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
“十二五”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策
业结构重型化特征仍然 比较显著 , 服务业 比重明
显低 于世 界平 均水 平 , 结 构状 态 处 于 工业 化 中后 期 阶段水 平 。近 十年 来 , 江 苏经 济 增 长 明显 依 赖
6 9
于二产部 门, 国民经济 的周期 波动特征与工业化 率呈 现 明显 的 同向相关 。
经过 “ 十五” 和“ 十一 五 ” 1 0年 的 经 济发 展 , 江 苏产 业构 成有 了很 大 的提 升 , 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群快 速崛起 , 三次 产业 结 构 比例更 加 协 调 。但 江 苏在 总体 已经步 人 工 业化 发 展 后期 的 同时 , 区 域 资源 要素 的匮 乏 与先 进 的制 造 业 体 系不 相适 应 ,
工业发展 日益受到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 , 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如何进一 步优化产 业布
局、 调整产 业结构 、 化解 各种 不利 于产业 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 已经成 为“ 十 二五 ” 促 成 江 苏产 业转 型 升 级、 实现经 济社会 科学 发展 的关键 。
一
代以来 , 第二产业 的劳动力和 国民收入相对 比重 都呈下降状态 , 内部结构则 主要表现为资本密集 的重 化工业 比重 逐 渐 下 降 , 技 术 密集 型产 业 比重 迅速上升, 如 日本 2 0 世纪 8 0 年代钢铁工业的萎 缩 与电子 工业 的兴 起 。
产业 占 G D P比重呈 线性 的逐年下 降趋势 , 由 1 9 8 5年 的 2 7 . 6 %下 降为 2 0 1 2年 的 6 . 3 %; 第二 产
力及 国 民收人相 对 比重保 持 着下 降趋 势 , 劳 动力
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特色路径
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特色路径摘要:在工业化转型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苏州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其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则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发展定位、行业布局、内部结构、对外开放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苏州特色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便为苏州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苏州;服务业;发展现状;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在研究如何发挥服务业的功能,以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对于苏州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有助于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长三角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在服务长三角、接轨长三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还要在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方面做出贡献,为其他城市积累宝贵经验。
本研究阐述了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发展苏州市现代服务业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苏州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苏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概览1.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 58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9%,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中居第6位和第3位。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
从行业增加值总额看,批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优势明显,分别实现增加值1 201.14亿元、633.26亿元和581.15亿元。
2.服务业比重增加较快随着苏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国际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苏州服务业进入了全面提升、加速发展的时期,占比提升较快。
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7%,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在全省13个地级市和全国20个主要城市中都居首位。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29•【字号】苏府[2011]66号•【施行日期】2011.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苏府〔2011〕6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是苏州市巩固"两个率先"建设成果、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第一篇新起点新目标第一章率先发展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三区三城”、富民强市的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如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68.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9%。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践和思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践和思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践和思考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如何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途径思考。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紧紧围绕“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规划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现代服务业呈现发展提速、比重提咼、结构提优、实力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规模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1年,全市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7.11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同期GDP 增速2.2个百分比,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6%服务业增加值中,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占15.6%,营利性服务业占12.9%,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重点行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江海旅游业空前发展。
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52亿元,同比增长24.07%; 接待国内游客1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20.57%,接待境外游客14326 人次,同比增长13.59%。
二是现代物流业起步良好。
目前,全市共有物流企业172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500-1000 万元和100-500万元的分别有9家和13家。
三是商贸流通业形势喜人。
2011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亿元,同比增长17% 拥有星级标准酒店11家,营业面积超1万平方米大商场、大超市5 家。
四是新兴服务业日益增强。
目前拥有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05•【字号】苏政办发[2013]152号•【施行日期】2013.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城市建设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15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8月5日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篇发展背景与规划目标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二篇发展重点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就业与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福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人口与家庭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节保障政策第九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基本公共交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三篇实施保障第十三章机制创新第一节财政保障机制第二节服务供给机制第三节管理运行机制第四节监督检查机制第五节城乡统筹机制第六节区域协调机制第十四章组织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与绩效评价第二节推动法制化第三节注重规划宣传与检查评估序言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能够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与家庭、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关于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思路与方法
4、SWOT分析(战略分析)
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1. 关键是面临的机会有那些──判断大“势”所驱 国家的产业指南,国际上的一些新兴产业 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 重点要分析又是资源,已有的资源和可获得的资源,如何把资 源变为资产,资产变为资本,资本证券化
5、发展路径设计(战略选择)
3-1目标确定——科技部创新型园区量化目标
以2007年为计算基年,至2015年,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应实现以下量化目标: 1、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理工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高于2500名; 2、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 3、园区财政的科技拨款占园区全部财政支出比例高于6%; 4、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高于20件; 5、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率高于35%; 6、形成一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中有1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的企业,或有2家以上超过50亿元的企业; 7、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企业总数比例高于5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 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60%; 8、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30%; 9、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当年新注册企业数比例高于60%; 10、各类上市企业数量累计达到50家以上; 11、园区净利润占营业总收入比例高于8%; 12、园区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0.25吨标准煤。
内在推动因素 培育产业簇群,突破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7、绩效考核与控制
1. 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与过程控制 2. 预算控制、人事控制与流程控制 3. BSC 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的关系 4. 经济奖励、精神奖励、行政奖励
“十二五”规划的思路
1. 发展愿景 2. 系统思维 3. 目标确立 4. 战略分析 5. 战略路径选择 6. 资源配置与行动方案 7. 绩效考核与控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苏政办发[2012]29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方案
“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这已经是我第十个年头写作方案了,对于“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方案,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构思。
一、研究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我们需对“十二五”规划进行深入研究。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目标1.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1.“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十二五”时期的战略目标。
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战略任务。
2.“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深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分析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3.“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确政策体系的构成。
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
4.“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与挑战分析国内外形势,识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提出应对策略,确保“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和持续。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证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
4.战略规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五、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框架和方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产总值年均增速 , 服务业 固定 资产投 资年均增速超 过全社会 固定 资产 投资和第二产业 固定 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 U 2 0 1 5 年, 服务业 增 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较 2 0 1 0 年提 高4 个百分点 , 成为三 次 产业中比重最高 的产业 。 推动特 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 的
服务业发展 “ 十二五”划
目录( 略) 前言( 略) 第一章 服务业发 展面 临的形势( 略)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十二五 ” 时期 , 推 动服务业大发 展需要把握 以下原则: ( 一) 发展 服务业与促 进经济结 构调整 、 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 相结合 。 推动服务业 与工业 、 农业 深度 融合 , 催 生 新技术 、 新工 艺、 新产 品, 促进企 业组织结 构完善 和生产 经营模式创 新, 不 断 增强我国产业 发展综合优势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 二) 发展 服务业与扩大 国内需求 、 改善人 民群 众生活相结 合。 进一步发挥 服务业 对拉动 消费和投资 的积极作用 , 培育新 的 经济增长点, 满足人民群众 日 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三) 发 展服务业与扩 大就 业、 提 高劳动 者素质相 结合。 发 挥服务业吸纳就业 的主渠 道作用 , 加强人 才培养开发和就业 服务 体系建设, 将我 国人 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 ( 四) 发展 服务业与推 进城镇化相结 合。 适 应城镇化发 展的 趋 势和要求 , 强 化服务产业 支撑 , 增强服 务功能 , 在城镇化进 程 中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城镇宜 居宜业水平。 ( 五) 推动服 务业 全面发 展 与重 点突破 相结 合。 坚 持生 产
江苏饲料产业发展思路与“十二五”设想
1 8
—
饲树广 2 0 第1期 0 年 5 1
— 一 — —
— — — — — — — — — —
江苏饲料产业发展思路与“ 十=五" 设想
严建刚 华 棣 史波良 沐 峻 峰
பைடு நூலகம்
饲 料是 畜牧 和水 产 养殖 业 的 物质 基础 . 系 关 到畜 禽 、 产 品质 量 安 全 大局 . 系 到人 民群 众 水 关
发 展 规 划
安 全监 管 . 省配合 饲 料质 量 合格 率一 直 保持 在 全
9 %以上 .在历年 饲料企 业违禁 药 品监测 中阳性 0
率 保 持 了零 记 录 , 畜 禽 、 产 品的 质 量安 全 提 为 水
供 了有力 保 障 1 饲料 企 业不 断成长壮 大 . 2 饲料 企 业发展 迅 猛 .0 9年全 省共 有饲 料加 20 工和 饲料 添加 剂 生产 企业 5 8个 . 业集 团化和 9 企
饲科广 ̄ oo 2l 年第1 期 5
‘
— — — — — — — — — — — —
1 9
— — — — — —
工 作 研 究
W 。 t) Sd u
平 2 0 0 9年 . 全省 饲 料机 械加 工产 值 3 亿 元 , 1 占
产 业 的发 展 为养 殖业 增 产 和 农 民增 收作 出 了重
9. 03 %。在 配合 饲 料 中 , 肉禽 料 比重 3 .%. 产 5 4 水 料 比重 3 %。浓 缩料 和 预混 料适 应 市场 调整 . 8 近 几 年产 量持平 或略 下降 质 量 稳 步 提 高 . 十 一 五 ” 间 . 级 政 府 高 “ 期 各
1 “ 一五 ” 料产 业发 展迅 速 十 饲 11 饲料 产业 快速发展 . “ 一五” 间. 十 期 江苏 省 饲 料 工 业 快速 发 展 .
(整理)“十二五”加快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
“十二五”加快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无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应具有高起点及前瞻性,以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战略目标,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新一轮发展中增强无锡经济新的竞争优势,增强无锡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总量,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尽快由“二、三、一”向“三、二、一”型的现代产业结构发展;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之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构建现代化的服务产业体系。
(二)总量目标。
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从2009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占GDP比重达到48%—50%;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4%—46%左右,进一步缩小服务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差距。
(三)结构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消费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服务外包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0%左右,形成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使之成为无锡的支柱型产业。
战略重点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应确定七大战略重点:建设第三类专业金融中心的大金融服务、建设区域性产业大市场和物流基地的大流通服务、建立知识创新和科技应用服务体系的大科技服务、建立以高端人才为主导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大人才服务、信息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诸领域的大信息服务、以文化为主体推进旅游产业链的大文化服务、发展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服务外包的大外包服务。
(一)大金融服务:建设第三类专业金融中心建立第三类专业金融机构中心。
现代金融中心主要有三种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专业金融中心。
无锡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形成以投融资为主体的第三类金融中心,成为创新金融资本的集散地。
博士生导师张为付教授简介.pdf
博士生导师张为付教授简介张为付张为付:男,1963年出生,江苏睢宁人,博士,教授。
先后任现任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科研处处长等,现任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执行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江苏创新国际化研究基地负责人、江苏省高校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院)负责人等。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学习经历:1983年9月-1987年7月: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应用数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6月:南京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7年9月-2008年9月:分别在美国长岛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1990年9月-199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训练部工作;1998年10月-2001年8月:南京市财政贸易委员会(南京市商业贸易局)工作2004年7月-至今:南京财经大学工作。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主要科研项目:张为付、宣烨、杨向阳等:江苏企业创新国际化的路径与对策研究(BR2013065),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3);张为付等: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2013-2020),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招标课题(2012)张为付、宣烨、杨向阳等:江苏省创新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第十七批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R20120078),(2012);张为付、杨向阳:提高江苏KIBS企业创新绩效的政府支持策略研究,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2);张为付:电子商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技术实现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C类资助项目(江苏省人社厅,项目编号:2011—JY—006)(2011);张为付:江苏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与政策协调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1EYA025,2011)张为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优化和空间布局对接研究;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招标课题(2011);张为付、周长富:江苏文化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和政策选择,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1)张为付:低碳经济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调整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BJL033,2010)张为付:南京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招标课题(2010);宣烨、张为付: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综合规划,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2010);张为付:中、美相互直接投资比较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9-2010);韩耀、张为付:滁州市市区商品交易市场及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滁州市商务局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泰州市海陵区城北市场集聚区规划研究,泰州市海陵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新形势下我国供销合作社模式创新研究,山东省供销合作总社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泰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预研究,泰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泰州市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泰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南京都市圈城市服务业竞争力研究,南京都市圈招标课题(2009);韩耀、张为付:泰州市海陵区城东市场集聚区规划研究,泰州市海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招标课题(2009);徐从才、张为付: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2009);张为付:江苏省OFDI模式创新研究(08SJB790000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8-2010);张为付:南京都市圈政策差异与要素流动研究,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课题(2008);张春法、张为付:江苏省典当业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经济与贸易委员会委托课题(2008);张为付:兴化市现代粮食物流园规划,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委托课题(2008);张为付: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互动研究,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2007);张为付:江苏省房地产市场调研,张家港卓立房地产公司(2007);张为付:我国利用外资效益与评价指标研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A790051),(2007-2009);张为付:南京都市圈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研究,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2006);张为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路径安排,南京财经大学(2006);张为付:常州市民营经济国际化战略研究,常州市政府对外经济与技术合作局(2006)张为付:泰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泰州市政府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2006);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一),南京财经大学(2006);张为付:南京都市圈产业转移与产业发展,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2006);徐从才,石奇,张为付: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途径研究,江苏省社科规划办重点课题(2006);徐从才,张为付,张春法,韩耀: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江苏省经贸委委托课题(2006);徐从才,张为付,原小能: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32)(2006-2009);张春法,张为付,刘宁,韩耀: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委托课题(2006);张为付:“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04EYB00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5-2007);张为付:《国际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南京财经大学(2005);张为付:南京都市圈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南京财经大学(2005);徐从才,张为付:滁州市未来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滁州市政府委托课题(2005);徐从才,张为付:江苏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江苏省社科联课题(2005);王维,张为付:江苏服务业国际化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2005);刘志彪,张为付:外资托起的长三角制造业,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课题(2005);张二震,张为付:贸易投资一体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2007);刘厚俊,张为付:全球视角下南京开放经济研究,南京市社科院课题(2003);张二震,张为付: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机制研究,国家经贸委委托课题(2002);刘志彪,张为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2002);张二震,张为付: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南京市科委课题(2002)。
现代服务业研究
试点项目进展情况
试点项目类别构成
总结:得到批复的试点地区建设了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试点项目除了得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从已完工项目来看,每个项目的投资额接近3亿元)
大力扶持之外,试点地区还会配套比例不低于1:1的配套资金,直接对试点项目和地区经济形成巨大的拉动作用,并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现代服 务业发展的先发优势 资料来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
现代服务业政策分析
《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确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三大重点领域
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的发展
规划
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培训
新兴服务业
与就业、社保等新兴服务业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
高国际化水平
2010
2015
服务业就业 人数占全社 会就业人数 的比重提高 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政策分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竞争的战略 制高点,加快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研发设计
第三方物流
融资租赁
信息技术服务
发
展
节能环保服务 检验检测认证
• 策划咨询 • 市场分析 • IT服务 • 法律服务 • 信息服务 • ……
外置活动带来 大量服务需求
• 工艺服务 • 加工服务 • 业务外包 • 资源服务 • 检测服务 • 采购服务 • 融资服务 • ……
• 工艺服务 • 装配服务 • 业务外包 • 资源服务 • 检测服务 • ……
• 金融服务 • 保险服务 • 租赁服务 • 备件服务 • 商务服务 • 物流服务 • 咨询服务 • 体验服务 • 客户个性化
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十二五”发展思路探讨
社 会 档 案 信 息 资源 的 整 合 为 核 心 ,以档 案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为 档 案 事 业 发 展 新
[ 关键词 ] 档案信 息化 十二五 发展 思路 [ 分类号 】 20 G 7. 7
.
.
的增长点 , 分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 , 快 充 加 推 进 档 案 信 息 资源 数 字 化 、信 息 管 理 标 准 化 、 息 服务网络化 、 据存储安全化 信 数
满意呢 ?
和 部 门 、 业 档 案 馆 , 南 、 中县 级 专 苏 苏
I 工作始 终坚持 “ 筹规 划 、 统 以 让 人 民群 众 更 加 满 意 ,让 党和 政 府 更 加
Ke wors: c ia n o ainz t n; eTwefhFv —e rPa ; v lp n e s y d A hv l fm t o iai Th r I o lt iey a ln De eo me tI a d
“ f
五 ”时 期 , 苏 档 案 信 息 化 的 档 案 信 息 资 源 收 好 、 好 、 好 、 好 , 江 管 藏 用
Fie y ar a ”o h c ia lf a i ia i in s v . e n n t eAr hv l nom t z t Pl on on i Ja g u n
Zh n i n a g Jwe
( cie ra f in s rvn eNaj g 2 0 0 ) Arhv s euo J guPo ic, ni , 10 8 Bu a n
涵 盖政 治 、 济 、 化 、 教 等 多领 域 经 文 科
的综 合 档案 基 础数 据 库 。建 成 以 省档 案馆 馆藏为 核 心, 县档案 馆 馆藏 为骨 市
对城镇化推进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
一
、
现 良性合理化 , 地 区生产 总值达 到 5 4 3 . 5 5 专业机构 , 不断 促进我 市服务 外包业 的繁 推进企业 主辅分离 , 在 制造业 中分 离发展 亿元 , 第一产业 增加 值 为 4 2 . 8亿元 , 第 二 荣和提升 。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新 型服务业 生产性 服务业 , 要按照“ 有所 为、 有所不为” 产业增加值为 2 9 1 . 1 5 亿元 , 第 三产业增 加 发展 , 而 且 有 利 于 各 类 企 业 服 务 向 专 业 化 的原 则 , 采 用 剥 离 组 建 生 产 性 服 务 企 业 和 值为 2 0 9 . 6亿 元 ,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方向发展 ; 高 而科 技信 息服务业 的发 展可 以 将非核 心业 务流程 外包 给能提 供优 质、 1 4 2 . 9 5 亿元 。同比分 析 , 在2 0 0 8年 , 泰兴 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和技术研究院所等 效 、 快捷服务 的社会化 、 专业化 服务企业 等 的地 区生产 总值达到 3 3 7 . 0 7 亿元 , 第一产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 以延 伸拓 展制造 业 内部 的生 产 推动泰兴科技城 、 科隆 多种模 式 , 业增加值 为 2 7 . O 1亿元 , 第 二产业 增 加值 科技创业园等 的规划 和建设 , 加 快引进 和 性服务业 以及 产业 链 向上 下 游 延伸 为 手 为 1 9 3 . 2 3 亿 元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为 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企业 。积极发展文化娱 段 , 鼓励 制造 业 向产 业链 上 游 的 研发 、 设 1 1 6 . 8 3 亿元 。可 以清 晰地发 现, 第一 产业 乐业不仅丰富 了市 民的精神 生活 , 也 加快 计 , 下游 的广 告 、 包装、 品牌 设 计 , 以及 信 基本持平 , 第二产业逐步下 降 , 第三产业稳 文 化 创 意 、 物流 、 资讯 、 金融等拓展 , 不 断提 高制 造 广 告 企 划 等 文 化 企 业 的 引 进 与 息 、
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本文将探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并分析其发展策略。
背景苏州位于中国东部河南省,距上海约100公里,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苏州一直以来都注重发展各种服务业,包括金融、文化创意、教育、旅游等。
尤其是近年来,苏州不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服务业中心和创新创业的高地。
发展策略1. 优化营商环境苏州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现代服务业创造有利条件。
这包括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等措施。
苏州还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
此外,苏州还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业的创新提供了保障。
2. 加强人才培养苏州明确了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人才培养。
首先,苏州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创业支持和人才引进政策。
其次,苏州设立了一批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此外,苏州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
3. 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苏州重点支持金融、文化创意、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
针对金融业,苏州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改善。
在文化创意领域,苏州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教育领域,苏州加强了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在旅游领域,苏州加大了旅游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苏州积极推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协同创新。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花敏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17期摘要:江苏省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江苏省服务业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地区间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文章先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的几大问题:自身环境的约束、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内部结构不合理、国家化水平有待提高;最后对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现代服务业以“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三大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城市消费。
相比传统服务业来说,具有三大特征,即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
我国现代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餐饮、商品零售、医疗保健、住宿旅游、文化娱乐、房地产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服务、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批发、金融、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结合江苏经济的实际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八大行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医疗和文体业,社会服务业。
一、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2007年以后,江苏引入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调查显示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外资的利用比例比较小。
依靠第二产业,来带动江苏经济发展。
当下正逐渐形成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的新局面。
江苏服务业发展迅速。
2000年至2013年,江苏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7%上升到37%,每年平均上升7.69%,年均增加就业43.78万人。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1.4%增长到42.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具有阶段性,2000年至2007年从3.3%上升到5.8%,2007年至2008年从5.8%下降到4.6%,2009年至2010年处于平稳期,保持在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南京财经大学课题组服务业一般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服务业与之前服务业的区别,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
美国学者马克鲁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四个行业,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
在国外,一般不称现代服务业,而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指通信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以物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行业(广义的电子商务包括零售、批发)、教育、医疗保健五个行业。
发达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
总之,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2008)。
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增值性、投入要素的高知识、高技术性等特征,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具体可以分为基础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国内趋势现代服务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服务业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第三产业,在费希尔1935年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后,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上升的速度不一致;在服务业方面,无论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
但上升速度与工业部门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速度大于产值相对比重的上升速度。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第一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势头都有所减缓;第二次产业的相对比重,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工业,特别是传统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下降;第三次产业则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趋势,其比重已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一个被称之为“经济服务化”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化为基础,在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日趋活跃和持续演变的新趋势。
1.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趋势现代服务业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焦点。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5%。
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甚至达到90%左右。
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也逐年提高,多数国家服务业吸收就业劳动力人数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总和。
(1)知识服务业大量兴起,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网络化为特征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型的现代化:①改造传统服务业。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改造,全面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成为一些国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②新兴服务业兴起。
随着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内容的各类专业服务组织的兴起,一批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成为高速增长的现代经济部门。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多层次、多节点服务网络,极大拓展了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时空范围。
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智能终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数据、信息等资源的高度共享,为远程、多点和跨区域的生产组织和商品服务交易提供了有效保证,促进了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有的已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是提供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产业,是智力型服务业群体的总称,包括咨询、软件、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广告以及传统的教育和医疗等。
知识服务业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的特点。
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研发设计、咨询、解决方案提供等知识服务业正在大量兴起,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欧盟服务业近50%的工作机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的;美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GDP贡献率高达50%;韩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GDP贡献率也达到22.1%。
(2)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生产者服务是指为满足中间需求的服务,即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而提供的服务,其可视为消费,也可视为企业的中间投入品(Browning and Singelmann,1978)。
在我国,生产者服务又称为“面向生产的服务”或“生产性服务”。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生产者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它的无形产出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软化”;②它的产出是中间服务而非最终服务,体现为被服务企业最重要的生产成本;③它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当中,是现代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源泉。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和迂回生产有关,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和迂回化,生产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专家来进行计划、统筹、控制,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况且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大,为减少风险,企业自然把原来由内部提供的服务活动转由专业厂商提供,将资源集中在价值链中企业最具竞争优势的环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而且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企业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使得生产者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部分。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通过其内含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大幅度提高了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发达国家的通信、金融、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商务与租赁等生产者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
据OECD统计,OECD成员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中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25%—30%,甚至50%。
英国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32.9%上升到2002年的39.9%,11年间增长了7个百分点,生产者服务业占到了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
就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而言,2000—2004年,全球信息服务业的规模从6660亿美元增加到11740亿美元,信息服务业中的软件业全球规模,从2006年的8750亿美元到2008年的10058亿美元。
并且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之间呈现互动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信息服务、员工培训、研发和销售服务的投入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制造业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如通信产品和家电等。
而且知识和技术服务随同产品一起出售,如信息服务伴随计算机。
生产者服务在制造领域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
工业时代,由于生产者服务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生产过程,其角色逐渐从充当“润滑剂”的管理功能转变为一种推动工业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行以及增加产出价值的间接投入。
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工业生产,还依赖其他经济部门,生产者服务因为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和传播渠道,更多地发挥着战略功能和“推进器”作用。
(3)服务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服务外包成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
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服务外包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专长,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能力和专长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专注核心能力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外包就是通过与服务商建立联盟或合作,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自己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全力以赴适应变化。
美国68%的信用卡业务通过非商业银行机构完成,自身专注提高金融这种核心竞争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为外包的盛行提供了可能性,外包大幅度降低了发包方的成本。
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为发展服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现代日趋复杂的产品结构使得单个企业无法掌握全部知识和创新资源,依靠知识分子将产品模块化,再通过标准化界面对接各个模块,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外包可以使生产网络内的相关企业很好地共享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外包也相应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
前者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后者注重业务流程,主要解决企业的业务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
目前ITO仍占据市场主导,据美国权威咨询公司Gartner的市场分析,ITO占据了近60%的全球服务外包市场,BPO占据了近40%的份额。
但BPO发展迅猛,增长率快于ITO。
随着业务范围逐渐扩展,当前发包商倾向于将ITO和BPO捆绑,以满足企业自身技术和业务的需求。
全球服务外包保持平稳增长,外包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据NASSOM数据统计,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总支出达到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5.6%。
包括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总支出高达9670亿美元,平均增长率超过6.3%。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服务外包进入调整阶段,总量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趋缓(如图1.1所示)。
而且服务外包的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移动。
外包的已经不再是玩具、内衣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以软件、生物制药、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端产品。
外包从简单的制造加工环节,延伸到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
随着服务外包领域的深化和拓展,以市场研究和金融研究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为主的外包——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KPO)发展势头强劲,KPO 是跨国公司将业务流程的高端离岸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和BPO相比,KPO内含的业务专业知识更多,附加值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