旅游的游客久久不想离去。

“偷得浮生几日闲”,也许在这里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生活。

阳朔县“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不到一公里的阳朔西街,位于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

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

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西街:一个探寻历史的好地方

西街:一个探寻历史的好地方

西街属于商业步行街,人超 级多,建议开车的朋友最好 把车停在酒店,步行过去, 因为那边不好停车。里面的 啤酒鱼可以尝试,我们吃的 158一斤的漓江芝麻剑鱼,是 大师傅的,味道很赞,没有 鱼刺,小朋友可以吃。商业 街里面的成都掏耳朵比较坑, 一开始说30掏耳朵,掏着掏 着说洗个药水加30,就变60 了。
• 传闻“西街”是一条充满西方色彩的洋人街,它是代表阳朔 的一张个性的脸。
• 每年有数十万老外来往此地,在西街观光、生活、工作、学 习,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没有的。
• 也正因此,人们把中国独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 阳朔 西街,是 广西 壮族自治区 桂林 市 阳朔 县的一条步行街。 历经1400多年,是 阳朔 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 阳朔 重要 的旅游景点之一。曾是孙 中山 先生演讲的地方,艺术大师徐悲 鸿也曾居于此,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 抗战胜利后,西街曾经一度走向衰落。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阳朔 对外开放,西方游客发现了西街,同时,他们对当地古朴典 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此,每年 到西街观光、休闲的境外旅游者超过数十万人次。他们有住几天、 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几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开店。 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超越地域的“地球村”, 规模庞大的“外语角”。
• 在 阳朔 晚上最好的去处自然是西街, 阳朔 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 这里拥有1400年的历史。 阳朔 西街由石板砌成,呈弯曲的S形, 街上摆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西街是外国人在 中国 最密集的一 条街,每年来这里居住休闲游的外国人相当于这里常住人口的三 倍。西街是全 中国 最大的外语角,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 中 国 之最。为此,旅游界专家、学者称之为“ 中国 旅游业中的 阳 朔 现象”, 中国 的“地球村”。这种现象引起 中国 人的关注, 世界的关注。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

桂林阳朔西街的历史文化

桂林阳朔西街的历史文化

桂林阳朔西街的历史文化桂林阳朔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

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

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西街是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

历史上西街除了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数是农民,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豁达和乡里人忠厚的双重性格。

尽管西街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扩展资料:阳朔西街特产:啤酒鱼阳朔一道亮丽的饮食文化风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大名如雷贯耳,如果不试一下就真的枉费到此一游。

啤酒鱼有点像川菜中火锅鱼的做法,先把鱼在油里煎一煎,再放啤酒及各种调料烧制而成。

烧的器具很特别,鱼放在一个平底的盘子里,盘子下面是一个盆子,放了些水,再下面才是火,而不像是川菜火锅直接将锅放在炉火上面。

这样上面的鱼不易烧糊且受热均匀,入口果然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

对了,一定要吃带鳞的,正宗的啤酒鱼,鱼鳞都炸得非常脆,好吃极了。

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

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朔西街的简介和历史
阳朔西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步行街。

这条街道不仅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街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至滨江路,西至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

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隋开皇十年(590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内已有一条长约200米、宽约5米的街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街道逐渐发展成为阳朔县城的商业中心。

到了元代至正年间,阳朔县城筑起了石头城墙,形成了以县衙前的街道为中心的街道布局,其中东西走向的街道被称为西街。

西街真正始建于1674年,早期的西街不长,得名缘于其地理位置。

阳朔县城在元代筑成石头城墙后,以县衙前的街为署前街,与从东到西的一条横街相接,形成了十字街的格局。

西街作为其中最长的一段,因此得名。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其中包括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以及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阳朔西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和商业点。

1984年,西街经过初步改造,建成了古朴典雅的旅游文化街。

西街的建筑凸显桂北民居特色,街道呈弯曲的S形,整条街道铺设有大理石路面。

如今的西街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西文化的交融、丰富的商业行为而闻名。

西街上有各式各样
的店铺、餐馆和酒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夜晚的西街更是灯火辉煌,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成为了阳朔夜生活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