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定位、目标与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核心素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更多强调课程如何影响学生行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明确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唯物辩证思维方式教育的课程定位;也要把握其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课程目标;同时还要遵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守“国家意识”及彰显“文化意识”的原则。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不仅对搞好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的“入脑入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形态特点以及高度抽象的理论特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意识形态工具教育与专业学科化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倾向,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仅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解成哲学通识课和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等。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中,要么“本本主义”盛行,要么“只见哲学、政治经济学不见马克思主义”。
这两种教育方式导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存在功能大大降低。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的标准,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更多强调“立德树人”,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评价课程的标准是学生的行为,即学科课程如何最终成为影响学生行为的因素。
那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有利于本门课程的开展,也将会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定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到底是一门什么课程?虽然从内容上来讲,这门课程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位思考与认知,很容易将这门课上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试课,加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形态的内容较为抽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显得枯燥与乏味,所以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拒斥的行为。
也有的教师将这门课当成专业学科概论课,如“哲学概论”课、“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在各种哲学派别中用纯粹学理化的授课方式冲淡或者冲击了这门课程的主题。
因此,能否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不仅关涉该门课程的存在合法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处
于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的“入脑入心”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构成部分。
这门课的基本性质就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也就是说,这门课程首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功能。
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后,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本质上就是社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不仅需要进行观点教育,更需要着眼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也就是这样的观点在学生日常思考和实践行为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这就需要强调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是指向人的行为本身,这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认知起点,贴进学生实践,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既包括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社会,也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以及文化的丰富内容。
如果哲学脱离了实践活动,学生往往就会认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没有关系,就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二)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关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的教育。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有生命力的秘密所在。
这是关于对待这个物质世界所具有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以及事物存在的对立统一的科学认知,而这种认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的成果的研究基础之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
大学生处于一个思维逐渐成熟的时期,能否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追求智慧,将对未来的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教育最终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使学生形成一种理性精神。
理性一词通常用于两种情形,其一,在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理性是指人们所具有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其二,在心理学意义上,理性是指区别于感性,调节或者控制欲望的一种精神力量。
不管从何种意义上,理性都是人的特有的特征。
而理性精神不外是人们在具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理性。
“理性精神包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态度”[1]等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改
变,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也就是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理论品质总是能够根据时代的特征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这恰恰是理性精神的核心内容。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批判的,这种批判性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内在的辩证本性,这种辩证本性要求不断对现存事物进行否定与怀疑,要求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不是批判一切,而是扬弃,即批判地继承。
只有批判地继承才能够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精神,就是在批判性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实践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能够进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目标是广义的课程目标,表征的是学科教育的目的与意图,这种目的与意图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式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既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又是关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的教育,那么,这种教育目标必然表现出建立在唯物辩证理解基础上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政治学以及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政治认同这样定义:“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义上的归属感。
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3]简言之,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对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并据此自觉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具体来说,包括政党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观认同等等。
政治认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可能有所不同,“现阶段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涉及到目前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它回答了在新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
这必然涉及到政党问题、道路问题、理论问题、制度问题、价值观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政治认同在现阶段中国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世界
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科学指导。
但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现政治认同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都在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们的影响力。
学生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政治认同,进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施教者来说,要改变以往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试的态度以及教条的态度,以理论自觉的态度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深入。
这里的理论自觉最重要的就是自觉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表达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特别强调学生的接受度,因此,能否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利于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理至关重要。
为此,就教师自身而言,应当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反思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则是通过相关教育引导和培育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辨别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原则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政治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原则。
更好地同中国文化传统相适应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也是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一个重要原则。
也就是说,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必须坚守“国家意识”与彰显“文化意识”。
(一)坚守“国家意识”
坚守“国家意识”,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所谓“国家意识”是“指国家作为维护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的工具所具有的理论观念的功能”,“是一国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和集团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5]“国家意识”的必要性对于一国而言具有维护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本能,还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形成一种规范,这种规范能将个体自发的意识形态转为全社会都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即它使一个政权的执政理念逐渐内化成民众的精神需求,从而为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基础和依据。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中之所以强调坚守“国家意识”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政党基础,也具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文化基础,同时还具有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统一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基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面对许多错误思潮,而这些思潮对于学生形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
分不良的影响,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
同时,还存在一些错误倾向,主要包括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割裂理论与实践、割裂实际条件与理想的关系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对错误的思潮与思想倾向进行反思和分析,才能避免不良后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育需要继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既要继续反思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简单化、教条化做法,又要避免所谓“远离政治”“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
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发现中国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避免出现“只见哲学、政治经济学不见马克思主义”。
才能使这一教育不至于在经济利益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下迷失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才能在坚守“国家意识”中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他们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正确的方向。
(二)彰显“文化意识”
扎根中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的”而非“在中国”是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这就涉及到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历史的关系。
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彰显“文化意识”。
所谓“文化意识”是指“作为追求客观真理、终极价值、终极关怀的一国哲学,对本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
[6]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中彰显“文化意识”是传承和创新民族哲学文化传统,避免历史复古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文化传统有很多差异,但并非水火不相容,比如在自然观、社会观、终极关怀等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在考察世界的起点、认识方式的辩证性以及要实现的理论目的方面也具有很多的相似性。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扎根提供了土壤,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彰显“文化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那么,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激活”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在传统与现代之中保持适当的联系,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而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重塑民族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中遵循彰显“文化意识”的原则,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育克服“本本主义”,进而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获得理论本身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社会需要和民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吴增基.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501.
[4]包心鉴.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N].光明日报.2014-04-09.
[5]郑忆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守“国家意识”中前行[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6]郑忆石.“苏俄哲学‘文化意识’的曲折历程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2015,(5).。